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9300000021

第21章 刀剑如梦的邲之战

晋国与楚国自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后,三十多年双方没有直接交手过,要么擦肩而过,要么阵而不战。毕竟,作为春秋时期的两个超级大国,对对方的实力都极为忌惮,所以双方宁愿采取比较保守、谨慎的做法,不到最后关头,绝不出手。

直到公元前597年夏天,两个国家才第二度交手。

郑国位于晋国与楚国之间,属于典型的骑墙派,谁占上风它就投靠谁。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它的实力不足以抗衡这两个强大的邻居,只好如此委曲求全。公元前599年夏天,郑国和楚国达成和平协议,这下晋国受不了了,当即联合宋、卫、曹三国前来进攻郑国。好汉不吃眼前亏,郑国只好又向晋国妥协。但楚国人不干啊,就在这一年冬天,楚国大兵也来兴师问罪。

对于郑国这种“墙头一棵草,风吹两面倒”的“卑劣行径”,晋国人倒也给予了宽容,毕竟自己也好不了哪里去。可只有一根筋的楚国人觉得不可忍受。他们认为,你既然跟了我,就不能跟别人,否则,跟背叛无异。为了好好教训一下郑国,公元前597年春天,楚庄王亲自领兵攻打郑国,包围了郑国都城。

这一次楚国人是动了真格,包括令尹孙叔敖在内的重要大臣、楚军精锐全部出动,把郑国都城围得水泄不通。围了十七天后,郑国国君郑襄公又想求和了。他们首先为求和这件事算了一卦,结果是不吉;又跑到太庙去算卦,这一次是吉。

郑国人无可适从,在城中大哭。连守城的士兵都失声痛哭——想象一下,全城男女老少、官员平民、君子强盗一起哭鼻子的场景是多么悲壮啊。楚庄王有些不忍心了,他命令部队后退,希望郑襄公能够主动出来求和。可等了老半天,没见人影出来,反而看见城里的士兵忙忙碌碌,正在加固工事,那是准备继续抵抗的意思。

原来郑国人迷信,相信第一次算卦的结果,认为求和是不合天意的。

楚庄王继续围攻郑国,三个月后,终于攻破了城池。而这时,晋国派来增援的部队才出发。

楚庄王进城了,他看见郑襄公裸着上身、牵着羊儿前来请罪,表示要投降。郑襄公说:“我没有什么能耐,也得不到老天爷的保佑,因而惹得您亲自前来问罪,这是我的罪过。您如果要把我流放到海边放牛,我没有意见。您如果灭掉我的国家,把田地财产都分给诸侯们,也随您的便。如果您考虑到以前楚国郑国之间的感情,不灭亡郑国,这也是您的恩惠。当然,我知道这是奢望,但我比较坦诚,因此说出来,请您考虑。”

大臣们都希望借此机会灭掉郑国,可楚庄王不同意,他说:“郑襄公虽然打了败仗,但依然不失人心,这样的国家没理由灭掉。再说了,我们前来讨伐他们,是因为他们不听话,现在他们已经臣服了,我们何必还要灭掉他们呢?”

最后,楚庄王后退三十里,与郑国签订了和平协议,将郑襄公的弟弟子良作为人质扣押在楚国。

按照原定计划,收拾了郑国,饮马黄河之后楚军就该班师回朝了。并且楚庄王听说晋国军队正在往郑国赶来,也有此意。他还不想与晋军正面冲突。可大夫伍参力排众议,坚决要跟晋军干一仗。

伍参是谁?他就是劝谏楚庄王的名臣伍举的老爸。他的后代里还有一位相当出彩的人物:伍员,即伍子胥。伍参分析了晋军的情况,认为晋军将帅不和,副帅先谷骄傲自大,搞得军心涣散,战斗力并不强。而且晋国主帅是苟林父,身份只是晋国的执政官,而楚庄王是国家君王,如果楚庄王躲避苟林父,会让人耻笑的。

孙叔敖并不支持打仗,他担忧楚国不能打胜,说:“战而不捷,参之肉其足食乎?”意思是,假如楚国不能打胜仗,把你伍参的肉分吃了也无法弥补损失。

伍参针锋相对,说:“若事之捷,孙叔为无谋矣,不捷,参之肉将在晋军,可得食乎?”意思是,如果打胜了,证明你没有谋略;如果不能打胜,我的肉就在晋军之中,你吃得到吗?

