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3400000018

第18章 二十世纪《史记》文学成就研究

20世纪《史记》的文学研究可分三个时段。1900年至1949年为第一时段,《史记》的文学研究别开生面,展示了新的学术范式和风格。1949至1979年的30年间,因政治气候的影响,学术力量与研究论著较为有限,《史记》的研究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此时段的论文侧重《史记》的人民性、道德观、阶级性等方面的分析,而文学上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较少。1980年至今,随着国内政治形势的正常化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司马迁与《史记》的研究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动局面,是2000多年来《史记》研究发展的高峰。在各种司马迁的评传和《史记》综论的著作中,以及数千篇的单篇论文中,论者都涉及《史记》不同侧面的文学成就评价。

总结一个世纪以来关于《史记》各种文学性成就的阐释研究,可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史记》的文学观

司马迁是成就卓越的文学家,早被世人所公认。但对《史记》的文学观研究,过去一直被人忽略,没有得到很好发掘。时至80年代,《史记》的文学观才得到深入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和提出的看法主要有:司马迁有自成体系的文学思想,司马迁提出了“发愤著书说”和以“发愤著书”为核心的创作理论,司马迁的文学社会功用观等。姚风林《论司马迁的文学观》较早指出司马迁有自成体系的文学思想,把文学从传统的庞杂的学术概念中分离出来,给文学事业和文学家以崇高评价,提出“发愤著书”为中心的文学创作理论,探索和实践了以典型化为主要内容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等等。肖黎的《司马迁的文学思想》,都发表了类似的看法。韩兆琦的《司马迁的文学观》从司马迁使用“文学”、“文辞”、“辞章”等概念上的区别,从司马迁分外喜爱重视文章家,不惜篇幅为他们立传,分外重视有感情有文采的作品,不计篇幅地尽量录入等事例进行了具体阐证。李辉从功利主义的视角来观察这一问题,认为司马迁功利主义文学观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文学可以反映政治得失情况;其次,文学不仅能反映政治得失,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而且应当具有促进政治的积极作用。为此,他主张‘怨刺说’。这是其功利主义文学观的核心部分。”此外,聂石樵、何旭光、陈子谦、袁伯诚等学者也有相关的具体论述。

二、《史记》的美学观

探讨司马迁的美学观,自80年代以来,成为司马迁及《史记》研究中的热门课题,发表文章之多与思想、理论上所达到的深度,都明显超过对司马迁文学观的讨论。叶幼明《试论司马迁的美学思想》一文认为,“爱奇”是司马迁的审美原则,反映着司马迁独特的审美趣味。韩林德、肖黎则侧重从“人格美观”和“爱奇的人格美观”的角度来论述这一问题。韩林德强调:“司马迁推重‘奇士’扶义倜傥的人格美,便是古代思想家以崇高的观念对现实生活进行审美的显例。在君主专制政治日益强化的汉代,司马迁以崇高的观念赞赏‘奇士’的人格美,表明他美学观包含着相当可贵的进步性。”李泽厚、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站在哲学史的高度,从司马迁在美学发展长河的传承关联中考察司马迁的美学思想,认为“舒愤懑”是司马迁美学思想的核心和实质所在。宋嗣廉《史记艺术美研究》一书也认为《史记》所写的人物、事件情节和结构布局所表现出来的美学风格,大体有雄奇、悲壮、流动、匀称等几个特点。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的非“中和”美学思想是形成《史记》雄浑悲壮的美学风格的重要因素。何世华《史记美学论》论述了司马迁的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写《史记》的基本美学原则等问题。韩兆琦立足于作品实际,强有力地论证了史记“是一道悲剧人物的画廊”,他从“人物形象塑造”、“立意、选材和场景情节的安排”、“《史记》文章的艺术风格”以及“司马迁审美观形成的历史条件”几个侧面展开论述,有力地阐发了《史记》彰扬悲剧人物与悲剧精神的美学特征。

