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3700000030

第30章 诛灭韩信

再说韩信的遭遇。

汉高帝五年十二月,项羽兵败而自刎。汉王还,至定陶驰入齐王韩信壁垒,剥夺了韩信的兵权。正月,汉王更立韩信为楚王,称王于淮北,都于下邳。

项羽部下的名将钟离昧,家住在伊庐,向来与韩信友好。项羽死后,钟离昧逃亡到韩信处藏身。汉高帝要抓钟离昧,得知他在楚国,诏令楚国逮捕钟离昧。

汉高帝六年,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高帝询问各位将领,各位将领都说:“急速发兵攻杀算了。”

高帝闻听后默然。又询问陈平,陈平推辞说:“将领们都是怎么说的?”高帝把将领们说过的话向陈平复述一遍。陈平问道:“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这件事还有别人知道吗?”

“没有。”

“韩信本人知道吗?”

“不知道。”

“陛下的精兵比得过楚国吗?”

“不能超过它。”

“陛下将领用兵的才能,有超得过韩信的吗?”

“没有。”

“如今陛下的兵不如楚国精良,而将领的才能又不及韩信,如果发兵攻打他,这是迫使他起兵反叛,我为陛下这样做感到危险。”

“那该怎么办呢?”高帝急切地问。

“古代时天子到地方上巡视,往往要会见诸侯。南方有个云梦沼泽,陛下只说是巡游云梦,在陈县会见诸侯。陈县是楚国的西部边界,韩信闻知天子怀着和平愿望出游,势必会认为安然无事而到郊外迎接拜见陛下,陛下可乘机将他擒拿,这事只需要一个大力士就可以了。”汉高帝认为陈平说的很对,便派使者遍告各位诸侯:“我将南游云梦。”

当汉高帝将要到达楚国时,韩信感到事情有些奇怪。起想兵反叛,又考虑自己没有什么罪过;想要拜见皇上,又担心自己会被擒拿,一时犹豫不决。有人向韩信说:“如果杀了钟离昧去朝见皇上,皇上一定会欢喜,那就不会有什么祸患了。”

韩信去见钟离昧,同他商议这件事。钟离昧从韩信的言谈话语中,终于懂得了他的来意,韩信是想借自己的人头去作为拜见皇帝的见面礼,只是不好意思明说罢了。这使钟离昧良既感到意外,也很是气愤,说道:“汉王所以不敢攻取楚国,是因为我在您这里;如果想捉拿我去讨好汉王,那么,我今日死,您也会紧跟着没命了。”于是骂韩信道:“您不是老实人。”最终自杀而死。

韩信提着钟离昧的人头,到陈县拜见汉高帝。汉高帝令武士将韩信捆绑起来,装在后面的副车上。韩信说道:“果真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如今天下已经平定,我当然要遭到烹杀!”汉高帝说:“有人告发你谋反。”于是给韩信戴上刑具,装在车队后面的副车里,取道返回洛阳。

从陈县至洛阳,有数天的路程。一路之上,韩信思前想后,后悔当初没有听武涉、蒯通的话,今天果真落得个这样可悲的下场。在副车中,这位曾指挥千军万马、战无不胜的帝国功臣,面对自己无辜地沦为皇帝的囚徒,使得他不由不想起一年多前在齐国的一段往事。

那是在汉王四年十一月,韩信在齐国潍水大败楚将龙且与齐王田广的联军,龙且被杀,田广被虏,齐地全部被平定,汉王不得不立韩信为齐王。

项羽失去了龙且这位能征惯战的大将,十分恐惧,派盱台人武涉前往齐国劝说韩信。武涉向韩信说:

