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9900000006

第6章 教场

暗门的功夫,即蹿房越脊、飞檐走壁、壁虎游墙、旱地拔葱等轻功。这门功夫难练,又常被官府、百姓乃至同仁误解,故此从来都是秘传私授,绝不戳杆立场。

教场传拳授艺属四大明杆中的“戳”杆,属“齿白春温”中的“春”字。

教场是被习武者视为最崇高的职业,因其占“教育之师”,可纳入“天地君亲师”之列。“文以载道”,“武”亦能“载道”。拳师向弟子传授舒筋活血强身健体之功,养五脏六腑七窍之法,教格斗搏击取胜之能,育行侠仗义扶危济困勇敢无畏之德,以武艺成就弟子一生的事业。因此,习武者以能做教师为自豪。

(一)古代传拳的方式

您看武术史,中华武术的发展几乎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步,现今流传于社会的一百多个拳种几乎都是经过千百年的传授、加工、完善、精炼而形成的。那么古代是怎样传习武术的呢?

如果分分类,不外乎这么几条途径:

一是私授。《宋史·岳飞传》载,岳飞“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后又从有名的枪手陈广学习枪术。这是载于正史的私授。明嘉靖年间,名将俞大猷、戚继光向武艺家李良钦学习棍法,号荆楚长剑,俞大猷著《剑经》一书。程宗猷(冲斗)向刀法名家刘云峰学习刀法,著成《单刀法选》一书。这是载于专著中的私授。

二是家传。在封建社会,当兵打仗是百姓必须应承的差役,不会几手武艺,怎能应付官差?到了东晋、南北朝时,兵士及其家属的户籍属于军府,称为军户。入军户后,世代为兵,社会地位低下,非经放免,不得脱籍。诞生于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民歌《木兰辞》就真实地描写了军户的生活:“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此种制度到明清时还有遗存。清代屯卫兵丁以及充配为军的本人、随配子孙,到配所后所生的子孙也称军户。这种世代为兵的家庭,自然要代代习武,以求延续香烟。

一些以武艺军功争得功名爵禄的将领,也要把武功传之后代子孙。像宋朝的呼延赞,“以武勇为卫士直长”,他家传武艺给子孙,教法严酷至极,“数子亦有勇力,日夕课其击剑,驰射、格斗、蹶张、挽强,持棰梃相击挞,殆无完肤”。

岳飞一家也如是。其子岳云是一位善使双锤的勇将。《宋史·岳飞传附子云传》载:岳云“每战,以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以宋代重量换算成今天重量,这两柄椎约重95斤。岳飞岳云被害后,其后代四散逃亡。据《黄梅县志》和《岳氏宗谱》记载,湖北省黄梅县岳喆大湾一代居住着岳飞后人,这一支是岳飞子岳震、岳霆的后代。这一支20多代世代习武,从未请过外地拳师,所练称为岳家拳。清代时曾出过武举岳立三。清末民初当地有名的拳师是岳谱元、岳永义、岳双全、岳长安、岳天佑、岳朝林。《岳氏宗谱》在20世纪80年代尚保存在岳霆一支迁徙广济分支的25代孙岳海泉手中,是有据可查的。

三是军中设场。过去军旅除有世代为兵的军户外,还需征召农民入伍。应招农民并不会打仗,因此,军中必须进行训练。除教练阵法外,还要教练格斗技术,因此需要武术教师。在军中设立教师一职,大约起自宋朝。宋朝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称作“教头”。有“教头”、“都教头”两种职务。

“教头”地位很低,就是“都教头”也仅仅相当于中下级军官。史载,宋神宗元丰二年,开封府集教大保长2845人,每10人置教头1人,设禁军教头270人、都教头30人、使臣10人。同年,于殿前司、步军司,各设置都教头,主管教习之事。《水浒传》写有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林冲的故事,虽是小说,但官职是不谬的。到了清朝,侍卫府、前锋营、神机营、骁骑营、护军营、健锐营、步军营、火器营、虎枪营等也都有专门教练武艺的下级军官,就连皇帝车驾出巡时扈从宿卫、宴会藩部献技为戏的善扑营,平时也有教头训练相扑等技艺。训练时分为三部,一部称善扑,两人相扑为戏,以摔倒对方者为优;二部称勇射,以弓力强者为优;三部称骗马,以矫健者为优。军中教头离职后,往往在民间设场授徒,最著名的就是清中晚期的杨露禅、刘德宽、纪德等。

