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4600000005

第5章 好口才让你在职场游刃有余

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这样的同事,他们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刚说几句就令人反感,所以别人很难苟同于他。而那些谦虚豁达的人总能赢得更多的知己,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由此在职场上一帆风顺。

巧妙应对面试中的提问

应聘是现阶段许多人的求职途径,面对考官的提问,高明的应答技巧能较好地提高面试成绩,给领导一个良好的印象,尽快获得工作机会。这里要把握以下几点。

有问必答

不管考官问什么问题,都要作出回答,这是最基本的原则。有的虽然刁钻,但可能是测试你的应对技巧、反应能力,不管你反应能力如何,总得有_个答案,如果拒绝,或者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那么,你获胜的机会就少了。

坦率

不掩饰有些涉及专业性很强的问题,而你又确实不懂,你就坦率承认,千万别说:“我想想……”现在怎么想也没有结果,会给考官留下不懂装懂的印象,有时考官出这一类的问题纯粹是想验证一下你是否诚实,如果你坦率承认自己不懂,就正好通过了考官对你在这方面的测评。

用外交辞令应急

有些问题如果硬要回答会漏洞百出。比如,考官问你:“如果把这个职位交给你,你有什么样的工作计划?”如果你有很熟练的相关工作经验和对这个单位状况的分析,也许能说出计划来。否则,你就回答:“我只有在接手这个职位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这样会给考官留下你不空谈,比较注重实际的稳重型人才的印象。

侧面回答

有些问题正面回答等于是否定自己,因此要设法将否定自己的话转化成肯定自己的话。例如,考官问你是否曾在食品厂工作过,然而你却只在酒厂工作过。如果你据实回答这个问题,答案只能是“没有”。你可以这样说:

“没在食品厂工作过。但我在酒厂工作多年,我认为酒厂与食品厂在某些工艺上有相似之处,而且企业管理应该是相通的。”这等于变否定为肯定的回答。

反戈一击

有些问题太过刁钻,而且实在无法回答,不妨反戈一击,反问对方,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民国时期,某主考见一位朱姓考生知识渊博,思维敏捷,各类问题对答如流,突发异想,抛开原定题目,出了一道偏题:

“《总理遗嘱》,每次纪念周会上都要诵读,请你回答一共多少字?”这下可真把朱某考住了。他暗想,主考出此题目未免脱离常规,既然有意刁难,录取必然无望,就不管一切,大胆反问:“主考官的尊姓大名,天天目睹手写,也已烂熟,请问共有几笔?”主考官想不到应考者竟会如此反问,一时愣住。

事后,主考官十分赏识朱某的才能和胆识,于是亲自录用为县长。

大题小做

考官有时会问一些“很大”的题目,比如问:“说说你自己?”至于说“你自己”什么,并没有限定,但他要的答案并不是“你自己”事无巨细的全部,因此你必须“小”做,不要没选择、没目的地说起来。一般说来,“大”题目“小”做的技巧是,围绕你应聘的职位来谈,以“说说你自己”为例,“小”在与应聘岗位相关的知识、技能、经验方面即可,考官如果有兴趣再了解你的其他情况,他会发问的。这样的问题往往出现在面试开始时,考官等于不出任何问题,而让你先打开话匣子,因此你必须有意识地把话题拉到你的能力、性格、优点、学识、经验等方面来,不能错过这样的好机会。

友好地与同事相处

身在职场,必然要与同事一起工作。但怎样与同事友好地相处,加强合作,尤其是通过与同事的语言交流,获得同事的好感和信任,是需要我们慎重对待的。

如果和同事的关系处理得好,就能够促进自己的工作,否则的话,对自己的工作就是一种障碍。所以在和同事交往的时候,要注意说话的技巧。话太少不行,人家会认为你不合群、孤僻、不善交往;话多了也不行,容易让别人反感,而且也容易让别人误解,认定你是个乌鸦嘴。因此,说话一定要讲分寸,该说的,一定要说,说得到位;不该说的,一定不说,要恰到好处,适时打住。

和蔼可亲的态度使人愿意亲近

如果你在办公室整天拉长着脸,好像大家都对不起你似的,同事自然不敢与你交谈。这样,与同事的关系就会停滞不前,你的人生乐趣也会减少许多,因为你拒人于千里之外,就等于画地为牢。如果不能与同事建立良好关系,上班很可能会成为你的“噩梦”。

善于夸赞同事的优点

每个人都希望能引人注意,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优点,因此当你的同事有很好表现时,你应该诚心诚意地表示称赞,这样会使对方认为你是他的知己而对你推心置腹。

言出必行,信守承诺

如果你对同事有过承诺,一定要尽力做到。有信用才能赢得别人的信赖,同时自己也才能心安理得,一旦你获得同事的信赖,办事就能无往不利了。

尊重同事的隐私权

中国人一向喜欢以嘘寒问暖来表达关怀之意,但最终往往流于议论别人的私事。因此,与同事相处时要尊重他人的私生活,避免东家长、西家短的,因为很多事情局外人是无法了解的,如果以讹传讹,将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与同事相处要公私分明

有些人因为私交很好,在办公室时仗着私下关系亲密,而态度随便或有所偏袒,这种公私不分的态度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如果夫妻或情侣在同一单位办公,上班时间最好公事公办,不要常常腻在一起谈话,以免引起其他不必要的风言风语。

和同事交谈切勿吹毛求疵

如果有人对你无理取闹,你应该保持适当的反应,不可太过暴躁。这种宽容的态度,并非不辨好坏或是忍气吞声,而是使他人觉得你平易近人。提高自己地位最好的办法就是虚怀若谷,乐于取人之善为善,而非任意贬损他人的优点及成就。

不要与同事发生口角

同事是和自己站在同一条线上的伙伴,不要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或意气之争而损害对方的自尊心和利益,否则以后就很难再获得他们的友谊与合作了,所以你必须经常抑制自己激动的情绪。

要时常反省自己

平常多多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很重要的。不要轻易动怒、发牢骚,或对别人冷嘲热讽、斤斤计较,否则大家会对你望而生畏,自然会刻意避开你,这样你就很难与同事相互合作。当同事指责自己的错误时,应该虚心接受。与同事相处难免会有意见不合的时候,如果对方批评自己的过错,应欣然接受,并请对方清楚说明,被人责怪难免自己有三分错,所以当别人纠正自己的错误时,还是要虚心接受。

办公室不是互诉心事的场所

许多爱说话、性子直的人,喜欢向同事倾吐苦水。虽然这样的交谈富有人情味,能使你们之间变得友善,但是研究调查表明,只有不到1%的人能够严守秘密。所以,当你的个人危机和失恋、婚外情等发生时,你最好不要到处诉苦,不要把同事的“友善”和“友谊”混为一谈,以免成为办公室的注目焦点,也容易给老板造成问题员工的印象。

办公室里最好不要辩论

有些人喜欢争论,一定要胜过别人才肯罢休。假如你实在爱好并擅长辩论,那么建议你最好把此项才华留在办公室外去发挥。否则,即使你在口头上胜过对方,其实是你损害了他的尊严,对方可能从此记恨在心,说不定有一天他就会用某种方式还你以“颜色”。让陌生人变成朋友

许多人和陌生人说话都会感到拘谨。这主要是因为你对陌生人一无所知,特别是进入了充满陌生人的群体,有些人甚至怀有不自在和恐惧的心理。你要消除这种拘谨,就要设法把陌生人变成老朋友。首先要在心目中建立一种乐于与人交朋友的愿望,心里有这种要求,才能有适当的行动。

有些人给你的第一印象,你可能不太喜欢,尽管只是刚刚见面,可是也应该学会与他们谈话。要知道,人都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如果你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人不瞥一眼,一句话都不说,恐怕也不是一件好事。你可能被人认为是骄傲,甚至有些人会把这种冷落当做侮辱,从而产生隔阂。和陌生的人谈话时,要把握以下两点:第一要有礼貌;第二不要触及有关双方私人的事。这是为了使双方自然地保持适当的距离,一旦你愿意和他结交,就要一步一步设法减小这种距离,使双方融洽相处。

和陌生人谈话,要比对老相识更加留心对方的谈话,因为你对他所知有限,更应当重视已经得到的任何线索。此外,他的声调、眼神和回答问题的方式,都可以揣摩一下,以决定下一步是否能向纵深发展。

如果遇到那种比你更羞怯的人,你更应该跟他先谈些无关紧要的话,让他心情放松,以激起他谈话的兴趣。和陌生人谈话的开场白结束乏后,特别要注意话题的选择。要尽量避免那些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为此,当你选择某种话题时,要特别留心对方的眼神和小动作,一旦发现对方厌倦、冷淡的情绪,应立即转换话题。

刚刚相识的人毕竟还有某些生疏感,交谈难以深入,这就很容易冷场、沉默,出现令人难堪的局面。交谈中发生沉默、冷场的情况大体有三种原因:一是问题提出后需要思考,或者有什么干扰不便继续交谈。遇到这类情况,一方或双方可以耐心等待,不必打破这种正常沉默。二是由于时间限制或主意改变,对方不想再谈下去了,往往会以沉默不语来暗示。这种情况,就要准确判断,适可而止,及时告辞,一般不要让对方为难,不要只是“一厢情愿”。第三种沉默冷场是由于双方相互不了解,不知怎样谈才比较得体,或是一方提出的问题难于回答,使人越发拘谨,影响了交谈顺利进行。这种谈过几句就冷场的现象经常在与陌生人初次交往的过程中出现。很多人之所以不愿与陌生人交往,其主要顾虑就是怕无话可说,或是话不投机。遇到这种沉默的情况,就要巧找话题,打破沉默。

一般与陌生同事说话应把握以下几方面:

扬长避短。人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人们一般都希望别人多谈自己的长处,不希望别人多谈自己的短处,这是人之常情。跟初交者交谈时,如果以直接或间接赞扬对方的长处作为开场白,就能使对方高兴,对你产生好感,交谈的积极性也就得到极大激发。反之,如果有意或无意地触及对方的短处,对方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会感到扫兴,感到“话不投机半句多”。

