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6000000011

第11章 黄须儿

提到黄须儿,大家可能就会想到曹操的儿子曹彰,我们不讲三国,本集的黄须儿是东晋王朝第二任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的长子司马绍。司马绍字道畿,其母荀氏,燕代(今河北、山西北部)鲜卑人,出身微贱,只是一名宫女,却得到司马睿的宠爱,为他连生两个儿子,司马绍和司马裒。因司马睿的皇后虞孟母无子,司马绍以长子被立为世子。

司马绍幼时夙慧聪明,司马睿特别喜欢他,常常让他坐在自己膝上玩耍。当时有人从长安来,司马睿问及洛阳的消息,不觉伤心流泪。年仅数岁的司马绍问父亲为什么伤心,司马睿将东渡的原因一一告诉他,并问:"你看,太阳与长安相比,哪个更远些?"司马绍歪着头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人从日边来。"司马睿一听感到很惊奇,小小年纪了不得,推理判断不亚于成人。第二天,司马睿宴请群臣,把这个事讲给大家听,想炫耀炫耀自家孩子的聪明,又怕群臣不相信,当着大家的面重新又问司马绍,"你说太阳与长安相比,哪个更远些?"不料这回小司马绍一本正经地说:"太阳近!"司马睿惊愕失色,这昨天说得好好的,怎么今天答错了,多丢人!赶紧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得不一样?"小司马绍抬头看了看天空,不紧不慢地说:"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就是这么一个聪明早慧的孩子,他的皇帝之路一点也不平坦,司马睿登基之后,宠爱郑夫人,再者认为司马绍的母亲荀氏出身低微,想废掉司马绍改立少子郑夫人的儿子司马昱为太子。朝野上下一片反对声,废长立幼于理于伦皆不合适,并且都认为世子司马绍聪亮英断,更适合做太子,看来司马绍的聪明是征服群臣的心了。周顗、王导等大臣恳切劝谏,为司马绍苦争太子之位,只有刁协赞成立少主。司马睿狠下心来,一意孤行准备立小儿子,又怕诸公不奉诏,想出一条馊主意,先派人召王导、周顗入宫。二人入殿刚走到台阶上,侍从官把二人拦住,请二位大臣到东厢少歇。周顗没明白怎么回事,整天喝得迷迷瞪瞪明白个啥,退下台阶要走,王导一把将侍从拨开,径直走到晋元帝司马睿的座位前,问道:"不明白陛下为什么召见臣啊?"司马睿默然无语,说不出话来,他原本想把二人支开,然后再将准备好的立司马昱为太子的诏书给刁协,让他去向群臣宣布,群臣群龙无首不能一致反对,等到木已成舟,王周二人也就说不出什么来。不想小把戏被王导看穿,只得从怀中取出黄纸诏撕碎扔掉,由此皇储定矣!周顗惭愧地慨然而叹:"我常自以为胜过茂弘(王导的字),今始知不如也!"太子是坐上了,又差点被废掉。司马绍长大之后,肖她母亲,有着黄黄的胡须,酷似燕代一带的鲜卑人,荀氏也挺窝囊,不就是鲜卑人嘛,有什么,即便儿子后来做了皇帝,也没捞一个皇后当当,仅封建安君,死后也不过封了个豫章郡君。司马绍文武全才,礼贤下士,雅好文辞。当时的名臣,王导、庾亮、温峤、桓彝、阮放等与他关系都非常密切,若论起古代圣贤之言,言外之意,即使是王导也辩不过他。又好习武,有鲜卑儿之气,将士倾心,朝野拥戴。他的才干也为他惹了祸,王敦兵入石头城,司马绍登上战车,要率将士与王敦决一死战,太子中庶子温峤拔剑砍断马脖子上的皮套,才算阻止住这位皇太子。王敦甚为忌惮司马绍勇略和得人心,想以不孝的罪名诬陷太子,废除他的太子之位,因此大会百官欲废太子,当然招致反对,王敦对众大臣说:"太子不孝不是我说的,是温太真(温矫的字)说的,温太真是太子中庶子,对太子为人非常熟悉。"可巧,温矫来了,王敦板着脸恐吓他:"皇太子为人怎么样?"温矫回答道:"小人无以测君子!"王敦一听不是那意思,声色俱厉地问道:"皇太子有何德?"温峤沉静地道:"海水不可斗量,太子之德非我可以度量,太子之孝足合礼义!"王敦词屈,废太子之事作罢。