四是合村为场,同宗传习。早在宋朝,这种现象就极其普遍。当时北方民间盛兴“弓箭社”,这种组织几乎到处都有。他们“平时种田,闲时习武”,“带弓而锄,佩剑而樵”。当时,还有忠义社、巡社等合村习武保家的组织,可见规模之大。到了近代,典型的是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氏家族,其始祖陈卜于明洪武五年由山西泽州迁居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卜善武,曾率弟子青壮百余人歼灭当地土匪。此后,合村为场,习武蔚成风气。终于培养出陈王庭、陈甲第、陈秉旺、陈长兴、陈有本、陈青萍、陈鑫、陈发科等著名拳师,至今已二十余代。陈家沟存旧拳谱录有陈王庭的遗诗,其中有这样几句:“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记述了当时合村成场的现实。

(二)江湖社会的明场、暗场

江湖社会大约在明末清初趋于成熟,各种规矩也渐渐完善。在立场收徒传拳方面历经千百年的传拳方式也便人为地归了类,分为明场和暗场。明场就是公开设馆收徒传艺,有固定的场地,有招牌名号。在乡间合村成场的,名号常以拳师姓名或村庄名号代替。在城镇则往往会另行起名,有的还会有牌匾悬挂于拳场大门之外。场地有的设在拳师宅邸,有的设在寺庙之中,有的则设在农村场院或郊野空地,有的还会建设专门的演武厅。

暗场则专指家传私授。他们不打名号,不事张扬,练功多避人耳目,所传功夫多秘不示人,所传弟子也不多。

明场自然要归于江湖,要遵守江湖规矩,参与江湖活动,也少不了介入江湖恩怨与是非。

暗场则不然,他们是尽量避免与江湖打交道,起码表面是如此。

在所传武功方面,二者也有所不同。明场所传大多是流传民间的武功,有着很强的普及性。这些拳种门派中绝技会以“私功”、“绝技”的面目出现,传给那些经过人品考察又有悟性的弟子。还有些明场专教科举考试的项目,即马射、步射、翘关、负重、马枪等,俗称弓刀石马步箭。同时传授武经、策略。他们传授弟子不多,练武目的明确,很少与江湖牵涉。他们有的也不戳杆立场,但绝对遵循武科考的要求培养学生。暗场传习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所传为暗门的功夫,即蹿房越脊、飞檐走壁、壁虎游墙、旱地拔葱等轻功。这门功夫难练,又常被官府、百姓乃至同仁误解,故此从来都是秘传私授,绝不戳杆立场。另一类是一些退出江湖的武师不甘寂寞,闲暇时教些族中子弟以自娱。他们不戳杆,不立场,不张扬,甚至不收徒,或是不收外姓徒弟,绝对不公开收徒,也属暗场。其所传也是光明正大的功夫,其弟子也会出类拔萃,只是甚少与江湖联系。这一类实也不在少数。

敢于戳杆立场的武师一定要有过人的本领和胆识,否则难以立足。江湖险恶。门户之见、派别之争、个人恩怨都会给拳场带来麻烦。甚至门徒多少、名声大小、口碑好坏这些看似与外人毫不相干的因素,也会给拳场带来是非。要想自立于是非旋涡,非有非凡武功和超人的涵养不可。

拳场通常遇到的麻烦是“踢场子”。来“踢场子”的人目的明确,就是“打倒你,扬我名”。场子被人踢了,教师脸面丢尽,门徒如猢狲散,在此地还怎么立足?“踢场子”的似是很不道德,砸了人家饭碗。但过去练武就为了具有超人的本领。你技不如人,被人打倒,怎还能戳杆教场,误人子弟?这话还真得两说着。

戳杆教场既是武人的一条出路,一个职业,那自然就是一个饭碗,与保镖、护院、卖艺一样,是有收入的。有没有不要钱白教的?当然有!但多数明场是收学费的,收费的形式有这么几种。

一种是明码标价,以清末民初建立的武术社为例,建于宣统元年(1909)的上海精武体育会,建于1912年的北平体育研究社,建于1900年的四民武术社等都是收费的。这种社团形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位于北海后门的四民武术社在招生牌上明确写着学费每月1元。至50年代末涨到每月2元。

一种是以实物代替,这多出现在民国以前在乡镇建立的武馆拳场。弟子们会以粮食、蔬菜、禽蛋、肉类等实物孝敬师父。

一种是以工代费。这多发生在师父有产业、土地、买卖的情况下。徒弟也是帮工,住在师父家,吃住有师父管着,有事办事,无事习武。

所以,“踢场子”的踢散了人家的徒弟,不相当于砸人家饭碗吗?非有深仇大恨,何必如此!

