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2600000008

第8章 葬俗

自明代段坚大力倡导,兰州丧礼、葬俗遵循儒家之礼,只有个别礼数与之有所出入。

年事已高的老人,久病不起的老人,其子女就要分工准备后事。其女预备寿衣,也叫老衣,要选在闰年闰月缝纫。衣料一般为绸子和布,忌用缎子和毛衣、毛料,前者怕断子绝孙,后者怕转世为禽兽。颜色红、青、蓝不拘,但共做单、夹、棉衣七身衣服。其子做棺材,也叫寿材或“老房子”。以象征长寿的柏木、松木为最好,忌用槐木等杂木。要油漆彩绘棺材,以大红色为基调,前后饰木雕或沥粉泥塑的“前蟒后鹤”浮雕。前面是蟒。五爪为龙,四爪为蟒。蟒讲究三翻身,腾云驾雾,海潮澎湃,四爪分布四角,定格踏、挖、蹬、拿四个动作,其中右上角的爪子拿着一枚火珠。后面是鹤,长喙衔一枚灵芝草,一爪站在石头上,另一爪拳起,展翅欲飞。左右两侧的棺身上,彩绘山水、翎毛、花卉、人物等吉祥画图。其内容一般为福比南山、一路荣华、梅兰竹菊、二十四孝、八蛮进宝以及暗八仙,即八仙所持的器物。色彩绚丽,寓意深厚。

棺材是入殓亡人的器具,本应漆为黑色等凶色才与其气氛相合,何以兰州的漆成大红的吉色呢?传说与明代兰州进士彭泽有关。彭泽文武全才,为政清廉,战功煊赫,著作等身,官至太子少保、右都御史,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正德、嘉靖间,彭泽两次被诬而罢官。太子登基后为隆庆皇帝,即为彭泽平反昭雪,官复原职,谥号襄毅,并遣官致祭。民间传说,新皇帝特赐彩绘大红棺材,重新厚葬。棺材大红色,绘前蟒后鹤,就是彭泽官位品级服色的再现,后来民间也以采用彩绘大红棺材为荣。再者,七八十岁老人故去了,其后人当着喜丧办,也称“红白喜事”,因之彩绘大红棺材也是情理中事。

死者弥留之际,亲属为之穿好寿衣,在上房设灵堂,或在院中搭灵棚,张贴挽联。置春凳或门板,板上横铺三缕麻,再铺褥子,停灵其上。灵两侧铺麦草,供孝男孝女跪卧守灵。灵前置供桌,摆放献饭、盘(顶端嵌一枚红枣的白面馒头),燃香、点长明灯。桌前放凉浆罐子,每顿献饭都搛少许入内,下葬时放在棺前。还放瓦盆,焚烧往生钱。请道士或长者将麦麸从灵前撒至大门外街道上,谓之“开路”。在大门外侧出白纸“殃状”,正中大书“恕报不周”,左下方小字写“某氏之丧”,亡人生卒年月时辰,吊唁和安葬日期,有功名的写上科第、官爵,最后写丧家、孝子姓名,以告知家遭不幸,弥补报丧中的疏漏。

明清以来,亲属根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穿戴五种不同的丧服,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称之为“五服”。每一种服制都有特定的服饰、居丧时间和行为限制。斩衰服是丧服中最重的一种,将粗白布、粗麻布剪断,不缉边,俗称“毛边”,腰系粗麻绳,称为“绖”,以粗麻布为孝帽,用两股称为“绖”的细麻绳系住,称为“双箍”,穿粗麻布鞋,拄着用粗麻布缠裹的哭丧棒,散发。妇人穿粗麻布衣,用麻辫当“腰绖”,头戴麻布尖尖帽,用粗白布当“首绖”,不拄哭丧棒。斩衰服主要是子女为父母所服,要到三周年时才释服。齐衰服,要锁边,“首绖”用细麻绳一条系住,称为“单箍”,其余跟斩衰服相同。主要为祖父母所服。大功服用麻布,小功服、缌麻服不加麻布。“五服”外的亲族用麻布,“首绖”用白布。富有人家,不论有服无服,都提供麻巾、絰布,俗名“散孝”。至晚清,丧服用大布,加穿极粗麻布衣,帽子与鞋也用大布和粗麻布。搭的赙金从厚。富有人家向内外亲属、五服以外亲族遍发白布“散孝”。

