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1700000074

第74章 74“三一八”:血写的和墨写的

政局此起彼伏,变化莫测。

1926年1月,全国十六个省区代表通电拥段,于是段祺瑞抖净水渍,就又出而咬人了。

3月,冯玉祥的国民军和奉系军阀张作霖等交战,日本帝国主义见奉军失利,惟恐危及它在中国的既得利益,于12日炮击国民军布防的大沽口,企图施加压力。16日,又纠集了“辛丑条约”各国,向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最后通牒”。

18日上午,北京各界人民在天安门广场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国民大会”。到会的二百多个社会团体,十多万群众,强调用“五四”的精神,“五卅”的热血,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和反对军阀的卖国行为。大会通过了驳复最后通牒、驱逐署名最后通牒的公使、组织北京市民反帝大同盟等决议。会上挂着前一天受伤代表的血衣,上书“段祺瑞铁蹄下之血”八个大字,激励大众斗争的决心。会后,组织了两千多人的请愿团,高呼口号,直奔铁狮子胡同……

执政府。阴谋和子弹正在等候他们。

这一天清早,许广平带着刚刚抄完的《小说旧闻钞》,来到了老虎尾巴。

她放下书稿,简略作了交代,立即转身便走。

“为什么这样匆促?有事吗?”鲁迅发觉她的行动有点异常,问。

“要去请愿!”

“请愿请愿,天天请愿,我还有些东西等着你抄呢!”这分明是有意挽留的话。许广平想了一下,终于答应留下,一个人带了稿子躲进南屋里去……

下午,许羡苏便带来了噩耗——

她在图书馆里工作,突然听到校门口响起一阵呼喊声,说是刘和珍和杨德群死了!在校的人都十分震惊,但还希望这传说不可靠,因为谁也没有料到段祺瑞竟会如此凶残。少顷,许寿裳的到来便给大家证实了。

得悉枪杀的消息以后,许寿裳立刻和接替他的教务长林语堂驱车赶到国务院。穿过狭窄的栅门,只见尸体纵横,鲜血遍地,刘和珍的尸骸已经放进一具薄棺之中了。接着,又赶往医院看望伤者。诊室里竟也满是尸体,大约是得了重伤以后,抬往医院的途中死掉的。杨德群的尸骸,横陈在一张板桌上,下半身拖露在旁……

空气凝固了。

许广平听到两位同学的死讯,顿觉浑身无力,头部百倍沉重地压迫下来,如同巨大的异物,里面是刀劈一般的剧痛……

刘和珍!……

去年11月间,就已经认识她了。那时候,虽然同是作为杨荫榆眼中的“暴烈分子”,而自己总想单独行动,不受群众的牵制。在斗争中,几番气恼、沮丧,放弃责任,不问外事,甚至躲在寝室里不出来,多亏了刘和珍以温和的笑容和耐心的劝说解救了自己。你没有勇气推却她,一次又一次,总是笑眯眯的。而今,到哪儿寻找她的微笑?刘和珍!去年天安门集会,在棍棒交加中,大家亡命地逃开,回头看她手执校旗,矗立不动,劝她走开也不听从,自己只好重又站到她的身边去。这种处变的态度,该就是这回致死的原因吧……

杨德群是不认识的。听说前几天自治会分给各人的新修章程,她阅后草具了一份很详细的意见书,早上未赴大会时,还在赶着缮录,预备交给自治会呢……

呵,多么好的同学和战友……

许广平抛下笔,急急忙忙立刻跑回学校……

这时,又有不少青年学生陆续来到,带着满怀的仇恨与悲恸……血红的上弦月慢慢消失,夜因黑暗而变得深沉起来。

《无花的蔷薇之二》刚刚写完第三节,就被噩耗切断了,头脑纷乱不堪,几次提笔都接续不下去。

成群的死亡……

警笛。枪声。奔突的人群。木棍。刺刀。枕藉的尸体和旗子和号筒和传单。血,血,血……

刘和珍死了!

