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
婴儿膀胱的位置较高,随年龄增长而渐降入盆腔内。出生数月内的排尿纯属反射性,5~6个月后条件反射逐渐形成,经正确训练,1岁至1岁半可养成主动控制排尿的能力。
出生后最初数日每日排尿4~6次,1周后可增至20~25次/天,至主动控制排尿时,间隔渐延长,1岁时每日15~16次,学龄期6~7次。
每日尿量个体差异较大,除与肾脏本身功能差异有关外,尚与液体入量、食物种类、气温、湿度、活动量及精神因素有关。出生后最初2日内每日尿量15~30毫升/千克,其后4周内可增至每日25~120毫升/千克。一般而言,婴儿每日排尿量为400~500毫升,幼儿500~600毫升,学龄前儿童600~800毫升,学龄儿童800~1400毫升。
多尿说明肾脏保留水的能力出现异常,可能的原因有抗利尿激素不足(垂体性尿崩)、肾性尿崩症、多种原因致肾小管浓缩能力下降及溶质负荷增加(如糖尿病、范可尼综合征)。此外,精神性烦渴也可引起多尿。
排尿次数增加而尿量不增为尿频。尿频通常为膀胱刺激症状,特别是伴有尿痛、尿急时,常系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引起。包皮过长引起尿道口炎也可导致尿频。单纯尿频、尿急也可见于情绪紧张的学龄儿童。
□多尿和少尿
一般情况下,24小时尿量大于3000毫升/每平方米体表面积为多尿;尿量少于250毫升/每平方米体表面积为少尿;如果少到50毫升/每平方米体表面积以下者为无尿(小儿体表面积=0.035×小儿千克体重+0.1)。
(1)多尿。小儿可由外界环境、药物、疾病影响导致多尿。
外界环境因素:当小儿吃了大量的瓜果、流质、半流质及高蛋白食物,或饮入过量的水和饮料,或天气突然转冷,或长时间处于休息状态,均可引起非疾病性多尿。许多父母会发现,当天气突然转冷之后,很多较小的小儿出现小便频频,甚至十几分钟小便一次,无其他不适的症状。一些年龄较大的学龄孩子,遇到课堂老师提问或遭到训斥时,情绪一紧张,小便次数就明显增多,而且特别急,甚至尿在裤子上,这都是外界因素造成的。当改变或适应了这些外界因素后,孩子的小便情况就可以恢复正常。
药物作用:当小儿患了某种疾病而使用利尿或脱水药物时,一般都会使小便增多,这是药物作用的结果,不足为怪。常用的利尿药物有双氢克尿塞、安体舒通、速尿等;脱水药物为甘露醇、高渗葡萄糖等。
疾病影响:在某些发热性疾病恢复期,或患有浮胂、腹水而经有效的治疗后,使潴留的体液开始排出体外,均会出现短暂性的多尿;如果小儿的小便量特别多,而且特别能吃、能喝,但体重却日渐减轻,这就是糖尿病病人的“三多一少”症状。若检查患儿的血糖和尿糖,可见升高的改变。糖尿病患儿的特点是小便量特别多,喝水亦多。如果有意限制小儿喝水,其小便量仍然很多,若检查小便,比重降低,这是尿崩症的表现。如果小儿原患有慢性肾脏疾病,表现为浮肿、尿少、高血压、肾功能异常,然后出现小便量增多,则可能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
(2)少尿。小儿喝水和饮料少,或进食不好,或天气炎热、出汗过多时,小便量就会减少,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在病理情况下,少尿的原因分为肾外病变和肾脏病变两部分。
肾外病变:由于发热引起不自觉的汗出增多、腹泻导致的脱水以及大量出血、休克、心功能不全等因素,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导致少尿。同时,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使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多而加重少尿。但少尿最常见的原因还是肾脏病变因素,因为肾脏具有调节人体内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的作用。一旦肾脏有病变时,肾功能受到损害而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肾脏病变:在小儿,引起肾功能不良的最常见的疾病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此病在急性发作期常以少尿或无尿为主要症状,并伴有浮肿、高血压,尿常规检查有血尿等异常症状;若血液化验出现肌酐、尿素氮明显增高,血酸碱度降低,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临床上出现无尿,那么此患儿一定出现了肾功能衰竭的严重并发症,病情危重。新生儿出现少尿或无尿者,往往提示有先天性的泌尿道畸形。
对于一些非病理性的多尿或少尿无需治疗,只要通过调节水分的摄入,症状即可相应得到缓解。
但对于一些病理性的多尿或少尿,则需经过医生的诊断,针对其病因进行治疗。父母千万不能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乱给患儿服药,这样容易加重和延误病情。
□遗尿
遗尿,是指年满3岁以上小儿,经常在睡眠中不自觉排尿,有原发和继发两种。
原发遗尿因自主控制排尿能力低下所致。到一定年龄可自愈,极少数可持续至青年期。
继发遗尿多发生在大病后及全身衰弱、神经功能紊乱者,有的是习惯性,部分小儿可因脊髓、膀胱等部位器质性病变引起。
小儿在夜间偶有遗尿,则不属病态。
经常遗尿而无其他症状即可诊断为本病,同时应排除其他疾病,如尿崩症、糖尿病及神经、泌尿系疾病,如隐性脊柱裂、尿道畸形等,还应排除男孩包皮过长、蛲虫病等。
遗尿主要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晚饭最好少吃流食,少喝水;睡前排尿;白天鼓励孩子憋尿,尽可能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
□尿失禁
尿失禁是指小便不受控制,自动经尿道漏出的现象。小儿尿失禁,会使小儿会阴部和大腿皮肤长期受尿液的刺激,引起发炎,甚至糜烂。
椎两旁各生长着一个肾脏,每个肾脏有一根输尿管向下延伸,开口于膀胱,和膀胱相通。
由肾脏产生的尿液经输尿管流下,先存积在膀胱内,当达到一定的容量后,就想要小便了。如此时尿道括约肌松弛,逼尿肌收缩,尿液就很快地经尿道排出来。这个排尿的过程是受大脑所控制的。在排尿的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或病变,均可导致尿失禁。但在小儿中尤以先天性的泌尿道畸形最为多见,其中常见肾脏重复畸形或肾脏发育不全,伴有输尿管异位开口。此病的特点是:患儿既有正常的排尿,同时又有尿液的漏出。
肾脏重复畸形是指在一侧正常肾脏的上、下方,又多生长出一个肾脏来,即一侧有两只肾脏,这多余的一个肾脏叫做重复肾。
肾发育不全是指肾脏本身生长发育不完全。
这两种异常的共同点是:肾脏的生长发育都不完整,肾脏形态残缺变形,结构分辨不清:
异常肾脏的功能都很差,但是它们都有一根输尿管,在胚胎发育时期,这根输尿管也向下延伸,但开口发生了异常错位,它并不像正常人那样开口在膀胱,而是绕过膀胱直接向体外开口。
多数病例发生于女孩,而且通常开口于女阴前庭外,也就是在正常的尿道口附近:
也有少数开口于阴道内的。在男孩,其开口往往在后尿道上。由于输尿管开口的位置不对,所以叫做异位开口。它没有正常的括约肌来控制小便,因此从重复或发育不全的肾脏下来的尿液,就直接通过该输尿管的异位开口漏了出来。这种尿失禁的尿量虽然不多,但往往使尿布或裤裆总是湿漉漉的,这就是为什么这类孩子既能正常小便,又会引起漏尿的原因了。
另外,如果由于各种疾病使逼尿肌持续收缩,或括约肌过分松弛而导致尿液无法在膀胱内积存,而自动流出引起尿失禁,例如大脑皮质发育不全的孩子,常由于逼尿肌张力增高而引起尿失禁;膀胱长期慢性的炎症,也可使逼尿肌痉挛引起尿失禁。如果有下尿路梗阻,或逼尿肌无力,尿液潴留在膀胱内,致使过度充盈的膀胱压力渐渐增高,尿液会随时溢出来而造成尿失禁,例如小儿先天性尿道畸形引起的尿道梗阻和神经原性膀胱等疾病。上述这些原因引起的尿失禁的特点是:患儿不会自动排尿,小便一直是在不知不觉中流出来。
小儿尿失禁程度轻重不一,有时轻有时重,多在出生后即可表现出来。吃奶或喝水时症状明显,吃得少些时症状轻;夏天症状轻,冬天症状重。然而每个孩子的情况也各有千秋,有些孩子的尿布或裤裆总是很湿的,而有些则只是有点潮湿的感觉而已。这种现象,在1周岁以内的婴儿常被父母忽视,有的即使知道孩子的尿布总是潮湿的,还以为是自己的孩子由于吃奶多引起小便增多的缘故。随着年龄的增大,到了学龄前期,如果还经常漏尿或小便不能控制,这时才会引起父母的重视。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小儿的小便及尿布情况,对于一些小婴儿的尿布总是湿漉漉的,而且不能用吃奶过多来解释者,应引起重视,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做出明确的诊断,及早进行治疗。
对于有尿失禁的孩子,不仅生活上有许多不便,而且在精神上也很痛苦。由于小便失禁、漏尿或裤裆潮湿,刺激局部皮肤,引起湿疹而出现肿、痒、痛,严重者还可以导致泌尿道的感染,影响身体健康。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尿失禁的情况,应立即去医院就诊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
对于怀疑有肾脏重复畸形,或肾发育不全伴有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尿失禁患儿,医生常用使尿液变蓝的试剂来判断输尿管的异位开口所在。不过最终总是要通过X线造影拍片来了解肾脏与输尿管的情况。然后通过手术治疗,切除多余而无用的肾脏和异位开口的输尿管,或者使异位的输尿管开口到膀胱里去,小儿的病就可以治好了。近年对此病的疗效很好,但当家长领着孩子来医院看病时,孩子已经长大了,有的甚至已成年了,这样贻误了治疗,并且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
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尿失禁,如大脑皮质发育不全、膀胱长期的慢性炎症及先天性尿路畸形引起的尿路梗阻等疾病,只要通过对这些原发病的治疗或手术解除,尿失禁将会不治而愈。
综上所述,尿失禁病因复杂,只有到医院查清确切原因后,才能真正采取针对性治疗和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治愈尿失禁。
□多饮多尿
多饮,指饮水量多于正常标准;多尿,指每天排尿次数增多,甚至出现夜间排尿现象。多饮多尿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特别是小婴儿,由于发热等原因喂水过多,或由于喂养牛奶加水过多,引起习惯性多饮多尿;
较大儿童可因精神刺激,出现烦渴、多饮。
以上称为强迫性或精神性多饮,一般去除诱因后,症状可以改善。除此之外,要考虑因疾病引起的多饮多尿。
(1)糖尿病;糖尿病在小儿时期并不少见,患儿容易得感冒、尿路感染和皮肤生疖肿,而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易饥、消瘦,短时间内体重迅速减轻,简称为“三多一少”。严重者可并发酮症酸中毒,常先有精神萎靡、嗜睡、恶心、呕吐、腹痛,随之神志不清,甚至昏迷。脱水明显时,口中呼出烂苹果味,口唇呈樱桃红,皮肤弹性差,眼眶凹陷。
(2)垂体性尿崩症。多由于脑部疾病如颅内肿瘤、外伤、手术创伤、脑炎或脑膜脑炎引发。新生儿出生时窒息以及家族性颅内退行性病变,引起了垂体加压素(AVP)的分泌减少或缺乏,也可引起多饮多尿,称为垂体性尿崩症,也称症状性或继发性尿崩症。因为原发病变在脑部,多饮多尿为特征表现。尿崩症开始症状为尿量增多,幼儿常出现遗尿,夜尿次数增多,随之有烦渴多饮,病情可逐渐加重,婴儿烦渴时常哭闹不安,不肯吃奶,饮水后安静,体温可升高,体重明显降低。婴儿常因喂水不足而发生便秘,甚至脱水或休克。如严重脱水,可发生惊厥、昏迷,有时可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小儿的智力和生长发育均可受到影响。
(3)肾性尿崩症。是由于遗传性肾小管抗利尿激素反应低下,尿浓缩功能障碍,如肾小管性酸中毒及范可尼综合征,往往出生后即可出现多饮多尿症状,同时生长迟缓,智力发育差,呕吐以及难以解释的发热。
而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所致的多尿,多尿症状较明显,一般夜尿增多,尿液常规检查及肾功能检查,均可有异常改变。
正常情况下,进水量和尿量相仿。年长儿一天的饮水量或尿量超过3~4升,甚至可达到10~15升,往往可发生夜间遗尿;较小的婴儿由于供水不足,常常是因慢性脱水,同时伴不明原因的发热、烦躁不安及呕吐而被发现的。
如发现小儿有多饮多尿的倾向,可通过常规检查如尿糖、血糖测定、肾功能检查、特异性试验(禁水试验、高渗盐水试验及加压素试验)及头颅X线摄片或CT检查,可确诊是由垂体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精神性,尿崩症及糖尿病等哪种原因引起的,确诊后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早治疗,但不宜家庭随便用药或随意加用药物剂量。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激素替代疗法。加压素为垂体性尿崩症的首选药,常用的有鞣酸加压素(长效尿崩停),目前尚有合成的加压素效果良好。一般以小剂量开始,过量时可有面色发白、腹痛、血压升高等,须慎重应用。
(2)非激素疗法。对于垂体性尿崩症可应用氯磺丙脲、安妥明等非激素类药治疗。用药期间注意检查肝脏功能,以防止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
肾性尿崩症的治疗以避免高张性脱水及减少尿量为主要目标,常用药为噻嗪类利尿药,如克尿噻、双氢克尿噻等,亦有人主张用消炎痛治疗。
糖尿病小儿经合理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多饮多尿症状可迅速控制。
对于糖尿病患儿须终身用胰岛素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及时调节药物剂量,以防止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
垂体性尿崩症如及早应用加压素及氯磺丙脲等治疗,能与正常人一样生活,一般也能正常生长发育,但需长期服用,甚至终身服药。肾性尿崩症过了婴儿期,发热及持续高钠血症消失之后,可不危及生命,预后尚好。如高钠血症严重,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后遗症。如为精神因素导致的多饮多尿,就要注意去除诱因,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饮食习惯。
□夜尿症
如果小儿在4岁以后还出现夜间遗尿,即为夜尿症。一般与体质有关,但也与教育问题等有关。
