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9500000019

第19章 苏联军队掌握战略主动权

1942年11月12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各部队的计划工作完成后,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给斯大林打电话说,他们需要亲自向他汇报有关当前战役的意见。

11月13日晨,他们到了斯大林那里。斯大林情绪很好。他详细询问了在准备反攻过程中斯大林格勒附近的情况。

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汇报的基本情况如下:

关于双方兵力在数量、质量方面的对比,在苏军主要突击地段即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突击地段上,仍然主要由罗马尼亚军队防守,其战斗力不强。

如果在苏军转入进攻前,德军统帅部不往这些方向调集预备队,那么在这里苏军在数量上将占很大的优势。苏军侦察尚未发现德军有任何调动。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和坦克第四集团军的主力正被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的部队牵制在斯大林格勒地域。

苏军各部队按计划规定已在指定的地域集中,看来,德方尚未发现苏军变更部署的情况。苏军采取了更加隐蔽的措施调动兵力兵器。

苏军各方面军、集团军和兵团的任务都经过研练。诸兵种协同动作,直接进行了协调。计划规定的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突击集团的会合问题,已经与方面军、集团军和将要进入苏维埃农庄、卡拉奇地域的部队的司令员和司令部进行了周密研究。

苏军各空军集团军在11月15日前显然不可能完成准备工作、至于建立对德军斯大林格勒集团合围的对内正面和建立保障消灭被围德军所需的对外正面的各种方案,可以说已经准备就绪。

弹药、燃料和冬季的前送工作,虽耽搁了一些时间,但有足够的根据认为,至11月16至17日日终前,各种物资器材均可送至部队。反攻发起时间,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可在11月19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则晚一昼夜。

斯大林十分认真地听取了汇报。他不慌不忙地抽着烟斗,而且一次也没有打断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的汇报。显然,斯大林对汇报颇为满意。他十分清楚,实施如此巨大的战役意味着战略主动权从德军手中再次转入苏军手中。

在汇报过程中,苏联国防委员会的委员和中央政治局的一些委员来到斯大林办公室时,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则不得不把汇报过的内容再简明扼要地重新汇报一遍。对反攻计划进行了简短的讨论后,斯大林全面批准了该计划。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提请斯大林注意,德军统帅部在斯大林格勒和北高加索地域一旦出现严重的局面,将会被迫从其他地域尤其是维亚济马地域抽调部队来支援其“南方”集团。

为了不致发生这种情况,必须迅速在维亚济马以北地域准备和实施进攻战役,而且首先应粉碎勒热夫突出部地域的德军。他们建议由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部队参加这个战役。

斯大林说:“那很好!但是他们哪位负责这件事呢?”

“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各方面均已准备就绪。华西列夫斯基可负责协调斯大林格勒地域的部队行动,我可以负责准备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的进攻。”朱可夫回答说。

“好吧!明早你们就飞往斯大林格勒,再次检查一下部队和指挥人员的战役前准备情况。”斯大林说道。11月14日,朱可夫到了瓦图京部队中,华西列夫斯基到了叶廖缅科处。翌日,朱可夫收到了斯大林的如下电报:

康斯坦丁诺夫同志亲收:

费多马夫和伊万诺夫移动的日期由你酌定,以后来莫斯科时向我汇报。如果你认为他们当中的某人应先一两天或后一两天移动,那我赋予你酌定的权限。

瓦西里耶夫1942年11月15日13时10分朱可夫接电报后,立即与华西列夫斯基商定了转入进攻的时间: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的第六十五集团军为11月19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为11月20日。

斯大林批准了这一决定。

从11月19日开始,苏军第六十五集团军率先开始了反攻,猛烈的炮火一时间使罗马尼亚集团军惊慌失措。苏军的坦克很快的全速通过了阵地,并突入村内。20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也开始了猛烈的炮击。