最害人的就是欲望,王敦为东晋王朝确立共天下的统治阶级民主制度原本对高门世族来说是桩好事,保持住皇权与豪门权力的均衡,可王敦自己却破坏了这种平衡。西方民主制度源远流长,起源于古希腊,但中国有史可载的民主制度除去奴隶社会和草原部落民主制之外,最早应该出现于东晋,始自晋元帝司马睿,兴盛于以后的几代皇帝,衰亡于昌明(晋孝武帝年号),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皇帝只是象征,真正掌握国家大权的是豪门士族,他们以各自的代言人轮流秉政,最初是琅琊王氏,盛极而衰天之道也,王敦的强大预示他的衰亡,接王氏而起的是颍川庾氏。

颍川庾氏兴起于魏晋之间,但绝非高门大姓,后世梁朝大文学家庾信在其《哀江南赋》中说他家自周王朝便世代为官并不足信。庾氏在江左政权之青云直上,名列甲族膏腴始自庾亮。晋元帝司马睿还是镇东大将军的时候,为司马绍聘了一门亲,庾亮的妹妹庾文君。司马绍继位后的同年,庾文君被立为皇后,庾亮官拜中书监,司马绍任用庾亮最直接的目的恐怕就是制约王导,摆在司马绍面前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用谁来从军事上制约王敦?统领宿卫六军的领军将军老臣纪瞻为他推荐一个人,郗鉴。

郗鉴,字道徽,高平金乡人(今山东金乡),以儒雅著名,郗氏并非显达之家,所以曾在赵王司马伦府中为官,他看出司马伦有谋逆之志后称病还乡。晋惠帝反正,郗鉴历任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东海王司马越和苟晞都曾拉拢他加入自己的集团,均被郗鉴拒绝。中原大乱,四海烽烟,郗鉴被家乡的人推为首领,率千余家避难于峄山(山东邹城境内),司马睿任命他为兖州刺史。郗鉴在石勒的攻掠之下,固守峄山三年,缺粮甚至挖野鼠吃,终无一人背叛,足见其深得人心,人马发展到数万人,后来与其他各地对抗胡族的流民帅一样,逐渐率部南移至江淮地区。

纪瞻推荐郗鉴是有原因的,渡江以来,中军寡弱,外军相对强大,纪瞻统辖的宿卫六军不敌王敦的军队就是个例子,司马绍不能再用中军去冒险。其余地方的军队,较有实力的有陶侃、祖约,陶侃被王敦排挤到广州去,祖约是祖逖之子,统率的是原祖逖的军队,和朝廷貌合神离,剩下的只有南来的各支流民队伍。流民军雄踞一方,各行其是,无王法无军纪,打家劫舍,拦截行旅,筹备给养,关键时候靠得住吗?从前晋元帝司马睿让江南名士纪瞻镇守合肥统率江北的流民军,结果一塌糊涂,入援京师过程中,苏峻等各支流民军观望不至,而纪瞻军一触即溃,原因就是纪瞻根本就指挥不动流民军。

郗鉴的军队是典型的北方流民军,但郗鉴与其他诸如苏峻、刘遐、郭默等流民帅不同,毕竟他以儒雅著称,并非武人,在西晋朝廷做过官,得到过司马越和苟晞的赏识,却又不失名士之风,所以很快司马绍任命他为安西将军、兗州刺史、都督扬州江西诸军、假节,镇守合肥,辖制各路流民部队。