楚庄王本无意与晋军发生战事,听了伍参的话,心动了。可能他心里也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君主,不能在苟林父面前示弱。

于是,他下令已经往后退的部队留在原地,严阵以待。

其实荀林父也不想打仗。

荀林父带着晋军赶来拯救郑国,到达黄河时,郑国已经被楚军收拾了。他打算等楚军撤退之后,再攻打郑国。毕竟郑国这个柿子要好捏一些。名臣士会也持这种意见。士会认为楚庄王有仁有义,受到人民的支持。楚庄王经常出外打仗,人民也没有怨言。国内内政又获得名相孙叔敖的鼎力支撑,社会秩序运转良好。现在的楚国已发展到鼎盛时期,锋芒毕露,晋国不应该轻易惹他们。

士会的分析头头是道,为苟林父所赞同。

但是,副帅先谷力主作战。他认为,晋国大军是为营救郑国而来,如今遇到困难居然临阵退缩,这同样会令诸侯们寒心的,以后又用什么去赢得他们的归附呢?晋国如果因此而失去了霸主地位,还不如去战死沙场呢。他不顾禁令,带着一支军队渡过了黄河。

先谷的行为把苟林父置人了两难之地。这仗,到底打还是不打呢?打,输多赢少。不打,先谷已经过了河,不可能置他们于危地而不顾吧?这时,司马韩厥劝告他进军,因为如果先谷战败,失去郑国,加上手下将佐不听指挥,这对于统帅来说都是极大的罪过。而进军还有取胜的可能。就算万一失败,到时候过错也由三军六位将领共同承担,这比一个人承担划算多了。

听了这番话,苟林父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三军渡河,救援先谷。

晋军过河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其实还存在和平的机会。

虽然两军对阵,楚庄王还是派使者到晋军营中,进行交涉。他指出楚国攻打郑国是正当的行为。士会以理相争,说明当年晋文公受天子之命,“与郑夹辅周室,毋废王命”。可能先谷觉得他的态度过于温柔了一些,站出来喝道:“我们出动大军就是要把你们赶出郑国的,你们不退军,那就只好交战了。”

尽管如此,楚庄王与荀林父都在为和平做最后的努力。大国交兵,又是主力部队,不能轻举妄动。楚庄王再次派使者来到晋军营中,荀林父答应了求和的要求,双方甚至还确定了盟约的时间。看起来,一场恶战似乎可以避免了……

但是——历史就是由无数个但是组成——楚庄王出人意料地率先挑起战事。

楚庄王派出三位楚国勇士:乐伯、许伯、摄叔,乘一辆兵车杀到晋军大营。他们三个人分工合作,许伯驾车,乐伯下车照顾马匹,摄叔冲进营中攻击士兵。说时迟那时快,没等晋军反应过来,他们已经一阵风似的在戒备森严的晋军营中冲了个来回,如人无人之境。晋军将领鲍癸带人前来追击,乐伯射箭阻拦,箭不虚发。到最后一支箭,他不射人了,转向射死了一只在旁边看热闹的麋鹿。这样做当然是为了炫耀箭术高超。

乐伯让摄叔下车,把麇鹿献给鲍癸,摄叔说:“现在还没到狩猎的时间,不能向您奉献野味。这点儿小意思请笑纳。”

手下要继续追赶乐伯一行,被鲍癸制止了。鲍癸说:“乐伯是一位射箭高手,摄叔又能言会道,他们都是厉害角色,不能赶尽杀绝。”

