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9100000030

第30章 情深不寿(2)

但是这难不倒景帝。景帝的亲信太监(又是太监)王诚、舒良献上计策,赐给几位重臣金钱,先把他们的嘴糊上,再等待合适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很快就到了。

广西土官黄□心狠手辣,将亲弟弟一家灭门。事发之后,自知罪重的黄□决定铤而走险,向景帝上了一道改立太子的奏章。章帝得书大喜,不但饶恕了这个残杀手足的刽子手,还将他高升几级。(焉知景帝自己是不是也有拿英宗下刀子的想头?)

景帝随后将黄□的表章拿出来当众廷议。众臣瞠目,都不敢发言,只有少数几个胆气壮的提出此事不宜。然而,在景帝亲信太监兴安的训斥之下,这微弱的声音很快就消弭于无形,包括于谦在内的群臣,都不得不在赞成改立太子的表章上签了自己的名字——也就此奠定了他们不得善终的结局。

景泰三年(1452)夏天,景帝如愿以偿地颁布诏书,废侄儿朱见深为沂王,立自己的亲生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同时,废反对易储的汪皇后,立朱见济的生母杭氏为皇后。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朱见济只做了一年太子就夭折了,其母杭氏也随之去世。

朱见济死后,朝臣们再次建议景帝复立侄儿为太子。景帝此时原形毕露,将所有上书的大臣一一贬官、杖责,其中御史钟同更被活活打死。

景帝大发作一通之后,转而开始疑心幽闭南宫中的哥哥英宗。他不允许英宗走出南宫一步。为了避免英宗与外界通消息,景帝甚至在夏天最炎热的时候砍光了南宫中遮阴的树木。

景帝如此态度,势利眼儿的太监宫人就更变本加厉了。被幽禁的英宗不但没有得到与“太上皇”头衔相符的生活待遇政治地位,到后来就连日常衣食都变得难以维持了。英宗困在南宫中愁闷焦躁,度日如年。

丈夫的处境都看在钱皇后眼里。她一面百般宽慰迁就丈夫,一面支撑着病体带领南宫中的嫔妃宫娥赶制绣品,以此换些食用。

在互相依靠彼此慰藉中,七年的漫长岁月过去了。

景泰八年(1457)正月,景帝患病并迅速加重。这突如其来的意外,使英宗的人生再一次发生根本大逆转。三十岁的他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当月十七日凌晨时分,武清侯石亨、御史徐有贞、都督张□、太监曹吉祥等人冲入南宫,拥英宗复辟。

石亨和徐有贞等人因为拥立有功,一时间英宗对他们言听计从。而这两个心胸狭窄的家伙,头一件大事就是尽情干揽军政大权,并且公报私怨。很不幸的,于谦等人正在他们的私仇名单之上。

说起来,石亨确实曾在北京保卫战中立下功劳,但是他能够尽展才干,功成名就,当初还是靠了于谦的举荐,然而这人是头不折不扣的白眼狼,到此时却非要将于谦置之死地不可。由于实在找不到什么真凭实据,他们便给于谦扣上了一个“意欲”谋逆的罪名,说他想要迎立襄王世子为太子,并据此判定凌迟重刑。

英宗对于谦保家卫国、迫使也先释放自己的功劳心中是非常感激的,更何况当初景帝压根儿就不想迎归英宗,还是多亏于谦的主张他才能够归国,不至于客死异乡。因此他辩道:“于谦实有功,不应加刑。”英宗的母亲孙太后听说这个消息,也悲悼数日之久。然而英宗本来就没有什么主见,初初复位又百事仰赖石亨等人,最终还是签下了这道行刑书。万幸的是,英宗和孙太后总算坚持不肯将于谦灭族,仅判流放。

于谦之死,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桩奇冤。成化元年(1465),英宗之子宪宗朱见深终于为于谦平反冤案,恢复了他的官爵名誉,谥“肃愍”,赠太保。万历年间又改谥“忠肃”。

于谦是钱塘人,据说曾有一个异僧在他七岁时预言,他将成为“救时宰相”。可叹的是他虽然救了天下却没能救自己。于谦死后,他的女婿将他的遗骸迁返故乡,安葬在西湖边的青山上。于谦墓和岳飞墓遥相呼应。后人因此感叹:“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逼着英宗杀死于谦后,石亨、徐有贞等人又兴风作浪,将自己忌惮的官员都打下狱中,其中被杀的不在少数。后来他们又为了争夺权力发生内讧,英宗终于忍无可忍,不久又找到了襄王当年让帝位、请求尊崇“上皇”的表章,明白了叔父朱瞻□为人忠顺,越发懊悔错杀于谦。终于在复辟后的第四年将石亨斩首(徐有贞则早两年就被石亨给丢出去流放了),曹吉祥一家也于天顺五年被诛。

