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9900000010

第10章 江湖帮会与武人

武林人士闯荡江湖,需要寻找靠山。帮会讲究江湖义气,“有大祸临身,可向同门寄妻托子”,“兄弟闯祸,须当搭救兄弟出关。”对外则讲顺者昌逆者亡……初出道的武林人士,在江湖中需要这样的后盾,才能凭武艺、凭打打杀杀在江湖上扬名立万。

武林门派与江湖帮会几乎同时形成于明末清初。武林门派与江湖帮会有着相同的江湖性和宗派性。二者虽是两个不同的社会结构,存在着本质区别,但他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甚至还会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而习武人加入帮会,也是一条出路。

(一)凡结社必习武

江湖帮会本是一种民间团体形式。明末清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大量的贫苦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城市游民。他们在孤苦无援的境遇下必然产生建立团体的愿望,期望在这个团体中能够亲密交往,相互扶持,共谋生存。这是帮会形成的基础。

大批无地可耕的农民进入城市,只能靠做买卖或从事手工业谋生,还有就是靠江湖行当获取生活所需。有钱的商人正好利用这股强大的力量,于是最早的帮会形式出现在商业和手工业中,那就是商帮和行帮。商帮偏重于地缘因素,如安徽帮、浙江帮、******(晋帮)等;行帮偏重于业缘因素,如漕帮(搞运河航运)、盐帮(买卖私盐)、丐帮。除商帮、行帮之外,那些从事江湖行当的游民,以及流氓、地痞、无赖也会建立帮会团伙,是为欺行霸市,恃强凌弱,骚扰百姓。如前文提到的新中国成立前垄断北京大车、排子车、脚行业务的“搂包”组织;以赊取、转卖、坑骗、勒索为业的“倒装”组织中的“飞轮队”、“九头鸟”、“三十六友”;拐卖妇女儿童的“砟子行”;以及上海滩的“斧头帮”、“兄弟会”等。他们大多是为了独占一块地盘,或独霸一种行业。这是黑社会性质的流氓帮会。

凡结社必习武,在明末清初是一种普遍现象。商帮最先与武林结缘,它雇用武人保护货物安全流通。当产业越做越大的时候,看家护院也成为武人谋生之路,从而促生了保镖行业。行帮为了霸占地盘,垄断业务,也会组建以武人为主的打手队伍,以保护本帮利益。流氓团伙一类的帮会更推崇有武功的人,因为不同团伙之间会产生许多矛盾,械斗不可避免。因此,帮会重视习武,重视武人,理所当然。

(二)秘密帮会更重视武术传习

商帮、行帮,乃至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流氓帮会,很少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因此,从规模、势力、人数、影响等方面来看,都比不上赫赫有名的青洪帮。青洪帮是秘密结社式的帮会,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洪”帮反清,“青”帮安清。洪帮乃是洪门的别称,青帮乃是安清帮的别称。这种帮会没有行业、地域、同乡等观念,而是以赞成其宗旨、拥护其首领为主要条件,凡符合条件的人皆可加入,既受帮会保护,也要受帮会管理和制裁。反清的洪帮历来重视武术训练,乃是出于武装暴动的需要。安清的青帮由于与洪帮作对,也需要强大的武装力量,因此重视对武人的吸纳和武术训练。

据曾在洪门担任过堂主的樊松甫先生在《我所知道的洪门史实》一文中说,洪门始于明末抗清的郑成功。郑成功出于反清的需要,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创立“金台山明远堂”,与手下诸大将结为异姓兄弟,是为“洪门开山立堂”之原始。但还不能算秘密结社的帮会组织,也算不上占山落草,因为他有地盘,有军队,有百姓。

真正创立“洪门”帮会的是他的部将兼盟弟蔡德英(忠)、方大成(洪)、胡德帝、马超兴、李式开。这五人受命前往清军占领的东南地区发展组织,被清军围剿负伤。伤愈后,五人喝血酒,重新盟誓,再行组织力量规划复仇。因为这五人原是大明史可法参幕洪英的部将,洪英死后投靠的郑成功,所以他们的新组织尊洪英为始祖,尊郑成功为武宗,史可法为文宗,从事秘密反清活动,这才是洪门正式结社之始。

后来洪门推举陈近南主持“复明”事宜,陈死后,接任者苏洪宝于康熙十三年(1674)改名天地会,宣传以“天为父,地为母”。入会者均称洪门或洪家兄弟,长期在珠江、长江流域秘密活动,并在海外开山立堂,如美洲的致公堂。所以说天地会与洪门是一家。而洪门创始就与习练武术和武装抗清分不开。

洪门为躲避清军追剿,只能在穷乡僻壤开山聚众。在城市则采取秘密活动。他们先创立“礼”门,借着戒烟、戒酒、戒赌、戒嫖的名义发展组织。后又创立“白”门,以神道为号召创立许多民间宗教,吸引具有敬神习俗的广大农民。

