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1400000017

第17章 叛徒分裂

危急关头,又起风波

正当各地农民起义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原先投奔陈胜的一些豪杰、名士却纷纷拥兵自重、割地称雄。陈胜称“楚王”后还不到三个月,先后有人自立为赵、燕、齐、魏等王。到了公元前208年,项梁(项燕的弟弟)又封韩成为韩王。自此,六国全部复辟,这些人为了争夺城池而相互残杀,从而给了秦军喘息的机会。

在陈县站稳脚跟后,陈胜派周文向西攻打咸阳,一路上,周文的队伍不断扩大,到达函谷关时已有几十万人马。但是,由于义军缺乏战斗经验,最后败北,周文自杀。

周文的主力军覆灭之后,吴广镇守的荥阳便完全暴露在秦军面前,在这种危急关头,必须改变作战策略才能出奇制胜。

然而此时,陈胜却被一系列分裂活动所困扰。自大泽乡起兵以后,陈胜在短短两个月里,分出八支部队,向四个方向出击。下面按时间先后排出分兵情况:

葛英向蕲县以东略地,至九江郡。

吴广西击荥阳。

武臣、张耳、陈余北略赵地,自立为赵王。

邓宗向南攻略九江郡。

周市北略魏地,立魏咎为魏王。

周文西击秦,入函谷关。

宋留西定南阳,入武关。

召平东攻广陵(今江苏扬州)。

叛徒自立为王

叛徒分裂也和陈胜的错估时局是分不开的。下面是叛徒分裂的详细情况。

葛英最早分兵。吴广、周文、宋留三支部队,目的在于攻入函谷关,推翻暴秦,完全正确。邓宗向南攻略九江郡,含有巩固、发展根据地的性质,也值得肯定。唯有召平攻广陵,目的不明。广陵距陈县四百三十五公里。召平是广陵人,可能是他主动请命,陈胜随口就答应了,其实意义不大。

武臣一军,则源于陈余的建议。

在吴广统率大军进逼荥阳之时,陈余跟陈胜说:“大王举梁、楚而西,务在入关,未及收河北也。赵地我去过多次,很了解那里的豪杰、地形,愿领一支奇兵,北攻赵地。”

于是陈胜以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给了他们三千人马,北攻赵地。陈余显然是想自己领兵去,陈胜却以老熟人武臣为将军(武臣是陈县人,陈胜在陈县混的时候,俩人就认识了),可见他对陈余、张耳并不信任。

既然不信任他们,为何还要采纳他们的建议呢?应该跟陈胜的性格弱点有关。他不忍挫伤天下名士的热情,就打了个一相情愿的算盘;只给三千兵,随你们怎么干,干砸了,于我大局无损,干好了,怎么也不是坏事;以老熟人为将军,再扣留其家属,等于多了一层保险;何况攻略赵地本身也是一件好事。

陈胜的错误在于,既然不信任他们,就不该让那两个家伙跟着去,而应该把他们留在身边,让他们没有搞阴谋的机会。正是这个疏忽,后来严重损害了他的临时政府及反秦事业。

武臣等从白马津渡过黄河,来到赵国故地,煽动当地豪杰说:“秦为暴政,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天下父子不相安。陈王奋起,天下莫不响应,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今已称楚王,又派吴广、周文率百万大军西击秦。不于此时建功封侯,就不是英雄。”

群豪纷纷响应,轻易收得数万人。武臣号为武信君。先打下十余城,别的城加强防守,竟攻不下来,于是改变路线,去打东北方的范阳。

一个名叫蒯通的人跟范阳县令说:“听说你要死了,特来吊唁。又庆贺你因为有我而起死回生。”

范阳县令听不懂,问:“为何吊我?”

蒯通说:“秦法重,你当县令十年,杀了多少人,砍了多少脚,结了多少冤家?现在天下大乱,有多少人会来找你报仇?所以我来吊你。武信君转眼就到城下,你若坚守范阳,又不知有多少人会争着来杀你献给他。我帮你去见武信君,可转祸为福,不能拖。”

范阳令就派蒯通来见武信君:“足下一定要靠战斗才能攻城略地吗?我以为不妥。我有一计,可不战而胜,传檄而定千里,您肯听乎?”