“这就是刘和珍。”当有人告诉自己时,那已经是被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的事情了。想不到一个敢于反抗的学生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她始来听自己的课,从此见面的回数比较多了,但也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直到复校以后,她见教职员陆续引退,这才因为忧虑母校的前途而黯然至于泣下……

听说,她是爱读自己的文章的,且是第一个购买《出了象牙之塔》的人。那远在江西的老家,惟有老母弱弟二人,生活那么艰难,却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她渴望着,追求着,奋斗着,然而她死了!……

据说这次卫队是专挑短发的女生开枪的,而她恰恰剪的短发。又据说,去年她为了学校的事情跑过几次国务院,所以,认识她的卫队才照准她开枪。但不管怎样,这个始终微笑着的学生是死了!刘和珍死了!

刘和珍中弹倒下,张静淑想扶起她,同时中了枪弹;杨德群又想扶起她,不但中弹,而且头部和胸部挨了两棍,于是一同倒在血泊中……

如此残虐凶险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是极少有的。然而,有谁可以制止屠杀者!

中国的国民,所有权利只是吃苦和死亡!

多么沉勇友爱的青年!多么热情有为的青年!然而,假使这样的青年一杀就完,屠杀者也绝不是胜利者!

她们死了!就这么默默地受弹饮刃而死!阔人临死时有所谓遗嘱,她们遗给人世间的是什么呢?听说杨德群躺在医院里的最后的呻吟是:“我是杨德群,女师大学生。”喃喃地,就这么一句话。什么也没有留下。她们遗给人世间的到底是什么呢?

大屠杀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鲁迅重把稿纸摊开,续写他的《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写的完全是此刻的情怀,原来的构思简直已经被他忘记干净了。写完再看,续写的文字也很无聊。与屠杀者的业绩相比,这些文字太微不足道了。但是,自己还能干些什么呢,除了抒写一点徒然的愤怒?

在最后一节,鲁迅写道:以上都是空话。笔写的,有什么相干?

实弹打出来的却是青年的血。血不但不掩于墨写的谎语,不醉于墨写的挽歌;威力也压它不住,因为它已经骗不过,打不死了。他特意在文后注明:“三月十八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写。”

“弥天碧血溅京华,风雪正凄迷……”

女师大大礼堂哀乐缭绕。3月25日上午,刘和珍、杨德群的追悼会在这里举行。

灵堂里面,停着两具漆黑的灵柩,犹如两块巨大的磐石压在人们的胸口上。两位烈士依然带着微笑,在黑色相框里默默地凝视着她们所不愿意离开的几年来患难与共的师长和同学们。从门口直到礼堂四周,到处摆满了花圈,悬挂着挽联,倾吐着无尽的悲愤……

周作人送的挽联是:“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闾,亲朋盼信;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震耳,弹雨淋头。”

刘和珍的未婚夫方其道送的挽联是:“生未同衾,死难同穴,劳燕每分飞,六载订婚成一梦;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疆场空有约,白宫溅血泣黄泉。”……

灵前的鲜花,如人们一般悄悄地垂首,吐出青春长逝的幽香。一切静寂如死,间有遏抑不住的哽咽,像大海岸边的浪花的唼喋……

10时,主祭许寿裳宣告开会,继致哀词。接着,由两位烈士的同乡同学报告她们的生前事迹,以及18日遇难的情形。在各人的心中,她们又一次活过来了:工作着,奔走着,呼喊着,在血泊中站了起来又倒了下去……

静默三分钟。

郑德音致悼词。顷刻间,悲哀像一万只乌鸦一齐飞起,密集的翅膀遮没了大厅。读着读着,郑德音禁不住哭了,全体学生于是放声大哭,凄厉的哭声一直传到校外的石驸马大街……

礼堂外。一个人在独自徘徊。

他就是鲁迅。这个强硬无情的汉子,此刻,已经无力承受礼堂里的悲抑的气氛。在他看来,追悼会也同文字一样,其实于死者是毫不相干的。问题是如何教生者避免类似的死亡?中国有没有这样的道路?……