晚清至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丧礼、葬俗大致如下。孝子拄哭丧棒向亲友报丧,逢人就磕头,故有“孝子见了狗都要磕头”的说法。还要请黄喇嘛、青衣僧、道士念经,超度亡灵。孝子孝女,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为之守灵、哭丧。停灵时间三至四天,称之为“前三后四”,即子时前亡故的停三天,子时后亡故的停四天,不能延长,故有“亡人盼土如盼金”的说法。亲友吊唁,赠挽幛、童男女,搭赙金,点香,焚纸,磕头,孝子跪灵,哭丧,招待吊客以丧宴。办丧事,人来人往,招待吃喝,相当费钱、费粮,因此,有“亡人不吃饭,一天两斗半”的说法。倘若亡人是年长女性,孝子跪下,就要听任娘家人“摆威(读wai)”。娘家人根据孝子平日对亡人的奉养、孝敬情况,予以评论,奉养好的、孝敬的,赞扬几句,不好的,予以训斥,情节恶劣的,夺过哭丧棍,当众责打。

先由孝女送铭旌和引魂幡,均用红绸制成,兰州人讲究“七尺明旌八尺幡”。明旌上书亡人姓名、身份,当官的书“某官某公之柩”,平头百姓写“某公某氏之柩”,铺在棺盖当中。引魂幡用竹竿挑起,彩纸华盖下悬一红绸带,上书亡故年月、亡人姓名、里贯、身份等,末了照例书:“真魂正魄,附此华盖,引导而行。”悬坠小铜铃。华盖的六角缀六片小幡,坠六枚小铜铃,分书:“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也有分写《中庸》六句话的:“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

出殡前夜子时入殓,棺内事先用纸裱过,棺底用麻钱摆为北斗七星,铺一层往生钱,顺长铺一层麻。长者指挥,孝子抱头,其他人分别提起麻缕,将亡人装入棺内,抽去麻缕。长者用棉花蘸酒擦拭亡人面庞,使洁净,整理衣冠,盖上被子,再拿往生钱包裹胡墼,或拿亡人生前看过的书籍,填充棺内空隙,以固定遗体,以免抬行时走作。然后虚掩棺盖。倘孝子、孝女在外地时,要等其奔丧而来,瞻仰过遗容后,方能盖棺。

下葬前都要经堪舆家看好风水宝地,提前打好墓穴。起灵时,由长者指挥,揭开棺盖,让孝男孝女亲友再次瞻仰遗容,盖棺,砸入隐钉,孝子孝女号啕大哭。大孝子将烧纸瓦盆顶出大门外,掷地而碎,返回,背着棺材头,亲友帮抬起灵。富有人家雇佣麻衣铺的伙计打墓、抬灵、运灵、埋葬。他们用“柳车(读ju)”抬灵,它用两根辕条制成,形如大车排,又像担架,前后各置四根横杠,共用十六个人抬。这时,留守者有的收拾灵堂、灵棚,有的将跪灵之麦草扫至大门外焚化,起灵者跨火而过,再抬至车上,孝子拉纤,孝女两侧扶棺,由大女婿打起引魂幡,在灵柩前导引,据说可以照明,引领亡灵。车后跟着送葬亲友,拿着童男女等纸活,沿路抛洒卖路纸钱,送往墓地。一到墓地,一群小伙子扑将上去,争抢引魂幡,把一条红绸,撕得四分五裂,有的把手都勒破了,为的是抢上一块,缠在裤带上,据说能够辟邪。抬棺材绕墓穴一周,然后下葬,填土成坟,孝子献祭,焚烧往生钱、纸活,哭丧,孝子向亲友磕头致谢。送葬者回家,都要在大门口用掸子打土,在置有切刀的脸盆里洗手,据说能够祛除煞气,方能进入院内。丧家准备丧宴,款待送葬亲友。