武信君说:“说来听听。”

蒯通说道:“范阳令怕死得很,又贪图富贵,想来投降,又怕您见官就杀,像前面十城那样。为何不招降他?还让他当范阳令,再派他去招降其余地方。他们认得他,看他毫发无损,官职也没动,自然欢喜,即可不战而降。这就是我说的‘传檄而定千里’。”

武信君采纳了这个建议,派车百乘,骑二百,迎范阳令。果然,三十余城不战而下,轻松进入邯郸,用一个月时间,圆满完成北略赵地的任务。

于是张耳、陈余开始搞阴谋诡计了。当初他们劝陈胜先莫称王,陈胜不听,后来又想自己领兵北略赵地,偏偏陈胜不以他们为将,只拜为校尉,所以他们恨他,就跟武臣说:“将军以区区三千人马,夺取赵地数十城,功独高,不称王则不足以服众。愿将军毋失时。”

于是武臣背叛了昔日的朋友,自称赵王。两个阴谋家,陈余当了大将军,张耳当了右丞相。原来那个督察军队的邵骚,由“二当家”降级为“四当家”,但也挂了左丞相之名,比护军好听多了。在利益面前,他们集体背叛了陈胜,而不管家人死活。

陈胜听到这个消息大怒,抓了武臣家属,要杀掉泄愤。上柱国蔡赐说:“秦还没灭,又杀赵王家属,等于新添一个秦。不如答应他们。”于是陈胜派遣使者去祝贺,又把武臣家眷移至宫中,封张耳的儿子为成都君,一边催促他们赶紧派兵入关。成都距陈县有一千公里,那么远,封了等于白封。这些人连家人都不顾,陈胜也无可奈何。要他们赶紧入关,应该是周文已经入关,甚或已经至戏,还没与章邯接仗。

陈胜有意放他们一马,武臣等人却不买账。

他们谋划道:“陈王允许我们自立,非其本意。一旦灭秦,必加兵于我。秦就不要去了,不如北略燕地,巩固自己。赵南据黄河,北有燕、代,陈王胜秦,不能制赵。若不胜,反而会重视我。正该借此机会,壮大我们自己。”

他们的如意算盘打得太好了,完全没有看到陈胜的危机,也没有看到自己的末路,更严重地低估了秦帝国的力量。陈王不能胜秦,确实会重视他们,不杀其家眷,正因为此。但是,秦帝国真的不堪一击,真的没有力量吗?张耳、陈余目光太过短浅了。他们从陈胜那里出来,清楚陈胜的情况,所以断言不论成败,陈胜都拿他们没有办法。他们了解陈胜,也了解自己,仿佛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却没看到,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更加厉害的敌人——秦。要把秦的情况搞清楚了才算“知己知彼”。

话又说回来,知己不知彼,一胜一负,他们又真的了解自己吗?事实上并非如此。

谋定以后,赵王武臣不仅不派兵入关,而遣韩广领兵北略燕地。韩广何许人也?曾在上谷郡当过官差,官秩一百石。秦汉官制,百石以下不再用石,而称斗食之类,月俸用斛衡量,而不是石。估计是低得不能再低的“官”了,略同于今日的排长或少尉,所以他的官名叫“卒史”——从字面意思看,当是位于士卒之上的初级职位。赵王武臣不能说没有魄力,敢于信任这样的人才,敢于重用这样的人才,敢于让他担当开疆拓土、攻略燕地的重任。可惜他看走了眼,也不曾深入考虑这个问题:韩广带走了自己的兵,要是他也学我,背叛自立,又该如何是好?扣留家眷显然无效,你武臣都不顾家人,他韩广为何要顾家人?

