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2500000022

第22章 兄弟盟和攻守有术

一个人通向大成就是把被动化为主动,把受制变成控制。曾国藩就是这么做的。

被动,是一种暂时的不利或轻量级的失败。在剿捻不利的艰难时期,曾国荃不识时务,不知事情利害,参劾官文给曾氏兄弟带来了极大的被动。

曾国荃为什么会参劾势力强大的满族贵族官文呢?起因由曾国荃出山任湖北巡抚开始。

官文坐镇湖广,是朝廷插在长江上游的一颗钉子。湘、淮军在长江流域的崛起,清朝满族权贵是不放心的,利用官文控扼长江,是朝廷对付湘、淮的一个筹码。胡林翼做湖北巡抚时,知道其中原由,一直对官文采取笼络政策,督抚同城,关系融洽,官文对胡林翼也是有求必应。胡林翼死后,官文与湘军的矛盾暴露,湘军进攻安庆时他不发兵,不供饷;曾国荃兵驻雨花台,在急需救援时他奏调多隆阿去陕甘“剿回”。但当时清廷用得着湘军,曾氏兄弟与他也无多大干系,所以矛盾也没有公开爆发。可是,如今曾国荃做了湖北巡抚,又在那里组建“新湘军”,加上曾老九其人锋芒毕露,目空一切,不把他这个满洲贵族看在眼里,他就决心想法整整这个不可一世的曾国荃。

官文与湖北按察使唐际盛商量对策,唐为官出谋划策,让官文出面给皇帝上奏折,保奏曾国荃为“帮办军务”,让他率军去鄂北“剿捻”,离开武昌,驻兵襄阳,拔去这个眼中钉。官文依计而行,谕旨很快批复,正如官文所请。

曾国荃不知是计,一直带兵打仗也不知“帮办军务”的官衔有多大,应不应该专折谢恩,只好写信给大哥。曾国藩回信说,帮办军务属毫无实权的空名,如李昭寿、陈国瑞等降将,刘典、吴棠等微品职衔时,都曾得到过“帮办军务”之名目。因而不必谢恩,但也不可推辞或气恼,权当没有此事,以后公牍上也别署这个头衔,不然会惹人笑话。

恰在此时,湖北粮道丁守存向曾国荃拨弄是非,说湖北“新湘军”组建,所需粮草由粮台筹集,但官文却不让给“新湘军”供粮。原来这个丁守存曾因贪污公款被官文发现,敲诈他大部分家产才没有参劾他,他这次想借曾氏兄弟之手报复官文。曾国荃把这两事合起来考虑,大为恼火,决定向皇帝告发官文。

曾国荃幕中无文吏,恰在此时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来湖北,遂同侄子商量拟稿。曾纪泽时年27岁,由于父亲的熏陶,已知官场之险恶,叔父之鲁莽。所以,当即提出官文是满洲贵族,为太后和皇上所宠信,要弹劾他实非小事,最好先同父亲商量后再定。然而,曾国荃却认为自咸丰八年复出后,哥哥的胆子越来越小,反而办不成大事,这次弹劾官文不该让哥哥知道,免被阻挠。曾纪泽只好按九叔提供的内容拟稿,最终稿成,列举了官文贪庸骄蹇、欺罔徇私、宠任家丁、贻误军政、笼络军机处、肃顺党孽等多款罪状,奏折随后在襄阳郭松林营中发出。

曾氏叔侄不甚明了弹劾官文的利害,写奏折的水平也无法与曾国藩相比,因此奏折过于草率,文字虽洋洋数千言,但语言欠斟酌,参劾内容尽管多是事实,但疏奏多不中肯。曾国藩听闻九弟具疏弹劾官文,深恐此举会遭大祸,赶紧从曾国荃手中要来底稿,看看奏言是否立得住脚,或可设法补救。看罢底稿,曾国藩认为所奏虽是事实,但言辞涉及军机处和“肃党”,怕是要引出更多麻烦。于是,立即写信给九弟,让他忍隐、克己、修身而自保自强,不要“在胜人处求强”,不要“因强而大败”,信中对儿子反复责怪,不该做出此等招非惹患之举。

