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6900000003

第3章 企业的经营环境

任何企业的经营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与调整,必须依据企业的经营环境而进行;企业的制度改革及自身的发展壮大,也必须同一定的环境相适应。因此,研究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就必须认真地研究企业的经营环境。概括地讲,企业经营环境包括两大类: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决定了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和生产经营状况。本章通过对企业经营环境各具体因素及其变化的分析,探讨了改善企业经营环境的措施,努力谋求企业外部经营环境、企业内部条件与经营战略之间的动态平衡。

第一节 企业与经营环境

一、企业经营环境及其分类

企业是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组织,其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同各种环境因素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谋求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认真研究企业所处的环境状况,深入了解自身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保证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和适应性。

所谓企业经营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不可完全控制的各种因素的总称。因此,企业经营环境是由多种多样的因素构成的,它们对企业经营有重要的影响,且难以被企业控制。为了讨论的方便,一般将企业经营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大类,如下图所示。

企业经营的内部环境,又称为企业内部条件或内因,指的是企业本身的经营能力。企业经营能力是决定企业经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对企业经营能力进行研究的目的是充分把握企业本身的实力和自身条件。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又称为外因,它是由企业不可控制的各种外部因素构成的。对于外部环境,企业仅凭自身力量无法消灭或改变,但这些不可控制因素对企业经营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企业经营环境是经常变动的,且变化速度有日趋加速的趋势。然而,企业经营环境无论如何变化,总是存在一些规律可循的。如果企业能积极调查、预测与分析研究,就可以认识和利用这些变化规律,从而趋利避害,为企业经营提供正确的依据;反之,如果企业不去积极地研究这些变化规律,而是被动地接受,那么企业经营就会因方向不明、目标不清而陷入被动的境地,可能导致经营活动的失败。

二、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

任何企业都是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经营活动必然同周围的环境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并受其影响、被其制约。从内容上看,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一般环境因素和直接环境因素两类。

(一)一般环境因素

一般环境因素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自然和国际关系等六个方面的因素,它们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1.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政局、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决定着政府行为,而政府行为又直接制约或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政策和政局涉及一个国家的大政方针及其稳定性,如果一个国家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不能保持连续性,前后不一、矛盾重重,那么该国企业就会因无法判断政策的变化方向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而难以形成长远的发展战略。

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是由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所发生的一切经济关系都应遵循法律的规范和制约。因此,企业必须了解法律、遵守法律,并依法经营才能使得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经济因素的总和,具体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

经济软环境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主要包括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发展速度,一个国家的市场总容量,即商品的总需求量、生产要素、市场的完善程度、经济政策、物价水平的稳定性等等。

经济硬环境指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的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和工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能源供应情况、交通运输和通讯状况等工业基础条件,以及文教卫生、饮食住房、休闲娱乐、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各类生活设施的完善和便利。

软环境直接制约着企业发展的速度、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等;硬环境则决定着企业能否保证生产和非生产所需投资的大小及与外界交往的难易程度。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是搞好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工作。

3.社会文化环境。

企业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因此企业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成员的素质、价值观、消费习惯、爱好等都会给企业经营方式带来很大的影响。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社会文化因素主要有:

(1)教育和文化程度。教育和文化程度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主要是对企业劳动者的素质产生影响。教育和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企业很容易获得所需人才,劳动者素质较高,企业效益容易提高。教育文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企业很难获得所需人才,劳动者素质相对较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给企业带来很多困难。

(2)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形成的道德、习俗和思维方式的总和,而价值观念则是生活在某一社会环境下的人对事物的普遍态度或看法,它们都对人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制约和影响。在一个企业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并进而形成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对具有不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人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管理。

4.技术环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与技术进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目前,任何一个企业都置身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大潮中,世界各国的科技水平和发展状况都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强烈的影响。影响企业的技术因素主要包括技术发展现状、技术发展结构、技术知识的普及程度、工业技术基础的水平和产业构成、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等多方面。在技术迅速进步的现代社会,企业若忽视技术的影响,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5.自然环境。

主要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因素,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地形和地理位置等。自然环境对企业的厂址选择、原材料供应、生产技术的采用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许多自然资源严重短缺,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的稳定发展,必须关注这一事实,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6.国际环境。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由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企业不论是在开拓国际市场,还是在国内从事生产经营,都必然会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国际环境一般包括:各国的国体、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科技水平、地理条件、关税政策、进出口政策、管理、价格限制等。能否准确把握国际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是企业经营成败或开发国际市场成败的关键。

(二)直接环境因素

直接环境因素能直接地对企业产生影响,制约着企业的行为,它包括资源、竞争对手、市场需求等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经济因素。