后来洪门派遣党徒向南洋各埠和内地各省发展秘密组织,均自立名称,如九龙山、三合会、三点会、匕首会、双刀会、红钱会、大刀会、小刀会等,待机起义反清。这些组织都以习武联络群众,从其名称上可见一斑。

在北方,则有反清秘密组织白莲教。白莲教是混杂着佛教、明教、弥勒教等教义的秘密宗教组织,大约起源于宋代。元明清三代常被造反农民利用作为组织斗争的工具,以“明王出世”、“弥勒降生”为号召,发动起义。它的教名经常变化,以迷惑统治者。如明代有“闻香教”、“大乘教”,清代有“清水教”、“八卦教”、“天理教”等名目。

白莲教与武术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入教者平时公开习拳练武,时机一到,树起旗杆就是一支队伍。嘉庆元年到十年(1796—1805)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嘉庆十八年至十九年(1813—1814)冀鲁豫以天理教名义发动的林清、李文成起义,都是先习武再造反。武术界常提到的冯克善就是其教派中的离卦之主。秘密帮会习武并非杂乱无章,也是遵循着武术流派。像乾隆年间山东寿张的清水教,传授的是辟谷气功及拳棒;清嘉庆年间流行川陕甘鄂的青莲教,教授的是少林神打武功;红灯教传授的是阴操和神打。其时,白莲教与天地会的武装起义给清朝统治者以沉重打击,并称“南会北教”。

所谓青帮,实为安清帮,其与反清的洪门是对立的。安清帮的开山祖是翁雍、钱坚、潘清,传说他们原是洪门派到北京的细作,被俘降清后,组织安清帮向清廷表忠心。安清帮以漕帮为基础会众,开山后,负责为清廷护送军粮,将杭州至北京通州的大运河漕运纳为管辖范围,设有128人及书童1人为码头官。码头官有四品都司、五品守备、六品千总的职级,师徒相袭。当时,安清帮的势力范围沿运河跨大江南北。安清帮与武林的关系极为密切,仅在清末民初,北京武人很多是安清帮的成员,按入帮早晚排序论辈。这些人中有许多知名武术家,在其本门派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弟子门生中是一言九鼎的人物。他们入会壮大了安清帮的势力,又把帮中规矩、习气、手段带回本门派中。当时,一些人多势大又与安清帮关系密切的拳种门派,在管理上、行事中都带着帮会色彩,给人一种帮会组织的印象。

“洪”、“青”界限历来极严,洪门谚语称:“由青转洪,挂彩披红;由洪转青,剥皮抽筋”,足见其势不两立。

清朝灭亡之后,洪门没有了政治目标,组织逐渐涣散,渐渐沦为江湖帮派。无清可安,加上海上运输兴起,南边的粮食可由轮船直运天津港,运河失去作用,安清帮失去了经济来源,遂在上海、天津和长江下游的通商码头沦为游民组织,带有黑社会性质了。民国时期,青帮曾受袁世凯利用刺杀宋教仁;曾参与******1927年“四一二”大屠杀。抗日战争时期,青帮中的一些头面人物如张啸林还当了汉奸。

秘密结社的帮会创建初始冠冕堂皇,但多年来它在组织发展中,不分良莠,吸收了大量游民,其中不乏光棍流氓,江湖习气由此渗透帮会。至清末入民国,帮会的政治目标淡化,终沦为巧取豪夺、敲诈勒索的暴力团伙,也造就了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流氓。这个时期武术反而成了他们多行不义的工具。

(三)武林与帮会的交融

武林门派与江湖帮会因为有着相同的宗派性、江湖性,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如组织形式上的入门、拜师、排序、结拜;管理形式上的戒律、规定、守则、家法;意识形态上的江湖义气、快意恩仇、祸福同当;社会交往中的黑话隐语、动作手势、江湖礼仪,等等。这些相似的特征使二者有了互相借重、互相交融的条件。

武林人士闯荡江湖,需要寻找靠山。帮会讲究江湖义气,“有大祸临身,可向同门寄妻托子”,“兄弟闯祸,须当搭救兄弟出关”。对外则讲顺者昌逆者亡,“听到帮内兄弟与外人打架,须勇力向前相帮”。初出道的武林人士,在江湖中需要这样的后盾,才能凭武艺、凭打打杀杀在江湖上扬名立万。

当武林门派与秘密帮会的政治诉求一致时,一个武术门派的徒众还会在师父率领下整体加入到一个帮会组织中。当年活跃于山东冠县、威县一带的义和团是两个武术门派的徒众,一个是赵三多传的“梅花门”,一个是闫书勤传的“红拳门”。在曹县、单县一带的义和团则是刘世瑞所传金钟罩门的徒众。在这个时期,在这些地区,帮会与武术门派几乎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程度了。可以说秘密结社的帮会对武术的发展曾起到过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当属于某个帮会某个教门传授的武术在这个帮会教门被取缔后,其技艺犹存,仍会以武术门派的面貌存世,甚至流传很广。社会并不因其曾属于会道门而排斥其技艺。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对为害人民、为害社会的封建帮会、流氓团伙、反动会道门给予了严厉打击,其中包括个别拳社中一些作恶多端的武林人士也锒铛入狱,武林界得到净化,江湖气从武林渐渐淡出了。武术终于迎来大发展的春天。

