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8300000200

第200章 200 《文姬归汉》及其他

昔王瑶卿先生曾对程砚秋有一字评语,曰“唱”。这个评语极有概括性。四大名旦都是唱、念、做、打全面发展的杰出人才,而瑶老独许程先生以“唱”字当头,足见程派的唱工确有独到之处;不仅其唱腔唱法本身有明显特色,即就程先生个人的艺术修养言之,他的“唱”也比“念”、“做”、“打”更为突出。而在程先生的唱工戏中,窃以为前期当推《文姬归汉》为代表作,后期唱腔唱法的特点,则集中于《锁麟囊》一剧之中。程先生本人固然对这两出戏都十分珍视,但我以为在他的心目中,《文姬归汉》所占的比重可能更大些。

我自1932年秋回到北京后,除1934年在天津住了半年外,直至1936年暑假,我一直在北京读书,并经常看戏。程先生从法国归来,长期在北京中和戏院演出,我也屡为座上客。自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至40年代初程先生为抵制敌伪息影歌坛以前,每逢他到天津演出,我也从不放过莅场观摩的机会。就我的印象所及,程先生每次贴演《文姬归汉》,总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照例加价;二、强调“年只一演”,即不论在北京或外地,每年在一地只演一次;三、如在北京,大抵在年底唱封箱戏时才演出;如在外地,则于临别纪念时(往往是最末一场)演出。及《锁麟囊》上演后,虽亦加价,但每一期却不止演一场,而且也不一定到“临别纪念”时才贴演。可见程先生认为《文姬归汉》的“规格”确比《锁麟囊》要高得多。

有人说,程先生本人已感到《文姬归汉》内容上有问题,所以建国后便不再上演,选印剧本时也没有把它编入。这话并不可信。程先生的本戏建国后未上演者很多,远不止此一戏;选印剧本时也不免沧海遗珠。但《文姬归汉》却是确曾上演过的。抗美援朝时,程先生在北京曾义演过两场戏,票价高达每张四元人民币,其中有一场就是《文姬归汉》(另一场是《锁麟囊》)。1954年,程先生还把“整归鞭”一段导板慢板录了音,制成唱片,至今仍在播放。另外,程先生的弟子赵荣琛同志也演出过此戏,虽略有删减,基本上照原样演出,未做大改动。这足以说明《文姬归汉》即使有较大的局限性,也还是可以演出的。

程先生留下的《文姬归汉》的音响资料虽不算少,却非全豹。1929年他在高亭公司录下了“祭昭君墓”一场全部反调唱段;1931年在长城公司又录了前面的快板和原板;加上解放后的一段录音,所缺者还不算少。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就没有录制唱片。此戏的艺术特点即在于从头唱到尾,唱段多而长,唱腔又复杂多变化,至为繁重。尤其是“祭坟”一场,是程先生在歌唱方面艺术修养最见功力的地方。因为别的演员在唱了那么多的唱段以后,还要再唱一大段反调,肯定是无法胜任的;而程先生在台上却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观众在听戏时,仿佛感到前面那些唱段都是为了给这段反调作铺垫而设计的。因此,人们每称这一大段反调是全剧的“戏核”或“戏胆”,即今所谓之主要核心唱段。删掉“祭坟”的反调,无异于抽掉一个人的脊梁骨。至于剧本的主题思想,则渊源于保留在《后汉书·董祀妻传》中的《悲愤诗》和传说为蔡文姬所制作的《胡笳十八拍》。如果说这出戏中存在着某些不利于今天民族政策的词句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其严重之程度往远里说不及《悲愤诗》本身,往近里说更不及岳飞的《满江红》。甚至还可以说,只要郭老的话剧剧本《蔡文姬》可以演出,则程派的京剧《文姬归汉》旧本也完全可以公演。为了慎重起见,约略调整一下场次,修改个别词句,当然是可以的。但如果说这出戏的主题思想已达到不改动就无法上演、一上演就会影响当前的民族政策的程度,我看未免近于危言耸听。尤其是“祭坟”一场反调的唱词,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对于当前的民族政策并无违碍字样。我认为,绝对不因删去了这段反调便加强或突出了全剧的思想性,或者说也绝对不会因为保留了这段反调便削弱了全剧的思想性,或给我们的民族政策带来了恶劣影响。而删掉反调便削弱了全剧的艺术性,甚至说降低了此戏的艺术水平或取消了此戏的高潮,却并不为过。当然,原剧本场次结构颇有散漫拖沓之处,这是无可讳言的;但其症结却完全不在于这一主要唱段的增减上。而且这同剧本的主题思想的高低好坏也完全是两码事。