表达友情。用三言两语恰到好处地表达你对对方的友好情意,或肯定其成就,或赞扬其品质,或欢迎其光临,或同情其处境,或安慰其不幸,就会顷刻间暖其心田,感其肺腑,就会使对方油然而生一见如故之感。美国爱荷华州的文波特市,有一个极具人情味的服务项目——全天候电话聊天。每个月有近两百名孤单寂寞者使用这个电话。主持这个电话的专家们最得人心的是第一句话:“今天我也和你一样感到孤独、寂寞、凄凉。”这句话表达的是对孤单寂寞者的充分理解之情,因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作用,难怪许多人听后都掏出知心话向主持人倾诉。

添趣助兴。用风趣活泼的三言两语扫除跟初交者交谈时的拘束感和防卫心理,以活跃气氛,增添对方的交谈兴致,这是炉火纯青的交际艺术。

与上司相处之道

作为下属,每日都在同上司打交道,稔熟上司的各种言行举止、脾气爱好、行事作风,这就要求下属从维护老总形象这一点出发,更多地看到和学习上司的长处,淡化他的缺点。不要把眼睛老盯在上司的缺点上,这样你不但在心态上难以同老板沟通,更容易有意或无意地把这些缺点告诉人,造成不好的影响,这势必会恶化你同上司的关系。因此,下属更要注意勿起恃才傲物、轻慢领导之心。在闲谈中不经意地流露出对领导的不敬,或者对其缺点大肆宣扬,这样做不利于自己的形象,不亚于自取其祸。

在你的上司面前,可以有适度地忍让,以满足他的优越感和虚荣心。但这种忍让是有限度的,绝不能一味迁就,让人觉得你简直就是上司的影子,没有任何独立的思想。完全附和上司的一切,你就失去了自己。不但上司不重视你,就连下属也瞧不起你。

怎样才能做到恰到好处呢?

如果把上司看成你命运的主宰、成功的阶梯而逢迎他们;或是把他们看做是做官的,与自己毫不相干,除了公事来往以外,彼此不闻不问,敬而远之;抑或觉得他们学历比自己还低,对他们不屑一顾。这些方法都不易与上司相处。

与上司相处最重要的是尊重主管人员的职权。在他没有主张之前,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尽管提出;一旦他已拿定主意,你就不要再有争议。

公事公办。严肃也好,随便也好,让上司去选择。不要怕他,不要看到他就手足无措,或把他看做重要人物来崇拜。不卑不亢是起码的态度,别千方百计地讨好上司,更不要牺牲同事来博取上司的欢心。但是适时地称赞未尝不可,当上司有好办法、妙主意时,可以向他表露你的赞美之意。

最得上司欢心的还是工作的表现。你工作有成绩,他也有一份功劳,你与他处得越好,干得就越起劲;你帮他把事情办好,自己的前途也越光明。

对上司应以诚相待。如果在业务上有两位以上的上司,你必须认清谁是你直接的主管,应将有关业务问题向他请示,获得他的信任与支持。另一上司交给的事情,在不相冲突的情形下,也应尽力去办理。如果与直接上司的指示相冲突,你应委婉陈述困难,求得谅解,不可以在两位上司之间投机取巧,否则你会左右不讨好。

不要伤害上司的自尊心。例如,不要越级呈请,不可当众谈及上司的私事。在上司面前,要常常称道他人的才干,以促进上下级关系。一个精明的领导,不乐意别人在他面前搬弄是非,他会认为“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不要时常向上司汇报困难,如果要说困难,尽量同时提出解决困难的有效方法;否则会使他低估你的办事才能。

不要经常打扰上司,小事不必件件请示,有些事等到有圆满的结果时再向上司报告,这样可以加深上司对你的良好印象。

要使上司了解情况,这点最重要。无论好的或坏的消息,都要及时报告。

即使上司十分信任你,也应遵纪守法,不能做任何擅自专行的事;否则就会侵犯上司的职责或抢夺同事的功劳。

唐太宗本是用武力得天下的,但即位后,虽然已经天下太平,还是念念不忘向少数民族用兵。魏征在陪宴时,每次演到歌颂太宗用武力讨平天下的

“破阵武德舞”时,就低头不看,而在演奏表现文德普及天下的“庆善乐”

时,则聚精会神,百听不厌,以此来劝谏唐太宗要偃武修文。这种方法含蓄得当,过了一段时间,就见效了。

唐太宗常常对魏征当面指责他的过错感到生气。一次,唐太宗宴请群臣时酒后吐真言,对长孙无忌说:“魏征以前在李建成手下共事,尽心尽力,当时确实可恶。我不计前嫌地提拔任用他,直到今日,可以说无愧于古人。

但是,魏征每次劝谏我,当不赞成我的意见时,我说话他就默然不应。他这样做未免太没礼貌了吧?”长孙无忌劝道:“臣子认为事不可行,才进行劝谏;如果不赞成而附和,恐怕给陛下造成其事可行的印象。”太宗不以为然地说:“他可以当时随声附和一下,然后再找机会陈说劝谏,这样做,君臣双方不就都有面子吗?”唐太宗的这番话流露出作为领导对其尊严、面子和虚荣的关注。一般的领导都喜欢下属恭维自己,讨厌下属抢镜头、抢次序。有些领导能力不强,就会更怕下属看不起自己。

所以,与领导讲话应客气、礼貌,不要随随便便,嬉笑怒骂什么都有,不把领导当回事。如果这样,即使你有天大的本事,领导也不会喜欢你。在路上与领导相遇,应主动打招呼,这是下级对上级的基本礼貌,最忌讳那种一见领导过来便躲,或装着没看见的举动。给领导提意见时要注意场合和分寸。根据不同领导的不同为人,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与领导交谈,要尽可能简明扼要地说清要汇报的问题及要求,不要喋喋不休,耽误领导的时间。除非特殊情况,不要轻易打断领导讲话,或中断领导出席的会议。在领导的办公室内,不要随意翻阅公文、信件,不该看的不看。不要在领导面前总是点头哈腰说领导的好话,否则时间久了领导会觉得你这个人俗气。

与下属和谐相处

与员工建立良好关系的第一步,便是珍惜与员工相处的机会,让他们乐于工作,但是有时候事情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正所谓“用人者,亦为人所用”,“使人者,犹如木工之使木也”。

常听到一些人抱怨他们的上司:“统治欲望太强烈了。老是命令员工这么做,不要那么做,烦死了。其实,有些时候也不见得他说得不对,不知为什么,就是老大不乐意。在他手下谋职跟过去在衙门里当差似的,真没劲!”

上司说的并没有错,可为什么不能把手下人都团结在自己周围呢?根本原因就在于说话的方式。人人都有自尊,有独立的人格,每个人都希望按自己的意思做几件像样的事情,而一个老是告诉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的上司是不允许你这样的。被上司一天到晚指使不停,只能被动地接受上司的旨意,只会使员工反感,做事也提不起劲。“你要我这么做,我就这么做,反正我不管。”于是,大小错误便难免层出不穷了。

聪明的上司很少对他的下属发号施令,而是常常以商量的口吻说:“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你的看法如何?”“还有什么别的意见?”这样互相讨论,对下属表示充分的重视、赏识,使下属倍感亲切,工作的时候就会有动力、有干劲,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原来的计划。

这就是说,上司对下属,应该与他们讨论,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这样不仅可以使关系融洽,而且可以提高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上司应该利用平时与员工交谈的机会建立起良好的形象,员工自然会信赖你。

不要一味地责骂下属的过失。与其指责员工的过失,不如强调改过之后的益处。有些主管只知一味地责骂下属的过失,而不肯定他们认真负责的一面,这会使员工产生挫折感,甚至感到愤怒。比方说某甲被交代办理一件事,他很努力地加班好几天,但却因为一点儿疏忽而被上司骂得一无是处。这时某甲必定会心生不满,认为自己只不过犯了一个小错,而其他付出的心血难道就不值得一提吗?这反而使员工因为不服气而产生反感。

面对这种情况,上司不妨这样说:“谢谢你帮我一个大忙,不过似乎有一点儿小问题,麻烦你再帮我修改一下,我相信你一定会处理得很完美。”

通过第三者提醒员工的过失。某公司招募了几位新人,这些新人的做事能力都不错,但态度上稍显轻率,这使得主管相当困扰。最后他找来一位资深的员工,希望他在闲谈之余,提醒这些新人注意自己的态度。这招果然奏效,这些新人从此在行为举止上收敛了不少。

通过第三者提醒他人过失可以缓和对方的成见和反感,效果较为显著。

不过,在使用这个方法时,一定要慎选传话的人,避免“狐假虎威”,反而给对方留下一个恶劣的印象。

应先说些为对方着想的话,其后才点出缺失。有句俗语说:“骂一、夸二、教育三。”意思是指当你要责备对方时,只要指责他一点的不是,然后夸赞他两点,再乘机教育他三点,自然能达到你的目的。

美国百货大王华纳·麦克,有一次指责员工对顾客服务不周时,他对员工说:“你最近似乎情绪不稳,我很担心你是不是遇到困难,如果有,不妨告诉我,我希望能帮得上忙。”当对方表示没有时,他便会接着问,“那是有别的事困扰你吗?否则依你平日的表现,怎么会有顾客投诉呢?”对方一听,自然觉得十分羞愧,从此对顾客的态度十分和善,也得到不少来自客户方面的好评。通常,一个人犯错误是有缘由的,如果上司能够适当地表示关怀理解必能使对方感动,并作自我检讨。

不要在众人面前指责员工。人都有自尊心,因此即使员工有错,你也不可以在其他同事面前指责他,伤害其自尊心,最好的方式是在众人面前褒奖,私下指正错误,让对方信服。

称赞女职员时,以夸赞其办事能力更为重要。在办公室中,男女员工应该平等视之,如果常以女员工的外貌和装扮为称赞的重点,会使对方认为你歧视女性。不妨称赞其在办事上的表现杰出,那样更容易让对方觉得受尊重。

对于下属的意见应该专心聆听。如果员工有意见想表达时,你应该鼓励他勇敢地说出来,并且仔细聆听对方的意见,如遇不清楚之处,可以面带微笑地再请他重述一次。等到对方完全说完之后,再针对疑问或缺失进行讨论。

要求员工办事时,应避免用命令的口气。一般上司要求员工做事时,很可能会有两种情形:一是以命令的口气要求下属“你要……”、“你应该……”另一种则是借询问来传达自己的意思“如果换作是你,你会如何处理呢?”对大部分人而言,普遍较喜欢后者的态度。因为命令的语气会使对方觉得不受尊重,认为上司将自己视为奴仆般指使,很容易造成反感。

当下属指出自己的错误时,应该勇于接受。许多上司自以为位高权大,如果被员工指出错误,常常不肯认错且怀恨在心,日后进而百般刁难。其实上司和员工应该是同心同德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坦率地接受建议并且改进,谦虚的美德将使员工对你更加心服。

尽管下属中有与自己关系亲密者,也应该一视同仁。上司要与员工建立良好关系,必定要先使员工心服,因此对待员工要平等视之,避免使员工认为你有失公正。

在行政岗位说话要慎重

在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岗位工作,由于约束太多,所以你的言行举止要倍加小心了。尤其是说话,有时比行动还重要得多。说多了不是,说少了也不是,沉默也不一定是金。

那么怎么才能恰到好处地说好话呢?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多说正确的话,但可以没有用。

初来乍到,实在不知这里的机关是什么作风呀,一句话不说会显得很不合群,不过多说正确但没用的话是没错的。那么,什么是正确但没用的话,首先是原则性极强的话,这些话不是来自党纪、政纪,就是来自法律、法规,而且人人共知,虽有画蛇添足的嫌疑,但是保险得很。我们只是处于最底层小小而普通的科员,也就是做点具体工作,实在是没有能力忧国忧民啊!

