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6000000030

第30章 木屐、早茶及其它

现在,即使在广州,也少见木屐了。

屐在中国,却是比布鞋有着更早的历史,皮鞋则是海禁开通以后,由西方传入的事物了。南朝有位谢灵运,最后是在广州掉了脑袋的大诗人,生前是位浪荡公子,袭封康乐侯,性好游猎,他为了登山方便,还特地做了一种前低后高的木屐,等到下山时,倒过来,后高前低。据说,如履平地云云。可见中国古代,脚下之物,都登木屐,大抵是不错的。

现在日本人仍在穿着的木屐,肯定是唐代以前,由中国传到那里去的。那时候,日本入学中国的一切,和如今我们学西方的一切,那热情是很相仿佛的。不过,人家学了以后,客为主用,渐渐变成本土化的东西。但木屐在它的发源地,倒见不大到的了。和茶道的命运也差不多,在中国,除潮汕一带的功夫茶,还有一点古人饮茶的影子外,其它地方,把所有喝茶的繁文缛节都给免了,只是在一衣带水的东邻那儿,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而且变成纯粹的东洋文化了。

等到中国的木屐完全消失以后,将来,有一天,这也会成为日本的国粹。这实在很有一点嘲讽意味的。

人的记忆有一种奇怪的选择功能,常常只有最快乐和最悲伤的事情,才能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象。但那泛泛的,无关痛痒的经历闻见,时间久了,也就置之脑后了,或者竟忘得干干净净。

但是,记忆犹如一张旧照片,偶尔翻出来的话,虽然发黄了,褪色了,若能从模糊的影像中识别一些什么的话,说来也怪,那其实已经消失的部分,又能捕捉到一些,于是,陆陆续续地把那张记忆的破网,补缀起来。

我年青时,头一次到广州出差,那是五十年代,傻里巴几地被主人领着上九下九,白云越秀那么一逛。至今,只有那满城的绿,和那踢里踏拉的木屐声,仍在脑海里,其它细节,几乎全部淡忘了。

木屐声声,给城市增添了一番有时匆忙、有时悠闲的韵律。

一个陌生人,到了新的地方,总是先看到什么,接着才是听到什么,这种感觉的顺序,在当时的广州,常常是颠倒过来的,先是声音,后是画面。而且粤语的滴里嘟噜,木屐的踢里踏拉,有着一种共鸣作用,让我耳目一新。这两者,应该是杂沓的,噪乱的,但居然很合拍,很和谐,实在是奇妙的感觉。尤其,街上一些小女子穿着木屐,扭动着腰肢,边走边说,娇语屐声,花容笑面,那镜头是很让人神往的。

现在,当我努力回想起来,那时的这个城市,也许是最地道的一座原封不动的广州了,是一个没有变化的旧式广州。除了南下的干部外,这里很少有外来人口,一色的听不懂的广东话,和满街满巷的木屐声,构成了这个城市的特色。

后来再去广州,那里成了胶拖的天下,失去那聒耳的木屐声,真是情致大减。特别是小巷里的石板路上,夜深人静时,若无清脆的木屐声,的的笃笃地走过,听不到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一串回响,似乎缺少了一些兴味。其实,听不惯这种踢里踏拉的声音,夜里,扰人清梦,一早,搅人懒觉,是不怎么令人宁耐的。可是多呆些时日,便觉得不拖木屐而说广东话,好像不那么对劲,那话音的声势,也顿时削弱许多。

不知从何年何月起,一夜之间,木屐的踪迹全无,街巷里悄莫声儿,连买木屐的店也找不到,实在是很遗憾的。我还记得那种上了厚厚的漆,绘上好看的花纹,前低后高,讲究造型的木拖,穿在广东人所谓的靓女脚下,那娉娉婷婷的样子,绝不是穿别种鞋所能走出来的绰约姿态,很有一番别处见不到的风情。以后,多次去广州,还到珠江三角洲转了个遍,也难看到木屐和穿木屐的人。