荀林父知道这事后,并未放弃求和的努力。他如约派魏镝、赵旃二将前往楚营,商量会盟的事项。哪知所托非人。魏锜和赵旃在争夺卿族大夫时失败了,不仅迁怒于荀林父,而且巴不得打仗,借此立功。在他们出发之前,士会就敏锐地看出这一点,并且判定这两位去楚营下的不是和书,而是战书。于是他派人在黄河这边埋伏,作为接应,还预先准备了渡船,以备不测。

士会果然没看走眼。

到了楚营,魏锜和赵旃态度极其嚣张,赵旃所带的随从还攻击楚营士兵。这下惹恼了楚庄王。根据记载,楚庄王听到消息后,一言不发就往外赶。随从跟着赶出营外,才送上楚庄王的宝剑,又赶了好大一程,才让他坐上兵车。楚庄王亲自带兵追杀赵旃,孙叔敖知道后,怕他陷入包围,赶紧下令全部楚军出动,跟在楚庄王后面杀向晋军。

这边,晋军完全没有准备。看到楚军潮水一般涌上来,缺乏作战经验的主帅荀林父不知所措,又走了一步昏招:不是全力抵抗,而是下令全军后退渡河。这下不得了,败军如山倒,晋军纷纷抢船过河,场面一片混乱。要说撤退,只要安排得当,也没有什么损失。荀林父等将帅没有进行指挥,才导致当时场面失控。本来就船少人多,已经上船的士兵害怕楚军追击,又担心船只超载而沉没,不让后面的晋军士兵上船,把他们推下河。河里的士兵用手攀住船舷,上面的士兵就挥刀斩他们的手,一时断手断臂到处都是,血流成河……

好在士会预先埋伏的军队迫使楚军不敢进一步追击,加上楚庄王本人也不愿过分追杀,晋军的主力部队才安然渡过黄河。

战后,楚国大夫潘党建议楚庄王收集晋军的尸首,建立一个炫耀用的功德碑,“集尸体以土封固之”,以夸耀楚军的战功。楚庄王没有同意,而且鄙夷这种建议,说:“我的手下怎么尽是这种人呢?”

最后,他只在黄河边祭了河神,建了楚国先君的庙宇,告诉他们这儿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就撤军了。

再看晋国。回国后,主帅荀林父自请赐死,晋景公也答应了,可士会坚决反对。他认为,如果杀了主帅,就犹如当年城濮之战后子玉被迫自杀,对国家没有好处,只会让敌国人感到宽慰,其结果就是再次战败。晋景公考虑了一下,接受了士会的意见,依然任命苟林父为执政官和三军主帅。

邲之战后,晋楚实力此消彼长,局势朝着有利于楚国的方向发展,并成就了楚庄王的一代霸业——当然,这是由无数将士的白骨所垒成的。

同类推荐
  • 回到秦末当土匪

    回到秦末当土匪

    重回秦末,成为乱世土匪。乱世土匪盛世王,天下谁人可称王?且看苏亢收美人,纳良将,聚谋士,与刘邦,项羽争夺天下霸权.........
  • 逍游三国

    逍游三国

    三国,又见三国!那个热血澎湃的时代,那个英雄并起的年代,那个文臣武将辈出的时代,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个三国梦,这是我的三国梦,来吧!我带你去。
  • 骸甲春秋

    骸甲春秋

    骸甲,用敌人的骨骸锻造,用自身的骨气支撑,赋予经典的历史故事全新的科技,武装,战争,世界,那个似是而非的国度,是否还有曾经的壮烈和热血?!亡国公主,沙场名将,帝王将相,天道诸神……历史尘埃中的霸绝身影,谁能阻我,谁敢阻我!
  • 陶乐县志

    陶乐县志

    本书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陶乐的自然、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采用篇章目结构,运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七种体裁,详近略远,上限追溯至事物的发端,下限至公元2003年。
  • 故明厮役