孩子生后多久膀胱的功能才能同大人一样,这一点在判断夜尿症时,是必须知晓的。
0~1岁膀胱积满尿后,会自然排出;
1~2岁膀胱积满尿后,会感到有尿意;
2~3岁膀胱即使积满了尿,也会做某种程度的忍耐;
3~4岁膀胱即使没有积满尿,也会自由地由意志去排尿。
3岁以前,儿童出现夜尿,这一点无需担心。但有的父母为了防止弄脏被褥等,就在孩子睡了2~3个小时以后,强行把睡得很香的孩子叫醒,这时孩子的膀胱并没有积满尿,却强制孩子尿尿。这样持续几个月或者几年以后,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就会形成在睡后几个小时的梦幻状态中(即在梦幻中上厕所)撒尿(膀胱并没有积满尿),这样当然就尿床了。
大部分夜尿症都是由这种错误的教育导致的习惯性夜尿。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本身是好的,但是一旦过分,就可成为夜尿症的诱因。
□尿道感染
细菌直接侵入尿路而引起的炎症,称尿道感染。感染可累及上、下泌尿道。临床上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婴儿症状不典型,诊断多有困难。慢性及反复感染者可导致肾损害。小儿时期反复感染者,多伴有泌尿系结构先天异常,应认真查找原因。
本病可发生于小儿任何年龄,2岁以下婴儿发病率高,女孩发病率为男孩的3—4倍,唯有新生儿男孩发病较女孩高。
本病致病菌大多是肠道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粪链球菌。急性泌尿系感染多由一种病原菌所致,但慢性、反复性感染者应注意查找原因。此类感染多合并先天性泌尿系异常,常见的有膀胱输尿管反流。结石等尿路梗阻亦可诱发泌尿系感染。
急性尿道感染,指病程在6个月以内者,症状因年龄及感染累及部位而变。新生儿期多由血行感染所致,症状轻重不等,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吃奶差、苍白、呕吐、腹泻、腹胀等非特异性表现。多数小儿可有生长发育停滞、体重增长缓慢、部分病儿可有抽风、嗜睡,有时可见黄疸。但一般排尿异常症状多不明显,因此要提高对本症的警惕,对病因不明的发热应及早做尿常规检查及血、尿培养,以明确诊断。
婴幼儿期的尿道感染仍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恶心、呕吐、反复腹泻等。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症状随年龄增长而明显。
如排尿时哭闹、尿频或有顽固性尿布疹应想到本病。儿童期多表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有时可有终末血尿及遗尿,而全身症状不明显。蛋白尿及水肿等不明显,一般不影响肾功能。
慢性尿道感染,指病程在6个月以上,病情迁延者。症状可轻重不等,可以无明显症状直到肾功能衰竭。
典型病例根据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可确诊。已确诊为本病者,应进一步明确是初次感染还是复发,是上尿道还是下尿道感染,是否存在尿道结构异常。小儿尿道感染定位多较困难,可参考临床症状、肾功能及尿常规检查进行鉴别。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勤排尿。
注意清洗外阴,可用1%硼酸溶液或高锰酸钾液冲洗。早期应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呋喃坦啶等,对慢性反复性感染者应轮换使用,疗程1~2个月,但应注意药物的肾毒性。
12.生殖系统疾病
□白带异常
女孩到了青春前期,卵巢开始发育并分泌雌激素,即有少量白带。此时的白带成分来源于阴道黏膜渗出物。正常白带为白色、稀糊状,无异常气味。
当进入青春期后,卵巢逐渐发育成熟,并有排卵,内、外生殖器官发育逐步成熟,白带的量、质均随月经周期改变。在两次月经之间(相当于排卵期),由于雌激素分泌增多,子宫颈黏液分泌增多,白带量随之增加,此时的白带透明且有黏性。在行经前三四天,盆腔充血致阴道分泌物增加,加上在新陈代谢中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增多,因此白带也增多,且较混浊、稠厚。但正常情况下,白带不会太多,一般仅觉阴部潮湿感,无任何其他不适。
当生殖道发生炎症或患肿瘤后继发感染时,白带常显著增多,并有气味和性状异常,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脓性白带。色黄或黄绿,黏稠,有臭味,大多为阴道炎所致,其中以滴虫性阴道炎最常见,多伴有外阴痛、痒的症状。脓性白带还见于慢性宫颈炎、宫腔积脓或阴道异物等。
(2)乳酪状白带。色白而干,如豆渣样,是霉菌性阴道炎的典型表现,常伴严重外阴瘙痒。
(3)血性白带。白带中混有血,应警惕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的可能。但宫颈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等也可引起血性白带。此外,宫内节育器也可引起少量血性白带。
(4)黄色水样白带。往往带有臭味,量多。伴有血性分泌物者,应考虑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另外,黏膜下子宫肌瘤伴感染也应考虑。
总之,异常白带是一重要信号,应立即就诊,以免延误诊疗。
日常应注意卫生清洁,勤换洗内衣内裤,单独使用浴巾、浴盆,月经期间勤换卫生巾、卫生垫。
□痛经
有的女孩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感到腹部胀满不适、腹痛、腰酸等,并非病理性。若症状严重,疼痛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而需服药时,称痛经。
痛经分为原发与继发两种。生殖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叫原发性痛经。常见于月经初潮后不久1~2年之内未婚或未孕的女性。继发性痛经指原来无痛经,后因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痛经。常见原因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慢性盆腔炎和子宫颈狭窄阻塞等病。
原发性痛经者在经前数小时即感下腹阵发性疼痛,或持续性而阵发性加剧,在行经第一天达高峰,经血流畅后逐渐减轻,或在膜状物排出后缓解。疼痛可放射至背部、大腿、会阴、肛门部,并引起尿频及排便感。
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头晕、出冷汗、面色苍白及血压下降,甚至昏厥。
由于子宫内膜中前列腺素含量过高,使子宫肌纤维发生强烈的痉挛性收缩,是少女痛经的主要原因。另外,脱落的子宫内膜不成碎片而成块状脱落,排出困难;或子宫颈口较小,子宫过度屈曲,使经血不能畅流,皆可刺激子宫增强收缩而引起疼痛。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肌纤维与结缔组织比例失常、身体虚弱、精神紧张时痛阈降低,也会导致痛经。
痛经时应采用自我保健措施,常用方法如下:
有原发性痛经者,月经期可口服消炎痛1片,每天2—4次,效果较好。其他止痛药也可应用,但不主张用杜冷丁、可待因等药物。
对继发性痛经者,应检查原因,找到器质性病变,进行针对性治疗。
有原发性痛经者还应适当休息,下腹部放置热水袋。重者除服止痛药外,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孕激素做周期治疗。
平时应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大便通畅,以减轻盆腔充血;经前注意保暖,可缓解症状。
□外阴瘙痒病
外阴瘙痒皆因外阴部疾病所引起,只有查找出病因才能对症治疗。
引起外阴瘙痒的病因主要有两方面:
(1)局部病因。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为最常见的原因。此外,还有寄生虫引起的,如虱子、疥虫、蛲虫等;外阴慢性营养不良,又称外阴白斑,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办法,应早期做局部皮肤活组织病理切片,以排除癌前期病变;药物过敏和化学品刺激,如肥皂、红汞及其他药物所致的接触性皮炎;不良卫生习惯,不注意局部清洁,尤其在经期使用橡皮或塑料月经带,平时穿不透气的化纤内裤,易使月经血、汗液、皮脂和阴道分泌物等郁积在局部,刺激外阴引起瘙痒:其他的皮肤病变,如湿疹、疱疹等;部分患儿可找不到局部原因,而外阴完全正常。
(2)全身病因。糖尿病、黄疸、贫血、维生素A及维生素B缺乏等。外阴瘙痒往往作为全身瘙痒的一部分。
外阴瘙痒时应积极查找病因。除霉菌感染、滴虫性阴道炎外,可用外用药如3%
硼酸液湿敷,局部涂40%氧化锌油膏。重者除局部用药外,可口服扑尔敏、苯海拉明等。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破溃,内裤应宽松、透气,忌食辛辣、酒和过敏食物,不与引起过敏的物质接触。
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在经期,应洗淋浴,用透气的内裤和月经带,注意外阴清洁。
□阴道分泌物异常
女孩阴道分泌物异常虽不多见,但对女孩发育有着不小的损害,因此要引起重视。
女孩阴道分泌物异常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1)生理性阴道分泌物。在刚出生不久的女婴,多在生后,1、周左右,阴道里有类似于牛奶样或混杂有血样的分泌物流出。
这是因为新生儿未出生前,在母体子宫内受母亲分泌的雌激素影响,乳房及子宫都有一定程度的发育。出生后,来源于母亲的雌激素中断,使雌激素的影响消失,子宫内膜脱落,引起带有血液的分泌物。这种情况分泌物的量一般较少,持续时间较短,几天后自行消失。显然,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而非病理状态,因此大可不必为此惊慌失措。
女孩从八九岁起,阴道内常有少量乳白色的、似鸡蛋清样的、无臭味的黏稠分泌物,医学上称为白带。它来源于子宫颈和阴道,其作用是润滑阴道,保持阴道内清洁,防止细菌感染。女孩一般到了青春发育期,随着生殖器的发育,阴道分泌物增多。一旦有了月经后,通常在月经前期和月经中期也可增多。此外,在夏季、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后也可增多,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2)病理性阴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如果量大,颜色改变,带有脓或血,伴有臭味,就极有可能是病理状态,多半是阴道炎所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年幼女孩的阴道炎,往往容易被父母,甚至医生所疏忽。因为一般来讲,在正常情况下,幼女是很少患有阴道炎的,这是由她们本身的解剖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幼女的双侧大小阴唇合拢严紧,处女膜完整,阴道前后壁贴接,使阴道闭合,从而形成了自然的防御功能,使她们很少患阴道炎。但是许多父母因贪图孩子排便方便,给她们穿开裆裤,孩子又不懂卫生,常喜欢席地而坐,加上家长不注意孩子的外阴部清洁,由于大小便的污染,便会得阴道炎和尿路感染。有些女婴,可因其母亲、保育人员或过集体生活的其他女婴患有阴道炎而被传染,也可通过被污染的尿布而得病。
阴道分泌物多的另一个原因是阴道异物,所以父母要注意有无阴道异物的存在:
因为穿开裆裤的幼女席地而坐,使臀部和外阴部直接与地面接触,地上的沙石、泥土、昆虫等可能随时进入阴道,从而引起阴道异物和阴道炎。有些女孩年幼无知,再加上好奇心,常会将纽扣、眼药水瓶塞、黄豆、糖纸等等东西塞入阴道,从而造成阴道异物。异物塞入阴道以后,年龄稍大的女孩有时能主动叙述,而年幼者则不会说,事后又忘掉了,只有当母亲为她们换内裤时,才看见外阴部黏膜充血,内裤上可见黄色分泌物,并有臭味;
或者母亲为她们清洗外阴而出现哭吵时才被发现,继而才带她们去医院诊治。
阴道炎(包括阴道异物所致的阴道炎),外阴局部可有红肿、灼痛、瘙痒,或尿痛等症状,局部亦可有手搔抓的痕迹。
除局部的症状外,还要观察小儿是否伴有蛲虫症。若有蛲虫症的小儿,往往可伴有阴道炎或外阴炎。
对于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阴道分泌物异常,要针对不同病因辨症施治。如由一般细菌感染所引起的阴道炎,可用适当的抗生素口服数日。同时,用1:5000高锰酸钾或洁尔阴溶液坐浴,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并于局部涂些红霉素软膏。如果经上述处理无效,应去医院就诊。
一旦家长发现孩子阴道有异物,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如果异物位置较浅,可用酒精消毒镊子后,小心、仔细地取出,但动作一定要轻柔;如果位置较深,则去医院由医生用器械取出。取出异物后,要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并局部外用红霉素软膏。
要预防女孩患阴道炎,必须保持女孩外阴部的清洁。父母应每天换洗孩子的内裤,换后的内裤,最好单独洗,不要和成人的内裤,尤其是母亲的内裤混在一起洗,并用沸水浸泡、阳光晒。平时给幼女穿满裆裤,并教育孩子不要席地而坐。另外要养成大便后自前向后的揩擦习惯,以免粪便进入阴道。
□膀胱炎
膀胱炎多发生于女孩。由于女孩的尿道短,尿道外口离肛门近,所以细菌容易进入膀胱。
患儿除了发烧以外,还有排尿次数增加、排尿时有疼痛以及尿混浊等多种症状。
根据症状的程度和经过可分急性膀胱炎和慢性膀胱炎。可进行各种化学疗法,但注意不要发展成肾盂肾炎。
□阴囊水肿
即指包裹睾丸的膜中积存有液体,使阴囊变大。一般到1周岁时,大都可自然痊愈。当变得较大时,也可用注射器将里面的液体抽出。仍有积液不吸收的,可进行手术治疗。
□包皮过长
男性阴茎头及外尿道完全被包皮覆盖,阴茎头不能外露,即为包皮过长。这种现象在婴幼儿属于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是病态。出生数月后,包皮即可向后方退缩,翻转包皮时可显露出阴茎头。随着年龄增长,大部分小儿在2个月—3岁左右,阴茎头外露,上述包皮过长现象随即消失。
少数小儿包皮过长过紧现象延续时间较长,个别人甚至到成年以后。在这种情况下,若个人卫生较差,外生殖器较少清洗,包皮内的分泌物和脱落细胞就可以形成包皮垢,引起局部炎症。长期炎症还可使包皮与阴茎头粘连,导致尿道外口缩小,影响正常排尿。因包皮过长继发局部炎症而影响排尿时需医生诊治。处于发炎状态时可应用药物消除炎症,常用4%硼酸溶液或1:4000呋喃西林药液多次冲洗,去除包皮垢。炎症完全消失后可考虑进行包皮环切术或做包皮龟头分离粘连术,将过长的包皮切除。
