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7200000041

第41章 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MBD)、注意缺陷障碍等,是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等为主要特征,属于破坏性行为障碍。患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时出现动作不协调、性格或其他行为异常的综合征,其症状一般在7岁以前就表现出来,典型年龄为3岁,8~10岁为发病的高峰期。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统计差异很大,为1.3%~13.4%,平均发病率为3%。男女比为4.9:1,男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其原因之一可能与男童更易有冲动和攻击行为,并且容易伴随品行方面的问题,而更为人们所注意有关。

1.儿童多动症病因

(1)遗传因素,单卵双胎发病率100%,有的家庭发病率多,可能为多基因遗传。多动症儿童同胞中被诊断为多动症,其三代中有精神病的、母亲有癔症者及父母脾气急躁者,均明显多于正常儿童。

(2)脑部病变损伤也是重要因素,如出生时窒息致脑缺氧、脑部感染、外伤、中毒,以及营养代谢障碍等。50%有脑电图轻微异常。

(3)心理异常儿童常常用行为来讲话,表现出行为异常。

(4)家庭环境(即父母的教育程度、职业等)不良。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社会经济层次较低,说明父母受教育少、不会教育孩子、不讲文明或简单粗暴,可以促成多动症的发生。

(5)教育方式有问题。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法上弊病甚多,如管教不一致、经常打骂孩子、不能以身作则、对孩子比较娇惯、家庭不够和睦等。

2.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症状

(1)注意力集中困难:近年来对多动症儿童的研究发现,注意力集中困难是最突出的表现。这类儿童比一般的同龄儿童更缺乏专注及贯彻到底的能力,他们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分心。轻者,对感兴趣的事情还可以记住、注意听讲或观看;重者,对任何事情都不能引起其注意,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做另一件事,所以他们经常表现为做事有头无尾,丢三落四。

(2)活动过度:这类儿童似乎有一种用不完的精力,会不断地活动,有的儿童从婴儿时期就有过度活动的特点,爱哭闹,难以入睡,喂食难,长以跑带走,平时老是翻箱倒柜,不是拆玩具就是打翻碗盆。上学后,在需要安静的场合,表现显著的过度活动,小动作多,在课堂里总是坐不住,屁股总在座位上扭来扭去,严重的甚至擅自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喜欢跟人讲话,开玩笑,扮小丑,惹是生非。

(3)任性冲动,情绪不稳:多动症的儿童经常是行为先于思维,行动之前从不考虑后果。比如,他会在课堂突然喊叫,甚至离座奔跑,抢同学东西或袭击别人,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有的儿童则表现出比一般儿童胆大,不怕危险,兴奋时难以自制,令人感到莫名其妙;不高兴时甚至会出现攻击性行为,有的儿童不如意就大发雷霆,甚至踢人、咬人。

(4)学习困难,认知障碍:多数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是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但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肯定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他们的学习成绩较差,常常不及格,或成绩波动很大。少数患儿伴有认知功能缺陷,主要表现为视听或视动功能障碍,以致动作不协调,产生阅读、计算、书写、绘画,以及分析图形困难问题。

(5)行为不良:几乎80%患儿有各种各样不良的行为表现,如好打架、好顶嘴、不服从命令、倔强、横行霸道、恃强凌弱、好发脾气,纪律性差等。这些不良行为的出现很多时候不是出于品行不良,而是他们实在不能控制自己,但如果不注意教育,可能会发展为品行等问题。

3.儿童多动症的判定

作为临床医生,常常听到孩子家长反映,我们家的孩子比较顽皮,活动太多,是否患有多动症呢?活泼、好动、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尤其是现在儿童见多识广,聪明伶俐,爱动脑筋。独生子女受宠爱有加,都比较任性,缺少自我控制的锻炼,让人感到顽皮、淘气、多动,又任性。其实,顽皮是爱动脑筋的表现。判断“好动”和“多动”也不是很容易的,作为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密切观察孩子生活和学习,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

(1)判断注意力是否集中:注意可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前者为自然发生的,后者为自觉的、有目的的注意。婴儿时期以无意注意为主,随年龄增长,活动范围扩大,内容增多,动作语言功能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出现有意注意,但幼儿时期稳定性差,易分散、转移;5~6岁后才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但集中时间约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后是30分钟。多数孩子对感兴趣的事容易全神贯注,还讨厌别人的干涉,如看动画片、连环画、讲故事。多动症儿童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涣散,无论玩积木,看画册,都不能集中较长时间,对大人说话也不能完整地听完。如果看所喜爱的“黑猫警长”、“孙悟空”等动画片,却能安静地坐在电视机前1~2个小时。这种兴趣爱好证明“顽皮”孩子的注意力能集中相当长时间,应该说没有多动症。