反正韩广带着大兵上路了。

有燕国故贵人对他说:“楚已称王,赵也称王。燕虽小,也是万乘之国,愿将军自立为王。”

韩广说:“母亲在赵,不可。”看来他是个孝子。

燕贵人说:“赵王西忧秦,南忧楚,哪有力量来打你?陈胜那么强,尚不敢加害赵王家眷,赵王又何敢害您家眷?”

韩广觉得有理,于是自立为燕王,发生在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看来,称王总是那么吸引人。

没过数月,赵王果然把韩广母亲及家眷送归燕王。

赵王的谋划落空了,不仅没有壮大自己,反倒给韩广铺出道路。武臣、张耳、陈余等人连自己的事情都看不清楚,算什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背叛与自立就此成为风气。

三个月后,赵王武臣被部将杀死。

在吴广围荥阳之前,陈胜曾派魏人周市攻略魏地。周市一路向北,打到齐地来了,正要围攻狄县(今山东高青西南),狄县固城自守。

城里有一个人按捺不住了。他叫田儋,跟故齐国君田氏是本家,也算是一条汉子。秦法规定,杀自家奴婢,必须告官。田儋心生一计,绑了家奴,要求谒见县令,一见县令,就把他杀了,然后召集豪吏子弟说:“诸侯反秦自立。咱们齐地,古已建国。我田儋,也是王室后人,理当称王。”遂自立为齐王,发兵击周市。周市引兵而去,还归魏地。于是田儋率兵平定齐地。

周市回到魏地。众将士也争着闹独立,要周市当魏王。周市说:“天下昏乱,乃有忠臣。今天下共同叛秦,必须立魏后人为王,方可谓忠义。”齐王、赵王各自派出五十乘规模的使者队伍,要周市为王,周市都不肯,坚持要迎立魏咎。周市的义举颇有些感人,但他还没明白过来,当前该对陈胜及张楚忠义,跟故六国已经没有关系。

魏咎何许人也?战国魏国真公子,纯正的王室血统。魏国未亡时,封为宁陵君。秦灭魏,降为普通百姓。陈胜称王,魏咎投奔过来,在帐前效力。周市五次派使者去陈胜处,陈胜才答应,将魏咎遣归魏地,立为魏王,周市做了丞相。

就这样,赵、燕、齐、魏轻松称王。

陈胜容忍武臣自立,不杀其家眷,又遣归魏咎当魏王,就是希望他们出兵相助,也确实要求过武臣派兵入关。周文的部队停驻戏,失败后停留关外,若能得到支援,至少保有一线不被章邯全歼的希望。他们不感谢陈胜,也不支援陈胜,反倒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为了小利的私,而不顾整体的公,他们自己也坚持不了多久。

同类推荐
  • 穿越三国之逐鹿中原

    穿越三国之逐鹿中原

    生为21世纪的小学生钟俊,虽然是学霸,每天总是为学习的压力而烦恼。结果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越到了东汉末年。且看学霸穿越三国,创造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三国。
  • 圆楼里的思念

    圆楼里的思念

    故事叙述圆楼里几代人为了追求幸福生活不断奋斗的历史,但“奶奶”“爸爸”两代人的奋斗总受历史时代的局限,付出的努力总换不来他们所向往的生活,不住地为抵御饥饿、贫困的折磨而心力交瘁,只有到了“我”这个时代个人的奋斗才与幸福生活划上等号……“奶奶”坚毅果敢、“爸爸”老实懦弱,但共同特征是为了家人能过上好日子甘愿自己一个人吃苦受累,令人感动。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尖锐的矛盾冲突,但朴素优美的语言透出浓浓的思念之情和对这个伟大时代的赞颂之情……
  • 白金帝国:英国皇室

    白金帝国:英国皇室

    韩炯、姜静所著的英国皇室选择欧洲和亚洲具有典型性的几个皇室家族作为主要故事,以历史文献资料为素材,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系统挖掘、整理,以家族历史为主要剧情,以皇族重要人物为主角,由历史学家担当编剧和导演,来表演几出皇族历史剧。
  • 民民小说大学

