登陆注册
6301100000019

第19章 情系乡梓 笔下生辉——读邓同学小小说集《空信封》

先谈一下邓同学其人。我与邓同学有缘。十二年前,由幸福杂志社“做媒”(我在该刊发了一首短诗),我与邓同学成为笔友。紧接着,我们通过二三次信,经他推荐,我的新诗《原想》侥幸在河南项城市《莲花诗词》发表。在那期刊物上,我与他同台亮相;然后,收到他的小小说作品复印件《竞选村长》(收入小说集《空信封》)。此后,由于生活的缘故,我们隔断了音讯。己丑年春天,我在涛声依旧论坛游逛,看到有网友转发了一个帖子,帖名为《2008中国微型小说年选》,无意在该书目录中发现一个名叫“邓同学”的作者。第六感觉告诉我,他肯定是我昔日的笔友邓同学。经过百度搜索,很快找到邓同学的新浪博客,于是,我们又成为博友。此时的邓同学已今非昔比,由普通文学爱好者变成项城市作协副主席,从小诗人“摇身一变”成为蜚声文坛的知名小小说作家。于是,我们相互交换文集。看到他硕果累累的成就,我顿觉自惭形秽。

收到他的小说集《空信封》,草绿色的封面,朴实的装帧,我很喜欢。到目前为止,已读过三遍。可能是从来没有为小小说集写过评论的缘故,也许是邓同学的小说过于朴实老练,我不敢贸然下笔说三道四吧!

可能是邓同学“当警察活得很累,没有多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的原因,他始终只是写千字上下的小小说,在他的博客中,还未曾看到他的鸿篇巨制。在某些作家看来,文章越长,越能体现一个作家的潜能。对此,我不以为然。世界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小小说,这是训练作家的最好的学校。”说得多好啊。邓同学能够十余年坚持写短小文章,这对作家水平和耐力是一种必要的锻炼,更需要非凡的勇气。

邓同学小小说的文字朴实自然,没有一丝拿捏作势,在不动声色中娓娓道来,通过简洁洗练的笔墨,将人物形象勾勒得丰满传神,读来回味悠长,发人深思。文学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小说亦然。邓同学当过多年的乡镇警官,对乡村的人和事有深刻的感悟,那些在他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像源源不绝的泉流似的倾泻笔端,《空信封》中就有许多关于他在办理案件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些故事既有家长里短,亦有邻里纠纷,既有基层官场的刻画,更有关涉爱心孝心的题材。邓同学讲述的这些故事,感觉就像发生的真人真事一样,不知不觉间产生“引人入胜,感同身受”的艺术效果。

邓同学小说题材比较广泛,官场、情场、文坛和农村具有涉猎,他对农村现状和农民的冷暖尤为关注。邓同学的小说像一股圣洁的温泉涤荡着读者的心田,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盛情礼赞,更表达出对农村的穷困处境和怀有冥顽不化思想的农民的悲悯情怀。邓同学出身于农民,还在当地农科所工作过,现在虽然在市公安局高就,他始终没有忘记那些生活在底层的父老乡亲。小说集《空信封》刻画了许多生动传神的正面人物形象,譬如心灵手巧的“阿忠嫂”。

邓同学深谙农民极爱脸面的心理。《两块钱》讲述了农家夫妇为了守住清白的脸面,给儿女嫁娶留个好名声,宁愿发毒咒,也拒不认账的故事。《两块钱》中店主二虎因为记有大奎两块钱的烟钱,引起一番纠纷,二虎女人咬定债主是大奎,而大奎夫妇坚决矢口否认,两块钱事情并不大,如果稀里糊涂就承认了,会关系到孩子娶亲时自家的信誉度。经过警官介入,发现确有蹊跷。不久,大奎的弟弟回来了,谜团自然而然解开了:原来二奎与大奎是双胞胎,长相非常相似。

《空信封》也描绘了一批反面形象,比如愚昧无知的“三胖婶”等等。在揭露这些丑陋阴暗的社会现象时,我感到邓同学更多的是将文学的触角伸向宽容、感恩向善的领域。也就是说邓同学的小说寄予了积极向上的人文关怀。在这里,我挑选《老酸》作个简短阐释。乡里人穷,老酸家底薄,到三十岁还没有娶上媳妇,娘为此哭瞎了眼睛。迫不得已,老酸跑到表亲家,托老表找到拐卖妇女惯犯“老拐”,以七千多元的价格买到云南姑娘玉兰;老酸和玉兰生米做成熟饭,但是他对玉兰百般呵护,玉兰几次出逃,均被老酸找回了,他不打也不骂,而是劝玉兰留下。最后,适逢打拐行动,公安主动找上门,解救了玉兰。老酸的亲戚犯了诈骗罪,老酸也落得“收买被拐卖妇女”罪,据说要判三年徒刑。两个月后,身怀有孕的玉兰想着老酸平时的好,竟然回到了老酸身边,小说到此戛然而止,达到皆大欢喜的艺术效果。穷苦的光棍农民从此有了一个安乐的家。邓同学希望家乡的父老乡亲成为有文化的人,既能过上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又有宽阔的胸襟、美好的心灵、富有的精神生活。

