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4200000022

第22章 两汉时期思想史料介绍

第一节 汉初诸子和黄老之学的史料

汉初诸子中有著作留传的主要是陆贾、贾谊和刘安三人。

陆贾生平史料主要是《史记》卷97《陆贾列传》和《汉书》卷43《陆贾传》。陆贾的主要著作《新语》,又称《陆子》、《云阳子》。《史记》本传中说:“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12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汉书·艺文志》著录“《陆贾》23篇”。当包括与宋代人所见的相同,即:《新语》和陆贾的其它著作在内。今本《新语》仍为12篇,篇目《道基》、《术事》、《辅政》、《无为》、《辨惑》、《慎微》、《资质》、《至德》、《怀虑》、《本行》、《明诫》、《思务》。宋黄震《黄氏日抄》和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者曾认为宋以来所传《新语》12篇为伪书,证据不能成立,当代有关著作均依据宋传本研究陆贾的思想。近代以前《新语》无注本,民国唐晏《新语校注》收入《龙溪精舍丛书》。现在可见的最早版本是明弘治年间李廷梧刻本和明范氏天一阁刻本。《四部丛刊》本二卷系明弘治刻本的新印本,《诸子集成》本不分卷,系据明弘治本排印。

陆贾还著有《楚汉春秋》,其书已佚。清孙星衍辑《楚汉春秋》一卷,收入《问经堂丛书》,清茆泮林辑《楚汉春秋》一卷,收入《后知不足斋丛书》、《龙溪清舍丛书》。

贾谊生平史料主要是《史记》本传和《汉书》本传。另外还有清汪中《贾谊年表》,编入汪中著作集《述学》中;清王耕心《贾谊年谱》,附录于王耕心撰《贾子次诂》中。

贾谊的主要著作《新书》,也有题为《贾子》、《贾谊》、《贾谊新书》、《金门子》的。最初有72篇,刘向删定为58篇,故《汉书·艺文志》著录:“《贾谊》,58篇。”隋以来有一卷本、二卷本、三卷本。今本为十卷,本目56篇,《问孝》一篇有目无文,实存55篇。宋陈振孙、清卢文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者曾对本书提出过疑问,清姚鼐进而认为这本书是魏晋以后人的著作。现代研究者都认为《新书》是贾谊的著作,其中个别篇如《连语》、《杂事》是否贾谊亲著尚不能肯定。宋代以来的版本有30种以上,其中清卢文《抱经堂丛书》本,集诸本合校最为精良。流行的有《四部备要》本,据卢文合校本排印;《四部丛刊》本,依明正德十年刻本影印;《诸子集成》本。

贾谊著作的辑本有:明乔缙辑《贾长沙集》,其中辑有《史记》、《汉书》的《贾谊传》及《论》、《赋》;清王仁俊辑《周易贾氏义》,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上海图书馆等辑《贾谊集》。

淮南王刘安生平史料主要是《汉书》本传和《武帝纪》。《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著录他的著作多种,现存的仅有《淮南子》21篇,即《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内书”21篇。《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高诱《淮南注·序》中说:“此书……号曰《鸿烈》。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执笔者有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披、伍初、晋昌八人及“诸儒”大山、小山之徒。书末《要略》一篇相当于全书的序文汉代人的许多著作都有一篇序文性质的文章,置于全书最后,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淮南子·要略》、《论衡·自纪》、《潜夫论·叙录》等,这类篇目多对其书的写作意图和各篇旨趣加以扼要说明,对于掌握全书内容和史料分布很在帮助。一一指陈全书各篇要旨外,还对先秦各学派提出一个总的看法。《淮南子》杂采先秦诸家史料,后来先秦书籍大量佚失,它所保存下来的史料弥足可贵。其中有关邓析的史料见于《主术训》、《要略》和《汜论训》;有关阴阳家的史料见于《地形训》、《时则训》;有关道家的史料见于《原道训》、《道应训》;有关儒家的史料见于《汜论训》、《缪称训》。《淮南子》在汉代有马融、司马彪、许慎、高诱注。今存《淮南子》题为汉刘安撰,汉高诱注。但据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14考证,今存“高诱注”实是高诱、许慎二人注的混合本,题解下有“因以题篇”四字的各篇注文为高注,无此四字的各篇为许注。这种注的通行版本是《二十二子》本和《诸子集成》本。此外有近代人刘家立撰《淮南集证》、刘文典撰《淮南鸿烈集解》,二书都是前人研究成果的结集,刘文典撰有《三余札记》,对刘文典的集解有所补充。