还有一种明场,是属于会道门帮派组织的。历史上有两个宗教,在农民起义中常起作用。一个是道教,一个是摩尼教,两教又混合成各种秘密宗教团体。后来南有魔教、斋教、吃菜教,北有白莲教、天理教。白莲教在农村广为流行,势力浩大,它由摩尼教、魔教演化而来,原有教义越来越少,道教色彩越演越浓,成为魔、道、佛三教的混合物。清嘉庆年间起义的天理教,又称八卦教,就是白莲教的分支。其离卦教首冯克善、坎卦教首林清、震卦教首李文成都会武术,他们设场组织教徒练武,是有政治目的的。到了清朝末年,兴盛一时的义和拳,当时先叫义和门,后叫义和团,也是白莲教的一个派别。属白莲教派八卦教的一个小派,它的特点是组织团众练习拳棒。还有同时期山东江北一带势力极大的大刀会,从名称上便可知,这个帮会是公开教练枪刀的,时被称为“刀痞”或“会匪”。这些组织的明场,在势力弱小时以习练拳棒团结会众,一旦时机成熟,便会揭竿而起,组织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诉诸政治要求和政治目的。

(三)民间武馆遍地开花

真正挑旗、挂牌、悬匾开办武馆、拳社,以收徒传艺为职业的状况是从清朝末叶开始的。

据能查到的资料记载,最早打出武馆名号的是南派蔡李佛拳大家张鸿胜(又名张炎)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在广东佛山开办的,名为“鸿胜武馆”。张鸿胜的师父陈享,清嘉庆、道光年间广东新会人。自幼随叔父陈远护和“青草僧”学得佛家拳,继而师事李家拳名师李友山和少林僧蔡福。他将三门武术融为一体,独创一派,称“蔡李佛拳”。陈享所居村落向例不收外姓为徒,张鸿胜投师后,便只在深夜学习。陈享爱其才,便推荐他到自己的老师八排山闸建寺“青草僧”处深造。八年后尽得真传。遂返佛山设“鸿胜武馆”于莺岗。二代弟子中有名者如陈盛牛、谭立、雷灿、李恩、钱致修、卖鱼四、唐栋臣、火水棉、大胆活等。道光二十六年(1846),张鸿胜遭人暗算身亡,弟子星散。不少人在广州、香港等地设武馆,仍以“鸿胜”号之。其五代传人关文经定居新加坡,1966年单拳独掌创办武馆,还是冠以“鸿胜”名号,传授蔡李佛拳。“鸿胜武馆”或可说是创建最早的,也是流传最长久的武馆之一。

黄飞鸿设馆是在清同治二年(1863),名号不详,地点是在广州西关第七甫水脚。光绪十二年(1886)黄飞鸿在仁安街开设“宝芝林”医馆,行医之余兼授武功,传授虎鹤双形拳、工字伏虎拳、铁线拳、飞铊、五郎八卦棍等。他还曾在刘永福黑旗军任过拳术教官和军医官,当过广东民团总教练,在抗日保台战争中立下功勋。这家武馆立馆年头也很悠久,并以“宝芝林”名号传扬。

而与张鸿胜同时代的北方武术大家董海川、杨露禅、李洛能等人的拳场却没有名号。为什么南方拳场有名号,北方拳场没名号呢?这大概与广州沿海一带经济较为开放,北方经济偏于保守的社会环境有关吧。

武术馆社的遍地开花,大约始自辛亥革命前夕。人民的觉醒,“强国强种”的需要,西方文化思想的渗入,清朝政府的腐败没落,都为武术馆校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1900年耿继善创建于北京的四民武术社,1909年霍元甲创建于上海的精武体育会,1911年叶云表创建于天津的中华武士会,1912年尹昌衡、马镇江、刘学峻创建于成都的四川武士会,1914年孙霁虹创建于河南开封的培英武术学社,同时期刘震南创办于上海的中华国技传习所,以及孙禄堂创办于河北完县的蒲阳拳社,等等,这都是早期拳社的代表。

1928年中央国术馆成立后,官办国术馆在各省市开办,有的还开办到县里,由此也带动民间拳社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自20年代末至新中国成立前,旧北平市在社会局注册的武术馆就达40多家。全中国的民间拳社得有多少?这还不算那几十家官办的,真可算声势浩大。