11月23日16时,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坦克部队进入苏维埃农庄地域,终于封闭了对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的德斯大林格勒集团的包围圈。

第六十四、第五十七、第二十一、第六十五、第二十四和第六十六集团军得以向斯大林格勒总方向发展进攻。从两侧压缩德军的内包围圈。

获得坦克兵团加强的西南方面军的近卫第一集团军、坦克第五集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第五十一集团军等,在追击退却德军的过程中,接受了任务,将被击溃的德军部队赶到距被围的德斯大林格勒集团尽可能远的西部,并建立牢固的对外正面以保障顺利地肃清被围的德军。

11月24日,苏军西南方面军的第二十一集团军和坦克第五集团军粉碎了被围的罗马尼亚集团后,俘获了包括将军在内的官兵3万余名,以及大量的技术兵器。

苏军反攻的第一阶段,到此即告结束。

11月28日傍晚,斯大林给正在加里宁方面军司令部讨论即将实施的进攻战役的朱可夫打来了电话:“你是否了解斯大林格勒的最新情况?”

“了解。”朱可夫回答得十分干脆利落。

“好!那就请你考虑并尽快提出有关肃清斯大林格勒附近被围德军的意见。”斯大林命令道。

11月4日晨,胸有成竹的朱可夫向斯大林发了如下电报:

在目前情况下,被合围的德军如无敌人由下奇尔斯卡亚、科捷利尼科沃地域实施的辅助突击,是不会冒险突围的。德军统帅部显然将竭力固守斯大林格勒、维尔佳奇、马里诺夫卡、卡尔波夫卡、“高山旷地”国有农场地域的阵地,并在最短期间内在下奇尔斯卡亚、科捷利尼科沃地域集结突击集群,在卡尔波夫卡总方向上突破我军防线,从而在我军防线上打开缺口,形成向其被合围部队供应各种补给品的走廊,尔后再利用这条走廊实施突围。在对敌有利的情况下,这条走廊可能在马里诺夫卡、利亚皮切夫、上奇尔斯卡亚地段形成其对北正面。在齐边科、泽特、格尼洛夫斯卡亚、舍巴林一线形成其对东南正面。

为了不让敌下奇尔斯卡亚和科捷利尼科沃集团与斯大林格勒集团会合,并形成走廊,必须:

一、尽快击退敌下奇尔斯卡亚和科捷利尼科沃集团,并在奥布列夫斯卡亚、托尔莫辛、科捷利尼科沃一线建立密集的战斗队形。在下奇尔斯卡亚、科捷利尼科沃地域保持两个坦克集群,每一集群中至少应有100辆坦克作为预备队。

二、将斯大林格勒附近敌被围集团分割为两部分。为此……应在大罗索什卡方向上实施分割突击。同时,在其对面杜比宁斯基、135高地方向上实施突击。在其余地段上则转入防御,只派出独立的支队进攻,以消耗和疲惫敌人。

将被合围的敌人分割为两部分后……应首先消灭较弱的那部分,尔后再集中全力突击斯大林格勒地域的敌军集团。朱可夫1942年11月29日朱可夫给斯大林发出电报后,又利用高频电话与华西列夫斯基通了话。

华西列夫斯基完全同意朱可夫的见解。与此同时,他们还交换了西南方面军当前行动的意见。华西列夫斯基同意暂时放弃“大土星”战役,而使西南方面军向德托尔莫辛集团翼侧实施突击。苏军总参谋部也是这样的意见。

苏军西南方面军受领了代号为“小土星”的任务:以近卫第一、第三集团军和坦克第五集团军的兵力向莫罗佐夫斯克总方向实施突击,以粉碎该地域的德军集团。西南方面军的突击,由沃罗涅日方面军的第六集团军支援,该集团军在坎捷米罗夫卡总方向上进攻。

德军统帅部急需预备队来改善其部队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方向上的危险处境。为了制止德军由中央集团军群调动部队,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在斯大林格勒地域反攻的同时,组织西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进攻勒热夫突出部的德军。从1942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进攻的计划和准备工作完全就绪。