《空信封》采用习以为常的细节场景来表现主题。《麦屯的故事》和《筹学费》便是典型的例证。《麦屯的故事》讲述了麦屯娶了媳妇不要爹的故事。村人看在眼里,气在心头,决定出出麦屯夫妇的洋相,请来二梅哭灵,二梅绘声绘色的哭灵感化了麦屯夫妇卑劣的心灵,一家人和好如初。项城市的哭灵台词和我们新洲的相似极了,像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读来让人倍感亲切,颇有艺术感染力。《筹学费》通过卖番茄,品人生苦辣,咏乡情悠悠。农家子弟雨生收到大学通知书,和爹一起卖番茄筹学费。爷儿俩先是在集市上卖,卖了一半左右时,集市散了,番茄不能放,父子俩赶紧推着车子到偏僻的村子继续卖,一斤鸡蛋兑换二斤半番茄,一斤二两麦子换一斤番茄,等到剩下十来斤番茄时,雨生又累又乏,总算体悟到为人父母的辛酸。用物品兑换商品,这种交换方式我在小时候见得很多,所以读到这段细节时,我不禁浮想联翩,儿时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杏花》描写了留守媳妇杏花耐不住身心的饥渴,背着丈夫跟电工铁头私通的故事,因为瞎子婆婆碍手碍脚,影响两人偷欢,奸夫淫妇暗下毒手,用老鼠药害死了婆婆,最后锒铛入狱。

著名文艺评论家江曾培说过,“优秀的微型小说有三要素:一是新颖的想象,二是完整的结构,三是意外的结尾。”邓同学的小小说大多十分精巧,有许多写的是关于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皮三》便是戏剧性很强的故事,皮三因为酒后与人打赌,和过路女人开荤玩笑,在撕扯中不小心弄掉人家一颗纽扣,被警方以寻衅滋事为由带走,判了有期徒刑。在狱中,皮三因为爹娘死得早,深受“大哥吴保”关照,吴保执行死刑前,将妻儿托付给皮三,并将两起尚未侦破的重要案件的线索告诉皮三。于是,皮三因有重大立功表现,而被减刑一年。皮三出狱看望了吴保的妻子和女儿。经过几个月的交往,吴保妻子翠花也想早一天走出死刑犯家属的阴影,终于接受了皮三的求婚。吴保的女儿读书很争气,成为全家人的骄傲。皮三蹲了一回监狱,捡了一个贤惠媳妇和一个聪明的女儿,这个构思新颖独特,结构完整,结尾既奇巧,又让读者对生活充满了憧憬,达到了“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可以这样说,如果邓同学没有一腔忧国忧民的热情,一颗爱国爱民的拳拳赤子之心,他是写不出《空信封》这本丰满厚实的小小说集。难能可贵的是,邓同学没有把惨烈的现实撕裂丢给读者,而是对现实社会寄予了充满善意的厚望。小说集《空信封》以积极健康的主题震撼了读者,因为邓同学的心中有父老乡亲,邓同学的情怀拴在项城那片爱恨交织的故土。一个作家情系乡梓,他的笔下焉能不产生绚烂的光辉?

(原载《安徽文学》2010年第9期)

同类推荐
  • 大罗山纪事

    大罗山纪事

    《大罗山纪事》以崭新的视角和真实的情感展示了基层派出所民警丰富的内心世界,评论界人士指出,主人公是老百姓期望的有真性情的警察化身,拉近了与人民的距离。作者用率直的情感、崭新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进绮丽优美的山区田园风光,原汁原味的乡村警察的真实生活。《大罗山纪事》的整体行文风格是随笔和散文式的,几乎每一个章节都可以抽出来成为一篇独立的随笔或者散文。本书的成功首先是敢于讲真话,这是一本警察题材的文学作品,每一个故事都非常的精彩,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多情的文笔,不仅给读者展示出了大罗山下绮丽的田园风光,而且也展示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派出所民警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 冬日的恩典

    冬日的恩典

    本诗集收集了诗人多年所作的诗歌精选,作者以其细腻的笔法诗意地描绘了自己对常见的、失去了地方特性的小城市的生活和感悟。这些诗歌作品涉及的题材广泛,是诗人通过对于身边的人和事的观察和思考,有了深切的感悟之后所作。
  • 照镜解闷

    照镜解闷

    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莆田文人有强烈的著书立说的欲望,文学创作十分活跃。杂文作为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莆田这块沃土上,同样开得醒目。经过多年的努力,杂文创作持续繁荣,已拥有一支一定规模的杂文创作队伍。
  • 中庸:中国人性格的秘密

