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1500000035

第35章 1、蒋介石给徐向前的信与给马步芳的电报

西路军西渡黄河后,蒋介石曾给徐向前写了一封信,让邵力子润色。西安事变爆发,这封信成为一个谜。蒋给徐向前的信成为谜,但蒋给马步芳的电报却清楚明白:“现过河之匪既已消灭过半,应乘此声威,督师所部务于两星期内将其扑灭。”

西路军西渡黄河是10月24日,10月22日蒋介石从南京来到西安。蒋此行是为重新调整西北“剿共”军事,并劝说张学良、杨虎城服从“剿共”计划。虽然当时日本侵略者正从华北向绥远进犯,完全暴露了其吞并整个中国的野心,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日益高涨,但蒋仍急欲成就其所谓“八年剿匪之功”,处理完“两广事变”便回戈西北,从广州回南京几天后即来到西安。

蒋介石到西安的第一天,即对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说,有一封写给徐向前的信,想交他润色一下。但蒋未把信稿交邵力子,也未说明写信的原因和内容,直到蒋去洛阳,也没有把信交邵力子。徐向前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其时校长蒋介石经常性的定期定人数召见学员,学员等候分别见面,做一般性交谈,诸如:叫什么,哪里人,文化程度,等等。蒋曾召见过徐向前。此时的徐向前是红军四方面军总指挥、西路军总指挥,蒋给徐写信想说什么?邵力子猜想也许是蒋对中共倡议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答复。

蒋介石去洛阳,说是避寿,实是部署“剿共”。南京去祝寿的人不多,阎锡山、徐永昌、傅作义等去了。张学良也借词祝寿,跟着去了。他向蒋提出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蒋不接受,反而怒气益增。蒋在总理纪念周讲话时说,凡是在“共匪”未肃清以前高谈与日本作战的人都是国家的叛徒。他还公开骂张不尽责“剿匪”,使张十分难堪。

蒋介石曾飞往太原,与阎锡山等会谈一次,仍回洛阳。张学良、杨虎城飞兰州一次,同于学忠等商议后,返回西安。11月下旬,张亲笔写信给蒋,因绥远前线形势日益严重,请求亲带所部援绥。蒋复信不允。12月3日,张乘飞机去洛阳见蒋,说部下因请求援绥抗日受阻,群情愤激,他已无法控制,请蒋亲自去解释政策。这时蒋调集军队计划已定,次日,即12月4日,蒋偕张学良自洛阳赴西安。

蒋这次见了邵力子说,写给徐向前的信要过一个时期再发。西安事变猝起,这封信便永远成了一个不解之谜。

蒋在西安的行营设在临潼华清池。从这时起,西安空气日益紧张。蒋连日接见军政要人,召开军事会议,讲其“抗日必先剿匪”的主张,说“剿匪已到最后阶段,预计将于一个月内可竟全功”。蒋在召集东北军和西北军将领谈话时,两部将领都表示不愿参加围攻红军而愿去前线抗日。

蒋为向东北军解释“剿匪”政策,去王曲镇张学良主办的军官训练团讲话,仍然坚持“先安内、后攘外”的主张,但语气上多抚慰而少责骂,结果反而助长了张学良和军官们的愤慨。

12月9日,西安学生万余人游行示威,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寇。游行学生到绥靖公署、省政府请愿。邵力子接见学生代表,答应转达。这时有特务向群众开枪,击伤一人,激起学生更大的愤慨,直向临潼蒋的行营前进。蒋得报,用电话严令“西北总部”制止。张乘汽车追至十里铺,把学生劝回。这件事自然增加了张、蒋之间的矛盾。

就在学生游行示威,要求停止内战,抗击日寇的12月9日,蒋介石在西安电示马步芳:“特急西宁马军长子香啸密朱主任面呈所部作战经过至为嘉勉。现过河之匪既已消灭过半,应乘此声威,督师所部务于两星期内将其扑灭,所有赏格业经令甘绥署转令知照,希广为晓谕为要。再民勤极关重要,仰转饬敏团长协同叶县长妥为布置,倘遇匪警,务须死守待援。切嘱,蒋中正徽,午交参陕印”。

蒋在10日召集军事会议,决定12日发布第六次“围剿”红军的命令。如张、杨两部不愿参加,即令张部调福建,杨部调安徽。不过这个命令未来得及颁布,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

同类推荐
  • 烽烟情

    烽烟情

    谨以此书献给艰苦卓绝的勇士。勤勉学生深受国文女老师赏识。女老师丈夫是地下**,为迎接红军到来,组织暴动队,该生积极参与,并与暴动队长结为拜把子兄弟。红军主力撤离,负伤的他和重病的领导——老师丈夫率领部分队员留下艰辛坚持,与凶残的铲共团不停息战斗。领导去世,不少人牺牲,他和患难与共的女老师等人坚韧不拔。国共合作局面,胜利在望情形,学生和老师在烽烟中催生的情谊得到升华……
  • 最强特种兵之龙组

    最强特种兵之龙组

    【火爆新书】他是一代绝世兵王。现如今,回归都市!
  • 红缨枪

    红缨枪

    《红缨枪》系根据抗日老战士的回忆、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写成,许多故事鲜为人知,口口相传,历久不衰。红缨枪是中国抗日儿童团的唯一标志物,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儿童团以红缨枪为主要武器,与敌、伪、顽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其间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在世界战争史上,中国的抗日儿童团是唯一有组织、有领导的抗战组织,组织者和领导者就是中国共产党。《红缨枪》以罗荣桓率领的115师,在沂蒙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为大背景,儿童团员在游击队沙指导员的带领下,与日本帝国主义者及土、伪、顽展开了英勇不屈的斗争,直到抗日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作者qq:44688413
  • 青春的利剑