12月8日,苏军最高统帅部给西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下达了如下训令:

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应共同努力于1943年1月1日前粉碎勒热夫、瑟切夫卡、奥列尼诺、别雷地域的敌军集团,并在亚雷吉诺、瑟切夫卡、安德列耶夫斯科耶、列宁诺、新阿热沃、坚佳列沃、斯维特一线牢牢地巩固下来。

西方面军在实施战役时应遵照下列事项:

一、12月10至11日,在大克罗波托沃、亚雷吉诺地段突破敌人防御,12月15日前攻占瑟切夫卡、12月20日至少有两个步兵师进入安德烈耶夫斯科耶地域,协同加里宁方面军的第四十一集团军封锁被合围之敌。

二、突破敌人防御并待主力进到铁路线后,方面军快速集群及至少4个步兵师应向北进攻,突击敌勒热夫一切尔托利诺集团的后方。

三、第三十集团军应在科什基诺、布尔戈沃东北的交叉路口地域突破敌防御,并于12月15日前进到切尔托利诺地段的铁路线上,进至铁路线后应与方面军快速集群协同,沿铁路线进攻勒热夫,并于12月23日攻占勒热夫。

加里宁方面军在完成受领的任务时应遵照下列事项:

一、第三十九和第二十二集团军继续向奥列尼诺总方向发展进攻,以粉碎敌奥列尼诺集团,并于12月16日前进入奥列尼诺地域。

以第二十二集团军的部分实力在叶戈里耶方向上实施辅助突击,协助第四十一集团军粉碎敌别雷集团。二、第四十一集团军应于12月10日前粉碎突入齐齐诺地域的敌军集团,并恢复奥科利查地域的原态势。

12月20日前,应以部分实力进入莫利尼亚、弗拉基米尔斯科耶、列宁诺地域,协同西方面军部队从南面封锁被合围的敌军集团。

最高统帅部斯大林朱可夫

由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这两个方面军实施的这次战役,对于粉碎勒热夫突出部的德军,具有重要作用。普尔卡耶夫中将指挥的加里宁方面军执行了任务。

在别雷以南进攻的方面军部队,顺利地突破了德军的防线,向前推进与加里宁方面军部队会合,以便闭合对德军勒热夫集团的合围圈。但是,西方面军未能突破德军的防御。于是,斯大林命令朱可夫立即前往西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处。

朱可夫抵达西方面军指挥所后,经过了解情况,认为:继续进行这次战役已不适宜,因为德军已猜透苏军意图并从其他地段向该地域调来大量兵力。

与此同时,在苏军突破的地域中,加里宁方面军的情况也复杂化了。德军的猛烈的翼侧突击切断了索洛马京少将指挥的机械化军与主力之间的联系,该军陷入合围。

苏军最高统帅部不得不从其预备队中抽调一个步兵军协助该机械化军实施突围。该机械化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奋战了三个多昼夜。第四天夜间,赶来援救的西伯利亚人突破了德防线,该机械化军的官兵才得以突围,但已精疲力竭,不得不撤往后方休整。

苏军在这里尽管未能达到最高统帅部规定肃清勒热夫突出部德军的目标,但却以积极的行动使德军统帅部不能从这个地段向斯大林格勒地域调动大量援兵。而且,德军统帅部为了保住勒热夫—维亚济马基地,还被迫从维亚济马、勒热夫地域调来4个坦克师和1个摩托化师。

西方面军进攻何以受挫?最主要的是对所选定的实施主要突击地段的地形的困难条件估计不足。

众所周知,若德防御配置在视界良好、没有防炮火的天然遮蔽地的地形上,则炮兵和迫击炮火力易于破坏这种防御,通常在该处进攻时会获得胜利。

倘若德防御配置在视界不好的地形上,在高地的反斜面上及与防御正面平行的峡谷内还有良好的遮蔽地时,则这种防御很难用炮火加以破坏,也很难突破,尤其在使用坦克受到限制时更是这样。