我倒不是特别痛苦这种木屐文化的消失,只是奇怪忽而轰然而上、忽而戛然而止的国民性格。惟恐来不及地追时髦,赶浪头,又惟恐迟了半步似地扬弃决裂,广州的那些普通人,穿来潇洒方便的木屐,真像成语说的那样“弃之如敝屐”地扔掉了,总是有点可惜。

其实,无伤大雅的事情,完全用不着求其一律的。我们有些人,喜欢百分之百,喜欢一夜东风花竞放,喜欢大张旗鼓,喜欢雷厉风行,这有好的一面,但现实生活中,人和人,事和事,地方和地方,差别总是存在着的,有点参差不齐,也许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那是头一次去广州,天天被拖着木屐的主人,邀去东山那熙熙攘攘的、很负盛名的茶楼,坐在那里,消磨掉一个上午。初初不甚习惯,渐渐乐在其中,慢慢也体会到穿木屐,喝早茶,聊大天,是我们这位做东的主人,看作人生一大快事的原因了。

那时的两三块钱,总有现在的好几十或者上百吧,不大的桌面上都堆得无法再堆了。在我们这些所谓早点,不过点到为止的外地人看来,这样一种大啖而特啖之的吃法,不禁目瞪口呆。在中国,惟有广东人的早茶,绝对是真刀真枪,动真格的吃和喝,也是最能体现广东人性格的地方。

据主人说,一天睁开眼来,拖着木屐,踱出门去,没有到茶馆坐坐,这一天便不甚开心了。只要坐到桌边,至吝者,也得三盅两件,几个碟子,肠粉能少嘛,马蹄糕能不要嘛,那凤爪几乎是必点的,否则,还叫什么早茶呢?我也发现,在茶楼的食客中间,招待朋友者,联络感情者,洽谈生意者,聚会晤面者,各色不一,具有一定目的性者不少。但多数人,就是为享受这种早茶感觉而来的。这种当地人对于吃早茶的重视,如同礼拜,已经进入一种宗教感情范围,也让我们外乡人不胜讶异。

后来,总是有机会到广州来,可能由于商业社会的缘故吧,那种茶楼里的平民气氛日见其淡了。价格也不是普通老百姓的口袋所能承受得起的了。而且,随着食客的非广东人成分的比例加大,茶楼为适应这些人的胃口,那些不中不西、不南不北的面点粥菜,也和传统的早茶食品,一块登场了。

那些视早茶为礼拜,早先穿木屐的食客,肯定对这种变化的早茶,要敬而远之了。

变化,是世事之常,世界上所有好的,不好不坏的,以及坏的种种变化,无不因为政权的力量,金钱的力量,和属于老百姓自觉或不自觉的力量所促成。广州人的早茶,会不会最后像木屐的命运一样,变得不知所云,也不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广州,穿木屐,打雨伞,于微风细雨中,踏泥泞街道,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情景,已不多见了。还记得喝罢茶出来,途经菜市,见识广州的主妇购菜,也很让我们这些外地人大开眼界。居然挑了半天,只买一条二指宽的鱼,而且还是半边;居然在肉案前站了好一会,才割一点点肉,一根草茎即可挽起,重量少有超过半斤者。这在北方,也就是猫食的水平罢了。

后来,终于明白,广州苦热,只有早晨凉快,所以,早茶是一天中吃得最大快朵颐的一顿。其它两顿,便用那两指宽的鱼,半斤重的肉,加上一碟蔬菜,随便对付了事。而木屐所以在广州有长久的生命力,就因为这地方的多雨和潮湿,和那路面总是泥泞积水的街巷使然。

