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9900000043

第43章 说功夫

欲学武艺,首贵实用,拳脚器械之外,故不可不练两三手功夫。功夫是练就的超人的实力,既已练就,必定超过常人,也便有了胜算。

中国武术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但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么几项:一曰套路,二曰技法(或招法),三曰功夫。

(一)何为功夫?

套路有拳术、器械、对练。技法则是搏击术、擒拿术。功夫,狭义讲单指“内功”、“外功”、“软功”、“硬功”等。功夫似乎是民间武术的专利,军事武艺是不大重视练这类功夫的,因为它耗时长,见效慢。

一般武术门派在传习程序上,大都先教套路,再传技法,最后传功夫,或称练“私功夫”。在练习指导方面,则依仗功理功法。

现今,中外皆称练武术为练功夫,这实是就广义而言。其源自广东习武者。广东人称练中国武术为“打功夫”,它涵盖了中国武术的全部内容。李小龙的崛起把这一名词发扬光大,外国杂志均将它作音译,“功夫”成了中国武术的代名词。然而,依中国武术的传统分类,功夫专指单项过硬本领。这在30年代各国术馆讲义中时时可见。

(二)功夫与套路、技法的关系

与套路、技法相较,功夫是高层次的,但从武术技击作用来讲,三者又是绝对不可分割的。

纵观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武术海外传播过程,首先是套路的传播,正是套路所展现的民族化的形体语言倾倒了无数海外观众,扩大了武术的世界性影响。进而是武术散手的推广。然而推广初期,某些规则明显有拳击和海外自由搏击的影子,如使用拳套,如按点数计分,如划分体重级别等等,这些都鼓励了散手运动员更多地习练技法,并倾心于摔法。随着国际交流的规模扩大,在大级别散手对抗中,与一些欧美、中亚地区的运动员相比,我们的运动员在击打能力和抗击打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从那时起,到传统武术中汲取营养,提高散手的对抗能力,成为中国武术界有识之士的一个前瞻性举动。

套路的作用在明代便已明了,它“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因此“学拳要身法灵活,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腿可飞腾。而其妙也,颠番倒插;而其猛也,披劈横拳;而其快也,活捉朝天;而其柔也,当知斜闪”,最后达到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增强气力、体力、协调身体各部位动作的目的。但套路终究是不实用的,因为它是事先安排好的固定结构,动作要求规范到位,弓是弓,马是马,拳是拳,掌是掌,或舒展或紧凑,或徐缓或快疾,一切按要求演练。而实战中动作不会完美工整,弓不弓,马不马,丁不丁,八不八,出拳踢腿快疾变换,招式不能使老,劲力不能用尽。实战中一切照搬套路中的动作,只会是挨打的架势。单纯把练套路当成武术之根本,那无疑是陷入武术认识的误区。

技法,是制敌而不制于敌的方法,是搏击、擒拿的技能技巧。无论哪门哪派,无论是拆解套路,还是单练散打,都是在传授这一技能技巧。武术的“术”指的就是技法,武术的实用价值也便体现于此。有的门派根本没有套路,从其本意来讲,则是为了更突出技法。技法再有利于搏击,终究不能代替功夫。因为技法讲究的是“用巧”,即步巧、身巧、法巧、击巧、遇巧、用巧、使巧。如果技法不精,交手时难以用巧,岂不要受制于人?而功夫是练就的超人的实力,既已练就,必定超过常人,也便有了胜算。

因此,欲学武艺,首贵实用,拳脚器械之外,故不可不练两三手功夫。否则,拳术打得再精熟好看,器械练得再灵活利落,却不合实用,终是花拳绣腿,花枪花棒,到老终是空学一场。应了“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拳谚。

当然,现今武术讲的艺术性健身性,就算是花拳绣腿,久而练之,何尝不有益于身心?但真正要继承发扬中国武术,是决不能排斥或忽视功夫的。

就拿李小龙来说吧,他之所以在现今社会成为举世闻名的武术大师,就是因为他不仅掌握了精湛的技击术,而且十分重视练功夫。他把打熬气力、体力的训练摆在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他创立“截拳道”的成功之处。