1.市场需求。

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满足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市场需求是市场上出现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要。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是多种需要的组合,因而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根据不同的需要实现产品的最佳组合。同时,企业在考虑市场需求时还应考虑市场的容量,因为市场容量的大小会对企业的销售产生直接的影响。消费者的需求量主要取决于下述因素:

(1)消费者购买力水平。消费者的需求是建立在一定的购买力基础上,购买力决定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可以分为储蓄和消费两部分,其中,只有消费部分才形成消费者的购买力。因此,企业在分析市场需求时必须研究消费者的收入和消费倾向。

(2)购买行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由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决定的。消费心理是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偏好。消费者在一定收入水平下表现出不同的购买行为,主要是因为消费心理的不同:消费心理决定消费欲望,消费欲望构成消费需求,消费需求产生消费行为,消费行为决定购买行为。购买行为决定了每种具体商品的需求水平。

(3)需求者数量。是指对某种商品产生需求的消费者的数量。企业产品销售量不是决定于社会总需求量,而是决定于消费者对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量。因此,企业分析需求者数量时,应重点分析针对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者数量。需求者数量主要决定于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和经济收入水平等因素。

2.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是指那些生产和经营与本企业相同产品或替代产品的同类企业。市场的有限性必然导致同行竞争。竞争主要在产品的价格、质量、性能、包装、花色品种以及品牌等方面展开,也可在融资、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展开。在竞争中,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做到知己知彼,恰当准确地评估自己对手的状况。企业对竞争对手进行评估时,一般采用下列指标:

(1)竞争对手的数量及其分布。在一般情况下,竞争对手的数量越多竞争就越激烈。因此,企业在评估竞争程度时,必须对同行有多少企业,以及各企业在市场上的分布进行研究。

(2)主要竞争对手。企业在对竞争对手的市场分布进行分析后,要找出那些与本企业在地理位置和服务对象方面比较接近的同类企业,把它们作为本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在分析主要竞争对手时,关键要判断对手与本企业的实力大小,采用的主要指标有市场占有率、产品品牌数量、质量、生产成本、价格、营销力量、专利权、人员素质、财务状况以及企业声誉和形象等。

3.资源。

资源因素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类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素质和结构等因素;物力资源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等资源,它取决于自然资源及企业对自然资源的加工能力和进口等;财力资源取决于自有资金和资金市场发育状况。能否获得适当数量和质量的资源,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决定了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小。

三、企业经营内部环境

企业经营内部环境,是指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自身所具备的客观能力,它包括企业生产能力和企业经营能力两个方面。其中,企业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所能生产产品的最大数量;企业的经营能力则是在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其他条件所形成的综合市场竞争力。决定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内部因素主要有:

1.企业的组织结构及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的组织结构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组成的纵向直线结构,以及产、供、销、财务、人事等部门组成的横向职能结构。决策层是企业的最高领导核心,它决定企业的任务、目标、战略和决策等重大事项;基层管理者则是在高层管理者规定的范围内,对各项经营活动做出决策。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主要反映在企业制度的完整性、企业的决策技术和方法、企业领导者的能力和水平、企业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的有效程度、企业形象、声誉和厂风等方面。

2.生产技术水平。它包括原材料来源的可靠性及价格、库存控制系统、生产过程、设备利用效率、生产管理的方法及效率、企业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专利权、专有技术、生产许可证等因素。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竞争中,它们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决定性因素。

3.企业的人员结构状况。它包括领导者、一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构成,以及职工的知识与业务水平、素质和积极性、工资水平、奖励制度及效果、劳动力的利用程度、劳动人事管理等。它们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人才和人力基础。

4.企业的营销状况。市场需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因而营销状况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生存发展的潜力。它主要包括产品品种及种类、营销的各种组合以及市场占有率等。

5.企业财务状况。它主要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筹集资金的能力、流动资金周转状况、各种生产经营资金的运用情况及运用效果等。

四、研究企业经营环境的重要意义

1.加强企业经营环境的研究,可以为企业制定经营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经营战略、经营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必须适应环境,只有准确地了解一定时期内国家的方针、政策、经济建设的重点、经济增长指标及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本身的人财物状况及潜力等环境因素,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经营战略、经营计划及实施方案,组织生产经营,开拓市场。

2.加强企业经营环境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抓住机遇、降低风险,从而实现企业目标、增强企业活力。

企业经营环境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的变化,在给企业提供了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分析企业经营环境的目的,在于寻找机会和规避风险。每个企业都面临着许多经营环境机会和经营环境变化的威胁,这些机会或威胁不断地制约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因此,企业必须重视收集各种信息,进行环境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争取竞争的主动权。

3.加强企业经营环境的分析研究,可以促使企业趋利避害,不断改善经营环境。

企业的经营环境涉及面广,而且经常发生变化,企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它有益于生产经营发展的一面,同时又要不断改善它阻碍生产经营的一面。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环境,首先要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然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二,改善企业外部环境,必须在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反馈,使各级政府或主管部门及时制定或修改方针、政策、法令、法规或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和工艺流程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永远处在一个宽松和谐的内外部环境之中。