三、《史记》的语言艺术

司马迁在学习语言上是下过苦功的。他“年十岁则诵古文”,跟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向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作了太史令,又“纟由石室金匮之书”,“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实际上,他成了先秦文化先秦语言的集大成者。他不宗一家,不师一派,采百花而酿蜜,啜吸一切他能啜吸到的玉露琼浆,因此他自己的风格也就不限于一长,而是有几种格调,多姿多彩,气象万千,显示出大家气派。于是《史记》里我们就看到《尚书》的质朴雍容,《春秋》的谨严,《左传》的委婉,《国语》的翔实,《战国策》的纵横驰骋,以及《老子》的精妙变化,《论语》的简练深远,《庄子》的挥洒自如和汪洋恣肆,《孟子》的气势和《韩非》的峭刻。《史记》无论在叙事语言、抒情语言和议论语言上都有它的独到之处。而更为突出的重大贡献则是:首先,创造出了一种接近口语的严格意义下的纯正散文;其次,在人物语言性格化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20世纪40年代,李长之先生出版了《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这部书引入西方现代学术观点,对司马迁和《史记》的语言进行研究,除传统课题外,更提出《史记》句调之分析,司马迁之语汇及其运用等问题。新中国建立后,较早又较全面对《史记》语言成就给予阐述的是殷孟伦,他在论文《试论司马迁〈史记〉中的语言》、《通过〈魏其武安侯列传〉来看司马迁健康的语言艺术》中深入论述了《史记》在人物语言、叙述语言、古文今译、采用歌谣谚语等方面的成就。其后卫仲潘、冯其庸分别发表了《司马迁讽刺语言的艺术》、《论〈史记〉人物语言》。冯其庸认为“司马迁是一位卓越的语言艺术巨匠,他的语言十分丰富多彩,而且具有惊人的生动性和准确性,具有高度的雕塑力。”1979年,钱钟书先生《管锥编》问世,提出《史记》人物语言貌似记言,实为代言、拟言,司马迁行文深得累叠之妙等论断。杨树增的《〈史记〉语言的艺术特征》,综述《史记》语言艺术的各个方面,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史记》的叙述语言、人物语言、吸收众家语言之长、遣词用句、语言的气势与节奏等问题。从纯语言角度对《史记》进行研究的文章较晚出,1982年朱星的《〈史记〉语言研究》,可以说是从语言学角度探讨《史记》语言特点的一篇专论。以后,这方面的文章逐渐多起来。有《史记》成语的研究、语法研究、修辞研究、方言研究、训诂研究、《史记》中少数民族译语研究等等。

四、《史记》的散文风格

“辨而不华,质而不俚”是班固父子对《史记》散文风格的共同看法,韩愈、辛弃疾、刘熙载都认为“雄深雅健”是司马迁文章风格之一,柳宗元独以“峻洁”二字目之,苏洵以“淳健简直”,宋祁、苏辙以“疏荡”、“奇气”,王畿以“博而肆”,章学诚以“圆而神”、“轻灵”总结《史记》散文的深情、厚韵和雄健风格。今人的论述,看法基本相似。如苏仲翔的《试论司马迁的散文风格》、郑健民的《司马迁散文风格探源》等。韩兆琦认为“朴拙、深厚、有气势、有感情,这才是《史记》文章的基本风格。我们说《史记》朴拙,除了表现在粗笔浓墨外,更重要的是它带有一种苍劲浑茫的原始气象。它像是滚滚洪川,鱼龙漫衍,泥沙俱下;又像是苍山老林,尽管它有说不尽的枯枝败叶,偃木斜柯,但是它那种古朴浑茫的原始气象,却永远不是任何整齐茂美的园林所可追拟的。司马迁的文章,激情滚滚,一气写来,情之所至,笔亦随之,至于有些矛盾,有些岔头,有些漏洞,他是不大计较的。”司马迁文章风格多姿多彩,有的雄恣悲壮,有的冷峻深刻,有的低回婉转,有的轻捷飘忽,有的奇谲诙诡,有的热情奔放。今人有开创性的见解是“爱奇”论的新解上,如刘振东的《论司马迁之“爱奇”》,王明信的《论司马迁的爱奇》,陈恂如的《“传畸人于千秋”——略论司马迁的“爱奇”》,曹东方的《史记“爱奇”说考述》等。特别是刘振东的《论司马迁之“爱奇”》,是一篇引起《史记》研究界广泛注意的重要文章,它对《史记》的“爱奇”倾向作了深入的抉发。他认为司马迁之“爱奇”,就是对于“奇人”——有特异性的历史人物的推崇与偏爱。司马迁的“爱奇”倾向,造成了《史记》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些根本特色。第一,在材料的选择上,特别注意特异性的事迹和情节;第二,在叙事中特别注意情节的组织安排,从情节的曲折性、戏剧性方面,来突出人物事迹的特异性、性格的特异性;第三,突破“史法”的局限,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增强内容的特异色彩,加强表达的特异效果。司马迁的“爱奇”倾向对中国叙事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奠定了中国叙事文学的民族传统特色:第一,它为中国文学开创了一条实现典型化的重要途径,这就是实中求奇,通过对特异性的追求,来达到典型化的目的;第二,它为中国叙事文学的传统风格特色……“传奇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三,它为中国叙事作品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结合开了先河。