(三)功夫种类

一般来讲,功夫没有门派的区别,只是各有侧重、大同小异而已。尤其是提高个人素质的筑基功,诸如“桩功”、“鼎功”、“卷棒功”、“沙袋功”、“举石担”、“抛石锁”、“抓坛子”、“拧筷子”、“踢木桩”、“踢石墩”等,都差不多,都是为了锻炼指力、腕力、臂力、腰力、腿力、膝力、脚力。拳家谓之“操手脚”,即指这类功夫。

上乘的专门功夫有软、硬、内、外四种。软功练柔劲阴功,硬功练刚劲阳功,内功主练气,外功主练力。四种功夫又归为两类,一为自卫功夫,也就是抗击打功夫,如“金钟罩”、“铁布衫”、“铁牛功”、“蛤蟆功”。谓之“未学武艺,先学挨打”。一为制人功夫,就是打人的功夫,如“一指金刚法”、“铁臂功”、“铁砂掌”、“铁扫帚功”等,讲究“不招不架,只是一下”。

练专门功夫有一定程序,不可蛮干。各门派于练功方法往往多有差别。比如练“铁砂掌”,少林寺要求用布袋装铁砂,置于坚实木凳上,每日晨昏两次拍打,由轻而重,由徐而急,百日后可应用,三百日后大功乃成。“戳脚翻子门”则是先以布袋装麦,置于木凳上拍打,后换高粱拍打,再换绿豆拍打,最后换铁砂拍打。拍前拍后均以中药煎汤泡手,以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百日可用,手粉白细腻,击人则刚硬如铁。

功夫种类极多,《少林七十二艺》就记载了七十二种专门功夫,实际上,还远不止这些。各门各派多选择突出本门特点的功夫操练,像少林正宗的“一指禅”、“朱砂掌”,“戳脚翻子”的“铁腿功”,“鹰爪门”的“鹰爪功”,“峨眉派”的“功力掌”、“童子功”,“武当拳”的“九宫桩”,“梅花门”的“梅花桩”,福建南拳的铁头功,“自然门”的“提千斤”,“三皇功门”的“揭谛功”,“黑虎门”的“夜行步”等。于内功也各有所重,如“少林”的“易筋经”,“翻子”的“运掌八法”,“八极”的“行功法”。很多成名的武术家都具有惊人的专门功夫,由他们的外号便可看出,如“铁胳膊纪德”,“铁巴掌吴会清”,“铁腿魏赞魁”,“铁脚佛尚云祥”,“飞腿沙亮”,“闪电手张兆东”,“铁脚林林烟源”,“豹脚魏豹”,“神拳宋老迈”,“铁罗汉妙月”,广东四铁:“铁海龙”、“铁金蛟”、“铁骨仔”、“铁头仔”等。

专门功夫使习练者能具有某一方面的超常实力,过硬本领。然而,光靠功夫也是不行的,技法与功夫相辅相成,才是克敌制胜的根本,犹如眼之与耳,宜乎并用,须臾不可分离。有人忽视技法,练就一手功夫,便自恃气力刚强,交手时一味横冲直撞,或可暂时获胜,若不知把握机会,不明方向位置,也只算是蛮打蛮揪,难以持久。也有人忽视练功夫,掌握了两三手惯用技法,便以为可以纵横天下,自然免不了碰壁的命运。

功夫的外化体现在对抗中,有些功夫是难以表演的,如提高躯干稳定性的“站桩功”等。再如“铁砂掌”,其习练过程毫无美感可言,但外化为劈砖劈石,就可以给人以直感。旧中国,一些身怀绝技的武林人物,将功夫外化,靠表演糊口,曾是中国武术史上悲凉的一幕。今天武林人士毫无温饱之虞,而将其功夫外化示人,与旧中国靠卖艺糊口的境况有着天壤之别。

但有些人在诸如“掌碎红砖”、“纸上悬人”、“针穿玻璃”等节目的道具中造假,那不能算是武术功夫,而是“江湖卖艺”一类的文艺节目。想练真功夫的人,不可效法。还有些功夫是不科学的,甚至是有害身体的,不可练习。笔者师爷“铁腿魏赞魁”曾练“缩阴功”,练至隐睾,从此裆部不怕踢,但也丧失生育能力,至终身不娶。可见此功常人不宜习练(魏赞魁寿至96岁,也是一奇迹)。