“天下人共同苦于秦朝的暴政,已是很久了,因而各路诸侯相互同心协力地反秦。如今秦已灭亡,按功劳的大小分割土地,封为王侯,以此来使士卒得以休息。如今汉王又兴兵东进,侵占他人分封到的土地,现在已经破三秦,率兵出关,收集诸侯的军队向东方进军,攻打楚国。汉王的意图是不吞并天下决不罢休,他的贪得无厌竟达到这样地步!况且汉王这个人不能令人信赖,他曾多次落入项王的手掌之中,项王可怜他而给他留条活命;然而一旦逃脱后,他便立即违背盟约,再次攻击项王。汉王的不可信赖竟然如此,这都是您亲眼目睹过的事实。

现在您虽然自以为与汉王的交情很好,尽力为他用兵作战,但最终还是要被他所擒拿的。您之所以活到今天,是因为项王尚存的缘故,他不得不借用您的力量来对付项王。当今汉、项二王的成败,关键在于您:您向西依附,汉王就会取得胜利;向东依附,项王就会取得胜利。项王如果今天被灭亡,接着便会是擒拿您。您与项王有老交情,为什么不反叛汉王而与楚国讲和、三分天下而独立称王呢?现在放弃这个良机,决心投靠汉王来攻打楚国,作为一个聪明的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么?”

韩信向武涉辞谢说:“我事奉项王,官位不过是个郎中,职务不过是持戟的卫士,进言不被听用,计策不被采纳,所以我背楚归汉。汉王授予我上将军大印,给予我数万人马,解下自己的衣服给我穿,分出自己的食物给我用,言听而计从,所以我才到了今日地位。汉王如此地亲近我,相信我,我背叛他天理难容,即使是一死我也不能变心。望您代我感谢项王。”

武涉离去后,齐国有个名叫蒯通的智术之士,知道天下局势的关键在于韩信,想要用奇谋妙策来说动他,便以给人看相为名来劝说韩信道:“我曾跟名师学习过给人看相的方法。”

“先生怎样给人看相?”韩信问。

“人的贵与贱在于骨法,忧与喜在于气色,成与败在于决断,用这三个方面相互参照,万无一失。”

“好。请先生看看我的相怎样?”

“望退走左右的人。”

“左右的人都退下去了。”

蒯通见左右的人都已退下,便开口说道:“相看您的面,不过是封侯;相看您的背,却是贵不可言。”

韩信听蒯通说自己的相貌贵不可言,心中非常高兴,便急切地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蒯通见韩信急切地向自己询问,这才切入正题说:“天下刚刚反秦的时候,各路的英雄建号称王。一声呼唤,天下的志士云聚,像鱼鳞那样密集相从,如同火花迸发四射,狂风从八面聚起。当这个时候,忧患在于灭亡秦朝而已。如今楚汉相争,使天下无辜的百姓肝胆涂地,父子暴骨于中原,不可胜数。楚人起兵于彭城,转战各地,乘胜追击,至于荥阳,乘着有利的形势,势如卷席,威名震动天下。然而,楚兵困于京、索之间,迫近成皋以西的山地而受阻不能前进,至今已有三年了。汉王统率十万军队,抵距于巩、洛,以山河为险阻,一日之中交战多次,未能取得尺寸的成功,屡遭挫败而不能自救,兵败于荥阳,负伤于成皋,于是败走于宛、叶之间,这正是交战双方智勇俱困的形势。锐气受挫于关塞险要,粮食竭尽于内府之中,百姓疲惫至极,人心动荡,无所依赖。

据我料想,这种形势如不是天下的圣人贤者,便不能平息这天下的祸乱。当今两位君主的命运都悬在您的手里,您助汉则汉胜,助楚则楚胜。我甘愿诚心向您敬献愚计,担心的是您不能采用啊。如果真能听用我的计策,不如让双方都不受到损害,使他们同时存在下去,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在这种形势下,谁也不敢首先动手。以你的贤能圣德,又拥有众多的甲兵,占据着齐地,迫使燕、赵二国服从自己,顺应着百姓的愿望,向西制止楚汉相争,为天下百姓请命,天下百姓必定闻风而奔走相告,群起响应,谁敢不服!然后分割大国,削弱强国,用来分封诸侯。诸侯既已树立,天下服从而听命,归功德于齐国。据有齐国的故地,占有胶河、泗水,用恩德来安抚诸侯,谦恭有礼,这样,天下的君王就会相继朝拜于齐国了。我听说‘上天所赐予的,如果不取来受用,反而会遭到惩罚;时机到来了,如果不采取行动,反而会遭受祸殃。’愿您能深思熟虑这一问题。”