小儿手术一般在2~8岁时进行,因某种原因不能手术者,应防止局部发炎,待条件适宜再行手术。
●阴茎异常
可从几个方面看待阴茎异常问题:
(1)埋藏阴茎。特别是4至8个月左右的男孩,由于所谓的“奶膘”,常常比较胖。
这些特别胖的男孩的外生殖器往往显得比较小。如果轻轻捏住胖男孩阴茎的根部就会发现,其中一部分阴茎藏到孩子胖肚皮里去了,这种由于小儿肥胖导致的“阴茎异常”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今后的生育能力,因此用不着担心。如小孩并非肥胖而出现埋藏阴茎,属于病态,需请医生明确诊断,及早治疗。
(2)包茎。也就是指包皮口狭窄或者包皮与阴茎粘连,使包皮不能上翻外露出阴茎头的疾病。由于包茎,显得外生殖器比较小。事实上,并不是真正的小,一旦治疗了包茎之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3)内分泌疾病。有个别男孩还处在婴幼儿阶段,阴茎就很大,与此同时还有声音粗、个子大,甚至长出腋毛、阴毛等,这是一种病态。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雄性激素分泌过多造成的,主要是由于肾上腺疾病引起。这种病态称之为性早熟。
(4)尿道下裂。在男孩中,最常见的阴茎异常是尿道下裂,此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患有尿道下裂的孩子,在出生后即发现其外生殖器与正常男婴有明显的不同:阴茎短小,而且向腹部一侧弯曲;阴茎头小而扁平,无包皮包裹,包皮堆积在阴茎背部一侧,尿道开口不在阴茎头部,而在阴茎上方,畸形严重的则开口于会阴部。
尿道下裂患儿阴囊发育不良再加上分裂,就像女婴的大阴唇一样,很容易把男婴误认为女婴,或“阴阳人”(即两性畸形)。
的确,严重的尿道下裂同时伴有双侧隐睾是很难从外观上与两性畸形相区别的,有时还需通过对性染色体的鉴定才能区分。
尿道下裂产生的根本原因还不清楚,所以在预防上还没有什么办法。尿道下裂对男孩子将造成严重的生理与心理紊乱,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痛苦。例如,由于尿道开口异位和阴茎下弯,孩子不能直立排尿,只能像个女孩一样蹲着排尿,孩子上学以后其心理上的损害将更为严重。
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对于尿道下裂的治疗已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畸形矫治两个方面。
(1)心理治疗。一旦婴儿出生后发现有尿道下裂这种畸形,医务人员、保育员都应有为之保密的义务,更不能说三道四,甚至于说一些不道德的话来伤害孩子和父母的心。作为父母要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生活上一定要按男孩子来装束打扮及游戏活动,鼓励孩子在其他各方面努力发展,配合医生治疗,战胜疾病。
(2)畸形矫治。手术矫治是唯一治疗尿道下裂的有效方法。一般应该选择在小孩入学前完成手术矫治,因为这时期阴茎已经长得较大,孩子能主动配合手术,又能避免入学后的心理损害。
手术矫治阴茎异常可分一次性手术和分期手术两类。
一次手术,即在一次手术中完成阴茎下弯的矫正,消除阴茎背部一侧包皮堆积,用膀胱的黏膜来代建尿道,并使尿道口开口于阴茎头的正常部位。这种手术较符合正常人的生理结构,外观与正常人相似。病人可以免除多次手术的痛苦。这种手术的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疗效较为满意。
分期手术,即手术分几次进行。第一期手术矫治阴茎下曲,包皮由背部一侧转移到腹部一侧,为第二期手术的尿道重建术提供条件;第二期手术约在第一期手术后半年进行,利用阴茎腹部一侧包皮构成新的尿道,使尿道开口于阴茎头的正常部位。手术成功后就能直立排尿,成年后并有生育能力。
□包茎
男孩阴茎前端的龟头为包皮所包裹,随着年龄的增长,龟头发育而露出来,包皮向阴茎的茎干部分反转过去。但是,如果包皮口狭窄时,龟头就不能露出,即使长大了,龟头仍然被包皮所包裹着。即便阴茎勃起了,龟头也不能充分露出来,包皮也不能反转,这就是真性包茎。应早期手术切除部分包皮。
□包皮炎
由于龟头被包皮包裹着,在使用尿布的婴幼儿中,很容易被粪尿所弄脏以及龟头所分泌出来的白色奶酪样物会积存于包皮和龟头之间而引起炎症。在患急性炎症时,阴茎前端变红,排尿时有疼痛。当炎症严重时,可服药或者涂抹软膏。
另外,有真性包茎的儿童,也容易引起龟头包皮炎,所以最好尽早手术治疗。
□鞘膜积液
胎儿出生半年后,睾丸从腹膜后间隙下降。由二层腹膜构成的盲袋,即腹膜鞘状突,经腹股沟管进入阴囊,除睾丸部鞘膜外,一般在胎儿出生前后即行闭合,如闭合不全则出现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属于先天性生殖系统疾病。
常见的鞘膜积液分3型:
(1)精索鞘膜积液。表现精索部有长圆形光滑肿物,透光试验阳性,睾丸可于肿物下触及。
(2)睾丸鞘膜积液。睾丸鞘膜内有极少量积液,患儿阴囊内有光滑肿物,透光试验阳性,多不能触及睾丸。
(3)腹膜鞘膜积液。腹膜鞘状突完全开放,在精索及睾丸部有透光试验阳性的肿物。当小儿平卧后,肿物可完全消失,而当小儿起立后,肿物又徐徐出现。
治疗鞘膜积液以手术为主。婴儿及新生儿鞘膜积液有自愈的可能,应随诊观察至1岁以后。
□隐睾
隐睾是指睾丸没有进入阴囊内的正常位置,而是停留在腹腔内。约有4%的新生儿可见这种情况,但到生后3个月以内,有不少都会自然恢复正常位。当阴囊的一侧或者两侧没有睾丸就该知道,将来这有可能是导致男性不育症的原因。所以,至4~5岁左右,需要手术使其复位,以免造成遗憾。
13.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病心脏病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每150个婴儿中约有1人会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原因大都不清楚。可分心室间隔缺损、心房间隔缺损、动脉管未闭、法乐四联征等。
后天性心脏疾病是在生后所发生的心脏病,种类很多,有瓣膜病、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律不齐等。病情严重时,可导致心功能不全,可见浮肿、腹水、发绀等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热是儿科常见的危害幼儿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患急性风湿热时心脏病变尤为突出,心肌、心内膜及心包均可受累,往往同时存在,故又统称风湿性心脏炎或全心炎。心脏炎中70%在发病初2周内发生,少数可延至6个月发生。严重者可引起心脏扩大,伴心力衰竭,多遗留慢性心脏瓣膜病。
(1)急性风湿性心脏炎。
心肌炎: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炎,轻者症状不多,重者常可并发心力衰竭。常见表现有:心率加快,110~120次/分以上,与体温不成比例;心音减弱,第一心音低钝,有时呈奔马律;心律异常如房室传导阻滞、各型早搏、Q~T间期延长及T波改变;心脏扩大。
心内膜炎:以二尖瓣最常受累,主动脉瓣次之。心尖闻及Ⅱ至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型心脏炎病儿杂音的产生与瓣膜的炎症、水肿及血小板赘生物生成有关。急性期过后,杂音可消失。若急性期已过,杂音仍不消失,发生二尖瓣关闭不全或狭窄的可能性极大。
心包炎:重症患儿的心包炎多与心肌炎及心内膜炎同时存在,患儿有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大量心包积液时听诊心音遥远:
胸部X线透视心影搏动减弱或消失,心影向两侧扩大;心电图可见低电压。
(2)慢性心脏瓣膜病。风湿热反复发作且病程持久者(1/2~2年),可因在瓣膜或腱索的炎症引起疤痕挛缩造成器质性瓣膜损害,成为非活动性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即风湿性心脏病。其中以二尖瓣受损机会最多,约占瓣膜病的3/4;主动脉瓣次之,占1/4;三尖瓣受损较少。受累二尖瓣少部分可恢复正常,而主动脉瓣受损时恢复正常者很少。
二尖瓣关闭不全: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感乏力、易倦、心跳。在心尖部可闻Ⅲ级以上杂音,当心室扩大时,可引起功能性舒张期杂音,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及二尖瓣型F波。
二尖瓣狭窄:形成二尖瓣狭窄所需病程至少2年,大多数需10年左右。当二尖瓣口面积狭窄程度达到正常一半时,才出现临床症状,患儿表现疲倦、心悸、气促,常因剧烈体力活动、情绪激动、上感等诱因引起。
两颊及口唇部呈紫红色(二尖瓣面容)。严重病人有咯血、端坐呼吸等左心衰竭的表现。伴右心衰竭时,肝脏肿大,出现腹水。
还可发生心房颤动、全身性栓塞症。体检中可在心尖部听到隆隆样舒张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心电图可见右心肥厚,P波增宽。心房颤动多提示有活动性风湿病变存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症病人可无症状。重症病人表现心悸,颈动脉搏动明显,左侧卧位时出汗、左胸不适。体检时在胸骨左缘3、4肋间可听到吹风样舒张期杂音,吸气和前倾时明显。还有末梢血管征,如脉压增高、水冲脉及毛细血管搏动、动脉枪击音等,X线可见左室扩大向下延伸呈靴形心脏。心电图示左室肥厚或正常。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常单独存在,而单独主动脉瓣狭窄则不存在,偶尔有狭窄和关闭不全同时存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易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舞蹈病
舞蹈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可单独存在,无心脏炎或慢性风湿性瓣膜病,很少同时伴关节炎,也可与其他风湿热症状同时并存。6—12岁为疾病高发期,女孩多于男孩,青春期后很少见。大多在链球菌感染后2~6个月出现,一般病程为1—3个月。
有时可再发。
本病单独存在时,一般不发热,有程序不一、不规则的不自主运动。不自主运动以四肢动作最多,不能持物,不能解纽扣,口舌多动致不能进食,颜面肌肉抽搐可引起奇异面容和语言障碍,还可出现皱眉、耸额、闭眼、耸肩及缩颈,多呈双侧,亦可发生于一侧,在兴奋或注意力集中时加剧,入睡后消失。肌力和感觉无障碍。
血沉正常或稍快,抗链球菌溶血素大多数在正常范围内。
舞蹈病需与习惯性痉挛区别。习惯性痉挛是单一动作的重复,分散患儿注意力可使痉挛消失。还应与手足徐动症鉴别,此症动作轻慢,限于四肢。家族性舞蹈病是进行性加重,易于区别。
对舞蹈病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居住环境宜安静,加强护理工作,预防外伤,避免环境刺激。轻症用苯巴比妥、安定等镇静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不显著。
近年来有报道用氟哌啶醇加同量安定,每日2次,可较快控制舞蹈动作,并能减少氟哌啶醇的副作用,疗效较好。
本病4N10周即可痊愈,而且预后较好,一般不会复发,只有少数病人可遗留有精神神经症状。
□心脏杂音
心脏畸形和瓣膜病变的先兆往往就是心脏杂音。在听诊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
部位:注意哪一瓣膜区。②时间:分收缩期及舒张期。③性质:如吹风样、隆隆样、机械样等。④响度:可分6级。I级杂音最轻,可被忽略;Ⅱ级杂音稍响;Ⅲ级杂音中度响,不伴震颤:Ⅳ级杂音更响,伴震颤;v级杂音更响,听诊器头稍靠胸壁即可听到;Ⅵ级杂音最响,听诊器头离胸壁1厘米即可听到。⑤
杂音传导方向和范围。
(1)收缩期杂音。分为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和反流性收缩期杂音。前者见于肺动脉瓣或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或主动脉瓣扩大及大量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后者见于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或室间隔缺损。
(2)舒张期杂音。由于二尖瓣狭窄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另外,在大量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心尖部亦可听到舒张期杂音。
(3)连续性杂音。杂音连续出现于收缩期及舒张期,如动脉导管未闭的连续性机械样杂音。
(4)无害性杂音,又称功能性杂音。健康儿童约半数有此杂音,杂音不稳定,随体位或运动而有变化。常见有2种:①收缩期杂音。位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或心尖部,大多为Ⅱ级,仰卧时较强,性质如弹弦样或音叉样,3—8岁多见,至青春期后消失。
②肺动脉瓣区无害性杂音。位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响度为Ⅱ级,于仰卧、发热或运动时变响,儿童及青春期多见。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
首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是在南非的柯萨奇被发现的,以后便日渐增多。引起心肌炎的病毒中,柯萨奇B组病毒占50%,还有埃可病毒、腺病毒及流感病毒等。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轻重悬殊较大。
轻者可无症状;极重者可暴发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于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或猝死。
在心脏症状出现前数日或2周内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可伴中度发热、咽痛、腹泻、皮疹等症状,继之出现心脏症状,同时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心脏检查第一心音低钝,可有奔马律,心率过缓或过速。重者可暴发心源性休克,患儿烦躁不安、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皮肤青紫、多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或不能测出。病情急剧进展,抢救不及时,可于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
