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4800000009

第9章 礼仪之用,简易为适

“原典”

晏子曰:古者圣人,非不知能繁登降之礼,之规矩之节,行表缀之数以教民,以为烦人留日,故制礼不羡于便事。

“古句新解”

晏子说:“古代的圣人,并不是不知道怎样把升降揖让之礼搞得尽量繁琐、把各种规矩制定得尽量严格、把各类奖罚标准立在民众面前以教育民众,而是觉得这样做会使人麻烦且耽误时间,所以圣人制定礼仪只为便利而不要多余。”

晏子认为,礼的本质不在繁多,而在简易,符合实际,提倡节俭朴素而反对讲究奢侈排场。

中国自古就称礼仪之邦,其实这言不虚,翻开古代《礼记》,其中的礼仪之说,真可谓是冗繁复杂。不说别的,单单就丧葬之礼便可见一斑。

《礼记》说,人死之后,身必归土,就成了鬼魂,子女只有行孝道,鬼魂才能安宁。孟子说,只有施行了应有的礼节,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尽孝,荀子也说,父母在世的时候,对他们很重视,但父母死了之后,就对他们轻慢了,这是很无知的,是奸人之道,叛逆之心也就更大了。古人提倡重丧,除痛哭流涕之外,还要做到形销骨立,厚葬成风。

哭泣无时,不相更代,披缞系绖,垂下眼泪,住在守丧期所住的倚庐中,睡在草垫上,枕着土块。又竞相强忍着不吃而任自己饥饿,衣服穿得单薄而任自己寒冷。使自己面目干瘦,颜色黝黑,耳朵不聪敏,眼睛不明亮,手足不强劲,因之不能做事情。人死了,哀惋痛惜,人之常情。祭奠以作永远的告别,居丧以告慰逝者的英魂,活着的人能从这些仪式中感受到人世的温暖和亲情。丧葬的本义是人道。但具体的丧葬行为,却与人道相悖甚远。古时,王公大人办理丧葬,必定是大棺套中棺,皮革裹三层,随葬的璧玉准备好,加上戈剑鼎鼓壶大盆,刺绣衣服和白练,车马的缨络上万件,车马女乐也都准备齐全,还必定要除清墓道,修建的陵墓比山陵还要高。如此巨额的钱财是从何而来?自然是用百姓的血汗换来的,就这样轻易地埋到地下,更加剧了百姓生活的贫困。现在,有的人不以古人为鉴,并做出一些错上加错的蠢事。有权的迫令职员下属为自己过世的亲人披麻戴孝;有钱的大肆修陵凿墓,不知用这些钱来为社会多行善事。这足以令人深省。古时候居丧的方式,更无人道可言。无论是否真的哀痛,也无论是否心甘情愿,都必须按既定的程式行事:哭泣不分昼夜以致声咽,披麻戴孝痛哭流涕,守在墓旁边的茅屋里,睡在茅草上并枕着土块,还要相互强制着不进食而挨饿,少穿衣服而受冻,弄得脸色又黑又黄,消瘦不堪,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手脚无力,不听使唤。

《礼记》记述丧礼的要求,父母死后,孝子应该穿着斩绒(音“衰”)衣服丧,披麻戴孝。《周礼》上说,君王设祭的时候,用粱,大夫用稷,士用稻。在营造坟墓时,天子所用的树为松,坟高三仞,诸侯则一半。汉代之时,人们讲究厚葬,尽管没有哀痛之心,但注重奢侈,因为厚葬,死者亲属扬名于世,所以后人经常效仿,有的人甚至卖屋厚葬。厚葬之风,在古代也已经相当盛行了,考其原因,是孝的文化思想推动的缘故。