韩信听罢,对蒯通说:“汉王待我很优厚,把他自己的车给我乘坐,把自己的衣服给我穿,将自己的食物给我享用。我听说:乘坐别人的车就要替人家承担患难,穿戴别人的衣服就要替人家分担忧愁,食用别人的饭食就要为人家的事业而死,难道可以为图谋私利而背弃道义吗?”

蒯通见韩信被汉王的小恩小惠所迷惑,便进一步劝解说:“您自以为要报答汉王,想要建立万世不朽的功业,我以为这就错了。当常山王张耳、成安君陈余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相互间原为生死之交。后来因为张黡陈泽的事发生分歧,二人结下怨仇。常山王反叛项羽,捧着项婴的头逃跑,归附于汉王。汉王借给常山王兵力令他与韩信一道向东进攻,终于将成安君陈余杀死在诋水之南,使陈余头与脚分家,为天下人所耻笑。这两个人当初是天下最要好的朋友,然而最终却彼此仇杀,这是什么原因?祸患就在于贪欲多并且人心隔肚皮啊。如今您想要以忠信深交于汉王,但必定不能赶上张耳、陈余当初的交情深厚吧。而所涉及到的事情和利害却要比张黡、陈泽大得多。您认为汉王不会危害于您,那就错了。大夫种、范蠡使濒临危亡的越国得以保存下来,越王勾践因此而称霸于诸侯。功成名就之后,二人不是被杀,就是逃亡他乡。这就是所说的野兽既已被打尽,猎狗就要被烹食了。从交友来说,您与汉王比不上张耳与陈余;从忠信来说,您与汉王比不上大夫种、范蠡对越王勾践的一片赤诚之心。这两个人的下场,足可以供您借鉴的了。愿您能深思熟虑这一问题。

况且,我听说勇敢和谋略使君主感到震惊的,则自身危险;功劳冠于天下的,则无法封赏。请允许我谈一谈大王的功绩和谋略:您东渡黄河,俘虏魏王,生擒夏说,率兵攻下井陉口要塞,诛杀成安君陈余,攻占赵国土地,威胁燕国,平定齐地,在潍水击溃楚国的二十万大军,东面杀死楚国大将龙且,西面向汉王报捷,这就是功劳之大,天下没有第二个人能比得上您;而谋略之高,当世没有第二个人能超出您。如今您拥有令君主感到震惊的威势,持有无法对您进行封赏的功劳,归附于楚,楚人不敢相信,归附于汉,汉人感到震恐,您想要持有这样的威势与功劳到哪里去安身呢?您处于臣子的地位拥有使君主震动的威势,名声高于天下所有的人,我为您而感到危险啊。”

蒯通的这番议论,使韩信感到阵阵心寒,觉得一时无法表态,便向蒯通辞谢说:“先生暂且不要再讲下去了,我会考虑这件事情。”