而在西方面军进攻时,恰恰是没有估计到德军配置地点的地形影响,在该处起伏地的反斜面上有良好的遮蔽地。受挫的另一个原因是,保障突破德军防御所需的坦克、飞机、火炮和迫击炮的数量不足。方面军首长曾力图在进攻过程中弥补这些缺陷,但未能成功。

12月上半月,苏军顿河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消灭被围德军的战役,发展极为缓慢。

德军则等待着希特勒亲自答应的支援,他们为固守每一个阵地而顽抗。苏军的进攻由于分出相当大的一部分力量去消灭由科捷利尼科沃地域转入进攻的德军集团,因而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对于德军来说,在斯大林格勒地域的溃败可能发展成为战略规模的大失败。德军统帅部认为,为了改变总的态势,首先必须稳住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防线,并在斯大林格勒德军的掩护下由高加索撤出其A集团军群。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德军组建了新的“顿河”集团军群,其编成内主要是从苏德战场其他地段上抽调的部队,还有部分部队是由法国和德国抽调的。该集团军由被希特勒当局视为“最合适和最能干的司令官”曼施坦因担任司令。

希特勒给他赋予的任务是,从斯大林格勒西南向前推进,为第六集团军解围。

为了挽救在斯大林格勒被合围的部队,曼施坦因元帅打算在科捷利尼科沃地域和托尔莫辛地域建立两个突击集群。实际上,这样的计划是注定不能实现的。

当时德军极端缺乏预备队,能够拼凑到的部队在漫长的交通线上像蜗牛似的艰难地、缓缓地前进着。

在德军后方的苏军游击队神出鬼没,竭尽全力阻止德军前进。德军指望集中军队以打破封锁和建立新的防线的企图破灭了。

希特勒预感到德军将在斯大林格勒附近面临灭顶之灾,一再催促曼施坦因不要等部队全部集中完毕即发起进攻,为第六集团军解围。

但是,希特勒对这位新任司令官的要求,简直是无法实现的。曼施坦因竭力向他解释,唯一的成功的机会在于第六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向西突围;另一方面曼施坦因自己的部队以第四装甲集团军为前锋,向东北进攻,夹击处于这两支德军之间的苏军部队。

但是,希特勒仍然不同意从斯大林格勒撤退。

实际上,只要看一看地图,便可以看出苏军的作战企图。德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一清二楚:苏军显然正以大量兵力从南北两面夹击,企图切断斯大林格勒德军的退路,逼迫德军第六集团军不是仓皇向西退却,就是束手就擒。

于是,蔡茨勒向希特勒建议同意第六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撤退至顿河弯曲部一带,恢复被突破了的阵线。

没想到总参谋长的这么一个建议竟惹得希特勒火冒三丈:“我决不离开斯大林!我决不从斯大林后退!”希特勒大声吼叫着,并亲自下令:第六集团军务必坚守斯大林格勒周围阵地!希特勒甚至还催促曼施坦因尽快发起进攻。

12月12日,出于无奈,曼施坦因只是由科捷利尼科沃地域沿铁路发起了进攻。曼施坦因在科捷利尼科沃集群中编有坦克第六、第二十三师,后来又增加了坦克第十七师,还有1个装备“虎”式重型坦克的独立坦克营、4个步兵师和一些加强部队,以及2个罗马尼亚骑兵师。

经过3天战斗,德军向斯大林格勒推进了45千米,并渡过了叶绍洛夫斯基阿克塞河。在上库姆斯基地域进行了激烈的交战,苏德双方均有重大损失。德军和仆从国军队不顾伤亡,向斯大林格勒突进。

