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9100000038

第38章 从草原到紫禁城(4)

不过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再次反过来推敲:为顺治生育儿女的妃子很多,为什么偏偏是这位董鄂氏皇贵妃遭到这样的算计?

要知道,为顺治生儿子的妃子中不但有旗人、汉军旗人,甚至还有未入旗的正宗汉人(唐氏,生皇六子奇授)。孝庄是反对儿子快速汉化政策的,但是她为什么不对那位生下皇子的汉女动用手腕呢?这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董鄂妃已经代替顺治,成为宫内外所有人不满的对象。

愤怒的顺治遂将满腔怒火喷向皇后,指责她在太后生病之时“礼节疏阙”,“命停应进中宫笺表”,准备再一次废后。

董鄂妃立即明白了皇帝的用意,她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一切感到心惊肉跳,立即对皇帝以死相谏,劝阻他的废后之举。

事实证明董鄂妃是明智的。仅仅过了一个月,皇太后便下令恢复皇后的一切待遇。董鄂妃力阻废后之事,使太后对她改变了看法,有了好感。“爱其贤,如怀环宝”。

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已经过度透支生命的董鄂妃病逝,时年二十二岁。

在和母亲连续几年争斗都占上风之后,顺治输了一大仗,然而作为母亲的太后也并没有赢。

董鄂妃的死给顺治带来的打击是巨大的,这个本来就性子冲动的年轻人行为日渐疯癫起来。

顺治追封董鄂妃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停朝五日,下令举国守丧,逼着显贵重臣为她抬棺,下令朝中所有命妇都必须痛哭,否则议罪。顺治还一反他口口声声“参禅慈悲”、“力行节俭”的说法,强迫三十名太监及宫中女官为董鄂氏殉葬(太监倒也罢了,清宫女官多数是满蒙八旗中的贵家小姐出身,这事儿造了多大的孽,引起了多大的仇恨,可想而知)。

董鄂“皇后”丧事过后,为董鄂氏做道场的僧人曾经居住过的两座宫殿也和大量的珍宝一起烧成灰烬,供这位皇后在阴间使用。

民间传说,顺治帝在董鄂妃死后,誓愿要做和尚。其实他并不仅仅是因为董鄂妃母子的死而感到爱情失落才万念俱灰的,因为董鄂妃之死代表自己这个皇帝终于败在了太后和朝中重臣的手下,恐怕才是背后的真正意义。他剃去了头发,起了个法号叫“行痴”。虽然没有当真出得了家,确也是一具行尸走肉了。

顺治在最后疯狂一把之后,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董鄂妃逝后四个月,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日,当新旧两天开始交替的时候,福临崩于紫禁城内的养心殿,还不满二十三周岁。

人死如灯灭。顺治皇帝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里,用尽法子和母亲斗,然而终于没有胜过命去。当他死后,他对自己生前身后事的安排,也全部被孝庄皇太后改变。虽然独生儿子的早死使做母亲的孝庄“极哀痛”,但是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她还有很多事要做。

据一些记载,顺治囿于自己做少帝时听命于人的遭遇,本来是要让自己已经成年的从兄弟之一继承帝位的——他真有这么远大的政治理想?当年董鄂妃所生的孩子还是个月娃娃,他就要定他为继承人了,那孩子又有什么才干可言,无非是爱屋及乌发了昏。事实上顺治自己也非常无情地承认过,他对自己其他的年幼儿女和妻妾都毫无感情,对他们的一切和生死都无动于衷。

孝庄皇太后当然不能接受儿子这样的主张,她要让自己的孙子继位,并且派很多人去劝说气息奄奄的儿子。顺治终于点了头。

皇长子牛钮早死;皇次子福全是董鄂氏宁谧妃所生——他母亲的姓氏注定了他不受祖母的欢迎,何况他还身有残疾;接下来当然就是皇三子玄烨——他的母亲不但是“佟半朝”家族的女儿,他本人还已经从天花中痊愈,再不会患上这可怕的疫症。于是事情就定下来了。七岁的皇三子玄烨继位,四大臣辅政。

在顺治死后,还有一件事反映了孝庄太后与顺治母子成仇的情形。那就是正月初九颁行天下的所谓“遗诏”。这其实是一份假托顺治名义的《罪己诏》。里面一共列出了顺治的十四款“罪状”,从“渐习汉俗”这条孝庄太后最反感的事开始,然后就是不敬祖宗、不孝母亲、对宗室无友爱之道(襄亲王?)、对董鄂皇后丧事过费、信任太监、自恃聪明等等,总之,把顺治的一生于公于私都贬得一钱不值,不但将他生前所推行的政见几乎一律否决,还将顺治的为人骂了个狗血淋头。但是孝庄对儿子不留情面的辱骂是换回了收获的,在董鄂氏葬礼上被顺治侮辱得面无人色的重臣和命妇们,都觉得挽回了面子,对太后感激涕零,也因此对顺治的继承人少了几分恶意。

