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9100000027

第27章 狸猫何曾换太子(3)

真宗抱病日久,不免担心自己天年将尽,偶然也有过让皇太子监国的想法(注意是“偶然”。事实上两年前他健康之时,连立太子都是很不情愿的,唯恐一旦册立太子会形成“朝中二君”的形势)。而这个偶然的想法他曾和自己的亲信太监周怀政商量过一次。

而这个周怀政是属于“寇准派”的,而且立刻就跑去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寇准。寇准自然对这种前景心驰神往——太子才十岁,他能监国吗?实际上的监国者那不就是以寇准为首的士大夫了?不但可以彻底消灭丁谓一派,更能够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寇准兵行险着,决定打铁趁热,立即抓住一个机会向真宗提出让太子监国、并罢免丁谓的建议。而真宗表示同意。

寇准回到家中,立刻找来当初拒绝草拟立后诏书的翰林学士杨亿,让他起草太子监国诏书,并承诺:一旦罢免丁谓成功,就让杨亿顶上丁谓的肥缺。

杨亿这头关门拟诏,那头眼看成功在望的寇准心情大好,不免多喝了几杯,兴奋之下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计划泄漏了出来。而这番酒后的言语几乎是立刻就被丁谓知道了——明摆着是在大庭广众下说的,这样的大事在前,杨亿都知道关门谢客,他居然还忍不住酒瘾,没福啊没福。

丁谓得知这样的消息,不啻晴天霹雳,立即开始了对寇准的诋毁,倒过来要求真宗对寇准撤职查办。而真宗病中记性奇差,更有可能他对周怀政所说的本来就是没成算的事,因此他这时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曾对寇准说过的话,立即同意了丁谓的主张。

几杯老酒,断送了寇准的锦绣前程,他被罢相了。李迪成为新相。

其实说起来,真宗当年的太子之位,还有寇准在太宗面前力保之功,他刚直不阿、疾恶如仇、有胆有识,是第一等的人物,可是水至清则无鱼,他并没有宰相容人的气量,更过于豪奢狂放,这桩大事就这样砸在了他手上。

再者,寇准与皇帝身边的太监结交得如此之深,又急于让太子监国,更是严重地触犯了真宗的“皇权”大忌,就算他出发点再高尚,也是难以自圆其说的。真宗是病得昏了头,寇准是喝酒昏了头,也是怪不得事情会急转直下了。

周怀政眼见事情不妙,怕自己被追究,居然想出了一个胆大包天的主意:废皇后刘娥、奉真宗赵恒为太上皇,逼其禅位于太子赵祯,召寇准复相。

然而周怀政找错了合作伙伴,反被平日的好友杨崇勋、杨怀吉向丁谓告发了。丁谓立即换上便衣乘着妇人的车辆连夜联络党羽,次日便禀报了真宗。同时,当初寇准与朱能伪造“天书”一事也被丁谓揭发。真宗勃然大怒,恨不能立即要了寇准的命,幸亏李迪从中周旋,最后仅将他贬为相州知州(不过丁谓又擅改旨意,一个月后寇准便成了道州司马)。

为官做宰之人,权力倾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谁是谁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够用夺取来的权力为百姓为国家效力。不幸的是,在这一场政治斗争中落败的寇准,才是一位忧国忧民的人物,而取得胜利的丁谓,却是完全不可与寇准同日而语。

而真宗到这个时候,也算是彻底地病糊涂了,已经到了言语错乱的程度。寇准远谪很久之后,他忽然对左右发问:“我很久没看见寇准了,他到哪儿去啦?”左右面面相觑,都不敢回答。

而另一次的胡言乱语则把新相李迪给赔了进去。

一天会见辅臣的时候,真宗忽然发怒,说:“皇后越来越不像话了,昨天把妃嫔都唤到她那里去,不让任何一个亲近我,把我一个人丢在寝宫里。”李迪作为首辅大臣,再加上从前就对刘娥没好感,此时便开口道:“既然皇后如此张狂,皇上就该以国法治她。”正在李迪就怎样处置刘娥一事向真宗进言到热火朝天的当儿,真宗忽然清醒过来了,坐在椅上越听越不对劲儿,出声道:“这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处置皇后?”众臣都不明所以,便将缘故复述了一遍。真宗大惑不解:“我真说过这样的话吗?没有的事!”李迪目瞪口呆自不必说,而从此刘娥更与这位宰相结下了深仇。(她不舍得跟自己的病老公过不去,灭个把李迪却是不在话下。李迪虽然是冤枉,但也算为君分忧吧。)