但是,苏联军队毕竟经受过战斗锻炼,十分顽强地扼守着防御地区。只是迫于新开来的德军坦克第十七师的压力以及德军飞机的狂轰滥炸,苏军第五十一集团军的部队和沙普京将军指挥的骑兵第四军才撤过梅什科瓦河。

现在,德军距斯大林格勒只有40余千米了,显然认为胜利即将在握。然而德军高兴得未免太早了。

根据斯大林的指示,华西列夫斯基向该处调去马利诺夫斯基将军指挥的、装备有充足坦克和火炮的、加强了的近卫坦克第二集团军,并使之进入交战。该集团军的突击最终决定了交战的命运有利于苏军。

12月16日,为了粉碎顿河中游地域的德军并进到德军托尔莫辛集团的后方,苏军西南方面军部队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第六集团军发起了对德军的进攻。

苏军第六集团军和近卫第一集团军、近卫第三集团军粉碎意大利第八集团军后,迅猛地向莫罗佐夫斯克总方向发展突击。坦克第二十四和第二十五军及近卫机械化第一军在第一战役梯队中进攻,采取撞击的办法粉碎敌人的抵抗。坦克第十七和第十八军为右梯队,进入米列罗沃地域。

苏军西南方面军在这个方向上的迅猛行动,迫使曼施坦因将其预定由托尔莫辛地域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突击的兵力用来对付前出到整个“顿河”集团军群翼侧和后方的苏军西南方面军。

12月19日,德军第四装甲集团军离斯大林格勒已不到40公里,21日,离城已不到30千米。夜晚时分,被围的德军第六集团军部队已能看到在大雪覆盖的草原的那一边,来救他们的援兵所发出的信号弹了。

第六集团军这时如果从斯大林格勒向第四装甲集团军的前进阵地突围,应该说,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但是,希特勒再一次禁止第六集团军突围。

12月21日,德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再次请求希特勒批准第六集团军突围,这次希特勒总算同意保卢斯的部队突围,但要以他们同时能守住斯大林格勒为前提条件。希特勒这种愚蠢的想法差不多把蔡茨勒给气疯了。

翌日晚,蔡茨勒再次请求希特勒批准第六集团军突围。蔡茨勒说:“这肯定是我们解救保卢斯20万大军的最后机会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但是,希特勒硬是一点儿也不肯让步。

这时,蔡茨勒把这个所谓堡垒的内部的真实的情况告诉他:士兵们饥饿不堪,沮丧至极,对最高统帅部已失去信心,伤员们得不到照顾而奄奄一息,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在活活地被冻死。但希特勒对所有这一切境况仍无动于衷。蔡茨勒的说服工作再次宣告失败。

德军第四装甲集团军在正面和两翼遭到苏军官兵的顽强抵抗,再也无法越过这最后的30千米,打到斯大林格勒。

霍特将军认为,尽管如此,如果第六集团军突围,他还是能够同它会师,然后两支部队便可以一起撤退至科捷尔尼科夫斯基。这至少能挽救20万德军的生命。

这在12月21日至23日近几天内进行的话,或许能够成功。但如果再晚的话,便无济于事了。因为苏军这时已在更北面的地方开始进攻,威胁着曼施坦因的整个顿河集团军的左翼。

12月22日夜间,曼施坦因打电话给霍特,要他按照即将颁发的完全不同的新命令行事。翌日新命令颁发,要求霍特立即停止向斯大林格勒推进,派遣他们率领的3个装甲师中的一个师到北面的顿河前线,他自己则率其余部队就地死守。

曼施坦因之所以给霍特发来这项新命令,是因为他在12月17日得到一个紧急的消息,一支苏军部队在顿河上游地区的博古查尔突破了意大利第八集团军的防线,至傍晚时分,已打开一道27千米宽的缺口。

3天以后,缺口扩大到90千米,意大利部队仓皇溃逃。南边的罗马尼亚第三集团军,在11月19日苏军发动攻势的第一天就受到重创,正处在瓦解中。因此,曼施坦因必须调出霍特的一部分装甲部队来协助堵住这个缺口。于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发生了。