生活的全部学问,就在具体实践之中。变,是一种必然。但变得罔顾现实存在,便难免荒谬悖误,这也是历来生出许多烦恼之所在。

最使我最念念不忘于那次广州之行者,就是在北方绝看不到的那满城的绿,这可真是最有魅力的特色了。

广州又名羊城,也叫花城。有一本文学杂志,很老牌的了,就叫《花城》。其实,广州更应该叫绿城才对。那小巷子里的路,好像从来不曾干过,下雨不下雨,永远是湿漉漉的,这大概也是广州人过去必须穿木屐的一个原因。由于这潮湿,巷子愈深,房子愈老,苔痕愈著,触目所及,无处不绿。那矮墙里探头的蕉叶,晒台上垂落的盆栽,庭院里摇摆的翠竹,屋顶瓦缝,山墙罅隙里自生自长的碧草野花,都是大块大块的淡青浓绿,满目翡翠。

过去,不知何以把深色的绿,称作“墨绿”,到广州,便晓得绿到极致,离黑便不远了,加这个“墨”字的来历,大概是这样的缘故。三十年代诗人徐志摩喜欢用的“浓得化不开”这形容词,第一次到广州的我,马上想起这句诗。这浓得化不开的绿,便是留在脑海里最深刻的记忆了。不过,现在的广州,高楼林立,路网密布,触目所及,只有钢铁水泥和玻璃墙幕构成的浑然大物,猛看过去,和香港铜锣湾一带几无差别,与纽约、芝加哥这些大都会相比,也快赶上去了。这当然不是坏事,否则还叫什么现代化呢?但绿城不绿,实在是给怀有那一份记忆的我,不禁黯然神伤了。

在第一次到广州以前,惭愧得很,年青而且孤陋寡闻的我,连香蕉、芭蕉也没见识过。在南京读书时,见到校园里花匠侍弄的美人蕉,便觉得其叶之肥阔,之茁壮,比北方盆栽的同类要大气得多。到了广州,那叶片比一比半层楼高的蕉棵,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站在如此庞然大物的芭蕉前,那叶之硕大无朋,真吓一跳。连叶上面爬的蜗牛,也十分雄伟,尽管广东人富态者少,女士尤娇小玲珑,但当地的蜗牛好争气,比北方蜗牛要大几十倍,有拳头那么大小。也难怪只有这样的阔大叶片,才能托得住它了。这当然是北方人的少见多怪了,当地的朋友把我笑了个够。

我还记得,只有在南国,才能懂得那支广东音乐《雨打芭蕉》,为什么旋律是热烈而又欢快的原因了。最初在异地听这支曲子时,觉得那雨也不免卖力气一点,总有不那么协和的喧闹之感,是不是太快活、太跳跃一些呢?这大概由于人们的脑海里,有着太多关于“潇湘夜雨缠绵意”,和“巴山夜雨涨秋池”的那种润物无声的预期吧?但实地一体验,那南国的豪雨,打在芭蕉叶上,夜深入静,声响确是有紧锣密鼓感,有千军万马感,很惊人的。当时,作客的我,住在东山,人烟远没有现在这样稠密。有时,大白天,偏僻的马路上,幽静得竟无一人行走,现在,这景象大概再难找到了。时值台风季节,暴雨来时,绝对是气势磅礴,声震九天的。雨过以后,到院子里一看,满园残红败绿,一地翠色狼藉。留在树上的,绿得弥加生气蓬勃。跌落在泥土上的,也同样被冲洗得干干净净,绿得照样鲜明,和透出不死的生命力,这也是别处见不大到的盛况。

也是那次台风,把东山靠铁路那边的行道树,都是巨大的白杨吧,给刮得东倒西歪,有的还断了,倒了。卧在马路上,一时来不及抢修,车子便从倒地的枝叶碾压过去。也许,五十年代,交通不像现在这样拥塞,断树残枝拦在路口,一两天不清除,似乎也无甚影响。