1980年冬,李世济同志以发展程派为己任,把《文姬归汉》改编后公演了。从思想内容看,剧本强调了民族间的团结和亲政策,但有不少情节却处理得违反历史事实。而在艺术处理方面,我以为毋宁说是比较失败的。因为她新添进去的几个唱段,根本不像程腔,且与程砚秋原来设计的唱腔唱法在风格上很不统一;更令人失望的是,删去了“祭坟”一场,因而全部反调被取消。这一点在观众中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对。我在1980年10月,曾撰小文对此表态,并倡议新旧两本不妨同时演出,以资比较。而且我还提出,如果在新本中恢复反调,而原有词句如与新本有相枘凿处,不妨做些改动。在此之后,有的同志(包括世济同志本人)在舞台上或清唱中已重新恢复了这段反调,这一事实足可证明我的意见并非无人附议;退一步说,我的倡议至少有一部分已被采纳。可见我原先的倡议是谈不上什么“极端保守”的。不料范钧宏同志在一次座谈会上发言,竟不指名地对提这样建议的人(当然包括我本人在内了)给扣上了一顶“极端保守”的大帽子(钧宏同志本人也是经历了十年浩劫的,应该知道这句话的涵义意味着什么,有多重的分量)。这篇发言载于1983年第一期《戏剧报》,我虽看到却并未反驳,因为客观存在的事实足可代我说话了。但《文姬归汉》剧本的原作者金仲荪先生的公子永祁同志,却对钧宏同志提出了强烈抗议和一系列的质询(见1984年第四期《戏剧报》)。这就迫使钧宏同志不得不对此表态,说他并未全盘否定《文姬归汉》的原本,只是反对那种主张新旧本同时并演的意见,认为这是“只顾欣赏艺术,不管政治影响”的一种“极端保守观点的反映”(见1983年第五期《戏剧报》)。于是矛头就一转而指向包括我本人在内的某些倡议者了。我以为这样一种文风,真不像是钧宏同志这样修养有素的老作家所应有的。钧宏同志还说,主张《文姬归汉》新旧两本同时演出的意见“并不能和红线女同志既演《王昭君》又演《昭君出塞》同日而语,因为后者只是艺术上的竞赛,并不存在什么政治问题”,我看也纯属强词夺理。因为谁都知道,《王昭君》和旧本《出塞》所反映的是两种截然相反、互不相容的主题思想。

钧宏同志前后两篇文章中自相矛盾的观点是不一而足的,我这里不想多谈。我只想说,百家争鸣不宜于一上来先给别人扣帽子,这种开帽子老店的办法早已过时,未免太不符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精神了。这不仅是讨论《文姬归汉》新旧本孰为优劣的问题,而是对我们当前的文艺政策如何领会和执行的问题。所以本文即使写得不像回忆录,还是要诚恳地多说几句,也算“立此存照”吧。

1983年6月

〔附记〕程先生《文姬归汉》演出实况有全部录音,今存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当1983年写此文时,我还不知道这一情况。合亟补正。1989年1月校后记。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由鸿儒文轩主编,本书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作品形成了独有的魅力,激发出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根据相应内容进行归类排列,形式新颖,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启迪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生活·哲理卷(读者精品)

    生活·哲理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综论篇”,探讨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文献学、社会学、形式分析、经济学等主要视角与方法;下编为“个案篇”,以最能体现一个世纪小说研究全貌与视角方法转换成历史的《红楼梦》研究为个案,考察分析了红学史上曾出现的10种研究视角与方法。
  • 微雨中的蝉声

    微雨中的蝉声

    夏日去川南玉屏山森林公园小住,令人感到新奇的是:满山蝉鸣,此起彼伏,自晨至夕,不绝于耳。究其原因,方知遍山所植之树,名日“柳杉”;此类树的特别之处,一是颇利于蝉的繁衍与栖息,二是它的气味能驱蚊灭蚊,所以山中整日蝉声不绝,而蚊蚋则不见踪迹。
  • 雪原之狼

    雪原之狼

    石砚的散文从不回避呛人的甚至令人窒息的东西,也不回避坚硬得让人头破血流甚至丧命的东西。他不回避这些是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更强有力地显示出人固然是生只能带来死,但绝不是可以打败的英雄气概。善于以虚为实,化实为虚,营造“空白”的艺术空间,也是石砚散文的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热门推荐
  • 战神大时代