司马绍这一手固然精明,王敦很快看穿了。王敦此时已从武昌移镇姑孰(在今安徽当涂),目的很明确,就近控制朝廷的一举一动,姑孰至京师建康不过二百余里。王敦得知郗鉴镇守合肥的消息后,马上上表朝廷,要求让郗鉴任尚书令,明升暗降,削去他的兵权。司马绍无奈只得召郗鉴入京,郗鉴回京,道经姑孰,被王敦留了很久也不让他回京,王敦的党羽劝他杀掉郗鉴,王敦没有听,最终郗鉴还是回到建康。王敦不杀郗鉴等于放虎归山,可如果打天下全指望暗地下手,这种人是不会拥有胜利的。

王敦明显感受到晋明帝司马绍的压迫,开始策划再次发动政变,意欲另立新君独揽大权,这次密谋却被一个小娃娃无意间获悉。小孩叫王允之,王舒的儿子,那一年不满十岁,王敦是他的堂伯父,王氏家族之中,王允之最像王敦,王敦特喜欢他,带在身边,时常留在自己的帐中睡觉。这一天,王敦先出帐,王允之还未起床,一会儿,钱凤进来,屏退手下的人,谈起叛乱的计划,王敦一点也没想起王之在帐后的床上。王允之当时醒了,听到他们议论的事,小孩聪明,知无活理,于是抠出口水,把头脸和被褥弄脏,假装睡得很熟。猛得王敦想起帐后有人,大惊,这可怎么办,几事不密则成害,不得不除之。掀起帐子一看,王允之一脸唾沫睡得正酣,也就放下心来。后来,小王允之找个机会回到建康,把事情告诉父亲和伯父王导,王导赶紧禀报晋明帝以备不测。

为什么王导这一次坚决站在皇权一边呢?王敦的坐大让他感到一种危机,他发现周围的高门士族对王家充满敌意。王敦不断安插王氏家族的人,王含被委任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王舒为荆州刺史、监荆州沔南诸军事,王彬为江州刺史,加上镇守淮阴的王邃,所有的军事重镇都把在王家手中,王敦移晋祚的野心暴露无遗。王家到底能不能取代司马氏坐天下呢?在王导眼里,绝对不可能,不说叛逆罪大,不说中原胡族虎视眈眈,就论眼下江左的司马王室正统的势力,各家士族豪门,各地的流民帅,江东的吴姓豪门,他们能对王家俯首帖耳吗?王敦无异于火中取栗,胆气极大,成功的把握有多少?失败可是要灭族的。

王敦也想到了,他首先除掉会稽内史(内史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周札,周札,吴地豪门,周处之子,一门五侯,宗族强盛,吴地人士中无人可以比拟,江东的领袖。王敦上一次起兵清君侧,他曾打开石头城迎接王敦入城,现在王敦把他看做绊脚石,派兵偷袭会稽,杀死周札,王敦此举虽震慑各家豪门,同时也失去支持。