除了这道绝不可能出自顺治手笔的遗诏之外,董鄂氏贞妃的殉葬则成为顺治人生悲剧的最后尾声。

由于顺治在端敬董鄂氏死后曾经一度移爱专宠于她,这个年仅十九岁的女子作为端敬董鄂氏的堂妹,在顺治死后无法面对自己未来可能有的遭遇,走上了自杀从殉的道理。然而即使如此,她也仅仅是被葬入普通妃嫔的墓地,没有因为从殉而得到任何优待。皇宫内外对董鄂氏的迁怒与痛恨程度至此可见一斑。

说起来这也是顺治造的孽:端敬皇后董鄂氏死后,他借丧事之机侮辱重臣命妇以泄己愤、逼迫女官殉葬、在军费紧缺的情况下大批烧毁珠宝宫殿,使得所有的人都恨透了那个身不由己的可怜女人,并进一步迁怒在了贞妃的身上——在清朝往后的一百余年间,端敬董鄂是唯一一个再也没有得到过追封的“皇后”,历代清帝和宗室、大臣,从来就没有把她当皇后看过。她辛辛苦苦地在后宫中挣扎求存,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辛酸,都因为顺治为她举行的那场疯狂的丧仪而化为乌有,再也无法得到这个帝国的谅解。

亲情无存的顺治朝终于结束,孝庄带着她七岁的孙子玄烨进入了康熙朝,成为太皇太后。

康熙朝的清帝国虽然仍旧风云变幻,然而孝庄总算过上了相对安稳的晚年。前半世一直和亲生儿女没有感情交集的孝庄,也许到这时才开始重新体会到母子祖孙之情,开始反思自己与儿子水火不相容的关系以及儿子的早逝。

顺治朝的宫闱悲剧,终于没有延续到康熙的宫闱——在康熙的后宫中,没有董鄂氏,也没有博尔济吉特氏。从此,这两个姓氏的女子再也不必在后宫中争个你死我活了。孝庄为孙子选择的皇后再也不是蒙古格格,而是满族勋贵的女儿。

康熙年间一件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诛鳌拜”。孝庄是否参与了诛鳌拜?在其中起了怎样的作用?从外围很难确定。但是我们可以从康熙第一次大婚,这位太皇太后为孙子做主选择的最初一批后妃中看出端倪:皇后为四辅臣之首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妃子中既有原为鳌拜一党并同属镶黄旗的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又有号称“佟半朝”家族的女儿佟佳氏,甚至还有出身一般的……却偏偏鳌拜本人的女儿落了选,虽然她随后被指给了宗室郡王为福晋,但是丈夫又为皇族远系(禇英后人敬谨郡王兰布)。尽管随后皇家将顺治的女儿嫁给了鳌拜的侄子,但是再怎么说,这样的八竿子亲家,与做皇帝的老丈人相比,实在差得太远。

这些,应该已经是孝庄在一面继续安抚鳌拜,却又同时分化鳌拜党羽了,是为诛鳌拜所下的一步棋。此后,小后妃们的家人亲眷都纷纷加官晋爵、入朝为官,并因成为皇亲而顺理成章地提拔,后来的宰相纳兰明珠也是其中之一。大婚不久的康熙随后接到了首辅索尼力请皇帝亲政的奏章(做了皇帝的太老丈人,老索终于再不装糊涂了)。遏必隆自女入宫后,也一反紧跟鳌拜的行径,转而为皇帝笼络人心。

事实上,在康熙八年(1669)五月十七日这一天,当康熙最终动用善扑营小布库擒拿鳌拜时,外戚们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正是鳌拜非常相信的遏必隆(翊坤宫妃钮祜禄氏之父)将鳌拜诱入武英殿,更是皇后的叔父索额图亲率众侍卫围攻鳌拜的。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当初孝庄竟眼看着四大辅臣中的鳌拜坐大呢?后来又为什么听任鳌拜杀死辅臣之一苏克萨哈?