汉初诸子学者和在思想史上有影响的政治家,多数没有著作,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观点主要保存在《史记》、《汉书》的有关纪传中。儒家叔孙通、伏胜、辕固生、申培公等人的史料见于《史记》的《儒林列传》(卷120)、《楚元王世家》(卷50)、《叔孙通列传》(卷99),又见于《汉书》的《儒林传》(卷88)、《叔孙通传》(卷43)。黄老学者盖公、曹参的史料见于《史记》的《曹相国世家》(卷54),又见于《汉书》的《曹参传》(卷39)。晋皇甫谧《高士传》亦有盖公的传记。纵横家郦食其、蒯通的史料见于《史记》的《郦食其列传》(卷97)、《汉书》的《郦食其传》(卷43)、《蒯通传》(卷45)。阴阳家张苍的史料见于《史记》的《张丞相列传》(卷96)和《汉书》的《张苍传》(卷42)。

黄老之学在汉初学术思想领域占主导地位,是汉初政治的理论基础。汉初的政治家汉文帝、汉景帝、窦太后、陈平、汲黯等也都是黄老学者。研究汉初黄老之学不能离开这些人物。有关这些人物的史料主要是:《史记》的《孝文帝纪》(卷10)、《孝景帝纪》(卷11)、《外戚世家》(卷49)、《陈丞相世家》(卷56)、《汲黯列传》(卷120),《汉书》的《文帝纪》(卷4)、《景帝纪》(卷5)、《陈平传》(卷40)、《汲黯传》(卷50)、《外戚传上》(卷97上)。

黄老学派的著作还有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古佚书《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四篇。文物出版社将四篇古佚书合为一册出版,题名为《经法》。

第二节 汉代经学与谶纬的史料

汉代经学的史料相当纷繁杂乱,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①汉初儒家所传的先秦儒家经籍。这部分史料又有两类,一类是今文经学的经典,包括浮丘伯所传的《诗》,伏胜所传的《尚书》,高堂生所传的《礼》,田何所传的《易》,胡母生所传的《春秋公羊传》。受传的弟子各自成家,今文经学每一经又分为数家。同出于浮丘伯的《诗》分为齐诗、鲁诗、韩诗三家;同出于伏胜的《尚书》分为欧阳、大夏侯、小夏侯三家;同出于高堂生的《礼》分为大戴、小戴、庆普三家;同出于田何的《易》分为施、孟、梁丘、京房四家;同出于胡母生的《公羊春秋》也分为严氏、颜氏两家。另一类是古文经学的经典,包括毛亨所传的《毛诗》,还有相传出于孔子旧宅壁中的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还包括北平侯张苍所传的《春秋左氏传》。

②汉代经师们对儒家典籍的训解阐释。例如京房的《京房易传》、伏生的《尚书大传》、韩婴的《韩诗外传》、卫宏的《毛诗序》、郑玄的《毛诗传笺》、许慎的《五经异义》、郑玄的《驳五经异义》、《六艺论》等等。这部分是汉代经学史料的主体,数量很大。在使用竹帛为书写材料的汉代,“经”的复本不会很多,“传”的复本自然更少。加之经学著述多数是“经”的注释,一旦新的更好的注释得以流行,同一经籍的原有注释就被取代,很容易被弃置亡佚。所以,汉代的经学著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都散失了。清代学者为了寻找散失的经学著述,用了很大功夫,把各种文献中引用的佚书的文字搜集出来,集录在一起,成为辑佚之作,这就部分地恢复了佚书的面貌,对后人很有用处。例如清马国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清黄的《汉学堂丛书》都是这样的著述,是研究经学必须利用的史料。

③汉代经学家的生平传记资料。主要保存在《史记·儒林列传》、《汉书·儒林传》和《后汉书·儒林传》中,有一些重要的经学家,在《史记》、《汉书》、《后汉书》中有单独的传记。他们的生平传记,一般都很简短,有些连生卒年和著作也不很清楚。但要了解汉代经学的派别流变还是离不开这些史料。