正当紧锣密鼓的策划新的政变之时,王敦突然患病,病势沉重。公元324年五月,他急急忙忙以朝廷的名义,矫诏拜他的义子王应为骠骑大将军,以接替他的职务。王敦无子,王应是他兄长王含的儿子,过继给他。他的智囊钱凤也感觉到王敦快不行了,便问王敦:"现在举旗在即,倘若您有不幸,是否将把身后之事托付王应?"身后之事,自然指事先商议好的军事叛乱计划,王敦摇摇头:"非常之事,非常人所能为。王应年少,岂堪大事!我死之后,莫若释兵散众,归身朝廷,保全门户,上计也;退还武昌,收兵自守,贡献不废,中计也;及吾尚存,悉众而下,万一侥幸,下计也。"我们不得不佩服王敦的远见卓识,政变瞬息万变,一旦失利自己的生命、家人的生命,族人的生命全部完蛋,不仅仅要有非凡的才干,还要有承受巨大压力的能力,大事不是常人所能承担的,也不是常人所能实现的。王敦曾经评价过王应,称其子"其神候似欲可。"什么意思呢?看他的神态好像还可心。但是发动武装政变绝不能让一个看上去还可以的人去干,王敦针对人和局势提出上中下三策:"解散兵众,归顺朝廷,以保全宗族门户,这是上策,皇帝时刻担心兵变,一旦你主动投降,加上朝廷中王导的势力,肯定会既往不咎。中计是拥兵自重,形成割据之势,自己不出头,各家各派又不止我们一家,只要做到该进奉的进奉,皇帝一时也拿我们没办法。下策呢?乘我还活着,集中兵力打下建康,寄希望于侥幸取胜。"王敦集团对三计做出怎样的取舍?钱凤对其党羽说:"公之下计,乃上策也。"若换成王应肯定会采取王敦之上计,王应年轻本无野心,且有一定的见识,王敦失败之后,王应准备去投江州刺史王彬,王彬和荆州刺史王舒都是王氏家族的人,他的父亲王含反对说,"大将军王敦以往与江州王彬的关系那么不合,你怎么想到那儿去?"王应说:"就是因为关系不好到那里最合适。王彬在大将军强盛的时候,敢于坚持不同立场,这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现在看到他人遭受困厄,也必定会有恻隐之心。荆州的王舒循规蹈矩,哪能超出常规行事呢!"王含不听,于是两人逃奔荆州。王舒派军队相迎,将王含、王应父子沉入江中溺死。王彬听说王应要来,秘密准备小船等候。王应不至,王彬深以为恨。

可惜的是,现在大权操在钱凤手里,钱凤吴地庶族,本非豪门,如果归身朝廷,他的野心就不能实现,因此他坚决支持王敦的下策。从古到今,凡献上中下三策的计谋大多失败了,为什么呢?干大事,只能有两种结果,成功与失败,要百分之一百的争取胜利,有上策为什么要献中策呢?有中策为什么要献下策呢?其一说明献计的人拿不准,其二给人主以错误的判断,认为还有选择的余地,实不知中策和下策都是极危险的。王敦为什么提出三策呢?他心有不甘,自己处心积虑,费尽千辛万苦开创的大业一朝散尽,心痛惋惜,与其说他让钱凤等人心存侥幸,倒不如说他自己心存侥幸,他要在有生之年实现夙志,告成大功!悠悠千古事,成败一念间,如果王敦就此收手,他仍然不失成为东晋开国的重臣,受万人仰慕。一念之差,使他身上深深地刻上两个耻辱的字眼"叛贼!"而后世桓温在他坟间亦轻轻读出两个字"可人"。

王敦重病缠身之时,又接连发生对他不利的事情,他府中的左司马温矫叛变,温矫是司马绍极为倚重的一位大臣,继位后封他做中书令,王敦不欲贤臣在皇帝身侧,遂将其调入府中任左司马,温矫假意和钱凤交好,温矫素有藻鉴之名,就是说他善于品评人物,后世桓温刚一出生,温矫便赞他为英物,使桓温名声大振。钱凤也有意仰仗温矫出名,温矫逢人便赞"钱世仪(钱凤的字)精神满腹。"钱凤大悦,两人交好。

