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1700000045

第45章 45八道湾?绥略惠夫和他的影子

艰难购置的八道湾住宅,在鲁迅个人是相当满意的。这里房间多,而且空地大,用许寿裳的话来说,“简直可以开运动会”。适宜于孩子们的游玩,却也正是鲁迅的本意,虽然他自己并没有孩子。

眷属随迁,不见得就能改变他恒常的生活状态。宅院分为三进,他在外客房南屋辟一处独居,让夫人朱安同母亲分别住在中间北屋相邻的房间里。平日,他们夫妇俩很少说话,甚至没有人知道他们相互间怎么称呼。鲁迅常常到北屋来看望他母亲,只是不进朱安的卧室,显然执意抗拒着她的存在。后院倒也常去,因为作人和建人住在那儿。

对于朱安,他曾经说过:“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起来。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从鲁迅结婚的头一天起,鲁瑞就已经感应到了儿子的痛苦,但总希望他能够慢慢地有所适应。想不到过了十几年,他们不但不相谐合,反而越来越疏远。她问过鲁迅,朱安有什么不好?他只是摇头,随后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一次,我告诉她,日本有一种东西很好吃;她说,‘是的,我也吃过的。’其实这种东西不但绍兴没有,就是全中国也没有,她怎么能吃到?这样,自然谈不下去了。谈话没有趣味,不如不谈……”到了北京以后,这种局面丝毫不见好转,鲁瑞深知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人生最痛苦的折磨。人总要过人的生活,如果折磨仅仅来自外部社会,还可以通过家庭内部获得一种弥补,一种柔情的濡润;倘使没有了润滑剂,在社会的摩擦和撞击之下,只好成倍成倍地毁损自己,那结果是更为悲惨的。

古人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鲁迅恰恰把对人的感情移到草木上来了。在自己住宅的窗前,他亲手栽植了一棵青杨,两株丁香。杨树萧萧多悲声,丁香花白而忧郁,幽幽地,就像为他自己开放似的。

他喜爱丁香。

由于他失去了那份最重要的人伦之乐,在宅院里,多几分热闹便多几分寂寞也说不定的。好在他已经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即使苦闷不时地如潮涌来,他也仍然能够抵抗,能够继续着他的精神事业。

入秋,在译完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序文之后,他简直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以罕见的速度,翻译了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的中篇小说《工人绥惠略夫》。

虽然,留日时接触过《共产党宣言》,近期的《晨报》和《新青年》也都有着关于马克思主义和苏俄方面的宣传,但他都不大以为意。6月间,接到陈望道寄赠的《共产党宣言》的新译本,翻阅一过,觉得在大家都在空喊“过激主义来了”的时候,能够切实地做点“主义”的介绍工作是可称道的。不过,他仍然以为中国自有特殊的国情,对在东方的僵尸政治和蒙昧社会里移植这样的主义,究竟缺乏确信。所以,他更加倾向于少数先觉者的破坏抗战。从战略的方面看,他重视群体;从策略的方面看,他重视个人。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的矛盾,构成了他的长时期精神困扰的症结之一。对于从奉旨清理的德文书中挑拣出来的这部小说,虽然不满于主人公后来的思想,而其中向社会复仇的暴风雨般的语言,此刻,却引起了他的深深的共鸣。

绥惠略夫是一个被沙皇政府判处死刑的革命者。他在被押解的途中乘机逃脱,在彼得堡藏匿起来。死亡包围和追蹑着他,这种痛苦,不但与幸福者全不相通,即便与所谓“不幸者们”也不相通。他们反过来帮助警察来追捕他,而且欣幸于他的死亡。绥惠略夫逃向一家大剧院,在无路可走的境地里,终于像对幸福者一样对不幸者们施行报复,向剧场中的观众开枪!

在绥惠略夫的头盖里,发出这样的声音:你是尽了你天职的全力爱着人类,你不能忍受那恶,不正,苦痛的大众,于是你的明亮的感情,对于最后的胜利,对于你所供献的各个可怕的牺牲的真理,都有确信的感情,昏暗而且生病了……你憎,就因为你心里有太多的爱!而且你的憎恶,便只是你的最高的牺牲!……因为再没有更高的爱,可以比得有一个人将他自己的灵魂……并非生命,却将灵魂给他的切近的人了!这不正是作者,同时也是译者的对于改革者的挽歌和对于病态社会的咒语吗?