同类推荐
  • 遗失的古国

    遗失的古国

    中国虽然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尚书》、《春秋》、《左传》等著作,尤其是司马迁《史记》问世以后,中原王朝就开始流行史书传世。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了解了祖先的生活和历朝历代每位国王、每位大臣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原王朝高高在上和古代交流的有限性,使得封建王朝历代史书编纂者,对于边陲小国记载甚少。也许是因为史官们不了解,也许是因为史官不屑了解,总之,历代史书中对于这些古国的记述都是非常粗略而又不全面的。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古国完全消失而不为人所知。
  • 怎样取名改名全书

    怎样取名改名全书

    本书阐述了取名的方法和技巧,介绍了孩子取名、成人改名、民间取名的传统习俗等。
  • 中国生肖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生肖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详细讲述了取人名的方法、技巧以及禁忌,同时介绍了商业领域的取名原则、思路、方法等。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可以说,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人的性格。所以,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便成了至理名言。然而,是否能够由此而引申出人的外貌与性格之间就有着必然的联系,却很难轻易地下结论。但是,自古以来,外貌与性格两者的相关性说法较多,同时这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特有的偏重于感性的模糊经验型思维方式。《外貌与性格》就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毒妃

    重生之毒妃

    重生后,只想复仇的她,发誓不再爱上任何一人的她,却遇到了自我中心、唯我独行、旁若无人的他!
  • 李氏家族

    李氏家族

    这是一部引起读者关注的长篇小说。它全景式、多侧面地描绘了一个家族繁衍发展的兴衰史。在李氏家族的发展历史上,有闯皇城、告御状的男子汉;有心黑手辣、精明干练的少奶奶;有苦读三载、一举成名的新科状元;有万贯家财、可号动九州十三县的亏帮头子……生活在改革大潮的李氏后人中,有飞黄腾达的市长,为富不任的经理、醉生梦死的情人、离婚不归的媳妇……历史和现实的强大反差,祖先和后代的不同人物命运,构成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
  • 桃花续世情

    桃花续世情

    不论生与死不论苦与乐无论这世间会变成怎么样你是我的终究逃不走
  • Sky Pilot

    Sky Pilo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是我的心上刺青

    你是我的心上刺青

    再遇上江修哲的时候,他依旧英俊潇洒,身边挽着美女,还不忘勾搭她的下属,勾搭她的朋友。她愤愤的指着他的鼻子骂道:“江修哲,你就是空有一副臭皮囊。”他亦反唇相讥,“你也不过是一个心毒嘴贱,虚伪透顶的女人。”后来他说,我本以为你是石头,我终有一天能把你捂热了,可现在我发现我错了,你是死人,死人是捂不热的,所以我要离开你。她本以为他们永远不会再有交集,可有一天她失去了所有,快濒临崩溃的时候,他开始象个鬼一样缠着她。不是所有人都勇气都象陈默一样走完完美前的荆棘路,因为每走一步都是伤,也不是所有的人能象江修哲一样耗尽六年的力气去爱这样一个顽固颓废的人,所幸的是他们等到了对方。
  • 变身封印

    变身封印

    但见:那九头魔蛟化作原形,立在黑山之上,一声吼闭月,二声吼,封星,三声吼雷鸣,四声吼风起,五声吼天摇,六声吼地动,七声吼鬼哭,八声吼人妖哀哉,九声同吼天地混沌.....
  • 我家男神是女人

    我家男神是女人

    少年初回A国,却是先去了言铃学院,他喜欢搞事情,还喜欢撩妹,在学校他是全校皆知的校草;在生活中,他是人人皆知的偶像歌手,有一个帅气的老板经纪人围绕左右。有一天,某落看着吃棒棒糖的少年,有些宠溺地说:“做我的人,保你能有无穷无尽的糖。”“老板,去祸害小女生吧!”少年含着糖,有些口齿不清。“是啊,你也是小女生!”“靠!我是男的,不信我脱下裤子你看看!”某晨知道他有洁癖,故意说道。“好啊。”某落看着某晨,不禁玩心大发。“还是算了,我不想让我这瘦弱的身材脏了您的眼。”某晨转过身去。“别闹了,晨,答应我吧。”某落走近她,在身后抱住了她,“我知道你是女生。”
  • 离商之战

    离商之战

    不一样的世界有不一样的体验,本人首发,多多支持
  • La Grande Breteche

    La Grande Bretech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致那些不能在一起的爱情

    致那些不能在一起的爱情

    年少时,我们有过青梅竹马,但后来大多只是青梅竹马而已。渐渐长大后,我们开始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一个愿意付出努力保护的人,但又分手了。我们在分,找,分,找中走过青春年少。太多人成为了记忆,后来才明白,找一个最爱的太难,找一个不爱的又不愿意,以至于选择了一个最合适的。关于那些最终不能在一起的,我只愿在这里想起它们。本文不是小说,但比小说更值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