不仅顿河方面的部队向后撤退,已经进到斯大林格勒这样近的霍特的部队也后撤了。这些撤退又转过来使高加索方面的德军受到威胁。一旦苏军打到罗斯托夫,高加索方面的德军将被切断。

圣诞节后一两天,蔡茨勒向希特勒指出:“如果你再不下命令立即撤出高加索,我们就要碰到第二个斯大林格勒了。”

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才很不情愿地于12月29日给克莱斯特的A集团军群下达了必要的指示。A集团军群由德军第十七集团军和第一装甲集团军编成。他们没有完成夺取盛产石油的格罗兹尼油田的任务,现在也不得不在目标在望时开始迅速后撤了。

原来在苏军西南方面军当面的大约17个师的全部敌人被歼,物资储备亦被苏军缴获。德军及仆从国军队被俘6万人,击毙者亦不少于此数。少得可怜的德军,除少数例外,已几乎不作抵抗了。

但是,在奥布利夫斯卡亚—上奇尔斯卡亚一线,德军还在顽强地进行防御。在莫罗佐夫斯克地域,苏军已于11月28日抓到原先在罗曼年科集团军当面的德坦克第十一师和野战第八师的俘虏。由科捷利尼科沃地域渡过顿河后进到切尔内什科夫斯基、莫罗佐夫斯克、斯科瑟尔斯卡亚、塔钦斯卡亚一线的敌人对苏军列柳申科集团军和快速部队的抵抗最为强烈。

德军的这支部队力图占领防御地区,以阻止苏军快速兵团继续进攻并以此保障其部队有撤退的可能。德军在有利的条件下,可能会坚守这个突出部,以便将来通过这里援救其被合围的集团。苏军竭尽全力割裂这个突出部。

苏军通过逐日实施的航空侦察发现,德军正在罗索什、旧别利斯克、伏罗希沃夫格勒、切博多夫卡、卡缅斯克、利哈亚、兹韦列沃地域卸载。显然,德军打算沿北顿涅茨河占领基本防御地区。德军首先不得不堵塞苏军造成的宽达350千米的缺口。

在这种情况下,苏军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瓦图京认为,苏军最好能不作特别间歇地打击德军。

11月28日,瓦图京向斯大林汇报了近期进攻战役进程,并提出建议:“为了不作特别间歇地打击德军,请求最高统帅部向这里调拨援军,因为这里现有部队要用于完成叫‘小土星’战役,而实施‘大土星’战役则需要补充力量。”

当瓦图京汇报情况时,恰好斯大林和朱可夫都坐在电报机旁边。

斯大林立即回复瓦图京:你的首要任务是不得让德军粉碎巴达诺夫的部队,并应尽快派帕夫洛夫和鲁西亚诺夫所部去援助他。你做得对,在最危急的时刻允许巴达诺夫放弃塔钦斯卡亚。你们对托尔莫辛的突击,最好给骑兵第八军再加强以某个步兵部队。至于经苏沃罗夫斯基向托尔莫辛调近卫骑兵第三军一个步兵师,那是非常适时的。为使‘小土星’变为‘大土星’,我们已经给你调拨了坦克第二和第二十三军,再过一个星期,你还可以得到两个坦克军和三四个步兵师。

“我们对坦克第十八军的使用有不同的见解。你想把他调往斯科瑟尔斯卡亚,最好让它与坦克第十七军一起留在米列罗沃、上塔拉索夫斯科耶地域。总之,你应当注意,坦克军派往较远距离去时,最好两个军同时派出,而不要一个军单独行动,以免陷入巴达诺夫的处境。”

这时朱可夫接过电话问瓦图京:“坦克第十八军现在何处?”