    青春的利剑

    当青春不再时,我们剩下的,难道仅仅就是回忆吗?
  • 魔域行者

    魔域行者

    哀嚎和狂笑声交杂着、彼此重叠着,此起彼伏像海潮一般,形成了难以忍受却又无法抗拒的乐章,刺穿了他的耳膜,如千万根钢针牢牢扎进了他的大脑每一条沟回中,又汇成了一段段重复的话语不停冲击着他的精神:"张知远,你失败了,你辜负了他们。"他跪倒在滚烫的街道边,不停的干呕,想要从喉管里将这令人发疯的声音尽数吐出。突然间,火焰熄灭了,热量也离他而去,世界归于静寂,紧接着一个雄浑的声音在他身边响起,“这是结束,而非开始,张知远,抬起头,睁大你的双眼,寻找你该去的地方...”扭曲的世界在强烈的震动中开始分崩离析,他努力向上抬起头,却什么也没看见。无尽的黑暗从四面八方吞没了整个城市,也吞噬了他和他最后的意识...
热门推荐
  • 相伴终是敌不过深情告白

    相伴终是敌不过深情告白

    一个青梅竹马甜宠小虐的故事,没有尽头的爱情。苏南城爱了许枝瑾一辈子,他不甘心,还想再爱一辈子。许枝瑾等了苏南城两个三年,可她不悔。
  • 兽妃别逃,生个娃

    兽妃别逃,生个娃

    话说这年头流行什么?废话!姑奶奶当然知道流行穿越啦!用你鸡婆呀!有车祸穿的,有溺水穿的,还有电击穿的。那有误吃感冒药,一觉睡醒就穿越的吗?好吧!既然老天存心要整姐,姐认命还不行吗?睡穿就睡穿的吧,反正吃感冒药吃穿了的,姐还是前绝古人后绝来者的伟人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史前传说之天下归一

    史前传说之天下归一

    上古时候,野兽遍地,瘟疫横行,玄清祖师遍游天下教习法术,治病救人,在神州大地选九处山势雄伟,风景秀丽的大山开宗立派教习法术,自此以后天下有九派共治。千百年来,北方蛮族一直是神州大地的隐患,不断侵袭北部边境,再加上各派之间随之时间的推迟,虽然同出一门却开始争斗不断,建立统一的政府开始提上日程。
  • 逆剑九天

    逆剑九天

    剑破九天,命为逆魔。这一生绝不留遗憾,吾即天意!永绝大陆,约历年一千零五十三年的一个夜晚。在大陆以北的一处十分偏僻的地方有一座小镇,名叫明华镇。
  • 穿成炮灰的本命剑灵肿么破

    穿成炮灰的本命剑灵肿么破

    柳小花是个深度宅,有一天她穿越了,但是结局不是很理想。她穿成了一个炮灰的本命剑灵,并且苦逼的与主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主人每天都在黑化肿么办##炮灰神马的真是太虐了##求攻略蛇精病主人的速成办法在线等急#逐步黑化的深井冰男主vs外硬内软口是心非爱吐槽女主cp已定,日更或隔日更,入坑需谨慎。
  • 楚天碧心

    楚天碧心

    呜呼哀哉!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简而言之一句话: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岁月勿勿、白驹过隙,静心一思,僻如以十年前处事之心与现今之识相比,谓之为何!输乎?赢乎!
  • 都市之梦

    都市之梦

    《都市之梦》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文章借助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的城市建设蓬勃兴起这一时代背景,讲述济南这个城市从1991年之后的变革,实现了济南的建成现代都市的梦想,同时塑造了姜春云、李启万、庄庆臣、孙常印、张福山等为济南城市建设竭尽全力的优秀党员,尽情展示当代都市的斑斓壮阔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编辑推荐: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玉民先生力作!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真实而全面的展现了中国的都市之梦的实现历程的一本优秀作品!让我们一起去追寻那日益临近的、中国都市的梦境吧!
  • 超级全能鬼才

    超级全能鬼才

    “这不是普通的小说,作者把最牛逼,最给力的几种主角能力浓缩在了一起……”“我们还给它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全能鬼才”“还要加个超级!”“超级全能鬼才?这不会是个标题党吧?貌似很坑爹啊,各种不科学,各种不靠谱剧情,各种渣文笔……”
  • 散文卷(宁夏文学精品丛书)

    散文卷(宁夏文学精品丛书)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宁夏是一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边塞大地,也是文学的沃壤。这里的土地和人民、风物和人情成为了宁夏作家书写、赞美与思索的主要内容和对象,他们力求从西部荒凉的表象下寻找和挖掘人们顽强的生存状态和坚韧的民族性格。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从张贤亮到以“三棵树” “新三棵树”为代表的宁夏青年作家群,以独特的生活经验、历史记忆和诗意的言说,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用文学的方式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发出生命的强音,营植出一道令人瞩目的文学景观。他们的作品不仅丰富了当代中国文学,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宁夏乃至西部的精神入口。
  • 沙漏里的兄弟

    沙漏里的兄弟

    待在这个地方十多年,却从没来沙漠玩过。日头很晒,无风,黄老板从脚下抓起一把软沙,看着它们慢慢的从自己的手指缝中全部漏完,他有些不甘心。那背影很是倔强的里在沙丘上,他在等着风来,一定要扬起一次手中的黄沙,才算对的起自己的这趟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