要多说表扬的话,但可以有所隐瞒。

人在本性上是很喜欢被奉承的,其实我们并不是要投其所好,但是多说些别人爱听的话,让人心情愉悦,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也不是一件坏事。如同隔壁办公室的大姐姐身着新衣服兴冲冲地来问你:“怎么样,好看吗?”你抬头一看,虽然有点儿大跌眼镜,但还是要还以满脸的兴奋:“不错啊,很艳丽呀,不错,显得很青春,很有活力嘛!”记住呀,对方的缺点一定要隐瞒,说不好触到别人的痛处就麻烦了。

要少说领导不爱听的话。

也许你的话很有道理,也许你是本着为领导出发的原则,但是还要少说领导不爱听的话。即使是很开明的领导,也不能免俗。因为你只是个科员,操了太多领导应该操的心,会适得其反的,会“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

不说同事之间的恩怨是非。

越是在人际关系复杂的办公环境里,每个人越会有更多的难言之隐,更会有“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的陈年旧事。说得太多,会把本来是置身事外的自己搅得不明不白。

学会自我解嘲,用幽默的语言化解尴尬。

有时,会有一些素质不高的人,有意无意地向新来的同事“挑刺”。这时,既恼怒不得,又不能忍气吞声。用幽默的语言化解掉,博大家哈哈一笑,又可见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探寻幽默说话的第一道最简易的门槛,可先从字面人手。看看事物的名称或对话的内容是否有谐音可加以发挥,是否有词语可粘连,从而迅速引发一番妙论。幽默说话,还可采用“歪曲”的独特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示对方话语中的不通情理之处。

清末著名才子纪晓岚很善于驾驭言语,留下了许多千古佳话。有一回,乾隆皇帝想开个玩笑以考验纪晓岚的辩才,便问纪晓岚:“纪爱卿,c忠孝,二字当作何解释?”

纪晓岚答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为孝。”

乾隆立刻说:“那好,朕要你现在就去死。”

“臣领旨。”

“你打算怎么个死法?”

“跳河。”

“好吧!”乾隆当然知道纪晓岚不可能去死,于是静观其变。不一会儿,纪晓岚回到乾隆皇帝跟前,乾隆笑道:“纪爱卿何以未死?”

“我碰到屈原了,他不让我死。”纪晓岚回答。

“此话怎讲?”

“我去到河边,正要往下跳时,屈原从水里向我走来,他说,晓岚,你此举大错矣!想当年楚王昏庸,我才不得不死,可如今皇上如此圣明,你为什么要死呢?你应该回去先问问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说他跟当年的楚王一样是个昏君,你再死也不迟啊!”

乾隆听后,放声大笑,连连称赞道:“好一个如簧之舌,真不愧为当今的雄辩之才。”

这里,乾隆是根据纪晓岚提出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为忠”之论叫他去死,此令顺理成章,纪晓岚临阵进退皆无道理,只有迂回出击,方能主动创造契机,指出“如果皇上承认自己是昏君,我就去死”。而乾隆当然不可能承认自己是昏君,所以纪晓岚很自然地也就把自己从“死”中解脱出来。

在行政岗位,对于一些不能得罪的人提出的难题,不要急于做正面的反击,可以采用迂回的策略,尽量避开对手的优势,趁势抓住对方的漏洞,不动声色地予以反击,进攻其薄弱的环节,从而克敌制胜。

不要吝啬赞美之词

我们活在这个世上,除了物质所需之外,还需要一些心灵上的慰藉,所以几乎所有的人从心底里希望别人能够赞美自己。

渴望别人的赞美大概是人的天性,所以一位得道的高僧就说过:“赞美如阳光,可以把温暖散播四方;赞美的语言,像香水,小小一滴,就能弥漫四周。”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优越的地方,至少也有他们自认为优越的地方。在其自知优越的地方,他们自然喜欢得到他人公正的评价。但是他人的赞美之词会同样受用。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想博得对方的好感,就要不吝啬你的赞美。不知是哪位名人说过:“懂得赞美别人是你最大的美德。”是呀,人就应该看到别人的长处,在适当的时候加以赞美,会给别人一种莫大的满足。

在人际交往中,会赞美别人、善于赞美别人的人到处都受欢迎。因为,爱听恭维话是人的天性,虚荣心是人性的弱点。当你听到对方的恭维和赞扬时,心中会产生一种莫大的优越感和满足感,自然也就会高高兴兴地听从对方的建议。

有一位售货员就很注意对顾客进行赞美,他的赞美通常在无形之中,使人听了心里很舒服。有一次,一位顾客要买两瓶好酒,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

在选购的时候,他问这位销售人员:“你们这酒中铅的含量有多少呀?”

这个销售员对顾客说:“先生,你还真是个大行家!知道酒精里面含有铅的人可没有几个,啤酒和葡萄酒里面也含有铅。国家标准的含铅量是0.02毫克/千克。我们这种酒的含铅量只有国家标准的1/16,是所有酒中含铅量最低的。所以我们的广告语‘买着放心,喝着舒心’,就是这个意思。你是行家,你选择我们的酒,肯定没错!”你看,在这位销售人员的眼里,顾客成了一个品酒专家,是大行家!无形之中就让顾客有了心理方面的满足。

在赞美别人的时候,方法是很重要的。人一般都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你不妨以低姿态去赞美别人,这样对他人的赞美就会更显得真诚。

小丽有一次去美容院做美容,接待她的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女孩。

那个女孩见到小丽就说:“姐姐,你的皮肤真好,这么细,一点儿黑头也没有。”

“哪里呀,都起斑了。”小丽虽然对自己的皮肤非常自信,但还是谦虚了几句。

“根本看不见,真的,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皮肤。”

“谢谢!”不管那小女孩是真没看过还是假没看过,听她这么一说,小丽心里很高兴。

“有这么好的皮肤,你可真有福气!”

“是吗?”小丽心里太舒服了,简直是在享受。

“我看你五官长得很不错,眼睛大大的,鼻子高高的……”

“小妹妹,你还会看面相?哈哈!”小丽感到有些心花怒放了。

“我有这样的感觉。”小女孩非常肯定地说。

“姐姐在单位一定是领导吧?”

“你怎么知道的?”小丽再次惊讶。

“我觉得就是,一看你就像领导。”小女孩说得还是那么肯定。

“哦,哈哈!”

“姐姐的气质可好了!”

“哦?是吗?”

“是的,一看就可高贵了!”小女孩很认真地说。

“哈哈!”

“姐,这种收敛型的柔肤水很适合你,你看看……我们现在还在搞促销,并赠送一些小礼品呢,如果现在购买的话……”

“哎哟,我没带多少钱啊,今天就算了吧。”

“不要紧,姐姐就住在这楼上,下次来的时候带上就行。”

“那……那好吧。”

那天回到家里,小丽看着自己手上拿着那纸鹤一样的礼品时,真佩服冈4才那位小姑娘,在她那种“口吐莲花”般的猛烈攻击下,她这么一个在商场上不算笨的人,竟然也束手就擒,让对方轻轻松松地做成了一笔生意!

由此可见,赞美人的威力。赞美别人的实质是对他人的尊重和评价,也是送给他人的最好的礼物和报酬,是搞好人际关系的一笔不需破费的投资。

对别人赞美是我们一种善心和好意的表达,传递的是你的信任和情感,化解的是你有意无意间与人形成的隔阂和摩擦。

虽然赞美别人是一件好事,但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赞美别人时如果不审时度势,不掌握一定的赞美技巧,即使你是真诚的,也会让好事变成坏事。所以,开口前我们一定要掌握以下的诀窍。

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你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否则会适得其反。比如见到一位小姐要称赞她漂亮,见到一位老人要赞美他健康。如果你见到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却称赞其漂亮,估计是不会让他高兴的。所以,赞美人一定要注意因人而异。

情真意切。虽然人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但并非任何赞美都能使对方高兴。能引起对方好感的只能是那些的确值得赞美的事情。相反,你若无根无据、虚情假意地赞美别人,他不仅会感到莫名其妙,更会觉得你油嘴滑舌、言辞虚伪。例如,当你见到一位其貌不扬的小姐,却偏要对她说:“你真是美极了。”对方立刻就会认定你所说的是虚伪至极的违心之言。但如果你着眼于她的服饰、谈吐、举止,发现她这些方面的出众之处并真诚地赞美,她一定会高兴地接受。所以,赞美别人,需要的是诚恳和真诚。没有这两者做基础,你的赞美不仅不能够得到回报,甚至还会招来冷遇和厌恶。

朴实具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非常显著成绩的时候并不多见。因此,交往中应从具体的事件人手,善于发现别人哪怕是最微小的长处,并不失时机地赞美。赞美用语愈朴实具体,说明你对对方愈了解,对他的长处和成绩愈看重。让对方感到你的真挚、亲切和可信,你们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

如果你只是含糊其词地赞美对方,说一些“你工作得非常出色”或者“你是一位卓越的领导”等空泛的话语,不仅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甚至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信任危机。