李迪不久便罢相。此时真宗已病得很重,觉得有必要作出安排,便在承明殿召见群臣,宣布:此后由皇太子赵祯在资善堂听政,皇后贤明,从旁辅助。这其实是在名分和事实上,都认可了刘娥裁决天下事的权力。

因此这个决定不能不引起朝中大臣们对太子前途的担忧,他们几乎都知道刘娥并非太子生母。更是对此心怀忐忑——何况生母又怎么样,为皇权杀亲子的生父生母还少了吗?

副宰相王曾决定通过钱惟演向刘娥进言:“太子年幼,非皇后相助不能成长立足;而皇后如果不倚仗太子的名义,人心也不会归附。(现在太子前途摇摆,权臣心怀鬼胎)皇后如果在此时对太子格外加恩,太子才得平安;只有太子平安了,皇后和刘氏一族才能有倚靠、才能平安。”

刘娥采纳了王曾的劝告,她和杨淑妃一起恪尽母职,对赵祯关怀备至,视若己出,即使是日常饮食也必定要亲自过问,母子之情溢于言表,使得某些想离间刘娥赵祯关系之人不敢妄想。

乾兴元年(1022)二月甲寅,五十四岁的赵恒病逝于延庆殿,遗诏曰:太子赵祯即位,皇后刘氏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处分。而小皇帝赵祯这时只有十一岁,实际上就是由刘氏处理政务。

这是大宋王朝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太后临朝,怎样安排便成了大臣们的当务之急。王曾建议仿东汉制度,太后坐左而幼帝坐右,五日一至承明殿垂帘听政。偏偏丁谓一心想要专权,因此他抢先一步,通过宦官雷允恭取得了刘娥的同意,颁布了一道懿旨:“每月初一、十五两日皇帝上朝;大事都由太后召集宰相们当面商议决策;日常军政则由雷允恭代为转奏太后,由太后处理。”王曾对这样的安排十分焦虑,可是也无可奈何。

自此,所有的奏章在交给皇太后刘娥之前,都通过雷允恭先到丁谓这里打个转,他看着顺眼的内容才能呈到刘娥面前。面对同僚丁谓动辄便拿“太后”出来压制不同意见;而面对太后之时,他则拿“群臣公议”出来胁迫。

自认已经是独揽朝政的丁谓逐渐得意忘形,先是一个劲儿地给自己加官晋爵,然后便想要借刘娥之手将自己的死仇李迪、寇准等人置之死地——在刘娥发下的贬谪诏书里夹带刀剑,密令使者不拿出诏书宣读,直接逼令他们自尽。总算两人命大,都识破了这个诡计。

从矫诏一事可以看出,丁谓以为刘娥不过是个女子,而且已年过半百,自己完全能够把她控制在股掌之中为所欲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甚至不在乎身后名声。然而他低估了对手,刘娥很快就察觉了他的不轨企图,并且决心在他根基未深之前除掉他。当初在后位不稳的情形下刘娥必须培植自己的势力,对丁谓等人的不法举动睁只眼闭只眼。而如今真宗传下遗诏,太后听政已经得到了众臣的认可,丁谓及其党羽雷允恭等人还企图擅权,也就算是自寻死路了。何况丁谓早已声名狼藉,刘娥又怎么会愿意因为他而影响自己的声誉。

不久,雷允恭为真宗陵寝监工之时,未经刘娥首肯便擅移地穴,谁料所移的方位是个泉眼,是风水中的“绝地”,刘娥大怒,立即将雷允恭下狱严查。

王曾得了这个机会,想要连丁谓也一起拔去。于是向刘娥揭发说丁谓对雷允恭有意护庇,是因为这个擅移皇陵的主意出自于丁谓,他想要坏了皇家风水,图谋不轨——“包藏祸心,故令允恭擅移皇堂于绝地”。

刘娥其实很清楚丁谓和雷允恭在此事上并没有如此大过,也很清楚王曾的用心,不过王曾此举正中她的下怀,因此她将计就计,假装对王曾所言信之不疑。

丁谓听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连忙跑到帘子前面为自己辩白,正在说得唾沫横飞、指天誓日的时候,内侍却卷起了帘子,问他:“相公在和谁说话呢?太后早就走了。”——这是政治事件而非刑事案件,在这方面,刘娥在事发之前便已作了选择,又怎么会愿意听取什么呈堂证供呢!