重者也有以急性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起病,患心肌炎后,常因感染或过劳,终因心力衰竭反复发生,迁延数年,心力衰竭难于控制而死亡。
新生儿期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病情更严重,常同时出现其他器官的炎症,如脑膜炎、胰腺炎、肝炎等。一般在出生后10天内发病,起病突然,出现拒食、呕吐、腹泻及嗜睡,并迅速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如抢救不及时,很快导致死亡。
本病X线检查可见心影呈中度或重度普遍扩大,左心室较明显,心脏搏动减弱,伴有肺淤血及肺水肿。心电图检查常见QRS波低电压,ST段偏移,T波倒置、平坦或低平,QT时间延长,也可见各种心律失常。慢性病例可见左心室肥厚。超声心动检查,大约1/3的病人可见左心室扩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轻度增高或不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增快,心肌酶升高,尤以CPK、CPK-MB升高对心肌损伤诊断较有意义。
早期可从心包积液、咽拭子、大便中分离出病毒。
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一般采用综合性措施。
(1)卧床休息。心脏扩大及并发心力衰竭者,应卧床休息3—6个月。
(2)镇静及镇痛处理。病人烦躁、心前区痛可用镇痛剂及镇静剂,如苯巴比妥、阿司匹林,症状严重时应立即找医生予以处理。
(3)免疫抑制剂,主要应用强的松,不宜常规用于早期心肌炎,多用于抢救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开始应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以后用强的松口服,1个月后减量,亦可加用硫唑嘌呤口服,疗程在6个月以上,并注意……预防及治疗继发感染。
(4)其他治疗。维生素c加入葡萄糖液静脉注射,3~4周为1疗程。辅酶Qio有保护心肌的作用,连用2~3周。1、6-_磷酸果糖可改善心肌代谢,每日静脉注射,连用2~3周。
(5)对症治疗。并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心力衰竭时,应积极治疗,对症处理。
□急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常为全身性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新生儿期急性心包炎主要原发病为败血症,婴儿期常为肺炎、脓胸及败血症,4—5岁多为风湿热、结核及化脓性感染引起。
致病菌以葡萄球菌多见,另外还有肺炎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
病毒性心包炎亦称特发性心包炎,多见于儿童,引起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及乙肝病毒。
较大儿童自述心前区刺痛或压迫感,平卧时加重,坐起和前俯时减轻。婴儿则表现烦躁不安。除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表现外,听诊时可听到心包摩擦音。当心包积液骤增时,可出现心脏填塞症状,心脏不能正常收缩和舒张,导致一系列严重症状。
心包腔渗液可引起晕眩、气促与胸闷;
大量心包积液压迫喉返神经或食道,引起失音或吞咽困难;体格检查有心脏扩大、心尖搏动微弱及心音遥远。
X线检查心影呈梨形或烧瓶形,左右心缘正常弯曲弓消失。心电图检查,主要有QRS低电压和ST段、T波改变。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探知有无心包积液,并能判断积液量的多少。
诊断本病时应除外败血症、肺炎、脓胸、风湿热及结核病,还应鉴别各种病因的心包炎。
发生于结核病的心包炎,心内膜不被波及,听不到杂音,常产生大量混浊黄色或血样渗液。
风湿性心包炎必伴心脏炎症状,可听到器质性心脏杂音,渗液量较少,不需心包穿刺。
化脓性心包炎不但有心包渗液症状,而且引起全身脓毒症状,或并发于肺炎、脓胸。
血培养往往阳性。
急性病毒性心包炎往往与病毒感染同时存在,同时可累及心肌,以发热、心前区疼痛及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本病有自限性,病程数月,预后一般良好。
急性心包炎病儿应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采用半卧位、供氧;胸痛给以对症治疗,采用阿司匹林、磷酸可待因,必要时可注射吗啡。
化脓性心包炎应及早应用与病原茵相适应的大量抗生素静脉滴入,多采用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并每隔1~2天要做心包穿刺排脓,排脓同时也可应用生理盐水冲洗。
结核性心包炎宜用抗结核方法治疗,必要时心包穿刺抽出渗液以减轻症状。风湿性心包炎按治疗风湿热的原则治疗,一般不需抽液,心包积液可自行消退。
以上3种心包炎发生积液时,均应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或心包腔内局部用),以键进渗出液或脓液的吸收。
发生心包填塞时应紧急抢救,进行心包穿刺或心包切开引流术,保证心脏正常收缩、舒张。
药物治疗的同时,应保证病儿休息,供给足够的高蛋白及高维生素,维持体液平衡。较重病儿宜多次小量输血,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结核是引起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病因。化脓性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创伤性心包炎也可引发本病,风湿病引起者极少见。
该病起病缓慢,部分有急性心包炎病史,表现慢性心脏填塞现象,病儿有轻度紫绀、颈静脉怒张,于吸气时更明显;静脉压升高,动脉压低,脉压小。有明显肝大、腹水、浮肿及奇脉。心尖搏动微弱,几乎消失;心脏位置固定,心音遥远无杂音。X线检查,心脏位置固定不变,心包有钙化点。心电图可见低电压及T波倒置。由于腹水中有大量血浆蛋白外漏致出现低蛋白血症,引起全身浮肿。
鉴别诊断本病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1)肝硬变。有腹水征,但无心脏病态及上腔静脉充血征,静脉压正常。
(2)结核性腹膜炎。有发热、腹痛及结核病一般症状,腹水是炎性渗出液,无心脏异常、颈静脉怒张及奇脉。
(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心脏杂音,腹水不显著,下肢水肿明显。
(4)限制型心肌病。心脏增大,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鉴别诊断有价值。
(5)营养不良性水肿。无症状及体征,仅血清蛋白降低。
对本病的有效治疗是施行心包剥离术,并切除一部分增厚的心包。应早期手术。
病程较久者,术前可用洋地黄。
对于活动性结核病者,应首先实施抗结核治疗,待病情稳定、血沉正常后再行手术,术后应多次小量输血。
□直立性调节障碍
长时间站立后,发生心情不好,出现眩晕、眼前发黑等症状,即为直立性调节障碍,严重时会摔倒。本病多见于对刺激有过敏反应的孩子。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的原因很复杂,由于表现出与贫血、消化器官疾病、鼻窦炎及脑肿瘤等其他疾病相似的症状,所以应请专科医生检查。
日常积极参加活动,并适当地进行运动,常用干布摩擦等方法锻炼身体,对预防此病大有益处。
□贫血
贫血是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减少或者血红蛋白减少。症状可由贫血本身引起,也可由造成贫血的原发病所引起。
贫血的症状由身体供氧不足所致,在婴幼儿中会出现精神不好、容易急躁、没有食欲、体重不增加、怕冷、一走路就疲劳、即使在洗澡时皮肤也不发红等。
能引起贫血症状的原发疾病,一般容易发生出血或者患感染症。另外,也有的伴有发烧、黄疸、手足疼痛以及腹痛的。一般来说,儿童贫血大都是由缺铁、慢性感染症等所引起,并且是逐渐发展的。特别由于婴幼儿不能主诉自觉症状,所以父母要特别留意,以便及早发现。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大量被破坏而引起的贫血。症状不固定,有的会突然发病,几天以后就陷入重症状态。也有逐渐发病,由慢性经过而转成急性症状的。经过缓慢时,其主要症状是黄疸和脾肿大,也有的贫血并不十分严重,也有的伴有发冷、发烧、倦怠感、手足疼痛。在治疗上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出血
小儿出血现象很多见,如皮肤出血、齿龈出血、鼻咽出血等,其中有些出血为不小心碰撞或挤压所致,多数无大碍,但有些出血是某些疾病的征兆,须引起重视。
(1)维生素C缺乏性出血。婴儿由于人工哺育不当,又不按时添加菜汤、果汁之类含维生素C的食品,导致维生素C缺乏,容易发生坏血病。其特征:常发生在6个月以上的人工喂养的婴儿,因为牛奶中维生素C含量只有人乳的1/4,经过了储存、稀释或灭菌消毒后所剩无几了。主要表现齿龈紫肿,且易出血,继而出现眼结膜、皮肤出血,严重的可有胃肠道、泌尿道出血。常伴有下肢骨膜下血肿,压痛显著。患部常持一定体位,两腿外展,内弯如蛙状,不愿移动,也不愿被人抱或挪动。即使轻微触动,小儿也哭泣不止,称之为肢体假瘫,也是本病的特征之一,X线拍片可证实。如给予维生素C试探性治疗,2~3天内症状(疼痛、厌食、烦躁)可迅速好转。
(2)过敏性紫癜出血。致病的常见因素如细菌或病毒感染,服用牛奶、鸡蛋、鱼、虾、蕈类及某些药物等。本病多见于3岁以上的小儿,男孩发病率约为女孩的2倍,紫癜大小不一,微凸出皮肤,大多见于四肢,以臀部及两下肢多见,有时涉及面部,很少见于躯干。常伴有关节肿痛,以膝、踝关节常见。可有腹痛,约有1/3的病人在起病后2—3周内影响到肾,出现血尿或蛋白尿。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正常,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和血块收缩时间均在正常范围。如肾脏有损害,尿常规可见红细胞及蛋白。消化道出血可见大便隐血呈阳性反应。一般病程在1个月左右,大都自然痊愈,但亦有1/3的人可复发,如发生肾脏损害者往往病程延长。
(3)某些感染性疾病出血。如脑膜炎双球菌菌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以及其他败血症,起病多急骤,一般情况危重,高热不退,白细胞偏高,血培养可找到致病茵。
其他如由于痉咳、剧烈呕吐或用力哭叫,也可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最常见部位在眼睑周围,呈针尖样出血点。
(4)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由于血小板减少引起紫癜为小儿常见病症,以2—8岁多见,其致病原因尚未明了,但发现60%的患儿发病前均有感染史,特别是病毒感染,如患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某些病人在血中可找到一种叫血小板抗体的物质,所以目前认为可能与免疫有关。得了本病,皮下出血会自然发生,但多数发生在碰撞之后。出血斑的大小不等,小至针尖样,大至手掌状,开始为鲜红色,逐渐变为紫红色至黄褐色,最后被吸收。一般四肢多见,同时常伴有鼻子出血,刷牙时齿龈易出血,严重时可肠道出血(便血)及尿血。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正常值为130~140×109/升,患病后可减至60×109/升以下。
在许多疾病过程中,也可继发血小板减少而出现出血倾向,例如白血病、再生不良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药物的接触,如氯霉素、奎宁、磺胺等,均应引起重视。
(5)凝血异常引起的出血。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缺乏凝血因子Ⅷ、Ⅸ、XI,总称为血友病。根据缺乏不同的凝血因子,分别称为血友病甲、血友病乙、血友病丙,这三种多是遗传性疾病。血友病甲、乙具有典型的遗传规律,一般由女性遗传而男性发病,所以出现症状的病人均为男孩,而血友病丙男女均可发病。临床上血友病甲最多见,其次为血友病乙,血友病丙最罕见。得了血友病,在新生儿脐带脱落时就可出血不止,以后暂时缓解,但到了1岁以后,随着活动量的增加,经常碰撞而症状渐明显。症状可轻重不一,严重的可为自发性出血,轻的则多于轻微受伤或小手术后引起出血难止。出血部位广泛,可见皮下发生淤斑、青紫块或血肿,牙龈渗血和鼻衄,也可见便血及尿血。关节腔积血为本病特征之一。本病出血时间长可持续数日或数周。实验室检查是诊断依据,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均正常,只有凝血时间变长,要想知道缺乏哪一种凝血因子,可作凝血纠正试验。
在过敏性紫癜病人中,腹痛是常见症候。
但如出现间歇性腹痛,腹痛不久即呕吐不止,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甚至呕吐胆汁及粪汁,6~12小时后可见果酱样血便,腹部触诊可及肿块,一般右上腹为多见,需考虑肠套叠的可能。
急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病因治疗是出血最根本、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感染引起的过敏性紫癜应先控制感染;对原发病是血小板减少或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坏血病,应及时补充血小板和维生素C以治本。对出血程度重,特别是皮肤、黏膜裂伤流血不止者,可局部压迫止血或涂敷云南白药,并加压包扎止血。止血药物的应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出血不止且较严重,或血红蛋白急剧下降至60克/升以下,在综合治疗的同时由医生给予适当输血治疗。
