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0100000014

第14章 概述

一、变态心理学的概念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又称病理心理学(pathological 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异常心理过程和异常个性心理特征的科学。它研究认识、情感、意志、智能、人格等方面的异常表现,探讨异常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它不仅要描述异常心理现象并进行分类和解释,还要说明其本质和发生机理,以便理解、预测和有效地控制人的行为。

变态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异常心理的学科。对变态心理要下个明确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变态心理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凡是偏离正常的心理过程或行为均属广义的变态心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这些变态心理患者虽然既无疾病,也无缺陷,但他们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并未处在完好的状态。狭义的变态心理一般指“精神疾病”,如焦虑、抑郁、性变态、药瘾、酒癖及幻觉、妄想等各种神经症和精神病。

对变态心理和精神疾病的认识,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在欧洲中世纪时代,精神病人被认为是魔鬼附体,因此用祈祷、符咒、驱鬼等方法治疗,甚至用残酷的拷问、审讯、炙烙皮肤、长针穿舌等对待病人,认为这是处罚躲在人体内的魔鬼,借以“拯救”病人。而对情欲,则认为是女人,特别是女巫所激起的邪恶,于是教皇指定编辑了一本《魔鬼的锤子》(Malleus Maleficarum)于1487年发表,书中揭露女巫所施行的邪恶手段,指出要给予严厉处罚,有不少女性因此被活活烧死。17世纪以后,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医学也逐渐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18世纪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比奈(Pinel)第一个被任命为“疯人院”的院长,他去掉了精神病人身上的铁链和枷锁,把疯人院变成了医院,进行了划时代的改革。从这时开始,精神病才被看做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精神病人被看做是社会的成员。

在我国古代,也认为变态心理、精神异常与鬼神有关,如《荀子?解蔽》说:“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间、疑玄之时正之。此人之所以无有而有无之时也。”认为幻觉是因为“有鬼也”,驱除之首靠巫术。长期把精神病患者关在寺庙,锁于庭柱。之所以如此,乃因科学文化的不发达,宗教迷信乘虚而入,影响人们对变态心理的认识。现今普遍一致的观点认为,变态心理是因为没有能力按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其所以“没有能力”,是由于存在着器质性或机能性的缺陷。

除此之外,由于社会环境、风俗习惯、道德标准不同,对变态心理的标准认识也有不同。现代许多学者认为,如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相适应,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就是正常心理,否则属变态心理。例如对同性恋,在许多国家,特别东方一些国家,认为这是一种变态心理,有的地区还要绳之以法。而在某些国家,如阿拉伯国家某些地区,则认为是正常心态,也是合法的。这是导致变态心理概念不统一的原因之一。

此外,一个正常人有时也会掺杂某些变态心理与变态行为,因此正常与非正常之间常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人难以精确分辨。

由于人们对变态心理的精神疾病在认识上不易取得一致,因此对变态心理目前还无一致公认的定义,但对它的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变态与常态,是相对而言。同一个人,变态与常态心理可同时交织在一起,要看哪一个是其主要方面。对变态心理的认识,受社会环境、风俗习惯、道德标准、科学文化、价值观念等的影响,特别因时代及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对变态心理应该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认识,要与实际相结合,随时代而变化更新。

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虽然研究对象都是心理变态,但它们仍有不同之处。精神病学是从医学角度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方法。变态心理学则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异常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发生的原因和机制。除精神病人外,还研究非精神病人和正常人在患躯体疾病、应用药物或其他特殊情境下出现的异常心理和行为。

二、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变态心理学既然要研究心理变态,就要承认心理有正常和异常之分。在一般情况下,两者有着实质性的差异,必须加以区分。但是,心理正常与否却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普遍适合的绝对标准,心理正常和异常的界限既随时代而变迁,也因社会文化的差异而变动。因此,正常和异常的界限不能绝对地确定。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变态,只有把他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置于当时的客观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虑,和社会认可的行为常模比较,才能判断他有无心理变态。

我们认为心理正常和异常之间存在着界限,区分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通常按以下四条标准进行判断。

(一)内省经验标准

内省经验标准指两个方面,其一是病人的主观体验,即病人自己觉得有焦虑、抑郁或没有明显原因的不适感,或自己不能适当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寻求他人支持或帮助。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没有这种不适感反而可能提示有心理变态,如亲人亡故,没有一点悲伤情绪,也需考虑其可能有心理变态。其二是从观察者而言,即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判断。尽管这种判断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其标准因人而异,但观察者们根据其积累的经验,也可形成大致相近的评价标准。故对大多数心理变态仍可取得一致的看法。