五、《史记》的传记文学特质

司马迁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创始人,《史记》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也是中国古代传记文学最卓越的典范。但是,自从《史记》问世以来,人们只把《史记》视为历史著作,不把它作为文学作品,更不把它作为传记文学。把《史记》作为传记文学来研究和看待,是到了现代以后,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把《史记》作为传记文学来研究,始于朱东润,新中国建立后,50年代有姚奠中,70年代有吴汝煜,80年代以后,《史记》传记文学成就的研究成为热门课题之一了。姚奠中的《司马迁的传记文学》,是最早一篇把《史记》作为传记文学来看待研究的长文。它认为《史记》全书130篇,但就作者用文艺手法突出表现了他的文学天才的,都无疑是在人物传记方面。认为他所写的人物事件都是真实的存在,然而他所写的都不是存在的摄影和事实的记录,“他是经过选择、概括、组织加工,集中突出而表现了人物以至社会现实本质的。所以他的传记,是真实的而又是创造的,是写实的而又是抒情的,历史的而又是艺术的。司马迁的传记,是不朽的文学创作,它给传记文学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姜涛的《〈史记〉传记文学写作艺术论纲》,主要从《史记》人物传记究竟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立论,归纳为十个方面:一为精于剪裁,严于取舍。二为论考行事,不载空言。三为观其行事,不录著述。四为主次分明,详略得体。五为描写场面,刻画人物。六为衬托对比,刻画人物。七为独白旁议,刻画人物。八为通过对话,刻画人物。九为描写情节,刻画人物。十为言近旨远,辞浅意深。陆永品《司马迁传记文学艺术成就简论》,认为司马迁的《史记》“首创了传记文学的样式,成为我国两千多年来传记文学的楷模”,并分六节对司马迁传记文学的成就作了论述:第一,《史记》是一部形象的历史,因为它创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第二,《史记》具有现实主义特色,如歌颂美好和正义,暴露丑恶和黑暗;反对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维护国家利益,表彰爱国思想。第三,《史记》发展了文学的讽刺艺术,主要是用谈笑风生、幽默的语言来达到“讽刺”的作用。第四,诗文并用是司马迁传记文学的又一突出特色。第五,司马迁传记文学的语言,有许多显著特色,如语言通俗易懂,犹如白话;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语言“简妙”,句法变化,层出不穷。第六,《史记》传记文学对后世诗文、戏曲和小说创作具有深远影响。郭双成的《史记人物传记论稿》是建国以来第一部专门从文学角度评价《史记》人物传记的论著,从思想性与艺术性两方面对《史记》人物传记作了系统论述。作者提出从文学上研究《史记》的人物传记,要从《史记》是一部史书的本质出发,并符合《史记》的整体性,这是对《史记》文学性认识的一个重要理论建树。