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其中之一,当然是因为苏克萨哈隶属于正白旗,而另三位辅臣全为两黄旗下。鳌拜的坐大,与身为首辅的索尼对其默许纵容大有关系,以致孝庄太后也无计可施。

苏克萨哈与鳌拜最大的冲突应属圈地事变。

但是对于鳌拜挑起的事端,当时首辅索尼采取了默许,遏必隆则公开表态做同盟军,而能从其中取得利益的两黄旗人,也大都被拉拢。清王朝当时的政体并非集权于皇帝一人,皇帝和太后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在各旗势力之间取得平衡点,保障自己的地位,并不能在实际上制约得了他们。

因此,尽管明知孝庄太后和康熙皇帝反对两黄旗与两白旗互换圈地,但是鳌拜仍然敢于矫诏处死赞同帝后意见的三名重臣——大学士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直隶巡抚王登联。但在索尼和遏必隆的默认下,朝臣竟没有谁为这三人鸣冤,等于公然抹了太后和皇帝的面子。这使得鳌拜势头大劲,很多官员都倒向他的一边,三朝元老鳌拜的势力越发盘根错节。

索尼和遏必隆直到成为皇帝丈人之后,才算是真正诚心帮太后和小皇帝的忙。但是此时鳌拜已经根深蒂固了。更糟的是索尼后悔也迟了:大婚不久,首辅索尼就死了。虽然临终时他仍然不忘上表请求皇帝亲政,但事实是鳌拜更成了一头大。

说起来苏克萨哈这人,虽是老狐狸,却屡屡自误。他本来就是鳌拜的对头,与鳌拜、遏必隆是怎么也搞不到一起的,倒是索尼老奸巨猾,经常也不忘让他拣点漏子。谁知道在孝庄太后决定册立索尼的孙女为皇后之时,他竟公然表示反对,这不但令孝庄太后非常气恼,更将索尼一系得罪了个彻底。于是在四辅臣中他成了光杆一条。

索尼去世、康熙亲政,事实上当时的权力还掌握在三辅臣手里。就在这时,苏克萨哈上了一道奏章,要求退休,而且用意很明显,要鳌拜与遏必隆一起退休。鳌拜当然不能容忍。于是他挑出了苏克萨哈奏章中的一句牢骚:“往守先帝陵寝,如线余息,得以生全。”然后以此为借口,命议政王大臣会议论罪。在议罪当日,鳌拜将可能倾向苏克萨哈的大臣全部排除在外,结果当然可想而知:苏克萨哈本人凌迟,全家抄斩。

由于鳌拜同党已经把持了朝政,康熙虽然强烈反对,这个判决仍然被鳌拜强行执行了。而孝庄在整个事件中,一直都没有正面与鳌拜交锋,更没有力保苏克萨哈。令人颇有些不解。

可能是鳌拜上次违旨杀三大臣的事情,已经给了她一个警示。康熙初年的皇权并不集中,实际权力更多地掌握在旗主们手里,在实权并没有抓在手里之前,即使是太后和皇帝,也不能将势力大的臣子怎么样。

还可能是由于苏克萨哈起家的方式方法令她久已不满——苏克萨哈从前一向逢迎多尔衮,又是白旗身份,却在多尔衮死后立即见风转舵,向顺治告发多尔衮的过失,使多尔衮尸骨无存、子嗣不继。

无疑地,孝庄因此事对苏克萨哈的所谓忠心十分怀疑。做了辅臣以后的苏克萨哈在政务及立皇后之事上的表现,也使人感觉到,他只是在做政治投机,并不是一个与皇帝太后一条心的人物。在索尼死后,作为努尔哈赤的女婿,他的实力虽弱,名分上却已是首辅——苏克萨哈权力欲望极大,又是旗主,假若他此时又以退为进,在搞倒鳌拜后抓住更多的权力,焉知他不是下一个更阴狠的角色?

活着的苏克萨哈虽然对于平衡朝中势力有眼前作用,但他如果死了,长远来看,只怕还是对皇帝更有利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孝庄实在没有力保他的必要。

当然,也是此时孝庄和康熙在朝中培养的势力都未长成,还不能贸然与鳌拜对抗。

在苏克萨哈死后,就连鳌拜同出一旗的辅臣遏必隆,都开始对鳌拜心存惊惧,另作打算了。所有对鳌拜专权不满的人、受过鳌拜打击的人,再也没有另外的势力可以依靠,他们都只有一条路可走:迅速地向皇帝太后靠拢。至于遏必隆,他既是皇帝的岳丈之一,当然此时也属于皇帝一系。孝庄和康熙只要最后与鳌拜一搏,就能将权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手里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苏克萨哈之死于皇权大有裨益——假若他不死,他将成为朝中鳌拜以外的另一股势力,世人投靠的选择多了他一个,几时才轮到小皇帝出头呢!

