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Prahalad 和Hamel(1990)提出著名的企业核心能力的理论之后,Leonard Barton(1992)对此就提出了挑战。在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实证研究中,他发现当新产品开发项目与企业现有核心能力的知识集合相一致时,企业积累的核心能力会对新产品开发项目有积极的作用;当新产品开发项目需要新的独特的知识时,现有的核心能力和知识会成为企业学习和积累新的知识的障碍,企业的核心能力变成阻碍企业发展的核心刚性。Priem和Butler(2001)认为资源基础观的缺陷是:没有解释资源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随时间而发展变化的。因此,在企业的外部环境迅速变化的条件下,要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避免企业的核心能力成为核心刚性,企业必须具有动态能力——集成、建立、重构企业内部和外部能力来应对环境变化(Teece、Pisano和Shuen,1997)。Eisenhardt和Martin(2000)认为动态能力是改变企业资源结构的战略和组织惯例,这些惯例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是不同的。在变化一般即变化经常发生,但变化是线性、可预测的市场中,动态能力更多地依赖已有的知识,管理者用原有的知识背景分析所面临的情形,然后按照较有次序的方式计划和组织他们的活动。这些知识中,隐含性的知识经过编码就成为一种惯例,在战略决策过程、新产品和工艺的开发过程都存在这样的惯例。在高速变化的市场中也存在这样的惯例,不过这种情形下的惯例不是更复杂,而是更简单、非结构化的,带有实验特点的、非线性的过程。首先,Eisenhardt和Martin对动态能力的描述虽然区分了不同市场下的动态能力的类型、特征的差异,但是他们并没有从规范研究的角度,系统、全面地深入分析和阐述资源构型转变的战略性惯例,他们只是简单强调了在不确定条件下实时信息、实验、多重选择对战略制定的作用,以及利用外部资源时合作联盟的基本原则等。其次,在动态能力的定义中,他们提到组织惯例的概念,但是并没有详细地讨论组织惯例的具体内容,资源结构的转变,尤其是知识型企业的资源改变很大程度上是组织中的人的改变,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技能和知识、任务的改变。战略与组织是资源结构转变的不可或缺的管理职能要素,结构既跟随战略,同时结构也可能影响战略。最后,由于现有的有关动态能力的理论研究并没有讨论特定环境下的动态能力的惯例构成,因此所谓企业战略更新的“最佳路径”的研究对现有的管理实践普遍缺乏理论指导性(巴洛根和黑利,2007)。鉴于目前现有理论研究的这些不足,本书试图应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针对企业技术范式转变这一特定的情境,研究企业的动态能力。本书主要研究的问题有:
(1)动态能力研究对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的中国企业的能力演化和更新有何意义?
(2)技术范式转变的突破性创新过程的本质是什么?
(3)技术范式转变背景下企业的动态能力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动态能力与企业资源、能力的关系是什么?
(4)技术范式转变背景下企业如何搜寻、识别战略性技术机会?
(5)技术范式转变背景下企业的战略形成机制是什么?
(6)技术范式转变背景下企业资源能力重构的机制有哪些?如何进行决策?
(7)技术范式转变背景下企业的领导模式应发生什么改变?
(8)技术范式转变背景下企业应该如何改变组织结构?
(9)技术范式转变背景下企业应该如何进行组织文化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