(二)统计学标准

在普通人群中,对人们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结果常显示常态分布,居中的大多数人心理正常,而远离中间的两端被视为异常。因此,决定一个人的心理正常或异常,应以其心理特征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而决定。显然心理正常与异常是相对的,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大,则表现越不正常。

统计学标准提供了心理特征的量化资料,比较客观,也便于比较。但这种标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智力超常的人在人群中是极少数,但不能被认为是病态。所以统计学标准也不是普遍适用的。

(三)医学标准

这种标准是将心理变态当做躯体疾病一样看待。认为精神疾病的某些心理现象或行为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依据。其心理表现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这一标准为临床医师们广泛采用。他们深信心理障碍病人的脑部应有病理过程存在。有些目前尚未发现病理改变的心理障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将来是会发现细微的病理改变的。这种病理变化的存在是心理正常与异常划分的可靠根据。医学标准比较客观,十分重视物理、化学检查和心理生理测定,许多医学的概念也被变态心理学所采用。但是,医学标准也并不完全令人满意。虽然器质性心理障碍使用医学标准非常有效,但对像人格障碍、神经症等功能性心理障碍则无能为力。由于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划分心理正常与异常还需要其他的标准。

(四)社会适应标准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维持着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去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即其行为符合社会常模,是适应性行为。如果一个人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形成不适应时,则认为此人存在着心理异常。这里正常或异常主要是与社会常模相比较而言。许多心理学家主要从社会适应的角度提出判断心理是否正常的项目,如马斯洛(Maslow)等提出了以下十项标准:(1)有充分的适应能力;(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3)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6)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9)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个人基本需要能适当满足。

以上十项说明了心理正常的大致情形,但是正常人群中这些方面也并不完全一样,其变化幅度是很大的。因此,判断一个人心理正常或异常,只能通过比较的方法,首先与社会认可的行为比较,如果一个人行为不能为常人所理解,此人就可能有心理障碍。其次,是与一个人以往一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相比较,看其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是否发生了显著变化,即与常态有无明显不同。通过比较,明显的心理变态不难判断,较轻的心理变态,其行为改变不明显,判断比较困难。此外,社会适应标准还受到地区、时代、社会习俗及文化的影响。因此,心理正常与异常是相对的。

上述每一种标准都有其根据,对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都有一定使用价值,但都不能单独用来解决全部问题。应互相补充,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的、综合的分析,才能作出心理有无异常的判断。

同类推荐
  • 抑郁的情绪认知:理论与实证

    抑郁的情绪认知:理论与实证

    本书围绕抑郁症认知理论、研究及治疗三条主线,对国内外有关抑郁症和认知方面的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全书共七章,包括概述、抑郁的认知理论述评、抑郁的认知易感性、抑郁症的情绪认知加工偏差、抑郁症的抑制损害和神经机制、复发性抑郁个体的认知损害及抑郁症的认知治疗。
  • 行为改变思想

    行为改变思想

    威廉·詹姆斯观察人们的情绪和行为联系时,发现了“表现”原理,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对某种行为的表现而获得相应的情绪感受。本书以“表现”原理为核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阐述了行为是如何影响人的认知,改变认知,改变思想的。本书充满世界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在行为与思想方面进行的经典实验和案例,开阔了读者视野,令人耳目一新。同时,生动地列举出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各种行为对思想情绪产生的影响,使人们更容易反观自己的行为,有目的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得自己越来越靠近预设的目标。
  • 心理学与微表情

    心理学与微表情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运用身体语言,挥挥手,露出微笑,皱下眉头,这些都是基本的身体语言。当你与熟悉的人交流,或者与陌生人擦肩而过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留意对方的身体语言——表情、身体姿势、手势、腿脚动作等,这是我们获取信息的可靠渠道。当你能够轻松地看懂身体语言,娴熟地运用身体语言的时候,就可以向别人展现一个更丰富、更有魅力的自我,同时更加准确和透彻地理解对方的心理,减少工作和生活中的摩擦和误解,提高人际交往的效率。一个身体语言高手自然也是一个沟通的能手,掌握并熟练运用身体语言会让你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 犯罪心理学(大全集)

    犯罪心理学(大全集)

    犯罪如同一把刀子,锋利地将社会切出一个横断面来,让我们看到社会最真实、最残酷的一面。如何应对犯罪、预防犯罪,既是公安、法律工作者面对的严酷现实,也是全社会都应当参与解决、进行综合治理的大课题。我们编著本书,只是希望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以期广大的读者朋友明白,人在早年一旦走上犯罪之路,几乎是无法再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轨道上来的。而且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人生任务,一旦错过将终生难以弥补。所以,在此我们衷心地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够从本书中犯罪人身上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在加强自我法律认识的前提下,帮助自己的子女、学生健康成长,从容拥有完美健全的人生。
  • 墨菲法则