曾国荃读罢哥哥来信,方知事情的利害,但后悔已迟,只能等着事态发展。曾纪泽受责,赶紧离开武昌,避开是非圈子。

正如曾国藩预料,曾国荃的奏折在清廷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折中牵连军机处,说官文笼络军机处,军机处“故意与鄂抚为难”等,立即引起军机处的不满。军机大臣胡家玉面禀慈禧太后,说曾国荃诬告官文,指责军机,存心不良,所奏情事亦多不合,要求拟旨驳之。还说曾国荃指官文为“肃顺党孽”,更是凶险之词,要求照例反坐,治其诬陷之罪。这一参劾,给曾氏兄弟带来了极大的被动。

慈禧只得让军机处派人去湖北调查,并给调查者一个钦差头衔。调查湖北督抚纠纷的钦差回到北京回奏时,把奏折所列各条全部驳回,要求朝廷下旨治曾国荃之罪。慈禧对此颇感为难,她一见奏折,就知事出有因,表面上是曾、官督抚相争,实则是满洲权贵与湘、淮头领发生矛盾。曾国荃背后有一大批湘、淮军阀,官文背后有一大批仇视汉官的满洲贵族。她既不愿惩处官文,也不想在需要湘、淮军为她打仗之时开罪这些军阀。

在慈禧犹疑之际,曾国藩为解救被动局面,来了一个弟弟唱黑脸、哥哥唱白脸的策略,上密折保官文。

正在慈禧太后思考如何处理之际,忽然接到曾国藩和左宗棠的两个奏折;一折密保官文,是曾国藩所上;一折说曾国荃劾官文一疏,是当今第一篇好文章,以自己在湖广多年所见为证,指责官文种种劣迹,要求太后、皇上对官文惩处,以示朝廷公正。原来,曾国荃折劾官文之后,湘、淮诸大员频繁交换意见,大多认为曾国荃鲁莽,不该得罪权贵。李鸿章为曾国藩出一策,让他在此时拟折密保官文,请求清廷不要深究官文之罪,这样做可以挽回满贵对湘淮的仇恨,或可息事宁人。曾国藩本也痛恨官文,但迫于形势,只好照此办理了。但远在西北镇压回民起义的左宗棠,手握兵权,处于清廷不得不重视之地位,听到曾国荃疏劾庸劣卑鄙的官文,大感称心,于是在西北战场给朝廷上了那篇词气亢厉的奏疏。

慈禧见湘、淮大将都表了态,只好从中维持“和局”,按照督抚同城不和的成例处理:把官文内调京师,以大学士掌管刑部,兼正白旗蒙古都统。官文调走,未加任何惩处。曾国荃仍为湖北巡抚,未加指责,使此事宣告结案。官文调走后,湖广总督由李鸿章担任,因苏抚一职暂不能脱离,调其兄李瀚章暂署湖督,让淮军首领李氏兄弟从中拣了大便宜。经曾国藩这一举动,暂时地度过了这一危机。

通向大成没有速成秘诀,但有方法可循。“不求速成”并不是说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可以不紧不慢没有紧迫感,而是说要稳健、成熟地做好成功前的准备,创造好成功的充分条件,使之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曾国藩平生以稳健著称,即使泰山压顶也不为所动。在行军打仗上,曾国藩一如其做人做事,也主张求稳,他的座右铭是:“宁可几个月不开一仗,开仗必有准备。”

曾国藩常常告诫诸将说:

宁可好几个月不开一仗,决不可以开仗而毫无安排、准备和算计。凡是用兵的道理,本来力量强而故意显示懦弱的多半会打胜仗,本来力量弱小而故意显示强大的多半会打败仗。敌人向我进攻,一定要仔细考究衡量而后应战的多半会打胜仗。兵者是不得已而用之,应常常存留着一颗不敢为先之心,必须让对方打第二下,我才打第一下……与强悍敌人交手,总要以能看出敌人的漏洞和弊病为第一要义。如果在敌方完全没有漏洞、弊病的情形下,而我方贸然前进,那么我方必有漏洞和毛病,被对方所识破,不要为大家的议论所动摇,自然能够瞄准可破敌方的漏洞。