恰逢丹阳尹的职位空缺,温峤对王敦说:"京尹咽喉之地,明公宜自选其才,恐朝廷用人,不会和明公一心。"王敦颇以为然,问温峤说:"谁能够胜任?"温峤说:"愚谓无如钱凤。"钱凤一听,投桃报李,推举温峤,温峤佯装推辞。王敦不听,上表奏请温峤任丹阳尹,并且让他窥察朝廷动向。温峤唯恐自己走后钱凤再离间挑拨加以制止,便借王敦设宴饯别之机,起身向诸君祝酒,他走到钱凤面前,钱凤还没来得及饮酒,温峤佯装酒醉,用手版击落钱凤的头巾,脸一变,醉道:"钱凤!你是什么人,我温太真祝酒你胆敢不喝?"王敦以为温峤醉了,把双方劝解开。温峤临行时,向王敦道别,涕泗横流,先后三次出门以后又回来,依依不舍。温矫够会演戏的,极具表演才能,即使当今艺术学院表演戏毕业的高材生也要望其项背,把王敦这样的奸雄骗个实实在在。温峤走后,钱凤对王敦说:"温峤与朝廷关系极为密切,并且与庾亮有深交,此人不能信任。"王敦反而责备钱凤:"太真昨醉,小加声色,你怎么能马上就这样诋毁他呢!"温峤到达建康后,把王敦作乱的图谋原原本本告诉了司马昭,王敦听说后,感觉受骗太深,勃然大怒,大骂温矫:"我竟然被这个小东西欺骗!"在写给王导的信中念念不忘温矫这个骗子,信中发誓说:"太真离开我才几天,竟然做出这种事!我要找人把他活捉来,亲自拔掉他的舌头。"司马绍和郗鉴、温矫、庾亮共同筹划讨伐王敦的谋略,知己知彼百战不贻,胆气过人的司马绍做出一个大胆的计划,他要亲自侦察王敦的军营。王敦的军队驻扎在于湖(在今芜湖境内),司马绍着戎装,跨骑巴滇骏马,仅带两名随从绕王敦大营一周,仔细侦察营中虚实。与此同时,王敦卧床观书,累了,刚刚休息,梦见太阳绕其营垒,心中一动,惊起道:"此必黄须鲜卑奴来也!"下令轻骑搜索,司马绍飞驰而去,营中有士兵也发现他,认为是非常之人,上报轻骑,轻骑沿途追逐。司马绍看见路边有卖食物的一老太太,将自己手中的七宝鞭递给她,并且对她说,"老人家,如果有骑兵追来,你给他们看看!"然后又将马粪用冷水浇透,打马而走。一会儿,追骑赶到,问老太太:"看到一个黄胡须骑马人从这里经过吗?"老太太说:"已经走很久了!"并把七宝鞭拿出来,镶金嵌玉的珊瑚宝鞭,世之珍宝,轻骑们相互传看,把玩良久,又见马粪已冷,相信老太太说的话,以为再也追不上,掉转马头怏怏而还。后人温庭筠、张耒先后作《湖阴曲》及《于湖曲》慨赞其事:

武昌云旗蔽天赤, 夜筑于湖洗锋镝。

祖龙黄须珊瑚鞭, 巴滇骏马风作蹄。

日围万里缠孤壁, 虏气如霜已潜释。

海旗风急惊眠起, 甲重光摇照湖水。

吴波不动楚山晚, 花压阑干春昼长。

司马绍回到建康,下令发兵征讨王敦,加王导大都督总督各军,拜郗鉴为卫将军,郗鉴不想初入京师便锋芒逼人,固辞卫将军封号,请召临淮太守苏峻、兖州刺史刘遐同讨王敦。司马绍发檄天下,征召苏峻、刘遐,以及徐州刺史王邃、豫州刺史祖约、广陵太守陶瞻等入卫京师。王导知道王敦重病不起,帅王氏家族子弟为王敦发丧,大家均以为王敦已死,士气大振。司马绍下诏数王敦之罪,"唯诛钱凤,余众一无所问!"王敦见诏暴怒,病势沉重,不能统兵打仗,心知各地勤王之兵若到,后果不堪设想,命令他的兄长,王应的生父王含克日起兵。公元324年秋七月,王含率水陆大军五万杀向京师,攻至江宁南岸。司马绍恃勇欲战,郗鉴建议坚守等待援兵,温矫焚烧朱雀桁(秦淮河浮桥),率军固守北岸。司马绍招募勇士,让段部鲜卑人段秀率领,夜渡秦淮河,偷袭敌军的大营,大破王含。王敦听闻王含失利,惊怒交加:"我兄,老婢耳;门户衰败,大势去矣!"奋力欲起,无奈病体沉重,几番挣扎又躺下来,心知自己不行了,临终叮嘱王应,"我死,不要发丧,一定要把建康打下来!"言讫而亡,时年五十九岁。