第二节 国有企业经营环境及其改善

一、国有企业经营环境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可以从内部经营环境和外部经营环境两个方面来考察。

(一)企业内部经营环境的变化

1.企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政府采取了许多改革措施,如放权让利、两步利改税、承包责任制、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使得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目前国有企业的运行情况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初步确立,国有企业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2.劳动力隐性剩余显性化。国有企业的冗员负担是与我国传统经济体制密切联系的一种特殊经济现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我国实行高就业、低工资的就业政策,政府为保证“人人有事做”而不顾企业生产需求,“计划安置”劳动力进厂就业。同时,国有企业僵化的固定用工制度使得劳动力“能进不能出”,即使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也难以进行调整,从而造成国有企业冗员沉淀,形成痼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要转机建制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必然要裁减冗员,从而产生隐性剩余劳动力日益显性化的现象。

3.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企业技术装备陈旧、更新任务重的矛盾日益突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多在经历了多年的运行后,形成了大而不强、结构不优、竞争力弱的企业。就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现状而言,这一问题非常突出。从固定资产形成过程看,50~60 年代形成的固定资产约占固定资产原值总额的30%以上,70 年代以后形成的略高于60%,其余皆是旧中国所遗留下来的;从技术水平看,目前我国的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0%左右,而35%左右则十分陈旧落后,生产出来的产品难以达到应有的技术精度,同时消耗大、成本高、浪费严重,已不适应工业产品升级换代和采用新工艺的要求,因而迫切需要更新改造或报废。与此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的折旧率偏低,在具体执行中又存在未按规定足额提取折旧的短期行为,再加上资金困难,这就造成如下局面:一方面补偿不足、虚增利润;另一方面使得企业无力更新,技术进步艰难。这是不少大中型国有企业难以增强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4.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重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1)经营观念逐步树立起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只管生产,不问经营。随着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深入,企业不仅要重视生产,更重要的是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使自己的产品适销对路。因此,企业已开始重视市场调查预测、广告宣传和售后服务。(2)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股份制企业按法律法规要求逐步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机构,这对企业管理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国有企业普遍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突出了厂长经理在领导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扩大了他们的管理权限,加强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集中统一指挥,厂长经理的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再次,新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为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必要的财务会计信息,对促进企业改善管理和方便财会人员工作都有积极的作用;最后,企业的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等方面也进行了重大改革,某些专业管理得到了完善和加强。另外,国家陆续对国有企业派出监事,特别是九届人大以后开始实行对大中型国有企业派遣稽查特派员的制度,加强了对企业的监督管理。(3)引进了国外科学的管理方法。全面质量管理已经引进多数企业的管理之中,国有企业普遍建立了TQC小组。一些企业通过了I SO 9000 的验收,不少企业将行为科学与我国特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相结合,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时代气息。(4)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许多企业已将计算机等先进设备用于企业管理,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二)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

1.企业与国家的关系。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办企业,行使企业职能;企业办社会,行使政府职能。从而造成政企不分、企业和政府功能的错位。政府与企业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企业只是政府的一个附属物,使得企业无经营自主权、无风险意识。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企业从原来行政机关附属物转变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市场主体。国有企业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企业活力从总体上也比过去有所增强,亦提高了对环境和市场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

2.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在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几乎垄断了国民经济的一切行业和部门。国有企业之间不发生直接的经济联系,它们之间的联系要通过行政机关安排,而且这种间接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基本上不存在市场竞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改变了过去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仍然起着主导作用,但同时也允许并鼓励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是一种平等竞争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面对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有其他国有企业,而且还有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等。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正视蓬勃发展的非国有企业以及外国企业的竞争和挑战。

3.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产品由国家统一计划分配安排,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消费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必须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被消费者认可才能实现其价值。产品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成了企业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二、国有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但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因此,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必须面对现实,改善企业内外环境,使之更好地为企业经营服务,共同营造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改善

1.健全法律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规范企业的行为,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都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其中包括:(1)市场主体的法律制度,如《企业法》、《公司法》等;(2)市场运行规则的法律制度,如《破产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3)宏观调控机制的法律制度,如《税法》、《银行法》等;(4)社会保障机制的法律制度,如《保险法》、《教育法》等;(5)有关特定经济行为的立法,如《市场管理法》、《经济合同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此外,还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它们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展和深化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起到了促进作用。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法律体系还很不健全,立法工作远远不适应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首先,必须制定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如《证券法》、《国有资产管理法》、《社会保障法》、《期货交易法》、《拍卖法》、《对外贸易法》等。其次,必须加强和改善司法力度,完善执法监督机制。针对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首先要切实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其次要强化行政执法,改进司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最后要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强化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建立完备的执法监督体系,确保执法公正,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2.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客观政策环境。