在围攻天京城时,曾国藩给前线的九弟曾国荃写信,叮嘱稳妥地考虑自保,应能确保无忧:同治元年七月二十二日我军出壕一战,我现在回想起来还觉着心里直扑腾,大约是我一向气魄胆量不够的缘故吧。连日阴雨,寒冷阴森,气象不佳,深望老弟一定不要追求出人意外的功绩,只求稳妥的着法。这是最重要的嘱咐。

当攻打金陵的各种方略集中到曾国藩手上时,他一概拒绝,而只用稳着。最初,李续宜向胡林翼建议,用船载陆师直下焦山,出其不意,急捣苏、常。这是兵法上的出奇制胜。胡林翼对此十分欣赏,建议曾国藩采取。曾国藩用兵不讲“出奇制胜”,自然不会采纳。于是胡林翼又提出放胆放手之方策:

思虑再四,竟须放胆放手乃可有济,非加募四万人不为功,若仅就现有兵力,抽拨调遣,不仅无补于吴,亦且先损于楚。吴人越人之怨不必问,其毁誉,其悲怜之怀,与吴越人仰望之苦,最难为情也。是待三省协防而后谋吴,非一年不能到江苏之境,舍三省协防而遽谋吴,吴已失不可救,而楚又继失。此时惟有破格请将,放胆添兵,倾湘中之农夫以为兵,秋冬之际,陆续取齐。则江西之后防不失,皖北之大局不失,武惠(宋曹彪谥号武惠,借指曾国藩)之声名不失。

随后,胡林翼专门会晤曾国藩,面谏采纳他的计策,并指出曾国藩的“稳着”缓不济急,说“急脉缓受,大题小作,或恐不济”,劝他“毋专取丞相谨慎之为”。曾国藩除了接受胡林翼扩张湘军、多募勇兵,即“倾湘中之农夫以为兵”之外,仍拒绝采纳胡的进兵计策。曾国藩认定稳扎稳打,这也是围攻天京历时三年之久才终将其攻克的原因之一。

同类推荐
  • 德行

    德行

    怀着外交家理想的朱威走出校园,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每天只有一包方便面的落魄生活使他认识到,光有理想是远远不够的。在博阳公司打工期间,朱威博得了公司的总裁邢云涛的好感。邢云涛出生官宦世家,虽然相貌平平,却心高气傲。她并不是朱威理想中的对象,但为了保住自己在博阳的职位,朱威抛弃了女友,违心地与邢云涛结了婚。
  • 老子不生气

    老子不生气

    养正气的儒家历来受到历史上英雄豪杰的仰慕;不生气的老子则素来深受民间百姓的追捧。老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气”的理论,但老子所谈的主要是两个方面:做人心态和从政心态,它们无不指向不生气的心态修炼。做人要无为,从政要无为;做人要自然,从政也要自然。做官的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老百姓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官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政治文化。经商的亦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消费者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商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具体地说,老子指出了两种健康的心态,一是无为心态,一是利人心态。无为是不刻意为己,利人是无己心态的升华。
  • 军事战争的智慧

    军事战争的智慧

    精彩的哲理故事如一丝丝火苗,点亮心灵睿智之灯;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宝库之门。早一天领悟,早一天走向成功;早一天领悟,早一天拥有幸福。阅读本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智慧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发现置身于一个有不同的伦理、哲学、宗教和文化信仰的多元性的世界。多元论既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也不是把当代西方社会同其他社会分离开来的现象,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是如此。
  •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本书对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研究进行反思和重构,追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理论资源,系统阐释柏拉图、康德、尼采、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影响;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进行系统反思,并论及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未来走向问题;对诗学研究的反思主要是从诗学生产的角度出发,论及新时期以来影响深远的10本文学理论教材,对文学理论生产的知识空间、问题意识和现实语境进行反思,从而达成重建本文诗学的目标;最后以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落脚点,阐释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
热门推荐
  • 九重战烟