    中庸:中国人性格的秘密

    本书揭示了中庸这一中国人性格的秘密,客观地解读了中庸之道,对中庸与中国人的关系、中庸的哲学机理、《周易》、《中庸》、《菜根谭》这些中庸文化元典的哲学关联、儒释道文化风格中的中庸智慧,以及自5000年前的黄帝、伏羲一至于今日的中庸文化源流。
  •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真诚的文字记录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对教授过自己的老师怀念与感恩,对曾经同学、朋友及共同度美好时光的回忆;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的看法并给予包容和理解;对他乡之游的所见所感等等,让我们看到了95后的独特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拷问,从而了解他眼中世界的样子。如果你是一个90后的少年,你会从中间看到自己,如果你已不再年少,这些文字也会让你停下来,找回属于曾经的回忆。
热门推荐
  • 帝星赋之映月楼

    帝星赋之映月楼

    人生如梦,人身如幻。是梦是幻一念中,是假是真道成空,大梦恍惚千百世,蓦然回首阑珊中。我们的故事,从一个叫做映月城的地方开始......
  • 沉吟为君

    沉吟为君

    “呵呵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劳什子的来年旧事故人去…”酒壶对酒盏滴滴答答地注着酒,仿佛咿咿呀呀地吟着:“日月轮流催晓前,青山绿水常在面前。”戏子的一生于小楼是庭有枇杷树的亡灵。铁马金鞭,长命百岁。我不是戏子,上不了戏台,走不了你说的地方。我去了那里,和你也就分别了。琵琶曲入尾,剑锋也走了偏光,春日的梨花你道只得煮酒才有味,杏花又得你几许的新欢?世事无常,悲欢离合,转眼就是明日黄花,你越酒行天下,温柔得不似口口声声的女儿红,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执酒言欢,秋漫漫,有味是清欢。杏花依旧,一欢如初见。
  • 西游记第二季

    西游记第二季

    唐僧,孙悟空等人从西天取经归来20年后,由于大唐出现严重经书荒,他们被迫重走西行之路。。。俺一定是失心疯了,居然冒天下之不韪去改编经典名著。。。开弓没有回头箭啊,悟空,悟能,悟净,上路吧。。。廉颇老矣,一趟过往经验主义完全不起作用的爆笑之旅,期间融进了无数的现代生活元素!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啦……啦……(来一场边走边吐槽的一路向西旅行!本书为吐槽体段子流小说,天下苍生被放在古代神话场景里完美呈现。温馨提示:开篇先直接跳看47~50章,然后再从头看起。)(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人精

    人精

    小说描述的是农民企业家赖四的一段命运传奇故事,塑造了一位精明、幽默、工于心计、赖得可爱的主人公,创作风格独树一帜,充满着含泪而笑的黑色幽默。赖四的人生经历在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颇具普遍性,他的“人精”形象在先富起来的一代农民企业家中具有代表性,他们狡黠却带着憨实,无赖又深具责任感,好色而不乏真情,凭着特有的草根智慧、精明乐观的生活态度,谱写了一幕又一幕精彩的人生大戏。
  • 仇经歌

    仇经歌

    仇者路,是苦经,亦是悲歌。不同的人会走出天差地别的复仇路,你选哪条?
  • 六·六班的糗事

    六·六班的糗事

    在天河小学六(6)班,外号“臭皮匠”的童天宇酷爱搜集发生在同学们身上的形形色色的糗事,并将这些尴尬、搞笑的糗事记录在了一本糗事簿中。然而有一天,糗事簿神秘失踪了。童天宇紧张万分,最后好不容易找回了糗事簿,那一件件令人捧腹大笑的糗事随之在他眼前一一浮现……听,一阵阵欢乐的笑声在校园中回荡!
  • 帝国战歌

    帝国战歌

    皇权是最为血腥的斗争,而身在皇室也算是最不幸的事情了。重生变成了一个皇子,阿洛克斯!却被迫让自己强大起来。“我的铁骑,会踏平草原,我的军队会打碎那寒冰屏障,我手中的利剑会斩下异族的脑袋,我的力量将支配这个世界!”——阿洛克斯一个和恶魔做了交易的皇子,血腥的皇位之争,动荡不安的局势。塑造一个铁血帝国!
  • 羽化天

    羽化天

    乱世弃婴,习武修身,斩帝灭仙,开启一派崭新之途。山河可踏,血泪可流,怕只怕萧条世事,叹再叹秋水之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头来,依旧一身豪迈,一世肝胆。
  • 寄修睦上人

    寄修睦上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夕魅闲尘

    夕魅闲尘

    她是创世神的女儿夕叶,在独立于大陆之外的夕岛之上,身份至尊。外人眼里,她是受尽宠爱的高贵天女,后台无比强大,事实上,整个夕岛高层,估计只有她在忙,创岛前辈?算了吧,他们只会将权利放得一个比一个溜,创世神?唉,不到处捣乱就不错了,哪还能指望她,她就没见过这般不靠谱的创世神!瞧瞧这次,为了一个名字竟将夕叶弄去重生,使得夕岛一干元老欲哭无泪,让小主离开,那他们怎么办?创世神可不在乎这些,她只惦念着各种美食,夕叶无奈,那她就当作游玩一场吧,而夕叶却不知道,这场在她眼里的游玩,却使她的心丢了个彻底,待她回神之时,却再也无法从他身上移开,她并不知道坚强如她,竟然爱上了他,沉醉于他的怀抱,不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