“坦克第十八军现在米列罗沃以南,它不会被孤立。”“请记住巴达诺夫,不要忘记巴达诺夫,无论如何要援救他!”“我一定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我们一定要救援巴达诺夫。”瓦图京向斯大林和朱可夫作了保证。

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部队在科捷利尼科沃和莫罗佐夫斯克方向上的顺利突击,最终决定了被围在斯大林格勒地域的、希特勒常常引以为豪的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的命运。他们出色地完成了苏军最高统帅部赋予他们的任务并迅猛地粉碎了敌人,从而打破了曼施泰因给保卢斯部队解围的计划。

12月底,苏联国防委员会开会讨论今后的行动。斯大林建议:“粉碎被围德军的工作交给一个人领导,现在有两位方面军司令员在指挥,不利于这一任务的完成。”

出席会议的所有国防委员无一例外地都支持这一意见。“最后肃清德军的任务交给哪位司令员呢?”斯大林进一步问道。这时,有人建议把所有部队都交给罗科索夫斯基指挥。斯大林问朱可夫:“你怎么一声不吭呢?”“我认为,这两位司令员都能干,如果把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部队拨归罗科索夫斯基指挥,那么,叶廖缅科必然会感到委屈的。”朱可夫回答道。“现在不是谈论委屈不委屈的时候,”斯大林打断朱可夫的话,并命令朱可夫道,“打电话给叶廖缅科,向他宣布国防委员会的决定。”

当天晚上,朱可夫即用高频电话给叶廖缅科打了电话,告诉他说:“叶廖缅科同志,国防委员会决定最后肃清斯大林格勒集团的工作委任罗科索夫斯基进行,因此,你应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第五十七、第六十四和第六十二集团军转交给顿河方面军。”

“为什么要这样呢?”叶廖缅科迷惑不解地问道。朱可夫给他解释了作出这个决定的原因。但这显然使叶廖缅科十分难过,情绪激动,难以自抑。朱可夫建议他过一会儿再打电话。15分钟刚过,朱可夫的电话铃又响了。

“大将同志,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特别看重顿河方面军的领导人。我请你报告斯大林同志,我要求留在这里直至肃清敌人为止。”叶廖缅科略带几分委屈地说。

朱可夫这次没有作过多的解释,他还是按着斯大林的指示下达了关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3个集团军拨归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训令。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部应领导在科捷利尼科沃方向上行动的部队,继续歼灭科捷利尼科沃地域的敌军。

不久,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南方面军,在罗斯托夫方向上行动。根据苏军最高统帅部1942年12月30日训令,第六十二、第六十四和第五十七集团军由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拨归顿河方面军编成内。

1943年1月10日,顿河方面军编成内共有21.2万人,坦克250余辆,作战飞机近300架,火炮和迫击炮约6900门。

同类推荐
  • 生命不息,探寻不止

    生命不息,探寻不止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浩瀚的历史洪荒里,那些瑰丽文化,荣耀时代究竟有多少神秘和绚烂,又历经多少风雨和沧桑?而今踽踽独立于盛世,呈现出无声光亮的,都是我们将要探索的求证的。
  • 陆小二的水浒人生

    陆小二的水浒人生

    陆云意外穿越到北宋末年的梁山泊,成为一名梁山酒店的店小二,一年后他强势崛起,掌控梁山,收服各路英雄好汉。跟宋江抢兄弟,和官府夺生意,之后一路收田虎、王庆、方腊,建立起一个史无前例的梁山泊,与朝廷分庭抗礼。边关上,吓得大辽俯称臣、大金不敢越雷池一步,西夏大理纷纷来附,番外蛮夷更是高呼天神下凡,梁山军横扫亚欧大陆,陆云不满足:我要开启大航海时代!
  • 《不再孤寂的天空——评唐诗宋词》

    《不再孤寂的天空——评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这是人类所有情感,智慧和思想结合的伟大艺术!这是千古之绝唱,举世之风流!请随作者走进唐诗宋词,从此不再孤寂!
  • 寻仇路上