练功夫是要花工夫的。工夫指的是时间。功夫是一点一点工夫的积累,没有一蹴而就的功夫。

花工夫练功夫,含着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枯燥的意思。因为练功夫过去都是单独私下里练习,有时为了避免有人观看、偷学,还常常要在夜深人静时练习,所以才称作“私功夫”。而凡是功夫,不论软、硬、内、外,又多是简单枯燥的动作,像“站桩”,就是耗时间,像“铁砂掌”,就是反复拍打沙袋,不像套路花哨美观。因此,必须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枯燥。很多人半途而废,皆因做不到“耐得住”。只有长时间地不间断地坚持练功,才有可能练成功夫。所以说:功夫者,工夫也。

同类推荐
  •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庙会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古老载体,是传统、历史、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剪影,也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
  • 坚如磐石:明清城墙(文化之美)

    坚如磐石:明清城墙(文化之美)

    明清城墙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思想指导下建成的。城墙完全围绕“防御” 战略体系建造,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墙顶可以跑车、操练,非常坚固。该书详述了关于明清城墙的历史过往,特点及价值,可谓是洋洋大观,精彩纷呈。
  •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的写作受到赫勒“日常生活”理论启发,主要关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透过他们在私人日记、书信和回忆录等中的记述,揭露其在历史变换中的真实心理状况,研究其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师承关系、思想轨迹等情况,展现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喜悦与悲伤。借由对文人日常生活的个案解读,作者也尝试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全新视角。
  • 俞源:神奇的太极星象村

    俞源:神奇的太极星象村

    俞源古村落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俞源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奇异的布局,罕见的古建筑群和精致的木雕、砖雕,以及一个个不解之谜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俞源古村落凭借其独特的建筑风貌、重要的历史价值、深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古韵氛围必将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中独具魅力的新市场。本书从神奇的太极星象村入手挖掘其古村落特有的魅力。
  • 湖南人的性格读解

    湖南人的性格读解

    本书从近现代历史上的湖南现象剖析湖南人的性格,再结合湖南人的人文地理、经济环境等方面全面解读了湖南人,并提出了湖南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热门推荐
  • 咒怨诗

    咒怨诗

    站在荒野上遥望这片土地,我已经死了......
  • 重生少女霸天下

    重生少女霸天下

    前世被亲生姐姐所杀,重生后的今世要复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千倍万倍奉还!比运气,谁能比得过她?比天赋,千千万万人败在她脚下!(腹黑机智的她重生后在凤仙大陆上逆袭会发生何事?尽情期待《重生少女霸天下》!)『戌子唯一扣扣号:2064755770』
  • 十七年表

    十七年表

    本书叙述了1990年至2006年间一个当代中国平庸青年的成长历程,萨达姆从1990年登上《新闻联播》,到2006年被绞死,权势起伏贯穿其间。这十七年被作者定义为有别于传统意义的“萨达姆时期”,也可看成那个时代青年的成长年表。如曹寇本人所说,“或许两相参照倒别有趣味”。和曹寇一如既往独树一帜的语言和结构一样,这个小说仍然是曹寇式的,但更加绵密和平实,语言也更为简洁、质朴、野性、畅快。小说在成长的快乐与迷惘中,折射出的是某种反都市的迷思。
  • 起源神殿

    起源神殿

    只见她侧躺在金色座椅之上,眼神望向远处,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这巨大的金色座椅,位于金色大殿的最深处,而这座磅礴无比的黄金宫殿,入口处耸立无数巨大的浮雕石柱,这些石柱诡异的排列,组成了四个大字!……......
  • 师生:芳华落

    师生:芳华落

    师生。灵异。短篇。漫天飞萤,她看着他。可望而不可即。
  • 九天仙密

    九天仙密

    又句老话“看一位少年如何问鼎巅峰,奇幻的世界不一样的历程,少年余钱的逆天之行。”
  • 修真神话

    修真神话

    修真神话是越后面越神话,刚开始就像小孩子玩耍一样,慢慢主角才有勇气面对任何事务。所谓说神话、包涵事务情节都是有些爽朗的,介绍也比较简单,也根据场合创造情景。修真神话里将会岀现很多方面的小节奏,稍有可能给人带来些情绪,但那些都是事的开始。主角将会穿越三个界面,在每个界面都有不一样的成就,也有惊人的一幕,想感受更多的节奏就继续观看修真神话吧。
  • 梦回隋唐之情定瓦岗