蒯通深知韩信在军事上英勇果断,但在人事上却优柔寡断,知道他很难在这个问题上下定决心。几天过后,蒯通又向韩信进言,催促他当机立断,切莫错过良机。蒯通说:“善于听取意见,可以得知事物的征兆;能够计谋思考,可以把握事物的时机。不善于听取意见和计谋思考而又能长久安然无事,那是很少见的。善于听取意见而很少失误的人,难以用闲言碎语去惑乱他;善于计谋而不本末倒置的人,难以用花言巧语去扰乱他。甘心为他人做养马差事的人,就会失去取得君权的机会;留恋微薄俸禄的人,必然得不到卿相的职位。所以说智者在于能够决断,而犹豫不决则是事情的祸害。在细小的事情上用尽心思,就会在大事上有所遗失。智慧足以洞察事物,但决定了又不敢果断地去实行,这就是祸害根源。所以说,猛虎的犹豫,不如黄蜂、蝎子的敢于放刺;骏马的踟蹰,不如劣马的慢步行走;勇士孟贲的犹豫,不如庸夫的必定要达到自己的目标。虽然有舜、禹那样的聪明,但是闭口不言,不如聋哑人的手势比划。这些都是说贵在采取行动。功业都是难于有成而易于失败,时机总是难于得到而易于失去。时机失去了就不会再来,愿您仔细地考虑这一问题。”

可是韩信仍不忍心背叛汉王,又以为自己的功劳很多,汉王终究不会夺去他的齐国,于是谢绝了蒯通。蒯通见自己的计谋不被采纳,为了日后免受祸患,便装疯而离去。

不久,韩信率大军参加了垓下会战。然而项羽一死,他便被剥夺兵权,并被迁徙为楚王。但是,这仍未能使韩信醒悟,仍幻想提着钟离昧的人头去面见皇帝,便会安然无事。直到成了囚徒,韩信才想起了武涉、蒯通在一年多前对他的劝告,然而此刻已是为时已晚了。

汉高帝回到洛阳,由于没有查出韩信谋反的证据,便赦免了他,封他为淮阴侯。

直到这时,韩信才知道高帝妒贤,于是常常借口身体有病而不肯参加朝见和侍从。从此之后,韩信日夜怨恨,平时总是居于家中,闷闷不乐,以与周勃、灌婴等人并列于侯而感到羞耻。一日韩信路过樊将军家门,进去拜访樊哙。樊哙用跪拜的礼节迎来送往,口称“大王竟肯光临臣下的家门!”韩信对樊哙这句话很敏感,以为是在嘲笑他。出了樊哙的家门,韩信自言自语地道:“我竟与樊哙这等人为伍!”

在都城,汉高帝曾同韩信闲谈各位将领才能的高低,认为各有短长。高帝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作战?”“陛下不过能带10万。”“那你呢?”“我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啊!”“多多益善,为什么还被我擒拿?”“陛下不善于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韩信被陛下擒拿的缘故。况且,陛下的才能是上天所赐予,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

在京城居住期间,韩信曾受命于张良一道序次各家兵书。然而,韩信最终还是难逃被诛杀的命运,这是与刘邦的妻子吕氏有关。

韩信由楚王被降为淮阴侯,被留在京城中,闷闷不乐,遂生了谋反的念头,只是一时找不到机会。陈豨被任命为巨鹿郡郡守,赴任前拜访韩信,韩信与陈豨密谋,由陈豨在边境起兵造反,自己在京城做内应。

汉高帝十年,陈豨果然在边境举兵反叛。汉高帝亲统大军前往河北平叛,韩信借口有病没有陪同前去。此时,韩信已没有直接统率的部队,高帝知道他呆在京城里不开心,因而对他的不肯前往也没有在意。汉高帝离开京城,韩信暗中派人前往陈豨那里,对他说:“您只管起兵,我在京城里协助您。”于是韩信与家臣谋划,准备在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的刑徒和奴隶,抢夺府库中的兵器,并发给他们,然后袭击吕后、太子,占据京城。布署完毕后,等待陈稀的回报到来时便马上采取行动。这时,一个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囚禁起来,想要杀死他。家臣的弟弟得知后,便向吕后密告韩信准备谋反的情况。吕后想把韩信召到宫中,趁机将他逮捕,但又考虑到韩信万一不肯就范,岂不是打草惊蛇?吕后与相国萧何商量对策,派人假装从皇上那里回来,说是陈豨已被捉住处死,列侯群臣都要到宫中去朝贺。为使韩信能入宫朝贺,由萧何亲自到韩信家中,对他说:“您虽然报恙,还是勉强入宫去朝贺一下吧。”