六、《史记》对后世散文、戏剧、小说等的影响

百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比起明清评点家札记式的感性观点更具分析体系,如韩兆琦的《史记通论》,认为《史记》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最直接的是散文。司马迁的散文在我国文学史上被视为巨擘,被后人当作一种典范。唐宋八大家反对骈文,提倡古文,就是把《史记》的文章风格当成旗帜的。宋代以后,《史记》对散文的影响继续扩大,尤其是明代,前后七子、李贽、归有光和公安派都很推崇《史记》。归有光又深受清代方苞、姚鼐的推崇,因而成了清代最有影响的散文派别——桐城派的祖师。俞樟华的《史记与三苏》从“三苏评《史记》”、“三苏读《史记》”、“三苏学《史记》”三个方面,论述了三苏与《史记》的关系。陈磊的《略谈〈史记〉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曲沐的《〈三国演义〉和〈史记〉》、赵逵夫的《论〈史记〉的讽刺艺术及对〈儒林外史〉的影响》等,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史记》对中国小说的影响。俞樟华的《〈史记〉对〈水浒〉的影响》着重从情节、体例、写人艺术三方面谈了《史记》对《水浒传》的影响。韩兆琦的《〈史记〉与中国古代小说》认为《史记》对唐传奇以及后世其他小说的影响,主要有四点:其一,《史记》人物传记的组织结构和它写人物事件的方法,为后代的小说创作所效仿、继承。其二,《史记》中的许多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常为后代的小说戏曲所模拟。其三,《史记》的语言影响着后世文言小说,尤其是唐人传奇与《聊斋志异》。其四,《史记》记事的时间长,所记的事件多,是后代小说、戏曲取材创作的昆山邓林。李少雍的《司马迁传记文学论稿》一书的《〈史记〉纪传体对我国小说发展的影响》是一篇专论《史记》纪传体对于我国小说发展之影响的长文力作。全文分为八部分。引论部分论纪传体的创立及其与小说的关系;二、三两节探讨《史记》纪传体为什么会给小说以影响;四、五、六、七节分析《史记》是从哪些方面对小说产生影响的。

同类推荐
  • 没有人烟

    没有人烟

    对“诗是语言的艺术”的说法似乎没有争议,但是,何物“语言”?这就有歧义了!我们可以遇见古今两种常见说法。第一种是诗与散文使用同一种语言;第二种是诗使用自造的专属语言。
  •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一直被视为纪伯伦一生的巅峰之作,自出版以来赞美始终不绝,被人誉为“小圣经”“东方赠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等。纪伯伦因此书声名大振,被世界认识、关注。此书收录了《先知》、《先知花园》、《先行者》等多部散文诗集,讨论了爱、婚姻、施予、悲欢、自由、时光、善恶、美、死亡等多个世界之源问题,承载了纪伯伦最厚重也是最成熟的思想,而散文诗中的语言优美绝伦,因此《芝加哥晚邮报》称:“真理在此,用黎巴嫩式的美、音乐和理想主义表现出来的真理。”
  • 点亮心灵的灯:李天岑作品评论集

    点亮心灵的灯:李天岑作品评论集

    本书是李天岑的小说评论,著名作家李佩甫说:“李天岑是一个扎扎实实写作的业余作家,多年来他始终保持创作的激情,用心描绘着他在生活中捕捉到的新故事新人物。”写人心折射世道变化,写世道彰显人心,两者互相折射,互相彰显,互相深化,形成天岑创作的基本内涵,也是他社会角色的基本内涵……举重若轻的叙述能力,老到的文字,骨子里冷峻的幽默感,是天岑小说的特点。
  •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4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4卷)

    这部汇集李康学数十年文学创作作品共计267万字,是武陵地区历史文化集大成之作。李康学在《大湘西系列作品集》中,通过挖掘武陵地区留下的印记,拾掇民族地区传奇的历史;客观评价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并用散文笔调创作游记美文,把武陵地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 趣味罪行揭露(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罪行揭露(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这些作品集探案和趣味性于一体,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疑案、迷案、奇案、悬案、冤案等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探案英雄大智大勇。阅读这些侦破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了解社会、增长知识,还可以学到自我保卫、推理破案的常识,防范日常生活的不测。
热门推荐
  • 回到王朝当公主

    回到王朝当公主

    凤小瑶21世纪她被人称为‘天才医生’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可却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身份只是为了掩盖她的另一个身份。在家人眼里她是个小职员,普通的在不能普通的人。不知道是意外还是预谋结果掉河里给呛死了。风云人物就此消失。凤凰大陆慕容小瑶人称‘慕容废材’在这个以实力为尊的世界什么都不会,可却有个厉害的老爹,养成霸道任性的个性。招人嫉妒被杀。再次睁眼,慕容小瑶已是凤小瑶,对我好的人我十倍来关心,伤害我的人我要让他后悔遇见我。当明白真相,原来她就她,守护是她的职责,她是大家的信念。可却没想过她也会累,直达遇见他。。。。。。
  • 市场营销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市场营销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市场营销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通过最新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将每一个工作流程以最清晰、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得到最实用的工具。制度范例从现实工作中的细节入手,对每一项工作环节都作了切合实际的论述,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具有可操作性的考评依据和培训蓝本。
  • 何故年少不更事