    故明厮役

    倒霉会计员睡觉做噩梦来到大明王朝,却成了终身干苦活的杂役。没事就打打算盘,和漂亮掌柜聊聊人生,谈谈理想。觉得无聊就去衙门和县爷品品茶、话话是非。入过书院,激昂文字。参加科举,金榜题名。跑过官场,指点江山。粪土王侯,淡泊名利。遍山访士,畅论豪杰。逍遥无比,神仙羡慕!就想做个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的杂役,怎么就这么难?
热门推荐
  • 学园孤岛:零的天使

    学园孤岛:零的天使

    那个时候,我们终将知道,我们会消失。而我们现在,有两个选择。升学,还是,就职?
  • Tales of Unrest

    Tales of Unre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娇宠妃:妃你莫娶

    傲娇宠妃:妃你莫娶

    越到架空朝代,成了将军府因逃婚误落悬崖四小姐。上有腹黑三哥,下有呆萌丫鬟,这日子简直了。不想误入圈套皇帝一纸诏书,将她赐给纨绔子弟贤王做王妃。大婚三日,新郎未露一面。你如此傲娇,我就给你来朵绿帽。女扮男装出去逛,找了两大帅哥义结金兰。身份戳穿之时,没想到,老二竟是她夫君,我的个天,兜兜转转,又回来了。不过你可要好好待我,不然你就over了。回到宫中陷入夺嫡风波,这就别怪姑娘我心狠手辣。万万没想到,结拜大哥成了皇帝被害嫡子,与睿王一同逼宫,可怜我女主就这样死了。重回了现代,路遇半仙,重回古代。没想到夫君成了太子,忘记了她。好,你不仁我不义,找我三哥成亲去……
  • 谁动了我的眼睛

    谁动了我的眼睛

    我知道,这一切都不是真的,可是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变了...........
  • 网游之虚拟无双

    网游之虚拟无双

    从1950年提出虚拟实境的概念。到2016年虚拟实境游戏面世。当大家都在为未来的发展而期待。一枚能影响世界格局的种子悄然而迅速地萌芽成长。顺带一提我在三月尾已经开始写了也才写了两章=.=因为朕已经是拖延症未期⊙▽⊙
  • 不当炮灰女配

    不当炮灰女配

    一不小心穿到书里面,还是里面的极品女配肿么破?是愉快的和女主相处还是有多远闪多远?什么躲不掉,好么,咱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可是说好的心底善良的女主捏?各种陷害是几个意思,还有这哪里冒粗来的小尾巴,貌似剧本里没你的戏份,你这一直在我后面刷存在感是闹哪样,你刷存在感也就算了,可是灭咱桃花是几个意思,能不能让人愉快的看帅锅了?
  • 小王子之域

    小王子之域

    这是一个关于探险的故事,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如果你对这个世界存在着疑问,如果你觉得自己过得很孤独,如果你好奇。那么,请点开,相信我,不会让你失望。
  • 巡礼的少年们

    巡礼的少年们

    带有RPG风格的奇幻小说,讲述了一群在巡礼路上不断成长的少年们。在巡礼的路上有诱惑,有恐惧,有争执,有分离。只有不断的理解与宽容,才能最终到达彼岸。
  • 异能不死之身

    异能不死之身

    年仅二十岁的男子柳叶,他是一名宅男,然而,就是这种宅男,他的体内却有一种永远都不会死的能力,用枪把我打死了?不好意思我能复活。用火箭炮轰?虽然有用,但是过了几秒我还是会复活,柳叶得到此异能后顿时一个人低调的出场,虽然如此,但是只能怪那些花花公子们硬逼我柳叶高调。
  • 此歌未央

    此歌未央

    此歌未央,以歌传情。她靠着一只耳机活了很久,只是因为要找他。此歌未央,此歌深情,此歌将我淹没,故深情早已存于心。这是一个关于音乐的故事。又或者这是一个关于长久的故事。这里苒绿,绿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