苏克萨哈死后第三年,鳌拜被擒。权力终于高度集中到了皇帝的手里。

虽然孝庄没有过多地让史官记下自己在政事中起的作用,但是康熙十一年(1672)十二月之时,孝庄向康熙所说的一席话,仍然显出她在康熙的成长以及理政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安不可忘危,闲暇时仍宜训练武备。诸如在朝诸臣奏事,岂无忠诚入告者,然不肖之类,假公行私,附己者即为引进,忤己者即加罔害,亦或有之。为人君者,务虚公裁断,一准于理,则事无差失矣。”

孝庄并没有过多参与军事,但在三藩之乱时,当精兵都出发平乱后,蒙古察哈尔亲王布耳尼却趁乱起兵,直攻京师重地。康熙在孝庄的指点下,派出了图海为将,征用了旗下包衣家奴,居然在两个月后大胜而还。

——这同时也侧面证明,两黄旗当年不立博穆博果尔的重要原因:博果尔生母所属的察哈尔蒙古与科尔沁蒙古对清皇帝家的实际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博果尔更是察哈尔汗的异父兄弟!

康熙对祖母十分孝顺,一应事宜都非常细心。康熙十二年,孝庄病中偶然表现出对自己嫁往巴林的女儿的思念之情,康熙便立即派乾清门侍卫用御车主动将姑母接回皇宫。康熙二十二年,玄烨陪祖母一起去五台山,看见山路难行,怕祖母乘车颠簸,便早早预备好软轿,祖母一有不欲乘车的话,他就立即给换上。

也许是因为祖母的原因,康熙对几位姓博尔济吉特氏的“母亲”也恪尽孝道,顺治的第二位皇后一直活到康熙五十六年,她病重时,康熙不顾自己年过花甲身体有病,仍然坚持去看望并跪在床边说:“母后,臣在此!”

可以想象,在孝庄已去世后康熙仍然对继母如此孝敬,祖母在世时当然更不在话下。孝庄看着娘家的女孩们在饱受儿子的冷落之后,终于能在孙儿这里过上好日子,心情当然是舒畅的。

在这一朝里,布木布泰经历了辅臣之争、诛鳌拜、三藩之乱等一系列政治风云,一直生活到康熙中叶。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二十五日,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病逝,享年七十五岁。到乾隆年间,她的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孝庄死后,有一件让很多人都不解的事情,那就是她的临终遗言和后事安排。

孝庄病重时说:“太宗奉安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父子,当于孝陵近地安厝,我心始无憾。”于是康熙便于次年四月将祖母的灵柩安放在顺治孝陵旁的“暂安奉殿”。这一安就是三十八年之久,直到雍正三年十二月,才在当地建起昭西陵,使孝庄正式得以下葬。而且更离奇的是她不但未与丈夫合葬,她的陵墓甚至也在孝陵的风水墙外。仅从这一点来看,她的待遇甚至还不如自己的陪嫁丫环苏墨尔——这位出身贫贱的大丫头虽然仅以嫔礼安葬,却跻身在风水墙内。

于是,这又成了一个让世人争论不休的题目。很多人认为这正是孝庄曾经下嫁或失身于多尔衮的证明之一。

究竟是什么原因,众说纷纭,而我们所知道的,只不过是那位从草原走出来的蒙古公主布木布泰,已经在度过七十多年的人生之后,成为昭西陵沉默不语的主人了。

同类推荐
  • 成就霸业:管仲

    成就霸业:管仲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杰出的政治家、理财家、改革家,他的治国方略,影响了此后中华民族历史的全过程。他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富国强兵第一人。
  • 海明威从军人到作家的故事

    海明威从军人到作家的故事

    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决不仅是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所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
  • 索罗斯传

    索罗斯传

    书中描述了索罗斯的思想对2004年美国大选的作用,他在2006年《纽约时报》上对驻伊拉克美军最高指挥官裴卓斯中将的抨击,以及他对慈善和政治活动的宏大计划。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家,同时也是自由政治活动的代表人物,乔治索罗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吸引人、最具极端性的人物。他最初的声誉来自他非凡的投资才能,而最近十几年,索罗斯开始关注国际政治领域。这是一本对投资大师的思想进行深入探讨的作品。
  • 凯丰传

    凯丰传

    凯丰诞辰一百周年那年,他的长子何明从北京回到家乡,提出要在凯丰曾经就读过的萍乡中学为父亲塑像。萍乡市政协领导特别热情,在同意派人帮他实现夙愿的同时,还提议为凯丰作传。
  • 李鸿章全传:2