在急性出血期应限制患儿活动,尽量卧床休息,在缓解期也应尽量避免剧烈的体育活动(特别是血友病病人),注意防止外伤,因轻微的外伤可导致严重的出血。预防和控制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显得尤为重要。如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时仅轻微的感染即可引起复发。由过敏引起的疾病,要积极寻找过敏原。找到过敏原后,要极力避免接触。
另外,失血过多的患儿要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铁的食品,如动物肝脏、蛋黄、绿叶蔬菜等,以免发生缺铁性贫血。
□紫癜
紫癜是皮肤和黏膜容易出血的一种症状的总称,包括血管性紫癜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管性紫癜由毛细血管病变所引起,最多的是变态反应性血管性紫癜。碰到物体以后容易发生出血,皮肤、黏膜或脏器会发生出血斑,也可引起血便、血尿、咯血等。严重时,会引起牙龈、鼻子及其他脏器出血。
正常人血液中的血小板每立方毫米约有15万~20万个左右,当减少到6万~10万个/毫米3以下时,就会出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急性和慢性两种,在儿童中急性较多,大都是在感染病毒之后发生的。皮肤及黏膜突然出现点状的小紫斑,有时会有手掌大的皮下出血斑。多见于下腿、肩胛部、头部、面部等。在黏膜出血中,有结膜出血、鼻出血、肠道出血,或有柏油便。可使用药物治疗。
14.神经系统疾病
□热性痉挛
6个月至4岁左右的婴幼儿,在出现发烧后,常可引起全身痉挛。手足肌肉突然出现疼痛而变硬,并可引起抽搐发作,也可伴丧失意识,眼睛上翻,呼吸停止,脸色紫绀。
通常持续2~3分钟后,症状得到缓解、意识恢复。
热性痉挛与体质有关,当父母中的一方在儿童时期患过该病后,所生的孩子也容易患该病。在治疗上可使用解热剂和抗痉挛剂。
热性痉挛与癫痫有所区别,但也有一部分小儿到学龄期后转变成癫痫。如热性痉挛的次数多,每次发烧会引起多次痉挛时。
应检查脑电图,积极配合医生诊治。
□哭泣性痉挛
有些小儿一旦开始哭泣以后,就不再吸气而一口气哭到底。由于呼吸停止,脸色发紫,手脚发硬,停止呼吸的状态会持续10~20秒钟左右,这种情况即为哭泣性痉挛,一般发生于1~2岁的幼儿,3岁以后很少发病,幼儿脑电图没有异常,与癫痫无关。在日常生活中,母子感情要融洽,不要过度训斥、打骂孩子,但也不要过度娇惯孩子。
□发热病
日射病与热射病的统称。由日光引起的,叫日射病;由高温环境引起的,叫热射病。但本质上两者是一致的。由于体内有热,面部会发红,全身无力,可出现脱水症状。1如果只是全身无力,可让孩子躺到通风阴凉处并解开衣服,让其多喝水。当失去意识而引起痉挛时,要立即请医生诊治。
□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是一侧面神经麻痹的疾病。
在哭泣时,嘴向健康一侧的面歪斜。新生儿的面神经麻痹大都是在出生时面神经受到压迫而引起的,2~3周即可痊愈。在感冒症状之后突然引起的婴幼儿面神经麻痹,是由几种病毒引起的,一般在1~3个月内可痊愈。
由于麻痹一侧的眼睛不能闭合而成半张开状态,在治疗时可涂抹眼药以及内服维生素Bi。
15.代谢异常和营养不良□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指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食物不能充分利用和吸收,以致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从而消耗体内一些组织,导致体重减轻,或该增加体重时不增加,使体内脂肪逐渐减少、肌肉萎缩,并使发育停滞、免疫功能降低、身体各器官功能失常。
营养不良给其他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临床上可分为:主要由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的蛋白质营养不良及因热能供应不足所致的热能营养不良,两者之间也有相关之处,即缺乏蛋白质时,也会有热能的缺少。
蛋白质是生命存在的形式,对人体的胚胎发育、器官和组织的生长是十分重要的,是各种细胞和体液的主要成分,约占人体重的20%。蛋白质也是人体热能的来源。动物性蛋白如人乳、牛乳、鱼、肉等因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价值高,故又称优质蛋白。
植物性蛋白如米、麦、谷类、豆类等营养价值不如动物蛋白。
小儿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因腹泻、肠结核等引起吸收障碍,或因慢性疾病如结核病致蛋白质消耗增加等原因,使血浆白蛋白减少而引起营养不良性水肿,即低蛋白血症,其表现有面色苍黄,消瘦,皮肤干凉、无弹性,毛发枯黄易落、少光泽。水肿往往先在下肢出现,继而波及腹部、腰部,这种水肿往往是可凹性的,即用指按压可出现一个凹陷区。患儿还有精神不振、眼神呆滞,这种小儿又极易合并出现维生素A缺乏、贫血、呼吸道感染等。
患营养不良性水肿的病儿应少活动,严重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蛋白质消耗,防止水肿加重。同时补充蛋白质饮食,婴幼儿应食用牛奶、鸡蛋、豆制品、代乳品,较大儿童要多吃肉类、鱼类、肝脏、牛奶、鸡蛋等,同时加用菜泥或新鲜蔬菜、水果等。水肿严重者应少吃盐。
若患儿无其他合并症,经食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后,一般2~3周水肿消失,症状可获缓解。进食困难的患儿,可口服水解蛋白或静脉滴入多种氨基酸溶液。
中医辨证施治,以补气、健脾、利水法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蛋白质营养不良应早诊断、早治疗,病程过长、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肝、肾功能紊乱,使病情复杂,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热能营养不良泛指婴幼儿营养不良,发病原因是由于长期人工喂养淀粉(如玉米粥等)为主的食物,缺少乳类、蛋类及鱼肉、豆制品等,辅食添加不及时或消化系统疾病导致吸收障碍。根据病情程度可分为3度。
I度较轻,体重较该患儿同年龄正常平均体重减少15%一25%,皮下脂肪层较少,肌肉不坚实。Ⅱ度患儿体重较同龄儿减少25%
~40%,腹部皮下脂肪几乎消失,面部脂肪减少,肌张力下降,运动功能发育延迟。Ⅲ度患儿体重较同龄儿减少40%以上,面部、臀部脂肪消失,身高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儿,皮肤干燥无弹性,患儿外貌似老人,精神易激怒或淡漠,应迅速治疗,否则可招致感染,预后不良。
对于I、Ⅱ度营养不良的患儿要护理与治疗相结合。根据消化能力的不同,适度增加营养,要注意患儿的消化能力,循序渐进,切忌增加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等太快、太多。同时,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称营养不良为疳积,一般用些健脾补气、理中化积的方剂,经辨证施治效果显著。
严重者可静脉滴入多种氨基酸、血浆等,重要的是加强对热能营养不良的防治,采用正确的喂养方法,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幼儿期要注意添加牛奶、豆浆、食用鱼粉等。如条件所限,缺乏动物蛋白,可将米、麦和豆类食品混合喂养,比单一食品要好得多。另外,适时增加辅食,如果汁、蔬菜汁等,保证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供给。
足够量的营养是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活动消耗、维持体温及代谢、排泄等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3大要素同是1克的情况下,其产热比是4:
9:4,即脂肪产热最多,脂肪中含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A、D、E、K及人体必需的参与代谢过程的不饱和脂肪酸。食入的脂肪进入人体后经过代谢转变为皮下脂肪储存起来,人体需要时再分解后提供能量。严重营养不良的儿童皮下脂肪减少,即入不敷出。脂肪代谢有赖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蛋白质的代谢也与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谢有关,所以3大要素要均衡摄入。人乳喂养婴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蛋白质2克,牛乳喂养者需蛋白质2.5克。人乳含不饱和脂肪酸比牛乳多也是母乳喂养的一个优点。小儿每日每千克需碳水化合物12克。碳水化合物过多、蛋白质不足可发生营养不良性水肿。此外,还需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水及植物纤维等。任何一种营养素不可过多,亦不可过少。长期偏食及喜吃甜食,或习惯性忌口如不吃鸡蛋都会造成热能供给不足、营养缺乏。
□小儿糖尿病
在健康状态下,葡萄糖为肠道所吸收,并作为糖原贮存在肝脏等处,在需要时再分解成葡萄糖以供使用。小儿糖尿病是因分解葡萄糖的功能减弱,在肝脏以及肾脏和心脏里积存多量的糖原和异质糖原,或者不能转化糖原所引起。症状有肝脏肿胀,或者因低血糖而引起痉挛,也可使心脏发生异常。
一直很健康的儿童,突然大量饮水,尿的次数和量也增加,没有精神,体重下降,嘴唇和皮肤干燥。在这个过程中,若是昏昏沉沉地睡觉,很快就会陷入糖尿病性昏迷而导致危笃状态,应立刻送往医院,由专家制订治疗方案。
□小儿低血糖症
血液中的葡萄糖减少,即可出现低血糖症状,手足震颤、烦躁、面色变红、出冷汗或者呕吐,严重时意识朦胧,并发生痉挛。在发作严重时,容易与癫痫和热性痉挛相混淆,轻症时容易与自家中毒症混淆。反复发作以后,可损害脑功能。
在发作时,要立即让小儿喝糖水,若能恢复精神,则该病恢复的可能性较大,应请专科医生进行详细检查治疗。
□直立性蛋白尿
此病多见于植物神经不稳定的儿童,起立时尿中有蛋白,躺下时蛋白就消失,大多数是生理现象,用不着担心。作为肾脏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种症状而表现出来的,则需要注意。5岁以下的儿童很少出现这种蛋白尿,青春期最多,其后会减少。女孩稍多,在季节上多出现于高温期和寒冷期。完全没有自觉症状,也没有浮肿、高血压、血尿等,也不会并发其他疾病。为了与肾脏疾患鉴别,在1年之内要经常去医院进行检查。
□肝豆状核变性
本病属遗传性疾病。由于身体中与铜结合的血浆铜蓝蛋白的先天缺乏,从而使多余的铜沉着于脑、肝脏肾脏等而引起。铜沉着于脑中会引起运动机能障碍,沉着于肝脏,会引起结节性肝硬变而出现黄疸等。如忽略此症,会使疾病恶化而导致危笃状态,所以应及早接受治疗。
□尿崩症
这是尿量大量增加的疾病。体内大量的水分进入尿中,尿的颜色会变浅,排尿次数增加。幼儿可表现为夜尿。由于排尿增加往往因口渴又会大量喝水,但由于婴儿不会自己饮水,就会使体内水分不足而常常引起发烧。
因致病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在脑下垂体性尿崩症中,可补充不足的激素。如果是由脑肿瘤引起的,要通过手术将肿瘤摘除。也有因肾脏功能异常而引起的肾性尿崩症,应配合医生积极治疗,以期早日痊愈。
□维生素缺乏或过多症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所有的维生素对身体都有用,只是适量才好,过多或过少均会引起维生素类疾病。
(1)维生素A缺乏症。即夜盲症。在光线差的地方看不清东西。
(2)维生素Bi缺乏症。即脚气病。婴儿会出现不安、精神差、吐奶,并有绿色黏液便。在幼儿和学童中,可见疲劳感、倦怠感、浮肿等。
(3)维生素B2缺乏症。皮肤和黏膜可见糜烂和肿胀,在婴儿中也有引起吐奶和腹泻的。
(4)维生素C缺乏症,即坏血病。血管壁很容易出血,皮肤可见出血点、出血斑,可出现口、鼻的黏膜出血,还可有血便和血尿等。
(5)维生素K缺乏症。维生素K是血液凝固所必需的一种维生素,生后2~4天的新生儿,因缺乏维生素K而引起的血便和吐血,叫新生儿黑粪症。
(6)维生素D缺乏症。缺乏维生素D,骨的发育不好,头骨很薄,肋骨和肋软骨的移行部像念珠一样肿胀,脊柱弯曲,下肢为O形腿或X形腿,即为佝偻病。此外,还可见精神萎靡、睡眠不安、脸色苍白、肌肉张力不好和大量出汗等。
预防维生素缺乏症,应给予各种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品和维生素药剂。
关于维生素过多症,如果是维生素Bi、B2.B6和维生素C等水溶性物质,即使过多,多余的部分也可排泄到尿中而不发生问题。但是,维生素A、D、K等是溶于脂肪积存于体内的,当摄取过多时,就会引起各种障碍。不过,单纯食物中所含的量,是不可能引起过多症的,一般服用维生素药剂过多才会发病,只要停用,就可痊愈。
□核黄素缺乏病
核黄素(即维生素B2)缺乏病又名燕口疮或口吻疮,是由于缺乏核黄素所致。
核黄素存在于食物中,大多与蛋白质相结合存在。长期以大量淀粉类膳食为主食,很少吃动物性蛋白及新鲜蔬菜者易患本病。
另外,谷物加工亦可失去大量核黄素。营养不良、慢性胃肠疾病致核黄素摄入量减少,或影响其吸收,皆易显现核黄素不足。
症状主要表现在唇、舌、眼和皮肤方面。
(1)唇舌症状。多见于年长儿。
口角炎:又称口角疮。初起时口角湿润、发白、糜烂、渐发生裂缝。裂缝由口角向外侧延伸可达1厘米,见于一侧或两侧,裂隙表皮剥脱,形成溃疡,张口时易出血。口疮易变慢性,与皮肤连接处常见深棕色色素沉着。
唇炎:上下唇缘的全部黏膜可呈鲜艳绯红色,唇部纵裂增多,张大口时裂缝出血。
舌炎:舌面光滑、鲜艳,早期乳头肥厚,以后萎缩、消失。自感疼痛,味觉消失。
(2)眼部症状。不如唇舌症状多见。
可见畏光、流泪及痒感,检查可见毛细血管侵入角膜,以致角膜混浊,发生溃疡。眼睑可红肿,并有分泌物。
(3)皮肤症状。在唇鼻交界处及鼻翼、耳后、额部眉间可有脂溢性皮炎。
检查本病除依靠典型症状、详细询问饮食史外,测红细胞或全血中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AC)也是主要检测方法之一,正常AC值为0.2—1.2,若大于1.3则诊断为核黄素缺乏病。
正常儿童核黄素日需量,婴儿为0.6毫克,儿童及成人为1~2毫克。作为核黄素的天然来源,主要存在于肝脏中,每100克肝所含核黄素3.5毫克,每100克蛋含0.3毫克,每100克猪肉含0.27毫克。核黄素在体内不能贮存,大量摄入后尿中排出显著增高,故应每日有一定量的核黄素摄入,以免缺乏。
口服核黄素每次5毫克,每曰2~3次,2~3周后症状可消失。疗效不显著者,可改肌注,每日5—10毫克。同时改善伙食,给含核黄素的食品。
□烟酸缺乏病
烟酸缺乏病也称癞皮病、糙皮病或陪拉格病,由于体内缺乏烟酸或烟酰胺而引起。
由于玉米及甘薯中缺乏烟酸及色氨酸,因而以玉米及甜食为主食的地区可发生本病。