    墨菲法则

    本书从立身处世的角度出发,对墨菲法则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包括原理、意义及解决的办法,作者将跟随它所揭示的道理进入到事实真相的内部,并反过来为读者服务,争取降低坏消息到来的概率。
热门推荐
  • 真武太岁

    真武太岁

    他是太岁,却被一群凡人乞丐收养,取名阿牛,无名无姓;他生于市井,看破人世辛酸,修真无情大道,一颗赤子之心不灭;他体内有神秘睡莲花,从降生的一刻起就被一女子关注;他本应有一段姻缘,却失之交臂;他是修真界的炼器天才,却囿于体内一界拖累,境界提升缓慢;他是修真者,却修炼无双霸体;他有无数至宝,足以让众生疯狂;他就是太岁万和图的小界主——阿牛!从假界再到真界、王虚界,他一路修真,强大己身,强大和图,千千路万万劫,所遭所遇惊心动魄……
  • 不可辜负

    不可辜负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就是想随便写点故事~
  • 一生一世:开国帝后

    一生一世:开国帝后

    “既然我没打你,没骂你,又让你吃让你喝,借你钱花,遇到危险的时候保护你,长得又美,身份又高大上,那你嫁给我是不是有种赚到了的感觉”妖孽问了她。苏小溪:“。。。”
  • 行尘吟埃

    行尘吟埃

    一入红尘万丈崖,赐我白发三千丝。纵有千山万水险,我便爬山涉水行。前有妖魔鬼怪阻,难挡斩妖除魔心。后有外界纷扰因,不可心中执念改。历经九九八一难,始从九九归一心。……佛曰:执着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佛曰: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佛曰:执着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以自然。故,顺其自然,莫因求不得而放不下。
  • 逍遥盗天诀

    逍遥盗天诀

    青莲一出天地鉴,一剑寒光耀九州。一个立志超脱天地的男人,一曲乱天动地的壮丽悲歌。
  • 盛宠娇妻总裁大人我错了

    盛宠娇妻总裁大人我错了

    “为什么我一犯错就亲我啊?”“因为这是恶魔的惩罚...”一张坏坏的笑脸邪魅说道。某女才知,他哪里是恶魔,明明就是个大恶魔!“沫总,吃饭了。”“嗯,那你过来吧!”“沫总,有事吗?”“你不是说吃饭吗?吃你啊!”某女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吃干抹净。“总裁大人,我错了。”“知错就好,做我女人就不惩罚你了。”分割线————“不是说做你的女人就不欺负我了吗?”“对啊!我欺负的是我老婆。”某女无言以对,再次被吃干抹净...五年后...“把我吃干抹净后还想逃?还逃了五年!”“这位先生你好,我吃过很多男人,所以你是哪一位啊?”“老婆不闹,我们回家生猴子。”“No!谁给你生啊!想得美。”。。。还不是被吃干抹净???
  • 六界囚笼

    六界囚笼

    上古时期,人族羸弱,除却天灾,尚有人祸,亦有异族入侵。万年之前,圣人女娲散尽七彩灵骨,补天地缺漏,护佑人族于危难之间。万年之后,天地间又起风云,这个故事,便从一处遗忘之地开始。
  • 绿医皇后:腹黑太子也风华

    绿医皇后:腹黑太子也风华

    她,一袭绿衣,医毒双修,能驭百兽,却被师兄师姐当成人人喊打的小怪物。他,一人之下,天之重华,腹黑狡诈,但一朝不幸从云端跌落遭遇八方追杀。当他们惊艳相遇,金风玉露,天雷地火。她助他重登权顶,他给她一世繁华。伤他者,万蚁噬身,毒入三脉,各路美男都只是过眼云烟。害她者,千刀凌迟,诛灭九族,三千后宫只愿她一人居住。众臣:“皇后乃国之妖孽,请陛下废后!”皇帝:“好啊,顺便也废帝吧,本人不干了,老婆咱扑蝶去!”
  • 异世之囚徒

    异世之囚徒

    道童一心追寻传说中的不灭王庭,却在得道之后斩仙杀神,不要永生,不尊仙神,自号这天地间的囚徒。绝望之中,苍穹之上却突然射来一把远古神剑,同时带来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一次巧合,却让天地之密渐露端倪,一场古老派系之间的恩怨故事渐渐展露……天欺众生,万物皆其所养。且看囚徒设局,八万年后醒界血脉再出世间,破这无边地狱困人笼……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