    何故年少不更事

    她由上古凤凰精魄所化。。。遗落民间。。。
  • 席方平传

    席方平传

    改编自《聊斋志异·席方平传》,盘古开天辟地,魔道两分,正邪誓不两立!涿鹿之战,天地喑,血泣中原,鸦鹊哀鸣,帝血剑挥处,人界始得安宁!千万年的等待,魔性依旧,中原重陷战火!席方平,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然父死魔侵之时,担起了扫魔重任,幸得七勇士相助,前途危恶,未知生死!然救世之途,却阴谋丛生,魔道之争,岂又是凡夫所知……七魂之殇,楼兰秦人,玄黄无极,中原大地,分久之合,合久之分,英雄备出之时,也造就了风卷云涌的英雄史诗!本书又名《魔道》《魔道三部曲》,兮群号:12613257
  • 武当道教的抗日爱国故事

    武当道教的抗日爱国故事

    在抗战时期武当道教以民族大义为重,积极投身到救亡图存的伟大行列中来。他们对国家竞行忠孝,倾其所有,支持抗战。一些道士和信徒挺身而出,一手拿香,一手拿枪,毅然战斗在抗日的最前线,实践着上马杀敌、下马学道的道教理念。1945年春天,侵占老河口的日寇组织特别挺进入斩队,偷袭设在武当山周府庵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武当道教信徒和群众奋起抗击,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图谋。
  • 爱情电视剧

    爱情电视剧

    “真——真的是我吗?”贺晓桐交缠着十指,神情激动地凝视着坐在黑檀木办公桌后的沈芝。沈芝嘴角微扬,但淡漠的神色并无太大的变化,身为最擅长发掘演艺界新人的编导,一旦发出为新剧选角的消息,她的办公桌上便堆积了成千上万封为求面试的资料信件,其中亦不乏一些过气或只在荧光幕上一闪即逝的圈内人。而这原因无他,只要捱得过她特训而成为该剧要角之人,莫不在星河上大绽光芒、坐享名利。思绪间,沈芝瞟了贺晓桐一眼,这张精致纯洁的美丽脸庞并不是她这次雀屏中选的主因,毕竟比她美丽的女子不少,不过她身上多了一股单纯与感性的混合气质,很符合这次剧中女主角的特质。沈芝将桌上已拟好的契约书移到她面前,“你看一看,若没问题,一星期后就可以到我为你安排的台南住处去。”贺晓桐那双翦水秋瞳迅速盈满泪水,她颤抖着手掀开契约书的第一页,当“贺晓桐”三个字映入眼帘时,她明白这不是梦,她真的被沈芝这名“黄金编导”选中了,历经三个多月的等待,到半个月前被通知面试,幸运之神终于降临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一个中学女孩的日记

    一个中学女孩的日记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篇日记的内容,都是在曾经岁月里发生过的。为了保护隐私,日记里的人名均为化名。日记中的我,告别了小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市里面的重点中学之一,在的班级也是初一年级里最好的班,日记就是从初一军训后,开始记录的。记录那些年的亲情友情,记录那些年的情窦初开,记录那些年的书山题海。在此祝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自己的青春年月里,拥有一份独属于自己的美好记忆。
  • 穿书之带着正太闯仙途

    穿书之带着正太闯仙途

    此书:报!作者大大,书有急事禀报。作者淡定喝茶:不是我说你啊,你瞧瞧你,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对了,你报什么?此书痛心疾首脸:最近京城出了大事了!出了一群强盗!作者继续蛋定喝茶,顺便用媚惑的口吻:哦?什么强盗敢在我眼皮子底下撒野?此书义愤填膺脸:他们点了我,却不给留言,不给票票,最可恨的还是他们不收藏!!!作者不蛋定了,摔桌子踢板凳:说,他们是谁?此书委屈脸:是读者。。。接着就看到作者狠虐此书然后…就没然后了(作者自述:这不争气的娃儿,我要你有何用?)
  • 倾世毒妃:鬼医四小姐

    倾世毒妃:鬼医四小姐

    你家有青龙就嘚瑟啊,那我家金龙不是更猖狂了吗?你家有凤凰就了不起啊,我家九幽蓝凤肿么办?你家有白虎就显摆,我用红莲圣火把你烧成黑虎。你家有玄武很厉害是吗?我还有百万魔兽。魔域森林中创造天地,愿意来居住,很好。来挑事的,一律处死,反正不是她家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