当年六月,雷允恭被诛,丁谓罢相贬谪。此时,距他企图杀害寇准、李迪未遂的时间还不到半年。

丁谓被贬出京之后,刘娥采纳了王曾的建议,开始和仁宗赵祯一起听政决事,正式垂帘。

九月,真宗灵柩入葬永定陵。——在下葬之时,刘娥再一次采纳了王曾、吕夷简的正确主张,将“天书”作为随葬品一起埋入永定陵,总算终结了虚耗大宋国力十余年的“天书奇谈”,还了政治与社会环境一个清静。

天圣元年开始,皇太后刘娥成了大宋王朝真正的统治者。虽然如此,刘娥也知道,自己出身卑微,大宋王朝又是士大夫为尊的大环境,因此她需要大力抬高母家的地位。

刘娥首先一而再地为自己的祖宗追加封赠——加到最后,曾祖父刘维岳成了天平军节度使兼侍中兼中书令兼尚书令,曾祖母宋氏最后封到安国太夫人;祖父刘延庆成了彰化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兼许国公,祖母元氏封齐国太夫人;父亲刘通成了开府仪同三司魏王,母亲庞氏封晋国太夫人。

饶是如此,她仍然觉得底气不足,早在真宗大中祥符年间的时候就曾经想跟右谏议大夫刘综攀亲戚,刘综硬邦邦地回答:“我家没人在宫里。”刘娥只得罢休。如今刘娥当了皇太后,想要为家族攀高的想法又再一次冒了出来。她派人将满朝刘姓官员的家世都逐一调查,最后发现龙图阁直学士刘烨家的族谱不但齐全而且家世显赫,整整十二代祖宗都是出仕为官的。刘娥立即召见刘烨,主动向他套关系,说:“咱们都姓刘,把你的家谱给我看看,说不定我跟你还是亲戚呢!”

刘烨是谁呀?他可是“宋朝的士大夫”,清高得很,根本没有和当朝太后拉关系的兴趣,连连摇头,不愿把家谱拿出来。谁知刘娥一心想攀亲,根本不觉得面子上有什么下不来的,一个劲儿地凑上去问。刘烨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心急之下只得假装突发急病,当场晕倒,这才在手忙脚乱中被抬着逃出了宫,事后坚决要求出京当地方官,刘娥只得由他去,再不提认亲一事。

认亲不成,刘娥便专心栽培“哥哥”刘美的子侄亲友。

刘美本人早在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就已经去世了,真宗对他的死非常伤心,废朝三日,并追赠他为太尉、昭德军节度使,他早死的前妻宋氏为河内郡夫人。刘美的长子刘从德当时年仅十四岁,升为供备库副使,次子刘从广才刚出世也封了个内殿崇班。

真宗去世之后,刘娥待刘美的儿子女婿也如同待自己的亲生孩子,百般照顾。

刘美的女婿马季良,原本是个茶商,靠岳父的荫庇在真宗时入仕为官。这倒也罢了,偏偏刘娥敢想敢干,非要让他当史官。这可是个非才子不能入的地方,是一定要经过考试的。刘娥当然知道女婿的才学有几升,马季良才入考场,她就派内侍去赐食。太后有所赐,那是得要立即拜领开吃的,否则大不敬。几位考官没得办法,商量之下只好让马季良去大吃特吃,哥几个自认倒霉,分头帮这位考生答卷子。考官们答出来的卷子,水平哪有不高的道理!于是马季良才名远扬,不但进了史馆,还一直干到了龙图阁直学士。

同类推荐
  • 漂泊者萧红

    漂泊者萧红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天才女作家萧红的最新传记。萧红一生追求爱与自由,为了反抗父亲指定的婚姻,她弃家出走,从此开始了漫长、曲折、艰苦备尝的流亡生涯。她先后坠入爱情的陷阱,在贫病中极力挣扎,最后客死于南方孤岛香港,年仅三十岁。
  • 杜兰特和斯隆:通用汽车两巨头传奇