《工人绥惠略夫》是“一本被绝望所包围的书”,但同时是“一部‘愤派’的书”。它通篇指示着改革者的命运,又确乎显出尼采式的色彩。鲁迅认为,在中国,像绥惠略夫这样破坏一切的人还不见有,大约也不会有,当然也并不希望其有,但那向不可救药的社会宣战的精神是令人神往的。他觉得,在民国以前和以后,都有许多改革者的境遇和绥惠略夫相仿佛;甚至现在,乃至几十年后的将来,也都同样有许多改革者要遭遇到绥惠略夫的命运。

反抗社会并不等于仇视人类。在《工人绥惠略夫》里,由于亚拉藉夫的泛爱主义思想被彻底否定,绥惠略夫的报复手段也就得到了相应的认同。这是鲁迅所以为可怕者。对于作者的代表作《赛宁》,他虽然为沙赛作为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及其认识价值作了辩护,但对沙赛的“无治的个人主义”却是持明显的批判态度的。在鲁迅本人,既没有一个单纯的人道主义者的悲天悯人的说教,也不可能有极端个人主义者的暴戾乖张的行状。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同时为他所具有,像正负电荷一样不可或缺地结合在一块,只是彼此起伏消长,时时不同。如《工人绥惠略夫》的翻译,便是个性主义对人道主义在鲁迅身上的局部战胜。

对于颇受尼采影响的阿尔志跋绥夫,鲁迅简直怀有一种偏爱,紧接着,又译了这位俄国流亡作家的一个短篇《幸福》,并作附记,再次为他作了辩护。

在苏联,阿尔志跋绥夫被看做是一个反动的、颓废的作家。著名作家和批评家如高尔基、沃罗夫斯基等,都有关于批判他的非常严厉的文字。鲁迅则认为,阿尔志跋绥夫虽然没有托尔斯泰和高尔基的伟大,然而是“俄国新兴文学的典型的代表作家的一人”;他是写真实的,他的作品“是时代的肖像”,“我们不要忘记他是描写现代生活的作家”。他曾把被批判的《赛宁》比做屠格涅夫的《父与子》,鲁迅以为是不错的,于是反批评道:“攻难者这一流人,满口是玄想和神秘。高雅固然高雅了,但现实尚且茫然,还说什么玄想和神秘呢?”

对于生活,要求作家如实写出不是容易做到的,所以鲁迅特别指出:“不厌事实而厌写出,实在是一件万分古怪的事。”

人们往往把人从社会中分割出去,而对个人有更多的责难。理解人不容易,要理解一个敏感的、病态的天才人物就更困难了。关于这一点,鲁迅是有着深切而痛苦的感受的。

一连几年内,绥惠略夫的形象影子一样笼罩着鲁迅的创作。最突出的,要算差不多同时写作的《头发的故事》,无论是主题或格调,都酷似阿尔志跋绥夫。其中的N先生,冷若严霜,忧心如煮,简直就是中国的绥惠略夫,只差没有提上一杆枪而已。

说来平淡得很,这篇小说是由一个女学生的一绺头发引发出来的。

许羡苏是周建人在绍兴女师任教时的学生,秋季到北京投考,因为高师附近的公寓不收未入学的女生,在八道湾里寄住。不久,周建人去上海任职,鲁迅便无形中成了她的监护人。他们的关系一直很好。后来鲁迅离京南下,她仍借住鲁迅的寓所,常常替鲁瑞管理家务和代笔写信。他们之间的通信,维持了许久一段时期。

当她刚刚考取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时候,校方下令短发的学生必须立即把头发养长;恰好她是剪了头发的,然而同另外的三个短发的同学一律拒不从命。为此,学校当局向各人的保证人、监护人和家长要求督促剪发。校长自己的头顶几乎秃到精光,却偏以为女子的头发可系千钧,实在滑稽得可以。没法子,接连疏通了几回都不奏效,保证人周作人一气之下把聘书退了,鲁迅激愤之余,也便有了关于头发的故事的产生。