烟酸大量存在于肝、瘦肉、家禽、鲤鱼、花生及酵母中,新鲜绿色蔬菜及番茄中亦含烟酸;乳和蛋类含烟酸较少,但有较多的色氨酸。如食物合理搭配,不会发生烟酸缺乏症。
母乳喂养的儿童一般不患本病。患慢性病如伤寒、痢疾、肝炎、肺结核及慢性营养不良者易患此病。因为这些病的致病菌如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百臼咳杆菌等不能自制烟酸用以繁殖,必须从被感染的人体组织中夺取,故这些患儿易得烟酸缺乏症。主要表现在以下3方面。
(1)皮肤症状。可逐渐或突然发生。
皮疹在受到强烈日光照射或摩擦等刺激后发生,出现于手、颈、前额及腿部,皮疹似日晒斑,呈对称性,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2)消化道症状。常见腹泻、口腔炎、舌炎等,以腹泻最常见,呈水样便,有恶臭。
舌炎表现全舌呈鲜牛肉色,上皮脱落,舌体萎缩呈“地面舌”。
(3)神经系统症状。可有失眠、头痛、头昏、精神抑郁、注意力不集中,严重者可造成痴呆。
本病应与多形红斑、日晒斑、中毒性皮炎、湿疹、脓疱病、接触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等进行鉴别。
用烟酸治疗本病,迅速见效。婴儿期烟酸每日需要量为8毫克,儿童及青少年日需量10~20毫克。
治疗可给烟酸口服50一300毫克/日,分2~3次。服后半小时左右可出现皮肤发热、发红和烧灼感等血管扩张的表现,稍减量或多次分服,可减少此种反应。
皮肤局部损害应适当包扎,避免日光照射,注意卫生。像其他维生素缺乏一样,应注意饮食中烟酸的摄入,保证科学的膳食组成。
□肥胖症
男孩超过同龄儿童正常体重的20%,女孩超过30%,均称为肥胖儿童。儿童月巴胖绝大多数(约95%)属单纯性肥胖,仅3%
~5%是由内分泌失调和某些疾病引起的。
肥胖儿童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饮食不节制,脂肪和蛋白质摄取过量和运动不足。婴幼儿营养过度的饮食习惯可能是曰后肥胖的根源。
肥胖对儿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概括有以下几点:
(1)肥胖儿童行动笨拙,活动能力差。
不少肥胖儿童有平足、膝内翻、下肢弯曲、脊椎和椎间骨损害等。
(2)肥胖儿童常存在性发育障碍。例如,男孩有性发育移后,女孩性早熟、初潮早,多伴有月经紊乱。
(3)肥胖可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使智商低于同龄人。有些肥胖儿童容易疲劳、嗜睡、精神不集中而影响学习。
(4)肥胖儿童常有心理和精神损伤。
如自卑感强、孤僻、害羞、不愿外出活动等。
(5)引发缺钙症,特别是2岁以下肥胖儿最易患此症。
(6)易患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和某些成人易患的疾病。如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等。另外,儿童期肥胖会给成年后的健康带来潜在危险。据研究发现,10~13岁肥胖者到30岁时,男性中的86%和女性中的88%依然保持肥胖状态。
儿童肥胖重在预防,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向家长宣传肥胖对儿童的危害,还要使家长懂得一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喂养知识。此外,要从婴幼儿开始就注意运动,要少抱在怀中,多让孩子独自玩耍,从小培养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另外,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如果父母本人是肥胖者,就要与孩子共同努力,避免孩子成肥胖儿。
。(2)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保证足够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随心所欲地吃,应做到膳食平衡。1曰3餐的3大营养物质的热能比例是蛋白质占10%~20%,脂肪占20%~300/0,碳水化合物占50%~70%,并要补充足够的矿物质(钙、磷、钾等)和维生素。
进餐食物种类和数量应呈金字塔形状,即油、盐、糖的量最少;鱼、肉、蛋和豆制品的摄入适量;而蔬菜、水果和粮食等天然食品用量最多。要求小儿尽量少吃零食,少吃含高脂肪、高糖的食品,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
(3)选择中小强度、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项目。如游泳、步行、慢跑等。运动强度以50%~60%的最大心率为宜(最大心率是220-年龄)。运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每周3—4次。随着适应能力提高,应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运动次数。
减肥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小儿减肥以每周体重下降0.25千克为宜,不宜超过0.4千克。每天热量不变,每天运动超额消耗1254千焦(300千卡),每年可减少5—10千克脂肪。
(4)注意肥胖孩子的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家长应避免干涉性说教,如反复申斥“你太胖了,应该少吃”,以免引起厌食症和产生逆反心理。
(5)儿童总的活动时间每天应在2小时以上(包括娱乐和运动)。
16.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引起,但若检查不出流感病毒,很难确诊。本病的特点是发烧、肌肉酸痛和腰痛等。儿童症状一般较轻,严重时也能引起肺炎等重症,不可忽视。
□幼儿急疹
由感染病毒所致。好发于生后6个月至2岁左右的婴幼儿。没有食欲,精神差,可见38C-40C的高热,持续3—4天,在退热的同时,全身可出现类似麻疹的疹子。疹子在1~2天中便可消失,不留下任何痕迹,也不引起其他疾病。发疹时要保持安静,并使用解热剂等进行对症治疗。
□麻疹
由麻疹患者的咳嗽以及打喷嚏的飞沫中的病毒引起感染。传染力极强,感染后发病率很高。
本症潜伏期约为11天,以发烧、咳嗽、打喷嚏、眼睛发暗、出眼屎为征兆。在3—4天以后虽暂时退热,但于口腔内侧的颊部出现白色斑点。接着可再出现39C-40CC的高热,大小不等的斑疹扩散到面部、颈部、腹部、胸部、背部以及手脚。发病后1周左右疹子消退,体温也下降。发疹后皮肤保留一段时间褐色,随着时间的流逝便可彻底消失。若合并支气管炎和肺炎,则症状加重,应去医院诊治。出生6个月以后要及早预防接种。
□风疹
因在2~3天内发烧和发疹都会消失,所以又叫“三日麻疹”。一般不会并发其他疾病。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发病。如果没有患过风疹的妇女在妊娠初期感染以后,就有可能发生流产或者生下先天畸形(心脏病、白内障、耳聋等)的孩子。是否患过风疹,通过检查血液抗体即可清楚。
□疱疹性咽炎
属于夏季感冒的一种,有时可出现400C左右的高热,其特点是嗓子生有小水泡,进食有刺痛感而影响食欲,所以要给予刺激性小的食物。7日内大都可痊愈。此病多发于学龄儿童和幼儿。一般用不着担心,但要接受医生的治疗。
□游泳池热
由于夏天多在游泳池等处感染,所以叫游泳池热。由腺病毒引起,有发烧、咽痛和结膜炎等症状al周以内即可痊愈,也可认为是夏季感冒的一种。在离开游泳池后,用水彻底清洗眼睛以及漱口,便可有效预防本病。
□夏季热
持续高温、潮湿的季节容易发病,体温调节功能尚未成熟的婴儿由半夜开始到天明可见370C~39C的发热,但下午就可恢复正常体温。在夏季热中,婴儿一般都很健康,食欲也大都正常,但偶尔也有出现脱水症的。当体温持续升高时,就要接受医生检查,看是否是由感染而引起的发热。在治疗上,要保持室内凉爽,并要多供给患儿饮水。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多见于2~8岁儿童。冬春季发病较多。由于这种细菌含有红疹毒素,所以得病后皮肤出现红疹。
感染后2~3天出现发烧,数小时后全身皮肤猩红,布满细小红疹,有时如鸡皮样。
在皮肤皱折处皮疹密集,同时有咽痛、头痛、呕吐,也可能伴有腹痛,并有全身不适。检查可见患儿咽部红,扁桃腺肿大,有脓性渗出物。舌质鲜红,舌乳头肥大突出如杨梅状,称为杨梅舌。持续2~3天体温下降,皮疹逐渐消退。疹退后皮肤无色素沉着。2周左右可有脱皮。一般多为细屑样,严重病例可有大片脱皮。
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能并发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见的是急性肾小球肾炎,往往发生在猩红热2周以后。轻症只在尿常规化验时发现有少量蛋白和红、白细胞。重症可有水肿、少尿和血尿,也可有血压升高。因此对猩红热患儿在发病2周时,应作尿常规化验,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此外也可并发化脓性损害,多见于体弱儿和幼儿。常见如颈部淋巴结炎,表现为发烧、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全身不适等。还可发生化脓性中耳炎。
患儿要隔离以防止传染别人,同时也避免再感染其他疾病,应卧床休息。在发热期间宜给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喝水。热退后可恢复正常饮食。一般患儿不必住院治疗。
可用青霉素注射、红霉素口服或其他抗生素治疗。用药后1~2天体温可下降,皮疹消退。这时不可停药,因体内细菌未完全杀灭。一般应治疗5—7天,症状完全消失,咽部红肿消退才可停药。经过正规足量抗生素治疗7天,无症状体征者可解除隔离。
儿童集体发生猩红热时,部分小儿可能只表现化脓性扁桃腺炎而没有皮疹,其传染性相同,同样应隔离治疗。同班孩子和其他密切接触者应服预防药,常用复方新诺明,每天0.25~0.5克,连服3天。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及疼痛为特征,一般情况下,学龄前或小学低年级儿童多见,冬春季常在幼儿园及小学流行。近年来由于腮腺炎疫苗的接种,本病的发病率逐渐减少。
感染腮腺炎后14~24天出现低热、头痛、疲倦,然后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腮腺肿大,痛感,张口困难,进食时痛,尤以吃酸性食物引起唾液分泌时疼痛加重。颌下腺和舌下结也会肿大。附近淋巴结也相继肿大。腮腺肿胀4~5天渐消退,1~2周痊愈。
腮腺炎可合并脑炎、胰腺炎、睾丸炎或卵巢炎等。脑炎可出现高烧头痛、呕吐、嗜……唾,也可出现抽风和昏迷症状;胰腺炎可引起上腹剧痛及呕吐;睾丸炎可见一侧睾丸肿痛,痊愈后会使该侧睾丸萎缩,幸而多发生于一侧,不致影响生育。
治疗本症主要以中药为主,如服用清热解毒药,外敷如意金黄散,用凉茶调敷,保持湿润才能有效。用半流质饮食及软食以减少张口和咀嚼,避免酸性及刺激唾液分泌的食物及饮料。
患儿需隔离至腮腺完全消肿,能进普通饮食之后才可上幼儿园或上学。
□乙型脑炎
带有乙型脑炎病毒的猪感染蚊子,然后再由蚊子传染给人。人与人之间不发生传染。
被传染的人可突然出现发烧、头痛、呕吐和意识不清,高热到400C以上,引起痉挛。虽然没生命危险,但由于容易产生手足麻痹等后遗症以及智能障碍,故需要住院治疗。
为预防本病,可进行乙型脑炎疫苗接种。由于在体力下降时容易引起发病,特别在夏天,所以要注意孩子的身心疲劳和营养状况。
□脊髓灰质炎
持续几天380C~390C的发烧之后,与退烧的同时,上下肢发生瘫痪(弛缓性麻痹),即为脊髓灰质炎。可留下后遗症,有时胸肌麻痹可引起呼吸麻痹。近些年,通过服用减毒活疫苗,该病已经基本消失。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冬、春两季为高发期。
脑膜炎双球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对干燥、湿热、寒冷及一般消毒剂均极敏感。通常自上呼吸道侵入人体,可表现为鼻咽部带菌状态或上呼吸道炎症,少部分感染者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发生败血症或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世界各地均有本病发生,可呈流行性或散发性。带菌者和患者是本病传染源。病原菌存在于患者及带菌者鼻咽分泌物中,借飞沫由空气传播,故人口稠密、居室拥挤、空气不新鲜、日光缺乏等均为本病传播的有利条件。流行季节为冬、春季。
大多数患儿小于5岁,发病年龄高峰为6—12个月。大城市2岁以下患病率高,多散发。中小城市15岁以下儿童较多。偏僻地区人群免疫力低,一旦传染源进入,可引起暴发流行。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短1天,最长7天。
本病临床可分为4期:
(1)上呼吸道感染期。多数患儿中止于此期,主要症状为鼻炎、咽炎或扁桃体炎。
(2)败血症期。突然高热、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年幼儿易惊厥。起病数小时后皮肤出现皮疹或出血点,分布不均,大小不等,指压不褪色,急剧增多,扩大融合,常见于肩、肘、臂等皮肤受压部位。1~2日内进展为脑膜炎,菌血症期不超过48小时。
(3)脑膜炎期。因颅压增高致头痛、呕吐、烦躁、嗜睡,重者昏迷。检查有脑膜刺激征。
(4)免疫反应期。起病后7~14天不等。关节炎明显,可有心包炎,关节及心包积液为无菌性,呈良性、自限性经过。
临床分型可为3型:
(1)普通型。占发病者的90%,突然起病、高热,有淤点及脑膜刺激征。
(2)暴发型。可分为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
休克型:多见于2岁以下小婴儿。休克在发病24小时内发生,短期内出现遍及全身的淤点,迅速扩大融合成大片淤斑,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可危及生命。
脑型:多见于年长儿。发病急,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发热及淤斑,患儿反复呕吐、频繁惊厥、肌张力增高、四肢强直、嗜睡乃至昏迷,严重者发展成脑疝。
混合型:同时具有休克、脑型症状,可先后或同时出现。
(3)慢性型。此型较少见。慢性或亚急性起病,有发热、寒战、淤点、四肢强直及惊厥等。血培养阳性。病程6~8周。可发生脑积水等后遗症。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显著增高。淤点涂片可找到脑膜炎双球菌。有典型皮肤淤点即可作出诊断,不必做腰椎穿刺。
婴儿可合并脑室膜炎、硬膜下积液、脑积水,也可有神经麻痹。后遗症多为耳聋、偏瘫或截瘫等。