为不影响军心,王应秘不发丧,用竹席裹起王敦的尸体,外面涂蜡,埋于议事厅中,依旧与人日夜纵酒淫乐,他算看清楚,是非成败不是他能决定的,还不如得过且过。王敦党羽沈充从吴郡(苏州一带)率兵一万与王含会师,王含、沈充面临的军事形势与王敦第一次叛乱极其相似,采取的战术与王敦第一次的战术相同,步步进逼,以叛军人数上的优势攻下建康。然而他们忽略了苏峻等人的流民军,苏峻、刘遐这一次并没有和上一次那样徘徊观望,而是迅速带兵渡过长江,赶到建康。原因很简单,朝廷中有他们自己的人,郗鉴!正当朝廷中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之时,刘遐、苏峻的一万精卒部队从侧翼突击叛军,大破之,赴水死者三千人。流民军乘胜追击,再破沈充于青溪,王含等人烧毁营帐,连夜遁逃。司马绍下令追捕王敦党羽,王含父子、沈充、钱凤皆被诛杀,朝廷官吏挖开王敦掩埋地,拉出尸体,焚毁身上所穿衣冠,摆成跪姿斩首,和沈充的首级一同悬挂在南桁,王敦之乱终于平定。

然而天不假人寿,上天生下黄须儿只为平定王敦的叛乱,正当司马绍雄心勃勃欲有一番作为的时候,第二年八月因病死去,年仅27岁。临死召太宰、西阳王司马羕,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壸,车骑将军郗鉴,护军将军庾亮,领军将军陆晔,丹阳尹温峤并受遗诏,辅助新君,留下诏书说:"自古有死,贤圣所同,寿夭穷达,归于一概,亦何足特痛哉!朕枕疾已久,常虑忽然。仰惟祖宗洪基,不能克终堂构,大耻未雪,百姓涂炭,所以有慨耳。" 司马绍不畏生死,只念北伐雪耻,其志足以令人扼腕叹息!谁能挑起北伐中原的大业呢?

同类推荐
  • 龙翔大唐

    龙翔大唐

    一梦千年,华夏第一特种兵“破晓”魂穿大唐,成了房家老二。于是,房遗爱开始了自己梦幻的一生。最强装逼的房家老二!隐藏大唐数十年的纨绔有朝一日忽然刷新了人们的三观!这才是低调的生活,高调的档次!黑龙旗,缥缈山河,壮丽巍峨,且看房家老二波澜壮阔的一生!
  • 平阳侠盗

    平阳侠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梦,执剑天涯,快意恩仇。在隋唐乱世,诸侯并起的时代,是王道的的纵横,也是侠道的奋起。以军礼送别,却不入丹青的平阳昭公主;以大盗为名,却劫富济贫的侠道楚天问。不一样的历史,一样的慷慨激昂……
  • 遗梦千年·寻秦

    遗梦千年·寻秦

    卫龙是一位历史系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没有立刻参加工作,而是留校参与研究有关秦始皇之死的历史课题。阴差阳错中他在考察时穿越回秦朝。依靠自己的运气与贵人的帮助,逐渐走近秦始皇,并走上了一次惊险的旅程……
  • 三国一骑绝尘