按照丧礼,国君、父母、妻子、长子死了,要服丧三年;伯父、叔父、兄弟死了,要服丧一年;族人死了,要服丧五个月;姑、姊、舅、甥死了,都有几个月的丧期。这些都是应该废止的。早在二千多年前,圣者墨子就对此痛加指责:厚葬在王公大人家中,棺木必定要多层,葬埋必定要深厚,随葬的文绣必定要繁富,坟墓必定要造得高大;这种情况在匹夫贱民家里也存在,他们竭尽全力不惜倾家荡产;在诸侯豪族家中,死人身上装饰着金玉珠宝,裹束着丝绸绶带。并把车子、马匹埋葬在墓穴里,还要多多制造帷幕帐幔,钟鼎和鼓、几筵、酒壶镜鉴、戈矛宝剑、羽旄旗帜、象牙皮革,将这些东西放到死者寝宫一起埋掉,内心才满足。至于生者陪死者而葬,天子、诸侯死了杀掉的殉葬者,多的几百,少的几十;将军、大夫死了杀掉的殉葬者,多的几十,少的也有好几人。若此风盛行,国家必定贫穷,人口必定减少,刑法政事必定紊乱,生命将在这样血腥的习俗中变得灰暗无光。

到了西汉后,法律认可居丧之期定为三年,在社会上大力推行了起来。这里就有必要提到“丁忧”,丁就是人丁、子女,父母生了子女,就是添丁。既然子女要为父母守孝三年,那么,在朝廷里做官的人,就要请假回家服丧,这就是“丁忧”。“丁忧”也叫做“丁艰”,古礼规定,在三年丁忧期间,做官是不可以的,应酬更不可以,只能在父母的坟前搭个小棚子守墓,不能唱歌弹琴,不能吃肉喝酒,睡草席,枕砖头,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素衣,不得洗澡、剃头、刮胡子,这样才算克尽孝道。

人难免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但无论是泰山或是鸿毛,死后却都一样,都是化作一股轻烟、一堆白骨。人来自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这是自然的法则。但有些人却不信这个,偏偏要与自然规律较劲儿,总想弄个长生不老、不死之类的,所以中国古代炼丹术特别发达,寻求长生不老的人也特别多。实在抗不过死,怎么办?那就搞厚葬,活着用不尽了,死了也要带着走。仔细想来,这些人在世时并没好好地生活过,一心想的是死后怎么办,该住什么样的墓室,穿什么样的衣服,睡什么样的棺材,如何使那一堆臭肉十年百年不烂,等等。于是,年纪轻轻就为自己修墓穴,把金银财宝大批大批地往土里面埋,把自己的家奴、仆人杀掉陪葬。这些人活着总在想死,死后还害人。这些人能是吃不饱、穿不暖,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贫苦百姓吗?厚葬之风,一害自己,二害他人,实不该有。鼓吹厚葬的人,要么是权欲熏天;要么是财迷心窍、腐化堕落;要么是讨王公大人的欢心,捞几个赏钱,反正没一个是心理正常的人。这最后一类比前两类更为可恶。自己并不富有,却鼓吹厚葬,很有些在富人面前摇尾巴的味道。对广大贫苦百姓来说,则又是一种麻痹和腐蚀,让穷人放松警惕,以为富人的荒唐有理,以为富人的举动值得羡慕,跟着眼馋跟着心热。然而厚葬居然能成为一种风俗和潮流,可见流毒之深。

晏子把严格礼仪视之为无任何治国之用的繁文缛节,把奢求音乐歌舞视之为劳民伤财,把厚葬久丧视之为以生害死,这三件事本也是圣明之人所禁止的。

近代以来,文物出土不时爆出轰动性消息,不少人为发现了一座又一座古墓而奔走相告,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悲哀。在一具具殉葬的幼童骨骸面前,我们还高兴得起来吗?厚葬在近代已不像古代那么盛行,但流毒未曾肃清,因而在某些物质丰富而精神匮乏的地区,又有死灰复燃之势。厚葬之俗曾害了我们无数的祖先,难道还能让它继续害我们的后代吗?

现今已没有古时候的丧葬仪式了,但实质上相仿的东西,是否还在束缚着我们呢?