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其生平史料主要是《史记》本传,《汉书》本传,还有《汉书》的《五行志》、《武帝纪》、《论衡·实知》,《太平御览》卷976的引文和《西京杂记》卷二。近代人苏舆撰有《董子年表》,见于《春秋繁露义证》卷首。

董仲舒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董仲舒》123篇及《公羊董仲舒治狱》16篇。今存的最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17卷,82篇。《春秋繁露》这个书名在《汉书》中没有出现,最先见于晋葛洪的《西京杂记》。《隋书·经籍志》始著录为17卷,《崇文总目》始著录为82篇,今本皆与之相符。“蕃露”本来是一个篇名,汇编成集时以《春秋繁露》作书名,就将《蕃露》篇改题为《楚庄王》。《春秋繁露》各篇原来可能都包括在《董仲舒》123篇中。《春秋繁露》的注释有清凌曙撰《春秋繁露注》,收入《皇清经解续编》,又收入《龙溪精舍丛书》,又有近代人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内容较凌曙著有增改。今存董仲舒著作还有《举贤良对策》三篇,存于《汉书》本传中,此外,有四种董仲舒著作辑本:①《春秋决狱》一卷,清洪颐煊辑,收入《问经堂丛书》;②《春秋决事》一卷,有清王模的辑本和清马国翰的辑本两种,分别收入《汉魏遗书抄》和《玉函山房辑佚书》;③《周易董氏义》一卷,清王仁俊辑;④《董子文集》一卷,明汪士贤辑,收入《丛书集成初编》。

谶纬的假托神或圣人造作的预言以及附合儒家经典的著作,它的真正作者一般无法考知。历史上第一次编纂谶纬是在王莽时期。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遣五威将军王奇等十二人颁《符命》四十二篇于天下。”(《汉书·王莽传》)刘秀即位后,第二次编纂谶纬,中元元年(公元56年)“宣布图谶于天下”(《后汉书·光武帝纪》),共81篇。曹魏时期和南朝宋代,也制作过一些谶语增加到纬书中去,但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编纂谶纬的工作。《隋书·经籍志》记载,隋代所见的谶纬仍为81篇,包括7纬36篇,其他45篇。

由于谶纬容易被不同政派别利用,汉唐之间的统治者都是一面利用对自己有利的谶纬,一面查禁反对自己的谶纬。隋唐以来,谶纬大部亡失,只有《易纬》的一部分流传下来。

明代开始,又有人从学术史的角度重新辑集谶纬著述。明孙?辑《古书微》36卷,是第一部谶纬辑佚之作。《古书微》对7纬36种都有辑录,但所辑每种的内容遗漏很多,又有不少杜撰。清代出现了辑有谶纬书籍的丛书,它们是:黄《汉学堂丛书》,辑录7纬34种,另有其他谶纬21种共55种。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录纬书29种(无《易纬》),另有其他谶纬11种,共40种。赵在翰《七纬》38卷,辑录7纬36种。陈乔枞《诗纬集证》4卷,辑录《诗纬》4种。另有今日本人安居香山、中村璋八合著的《纬书集成》,是一部比较完备的谶纬辑集。这几种辑佚丛书所撰的纬书篇目互有重复,内容多少不一,可以互相参证。

第三节 司马迁、扬雄、桓谭、王充

及汉末社会思潮史料司马迁的传记史料是《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和《汉书》卷63《司马迁传》。《太史公自序》首叙先祖世系,于其父司马谈事迹叙述较详,并录引了司马谈的论著《论六家之要指》。次以答上大夫壶遂问的形式阐明《史记》写作宗旨。末系《史记》130篇提要。《汉书·司马迁传》前一部分照录《太史公自序》,叙述司马迁的先祖世系及其生平。中间引用司马迁答上大夫壶遂问,亦照录《太史公自序》,接着列举《史记》130篇篇目。后一部分全文引录司马迁《报任安书》(又见于《昭明文选》)。《报任安书》抒发司马迁受刑后愤怨心情及隐忍苟活以完成《史记》的抱负,是理解司马迁思想性格的重要史料。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史学著作,在思想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史记》各篇都有冠以“太史公曰”的史评,在《纪》、《传》部分置于各篇尾,在《书》、《表》部分置于篇首或篇中。这些史评直接表达司马迁的思想观点,是司马迁思想的重要材料。《史记》的注释有南朝宋裴頠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又有日本人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