合乎时宜。赞美的效果在于见机行事、适可而止,真正做到“美酒饮到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一个会赞美别人的人总是善于抓住最恰当的时机来赞美别人。当你到一位朋友家做客时,看到朋友为你准备的饭菜,你只要二。句“看到桌上的饭莱我就想马上品尝了!”朋友一定会心花怒放。如果你都酒足饭饱了,才轻描淡写地说几句,估计朋友的心里不会太好受的。所以,赞美人一定要注意恰当的时机。

其实,赞美别人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有时,投以赞许的目光、做一个夸奖的手势、送一个友好的微笑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关键是要真诚,要让别人感觉到你是出于真心来赞美他,那么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了。

赞美是人们的一种心理需要,是对他人尊重的一种表现。恰当地赞美别人,会给人以舒适感,赞美一个人,可以增加他的自信心,使他有个好的心‘隋,同时也会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所以在沟通中,我们必须掌握赞美他人的技巧,这样就会使你与他的交流更加容易。所以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赞美别人。

就地取材转移话题

说话过程中,如果对方有意无意地提及我们心中的隐痛、忌讳或者不愿回答的问题时,如果避而不答,或者沉默不语,会使双方都感到很尴尬。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转移话题,使在场者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挪开。问话者见我们对其问题不予理睬,会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和无礼,从而不再追问。

某公司一位女士结婚,在公司发喜糖,大家吃着喜糖,都高兴地向这位女士祝福。刚巧该公司有一位尚未谈到对象的大龄女青年,突然一位科员开玩笑地对那位女青年说:“喂,什么时候能吃到你的喜糖呀?”大家都望着那位女青年。那位女青年脸微微一红,把脸转向邻近的一位女同事,然后指着那位女同事身上的一件款式新颖的上衣问:“咦?这件上衣什么时候买的?

在哪个商店买的?”两个人便兴致勃勃地谈起了那件衣服。

这位女青年很聪明,她使用的方法很巧妙。在大庭广众之下问大龄女子何时结婚确实是件很尴尬的事情。女青年碰到这个很不礼貌的问题时,处境十分尴尬,回答不好可能会引起大家的闲话,使自己陷入更加尴尬的局面。

于是她立刻把话题转移到同事的衣服上,借以回避对方的无聊问题。问者受到毫不掩饰的冷落,自然也认识到自己的失礼,没有理由责怪女青年对自己置之不理。

由此可见,在职场交往中,巧妙地转移话题是摆脱尴尬的有效方法。其实,巧妙地转移话题,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截话题。不让对方把要说的话说出来,这样同样可以避免尴尬。

公司中的一对青年男女在一起工作,男方逐渐对女方产生了爱慕之情,急于要表白心意。女方虽然心领神会,但是,却不愿将友情向爱情方面发展。

女方认为还是不要说破,保持一种纯真的朋友情谊为好。于是,当这名男青年找到机会向那位女青年表白的时候,出现了下面的问答。

男青年:“我想问问你,你是不是喜欢……”

女青年:“我喜欢你给我借的那本英语书,我都看了两遍了。”

男青年:“你看不出来我喜欢……”

女青年:“我知道你也喜欢学习英语,以后咱们多交换学习心得吧!”

男青年:“你有没有……”

女青年:“有啊!互相切磋,多向你学习,我早就有这个想法。”

男青年:“……”

这位女青年三次截断男青年的话题,使男青年明白了她的想法,于是只好不再追问。这比让他直率地问出来,女青年当面予以拒绝,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截断对方的问话或请求,在他还没有说出,或者还没有说完某个意思时,即作出错答,也是一种很好的拒绝技巧。考虑到对方要问什么,在他的问话未说完时,就迅速按另外方向的思路回答,一是可以转移其他听众的注意力,二是可以使问者领悟,改换话题,免于因说破造成尴尬局面和其他不良后果。

截断话题要求才思敏捷,口语技巧娴熟。在使用这一技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截断问话前要摸准对方的心理,“你一张口我就知道你要问什么”,“未闻全言而尽知其意”,这比错答的要求要高。其次,要能抢得自然恰当,比如从“喜欢”人而引论到“喜欢”书,能瞒过在场的其他听话人。

最后,断答往往需要几个回合才奏效,因为抢一两次。对方还不能领悟到答话者的真意,或者知道但是不甘心,继续发问,这就要求“连抢”多次,才能不露破绽,达到目的。所以说难度大,技巧性强,但运用得当,效果就会很好。

总之,在拒绝对方的时候,巧妙地转移话题不失为一种高超的方法。如果能够在对方提出要求的时候,将对方的话题巧妙地转移开来,就会避免直接拒绝的尴尬。

与上司讲话要顾及领导的面子

上司作为一个部门领导或公司高管,有一定的权威和尊严。所以,在和上级讲话的时候要注意给上级留面子,维护领导的尊严,这样才能够和上级更好地沟通。

小王这几天对自己的部长很不满意,到处发牢骚。原来别的部门要从小王所在的部门调一个人过去,小王很想换一个部门尝试一下,而且那个部门是做技术的,小王正好有这方面的特长。

于是在部长向员工征询意见的时候,小王就主动向部长表示自己愿意过去。但是部长好像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他,最后反而让别人去了。更让小王郁闷的是,调过去的人对于技术根本一窍不通。

小王为什么没有能够如愿以偿呢?仔细分析起来,是他与上级交流的方式有问题。

作为一名下属,这样迫不及待地直接向上级要求去另外一个部门,作为上司会感到很没有面子,“难道你就这么不愿意待在我领导的部门里吗?”他自然就不会顺顺利利地让小王去了,就算换了别人,估计也不会让小王就这么去别的部门工作。

如果小王能够换个方式,找个没有旁人在场的时候和上级好好谈谈,向他表示:“我很不愿意离开这个部门,我很想继续被你领导。但是我觉得自己对于这份工作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如果让我过去试试,我一定很感谢领导对我的栽培。”相信这样领导会很乐意让小王过去的。

所以,在和上级交流时给上级留面子是很必要的。和小王比起来,宋先生做得就很好。

宋先生在一家比较知名的企业任总经理助理,他的顶头上司贺总是搞技术出身。由于长期在研究开发领域工作,贺总对于企业管理是一知半解,知之甚少。出于对技术的钟情与依恋,贺总总是喜欢直接插手技术部门的事,把管理的层级体系搞得乱七八糟,属下表面上不说什么,但私下里无不怨声载道,让宋先生感到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倍感吃力。

经过思考,宋先生决定向贺总提出意见。他对贺总说:“真正意义上的领导权威包含着技术权威和管理权威两个层面,贺总您的技术权威已经牢固树立起来了,但是管理权威则有些薄弱,还需要加强。”贺总听后,若有所思。

宋先生巧妙地规劝了自己的顶头上司,结果获得了成功。后来,贺总果然越来越多地把时间用在人事、营销、财务的管理上,企业的不稳定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公司运营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宋先生的各项工作也顺风顺水,渐入佳境。

给上级留面子,的确是给上司提意见的上等策略。首先,它没有排斥上司的观点,而是站在上司的立场上,最终是为了维护上司的权威,出发点是善意的、良性的。其次,这种策略是一种温和的方式,能够充分照顾上司的自尊,易于被上司所接受,成功率较高!另外,它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以及很高的社会修养,并非轻易能够针对不同情况,不断提出有效的兼并上司立场的意见,久而久之,自身的领导能力亦会迎风而长,甚至来一个跳跃式的提升。

那么,在和上级交流的时候,怎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呢?

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要照顾到你上司的心情。请记住上司也是个普通人,当公务缠身、诸事繁杂时,他未必有很好的耐心随时倾听你的建议——尽管极具建设性。

关注对方反应。谈话时应密切注意对方的反应,通过他的表情及肢体语言所传递出的信息,迅速判断他是否接受了你的观点,并需要适当地举例说明,以增强说服力。

态度要诚恳。注意说话的态度和敬语的运用,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你的意思,由于你的坦率和诚意,即使对方不完全赞同你的观点,也不会影响到他对你个人的看法。

说话要简短。上司一般来说都对下属提出的过长的意见感到不耐烦。如果你能在一分钟内说完你的意见,他就会觉得很愉快,而且如果觉得“有理”,也比较容易接受。反之,倘若上司不赞同你的意见,你也不会因此而浪费他太多的时间,他反而会为此欣赏你。

向领导建议的方式方法

同事之间发生意见分歧可以商量,可以争论,或者干脆不照他的意见办。

可是与领导有意见分歧却不好办,争论有碍情面,不听取不合适,执行。巴,明明他的意见不可取,实在为难。这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而领导的意见是错误的,那么,为了避免工作上的损失,就应积极主动地对领导进行解释工作。在解释时除了耐心、细心以外,还要注意方式方法。特别是对领导,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那么就会有不尊重领导之嫌。

献其可,替其否

“献其可,替其否”,这是《左传》中的一句话,其意思是说建议用可行的去代替不该做的。在下属向上司“进谏”时,多献“可”,少加“否”,其包括两层含义:一要多从正面去阐发自己的观点;二要少从反面去否定和批驳上司的意见,甚至要通过迂回变通的办法有意回避与上司的意见产生正面冲突。

比如,你是一位公司的部门经理,根据业务发展情况需要配一名专管业务的副手,这时你想提拔一位懂业务、有经验的下属担任此职,而上司却准备从其他部门派一名不懂这方面业务的外行人任职。在这种情况下,你可把话题多用在部门副经理应具备的条件和你所提人选已具备的条件上,而不应用在反驳上司所提候选人上。这样既可以避免与上司发生直接冲突,又能把话题保留在自己所提人选上。

你要抓住上司意见中的某一处被你所认同的地方,并加以大力的肯定和赞赏。而后,提出相反的意见,这时候,你的意见往往可以被接受。因为你一开始就肯定了上司的意见的某一处价值,就已经打开了进入上司脑中意见库的大门。

在某公司的一次例行会议上,小陈对经理关于质量问题的处理不是很满意。在经理征求大家意见的时候,小陈说:“经理说得对,在产品质量方面,我们的确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之一。我认为,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加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现在我观察到公司员工的质量意识并不强,工作中有疏忽大意的倾向,这股风气必须刹住,否则质量问题是很难得到彻底解决的。”