韩信是萧何荐举给汉王刘邦的,他逃走后又是萧何连夜把他追赶回来,拜为统兵大将,对自己有恩,这次不能不给恩人一点面子。韩信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入宫,吕后便下令武士将他捆绑起来,立即斩杀在长乐宫中悬挂乐器的“钟室”中。行刑前,韩信说道:“我后悔当初没有采纳蒯通的计策,如今竟被小小的女子所欺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之后,韩信被诛杀三族。汉高帝从征讨陈豨的前线回到长安,见到韩信已死,又是高兴又是怜惜,问吕后道:“韩信临死前有什么话说吗?”

“他说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策。”吕后答。

“那是齐国的一名能言善辩的说客。”汉高帝说完后,立即下令齐国捉拿蒯通。蒯通被押解到长安,汉高帝问他:“你曾教唆过淮阴侯谋反吗?”

“是的,我是教过他,可那小子不采用我的计谋,所以自寻死路,落得个今日的下场。若是那小子采纳我的计策,陛下怎能逮捕并将他杀死?”蒯通无所畏惧地回答。

“煮死他!”高帝怒气冲冲地说。

“冤枉啊!”蒯通说道。

“你教唆韩信反叛,有什么冤枉的?”

“秦朝的纲纪坏乱,政权解体,山东六国地区纷纷,异姓诸侯并起,英雄豪杰群聚,秦王朝失去了帝位,天下的人都追逐它,于是才能高的人捷足先登。盗跖的狗向唐尧狂叫,并非是唐尧不仁,狗的狂叫是因为他遇到的不是自己的主人。那个时候,我只知道韩信,不知道陛下。而且,当时天下手持坚锐兵器想做陛下所要做的事的人多得很,只不过能力不够而已。难道这么多的人都能够全部煮死吗?”蒯通的一番语句句都是实情,言之成理,汉高帝听罢后说道:“饶了他罢。”于是赦免了蒯通的罪过。

同类推荐
  • 文坛全才: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

    苏轼心境恬淡,视若浮云,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蔑视身外的一切。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真实人生,现世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他拥有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永远令人怀想,永远给人启迪。《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坛全才:苏轼》主要介绍了苏轼的身世、家庭、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他一生最著名的文学著作,是研究苏轼的重要参考资料。
  • 清圣祖康熙(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圣祖康熙(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康熙大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是清代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是被公认的英明皇帝。他聪慧好学,知识丰富;他精明强干,勤于政务;他南征北战,叱咤风云;他事必躬亲,励精图治;他所向披靡,政绩卓著,向被史学家所称道其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尽管因为社会制度封建性的局限,使康熙大帝具有与其他封建帝王同样的阶级压迫及封建剥削,但这并不损害他作为封建君主的睿智与英明。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朱元璋当元末农民起义之际,驱走了蒙族统治者,建立了汉族新政权——明朝(公元1368~1644年)。建国之初,人心是振奋的。全国上下,久乱思治。在一个时期里,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明朝发生过的“大事”,择其要者,阐介如下。伴随着这些“大事”,就是本卷中出现的“名人”,读者可以从本卷中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名人的详细传记资料。
  • 影响世界的犹太巨人

    影响世界的犹太巨人

    张箭,男,1955年生于成都。1978年夏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读本科,1982年夏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应届考取川大世界中世纪史硕士研究生,1985年夏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分配在川大历史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今合并为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教研室)工作。
  • 官商大鳄:桑弘羊

    官商大鳄:桑弘羊

    桑弘羊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著名的理财家。他出身于洛阳一个商人家庭,13岁时就受汉武帝赏识,提拔为侍中,后做到大司农。池先后协助汉武帝处理政务几十年,从财政经济等具体措施和理论上支持并捍卫了汉武帝的政治主张。汉武帝时桑弘羊是参与改革政策制定、执行和实施的重要人物之一。汉昭帝时他做了八年的御史大夫。是一位杰出的理财专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官商大鳄:桑弘羊》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官商大鳄桑弘羊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崩坏妖帝