依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体征不难诊断本病,但需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鉴别。
感染流脑后,可获终生免疫,极少复发。
影响预后的因素有:年龄;反复惊厥、昏迷;
体温40C或不升:伴休克;合并DIC(血管弥漫性凝血);治疗较晚或免疫机能低下者。
本病除暴发型外极少死亡。
此病药物预防效果不肯定。目前我国已制成流脑A群菌苗,免疫效果较好。治疗依病情轻重、分型而治。
一般常应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SMZ-
TMP),口服或肌注,疗程5—7天。鼓励病人多喝水,每日入量80—100毫升/千克。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血尿、皮疹、粒细胞减少等。
可肌注或静点青霉素,注意做药敏试验。可肌注或静点氯霉素3—5日,但此药毒副作用大,对造血系统有影响,注意定期检查白细胞。用氨苄青霉素时应以青霉素做皮试。头孢菌素类药物中以头孢三嗪效果好。暴发型应住院抢救、治疗。
患儿病室内应保持安静、空气新鲜,患儿要多饮水,观察尿量。另外,要密切观察患儿神态、面色、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变化及淤点。加强皮肤、口腔护理,对高热、躁动者采取对症处理。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现在发病率已有所降低。
此病主要见于1一5岁小儿,春、冬季发病较多。病程多为3—4周。其他疾病常为结脑发病的诱因。临床常分为3期:
(1)前驱期(早期)。约1—2周,有烦躁、精神呆滞、低热、无原因的呕吐、便秘等表现,年长儿可述头痛。
(2)脑膜刺激期(中期)。约1~2周,可表现头痛、呕吐、嗜睡或烦躁不安,多有惊厥。检查有脑膜刺激征、颅神经障碍、膝反射亢进等。最后可有颅缝裂开、偏瘫、角弓反张等。
(3)昏迷期(晚期)。约1~3周,症状较早、中期严重,半昏迷进而昏迷,颅压高及脑积水更明显,最后四肢松软、瘫痪,直至死亡。
腰穿时脑脊液压力高,外观清或呈磨砂玻璃样,偶呈黄色。脑脊液检查,细胞数常在(200~300)×106/升,蛋白在0.4克/升以上,糖在0.3克/升以下,氯化物经常低于102mmol/1(600毫克/升)。
本病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脑炎、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脑脓肿及脑肿瘤有类似症状,须加以区别。常见并发症为脑积水、脑实质损害、脑出血及颅神经障碍等。后遗症常见斜视、面瘫、肢体瘫痪、失明、智力低下及癫痫等。
预后与年龄、病程、治疗早晚、有无合并脑积水、是否耐药及治疗方法有关。治愈后复发率为5%一10%,复发病人疗效不如首次治疗好。随访病人应检查脑电图,如脑电图正常则智能较正常。
预防本病必须做好卡介苗初种及复种工作,结核病患儿多未接种卡介苗。同时应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与小儿密切接触的成人结核病患者,加强对结核病人的管理和治疗,普遍提高小儿抵抗力,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尤其早期发现和彻底治疗小儿原发性结核病,对防止结脑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在治疗上,要切断与开放性结核病人的接触,严格卧床休息,营养应丰富,细心护理眼、黏膜及皮肤,防止褥疮,昏迷病人应用鼻饲。
可应用抗结核药物链霉素,每臼肌注1次,总疗程3个月。常用药物为异烟肼,一次顿服,疗程1Nl。5年。利福平,疗程6~9个月,必要时1年。吡嗪酰胺口服,疗程3—6个月。乙硫异烟胺,疗程6个月。目前,多采用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4联药物治疗,其中以异烟肼为主要药物,整个疗程自始至终应用,疗程1~1.5年,或一直用至脑脊液正常后不少于半年。
在结脑极期可应用激素、侧脑室引流、降低颅内压、防止合并症等综合治疗,并采用对症治疗及中医治疗。
凡临床症状消失、脑脊液正常、疗程结束2年无复发者可认为痊愈,但由于本病于愈后4年内易复发,所以仍应继续观察到停止治疗后5年。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流行较广的常见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我国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目前,已确知至少存在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己型、庚型7种病毒性肝炎,但也有学者认为主要为前5型。各型病毒没有共同抗原,互相间不产生交叉免疫。
(1)甲型肝炎。潜伏期平均30天。该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强,低温零下200C可长期存活,极适宜在海水、污水、土壤及粪便中生存,加热至100℃5分钟全部灭活。
急性期甲肝患者及亚临床型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甲型肝炎没有带毒者及慢性非病毒现象,一般不转成慢性。主要经粪一口途径传播。可通过下列方式传播:日常生活接触,水源污染,食物传播。
人对甲肝普遍易感,但常发生于15岁以下儿童。
(2)乙型肝炎。人体体液中检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若其单独存在时无传染性,只表示有乙肝病毒感染。各型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HBsAg阳性持续半年以上、无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者,可成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及密切生活接触传播,儿科还要注意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存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肝细胞核内,一般血清中不能测出。
抗乙型肝炎核心抗体(Anti-HBc,抗-
HBc)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之一,抗-HB-
clgM阳性表示为现症感染,可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急性感染的早期标志,表明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或HBsAg携带者,血清中HBsAg、HBeAg及抗-HBc 3项同时阳性持续存在者,较成人多见。
人对乙肝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
(3)丙型肝炎,又称非甲非乙型肝炎。
该病病毒潜伏期长,感染后可长期带毒或导致丙型肝炎,丙型肝炎更易发展成慢性肝炎。
急、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及无症状丙肝病毒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
丙肝病毒通过肠道外途径传播,常见为输血和血制品、血透析、注射器材污染、器官移植及滥用毒品等方式,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及性接触也可传播。主要见于输血后肝炎。
(4)丁型肝炎。本病病毒自身不致病,HBsAg阳性者才能感染。传染源是急、慢性丁型肝炎感染者。同时感染丁肝病毒及乙肝病毒者称联合感染。若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又感染了丁肝病毒,则为重叠感染。
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传播。
丁型肝炎在世界各地均存在,但阿拉伯国家感染率最高,我国南方及西南地区较高。
(5)戊型肝炎。该病病毒所致肝炎称经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
传染源主要是潜伏期后期和急性期病人。潜伏期平均36天。
传播途径与甲肝相似,经粪一口途径传播,暴发流行常是由水污染所致,食物及日常生活接触也可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者有较持久的免疫力。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一次流行后隔数年可再次流行。
病毒性肝炎所表现出的症状轻、重差距较大。轻者无任何自觉症状;重者发病很急、进展快,表现为暴发型肝炎。现将临床分型分述如下:
(1)急性肝炎。又分黄疸型及无黄疸型。无黄疸型症状轻,往往在化验检查时发现肝功能异常,恢复快。黄疸型以甲型或戍型肝炎病毒感染多见,其临床经过多为良性、自限性。
潜伏期:甲型肝炎为2~6周,平均30天。戊型肝炎为2—10周,平均35天。
黄疸前期:可持续2~8天,表现急性起病,中度以上发热,全身不适,厌油,恶心及呕吐,此期终了时尿呈深黄色。
黄疸期:可持续1~2周,较重者延至1个月以上。此期体温正常,皮肤、巩膜黄染,大便灰白,肝脏略增大。
恢复期:皮肤、巩膜黄染逐渐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即表明进入恢复期,但肝脏病理变化需几个月才能恢复。
(2)慢性肝炎。多为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毒所致,又分成两型:
慢性迁延性肝炎:患乙型或丙型肝炎半年以上未愈,无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肝脏稍大,化验报告持续或间断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
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病史超过半年,有较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反复出现黄疸,肝大、质硬,脾脏进行性增大,肝功能化验多项表现异常,血清转氨酶反复或持续增高,蛋白电泳可见白蛋白下降或丙种球蛋白增高,或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异常,血清胆红素可长期或反复增高。
(3)重型肝炎。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
急性重型肝炎:即暴发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后10天以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
亚急性重型肝炎:指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后10天以上8周以内症状加重,并出现精神、神经症状。
慢性重型肝炎:指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者病情加重,常见于乙型、丙型或丁型肝炎。
(4)淤胆型肝炎。起病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黄疸较重,持续较久。常见于甲型肝炎,病程可达数日。
(5)肝炎后肝硬化。与乙型肝炎密切相关,为慢性活动性肝炎发展而致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并发症主要有胆管系感染、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肾炎及维生素A缺乏症等。
诊断时应排除EB病毒或巨细胞病毒感染,还应除外中毒性肝炎、阻塞性黄疸及溶血性疾病。
甲肝预后好,未见慢性病例。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常迁延不愈,易转为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肝炎均可能发生肝细胞癌。
预防本病应做到以下几点:
(1)甲肝患者自发病起隔离3周,乙肝及乙肝病毒抗原阳性者、丙肝和丁肝病儿均不宜入托幼园所。
(2)注意个人卫生,切断医源性感染途径,加强饮水及环境的卫生管理。对献血源应严格筛查。
(3)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措施。甲肝疫苗尚在部分人群试用中。
目前病毒性肝炎还缺乏特效治疗。急性肝炎患者早期强调卧床休息,肝功能正常后再休息1个月,半年内不能参加体育活动或劳动。HBsAg携带者若转氨酶正常不需休息。
营养配给以病儿食欲及耐受程度为准。
除一般维生素药物外,免疫调节药物及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百日咳
由于百日咳疫苗的普及,该病已经急剧减少。不过近年,又有所增加。
百日咳在发病初始阶段很像感冒,但咳嗽逐渐加重,在咳嗽时脸憋得通红。在吸气时发出百日咳所特有的喘鸣声。咳嗽时间长也是其特征之一。婴儿出生3个月以后,应及早接受预防接种。
□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夏秋季,典型症状为持续高热、肝脾肿大、相对缓脉、玫瑰疹和白细胞减少。
伤寒杆菌属沙门氏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在自然界生存能力较强,耐低温,干燥后多在数小时死亡,易被5%石炭酸或0.5%
一1%漂白粉杀灭。
伤寒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除在急性期通过大小便排菌外,恢复期仍可排菌2—6周,个别病人可终生排茵。
病菌污染水和饮食可引起传播。被污染的手和苍蝇也是传播媒介。大多见于夏秋两季。人类对伤寒杆菌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
本病潜伏期为7—14日。急性发病,除高热外,可有消化道及呼吸道症状。成人可见相对缓脉,年龄越小,相对缓脉越少见。
小儿少见玫瑰疹,多见咳嗽、咽充血。婴儿常在全病程中存在腹泻,常有轻微贫血、白细胞减少。总病程约2—4周,发热1~3日不等,个别达5—6日。停用抗菌药物2周左右可复发。常见并发症有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伤寒后肝炎、肾损害、肠出血、肠穿孔、心肌炎及胆管感染等。