    战神大时代

    战!战!战!为命运的不公而战!为生活的压迫而战!为亲人和种族的生存而战!不祈天、不靠地、不拜神魔、不信诸佛!顶天立地、战意冲天,执掌乾坤、信仰自己!战天战地战神魔,不畏天不畏地不畏神魔!邪恶之源不灭、战神之魂不息!灵魂不息、战意不朽!
  • 访鬼笔录3:雾月星光馆

    访鬼笔录3:雾月星光馆

    地府是一家公司?死神是公司的经理?倒霉的小艾遭遇到了一场意外,却幸运地没有死去,反而成为了死神的助理。小艾一心想离开地府,和父母团聚,却因为阴阳 相隔,白费了力气。有一天,死神对小艾说:我可以帮你和父母联系,前提是你要替我卖命。好吧!首先,是为了和家人团聚,其次,是因为死神的帅气。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气动天域

    气动天域

    他生下来便被父亲抛弃和母亲生活,在5岁那年母亲被强盗所杀,孤身一人苟且偷生,可是他不甘心。他决心要成为强者给母亲报仇。在某天他得到了希望。
  • 鬼医毒王妃

    鬼医毒王妃

    【她虽医毒双修,却终算不过他】洞房花烛夜,当他掀开红盖头,看到那张令他终身难忘的丑颜时,气得一口鲜血喷出,血染洞房,某女嘴角直抽抽:“原来,天生丑颜还有此妙用!”同时暗自揣测,“这王爷的身体也太虚了,至于吓成这样?为了她的终生性福着想,还是为他熬一锅十全大补汤吧!”郦鸢,康亲王府庶出七郡主,天生黑颜还肥胖,可谓丑极,是以在王府备受欺辱。七年前被嫡母暴打逃出家门,幸遇医药世家嫡出大小姐得以重生,再次醒来现代医学博士灵魂附体,不料七年后一次寿宴,引来渣爹上门将她强行带走,以其姨娘要挟代替公主远嫁东天帝国暗夜之王翼溟沨。自此,王府的后花园其乐无穷,每日鸡飞狗跳,好生热闹……
  • 浮羽华洛

    浮羽华洛

    城市的喧嚣,无数人为了自己的未来拼搏着。或许下一刻你就是百万富翁或许下一刻你就家破人亡。而我们就一直静静地呆在城市的角落静静地看着你们过往时内心的表情,或许丑陋或许是善良。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有趣不就好了吗!欢迎你们来到我的小店这里是——角落小店
  • 飘零叶落

    飘零叶落

    常言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在浩瀚的天地间,恒河星数变化无穷。地有山峦迂回起伏,天有云海飞卷奔腾,天地充溢灵气,汇集川岳之间,故而,也有着怪诞传说。相传山中有不死奇人,能吸收灵气,突破凡躯,御剑飞行,追风逐月,星海飞驰。这些奇人修仙养神,开宗布道。引来天下之人追随左右,为了参透天地间永恒奥妙。随之门派散播天地各处,开花散叶,成就修仙一界。命如叶落,生死刹那,相续无常,而凡我修仙之人,切记勿贪婪与疾忌,此乃心魔起源。
  • 聚魂灯

    聚魂灯

    魂灯魏家长房长孙魏吾行,被神秘子孙盒选定为家族传人后,接连遇到诡异事情发生,从此便踏入神秘莫测的探险之中。到底是运之转折,还是命由天定?破风水局,入阴阳阵,鬼斧屏风里的半幅残画,珐琅花瓶上的巨蟒少年,挡煞、驱恶、辟邪、降魂,放不下心中执念,离不开万丈红尘,魂灯传百世,善恶终成迷。
  • 万道世尊

    万道世尊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神,有的只是一些强大的人。上官问天乃是一介凡人,从时空裂缝来到圣武大陆,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世,他无法修炼,不能像修士一样拥有强大的力量。但是也许就是这个无法自行修炼的人,却是突破自身封印,领悟至尊法则,万殇剑芒荡扫十方大陆,战千百强者而不败。领悟三千大道,神阶问天!十方大陆,我为王!
  • 霸道校草的迷糊小丫头

    霸道校草的迷糊小丫头

    浅沫汐你别给我和别的男生勾肩搭背的,记住你是我的未婚妻!安逸尘对浅沫汐低声吼了一句。浅沫汐好笑的看了安逸尘一眼:诶,安逸尘你吃醋啦!我才没吃醋呢!哦~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