(2)判断是否活动过度:活动是否过度,很难用活动程度来判断。每个人活动的程度不同,一般说男孩子比女孩子更好动些。由于儿童模仿性强,常跟男孩子在一起玩的女孩子也会顽皮些,而和姐姐一起长大的弟弟会比一般男孩子文静。多动症的孩子有小脑轻微损伤,自我控制的能力弱。这种“多动”往往是不能控制的“乱动”,多动症儿童的行动常没有明确目的,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一点小事就喊叫哭闹,脾气暴躁,做事易冲动而不顾后果。“多动症”的孩子到了医院门诊,到处乱跑,看见什么都要摸,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且行为表现明显地幼稚,比其年龄要小。正常好动的儿童做事有目的性,有计划性,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胡乱吵闹。虽然有时也有“坐不住”的时候,但是“动”有一定的目的。“顽皮”的孩子却是很聪明的,知道什么场合可以顽皮,什么场合不可以顽皮。顽皮起来花样百出,都是有自己想法的。多动症的孩子协调动作差,走路经常发生冲撞,奔跑时常常摔跤。手指活动,如扣纽扣、系鞋带等动作很笨拙。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小儿经常哭笑无常,做事随心所欲,遇有不称心就大吵大闹。

(3)判断学习是否困难:多动症的儿童表面上智力正常,但由于注意力不能集中,活动过度而影响学习成绩,无论唱歌、背诗、识画都比其他小朋友学得慢。同时文字书写潦草难认,分不清左右、颜色、地点的方向,常常把词、句子念错或念倒,如上海读成海上,思路不严密,注意力不集中。正常儿童也有注意力不集中,也会写错字,算错题,但更多的事情是可以很好完成的。所以,学习成绩有时可以作为判断多动症的参考,学习不努力,但学习成绩很好,也不能认为是多动症。

(4)多动症可以因年龄、性别、个性、环境不同,表现为各种各样:可以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自我控制能力逐步发育完善,可以自愈。如果家长过于溺爱,百依百顺,孩子发展到随心所欲,情绪冲动,完全没有控制自己的能力,以至于出现没有目的地“多动”、“乱动”现象,日久发展成为多动症也是有的。

4.儿童多动症严重程度标准

(1)轻度:症状未(或略)超过作诊断时所需的数目,且学习和社交能力无损害或损害极微。

(2)中度:症状或功能损害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3)重度:症状超过作诊断所需的条数很多。且家庭活动、学校活动和与其他小儿交往能力都有明显和广泛的损害。

5.儿童多动症的危害

儿童多动症是困扰每个家庭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多动症的防治,以及对多动症儿童管理是值得家庭、学校、社会关注的问题。

(1)对个人的危害:轻微多动症儿童只是在学习上不能专心,不能主动去学,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在行为上不能自控,表现为不服管束,被人歧视。重症多动症儿童则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不能跟班,难以读完小学及初中。在行为上惹是生非,干扰他人。随着年龄增长,因无法自控易受不良影响和引诱,可发生打架斗殴、说谎偷窃,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对家庭的危害:多动症儿童不仅学习成绩较差,还厌学、逃学,扰乱课堂秩序,因此常常被老师批评,使家长又羞愧又恼火,回家后便对孩子进行责骂、棍棒教育。有的高价请家庭教师,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也无济于事;有的孩子对家长产生对抗、仇恨情绪,影响家庭和睦。

(3)对学校的危害:在学校里,多动症儿童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打架斗殴,偷窃破坏,成绩低下,即使老师花很大精力也收效甚微。如果一个班有几个这样的孩子,则教学质量必然受到影响,使老师特别恼火,总想让他们留级,甚至把他们开除。

(4)对社会的危害:多动症儿童如不及时治疗,到成人后由于自控能力差,爱冲动,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往往犯罪率较高,并屡教不改成为惯犯,影响社会安定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6.儿童多动症的治疗

(1)一般性治疗:首先要明确本病属病态,患儿不是故意捣乱,对患儿不应歧视。经常责骂、惩罚非但无益,反而伤害其自尊心,造成精神损伤。但也不能放任不管,要对病儿进行个别教育,指出其缺点,稍有进步应予鼓励,提高患儿对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克服缺点的决心。

(2)药物治疗

①哌甲酯(利他林)。每日每千克体重0.2~0.5毫克,个别可达每日每千克体重0.7~1.0毫克,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用2~3日症状不改善再加量。最大量每日不超过30毫克。每天早晨上课前半小时服1次,下午上课前服1次,下午4时后不要再服药,以免影响晚间睡眠。星期日及假日停药。

② 苯丙胺。剂量为哌醋甲酯的一半,每日每千克体重0.1~0.3毫克,药物作用时间可维持6~18小时,每日晨服药1次即可。

以上两种药物长期大量服用可抑制体重及身高增长,若每日剂量不超过20毫克,不致影响体重及身高。

③ 匹莫林(化学名为苯异妥因)。与哌甲酯相比,有以下几种优点:药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半衰期12小时左右,因此只需每日上午服药1次即可。不良反应少,对食欲影响不大。排泄慢,停药后仍可维持数日。匹莫林治疗剂量每日1.5~5毫克,每日最大量为80毫克。服此药需数日至5~6周才见效果。