在他低首沉思的时候,正好遇见一位姓程的学生。

“先生可曾为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

“没有。”

“先生还是写一点吧,”她恳切地说,“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这是鲁迅所知道的。但是,能够为她写点什么呢?对于英勇奋斗的死者来说,墨写的一切,难道还不是多余的话?他仔细想了想,从“三一八”到现在,一周间确乎没有写什么东西了!……

还是写一点吧……

反动统治者无论如何凶残,本质上却是虚弱的。

“三一八”以后,执政府力图回避死四十七人,伤二百余人的事实,为了推卸罪责,宣称死伤者是“暴徒”、“赤化分子”,通电说“有暴徒数百人手持枪棍,闯袭国务院”,“并有抛掷炸弹,泼灌火油等举动”。做证据的有一根木棍,两支手枪,三瓶煤油。次日,便下令通缉共产党首领李大钊和国民党人士徐谦、李石曾、易培基、顾孟余等,风传还列了一个五十人的黑名单,密令军警缉捕。

一群走狗文人秉承主子的意旨,狺狺不已。在新闻界,即有记者报道示威群众手执“有铁钉的木棍”,甚至夺获手枪,“进攻”政府;或谓群众“哭声震天”,云云。现代评论派的正人君子们也大放流言,诬蔑群众“自蹈死地”。陈源照例以《闲话》为题,说死伤者中,有许多妇女小孩是“被群众挤倒后踏死或踏伤的”,那些“叫”人去“冒枪林弹雨的险,受践踏死伤的苦”的群众领袖“当得起虐待的名字”,他们应负道义上的“责任”;并且造谣说,杨德群也是因为被“叫”才“不得已”参加的,企图为政府开脱。他的结论是:“以后不再参加任何运动。”

惨案发生后,鲁迅一连几天吃不下饭,说不出话,过度的悲愤使他病倒了。“刘和珍是我的学生!”他没有别的话,总是这般回答劝解他的人。

形势不容许他从容地战斗,更毋庸说从容地养病了。在精神上,他固然无法解脱,但是此刻无论如何必须逃难。

同类推荐
  •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袁世凯传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袁世凯传

    讲述一个枭雄的传奇人生,解读一个真实的袁世凯。他曾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创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他也被称为阴谋家、伪君子、窃国大盗: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且看一个梟雄真实的人生历程。
  • 南唐后主李煜传

    南唐后主李煜传

    本书全面评说了南唐后主李煜秉性任意纵情声色、以亡国的措施图存、落魄投降的故事。
  • 猛将陶勇(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猛将陶勇(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陶勇(1913—1967),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早年参加革命,从普通战士,迅速成长为一个智勇双全的战将。曾任红军团长、新四军团长、苏皖支队司令、解放军华野四纵队司令,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海军副司令、东海舰队司令,是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67年,莫名而死,成为至今尚未知晓谜底的“文革奇案”。
  •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由秦晴编著,洛克菲勒家族的庞大财富家喻户晓,在美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家族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繁盛六代,依然独“富”天下,不但涉足商界,留下了众多令人津津乐道的商业故事,在政界也颇具影响力,同时还热衷于慈善事业,名声远扬。《洛克菲勒家族传奇》讲述了洛克菲勒家族前四代人的事业与生活,告诉读者一个普通人是如何成为石油大王的,一个家族又是如何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的。
  • 优雅天使心:赫本给女人的24堂优雅课

    优雅天使心:赫本给女人的24堂优雅课

    本书从一个女性的角度翻阅赫本的生平,就此解读一个女性优雅魅力的极致。我们研究赫本,是为了找到自己。我们也要像赫本那样充满自信,充分发挥我们的优点,展现出自己对时尚的直觉。研究赫本的生平、勇气和她所经历并克服的一切,更有助于我们对人生作出正确的选择。她的优雅、高贵、行为以及其他一切,会给予想要活出真我的女性最好的启示。
热门推荐
  • 红裙