    民民小说大学

    对于每个人,其实干与学都同时需要。埋头实干包括低头沉思,养家糊口,收获经验。学,则是借鉴他人的,用以修养身心。不做赚钱的机器,姬潜龙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本书记载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学到的、做到的和孔见到的。
  •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TFBOYS之青春万岁

    TFBOYS之青春万岁

    当温柔遇上霸气;当呆萌遇上可爱;当高冷遇上高冷,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吧!
  • 樱花下的婚礼之tfboys

    樱花下的婚礼之tfboys

    从小长大的青梅竹马,然后你懂得......因为作者太懒了,布吉岛从头到尾应该怎么写,不过那个作者会仔仔细细的写哦,想看的要自觉哦,各位美女帅哥,快来看吧。你看我都夸你了,一定要来看哦,我不会定期更文,而是不定期更文哦。别怪我,现在时间太紧了。不要怪我哦!
  • 步摇缘

    步摇缘

    只因牢中相遇,步摇之缘,他要娶她,但她以死相逼,三年之约,由此而生,三年过后,她还是否以死相逼?
  • 养鱼,先养水:松下幸之助的商道公开课

    养鱼,先养水:松下幸之助的商道公开课

    本书详细讲述了松下幸之助的成长过程、创业经历、经营理念以及人生感悟,让读者从他的人生经历、人生经验中学到宝贵的人生智慧和管理哲学。
  • 千修尊王

    千修尊王

    千蒙界,有千蒙凡境、千蒙七境和千蒙灵境三大境域;千蒙凡境有王朝十二,却是三大妖族的天下;千蒙七境有七境六十三域,浩瀚无垠,无边无际,却非凡人可入;千蒙灵境,尤其神秘,位居千蒙七境之中却在其上,连通大千世界……千蒙界,千修者为尊!江凡,一个没有天赋,却必须要去千蒙七境的凡人,手持玄鸿灵珠,自毁丹田、震碎泥丸,开辟新修之法,千修之途渐行渐远,疑团迷雾却愈来愈多……“我走的路到底是对还是错?”“千蒙灵境,是在我的头顶还是在我的心里?”————千修尊王,新书上传,拜求收藏推荐…………
  • 百炼图

    百炼图

    有一个倒霉的天才,他因研究出绝世暗器而太过兴奋,死了。结果便宜了幸运的家伙秦云,让秦云意外得到了他的探究成果——《暗器大全》“哎呀,反正它原来的都主人死了,既然到我手里,那就是缘分。”于是,他开始苦心研究暗器,誓要发扬暗器。“哎呀,暗器的确不错,要是万一手偏了,敌人死不了怎么办?”“额,还是用点毒好了,万一偏了,只要毒物扩散,敌人一样活不了。”ps: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点进去看看!
  • 护士笔记

    护士笔记

    开心的时候就笑笑,不开心的时候就等过会在笑,青春不再来,且行且珍惜!
  • 封主传说

    封主传说

    天才少年一剑为红颜,惹出天剑宗秦千仇,挥剑破丹田,毁掉修炼之途,意外之下获得神秘残剑魂太上,从此踏上魂道一途,以魂御天地元气,强势踏上天剑宗,一人一剑,无人匹敌,震惊天下,更是成为五百年来第一个武破虚空的修炼者,飞升新天地,继续追寻武道巅峰。
  • 黑色爱情之往事如烟

    黑色爱情之往事如烟

    “其实你身边爱你的人是有的,可是你没有发现。你的眼睛里都只有他,可他有把你放在心上吗?”“即使他没有把我放在心上,我也爱过他!不像你,身边围着一大群人,却从来没有动过心!”“如果我懂爱,我早就动心了!!”她的身份是那样神秘,无人知晓。或者说,知道的三个人人已经死了。这个真相,还是玫瑰夫人说了出来,要不然,她的身份是永远都没人会知道的。这不仅仅是一个黑社会的故事,还是一个纯真爱情的故事。
  • 闲二首

    闲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