“我想,如果我们对各级员工都进行质量意识培训,员工看到公司上层如此重视,自然也就重视起来了。如果真能这么做的话,解决这个问题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公司也能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听了这番话,经理不断点头,采纳了小陈的意见,并对他的这种敢于提意见的行为给予了肯定。

提建议时,不要急于否定上司原来的想法,要多注意从正面有理有据地阐述你的见解。要懂得尊重他人意见,尊重上司意见。这样,他才会承认你的才干。

对上司个人的工作提建议时,尽量谨慎一些,必须仔细研究上司的特点,研究他喜欢用什么方式接受下属的意见。对宽宏大量的上司可直接说出建议,严肃的上司可用书面建议法,自尊心强的上司可用个别建议法等等。

把自己的建议变成领导的建议

提建议时,你不要直接去点破上司的错误所在或越俎代庖地替上司做出你所谓的正确决策,而是要用引导、试探、征询意见的方式,向上司讲明其决策、意见本身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使上司在参考你所提出建议资料信息后,水到渠成地做出你想要说的正确决策。

威尔逊做总统时,在他的顾问班子中间,惟有霍士最得其信任。别人的意见,他常常很少采用,或是根本不采用,而霍士却屡屡进言得以被采纳,后来霍士做了副总统。霍士自述说:“我认识总统之后,发现了一个让他接受我的建议的最好办法,我先把计划偶然地透露给他,使他自己产生兴趣。

这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的。”

霍士不但使威尔逊自信这种思想是自己的,后来他还牺牲了自己许多伟大的计划,让给威尔逊来获得民众的拥戴。那么,霍士是怎样把计划移植到威尔逊心中呢?他常常走进总统办公室,以一种请教的口吻提出建议:“总统先生,不知道这个想法是否……您不觉得这样做还有什么不妥吗……我们是不是这样……”就这样,霍士把自己的思想不露痕迹地灌入威尔逊的大脑,使他从自己的角度考虑这些计划,加以完善并付诸实施。

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如果你仅仅提出建议,而让别人自己去得出结论,让他觉得这个想法是他自己的,这样不更聪明吗?”许多实践也表明,人们对于自己得出的看法,往往比别人强加给他的看法更加坚信不疑。因此作为一个聪明的下属,要想使自己的看法变成上司的想法,在许多时候应做好引导工作,提出建议、提供资料,其中所蕴涵着的结论,最好留给上司自己去定夺。

1939年10月11日,美国白宫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交谈。美国经济学家、罗斯福总统的私人顾问萨克斯受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委托,正在说服罗斯福总统重视原子能的研究,抢在纳粹德国之前制造原子弹。

萨克斯一直等了两个多月,才得到了这一次面见总统的机会,自然十分珍惜。他先向总统面呈爱因斯坦的长信,接着谈了科学家们关于核裂变发现的备忘录,一心想说服罗斯福总统。可是罗斯福总统却听不懂那深奥艰涩的科学论述,反应十分冷淡。直到萨克斯说得口干舌燥,总统才说:“这些都很有趣,不过政府若在现阶段干预此事,看来还为时过早。”

萨克斯心灰意冷地向总统辞别。这时,罗斯福为了表示歉意,邀请他第二天来共进早餐。这无疑又给了萨克斯一次机会。萨克斯心事重重,深知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为此,他整夜在公园里踯躅,苦苦思索着说服总统的办法。

第二天早上7点钟,萨克斯与罗斯福在餐桌前共进早餐。他还未开口,罗斯福就说:“今天不许再谈爱因斯坦的信,一句也不许谈,明白吗?”

“我想讲一点儿历史,”萨克斯看了总统一眼,见总统正含笑望着自己,他说,“英法战争时期,在欧洲大陆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在海上却屡战屡败。这时,一位年轻的美国发明家富尔顿来到了这位法国皇帝面前,建议把法国战舰的桅杆砍断,撤去风帆,装上蒸汽机,把木板换成钢板。可是拿破仑却想,船没有帆就不能走,木板换成钢板就会沉没。于是,他把富尔顿轰了出去。历史学家们在评论这段历史时认为,如果当时拿破仑采纳了富尔顿的建议,19世纪的历史就得重写。”萨克斯说完后,目光深沉地注视着总统。

罗斯福沉思了几分钟,然后取出一瓶拿破仑时代的法国白兰地,斟满了酒,把酒杯递给萨克斯,说道:“你胜利了!”

萨克斯热泪盈眶,他说:“总统的这句话,揭开了美国制造原子弹历史新的一页。”

本来罗斯福是坚决不考虑原子弹的问题的,可由于萨克斯采取了比较好的方式方法,罗斯福居然改变了看法,收回了成命,同意萨克斯的意见。

让领导在多项建议中作出选择

让上级在多项建议中作出选择,会使上级感到非常舒服,是一种高明的提建议技巧。

对国外出生的学究式人物亨利·基辛格来说,他在美国政府中的生涯可谓壮丽辉煌。他第一次崭露头角引起国民注意是作为已故的纽约州州长纳尔逊,洛克菲勒的外交政策顾问,当时洛克菲勒竭力向理查德·尼克松推荐基辛格,终使基辛格后来成了美国的国务卿。继尼克松之后,杰拉尔德·福特揍任总统,他上任后办理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任命基辛格为国务卿。还有罗纳德·里根,虽然他被迫向极右支持者们许下诺言,他将不会任命基辛格为国务卿,然而他经常寻求基辛格的帮助。

与总统或将成为总统的人打交道,基辛格喜欢用的手段之一就是让他们作各种选择。至少在重要问题上,他努力向他们提供许多可能性以便他们选择,而不是提出一个特定的政策或是特定的行动方针。

基辛格总是精心地列举各种可能性。他列出每个可行的方案并且认真地写下它们所有的优点和缺点,但他绝对禁止自己只推荐其中的任何一个。

从上级管理的角度来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它综合反映了许多以前曾经提出过的观点。在处理相当细微的琐事的时候,也可以有效地使用它。

假如你正在为一家小公司处理雇员关系。这家公司已经接受了大量的订货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公司实际上已增加了劳动力,因而,曾一度宽敞的公司停车场现已变得拥挤不堪。雇员们因为有限的停车场地开始激烈地争夺,而且就在今天早晨,两个雇员为争夺停车场地发生口角,导致动手打架。

你觉得这个问题应当引起上级的重视,因为你所能想到的任何一个解决方法,都超出了你的职责范围。但你要列出一些可供选择的方案,而不是把这件事情往上级身上一推了事;或者提出一个拟定好的方法劝他采纳。这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大致包括:扩大停车场、租车送工人、停车收费并把盈利作为雇员的娱乐基金等等。所有这些方案各有利弊,拟订方案时,你要仔细并简要地说明这些利弊。当你希望这个问题能引起上级注意的时候,就可以提交这个方案。

办公室讲话宜看时机

有些时候,如果讲话的时机不好,把话说得过于直白或者是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说出来,只能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一天早晨,上班的人们陆续来到了办公室。大家进门一看,不禁愣住了:出纳老张的桌子上,东西横七竖八地乱堆着,两个抽屉被撬开了,几万元现金不知去向。正当大家议论纷纷之际,办公室的主任来了。一看这么个情况,顿时火就上来了。他把办公室和每个人的脸打量一番,然后说:“这贼也真行!这么多办公桌不撬,单撬出纳的桌子,这肯定是对咱们办公室的情况十分熟悉的人干的。老张啊,你儿子大学没考上,隔三差五地往这里跑,你们父子俩是不是里外串通,使咱们的公款不翼而飞?”

主任这么没有真凭实据地当众一说,老张可受不了了,他立即抓住主任,要他解释清楚,甚至要辞职。

后来,真相大白,偷钱的贼给抓住了。但是主任给老张造成的伤害再也没法弥补了。最终,老张把主任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自己的名誉损失,并当众向自己道歉。

有时候,时机不成熟时,有些话是不能说的,如果非说不可,那就不妨闪烁其词。闪烁其词是一种很好的办法,这样就可以把话题给引开,事情反而会更好办一些。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就是一个善于闪烁其词的高手。

1972年5月27日凌晨1时,刚刚结束了美苏最高级会谈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基辛格博士,在莫斯科一家高级宾馆里,向随行的美国记者团介绍了美苏关于签署限制战略武器等四个协定的会谈情况。基辛格先生微笑着透露说:“苏联生产导弹的速度,大约是每年250枚。先生们,我透露这消息,如果把我当间谍抓起来,不知道该怪谁啊!”

美国记者见缝插针,便敏锐地问:“那么我们呢?有多少潜艇导弹配置了分导式多弹头?有多少’民兵‘导弹配置了分导式多弹头?”

记者们围着基辛格博士,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等待着博士把这个很有爆炸性的新闻给捅出来。

基辛格耸耸肩:“我不知道确切有多少’民兵‘导弹,至于潜艇,我的苦处是,数目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

有一名记者轻声说:“不是保密的。”

基辛格嘿嘿一笑,反诘道:“不是保密的,那你说是多少?”

结果记者空欢喜一场,再也不好意思问了。

在这次美苏最高级会谈前的5月20日,基辛格途中经过维也纳,并就这次会谈举行了一次大型记者招待会。

《纽约时报》记者戴维·亨廷顿就“程序性问题”向博士提出疑问:“基辛格博士,到时您是点点滴滴地宣布呢,还是倾盆大雨似的成批发表协定呢?”

基辛格为了讥讽《纽约时报》,说:“瞧,戴维同他的报纸一样,多么公正啊!要我们在倾盆大雨和点点滴滴之间任选一个,所以无论我们怎么办,总是要湿透了。”

记者们不由一下愣住了。

面对此景,基辛格不慌不忙继续说:“我们打算点点滴滴地发表成批声明。”

全场哄堂大笑,气氛一下热烈起来。

最有趣的是基辛格对付那些专门“钻研”别人隐私的记者的一番答话。

5月30日,尼克松、基辛格离开苏联,在德黑兰作了短暂停留。当晚,伊朗首相胡韦达邀请基辛格去看舞女帕莎的表演。基辛格对舞女很有兴趣,看得出了神,未了又与帕莎聊了一阵。

第二天,在总统座机上,有位美国记者向基辛格打趣说:“您喜欢她,是吗?”