    三国一骑绝尘

    为了在最为混乱的东汉末年存活下来,阴谋、阳谋、兄弟、反目,一步步的成长起来。江山么?我根本不稀罕,那迟早是我儿子的。江山,美人,我骁骑桓全都收下了!待天下大定,我必携美而去,一骑绝尘!每天保底两更,能不能爆更就看兄弟们的了。
  • 陷阵无双

    陷阵无双

    携带着骑马与砍杀系统,魂穿到了三国高顺身上,从此,陷阵营的名号开始在整个三国时代回响。
热门推荐
  • 爆强女仙

    爆强女仙

    诛盘仙接纳世间万物,即使是椅子,只要有心,也可修仙铁匠之女苏如海前来拜师,一直当摆设的菜刀觉醒了,“你终于来了,我已等待了千年!”苏如海一来就是菜刀在手,惊动万仙。“既如此,我就封你为食仙。”苏如海不乐意啦,“仙尊,我不是来当厨子的!”“说说,你还有什么天赋?”“我可以再生,愤怒就会变巨人,通晓万物生灵。即使是椅子,我也知道它的话。还有,你们的财仙,只有与我在一起,才可善财呦。”
  • 鹿晗之我们的一刻曾属于这片海

    鹿晗之我们的一刻曾属于这片海

    爱一个人,并不是要拥有他,而是要他快乐、幸福,这就是爱的最高境界。鹿晗,你的善良让一位好女孩离开了,也让她学会了放手,但这一切阴谋都来自于林夕,四角恋!
  • 腹黑王爷的极品娇妻

    腹黑王爷的极品娇妻

    王妃?王菲?是在叫她吗?看个病被人推下楼,误打误撞穿越成了王妃,被便宜老公欺负就算了,还被一群下人欺负?老天是在玩儿她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眸浅笑

    明眸浅笑

    “嘿,顾筱然。“她看着那个人,处于娱乐圈顶端的人。“嘿,顾筱然。”他看着那个人,处于娱乐圈最低端的人。报纸上。天后顾筱然死了!花瓶顾筱然苏醒了!天后顾筱然在花瓶身上苏醒。“你们所有人等着,我会好好利用这幅身躯。”她低吼着。十年后。她依旧是那个她。她闭上眼,如十年前一样,只身坠入大海。
  • 尸祖后裔

    尸祖后裔

    僵尸一族中的王者留下一道血脉轮回转世为人,自古英雄难过美人观,奈何却被红颜祸,劫难重重,危机四伏,道门险恶,九叔的真实身份是谁,威震天下的十三血尸在何处,尸祖是否能冲破封印,看涂开鑫如何重现僵尸一族至荣耀,逆天修道,成为僵尸界的顶端人物
  • 穿越古代之闯江湖

    穿越古代之闯江湖

    现代女生齐楚穿越未知朝代,花拳绣腿、跌跌撞撞闯荡江湖。意外发现,江湖迷雾重重。
  • 何为巅峰

    何为巅峰

    西元800年,地球彻底沦陷,幸存下来的人类,被送往空间超人类所构建的虚空世界当中,这个虚空世界里的所有资源都是从地球上搬运过去的,多么浩瀚的工程,多么远见的布局。在这场布局中有鬼一族为人类所断后,举全族之力来拖住敌人铁骑的步伐,有鬼一族几百万人口在那场战争中全灭,留下的只是那点滴的数人罢了!。唐凛作为有鬼一族的族人,为守护家族的荣耀,一个人勇闯天下,在天下各处留下有鬼一族的种种传说。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争向辰颜不耐秋

    争向辰颜不耐秋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意到浓时怎忍舍,情到深处无怨尤。惆怅万事成间阻,人天相对作愁颜。
  • 甜宠娇妻:总裁大人请吩咐

    甜宠娇妻:总裁大人请吩咐

    她是最落魄的养女,他是高高在上的总裁大人。为救家族,她将自己卖给了冰冷的总裁大人,做了他的私人秘书。什么?还想要更进一步!总裁,您这样的无理吩咐,请恕小女子不能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