    九重战烟

    战烟,一个在新时代盛行的全息网游,所有新青年都渴望在这游戏中大展身手,获得荣誉甚至其他的东西
  • 搭档的布袋熊

    搭档的布袋熊

    每个人长大都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可能是失去了某一个人的笑容,忘掉了曾经的记忆,放弃了曾经的梦想......成长,就是一个一次一次的迷茫后一次又一次坚定信念的过程,很多人想向命运抗争,然而大多数都会以失败告终,因为那些说着要长大的人们,才是最不想长大的死小孩儿啊,如果放弃不了过去的一些执念,放不下一些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人,就永远不会长大,这个世界会教会你珍惜,也会教会你要学着放弃。该是你的终究会是你的,命运的剧本已经安排好了你所有的得失,若是不甘心,那就要放下眼前的执念和拥有,去赌一个你期望的明天。命运只会向大人低头,然而大人的产生,就是那些一次一次和命运抗争失败后,渐渐长大的死小孩儿啊。
  • 异界女卜师

    异界女卜师

    世间最神秘之事,莫过于阴阳!女卜师既能长生不老,又能通卜乾坤,一生便注定不会平凡。第一世的我清冷而简单;第二世的我聪睿而张扬;第三世的我幽魅而无奈!三生跌宕,谁是最终伴她的那个人?
  • 妃常嚣张:拐带冰山邪王

    妃常嚣张:拐带冰山邪王

    一个巨浪打来,她居然穿越了,成为大岭王国第一废材丑女!然而当丑颜褪去,却是一张何等惊世绝艳的容颜!太子殿下?本小姐还看不上眼!天才姐姐?本小姐动动手指头就能把她虐成渣渣!什么?一大波无良亲戚正在赶来?本小姐一并打包送走!神器在我手,神兽当领头,从此天下谁敢拭锋芒!“娘子,为夫敢。”某男子邪魅一笑,将她一拥入怀。
  • 幻世凌仙

    幻世凌仙

    普通都市少年杨逍意外灵魂穿越,被困在一处飞升仙界的前辈留下的洞府之内,若想脱困而出,只有修炼一途!
  • 我跟幽灵有个约会

    我跟幽灵有个约会

    “喂喂,合体吧。”“不要!”亚希看着面前这个邋遢的猥琐男人不由自主的咆哮道。“嘿嘿嘿,你以为我就不会自己来吗~~”“啊啊啊啊——不要啊——”“嘿嘿嘿,叫吧叫吧,叫破喉咙也不会有人来救你的。”“破喉咙!破喉咙!”······
  • 盛世一品

    盛世一品

    那一年,他被家族抛弃流落街头,受尽人间冷暖;那一年,他受贵人提携踏足官场,一路阴谋诡计;他说: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我不想篡改历史,我只想史上留名!
  • 萌物小允

    萌物小允

    小允,一个漂亮又出众的女高中生,但是没有人会知道,她一回到家,就会这样滚来滚去,跳到电脑面前,打游戏,对,她就是萌物小允。
  • 动物世界3

    动物世界3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面对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孩子们睁大了惊奇的双眼。鸟儿为什么会飞?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厉害?鱼怎么会放电?数亿年前,动植物的出现叩响了沉默。也许,它们有的只是一个细胞,渺小得似乎可以忽视,但它们却宣告了一个不平凡的开始——地球上从此有了生命。经过几亿年的进化繁衍,地球上变得日益充盈。从浩瀚的海洋到广阔的天空,从葱翠的平原到荒芜的沙漠,从赤日炎炎的非洲内陆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到处都有动物的踪迹。它们或披着鳞带着甲,或裹着厚厚的皮毛,共同演绎着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和盎然生机。
  • 怒红妆

    怒红妆

    海风略过山谷,冬雨打醒含苞待放的花朵,岁月划过脸颊,没有带走你深刻的皱纹,当万籁俱寂的时刻就会迎来破晓。在一切都不符合常理的情况下,时间依然是胜利的佼佼者。我会在最杂乱无章的空间等你,在完成一切使命后,会用尖锐的,磨炼了上千年的匕首刺穿你的心脏,让你陪我一起死去。这就是我,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