    红裙

    记得有人说“有好书相伴,永远不会孤独”我想这里书籍充当的不仅是良友更是灵魂知己,前进亦或是背后最坚实的力量。生而为人,身处社会,免不了有众多感慨。也许我们说不清道不明如在梗咽,但书籍可以,它总能帮你理清了,阐明了,舒畅了。
  • 沧海玉

    沧海玉

    一个赵府的下人,偶然之下得到世界的传奇宝物,从而一步步走上修炼之路,历经千难,最终踏上世界的巅峰,超凡脱俗。。。
  • 代江山

    代江山

    北大才女李诗茹穿越到了北魏,重生两世;他是父亲最得力的手下,冷清孤傲,杀伐决断,只为一统天下。那一世,他失手把她推落山崖,却不想二人命运从此交汇,这一世,她重生,美艳芳华,却不想只一个回眸便爱上了跳落山崖随她而来的他。在权利欲望之中摸爬滚打,李诗茹终于抓住了他,拎着他远走高飞,快意天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寂寞硅谷风满袖

    寂寞硅谷风满袖

    十年生死两茫茫,她封存爱情,远走美国。当时年少春衫薄,他阅尽春色,移居加州。寂寞硅谷,他们从各自的悲剧出发,会在异域牵手吗?
  • 爱似巧克力

    爱似巧克力

    林静:大学生欧阳俊锡:豪门公子因为妈妈生病住院急需用钱,她去酒吧陪酒,第一个客人就是他。他看到她的第一眼,就决定帮助他,因为她长得很像她,所以不允许她在这种地方讨生活。她和他做了爱情买卖,她堵上了她的情,他陪上了他的心。终有一天他的那个初恋回来了,她的存在就变得很可笑。原来一直都是她的替身
  • 世界崩坏了还是世界吗

    世界崩坏了还是世界吗

    大惊喜大惊喜!新生代网络轻小说作家独孤大锴与将要出道的实力新人极端咿呀的合作小说。当扭曲的命运摆在你面前时,你会选择怎么做?来一起欣赏两位大师脑洞大开的盛宴吧!
  • 写给未来的自己

    写给未来的自己

    给自己一个梦想,尽管这个梦想可能简单卑微,甚至幼稚可笑,但正是这最初的梦想,成为我们不断努力向前的动力……
  • 超级文豪

    超级文豪

    “本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克里斯蒂亚诺·张的《圣女贞德》!由于他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及人情味的作品——它们那种激动性讽刺,常涵蕴着一种高度的诗意美……”“克里斯蒂亚诺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当代大学生必读的好书!”米国著名教育家称。“克里斯蒂亚诺的《浮士德》简直是旷世之作,虽然他之前就已经写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这些完美的歌剧作品,但是我没想到……”意大利著名音乐家“我接下来要演唱的歌曲是由华夏殿堂级的词曲作家张骁的作品,希望大家会喜欢。”某马来西亚歌手……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天降宠妃

    天降宠妃

    婚礼当天穿越到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国家……皇后叶氏端起皇上的酒杯斟满酒,迈着步走到皇上面前,从背后抱住皇上宽阔的胸膛。皇上的心跳越来越快,焚烧了所有理智。
  • 妖痕传说

    妖痕传说

    我叫“痕”。我不知道怎么就来到了这个世上,我只知道从我记事起就有一头巨大的白狼陪着我,我叫她叫妈妈,她教会了我怎么捕食、怎么追踪猎物,她教会了我如何分辨其他动物留下的气味、如何统治这片领地,她教会了我在森林里要处处小心,教会了我这片森林的生存法则,教会了我生命的无常。呵,生命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