一个月前,曾经做过一篇《风波》,其实说的还是头发。一根辫子搅起一场风波,那结果,竟平静得如同死水。九斤老太说“一代不如一代”,而六斤的双丫角还是照样长成了大辫子,装上小脚,在土场上一瘸一拐地往来……

历史的进步在什么地方呢?多少故人,为了改革中国社会,或者饮弹而死,或者监禁受刑,甚至身首异地,踪影全无!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连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一场革命,轰轰烈烈,难道只是为了换得一块被叫做国旗的斑驳陆离的洋布?……

又是头发。又是头发。如今,剪发不但为军政官商所反对,连身为校长教员的太太小姐们也反对起来了。头发,已不复是改朝换代的标志,却也成了维系旧礼教的东西。又是头发。又是头发。这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使古今多少人吃毫无价值的苦呵!……

恰好再过几天就是双十节了,然而,人们也都还记得起来吗?

“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揭去一张日历,N先生的牢骚立刻爆发出来了——现在你们这些理想家,又在那里嚷什么女子剪发了,又要造出许多毫无所得而痛苦的人!

现在不是已经有剪掉头发的女人,因此考不进学校去,或者被学校除了名么?

改革么,武器在那里?工读么,工厂在那里?

仍然留起,嫁给人家做媳妇去?忘却了一切还是幸福,倘使伊记着些平等自由的活,便要苦痛一生世!

我要借了阿尔志跋绥夫的话问你们:你们将黄金时代的出现预约给这些人们的子孙了,但有什么给这些人们自己呢?

阿,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除去细枝末节,N先生和配角“我”都可以看做是作者的两面;他们通过互补,合起来强化议论和抒情效果,从中造出些矛盾和隔膜来。冷嘲热骂,欲纵还敛,使读者在宣泄的畅快中又不能不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

《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的双十节增刊同时刊载了四篇作品,依次是:周作人译的日本小说,鲁迅的《头发的故事》,郭沫若的《棠棣之花》,沈雁冰译的爱尔兰的独幕剧。

也许,因为《头发的故事》没有情节,通篇都是人物的独白,这种诗一样的直抒式语言,赢得了郭沫若的好感。对于自以为好的创作反而屈居在译文后面的编排次序,他颇为不平,于是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里,径给《学灯》的编辑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创作是处女,应该尊重;翻译是媒婆,应该客气一点。

这封信很快在《民铎》杂志发表了。

不料,郭沫若关于创作与翻译的这种态度,使鲁迅非常反感。他历来看重翻译,以为无异于偷运军火,其作用并不下于创作的。既然他认定了这是一个原则性问题,当然不会对此保持缄默。从此出发,未久,人们也就果然看到了他们之间的相向的锋芒。

同类推荐
  •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少年时期是在国土沦陷、外族欺压的痛苦中度过的。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王朝宣告覆灭,中原地区沦人敌手,此后不久,山东地区也被金兵攻占。辛弃疾从记事起,就目睹金统治者对其占领区内的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
  • 忠信笃敬:何炳松传

    忠信笃敬:何炳松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了现代历史学家何炳松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走出化学迷宫:门捷列夫的故事

    走出化学迷宫:门捷列夫的故事

    本书介绍门捷列夫——俄国著名科学家、“元素周期表”发明者的故事,记述其“坎坷不平的求学之路”、及他在化学领域的突出贡献。
  •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是种种变革的最早提倡者,自1850年来,这些变革已经开始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李鸿章无疑是19世纪的一个缔造者。但是,正如赫伯特·斯宾塞在其《伟人史观》的评析中所述,我们必须记住“伟人必须与那个诞生了他的社会的所有现象归为一类,伟人是这个社会所有过往的产物。他是整代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与同时代的人都是长久以来各种巨大力量所形成的产物。”
  • 隋炀帝

    隋炀帝

    本书以隋炀帝为中心,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描述了隋炀帝的一生,再现了隋朝的建立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画面。
热门推荐
  • 大唐神建筑师

    大唐神建筑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建建房子,修修路,是为建筑师。治治国家,教教人,是为神建筑师。这是一个啥都懂那么点的小建筑师在大唐的发迹史。。。
  • 任光禄竹溪记