    寻仇路上

    生于帝国最权势的雨桥,本应肆意妄为,可一场阴谋,一场寻仇,造就了一段旅程,一段故事...
  • 历史故事中的生存游戏

    历史故事中的生存游戏

    本书通过剖析近代欧洲宫廷政治和江湖骗术,探讨中国古代历史权势与名利争斗,阐明只有深谙人性丛林的进退规则,洞悉他人的心灵弱点,才能够进退自如,将胜券牢牢握于掌中。
热门推荐
  • 君王决

    君王决

    拥有炼气之力与魂魄之力的世界,由龙族创立。世界的中心——帝都,拥有着巨大的实力。“转灵力”,作为这个世界独特的力量而存在着。而神秘的巨龙——“煌龙”,也引出了许多的秘密。少年渴望变的强大。而终有一天,他会成为世界的主宰
  • 混在广州

    混在广州

    广州是一个怎么样的都市?繁华吗?它也有落后的一面!消费高吗?它也有低消费的区域!有钱人多吗?在任何地方,贫富差距永远都存在,有富人的地方,肯定有贫者来陪衬。赚钱容易吗?生意的事,有人赚,有人赔,是很正常的。广州,汇聚了千百年文化遗迹,它从南蛮变成一个现代化大都市,但它也像其他城市一样有着种种矛盾。如果没有千百种人在广州生活,那么广州只是一个抽象化的城市名。且看在广州当中的人们,有着怎么样与众不同的人生。
  • 天书神机

    天书神机

    玉衡突变,剑王重现。天魔卡位,七星逆转。血灵不出,苍穹不鸣。一场浩劫不知不觉在三界拉开了序幕。
  • 商君时代

    商君时代

    这是人类从地球被驱逐后,无数个世界组成的大世界。暗黑、魔兽、儒家、神鬼等等...同时,这也是一个人的世界,他叫商君,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 酷酷太子妃

    酷酷太子妃

    陶夭夭,某户千金,十五岁芳龄。书读的不好,琴弹的不行,脾气还拽的惊人。总之是要才没才、要品没品。优点倒是还有两个,一个嘛,美人胚子绝世倾城红颜祸水,另一个呢,鬼灵精怪一肚子坏点子老想害人。谁知一朝破产家败如山倒,富家千金露宿街头变成了穷乞丐,爹爹没钱还债,心一横卖了自个闺女然后逃之夭夭……
  • 穿梭千年闯三国

    穿梭千年闯三国

    每个人都有一个不一样的三国情结,也有各自喜欢的君主、谋士或是武将,每个人的角度不同,三国这段历史的韵味就不同。
  • 黑白天地乱神魔

    黑白天地乱神魔

    一花招惹满树香一世博得断情肠一念万般皆似海一瞬佛海卷涛来一佛普得众生疾一魔度人难度己黑白自分天地间,善恶自问手中剑
  • 佛说八关斋经

    佛说八关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弑神诛魔纪

    弑神诛魔纪

    神曰:今生五百次的回眸可换得来世的一次擦身而过。而我要回眸多少次才能换来与你来世不止一次擦身而过呢?魔说:此生千年的轮回可换得来世一次与你相遇。而我要轮回多少次才能换来与你来世不止一次的相遇呢?知道吗?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既然是以谎言结束,又何必在意是以谎言开始呢?既然此生已错过,来世再与你红颜一醉。那时神挡弑神,魔阻诛魔!修罗剑斩苍穹,罗刹刀劈乾坤,十字双中一定三界!前世负你坠轮回,今生为你杀尽天下苍生又何妨?
  • 女王的血色游戏

    女王的血色游戏

    她是黑白两界的王者,是地狱的使者,10年前的血债6年后我将10倍偿还,6年了复仇女归来世界为她疯狂。她将为远在天堂的夏家报仇。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