朝堂上如此折腾,皇宫内的家事也并不省心。

英宗既已重登大宝,当然也就要再次册立皇后。他毫不犹豫地想到了与自己共患难的妻子钱氏。但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忽然发生。

由于钱皇后不但已是严重的残疾,而且病损也完全摧毁了她的生育能力,庶长子朱见深的生母周氏在儿子复立为太子,自己也进位贵妃之后,想到婆婆孙太后母凭子贵正位中宫的往事,不禁心驰神往,希望借此机会自己也能更进一步,尝尝当皇后娘娘的尊贵滋味。

很快,就有一个叫蒋冕(嘉靖年间的宰相蒋冕不幸与之同名)的太监出场了。他向孙太后进言道:“钱皇后既无子又残废,不合适当皇后,应该让周贵妃升为皇后,才不失大明王朝的面子。”孙太后听了也觉得甚有道理。

英宗听说此讯,顿时大怒,将蒋冕贬斥,后妃之位仍如原样。周贵妃的计划以失败告终。她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自己生儿育女又年轻漂亮,皇帝为什么偏偏就要对丑陋又不育的残疾皇后一往情深。只是决定权不在自己手里,无可奈何的周贵妃实在忍不下满腹怨气。

不久后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的主角是都督同知马良。

马良并非寻常臣子,他与英宗年龄相仿,虽是男儿,少年时却生得非常美貌,与英宗还曾经有过一段非比寻常的关系,时人将他看成是汉朝韩嫣、张放一类的人物。英宗复辟以后,马良仍然是皇帝亲信宠臣。他的妻子去世,英宗还给他放了个长假回家理丧。谁知马良利欲心重,还在理丧期间就另攀高门,求娶阳武侯的妹妹,丧事刚一了结,就鼓乐喧天地完婚。英宗闻讯大怒,说:“这奴才竟对妻子如此薄情!”从此再也不召见马良了。

此事终于使皇宫内外的人再一次明白英宗对夫妻之情的重视程度,周贵妃不得不偃旗息鼓。

在丈夫的庇护下,钱氏重新开始了她与世无争的皇后生涯。

钱皇后的父亲早在女儿第一次做皇后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一双儿子不幸在“土木之变”中殉难。钱皇后的大哥钱钦死时只有女儿,总算弟弟钱钟之妻怀有身孕,遗腹生下一个儿子钱雄。对于老丈人的这根独苗苗,英宗格外小心栽培,钱雄在姑父的呵护下迅速晋升,尚未成年就当上了都督同知,升迁到了祖父的官职地位。只是一说起追封钱氏兄弟爵位,让钱雄成为真正的“贵戚”,钱皇后仍然再三推辞。英宗一来是拗不过妻子,二来大约也觉得自己还年轻,钱雄也大有立下功勋再封侯的机会,因此也就不再坚持。

然而英宗没有料到,自己虽然仍年轻,上天给予自己的日子却不多了。

英宗是个多情种子,作为帝王,他有很多后妃,除了始终相濡如沫的钱皇后、太子生母周贵妃,有数可查的还有至少十八名妃嫔。其中有一位刘惠妃,是他除钱皇后以外用情最深的女人。刘惠妃的身世不详,只知道她和钱皇后一样,虽然得到了皇帝的爱情,却始终没能生育儿女,而且很年轻就去世了,她活着的时候封号是敬妃,追封惠妃,谥号贞顺懿恭。刘氏虽然仅仅追封了个惠妃,葬礼的规格却比贵妃还高,英宗亲自料理了她的丧事祭礼,并为她废朝五日。

优柔多情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天顺七年(1463)十二月,刚刚料理完刘惠妃的后事,年仅三十六岁的明英宗就病倒了,病情很快加重,到正月初六的时候已经无法上朝理政,只能让皇太子朱见深于文华殿代理国事。十六日,英宗明白自己的人生将要走到尽头,他召来了内阁重臣和近侍太监,当众口授了遗诏。除了嘱咐太子在守丧百日后尽快完婚,就是叮嘱钱皇后他日寿终要与自己合葬,如今则一定要把刘惠妃迁到自己身边。

这时的英宗虽然已是油尽灯枯,心里却很明白。他对于自己的王朝没有什么不放心的:皇太子已经成人,自己也给他选定了足以承担母仪之责的皇后,还留下了得力忠诚的辅臣班子。他唯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死后,妻子钱皇后的处境。

英宗对于当年太监建议废后之事记忆犹新,他也非常清楚这件事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只是他一直以为自己能够永远将妻子保护在自己的身后,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会死在了前头。他非常担心周贵妃将要报当年之仇,借儿子的势欺凌钱皇后,甚至于废除她的皇后名位,更甚至于逼钱皇后殉葬。