民间武馆(社)的名号很有讲究。有以拳师姓名为拳场名号的,如前所述的“鸿胜武馆”,还有武汇川在上海创建的“汇川太极拳社”,吴鉴泉创建的“鉴泉太极拳社”,佟忠义创建的“忠义国术社”,骆兴武创建的“兴武国术社”等等。

有以拳种门派为拳场名号的,如叶问的“咏春堂”、“咏春体育会”,刘子川的“通臂拳社”,贺振芳的“中国通臂拳研究社”,邢金台的“太极形意拳社”等。

有的拳社的名号起得很有意境,如陈微明1926年创建于上海的“致柔拳社”,一语中的地讲明该社所传拳术的特点。吴斌楼的“艺林国术研究社”体现了中华武术的纷繁复杂、包罗万象。耿继善的“四民武术社”体现了中华武术教育面向大众的思想。陈月舫的“普育国术社”,宫荫轩的“普及武术会”,都有着向大众普及的含义。韩其昌的“健族国术社”,赫寿岩的“健身武术总社”,商诚麟、杨宝旺的“健民国术传习所”,陈子江的“健康武术社”,及刘月亭的“国强国术社”,高濂璋的“正义国术社”,崔通达的“胜利国术社”,则都是宣示强国强种的意义。

还有的拳社就是以地名冠之,简单明了。如“上海市武术社”,武培青、唐凤亭、唐凤台的“北平大兴县第一国术社”,王润生、向恺然的“湖南国技会”,顾汝章的“广州国术研究社”,郭绍芳的“许昌国技研究会”,金恩忠、刘宝瑞的“沈阳国术竞技会”,王茂田的“大连南山拳社”等。

民国初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五六十年间可说是民间拳社的鼎盛时期。

(四)民间拳场鱼龙混杂

民国以来,民间拳社武馆纷纷成立,蔚然大观之中却也是形形色色、鱼龙混杂。

这一时期武术已渐渐减弱了它的格斗技击的主导作用,凸显的是它的运动性质。于是把武术改良做体操——武术操教授的有之,把武术混杂在西方体育项目中教授的有之,把武术混杂在兵操中教授的有之,这算是一类。引进西方体育项目的教学方法,把武术内容由浅入深地系统安排,增加体能训练的科学内容,教师有教案,学生有讲义,并增加文化课,这又是一类。国术馆的武术教学基本属于这一类。还有一类就是仍然遵循口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法,仍然坚守“十年成才”的原则,仍然沿袭使用传统的练功器械,当然,也仍然要把一些“绝招、秘籍”留到最后时刻才外传。

民间拳社的主持人,即拳师,则可说鱼龙混杂。早期有前朝武举、武秀才,有歇业的镖师,有旗营的武术教习,有各地讲武堂出身的军官,有名师的弟子传人等。后来,国术馆的学生、各民间武校的学生、民间私相传授的学生也便加入了拳师的行列。

也有一些只学了两三年武术,可称尚未入门的人,凭着会上几个拳械套路,便也堂而皇之地开了武馆。还有的练了几十年,到了也没弄明白本门源流、拳法拳理、拳械搏击、内功外功的糊涂人混迹武林,招摇撞骗。反正社会制度禁止私相寻仇、斗殴较技,不怕真有人来“踢场子”,只要吹得云山雾罩、天花乱坠,骗来几个学生交学费,就算达到了目的。结果是以讹传讹,误人子弟。当时有人撰文抨击这种现状指出,“一般习国术为业之人,不曰某派嫡传,即曰某名师子孙,大有身外无人,兴怃一世之慨。”“为教师者,品格混杂,一般无鉴别之明。多人云亦云,以奇说怪诞相尚,而教师以神秘自居,以招牌兜揽主顾。”拳谚有云:“名师出高徒”,又云:“师父不明弟子拙”,针对当时拳社乱象,可谓切中时弊。

更有甚者,一些别有用心的拳师利用传拳建立封建宗法关系,控制弟子门生,将拳社办成黑社会性质的团体,有的还从事危害社会的活动。20世纪50年代初期肃反运动中,北京一家位于地安门附近的有名武术社便被公安机关连窝端了,师父徒弟无一漏网,据说他们是在武术社的幌子下从事反革命活动。这事是见了报的。