基辛格一本正经地回答:“她是个迷人的姑娘,而且还对外交事务有着浓厚的兴趣。”

“真的?”记者以为抓住了什么“猛料”了呢,马上就“顺杆”爬上来了。

“那还有假!我们一起讨论了限制战略武器会谈问题,我还费了好些时间向她解释怎样把SS-7导弹改装成在V级潜艇上发射。”

记者讨了个没趣,只好红着脸走了。

基辛格在没办法如实地回答问题时,巧妙运用闪烁其词的办法,躲过了记者的苦苦追问。

闪烁其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要真正做到不露痕迹,自然地回避极为敏感的话题也并非易事,这需要机动灵活的应变技巧。否则,会给人造成

“无所适从”的不良印象。

对有些没有办法直接回答的问题,在回答的时候方式一定要巧妙,这样的话,对方不会觉得你不礼貌,也不会对你反感,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幽默的语言。有些人在遇到自己没有办法回答的问题时,就会大发雷霆,甚至出口伤人,责怪对方问一些不该问的问题,这样就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对于以后的交往就会形成很大的隐患,所以再碰到自己没办法直接回答的问题时,切记一定不能够发火。

巧答记者的刁难

记者总会提出一些难以回答,不便回答或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如果坦白地答一声“不知道”或“无可奉告”这不仅使对方难堪,破坏气氛,而且使自己显得无风度,没涵养,没水平。这时,最巧妙的办法是使用避实就虚,作出回答。

作为大国总理,周恩来时常处在记者的包围之中。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疑问,有时是带有侮辱性的提问,他都能泰然处之,巧妙地给以回答。

或温文尔雅,绵里藏针;或欲擒故纵,巧设埋伏;或避实就虚,举重若轻。

既维护了国家的形象,又向世界展示了他那文雅坦荡的领袖风范。

一次,一位美国记者见周恩来写字台前放了支美国“派克”牌钢笔,便问道:“总理阁下,您作为中国总理,为什么要用我们美国钢笔?”

周恩来淡淡一笑,回答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在抗美战争中缴获的战利品,他要赠给我作个纪念,这么有意义,我当然得收下。”

另一个美国记者问周总理:“你们走的路为什么叫马路?”

周总理诙谐地说:“因为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就是马路。”

这个记者又问:“我们美国人都爱仰着头走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总是低着头走路?”

周恩来略加思索后回答:“走下坡路的人总是仰着头,走上坡路的人自然是低着头了。”

这个记者听后,羞得无地自容。

他接着又问道:“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这不仅牵涉到国家机密,语气中还明显含有讥笑我们国穷民弱的意思。

周恩来既不好厉声拒答,为此伤了和气,又不能和盘托出,泄露机密。

于是,他稍顿了一下,正色回答说:“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信誉可靠,人民币币值稳定!”

全场的记者为之一呆:“这怎么可能?”

在记者还未转过弯来时,总理接着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货币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十种

人民币加起来正好是18元8角8分。”

热烈的掌声立刻响了起来。可见,看似所答非所问,不合逻辑,实则以巧解困,妙趣天成。“妙语”的来源主要是在于学会联想。可以是形象上的联想,也可以是逻辑上的联想,这样既能回避窘迫的话题,也能引发自己的主旨和意图,实有一举两得之效。

我国一位涉外工作者到澳大利亚工作时,一位澳大利亚记者问他:“你爱澳大利亚吗?”这位同志觉得答“爱”与“不爱”都不合适,于是答道:“澳大利亚的袋鼠挺可爱。”这类答复一般用于那些不便于具体肯定与否定的问题。

当然也可以消极地回避记者的问题,直接说出对方不得不承认的避答理由,使双方均不难堪。一次,一位外国记者在中央美术馆和大家谈“女模特儿具有为艺术献身精神”的话题时,问其中的一位女画家:“假如让你当人体模特儿,你愿意吗?”公开说“愿意”吧,对一个青年女性非易事;说“不愿意”吧,又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于是,这个聪明的女画家说:“这是我的私事,不在采访之列吧?”解脱了窘境,且自然而有道理。

对棘手的问题作无效回答,也是方法之一。即用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去作些实质性的回答,推诿搪塞,答了等于没答,而别人又不能说没答。比如一男士问一女士:“喂,小李,听说你病了,什么病?”女士答:“不是什么大病。”男士又问:“那到底是什么病?”女士轻轻地说:“一点儿小病。”显而易见,这位男士可能是真的关心这位女士,但却失礼,因为两性间毕竟是有区别的。在这种情况下,小李机警地作了无效回答,非常得体。

对有些问题根本不能用是与否来直接回答,遇到这种问题时,你可以顺势反问,把问题推给提问者。

1982年秋天,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中美作家会议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请中国作家蒋子龙解个“怪”谜。

“把一只5斤重的鸡放进一个只能装1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办法把它拿出来?”

“您怎么放进去,我就怎么拿出来。”蒋子龙微笑道。

那是一个谁也无法解开的“谜”,然而我们的作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弹回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次,英国一家电视台采访中国当代作家梁晓声,现场拍摄电视采访节目。这位英国记者忽然让摄像机停下来,然后对梁晓声说:“下一个问题,希望您能毫不迟疑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好吗?”

梁晓声不知是计,欣然答应。

谁知那位英国记者一扬手,遮镜板“啪”的一声响,记者把话筒放到自己嘴边,说道:“没有文化大革命,就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您看来究竟是好是坏?”

说完把话筒立即伸到梁晓声嘴边。摄像机对准了梁晓声的脸。在这进退维谷之际,梁晓声却不动声色地说:“在我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前,我也问您一个问题‘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是坏呢?’”切忌同事面前炫耀自己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怕出名猪怕壮。”这都是在警告人们要学会韬光养晦、藏锋露拙,不要锋芒四射,事事都争着抢先,以显示自己的能力高,胜人一筹。殊不知,这种积极的表现会招致他人的蔑视,甚至让人暗生嫉妒,在无意中树敌。所以,在职场我们应学会收敛,特别是在同事面前,更应谦虚一些。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当我们让朋友表135

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会有一种得到肯定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们还优越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甚至对我们产生敌视情绪。因为谁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强烈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有人对他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那么无形之中是对他自尊的一种挑战与轻视,同时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应运而生。

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这样的同事,他们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刚说几句就令人感到狂妄,所以别人很难与他苟同。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太爱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以为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但结果只会在同事中失掉威信。

在职场上,那些谦虚豁达的人总能赢得更多的知己,那些妄自尊大、小看别人、高看自己的人总是令别人反感,最终在交往中使自己到处碰壁。

王先生是一位很有人缘的骨干,他刚到单位时,在同事中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因为他当时正春风得意,多次炫耀自己是多么能干,经常有人给他送礼请客等等,同事们听了不仅不欣赏,而且还不高兴。后来经当了多年领导的老父亲点拨,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毛病。从此以后便很少谈自己而多听同事说话。后来,每当他与同事闲聊,总是先请对方滔滔不绝地表现自己,只有在对方停下来问他的时候,才很谦虚地说一下自己的情况。因此,同事对他的看法改变了,他的朋友也多了起来。

老子曾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这句话是说商人总是隐藏其宝物,君子品德高尚,而外貌却显得愚笨。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敛其锋芒,收其锐气,千万不要不分场合地将自己的才能让人一览无余。你的长处短处被同事看透,就很容易被他们支配。

其实,表现自己并没有错。在当今社会,充分发挥自己,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和优势,是适应社会的必然选择。但是,表现自己必须分场合、形式,如果过于表现,使人看上去矫揉造作,一点儿都不自然,好像是做样子给别人看似的,那就要另当别论。

刻意地自我表现是愚蠢的。如果我们不过是要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使别人对我们感兴趣的话,我们将永远不会有许多真实而诚挚的朋友。

刘丰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工作积极主动,待人热情大方。但是有一天,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使他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干丈。当时在会议室,许多人都等着开会,其中一位同事发现地板有些脏,便主动拖起地来。而刘丰一直站在窗台边往楼下看。突然,他急步走过来,叫那位同事把手中的拖把给他,同事不肯,可刘丰却执意要求,那位同事只好把拖把给了他。刘丰把拖把接到手刚过一会儿,总经理推门而入。他正拿着拖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拖着。从此,大家再看刘丰,顿觉他虚伪了许多。从前的良好形象被这个小动作丢得一干二净。

工作中,往往有许多人不善于掌握热忱和刻意表现之间的区别。许多人总把一腔热忱的行为搞得像是故意装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些人学会的是表现自己,而不是真正的热忱。

其实,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因素。但刻意的自我表现就会使人感到做作、虚伪,使得最终的效果与表现人的意图相差甚远。许多人在谈话中不论是不是以自己为主题,总是有显示自己表现自我的毛病。这种人可能被人误认为具有辩才,但是也可能被认为是口无遮拦显得轻浮等等,最终总会暴露出他的自我显示欲而使别人产生排斥感和不快情绪。

而善于自我表现的,常常既表现了自己又不露声色。他们与同事进行交流时喜欢用“我们”而少用“我”,因为“我”给人以距离感而“我们”则使人倍感亲切,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意见相左的人划为同一立场,并按照自己的意图影响他人。

总之,切忌在同事之中炫耀自己,即使想展示自己的能力,也要不露痕迹,或持谦虚的态度。只有这样,你才能既出色地完成工作,又赢得他人的赞赏。

口要寻机而开

在找上级阐明自己不同见解时,先向秘书了解一下这位头头的心情如何是很重要的。即使这位上司没有秘书也不要紧,只要掌握几个关键时间就行了。当上司进入工作最后阶段时,千万别去打扰他;当他正心烦意乱而又被一大堆事务所纠缠时,离他远些;中饭之前以及度假前后,都不是找他的合适时间。

现代心理学证明:人在情绪不佳、心有忧惧等低落状态下更容易悲观失望,思维迟钝且惰于思考,情感波动大并易产生过激行为。这说明,人是一种有着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动物,其思维特征要受到某种心理状态的影响。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我们也要注意对方的情感变化,趋利避害,从而占据某种心理方面的优势和主动,防止使自己受到不必要的消极伤害。

领导也是人,也无法摆脱上述思维规律的影响,这就提醒我们,一定不要在领导情绪不佳时进言;同时,这也启示我们,在领导心绪高涨、比较兴奋时提出建议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聪明的下属,会在潜移默化中,向领导“灌输”自己的观点。这种方法含而不露,形式灵活,影响力长久而隐匿于无形。他们正是靠着那种与领导之间的随意交流甚至是休闲娱乐,逐步启发,诱导着领导,使自己的种种想法得以实现,并使自己成为领导者不可或缺的“宠幸”之人,发挥着巨大的甚至是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娱乐活动中,领导的心情一般比较愉快,这时候提出建议会使领导更容易接受。特别是如果你能把所提的建议同当时的情景联系起来,通过暗示、类比等心理活动的作用,则会对领导有更大的启发。还有些比较成功的下属善于接住领导的话茬儿,上承下转,借题发挥,巧妙地加以应用,从而很好地触动了领导,使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某单位刚购置了一批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并准备修建一个机房。但在机房安置空调机一事上,领导却不肯批准,认为单位的员工都在没有空调的‘隋况下办公,不宜单独对机房破例。虽然有关人员据理力争,说明安装空调是出于对机器的保养而非个人享受的需要,但仍不能打破领导的老脑筋,说服领导。

有一次,单位的领导与员工一起出去旅游、参观。在一个文物展览会上,

领导发现一些文物有了毁坏和破损,就询问解说员。解说员解释说,这是由于文物保护部门缺乏足够的经费,不能够使文物保存在一种恒温状况下所致,如果有一定的制冷设备,如空调,这些文物可能会保存得更加完善。领导听后,不禁有些感慨。

此时,站在一旁的机房负责人老刘乘机对领导低语:“李局长,机房里装空调也是这个道理呀!”