    李鸿章全传:2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热门推荐
  • 吃货养生小秘密

    吃货养生小秘密

    气、血、阴、阳,或虚或郁,或湿或瘀,形成人体的九大体质,如何通过食物来调和?五谷杂粮,有温有热,有寒有凉,怎么选择方可趋利避害?红黄白黑绿,色彩缤纷的食物,透露哪些玄机?酸甜苦辣咸,寻常五味,如何对应五脏六腑?春夏秋冬,温度变化,饮食如何调配?血型天定,和饮食又有怎样的联系?这本书将为你一一揭晓。
  • 八卦遁甲

    八卦遁甲

    本书男一号主人公张通【字子冲、又字元实】,乃是与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岳云一同屈死的名将张宪之后,他幼年奇遇天师教机缘,习得绝世武功,偶得奇遇,下山勇报父仇之后,凭借天赋、勤奋和机缘连获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项至宝、秘籍,与道济【济公】、辛弃疾结义,成为大宋“侠义三疯”【武疯——张通、僧疯——济公、词疯——辛弃疾】,“三疯”与大理、西夏、西辽及江湖各大帮派联手对抗金国武林逆流“长白十三宗”,粉碎了大金国一个又一个侵宋阴谋,捍卫了民族利益尊严,同时,故事情节之中又融合了多处侠骨儿女情长的神来之笔。最后,大英雄终于顿悟,秉承佛、道、儒三教一统的理念,开山立派,独树一帜。本书另有一暗藏的主人公,虽未正式出场,但也是一个重要的主线。艾丈策力求以故事矛盾起伏跌宕为主线,融合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方面因素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 阙歌图

    阙歌图

    她是被赶出家门的将军夫人,却身具一统七国的神秘宝藏;他是功高盖世,追寻自己身世的暴戾王爷;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人,却因一张江山阙歌图与各自谋划硬生生绑在一起。战乱纷争,情可假可真,义可虚可实,是谁先失了心,没了理智,不惜代价只为博得一方世外桃源,逍遥自在。“阿君,这世道真乱。”“我给你一个太平盛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散尽铅华

    散尽铅华

    她本倾国之貌,却散播消息误让天下人以为自己丑陋无比,变成人人嫌弃,讨厌的丑公主。和亲被拒,未嫁先休。她遇到他是唯生之缘还是只是萍水相逢。
  • tfboys之921次告白

    tfboys之921次告白

    第三次小说主写是小凯,所以你们别说我少写源源和千千哦!以后我会写源源和千千的,写不好请见谅哦,你们可以看看前两本"TFBOYS初恋爱"和"tfboys梦想摩天轮"
  • 九年恋

    九年恋

    南玖,这个名字在S大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因为这个名字不知道给S大带来了多少名誉……她,南玖,S大的得意门生,在十一岁以前她过着简单幸福的生活,但在十一岁以后她的性格被彻彻底底的改变,因为父母的离异使一个乐观开朗的姑娘变成了冷淡内向,从此放下一切,努力学习……对所有事情都可以漫不经心,除了有关她母亲的事,举例说吧。别人骂她,她可以装作没听见,但是骂她妈妈的时候,她会不顾一切的脱下衣服和人家干。母亲就是她的天,她的支柱……长大后,她站在爱情之门旁徘徊,又该如何选择?梦想与爱人……三年之痛,七年之痒,九年呢?
  • 命轮之寂寞的爱

    命轮之寂寞的爱

    我们重逢在雨中,撩起了一段青春的记忆。无言的眷恋,渲染了岁月,饱满了时光,永恒了红尘。所谓的永远,终是逃不过时间。当我们在不一样的天空下面彼此孤独的想念,心底的疲累总有一天会击溃整个爱情的围墙,爱情在这样的世界里变的脆弱,当等待从最甜蜜的守侯变成了最残酷的煎熬,心会累,爱会冷......青春有时很残酷……
  • 废土提督启示录

    废土提督启示录

    从天而降的翡翠之星毁灭了人类曾经的文明,将这颗蔚蓝色的星球推入充满着辐射的废土时代。人类不再能横行横行无忌,只有依靠提督和舰娘们,才能与这个时代最为恐怖的存在相抗衡。那是来源于未知处,降临于这个时代的海洋霸主,其名为深海。而沉寂已久的世界变迁正酝酿着更为可怕的潮汐,将所有生命都卷入那不可知的未来。—————————————————————新书不求打赏,只求更多推荐票,若是有意留下评论我也会认真观看和回复的。本书企鹅群:511018101
  • 小小姐

    小小姐

    大小姐的买卖似乎稳赚不赔,小警察却也不是个只吃青草的羔羊,局中,局中局,局中局的局。年复一年,究竟是谁吃了谁。
  • 核武器科技知识(下)

    核武器科技知识(下)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