令我们惊骇的是,这些垂死的树木,那绿叶仍然挺括地生长着。天天路过那儿,天天如此茂蕤,直到被锯断,被拉走时,一点萎靡的样子也没有,还是那样绿盈盈地透出鲜活的生气。

从未见过如此强大生命力的绿,我们都被那不死的绿震慑住了。可现在,广州的绿,被高楼大厦挤得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至少在城市的中心部分,已经是这样一个岌岌可危的态势。

我记得1949年进北京城的时候,站在北海的白塔上望去,除了故宫的琉璃瓦一片苍黄外,全城掩映在树荫绿海之中。那份完美,那份宁静的古都风景,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然而,四十多年过去,现在,北京城不知扩大了多少倍,但昔日那绿遍京城的画面,已被许多顶天兀立的、横空出世的建筑物,给切割得支离破碎,不复原样了。

我想,变化的同时,对传统,对过去,对新鲜的、外来的事物,抱一种不全是,也不全否,不百分之百的肯定,也不横扫一切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吸受应该吸受的,保留值得保留的。让这个世界多一点美好,自然,真实,善良,那该多好呀!

前不久,去了一次广州,好像听当地人说,木屐声又在街头响起,好像价格也不菲。如果真是这样,说明历史真像流水一样,大概是很难割断的。

因此,哲人言,生活之树常青,这话是一点也不错的。

同类推荐
  • 穆时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描素的这些声音,这些脸,这些错杂的街头风景,全是熟极了的。
  • 古典情思

    古典情思

    从书中可以看出,“仙作”之美,美在材质,美在工艺,美在工艺中的文化内涵,三者缺一不可。传扬“仙作”之美,理所当然要向这三个维度深入,才可能直逼古典工艺家具之美的内核。在这一方面,志忠除了向各大媒体提供新闻稿件,广泛报道“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的发展动态外,还深入研究,深度挖掘,试图全方位展现古典工艺家具的独特魅力。志忠虽不是工艺师,也不是专业的文化研究者,但他是明智的,也是用心的,以自己的悟性和才情,穿越古典工艺家具繁简不一外表下的迷障,向着这三个维度深入,把貌似简单其实复杂的“仙作”说得有眉有眼,有滋有味,颇为引人入胜。
  • 有一种幸福叫微幸福

    有一种幸福叫微幸福

    匆忙的大时代里,我们期待大格局,渴望大成功,却不经意间错过了细细品尝“微幸福”的机会。本书通过截取生活的片段,引用经典的故事,使用轻暖的文字,带我们重新发现工作、生活里的,细微的幸福和美好。这本书教会我们的不是补救过失和错误的方法,而是珍惜和享受的心情。不管你遭遇怎样的境况和风景,都可以用一颗细微的心,去发现和拥抱你手头、身边,甚至心底的温暖和美丽。就像那句简单却动人的箴言所说:“用心、真心、开心,所以生命盛开。”
  • 沧浪诗咏

    沧浪诗咏

    沧浪诗社和沧浪区有缘,它也是因沧浪亭而得名,而且就在沧浪区辖区内办公。因此一向多情的诗人就对沧浪区特别多了一份关爱。以弘扬旧体诗词为己任的沧浪诗社自1984年成立以来,诗人们就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了大量讴歌沧浪区发展变化、民情风物的诗篇。
  • 安民为天

    安民为天

    本书对作出巨大牺牲的百万移民充满了血肉之情。对三峡库区20年来“移民、安民”的艰辛过程也作了客观、理性的描述。书中首次披露了这场伟大的移民运动中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活的人物,读来令人震撼、感动,又发人深思,是一部既有鲜明时代特色,又具有历史厚重感的作品。
热门推荐
  • 绝色萌徒:师尊么么哒