李局长看了他一眼,沉思片刻,然后说:“回去再打个报告上来。”后来,这位领导果真批准了机房的要求,为他们装上了空调设备。

在这个例子中,老刘为了说服领导不失时机地将眼前的景象同自己所要提出的建议联系起来,使领导产生由此及彼的类比和联想,从而很好地启发了领导,使他能够接受老王的意见,使问题得以解决。寥寥数语竞胜过郑重其事的据理力争,这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当然,在娱乐中,领导比较高兴、情绪较为放松,更容易接受下属的一些建议。但是如果不能细察当时的情形,不能选择有利的进言时机,有时反而会弄巧成拙,招致领导的不快。

毕竟领导是来娱乐的,可能对于许多领导来说,这是难得的放松,他们并不想有人在这时候打搅他难能可贵的片刻兴致,更不想去谈什么工作。如果下属不懂审时度势、察言观色,在领导玩兴正浓时去请示工作或提出建议,无疑会使领导感到不快,在这种情形下,又怎么能够说服领导呢?

比如,一位领导正在与别人下棋,想着走哪一步,如何才能置对方于死地,此时你插上几句工作上的事,领导一说话,一走神,结果忘走了一步棋或者没看清对方的动向,丢了子儿,他怎么会高兴呢?即便是刚才处于优势,心情正好,此时也会大为扫兴,心生不快,很可能他就会视你的建议为出气筒,或者根本就对你和你的建议不愿理睬。

因此,此时你最好的选择便是加入到领导的娱乐活动中去,为领导助兴或帮助领导尽快取胜,使他的兴致得到满足。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你和领导共同创造并分享了快乐,也容易使他接受你,为谈话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玩笑不可开过头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朋友和同事之间经常会有开玩笑的情形出现。玩笑犹如一种精神“调节剂”,会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某种程度的轻松愉快的感情交流,这对紧张的工作、学习、生活无疑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开玩笑也要适度,不可开过头。

开玩笑之前,先要注意你所选择的对象是否能经得起你的玩笑,大概普通人可分为三种:第一种,狡黠聪明;第二种,敦厚诚实;第三种,则介乎上列两种之间。与第一种人,即狡黠聪明的人开玩笑,他不会使你占便宜的,结果是旗鼓相当,不分高下。第二种,敦厚诚实者,则无还攻之计,亦无抵抗之力,任你如何把他取笑,他脾气绝好,不会动怒。对第一、第二两种人,你可以看看对方情形,而知道能否开玩笑。唯有介乎两者之间那种人,应付最要小心。这种人大概也爱和别人笑在一起,但一经别人取笑时,既无立刻还击的聪明机智,又无接纳别人玩笑的度量,如果是男的则变得恼羞成怒,如果是女的就独自痛哭一顿,说是受人欺侮。所以开玩笑之前,要先认识对方,最为安全。

其次,要适可而止。普通开玩笑,一两句说过便了,不要老是专门戏弄一个人,也不要连续取笑,那么普通人十之八九都可以忍受的。若专对一人不停地进攻,则普通人十之八九都是不能忍受的。

开玩笑本来无所谓顾虑到对方的尊严,但使对方太难堪了,亦非开玩笑之道。你笑你的同学考试不及格,你笑你的朋友怕老婆,你笑你的亲戚做生意上了当而蚀本,你笑你的同伴在走路时跌了跤……这些都是需要同情的事件,你却拿来取笑,不仅使对方难于下台,且表现出你的冷酷。同样地,不可拿别人生理上的缺陷来做你开玩笑的资本,如斜眼、麻脸、跛足、驼背等等,对于别人的不幸,你应该给予同情才是。如果在谈话中的人,有一位是生理上有缺陷的,那么在谈话中,要尽量避免易使人联想到缺陷方面上的笑话。

一天,三四个同事在办公室聊天,其中一位张小姐提起她昨天配了一副眼镜,于是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她戴眼镜好看不好看。大家不愿扫她的兴都说很不错。这件事使老吴想起个笑话,他就立刻说出来:“有一个老小姐走进皮鞋店,试穿了好几双鞋子,当鞋店老板蹲下来替她量脚的尺寸时,这位老小姐是近视眼看到店老板光秃的头,以为是她自己的膝盖露出来了,连忙用裙子将它盖住,立刻她听到一声闷叫声,’混蛋!保险丝又断了!‘店老板叫道。”

接着是一片笑声,孰料事后竞从未见到张小姐戴过眼镜,而且碰到老吴再也不和他打一声招呼。其中的原因不难明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老吴想,他只联想起一则近视眼的笑话。然而,张小姐则可能这样想:“你取笑我戴眼镜不打紧,还影射我是个老小姐。我老吗?上个月我还是26岁!”

所以,说笑话要先看看对哪些人说,先想想会不会引起别人的误会。不然会严重地伤了一个人的自尊,这是不可取的。

姜某和陈某是同事,关系一向不错。在一次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中,姜某突然心血来潮想拿陈某“开涮”,他一本正经地对周围人宣称陈某买彩票中了288万元的大奖。

结果当晚,陈家的电话快成了“热线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有人向他拉赞助,也有人要跟他合资办企业,更有人开口就管他借钱……任凭陈某百般解释“中奖”是姜某顺嘴玩笑,累得嗓子眼直冒烟,可这些人硬是认为他的话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更有甚者出言不逊,恶语威胁,令陈某从脊梁骨上直淌冷汗。

陈某原本拥有的平静生活就这样被打破了,忍无可忍的他和姜某反目成仇,一纸诉状将其告上法庭。法院经过审理,最终作出判决,姜某不仅要向陈某赔礼道歉,还要赔偿其精神损失费3000元。

这就是开玩笑过了“度”所酿成的后果。

日本人就很注意开玩笑的分寸,在开玩笑之前总怕伤害到别人,所以他们在开玩笑前要先打个招呼:“我下面说的是个笑话……”提示之后,才讲笑话。也许我们觉得日本人这是“打伞披雨衣——多此一举”,实在是紧张过度了。但日本人却认为,这种“穿靴戴帽”是很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对方才有心理准备,不会把玩笑和严肃的话题混淆,免得造成工作上的误会;如果玩笑和对方有关,打个招呼能避免伤害到对方。

人际交往中,开个得体的玩笑,可以松弛神经,活跃气氛,创造出一个适于交际的轻松愉快的氛围,因而诙谐幽默的人常能受到人们的欢迎与喜爱。但是,开玩笑开得不好,则适得其反,伤害感情,因此开玩笑要掌握好分寸。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够做到开玩笑有分寸呢?

内容一定要高雅。笑料的内容取决于玩笑者的思想情趣与文化修养。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笑料,不仅给对方以精神的享受,也是对自己美好形象的有力塑造。钢琴家波奇在一次演奏中,发现全场有一半座位空着,他对听众说:“朋友们,我发现这个城市的人们都很有钱,我看到你们每个人都买了两三个座位的票。”于是这些听众放声大笑,波奇无伤大雅的玩笑话使气氛更加融洽。

态度一定要友善。与人为善,是开玩笑的一个原则。开玩笑的过程,是感情互相交流传递的过程,如果借着开玩笑对别人冷嘲热讽,发泄内心厌恶、不满的感情,那么除非是傻瓜才识不破。也许有些人不如你口齿伶俐,表面上你占到上风,但别人会认为你不能尊重他人,从而不愿与你交往。

对象一定要分清。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工作和生活方式不同,对玩笑的承受能力也就不同。同样的一个玩笑,能对甲开,不一定能对乙开。人的身份、性格、心情不同,对玩笑的承受能力也不同。在开玩笑之前,先要弄清对方在多大程度上经得起你的玩笑。

对方性格外向,能宽容忍耐,玩笑稍微过大也能得到谅解。对方性格内向,喜欢琢磨言外之意,开玩笑就应慎重。对方尽管平时生性开朗,但恰好碰上不愉快或伤心事,就不能随便与之开玩笑。相反,对方性格内向,但正好喜事临门,此时与他开个玩笑,效果会出乎意料得好。

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和长辈、晚辈开玩笑忌轻佻放肆,特别忌谈男女情事。几辈同堂时的玩笑要高雅、机智、幽默,乐在其中。在这种场合,忌谈男女风流韵事。当同辈人开这方面玩笑,自己以长辈或晚辈身份在场时,最好不要掺言,若无其事地旁听就是。

和非血缘关系的异性单独相处时忌开玩笑(夫妻自然除外),哪怕是开正经的玩笑,也往往会引起对方反感,或者会引起旁人的猜测非议。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当然,也不能拘谨过度。

莫把玩笑当嘲笑。有的人总爱拿别人的生理缺陷或工作、生活中的失误当笑料,往往自己觉得好笑,却让别人怎么也笑不起来,反而把玩笑对象置于尴尬的境地,有一种被人嘲笑或愚弄之感。要学会尊重别人,守着瘸子说短话之类的玩笑最好别开。

拒绝别人的策略

在拒绝别人时,我们往往会感到很棘手,因此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谢绝、拒绝,明明知道一些事情自己办不成,可又怕伤害了同事、朋友之间的友谊,怎样开口拒绝,才不会伤害对方呢?这就需要一个策略,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使自己能轻松愉快地说出“不”字,也能使对方高高兴兴地接受“不”字。

小梅是一家公司的企划部经理,她的老板是白手起家的,由于公司是老板一个人一手创立的,所以这里自然也就成了他的“一言堂”,除了公司的几个副总,还有小梅这个企划部的经理,其他人很少能在他面前说个“不”字。

但是小梅却总有办法对老板说“不”。她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小梅在拒绝老板时很讲究策略。

一般情况下,小梅从来不直接对老板说“不”,总是用“先肯定,再否定,后安抚”的“迂回策略”。有一次老板提出“十一”组织员工度假放松,但他指定的地点又是大家已经去过好多遍的度假村。要再去那个地方,不仅达不到放松休息的目的,搞不好还会引起一部分员工的怨言。但是这些话怎么能和老板直说呢?