扬雄的生平史料主要是《汉书》卷87《扬雄传》。此外,清人全祖望著有《扬子云生卒年考》,收入《鲒亭集外编》。近人董作宾著有《扬雄年谱》,发表在《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周刊》第85~87期合刊上(1929年9月出版),近人汤炳正著有《扬子云年谱》,发表在《论学》杂志第4~7期上(1934年出版)。扬雄的著作《太玄》,因为形式是仿《周易》而作的占卜书,与一般著作结构不同,“观之者难知,学之者难成”(《汉书·扬雄传》),阅读时需要参阅有关介绍对其结构先有个了解。《太玄》的《告》、《》、《图》、《莹》部分对“体自然”的观点有较多表述,《视》、《莹》、《勤》部分讨论认识问题。汉代开始就有人为《太玄》作注。司马光说:“汉五业主事宋衷始为玄作解诂,吴郁林太守陆绩作释正,晋尚书郎范望作解赞,唐门下侍郎平章事王涯注经及首、测。宋兴,都官郎中直昭文馆,宋惟?通为之注,秦州天水尉陈渐作演玄,司封员外郎吴秘作音义。”(《太玄序》)司马光用了30年时间研究《太玄》,明清继续有研究者。现有重要注本是:①晋范望《太玄经注》,有《四部丛刊》本;②宋司马光《太玄经集注》,有清代嘉庆刻本和《道藏举要》本;③明叶子奇《太玄本旨》,有明刻本;④《太玄阐秘》,有清末刻本。扬雄的《法言》包括13篇文章,篇名是《学行》、《吾子》、《修身》、《问道》、《问精》、《问明》、《寡见》、《五百》、《先知》、《重黎》、《渊骞》、《君子》、《孝至》。主要讨论人生和政治问题,其中的《问道》、《问神》、《五百》、《学行》、《君子》等篇也讨论了自然观和认识问题。《法言》的现存注本以晋李轨《扬子法言注》为最早,有清刻本和《诸子集成》本,还有近人汪荣宝著《法言疏证》(1911年出版)和《法言义疏》(1933年出版)。

桓谭的生平史料主要是《后汉书》卷58《桓谭传》。他的著作《新论》29篇早已亡佚。现从《后汉书·桓谭传》中可见《新论》的全部篇名,《弘明集》中保存有《新论·形神》一文,另外在王充《论衡》、魏征《群书治要》、《太平御览》卷六分别保存着《新论》的一些佚文。清严可均《全后汉文》辑有《桓子新论》,为较为完备的辑本。

王充的传记史料主要是《论衡·自纪》、《对作》和《后汉书》本传。《后汉书》本传仅叙其年里和著述,十分简略。《自纪篇》叙其家世、生平、性格较详,并以答问的形式申明其著作的基本倾向和特点。《对作》集中阐述自己的写作意图及其与现实的关系。此外,黄晖著有《王充年谱》附编于《论衡校释》。王充说他的著作有《论衡》、《讥俗》、《政治》、《养性》四种(见《论衡·自纪》),现在仅存《论衡》一种。《后汉书》本传说:王充“著《论衡》85篇,20万余言。”现存84篇,缺《招致》一篇。《论衡》中的《自然》、《谈天》、《道虚》、《物势》、《寒温》诸篇是自然观的重要篇章;《实知》、《知实》诸篇是认识论的重要篇章;《论死》、《订鬼》、《死伪》诸篇是无神论的重要篇章;《治期》、《齐世》、《宣汉》诸篇是社会政治和历史观的重要篇章;《命义》、《逢遇》、《命录》、《偶会》则具有命定论的思想。在古代,除极个别人(如清初自熊伯龙)称赞王充的无神论外,赞赏者多以其论点新奇,可以作为“谈助”,如宋高似孙《子略》说:谈助之言,可以了此书矣。反对者则斥其“过激”,如宋黄震《黄氏日抄分类》卷75说:《论衡》“持论至于过激,失理之平正。”以至认为它“诬及圣贤”、“非圣灭道”(《四库全书总目·卷首》)《论衡》一书一直没有受到重视,没有注释。近人的注释有黄晖的《论衡校释》和刘盼遂的《论衡集解》。黄著资料丰富,刘著见解新颖,二书可以互相补充。