新中国成立后,民间拳社得到了政府的扶持和管理,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更是蓬勃发展。尤其是中国武协、北京市武协相继成立后,武术家的才能、武术社的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培养了大批新中国武术人才,成为当今武术事业的栋梁。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普及武术,使武术人口至今能达到两三千万,民间拳社功不可没。

同类推荐
  • 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

    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

    本书考察了面向现代化的中国文化进程与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统一关系,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文化前进的三大历史进程,即:以文化主体和主体文化转变为主要标志的政治文化变革,以商品经济和市场改革为导向的价值重建以及正在进行的以培育大众文化为重要任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以此对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的历史和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作简要论析。
  •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本书内容包括:性感,何为性感?:性感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头发乱了、什么是男人的性感?不平等的性感、和老公一起看美女、财物与祸水:男性中心社会里的女性。无处不在的性感——商业与风化;无处不在的性感——出版中的性;无处不在的性感——色情文艺;无处不在的性感——性感的药物;性爱与革命;让我们享受健康、坦荡、明快的性。
  • 悦读甘州:故事

    悦读甘州:故事

    甘州是一块古老、厚重、深沉、美丽而又不乏神秘的热土,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甘州人,我对家乡始终充满着依恋、热爱之情。通过《悦读甘州》,对家乡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诸如民国外邑诗人罗家伦的“绿荫丛外麦毵毵,竟见芦花水一湾。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当前,各地都在利用地域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古迹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拉动其他产业综合发展,然而,我们的旅游文化,也面临着一个继续向前发展的课题。要进一步提高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不能仅仅依靠挖掘古代人文景观,而需古今并重,唯有如此,方能与时俱进,不负时代之所望。
  • 日本与日本人

    日本与日本人

    以东西方对照的眼光来研究日本和日本文化,尤其是从心理、哲学上解剖了日本人整个的内心生活;从日本人内在的和外表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心理学的和伦理学的各方面,描摹日本的国民特性。要研究他们的全部生活,可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参考。《日本与日本人》 跃进日本文化的汪洋,走进日本人的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王俊凯之等待花开

    王俊凯之等待花开

    这本书介绍了tfboys队长王俊凯从小和中国娱乐公司最大的千金王卉定了娃娃亲,而王卉又要去体验平凡的生活,隐瞒了自己的身份,经过一段时间,狗仔拍到了她和王俊凯吃饭的镜头,新闻头条全是她们,王卉没办法了,只好坦白身份……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安德鲁·卡内基(名人传记丛书)

    安德鲁·卡内基(名人传记丛书)

    安德鲁·卡内基是与“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金融大亨”摩根共同鼎立美国经济界的三巨头之一。他建立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王国,曾是世界首富。一直以来他都是美国人心目中的偶像和奋斗的楷模。
  • Tarzan and the Jewels of Opar

    Tarzan and the Jewels of Op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萌学园之暗绝封印

    萌学园之暗绝封印

    复活石之战胜利,当大家都以为现在是真正的宇宙和平时;真正的巨大危机才悄然出现。奈亚公主的神秘沉睡,勾魂心手的出现……这一切都只因一场全宇宙的灾难,命运注定的使命,又由谁来完成
  • 神秘仙旅

    神秘仙旅

    苦海既无崖,回头哪有岸!手持斩业剑,愿做红尘仙。星海万界,琉璃群岛!邪神重生,再战乾坤!
  • 花非花之当时明月在

    花非花之当时明月在

    我在梦里做了个梦,醒来发现,我还在梦里,于是拼命挣扎,终于我醒了,醒在另一个人的梦里。
  • 白杨小镇的童话

    白杨小镇的童话

    内容简介:在美丽的罗德平原上,有一个伯克省的白杨镇;它坐落在神秘的远山脚下,那里有无尽的森林和绿色的大草原,几乎所有人都说,它就是我们伟大所众神眷顾的地方:可是要我说的话,那里倒更像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冒险者花园。而我们的主人公就出生在这里,小农夫彼得杨,他在不断阴错阳差的旅行中,不断地帮助着他见到的每一个朋友,在这里他收获了最宝贵的财富:高尚的美德、珍贵的友谊、以及最简单的快乐……
  • PHYSICS

    PHYS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抓鬼先生灵异往事

    抓鬼先生灵异往事

    祭因我而逝的亡灵。尘归尘,土归土,毕竟殊途,无论对与不对,来世我偿还。今生只怪你命中注定该有此劫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