§§第二章 重民爱民,薄赋省刑——晏子原来这样说待民之道

民者,社稷之本也。有人说,最能体现国家良心的就是对普通人民的态度。一个为政者的执政者,只有时刻为民着想,为民谋福利,减轻人民负担,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戴。因此,国家在制定法纪,实施政策,执行法律之时,一定要公正公平,坚持依法行事,不欺压民众,不滥施刑罚。国家的各项发展也都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只有兼顾这些,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同类推荐
  • 荀子(传世名著百部第21卷)

    荀子(传世名著百部第21卷)

    《荀子》是先秦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的代表作,集中记录了荀子的言论,对于研究荀子及先秦学术思想有着重要的价值。该书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中国历代哲学智慧(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哲学智慧(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采撷了古代哲人的一些思想精华,以此勾画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线路图,包括先秦哲学、两汉哲学、魏晋隋唐玄学佛学、宋元明清理学、近现代哲学等。
  • 德行

    德行

    怀着外交家理想的朱威走出校园,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每天只有一包方便面的落魄生活使他认识到,光有理想是远远不够的。在博阳公司打工期间,朱威博得了公司的总裁邢云涛的好感。邢云涛出生官宦世家,虽然相貌平平,却心高气傲。她并不是朱威理想中的对象,但为了保住自己在博阳的职位,朱威抛弃了女友,违心地与邢云涛结了婚。
  • 经典思维50法

    经典思维50法

    本书选择了五十种经典思维方式,阐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强调了正确思维的重要。
热门推荐
  • 你的路上一直有我

    你的路上一直有我

    错过,就是我站在你面前,你眼里的人却不是我,我们只能像两条平行线,永不再会有交集。曾经的沈梅,以为自己是爱赵越的,那是一种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却的情。可后来,才明白,那不过是一种执念,一种得不到的不甘。正如陈奕迅唱的红玫瑰中的一句歌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 一拳召唤师

    一拳召唤师

    人生总是有点期待,才不会那么无聊不是吗?欢迎加入一拳召唤师书友群,群号码:276811027
  • 你好啊,好久不见

    你好啊,好久不见

    冷傲总裁程源,新秀作家赵棵,本是从小玩到大的青梅竹马好哥们,也是大学时代的恋人。因为一场家庭变故,今非昔比,物是人非。他怒喊着让她滚,于是她乖巧的消失在他眼前。五年后,他一条短信,把在美国发展大好的她召了回来。他让她当自己的秘书,人前人后欺负她。她忍,因为,她欠他的。一场因恨而生的婚姻,拉近了两个人身体的距离,却没有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从此扯不清的恩恩恩怨怨。已经回不到过去的两个人,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 械师

    械师

    我的愿望微不足道。可是为了我的愿望我可以付出一切
  • 跨越万年来寻你

    跨越万年来寻你

    她们在万年前是公主是千古佳人,他们是玩世不恭的皇子。他们万年后是女皇,他们是王子。加多重身份。一个誓言,一份承诺。两位皇子的寻爱之旅,是错过,还是相遇。
  • 九天独霸

    九天独霸

    穿越了,而且特么还穿到一个废材身上,好吧既来之则安之不过我有逆天金手指啥废材都不怕,哈哈看吾上九天独霸万界。
  • 再见故宫

    再见故宫

    时光漫游于幽深的宫殿,古老壮美的风景翩翩掠过,历史再一次回归寂静,朱红宫墙角落一处青苔的叹息,恰梦醒时分,大幕落下。百转千回,一代代王朝更迭,一朵朵娇颜零落。生命陷落于紫禁城,在限定的街巷内行走。或徐或疾,唯殊途同归。紫禁城,就像一出真实的幻梦。它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恢弘乐章,提醒我们正经历着世间变幻和无常。
  • 异界龙魂

    异界龙魂

    龙傲天因庶出从小失宠,洗礼的时候更被查出是九阴绝脉无法修炼武技,被所有人冷嘲热讽。当他的血激活了拣来流星里的神器戒指,拜神为师并修炼超级功法血法,从此开始不断变强,参军征战屡建奇功,统领大军横扫大陆,挑战最强武者,屠神灭佛。
  • 朋友:贾平凹写人散文选

    朋友:贾平凹写人散文选

    本书分亲人篇和朋友篇两部分,收录了作者《喝酒》、《我不是个好儿子》、《相思》、《荒野地》、《哭三毛》等作品。
  • 评论与反思:发现保险法的精神

    评论与反思:发现保险法的精神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保险法为规范中国保险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由于理论研究的薄弱、实践中的保险法存在诸多瑕疵、评论现实中发生的疑难判例、反思中国保险法律制度的不足,发现保险法律制度的规律和精神,我们愿成为保险法研究的铺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