    崩坏妖帝

    前世杀手兼职盗贼的叶千偷了一把刀结果却穿越了,借尸还魂的对象还是自己的亲弟弟,这是何等的卧槽,且看天资一等的崩坏少年是如何一步步登临天帝.....
  • 妖孽宝宝邪魅娘:爹爹哪里逃

    妖孽宝宝邪魅娘:爹爹哪里逃

    当现代令人闻风丧胆的佣兵主宰穿越到异界大陆,从现代的佣兵主宰哧地变成了另世人耻笑的绝世废材,而当这片大陆上无人不交头接耳的废物王爷遇上令世人耻笑的绝世废材大小姐;两个绝世废材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一晚上,女子正昏昏欲睡,突然察觉到一丝气息,女子猛的翻身坐起,如黄莺般动听的声音含着一抹冷冽:“谁?给本小姐滚出来。”门外闪过一道身影,眨眼间,便到了女子跟前,男子戴着月牙色的水晶面具,邪魅的声音缓缓吐出几个字:“给本王当解药。”
  • 逆妃天下

    逆妃天下

    冷酷霸道,狂妄腹黑,回眸一笑,四国风云乱!她是西北候府上的唯一的嫡女,然从小被人陷害,几次差点命丧黄泉!当少女的心绝望,那一双清冷的眸子再睁开,她已是21世纪夺命杀手天才夏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她展露锋芒,惊艳四座,成为天下那个无数男女为之倾慕的王者逆妃……他在乱世之中,来到属于她的世界,冷血无情,一曲琴瑟和鸣,从此上天入地,两人却注定生死相随!
  • 错将伯爵当猫养

    错将伯爵当猫养

    有没有搞错啊???她明明是在救人的,怎么一觉醒来人就全不见了的?还被人赶出来,好,她和他的婚事吹了她这辈子是不是都在救人中度过啊???看吧,又多事救了一个,只是这个人也太霸道了,白天是他的厨子,晚上是他的看护,到他走了,还不忘卷走她当抱枕她不干了。
  • 神驽

    神驽

    亲人遭暗杀,家族的裂变,迫使他走了常人无法走下去……
  •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两个家族世代为仇,但双方的儿女罗密欧与朱丽叶却一见钟情。迫于家族之间的仇杀,两人秘密举行了婚礼。后罗密欧因替友复仇刺死了朱丽叶的表哥而被放逐,朱丽叶也面临被逼婚的窘境,服安眠药装死。罗密欧赶回,不明真相,自杀殉情。朱丽叶苏醒以后,见爱人已死,也在悲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无尽之旅

    无尽之旅

    喝醉了酒,被车撞到穿越,从此一个人,一把剑,开始了一场无尽之旅,的故事。
  • 血之诱惑:吸血鬼家族

    血之诱惑:吸血鬼家族

    血欲(一)橙红落日之下,面对眼前这一座建于群山之间透浓浓欧美风的校园,有谁会想到这里曾是血族与血猎的激战之地。十年前的8.6号,也是在这里血族之主与血猎总部的首脑共签订和平协议,以此为证,互不侵犯。血族可以优化到放弃对金钱的追逐,但…对鲜血的饥渴绝对是疯狂并且无法遏制。血猎总部虽制出了能够阻止被咬后成为丧尸的血清,但也不可能蠢到送同胞去当午餐,于是便以献血的名义到处征血(不然你以为献的那么多血怎么去了?人类的爱心可是很巨大的~)正因如此,血族这个不老不死的贵族只数基本保持不变,请听清,我说的是“基本”…
  • 斩赤红之瞳:灭国篇

    斩赤红之瞳:灭国篇

    凡人皆有一死=============依旧是漫画同人,这次或许换换风格?
  • 法华三昧忏仪

    法华三昧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