葬后每晚要送一次“水火”,即烧一堆煤火,搭一口小砂锅,盛面汤、肉菜,一次比一次远,共三次,末一次送到坟上,丧家烧纸祭奠,称之为“攒三”。每七天烧一次纸,共七次。富有人家逢七,要请和尚、道士做法场,念经超度亡灵。百天日、周年、二周年、三周年,都要上坟烧纸,富有人家则要做道场念经。三周年时,要将椭圆形的坟堆,堆为圆锥形,并树立墓碑。

1958年,曾试行水泥棺材,但因诸多不便而废止。60年代,国家推行火葬,多数市民逐渐接受,丧礼葬俗转向简易,禁止做道场念经。80年代以来,又兴土葬,有钱的重金购置豪华葬地,安葬棺材或骨灰盒,小型彩绘大红棺材应运而生,用来盛骨灰,并播放颂经磁带追荐亡灵。

明朝前期,兰州军民杂处不下一万家,凡遇丧事送终卜地而葬者,只有十之二三。有的无力土葬,火葬后收拾余烬,安顿在荒山野沟里。有的迷信阴阳关于风水福祸的谬论,什么山向不好,时辰不吉,避什么年煞、月煞,或因财力不逮,就把灵柩寄放在寺庙道院里,棺材累累,山岩洞壑中,用胡墼砌住,称“丘”,也即暂厝的意思,以从容择牛眠地,选吉辰,隆重安葬。

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巡按陕西监察御史邹永昌见此情况,大为不忍,就在兰州城南龙尾山下萧家坪置义冢,严立条规,引证《礼经》,批驳谬论,划分地块,令军民将其先人遗骸全部安葬在义冢,无主遗骸聚集起来安葬,称为“丛冢”,扭转了厝而不葬的陋习。后来,一些官员又在广武门外、东稍门外、东五里铺设置义冢。义冢也称“漏泽园”,即官设的丛葬地。

明清以来,在兰州为官、游幕、经商、开作坊的,亡故之后,无力归葬原籍的,就由各省同乡出资,购地设义园,暂厝灵柩,以备条件成熟而归葬,倘无力归葬者,就地安葬。由于这些人都从东南各省而来,义园均设在兰州城东稍门外,乃至东岗镇之间的东川。有陕西义园、山西义园、江南江西义园、全浙义园、福建义园、两湖义园、直隶山东义园等。其中的江南江西义园建于嘉庆七年(1802年),亦称“两江义园”,由状元翁同龢书写,坐北向南,前有厅廊,后为墓园。墓园围墙轮廓是椭圆形的,祭厅是江南飞檐高翘的马头墙样式,还树立一根高高的旗杆,远看像一艘帆船,因之,这一带称为“一只船”。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围炉夜话)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围炉夜话)

    此书不以逻辑严密的专论见长,而以短小精辟、富于哲理的格言取胜。其以处事做人为中心,分别从“修身、处世、谋略”三个方面,阐释“立德、立功、立言、立业”的要义,揭示人生价值的深刻内涵。书中隽语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使先哲智慧带上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人情味,让您在轻松愉快中领略其蕴含的深刻道理。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百战奇略)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百战奇略)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重庆往事

    重庆往事

    重庆,是一处很特别的地方。重庆城,是一座极其特别的城市。重庆人,是一个极富个性的群体。作者以细腻优美的笔触,深入重庆历史与现实的角角落落;以个性感悟又略带伤感的记忆,捕捉重庆那些美丽且具价值的人文画面;以现代时尚的旅游视角,描绘勾勒出重庆一幅幅立体多面的绚丽图景。
  • 汉民族发展史