汉末清议的史料主要是《后汉书》卷67《党锢列传》。《党锢列传》前一部分叙述了清议的出现和党锢始末,一般称为《党锢列传序》。后一部分是21个人物传记。他们是刘淑、李膺、杜密、刘、魏明、夏馥、宗慈、巴肃、范滂、尹勋、蔡衍、羊陟、张俭、岑,陈翔、孔昱、苑康、檀敷、刘儒、贾彪及何。此外,《后汉书》中还有一些清议人物的专传,有《后汉书》卷66《陈藩传》、卷69《窦武传》、卷56《王畅传》、卷74《刘表传》、卷38《尚度传》、卷68《郭泰传》、卷62《荀淑传》附荀翌传、卷75《吕布传》附张?传,以及卷74上《袁绍传》附胡母班传。

王符的传记史料是《后汉书》卷49《王符传》。其著作《潜夫论》,本传中说有30余篇,今本36篇,大约没有佚失。《潜夫论》中数量最多的是政论,《本政》、《论荣》、《遏力》、《贤难》、《实贡》、《忠贵》、《浮侈》、《述赦》、《交际》反映着他的贵民务本、实行法治、反对奢侈、讲求实际及加强边防的政治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主要史料。他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本训》、《德化》、《赞学》、《慎微》、《明暗》等篇中。《明暗》篇提出“所以明者兼听也,所以暗者偏信也”,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后来被提炼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格言。《卜列》、《巫列》、《相列》、《梦列》四篇反映着他的无神论思想。《梦列》是古代分析作梦现象的一篇重要文献,其中用“记想”、“感气”、“时应”、“性情”等说明梦的成因,包含着相当可贵的科学成分。《潜夫论》的注释本有清王继培撰《潜夫论笺》,收入《诸子集成》、《四部备要》。又有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的《潜夫论笺》,由赵铎校正标点。

仲长统的传记史料是《后汉《后汉书》卷79《仲长统传》符传》。《三国志·魏书·刘劭传》的注文中引缪龚的《统昌言表》,也记述了仲长统的生平。其著作《昌言》原有34篇10万余言,已经佚失。《后汉书》本传引有《理乱》、《损益》、《法诫》三篇的基本部分,反映仲长统的政治思想。《群书治要》节引有《昌言》的九段文字,未标篇名,反映仲长统的哲学思想。此外,《齐民要术》中也有几处引文。明清人辑录的《昌言》有多种:①明叶绍泰辑《昌言》一卷,有《增订汉魏六朝别解》本;②明胡维新辑《仲长统论》一卷,收入《丛书集成初编》;③明归有光辑《黉山子》,与王符著作辑本《回中子》合为一卷,收入《诸子汇函》;④清马国翰辑《仲长子昌言》二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⑤清王仁俊辑《仲长子昌言》一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⑥清严可均辑《昌言》二卷,收入《全后汉文》卷88、卷89.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时期

同类推荐
  • 赤诚的年代

    赤诚的年代

    道家气功爱好者许正阳在修行冲关的时候发生意外,身体被罡火焚毁,灵魂穿越时空,重生于百年前的清末民初年间。深知历史的许正阳即便因修行气功而有良好的修养,但面对此时苦难深重的国家和民族,以及为国舍生忘死、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他再也淡定不下去了……许正阳博览群书,身负绝世武功,游历天下,决心做一个真正的大侠,和一群真正的侠士共同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铲除封建腐朽势力,救民于水火之中;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殖民中国的阴谋,让国家走上独立富强的大道。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每一寸神州大地,肥沃了华夏诸邦,这是一个赤诚的年代。
  • 璞金三国

    璞金三国

    前世基友穿越至东汉,不巧的是一个穿越至南,一个穿越至北,还相互不知道。在各自的道路上打拼的二人,不知在相识之日又会如何呢?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都有着不一样的精彩。我理解的三国里没有庸才没有蠢材。
  • 山海无限镜花缘