于是,在口授遗诏叮咛之后,英宗还特别面嘱自己的继承人皇太子:“皇后名位素定,当尽孝以终天年。”

这样说了之后,英宗仍然觉得不放心,怕儿子终会屈服于生母的意志。于是他又紧拉着大学士、顾命大臣李贤的手,反复叮咛:“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李贤流着眼泪退出英宗的寝宫,将这句话添在了遗诏册上。

英宗的一生卓有政绩,但是也因为少年无知酿成了险些倾覆国家基础的大难。他留下了“罢宫妃殉葬”的遗言,虽然有很多人认为这与他极力保障钱皇后有关,却无法抹杀这确是一桩德政的事实。在英宗之前,即使是威德的成祖朱棣、仁善的仁宗朱高炽、英睿的宣宗朱瞻基,都没有作出过这个决定,都未能想到要更改这桩自私的陋习。因此,这个决定被称为“千古帝王盛节”,也堪称是英宗一生中最为亮眼的光芒。

明王朝的宫妃殉葬制度,一般认为是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据《大明会典》记载,朱元璋死时遗命所有妃嫔及侍寝宫人尽数自缢殉葬,殉死者共计38人(或说超过40人)。事实上早在朱元璋留下这条遗诏之前,朱明皇室就已经开始了妻妾殉葬之风。

开为夫殉葬之风的皇族贵妇,是朱元璋的第二子秦愍王朱□的嫡妻王氏与次妃邓氏。当朱□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去世之后,这两个女子一起殉葬了。

不过细考王氏邓氏的背景,不难发现她们的殉葬真相不可告人,即:九成九是出自被迫。王氏是元王朝的死忠扩廓贴木儿王保保的妹妹,养爷爷是元王朝的梁王阿鲁台。当两个哥哥为元王朝而与新兴的明王朝兵戎相见干戈不止的时候,年纪幼小的王氏还留在爷爷的封地汴梁(开封)。随着节节胜利的明军攻占汴梁,王氏也就成了明王朝的战利品。为了招降王保保,朱元璋这才选定王氏做秦王妃。然而王保保并不吃这一套,拒不投降。后来王保保死了,朱元璋彻底断了招降的念头,也就不把王氏当回事了,另为朱□选立了一个次妃郭氏,即明王朝开国功臣之一邓愈的女儿。然而邓氏的娘家也未能善保始终,邓氏的大哥邓镇娶了另一位开国功勋李善长的外孙女为妻,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被定为大逆罪诛杀,邓镇也被牵连其中丢了性命。朱元璋对朱□这个儿子也日益不满,朱□死后得了父亲一个带贬义的“愍”为谥号不算,朱元璋就连颁谥诏书都没忘了训斥死儿子“不良于德”。娘家夫家一至若此,王氏邓氏这两个女人除了死,也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

自朱元璋开宫妃殉葬之制、建文帝又追封殉死妃嫔及其家族以后,软硬兼施的节烈之风也就在朱明皇家愈演愈烈,并逐渐波及勋戚大臣之家,随即在民间形成风尚。根据记载,明成祖朱棣殉葬妃嫔十六人,侍寝宫人逾三十人;明仁宗殉葬皇妃有记载追谥者五人,包括生育了三个皇子的郭贵妃;明宣宗殉葬皇妃十人,宫人十余人;景帝死后不但有妃唐氏等数人殉葬,就连他的废后汪氏,若非英宗在大学士李贤劝阻下改变主意,都差点儿抛下两个女儿被殉葬了。

除了皇帝的妃嫔宫娥从殉,亲王郡王的妻妾殉葬者也众多。

从各种记载来看,殉葬的皇族女子中或者也不乏自愿者,如朱元璋的第二十四子郢靖王朱栋嫡妻郭氏。她与朱栋感情很好,前后生育了四个女儿。由于没有儿子,朱栋死后封国被除。郭氏大约是思夫心切,又自责未能为丈夫生下继承人,便在朱栋去世一个多月的时候自杀了。

然而在大多数时候,殉葬的女人都是极其不甘愿的。成祖朱棣宫妃韩氏是高丽人,在朱棣死后曾经多次哀求能回归故里侍奉父母,都被成祖之子仁宗断然拒绝,最终不得不自杀殉葬。没有儿子的王妃嫡妻虽然也殉葬,多数也是迫于皇家惯例;至于大臣之家的殉葬事例就更是瞒不了明眼人。曾有好事者统计过殉葬的勋戚之家女子名录,总结出尽是姬妾从殉,感愤之下讥讽道:“烈妇俱妾媵,岂妾独厚,而妻独薄耶?意者有吕后、袁绍夫人之妒,而出于不得已也。”