    汉民族发展史

    本书以研究汉民族发展源流为对象,对汉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特征、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审视,综合了几十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材料翔实,并有不少创见,填补了民族学研究的一项空白。可供学者、大学生和关心改革与民族前途的读者研究、参考。
  • 丧葬文化

    丧葬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丧葬文化》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丧葬文化相关知识。《丧葬文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古剑奇谭之千年爱情

    古剑奇谭之千年爱情

    一个初中女学生意外穿越到了古剑奇谭的时代成为了风晴雪的妹妹,她会怎样改变晴雪的命运呢?屠苏和晴雪最后在一起了吗?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有趣的事呢!
  • 娇女惹桃花

    娇女惹桃花

    男科病女医生,外表光鲜,职业高尚,没有人曾想过她乃宅女一枚!一朝穿越成地位低下的花楼女子?雷!异世风云,她凭借着智慧走进了龙祥国最大的书院,美男环绕,增长学识是其次,努力成为抢手的香饽饽才是当务之急!(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健康食物搭配450例

    健康食物搭配450例

    本书根据中医营养学理论,介绍了各种食材的特性,并结合现代营养学研究成果,将各种食材所含的营养物质以及功效一一列举,组合搭配,并按功效分类。
  • 超甜蜜恋爱指令

    超甜蜜恋爱指令

    本书是由莎乐美编写的长篇小说《超甜蜜恋爱指令》。《超甜蜜恋爱指令》的内容简介如下:喂,别再靠近了,再靠近我,再靠近我,我就不客气把所有变装手法都用在你身上。被“冰山”逼到抓狂,酷爱帮人变装的少女终于奋起反抗了!只是,等等……“冰山”什么时候开始融化了?那扬起的嘴角是在微笑?那樱花瓣的嘴唇说的是告白?不就是用几次拥抱换到了帮他变装的机会吗,为什么心跳还在加速,糟了,该不会是被他那句“只要是你的指令,我都会执行”震惊到了吧?呜呜……体内的变装因子快点把完美的脸毁隔绝在外!甜蜜的指令,甜蜜地执行……
  • 不朽回忆录

    不朽回忆录

    那时,大约已是第六时辰,遍地黑暗,直至第九时辰。太阳失去了光,直至圣殿的帐幔从中裂开。至此希望的火种被暴雨浇灭,而当代再也没有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继承使命吧,流亡人间的窥视者;或将其抛弃,让它重归为零。
  • 控世之主

    控世之主

    掌控大陆,唯我独尊,脚踏八荒,手拿日月,瑰宝,丹药数不胜数…………
  • 灭道崩天

    灭道崩天

    太古时期,人族欲建天庭,统领混沌,万族反抗,致使混沌崩裂,化为无数大陆和星河,空间碎裂,又致异族入侵,仙皇后裔兰若天,自创武道,成为万族第一天骄,率万族天才激斗入侵异族,最终燃烧自身,化为一片大陆,永镇异族,这片大陆名为‘兰陵’。若干年后,落魄将门之后叶恨,得兰陵武道传承,踏上修炼之路.....
  • 鱼化龙传说

    鱼化龙传说

    一条小鱼儿上演的鱼人之恋,在种种机缘与女主角的协助下,成功跃过龙门,成为翱翔天际之真龙,鱼化人、鱼化龙、龙化万物,龙的传人请看鱼化龙传说。
  • 责任比黄金更重要

    责任比黄金更重要

    此书是一本完整阐释责任意识的权威读本,是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提升责任感,树立完美职业精神的必读之书。《责任比黄金更重要》结合员工的工作实际,用大量生动翔实的材料和案例,详细阐述了责任的重要性,倡导人人负责的企业文化,目的在于培养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 凌阁芳菲

    凌阁芳菲

    这是作者出版的一部古体诗词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分诗词作品,分绝句、律诗、词、对联共四卷。这些结集出版的诗词作品,绝大部分发表在红网,被人称为“月下古典诗派”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