    山海无限镜花缘

    这是一个凡人在山海镜花世界中经过命运的洗礼最终成为大唐帝国复兴的守护神的故事。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更是一个热血沸腾的经历。当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颠覆了神话。他的故事便成了永恒——《山海无限镜花缘》的官方Q群已开:457029482,欢迎大家加入~~~
  •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九卷)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九卷)

    以时间为序,选取了世界上下五千年中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迪性等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通过科学的体例与创新的版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释世界历史。全书分为古代文明、争战中的帝国、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的变革、世界大战时期、冷战时期、世界新格局等九大篇章,精彩扼要地讲述世界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各大文明的发展历程,为读者讲述最想知道的、最需要知道的、最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帮助读者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进而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青春从时光里流逝,青春的故事如今历历在目的早已不在,这部自传献给十八的自己纪录着青春的点点滴滴,(喷屎的人看清楚老子没有让你看)如果有一天我也为人父时我定会自豪的给孩子们讲讲这篇文章,讲讲我的青春,我们这个时代必须要懂得珍惜这短暂永久的青春,它将是我一笔不朽的财富。(到处喷屎的人滚蛋)
热门推荐
  • 穿到明朝拍电影

    穿到明朝拍电影

    二次元风格的个人英雄主义历史小说。身在官场,却是流氓做派,江湖性情。热血与搞笑穿插,高冷与逗~并存。(~请自行脑补)
  • 重生成阎王

    重生成阎王

    嗯?别人一意外不是君王就是妃子而我只是死成弱鸡鬼?我去..生前一事无成既然死都死了让我放胆去做吧!
  • 东京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狼道营销:营销人强势生存的实战法则

    狼道营销:营销人强势生存的实战法则

    本书以独到的视野和观点,清晰而准确地阐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狼道。这本《狼道营销》不是一本励志书,作者根据自己丰富的职业经历与营销实践,用大量的篇幅,通过市场调研、市场开发、客户沟通、项目谈判、客情维护等方面体系化地把狼道与营销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本书的实战性非常强,许多策略和方法是学了就能用,用了就能见效。
  • 我的兼职同事

    我的兼职同事

    校园爱情现实小说。钱河,一个总爱多愁善感的人,对爱情胆小懦弱,默默地陪在喜欢的人身边。为了暗恋的女孩,报考X大,在X大,遇到了同寝的四个兄弟,遇到了同在书店兼职的女同学。在校园里,经历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有爆笑,有悲伤,有感人,有励志,有现实。一个不一样的大学生活。愿每个人都能保持乐观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找到适合自己的人。
  • 爱的诡计

    爱的诡计

    一名因经济危机失业的女大学为了生计,临时决定在冰淇淋外卖窗口的打工,并隐瞒真实学历,意外的遇到一位濒临破产,面对抉择的年轻企业家南东阳。为了拯救事业和挽留心中的爱人,一场为爱设计的诡计开始了。
  • 我是通灵之子

    我是通灵之子

    读者群:60784222。自古以来,天地便分为“仙界”、“凡间”、“阴曹地府”三界,俗称“神魔人”;“仙界”代表光明,“地府”代表黑暗,而“凡间”则代表希望。传说上古时期有天机预言“凡间”有一法器,能让拥有者超脱于三界之外,不受轮回约束,从此“神魔人”三界蠢蠢欲动…我自幼受养父欺凌,在决心要杀死他的时候,一个白衣女人出现,解决了事端。她说,未来的我由她保护,当时我便知道她不是普通人,而是一只恶鬼。在人们失去信仰,“仙界”没落,“地府”贪婪注视的时代里,我学习道术而后化身为一代捉鬼人,势必维护“凡间”安稳…
  • 侠行天际

    侠行天际

    来自异世界的侠客到了天际大陆会与之摩擦出什么火花呢?巨龙与神明,帝国与斗篷,战友团与兄弟会,还有神秘的龙裔又会与主角产生什么呢?
  • 半妖乱世

    半妖乱世

    从左琰踏出花果村那一刻起,注定要在世间掀起无数腥风血雨。以半妖废体兵妖双修,箭灭人族天才,脚踏妖族王者。
  • 重构帝国

    重构帝国

    银河系的尽头真的是平行世界吗?直到一辆现代列车穿越后,那一群人在寻找答案。南山,翼碎后的午夜,南疆,梦圆后的清晨,也许会有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