同类推荐
  • 多彩的人生

    多彩的人生

    本书展示了曹春晓院士成长、成熟、成功、成名的绚丽多彩的一生,重点讲述了其开创和谱写航空钛合金的历史。相信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 开创盛世:康熙

    开创盛世:康熙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创盛世:康熙》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康熙的生平事迹。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发明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发明家

    本书选取了世界上最卓越的20位发明家,介绍了他们的生命历程、主要发明、人生格言等知识,语言优美,图文并茂,知识性与可读性强。
  •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精选了林肯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忽必烈传

    忽必烈传

    元世祖忽必烈在一批蒙汉臣僚的帮助下,依照汉法建元改制,所制定和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政策,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础。本书讲述了忽必烈波澜壮阔、传奇辉煌的一生,让读者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
热门推荐
  • 食梦为香

    食梦为香

    巷口不算太宽,容得下两辆面包车过,但古扬觉得这里应该很少人来。天色黑的快,整条小巷已经完全笼在一片黑暗里。好像闭上眼睛,黑暗里的东西会慢慢爬出来跟你捉迷藏。
  • 末日猎魂小队

    末日猎魂小队

    无超人,无异能,无飞天遁地。在这个丧尸肆虐的时代,我只想......活下去!
  • 传说之蔚蓝之地

    传说之蔚蓝之地

    混沌初开,世界本无万物归一,天地沉浮何人所创?无人能知划天纳地,万物任其为尊只奈心中顿,袖手而去留于大千世界,任其风云起伏无主之地,任何问鼎?待看今朝,容我细细道来
  • 探寻恐龙的足迹

    探寻恐龙的足迹

    久远的时代,庞大的主宰者,神秘的史前世界,尚未破解的谜题。它们曾经是这个星球上的唯一霸主,它们曾经漬绎了波澜壮阔的进化史。恐龙对人类来说是一群神秘的生物,它们生存于几百万年以前,主宰地球达一亿七千年之久。迄今为止,人类巳经发现了上百种恐龙化石,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本书汇集了恐龙家族中的众多种类,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它们的习性和特征,为你打造一场别开生面的恐龙盛会。
  • 盘龙之幽冥白虎

    盘龙之幽冥白虎

    虽然是盘龙同人小说,但没看过的也没大影响,境界提升比较缓慢,金手指不多,不同于大多数同人抢原著主角机缘几万字就到神域
  • 无量想像

    无量想像

    天马行空的想象,不受节制的想象,汪洋恣肆的想象,出神入化的想象,让想象自由释放,让想象不羁狂奔,让想象野蛮生长,让我们一起纵情想象吧!
  • 朝来暮雨晚来风

    朝来暮雨晚来风

    讲述一个中国经济发展中曾经黄金十年的地产行业里职场斗争故事,她,从一个无名小辈,历经职场洗礼、拼搏奋斗,最终走向成功。在事业奋斗的路上她曾经迷蒙,苦闷,徘徊,性好曾经有他相伴,但她终究还是难以抉择。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三峡那个桃花村

    三峡那个桃花村

    有位学者说:“中国几千年不散不败,这个凝聚力大概不是靠经济的力量,因为我们曾经落后过;也不是靠军事的力量,因为我们曾经被侵略过。中国历经艰难而弥坚,靠的是文化的凝聚力。”看看“春节”的强大磁场,你就不会怀疑这话说得很真实。再看看我们的下一代狂热地爱着、过着各种洋节,接受各种外来文化的熏染,而世风迁移,课本和课外读物中民俗文化的缺位,导致年轻一代民俗观念的淡漠和匮乏。因此,本书有意关注并表现中华民族特别是三峡地区的民俗风情,它在书中出现不仅是一个自觉者的努力,更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反映。
  • 青槑竹马

    青槑竹马

    夜色未央,残羹已凉,眉眼星波,兀自成霜。-题记他与她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两人十岁相识,十六岁相恋,二十岁分开。阿槑与他二十三岁相遇,至二十七岁,亦是四年,可这四年和他们那四年相比,着实算不得什么。阿槑自诩一生什么都可以将就,但唯独爱情不行,爱情于她而言,一生只有一次,一生只够爱一人。我们看不透依稀是掌心的轮廓就算大手牵小手刚好吻合也抵不过别个她的温柔缱绻耳鬓厮磨愿你我将红尘往事恩怨情仇皆看破待来生风月场中桃花林里就此别过也不枉今世相互折磨为彼此失魂落魄可云景怎肯轻易放她走:“哪有招惹了就这样跑开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