同类推荐
  • 不完整的天空:来自中国单亲家庭的成长报告

    不完整的天空:来自中国单亲家庭的成长报告

    本书向你分析了单亲孩子的成长个案,直视了单亲家庭生存状况,传授了单亲家庭和谐教子的技巧。
  • 天使启示录:育儿纪实

    天使启示录:育儿纪实

    本书介绍了作者的育儿心经,共分四部分:我心中的太阳、初升的太阳、阳光岁月、最初的炼狱。
  • 非常好孕

    非常好孕

    一个健康的宝宝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即使有经验的长辈对备孕、助孕的了解程度也不到5%。孕育健康聪明宝宝不能交给概率,从想怀孕的那一刻起,就应该遵循科学的饮食、起居、运动,争取怀上一个健康的宝宝。本书总结了妇产专家余月娥35年临床助孕经验,手把手教你孕育一个健康又聪明的宝宝...
  • 心理健康篇(儿童家庭教育系列)

    心理健康篇(儿童家庭教育系列)

    本书主要介绍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孩子的基本方法、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关于留守儿童和灾后心理健康的问题及对策等内容。
  • 价值10亿的教育课:培养全身心健康的成功孩子

    价值10亿的教育课:培养全身心健康的成功孩子

    两位教育专家以亲身经验,告诉我们,为了培养有灵性、能成功的孩子,每个家长部必须关注的10个方面: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一定教会孩子学会做人;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发现孩子身上的成功点;抓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要给予孩子你应该给予的,更要给予孩子所真正需要的;掌握与孩子交往和沟通的技巧;做孩子的榜样;在家庭中构建一个推进孩子学习的“学术”环境!
热门推荐
  • 天石仙凰录

    天石仙凰录

    千年之难,神罡乱人间。天命之选,断己方补天。阳光诙谐的不羁少年带着傲娇任性的刁蛮公主,踏上一段精彩纷呈的旅程,却无意中一点一点揭开横跨千年的因果。因从何日起,果于今日栽。轮命本无常,回眸笑苍生。
  • 魔眼校园

    魔眼校园

    一首所有80后耳熟能详的动听歌曲,引发出了一个恐怖血腥的故事。看似平静美好的校园,隐藏着无数的阴谋和秘密。你,其实并不是你。校园的外面,真实的世界也早已经不是你想象中的那副模样……唯一真实的,只有你我共同度过的那一段,忧伤又美丽的青春岁月……
  • 心印复旦园

    心印复旦园

    本书主要由复旦大学退离休教授撰写的纪实文集。全书分“风范篇”、“创业篇”、“师泽篇”、“缤纷篇”,共收文章111篇。风范篇是对资深专家学者和管理干部的素描;创业篇是创业者艰辛创业的诗篇;师泽篇谱写的是师生情浓、薪火传承的乐章;缤纷篇是复旦人多姿多彩生活的扫描。
  • 杜先生传奇

    杜先生传奇

    杜荀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神气的色彩,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他一次又一次的从死亡线上爬回来,他一次又一次的解密神秘莫测的未知。他是全世界知名的大探险家,圈子里的人都习惯叫他杜先生,他的传奇不管你信不信,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 我不准你离开我

    我不准你离开我

    三个女生一次不一样的恋情。。。或悲伤或开心。。。因爱复仇计划外一触即发令人胆战心惊
  • 霸爱狂宠:前妻咱复婚吧!

    霸爱狂宠:前妻咱复婚吧!

    这是一个小红帽想要推倒大灰狼,却反被大灰狼扑倒吃掉的情事,她以为她要推倒的只是个落魄贵公子,却没想到对方竟是动一动手指都能够让G市风云变幻的徐氏集团总裁,等她知道真相,以为时已晚,她早已挑起了他的兴趣,怎么逃,也逃不掉了……
  • 王妃系列之机灵小王妃

    王妃系列之机灵小王妃

    女人征服男人而后征服世界,男人征服世界而后征服女人,这是千古之律。一个民女,一个满人,怎样成为王妃、皇后、皇太后这一系列悬殊的地位怎么会加在她的头上?      
  • 犹太艺术家传奇

    犹太艺术家传奇

    本书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 TF十年

    TF十年

    这本小说写的是tfboys和三位女主的爱情故事。中间会有很多瑕疵,还请见谅,我是第一次写小说。
  • 东方海皇

    东方海皇

    意外触动了上古法阵,公司小职员陈天朔的灵魂被传送至清朝末年,面对腐败无能的清廷,民不聊生的社会,欧美列强的侵略欺凌,战乱四起的时局,陈天朔宣称:“既苍冥有意,令吾重生于世,自要救民族于危难,解苍生于倒悬。顺我者,永安于中华,逆我者,自亡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中国之人以安之!”看陈天朔中与大陆群雄逐鹿中原,问鼎华夏。南逐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大胜。北拒沙俄入侵,力夺西伯利亚。东阻日本崛起,建岛链为藩篱。西进瓜分世界,与列强并列。(新书需要呵护,点击、推荐、收藏、打赏、宣传,一切都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