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疯狂少年一直在坚守自己的理念成长,毕业时已经大大超出了与母亲达成的协议预期,虽说没考上北大,考上农大也不错。
马越的人生一直是在主动发现中选择的。上大三的时候就投入到南京一家保健品公司做销售主管去了。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居然能够拿着月收入万元的成就亮到认为儿子并不如意的父母面前,令二老目瞪口呆,从此,对这个逆反的儿子刮目相看。当时,也就是人生最得意的当口,偶然看了一个电影,名日《英雄本色》,只是一句台词“趁年轻学门手艺”就得到提示,他问自己:“你马越的立脚点在哪儿呀?”于是,感到此事重大,决定留学美国找落脚点,就这样,放弃优厚的报酬,不安分的老北京窜到了美国。这就有了上面的流转过程。按理说马越无须打工挣钱就能舒舒服服拿下学业,然而,老北京就是依照自己的理念规划人生,他说:“不打工吃苦,让生活磨砺一下那叫来美国读书吗?”于是就自己找罪受,每星期除了要修4门课程外,晚上还要送外卖、发报纸,还要到一家公司做50个小时的编程……,如此看来,正是老北京浑厚的文化土壤造就了马越,从小就慢慢地意识到了自我的存在价值,最有意义的是关键时刻总能去落实这样的认识,一次次地飞跃。
当马总回想着老便一坊的炒肝时,又一次品味了一路走过的风景,他不无遗憾地表示:“那些留下历史的街道都没了。”他发出长叹,终归是一个老北京由衷的诉说。
刘占远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