    梦回隋唐之情定瓦岗

    是的,我穿越了,从激动到平淡,从厌恶到习惯,当一切成为定局,当一切无法挽回,却发现已经回不去了......王小唐,并出众的的外表,头脑迷糊,智力算得上中等,平凡似电视剧中的路人甲。如果没有那个抽屉,如果没有那只猫,她,王小唐,会平平安安的生活在21世纪。然而,那毕竟是如果,事实上意外发生了,她竟然是童话中的静香,万能却又迷糊的阿梦从2052年来到她的身边,并承诺要将她带到一个梦想的时代,是的,梦想的时代......青春无价,岁月无痕,历史的海洋里,竟然有了两个我:隋朝公主凌烟,身份高贵,却命运多舛,红颜薄命,在历史的潮流里如逆流而上的松鱼,随时会被黑熊抓住成为腹中餐。柔弱的她在乱世如何生存,而周围的三个男人,或风流倜傥,情有独钟;或心猿意马,图谋不轨;或看似冷酷无情,实则情深似海……人与人之间,除了坦诚相待,还剩下什么?当金钱,名利与欲望交缠在一起,当爱情、友情与亲情糅合在一块,王小唐该何去何从?在历史的潮流下,王小唐也只是王小唐,无论她怎样未卜先知,无论她如何聪明睿智,也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和即将发生的。她拥有的唯有自己而已……片段:烈日炎炎下,竹叶轩院子里的几棵竹子青翠欲滴,微风袭来,带着淡淡竹叶香吹到李世民鼻畔,他本能的深嗅了一口,瞬间一股清新扑鼻而入,黑曜石般的眼睛里散发出少有的冷漠“你非要这要吗?”碧青色的裙衫下一个纤细的身形轻微微动了一下,背对着世民的身影传来一个女子清幽的叹息声“你我缘分已尽,请陛下离开吧!”“你——”世民紧皱的眉头收的更紧,眼神里透露出焦虑和不安,右手伸出去想要抓住眼前那个背影,却被对方倔强的声音制止,停在半空无所适从。“陛下,你已经贵为天子,拥有后宫佳丽三千,不必为奴家一个亡国妖女劳心费神!请回吧!”凌烟感觉到他的焦躁,眼睛微微一眨,往事再次袭上心头,一幕幕惨剧,一张张熟悉的脸庞,不,她不能回头。……“烟儿,你长了一颗倾国倾城的头颅,真不知这颗头颅会被什么人取走!”面色苍白的隋炀帝抚摸着俯卧在膝上的小女儿,看着她绝世的美貌,禁不住感慨道。“不,父王,女儿要永远伺候您,终生不嫁!”十三岁的凌烟虽然还不能完全明白父王的语意,但聪明伶俐的她从父王的神情和语气里隐隐感到一股不祥。“傻孩子!”隋炀帝苦笑了两声“那你不成了老姑娘!朕岂不受天下人职责!”“父王,不管怎么样,您在烟儿心里是最重要的”
  • 龙套逆天:小龙女成长记

    龙套逆天:小龙女成长记

    她,是一名电影学院毕业的科班生,因多年跑龙套,被人戏称为“小龙女”。她有一颗单纯善良侠肝义胆理想满天飞的小心灵,却无背景无人脉无出众容貌无傲人身材,只能靠着对生活的抗争和对梦想的坚持,在娱乐圈的边缘摸打滚爬。不愿被潜规则,但却先后遭遇强暴,男友被抢,相依为命的妹妹患上白血病。。。。。。最终她经历痛苦蜕变,凭着聪明才智和种种手段,逆天成长,一举进入一线明星行列,直至拿奖拿到手软,成为万众瞩目的影后。最终,她嫁给一位真心爱她为她离婚的地产大亨,同时,开了无数家名为“兔子的乌托邦”概念咖啡书店,不为赚钱,只为圆她死去妹妹的童年小梦想。
  • 葬花私语

    葬花私语

    迷雾拨开,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学生党,不常跟新,见谅。个人偏爱唯美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