    杜兰特和斯隆:通用汽车两巨头传奇

    他们在各方面都正好相反。威廉·克拉波(比利)·杜兰特,一个从高中辍学的学生,是个浮夸的梦想家和赌徒,重视人际关系,喜欢冒险。而小阿尔弗雷德·斯隆则是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工程师,是严厉的管理者和经理人,重视数据和逻辑(当然还有利润)。比利勇敢地蔑视当时的工业和金融巨头,奋然创办了通用汽车公司。斯隆则将其转化为世界上最大而且最成功的企业,不管怎样,今天,全球各个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都还在应对他们两个入在20世纪前50年所创造的那些先例的影响。
  •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华人十大科学家:钱学森

    华人十大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男,汉族,浙江杭州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95年5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原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更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江泽民主席为之题写了馆名。2011年,上海交大也建成钱学森图书馆。同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钱学森》由童苏平、邢娓娓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刘勰与《文心雕龙》

    刘勰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一部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门著作。它总结了齐梁以来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使之上升到文学理论层面,而且还运用这些理论对各个时代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文艺创作理论集大成之作。它的作者刘勰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
热门推荐
  • 美人在望

    美人在望

    少年不知愁滋味,我们总是太单纯、太早太早就爱上那个人。然后在漫长的岁月里,在爱情的苦海中浮沉,独品爱恨欢悲。若爱上他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错误,她的人生是不是要将这个错误更正?还是孤注一掷的继续将这个错误延续至终?人生只若如初见,定不负相思意。
  • 知与道

    知与道

    有点儿诡异的作品。没事可以看看,打发打发时间。谢谢。
  • 三梦三醒:缠情转

    三梦三醒:缠情转

    他寻了她三生三世,她负了他三生三世他用最后一世结束了自己的爱情,可她却选择了纠缠
  • 大商之道:《道德经》的商业大智慧

    大商之道:《道德经》的商业大智慧

    大道智慧研究院院长张珈豪老师,将用国学经典《道德经》来为企业家排忧解难。在《大商之道:<道德经>的商业大智慧》一书中,张老师以《道德经》为纲,通过示弱、利他、知人等传统道家思想来提升企业家在领导力、营销力等方面的把控能力,从而帮助他们从繁杂的具体事务解脱出来,实现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 死尸默示录

    死尸默示录

    作为一个大一的新生,我来到了一个看起来历史很悠久的大学,这个学校的前身是一座小学,似乎隐藏了什么秘密不让人知道,而在无意之间,我和几个人似乎踏进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空间,未知的恐惧,可怕的鬼神,泯灭的人性,一切的一切,都扑面而来……我们该如何是好?
  • 超级召唤之英雄联盟

    超级召唤之英雄联盟

    元素的咆哮,巨龙的展翅。恶魔在地底虎视眈眈,原初契约被撕毁。位面战争一触即发。且看萧灿如何带领英雄们席卷天下。剑术?我有疾风剑豪以及几大剑圣。魔法?我有铸星龙王以及无数法师。携百位英雄,造不朽功绩
  • 天式:金贵

    天式:金贵

    在天式的早期,用诙谐的语言,和一个个穿插着玄学知识的小故事,生动描绘出一个刚走出山村的少年,小白的质朴,和隐藏在狂放不羁外表之下的自卑,狠辣,及坚韧。小说中期,会用紧凑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幻想,把一个个高潮跌宕的故事情节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段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征伐西方和东瀛,扬我国威。后期,纯幻想情节,故事的背景建立在三皇五帝,五族并立(人族),百族争锋(蛮荒)的宏大场景下,主角小白一路劈波斩浪,攀上顶峰。最终,主角千年修炼得道,渡劫飞升时,洞彻前世今生,因果万般,做出了自毁的抉择……
  • 脚踏山河

    脚踏山河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既然世间容不下我这个人,那么我就将这个世界踏在脚下。既然世人说我是魔王,那么我就追寻魔道给你们看看什么叫做魔王。
  • 逐仙大道

    逐仙大道

    何为仙道,仙道是机缘、是天赋?而这一切少年都没有,他有的是汗水、是坚持,让我们来看一看少年慕云怎样踏上仙路。
  • 奇幻穿越之帝后情仇

    奇幻穿越之帝后情仇

    曾经,为了攀上皇后这个职位,婷希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害死了不少条性命,一个如此恶毒的女人,帝王也渐渐冷落了她,对她只有深深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