在流行区、流行季节,有伤寒病接触史者如出现持续高热、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应考虑本病。
此病要注意与败血症、风湿热及其他沙门氏菌感染鉴别。
本病预后较佳,但营养不良小儿预后较差,可并发肠出血、肠穿孔而危及生命。
对伤寒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在保护水源不受污染的同时,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个人也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管理好病人及带茵者。儿童从1岁开始应接种伤寒、副伤寒甲、副伤寒乙3联疫苗,注射后免疫力可维持2—3年,每年再加强注射1次。
病儿应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高热者物理降温,慎用降温药物;注意皮肤及口腔卫生;严格隔离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饮食以半流食为主,无渣,少量、多餐。
腹胀病儿减少牛乳和糖类。如发生剧烈腹痛、腹胀,应怀疑肠穿孔,禁食。注意维持营养,供给足量的维生素及水分。
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菌药物。氯霉素,因毒副作用大,特别可发生白细胞减少,目前已较少应用。复方新诺明,易出现皮疹及血尿,近年也较少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常用头孢三嗪和头孢哌酮。
热退后要继续卧床至少2周,合并心肌炎者更应延长卧床时间。出院条件为临床症状消失后,间隔5天,粪便培养至少2次阴性。
□白喉
由白喉杆菌引起。典型症状为咽部有灰白色的假膜,并有类似犬吠声的特殊咳嗽。白喉杆菌产生毒素侵害心脏和神经,可引起突然死亡和神经麻痹。在治疗上,不仅要用抗生素杀菌,而且还要注射抗毒素血清。
□水痘
水痘是指在出现38C左右发烧的同时,全身出现绿豆大小的红色丘疹。红色丘疹接着变成水泡(丘疹中积水)、脓疱(丘疹中积脓)、疮痂。上述各个阶段的疹子会混杂在一起同时出现。到结痂脱落,约需3周左右。由于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在脓疱时期不要与别的孩子一起玩。
在首次感染水痘病毒时,可出现水痘。
其后因为免疫很弱而再发生感染时,就会变成带状疱疹。
□破伤风
由土中的破伤风杆菌经伤口进入体内而发病。发病后若不立即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血清疗法就难以挽救生命。由于该病的预防接种有极大的效果,所以在婴儿期(生后3~5个月时)一定要定期预防接种。
嘴部功能异常,不能很好地张开,是本病的初起症状。而后由于细菌产生毒素的作用,可反复出现严重的痉挛。预防本病,一定要注意不要使泥土、沙子、木屑、钉子的锈等留在伤口里,有外伤时应进行彻底消毒。另外,在新生儿中,如果接生用具消毒不好,也可从脐部进入破伤风杆菌。
□败血症
在身体健康时很少发病,当抵抗力很弱时以及在新生儿和婴儿中容易发病。是病原体进入血液并扩散到全身,使许多脏器受感染的疾病。
本症大都由伤口化脓后及中耳炎之类的疾病引起。在新生儿中,也有由脐部感染引起的。高烧、发冷、打战、出汗等,并引起痉挛、头痛、意识不清等是本症的典型特点。
由于该病对生命有较大的威胁,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痢疾
发烧、腹泻、便中夹杂脓和血液是本病的显著特征。在出现血便时,要与其他疾病,特别是肠套叠区别开来。
□细菌性痢疾
简称茵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发病率最高,主要是通过进食被病人大便直接污染或经苍蝇间接污染的食物和水,或接触了病人污染的生活用具或玩具等感染。感染病菌后,可出现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轻重不同,轻者可不治而自愈,重者可伴有抽搐、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积极预防。
预防本病,必须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管好口和手,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清洁食物。
对一般菌痢病儿,可应用小檗碱(黄连素)及呋喃唑酮(痢特灵)等药物,2~3天后腹泻症状就会好转,但不能因症状减轻而停药,因为症状好转,不一定已将细菌杀死,残存的细菌不但经大便可传染其他人,而且患儿抵抗力降低时还可能复发,甚至迁延不愈。因此,在病情好转后必须继续用药3—4天才能彻底治愈。如有条件应做大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治疗后复查大便培养为阴性后方能停药。
□葡萄球菌感染症
葡萄球菌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化脓菌,对抗生素有抗药性。在医院内扩散的病院葡萄球菌是一种很可怕的菌株。容易发病于婴幼儿。要预防由该菌所引起的肺炎、脓胸、脑膜炎、骨髓炎、肠炎、皮炎等。要注意不要接近带菌者。一经感染,应立即请专科医生诊治。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症
溶血性链球菌侵入人体后,会使侵入部位发生炎症,并发展成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肺炎、中耳炎、肾盂肾炎、关节炎、脑脊髓膜炎等化脓性疾病。另外,感染后3周左右,也有因变态反应引起风湿病和肾炎者。
●急性热性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发病初期,类似感冒。高烧会持续5天以上,眼睛和嘴唇黏膜变红,出疹子。疹子形状和出疹子情况千差万别。颈部淋巴结肿胀。在开始痊愈时,指尖和脚趾尖有脱皮现象发生,以前认为是预后较好的疾病,但由于也有引起心脏异常和突然死亡的,所以应住院治疗。
□手、足、口病
夏季感冒的一种,由传染性很强但并没有严重症状的病毒感染所致,在手掌、脚心、口腔以及臀部和膝盖后面等部位长出很小的水泡,有时有低烧。一般3—4天可自然痊愈,但在出疹子前后有传染性。潜伏期为3—4天。在发烧时,可使用解热剂退烧。
□结核病
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在家庭成员中若有结核患者,一定要十分注意,因为儿童感染结核杆菌不易痊愈,而且恶化很快。如放置不管,细菌进入血液后,扩散到全身可引起粟粒型结核,因此重要的是早期发现与早期治疗。在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后,要进行肺部X线检查。根据病情保持安静,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就可彻底痊愈。在家庭里要注意营养,除了多给含有优质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的食物以外,还要对其他疾病,特别是麻疹进行预防。如患上麻疹,就会使症状急剧恶化。
□肺结核
肺结核是结核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儿童期第一次感染,称原发性感染,其特点是对结核菌高度敏感、淋巴系统广泛受累、容易发生全身性血性播散。
原发性结核经过一段静止期或临床痊愈后,再发生活动性结核,即属续发性结核。
原发性肺结核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干酪性肺炎、结核性胸膜炎。
(1)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临床表现可无症状。重者表现低热、乏力、盗汗及食欲不振。如支气管旁淋巴结肿大明显,可出现压迫症状,如痉挛性咳嗽、哮喘,甚至呼吸困难。体格检查肺部无阳性体征。主要诊断依据为X线检查及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应与上呼吸道感染、伤寒、肺炎、支气管扩张鉴别。
本病呈良性过程,发病3~6个月后开始吸收,2年内可痊愈和钙化。若出现胸膜积液,造成支气管内膜结核可致病情恶化,亦有的形成空洞、干酪性肺炎或血行播散等导致全身粟粒结核病。
(2)干酪性肺炎。是小儿原发性肺结核中最严重的一型。因小儿抗病能力差,会表现出强烈的过敏反应,当带有大量结核杆菌的干酪物质进入肺组织时即可造成干酪性肺炎。大叶性干酪性肺炎多见于婴幼儿,小叶性者则多见于较大儿童。可有发热及中毒症状,并有咳嗽、咯血等。X线片可见大片浓密阴影。应与大叶肺炎、支气管肺炎。
或肺脓肿相鉴别。本病症状严重,预后不佳。若能及时治疗,大多数可吸收好转,部分转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3)结核性胸膜炎。若初染病灶紧贴胸膜,易引起胸膜反应,又因小儿本身对结核杆菌高度过敏,所以小儿原发性肺结核常并发胸膜炎,即结核性胸膜炎。本型多见于较大儿童,多发生在原发感染前半年内,起病可急可缓,发热1—2周后转低热,伴胸痛、咳嗽、气促等。叩之肺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胸部X线检查可见胸腔内积液,胸腔穿刺取胸水呈草黄色液体。应与肺炎、风湿热引起的胸膜炎鉴别,亦应除外胸腔内恶性肿瘤。
17.其他疾病
□儿童癌症
4岁以下是儿童癌症的高发阶段。白血病占半数,维尔姆斯瘤、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儿童特有的恶性肿瘤较多,很少有成年人常见的上皮性癌。治疗同成人基本一样,有手术、放射线疗法和化学疗法等。
由于人类对癌症的治疗手段和技术有限,所以早期发现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儿童中,特别是婴幼儿中,早期发现是很困难的。
如果是腹部发生的癌,母亲大都是由于偶然看到孩子的肚子很大或者腹部有硬疙瘩等才发现。当有所怀疑时,应尽早去医院检查诊断。
□先天愚型
也称唐氏综合征,母亲年龄越大,生下此征患儿的几率越高。
患儿身体很软,外眼角向上斜,鼻根部呈扁平形,小手指内曲,指纹和掌纹有异常,有时会有心脏畸形。
一般人的遗传染色体有46个,而在患有唐氏综合征的人中,大都为47个。由于身体很软,智能迟钝,所以站、立之类的运动机能大都发育较慢。不过,由于很少有伴发脑性麻痹的,所以达到某个时期,就会相当活泼地进行活动。
●风湿热
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在高烧的同时,关节有疼痛和肿胀感,疼痛会由一个关节传到另一个关节,也有手、足出现不自主动作的,皮下长出风湿病结节的硬块以及皮肤出现环状红色斑点的情况,要住院治疗。特别是当有心内膜炎时,一定要绝对保持安静。
□变态反应性疾病
人体当外界侵入了与自己体内不符的物质时,为保卫自己身体就会产生一种对抗侵入物质的抗体。在这个反应过程中,也有使身体受害的,将此叫做变态反应。这一反应的结果就是变态反应性疾患。主要有食物性变态反应(荨麻疹、腹泻等)、吸入性变态反应(支气管哮喘等)、接触性变态反应(皮肤湿疹)、药物性变态反应。将容易引起变态反应的体质叫做变态反应体质,是由遗传所致。
□蛔虫症
由于现代卫生意识增强,本症已不多见。蛔虫成虫约为20厘米的细长形,宿住在肠中。虫卵会同大便一道排出,吃了被虫卵污染的生蔬菜后就可感染。人体有蛔虫寄生,即可引起腹痛、食欲不振、便秘、腹泻等症状。有时蛔虫会钻进身体的各个部位而引起重病。
□蛲虫症
蛲虫为1厘米左右的线状小虫,寄宿于小儿肠内。晚上睡眠时,从肠中出来跑到肛门外,并在肛门周围产卵。这时,由于肛门周围发痒,小儿用手去抓挠时,虫卵就会沾到手指和指甲上,当用手抓吃食物时,就会再次感染。
□绦虫病
绦虫种类较多,我国常见有4大类,如带绦虫、棘球绦虫、短膜壳绦虫和裂头绦虫。猪绦虫是带绦虫之一,猪绦虫病也是最常见的绦虫病。这里所谈的绦虫病就是指猪绦虫病。
猪绦虫全长2~4米,头节顶突有大小相间的一圈小钩,体节有700—1000个,每个节片内有虫卵3万—5万个。
虫卵与体节随大便定期排出体外,被中间宿主猪吞食后,在猪肌肉内经2~3个月发育成囊尾蚴,人若食用此猪肉,侵入肠内即可发育为成虫。
成虫引起的症状,在患者大便中常发现虫体节片,单节片脱落后可自动由肛门爬出。患儿可诉中上腹部或脐部隐痛,进餐后腹痛缓解。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血常规检查多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中度增加。
囊尾蚴寄生引起的症状,因囊虫数目多少及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1)脑囊虫病。是最严重的一型,可引起颅压增高、失明、精神失常、癫痫。脑脊液化验多正常。
(2)肌肉与皮下组织囊虫病。囊虫数目1—2个至数个不等,头、躯干较多,四肢较少;结节不痛不痒,无炎症反应,最后钙化。
(3)眼囊虫病。见于眼的任何部位,以玻璃体最为多见,可致失明。
对于猪绦虫病可采用驱虫疗法进行治疗。
(1)灭绦灵。为首选药物,分2次空腹服,2次间隔1小时,服用2小时后给泻药。
(2)槟榔和南瓜子。为民间常用的治疗方法。空腹口服南瓜子仁粉50~90克,2、小时后服槟榔煎剂;或服生槟榔子每次2—3克,每天最大剂量不超过50克,加水10倍煎成40~60毫升,半小时后服泻药。
(3)甲苯咪唑。每天2次,连服3天。
不论用何种驱虫剂驱虫,在排便时应在坐盆中先放水温与体温相同的生理盐水,以免虫体收缩不能完整排出。另外,应仔细检查24小时全部粪便,以寻找头节。2~3个月后大便中不再发现节片或虫卵,可视为治愈。
如确诊为囊虫病,也可采用下列方法治疗。
(1)丙硫眯唑。为治疗脑囊虫的首选药物,就餐前半小时服,连服10日为一疗程。同时可用甘露醇、激素,以降低颅压。
(2)吡喹酮。治疗皮下、肌肉型囊虫病,每天量为3次口服,连用4日为一疗程。
治疗脑囊虫型,每天量分3次口服,连用9日为一疗程。
(3)眼囊虫应先手术摘除,而后化学治疗。脑囊虫发生脑室梗阻者,药物治疗前应先手术治疗。
□免疫不全综合征
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是由于对细菌和病毒的防御能力很弱而引起。
先天性免疫不全是由遗传所致,有慢性肉芽肿症、胸腺不全症、无Y-球蛋白血症等,可通过使用y球蛋白和抗生素进行治疗。
后天性的,由于肿瘤细胞侵害免疫组织及使用抗癌剂和肾病时长期使用激素等引起,通过注射Y-球蛋白即可痊愈。
□猝死
猝死在婴幼儿死亡中所占的比率很高,原因尚不明确。多见于生后1~4个月的婴儿,人工喂养的婴儿发病较多。由于在瞬间或者2~3分钟的时间里死亡,往往来不及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