    绝色萌徒:师尊么么哒

    莫凌轩:“徒儿要什么便直说,师父给你买。”“师父,我要…”“买!”“不是的,师父,我要他。”莫凌轩望了一眼黎浅陌牵着的旁边冰山美男的手,顿时脸黑了黑,深沉地望了他一眼。随后拉起黎浅陌的小手,“徒儿乖,跟师父回家,师父带你看冰山美男。”说完使劲揉了揉黎浅陌的墨发。“师父…”黎陌委屈的看了他一眼,大大的眼睛里装满了泪水。回到家,莫凌轩将黎浅陌逼到墙角,挑着眉问:“徒儿啊,你不必去外面找冰山美男,为师不是吗?不如,你上了为师可否?”黎浅陌嘤嘤的哭道:“师父骗人,我再也不相信师父了。呜呜……”黎浅陌从21世纪穿越而来,斗继母,斗渣男,斗渣女,却实在不是莫凌轩的对手,只有被坑的命啦。
  • 武器装备全知道

    武器装备全知道

    《孙子兵法》中有这样一段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是说,军事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不谨慎对待。在和平年代,国无防不立仍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虽然和平与发展巳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但战争仍不可避免。因此,世界各国都争相把国防建设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要想国家真正地强大,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实力。国防的主要手段是军事手段。现代国防的根本职能是捍卫国家利益,防备和抵御外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侵犯,维护世界和平。
  • 狼人与猎人

    狼人与猎人

    有一天,我看了一部叫《死亡游戏之逆转人生》的电影,深受剧情的启发,于是便打算把电影改编一下,我把电影中“死亡游戏”的角色代入了小说中,连对角色的定义也只作了略加修饰就照搬了过来。但对故事情节并没有照搬,而是写了一个全新的故事。小说的类型被设定为游戏小说,于是故事的内容也就被设定在游戏的世界里。刘玲、柳萍、董平、苏佳以及其他的许多人共同在这个游戏的世界里生活着、战斗着,当死亡降临,生命凋谢,是谁来拯救谁。狼人与猎人谁会是最后的胜利者!
  • 唐才子传

    唐才子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武道真谛

    武道真谛

    三百万年前,支化大神被封印,留下三具神兽器皿,希望解开封印之日,能够再次争霸九天。三百万年后,三具神兽器皿经历无尽轮回,其中两个已成不朽存在,而最重要的那个,神使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原来,那具神兽器皿在最后一世轮回为人。故事就从这修炼天赋极差的小子开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神医嫡女偶遇腹黑邪王

    神医嫡女偶遇腹黑邪王

    恋人背叛,魂穿古代,可偏偏不穿越到王公贵族,穿越到了王公贵族,越没人疼,没人爱。姐回归,前呼兵马,后唤魔兽,身份一层层、身世一层层,可姐扮猪吃老虎。可偏偏偶遇他,被制服得死死的,却被他宠溺似蜜,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如有兴趣,加进来吧。邪王溺爱已弃,重新改编,翻版!
  • 冰山公主恋爱吧

    冰山公主恋爱吧

    6岁那年,她惨遭父母仇人毒手。10年后,已经成为专业杀手、拥有强大背景的她强势回归,在校园展开报复计划一步棋差,她险些再次殒命。而这一切,究竟有什么阴谋?
  • 豪门少奶奶:陆少的隐婚娇妻

    豪门少奶奶:陆少的隐婚娇妻

    【本文弃文,等待新文开坑,此文作者断更过久,等待下次开新文,下次一定不会弃文,望谅解。】她,是一个刁蛮大小姐,可如今却因为未婚夫和自己的妹妹简惜,和他有了男女之情,而她却和他苦苦来了一段三年的地下恋情,直到两年前的那一个晚上,遇见那个浑身是血的男人!一条项链,例如一件定情信物。他,是人前人后恐的京城首富,却无人知道他的身份,在他心爱的女孩面前,说自己是EH集团的总裁......助理。在他之前那乏味的生活会离开变得活色生香。在他前未婚夫的订婚典礼上,发现他不只是EH集团的总裁.......助理而且还是......宠文,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