    任光禄竹溪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至尊校园驱魔师

    至尊校园驱魔师

    冷嫣雪,在冷家千金和校园懒女的两重身份下,她的身份是游走在阳间与阴间的驱魔师。白天,她在校园内逃课,睡觉,但优秀的成绩使老师对她纵容。她待人冷淡,因为她怕自己的隐藏职业会给身边人带来危险,因此同学们和她的关系如同熟悉的陌生人般,谁也不会理睬谁。晚上,她是恶魔的化身,妖,魔,鬼,丝毫不在话下。她的名声在阴间和天师界大有人知,一般的鬼见到普通人都是不把人吓死不罢休,而当鬼遇上她,则是不被她吓死不罢休。且看咱门的强大女主如何勇闯阴间,创造辉煌!(文文是芸雪心血来潮编写的,如有雷同纯属芸雪驱魔文看得太多一不小心就被带走了!呵呵,开个玩笑,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哦!谢谢大家的支持!)
  • 万古武帝

    万古武帝

    前世,她被心爱的女人和最好的兄弟背叛,惨遭诛灭;重生后他是武魂第一天才却被诬害沦为废物,而这一世,丹田破碎的他,正好可以弥补这个遗憾。这一世,核晶在手,八荒六合,吾主沉浮!这一世,核晶在手,九天十地,谁与争锋!
  • 绝世神姬

    绝世神姬

    唉?穿越了?黑袍骚年干嘛跟着我?当我是不祥之人?拒之门外让野兽杀死我?既然不详,那就接受我的诅咒吧!
  • 人海孤旅

    人海孤旅

    本故事写的是若梅为了心中的爱好来到北京,为了生存变成找工作达人,做所有的事都是希望能离梦想更进一步,身边不乏追求她的人,但她心里只想着怎么实现她的梦想,每天在现实与梦想之间之间挣扎;却始终无法实现心中的梦想,渐渐的把自己混入大龄女青年的行列,在北漂和大龄双重压力下,她感觉自己形单影只,生活压力和生存压力让她透不过气来。她与岳宁相遇,最终住在一起,仅仅是为了结束孤单
  • 王二狗修仙记

    王二狗修仙记

    二狗子修仙记,虽然啰里吧嗦的,二狗子无意间吃掉了一个人参果的后代,他听到了一个声音,那是镇元大仙(那个五庄观,曾经将孙悟空制服,最后和孙悟空结拜为兄弟的镇元子)在人参果树下悟道的一段玄奥的话,虽然只是开头的一小段话,那已经是足够大的甜头了,天大的好处,二狗子修仙,但是不知道自己在修仙,后来知道自己在修仙,做职业拳手,成就朋友的商业大亨,那叫一个爽呀。总之应该叫啰里吧嗦二狗子修仙记。
  • 失忆的我不得不去拯救世界

    失忆的我不得不去拯救世界

    “你已经死了呢。”“是吗。”“我可以复活你,但你要替我拯救这个世界。”“好吧。”“……呃,为毛平行世界的我是个萝莉啊啊啊……”好吧,咱们一向不说脏话的音弦此刻也淡定不能了,让我们默默地为他哀悼三秒钟……新人新书,欢迎收藏,不定时更新,有什么bug和不足请指正。
  • 圣灵帝君

    圣灵帝君

    仙门圣地的灵丹奇珍为何频频失盗?圣灵大陆的坏人为何鬼哭狼嚎?连续的天才陨落案,究竟是何人所为?一个又一个纯洁圣女得了相思病,究竟为谁?曾经群魔乱舞之景再现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这一切的一切,是因为黑暗势力的崛起还是救世主的到来?敬请关注新人新作《圣灵帝君》,让我们跟随黑火苗的描述走进这个玄奇的世界!
  • 封魔战歌

    封魔战歌

    “腥风血雨九州恸,蜉蝣翘盼碧汉晴。旌旗猎猎映落日,长刀所向慑群英!”当激昂的战歌再次响起,犹如蜉蝣一般的众生将面临怎样的绝境?那将是一个流血漂橹的末日还是重生前的涅槃?一切取决于人的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