小梅自有她的办法,在开会宣布度假决定的时候,她满口赞成老板的建议,并把“指示”记在了本子上。等开完会,小梅才找了个机会,向老板说明了情况,并向他推荐了一个更好的去处。听了小梅的话,老板果然改变了自己的决定。

小梅采用的“迂回策略”很管用,既在大会上保全了老板的面子,又履行了自己作为企划经理的职责,顺利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所以在拒绝别人时一定要注意采用适当的策略。

推脱方式

对不喜欢、又不想扫对方兴致的问话和谈话,只需表现已接收到信息,但对信息不加评论就行了。还可以借助一些形态语言加以婉拒,如不表态,一笑了之。也可以用拖延的方法表示拒绝,如遇到难缠的人,可以理直气壮地推脱,直到对方死心,但要注意态度要不温不火。

转移方式

即当别人提出无理的要求或问题时,你如果要拒绝,在说“不”之前,务必让对方了解自己拒绝的苦衷和歉意,态度要诚恳,语言要温和。把他引向另一方,巧妙运用转移的方式进行拒绝。

留有余地方式

从人际关系角度考虑,拒绝要尽可能把理由讲充分。从接受者心理接受能力考虑,要给对方留出足够的思想准备空间。这样在适当时拒绝对方,还能让对方感到你至少已尽了努力。把不得不拒绝的理由以诚恳的态庋加以说明,直到对方了解你是爱莫能助,这是最成功的拒绝。但要避免模棱两可的回答。如“我再考虑考虑”等,这样讲话的人或许认为这是表示拒绝,可是有所求的一方却认为对方真的在替他想办法,这样一来,反而耽误了对方,所以切莫使用语意含糊的字眼。

婉转方式

上司或主管交办的工作,出于责任心需要反对或拒绝,那么既要坚持主见又要顾全上司的体面,该选择什么样的拒绝方式呢?可以选择上司意见中某一方面被你认同的地方加以肯定,尔后提出相反意见,即先通过恭维打消上司意见被拒绝的不悦,让其不失体面。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举例说明,让上司意识到你的观点比他的观点更切实可行。不要因为看到上司脸色不好,又忙不迭地改变自己的观点附和上司。这样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暴露出自己胆怯无主见的平庸一面。

外交辞令方式

生活中当我们暂时无法确定“是与不是”时,“无可奉告”、“天知道”、“这个我也不懂”、“难说”等外交辞令都可以借用。

感谢好意方式

如果对方发出游玩的邀请,或赠送礼物等,而你出于某种原因需要谢绝时,要称赞和感谢对方的热情友好,表示非常高兴接受这份感情。如“你对我非常关心。你的这番心意我领了!”“谢谢你的好意!”这样说出来,对方即使被回绝,仍觉得你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因为你理解了他的用意。

诚恳致歉方式

“对不起,让您失望了!”“很抱歉,我实在不能……”“请您原谅……”

这些话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没有它们,将使你显得高傲和不近人情。因而,因不能满足对方的愿望而致歉是非常必要的。

寻找借口方式

提出借口来谢绝对方并不是不礼貌。事实上,借口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在许多情况下,要拒绝对方的某一要求而又不便说明理由,也不便向对方说什么道理,不妨寻找恰当的借口,以正当的、不至于被对方责怪的理由来回避对方的要求。例如,你不太喜欢同某一同事在一起,可他偏偏硬拉你去打球,而你又没有拒绝的理由,这时不妨找一个借口,说:“对不起,我妈妈让我早点儿回家。”这一借口,既达到了谢绝的目的,又不伤他的面子。

诚然,谢绝、拒绝总是会令人不快的,但其目的无非是减轻双方,特别是对方的心理负担,并非捉弄人。需要注意的是谢绝、拒绝时态度要诚恳,结束交谈时要热情握手,略表歉意。

同类推荐
  • 我们为什么还没成功

    我们为什么还没成功

    本书介绍了许多人曾经为了成功而努力,到了最后一次却挫败的原因。
  • 小故事大寓言

    小故事大寓言

    汇集开阔眼界的故事,让青少年在学海百科从容漫游,以激励人心的文章,让青少年获取鼓舞、走进快乐成功的圈子。通过这里可以学习很多,看到很多、获取很多、了解很多。
  • 带着微笑去工作

    带着微笑去工作

    本书写作的目的就在于帮助那些在职场中已失去微笑的从业者重拾笑容,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到微笑工作的重要性,并选取了“今天,你微笑了吗”、“打开快乐之源,带着微笑去工作”、“带着微笑工作,从心开始”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来阐述。
  • 跟汪涵学说话之道:策神是怎样炼成的

    跟汪涵学说话之道:策神是怎样炼成的

    他,就是幽默睿智、玉树临风、貌比张卫健、才比苏永康、亲切似倪萍、粉丝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主持人汪涵。一次,美国某高中一名校花应邀参加汪涵主持的节目,在飞往中国的航班上,坐在校花身旁的中年华人医生听说姑娘要去见汪涵,兴奋地说:“我是涵迷,请一定转达我对他的喜爱!”这位医生还请校花在节目中念他写给汪涵和节目组的赠言。美国姑娘还没见到汪涵,便先感受到了他的名气。
  • 幸福女人必备的100条锦囊妙计

    幸福女人必备的100条锦囊妙计

    幸福女人不光拥用漂亮的外貌,还要拥有智慧;幸福女人只拥有涵养还不够,还要有十足的女人味;幸福女人不但要事业有成,还要拥有完美的婚姻;幸福女人不但要会管钱,更要会享受生活……本书为你提供幸福女人所必备的100条锦囊妙计。女人如水,水能避高而趋下,因地而制流。所以说,女人因柔弱而坚强。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叹道:“女人是旋转一切的枢纽。”不要做花瓶,修身养性心畅快。不要苦自己,做足女人味。休要嫁错郎,合适的最好。别把婚姻当坟墓,耐心经营甜如蜜。不要蹉跎岁月,怡然享受生活。不要把命运付他人,开辟自己一片天。不负上天创意,秀出独特的你。异性交往别大意,距离适度不受欺。
热门推荐
  • 魂飞百世,天命归一

    魂飞百世,天命归一

    在某个月黑风高夜,一个职业收鬼的鬼师收下了别人的赏金,接下了收鬼的任务,带着几张鬼符雄赳赳气昂昂的捉鬼去了。只是……为毛线这个女鬼这么难缠,好不容易把她弄进轮回去了,她特么还不领情,临死前还拉了个悲催的垫背。没错,那个悲催的垫背就是本鬼师。死就死吧,十八年后照样是条好汉,结果还给她玩了个穿越!穿越后堂堂鬼师居然成一个未满月的小屁孩,还给她配送了一只死傲娇狐做保姆,老天还真是“待我不薄”!若干年后,某鬼师踏上巅峰,成为万人之上的王者,然而……某天晚上,某夏钻进被窝正准备美美的睡上一觉,却发现床上多了个不知名的生物。“死!狐!狸!”后者嫣然一笑,慵懒地侧卧在床上:“帮助主人暖床也是我应尽之责。”
  • 开元释教录

    开元释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末世王国系统

    末世王国系统

    末世,一个距离我们很遥远的距离!但细想之下!也许末世正在我们人生轨道不远处等着我们!变异的动物!强大的丧尸!一样的末世,不一样的感觉!习鹏飞踩着尸山骨海踏上这末世的巅峰!书友群:217788106欢迎各位加入,征集角色!
  • 我被女鬼纠缠的那些年

    我被女鬼纠缠的那些年

    鬼岭之中的小村落。吴灿迷路误撞女人洗澡,自此念念不忘。几年后,那女人模样丝毫未变,并且喜欢上了吴灿。家人知道吴灿中邪,请道士帮忙,发现那洗澡的水池居然是乱坟岗。
  • THE TWIN HELLS

    THE TWIN HEL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校花来了:暖心校草爱上我

    校花来了:暖心校草爱上我

    “什么......!”韩亦筱、萧亦晗满脸惊讶道。二哥安慰到:“放心,我的宝贝妹妹你们没听错,老爸给你们订了未婚夫呢。相信哥哥,哥哥什么时候骗过你们了”,旁边的大哥也加了一句:“爸说,很早就定了,好像是指腹为婚。你们俩都被定下了呢。”筱满脸不满,拉着晗说“我不打算结婚,我们俩还要玩呢”彦又添油加醋的加了一句:“退不了,除非……”
  • 狼狗桑克

    狼狗桑克

    狼狗桑克是新文明世纪的一条野生犬,人类的破坏使他进入了城市,并被善良的女科学家于珊收养,一切似乎都很美好,然而,在一次疯狗袭击路人的案件后,桑克和其他的狗都成了众矢之的,而桑克也发现,曾经的家园破坏并没有那么简单,也许他是该做点什么了……
  • 天堂如此多娇

    天堂如此多娇

    据传,深圳的男女比例为1:7,真是男人的天堂!天堂如此多娇,引无数男人竞折腰!吴传宗,一个桂西北乡村的小伙,兜着全家人的希望,追着自己的梦想来到了这座天堂……竭尽一生,终于完成了这本《光棍养成记》。
  • 至真子龙虎大丹诗

    至真子龙虎大丹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能魔术师之五行元素

    超能魔术师之五行元素

    相传的五元素有巨大的能量!拥有者可有巨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