必须科学地界定政企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企分开,即政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政企关系由原来的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所有者与经营者、宏观调控者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主要通过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市场体系,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则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并依法向政府纳税。

实行政企分开,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政府机构改革,在于政府职能的转换。目前由于政府机构改革滞后,导致政企关系不顺,政府行为缺乏必要的规范与约束,影响和制约了企业改革的进程。因此,政府必须进一步转变职能,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与管理体系,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秩序。

首先,应按照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合理形式和途径。一方面,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必须建立一整套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另一方面,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要通过制定国有经济长远发展目标,制定并运用产业政策、财政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税率、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搞好国民经济总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节收入分配。

其次,把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监督职能与经营职能分开。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是一种专门、特殊的行政职能,应运用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规范、检查、监督国有资产的实际运营情况,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可以通过制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协调解决有关资产产权纠纷等方式进行。国有资产的监督职能在派出稽查特派员的同时还要发挥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要大力发展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市场服务监督机构,通过这些中介组织沟通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国有资产的经营职能是一种经济职能,是以国有资产进行投资,形成对企业的参股、控股,实现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优化资本结构。这种职能应由经济组织来行使。

最后,规范政府社会经济管理的手段与方式。政府部门主要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管理社会经济活动,并由管理微观经济活动转为管理宏观经济活动,由直接控制转为间接调控,由部门管理转为行业管理。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工作主要是利用规范化的手段,保证经济总量平衡和重大经济结构调整,但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微观经济活动,不插手企业内部的具体事务。

3.完善市场体系。

企业要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在市场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就需要一个相对健全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由此派生的信息市场、技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尤其是在目前国有企业资金十分困难,存量资产效益低下,下岗、富余人员增加的情况下,特别要注重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具体地讲:

首先,要积极稳妥地发展资本市场。多层次、多渠道的资本市场能使企业在资金来源方面从单纯依赖政府转变为依赖市场,增加经济发展的后劲。对于证券市场重在规范,要废除现有的投资主体身份确认的股权结构,尽快让公有股特别是国有股实现交易流通;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管理规划,规范信息披露,加强对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督。

其次,要进一步健全规范产权交易市场。国有企业存量资产流动重组主要是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进行。当前要抓紧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大力支持产权有形市场的建设,引导企业资本经营进入市场规范操作,要在已组建的大型产权交易市场推行产权交易市场会员制,促进产权交易规范化;要积极发展投资银行,加快研究产权交易市场的长远发展规划。

最后,要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劳动力市场建立供求双方的经济联系,使企业能吞吐富余职工,调剂余缺,进行资源的重组和结构调控。

4.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分流下岗、老职工退休、企业破产职工失业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等情况的出现,迫切要求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理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实现制度统一、政策规范、管理法制化、政企分开、监督有力,为国有企业营造一个能与其他非国有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的环境。其次,应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建立全社会一体化的法定基本保险制度,打破各类不同企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以及各种不同身份职工之间保障待遇的界限,促进国有企业职工全方位流动。再次,应改变社会保障筹资方式,逐步建立以国家社会保障基金为主、企业和个人缴纳为辅的制度,拓宽保障资金来源渠道,为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和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提供物质保障。最后,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加快立法进程,确保社会保障制度有法可依,解除国有企业改革的后顾之忧。

(二)企业内部经营环境的改善

1.建立科学的内部治理机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使企业能真正按市场要求生存发展,就必须在企业中建立科学的内部治理机构。其基本特征是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公司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形成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关系。

科学的内部治理机构根据权力机构、经营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和精干高效的原则,把决策层与执行层相互分离,运营与监督相互分离,并形成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其中,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经理层是董事会聘任的,依照董事会授权统一负责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执行机构。这种内部治理机构既赋予了经营者充分的自主权,又切实保障了所有者的权益,同时又能极大地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2.建立高效的经营机制。

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是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而建立起来的。它们只具有适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经营机制,而缺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因此,必须深化企业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

首先,要改革国有企业原来的一些组织管理制度,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如成本会计制度、分配制度等,培育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和制衡机制。其次,要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做好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尽可能地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最后,要建立与“责、权、利”相对应的高效的动力机制、产销机制、发展机制、风险机制和约束机制,使企业经营既充满活力,又有约束力,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建立快捷的技术变换机制。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技术水平高低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重视技术的重要性。在有条件的企业,应组建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立与有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信息网络,承担企业的科技信息、产品开发和人才培训等工作。企业应坚持技术改造与开发相结合、技术改革与技术引进相并重的原则,密切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动态和新成果,建立快速的技术变换机制,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增强企业后劲。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运行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目标和任务的实现,要通过各类人员去共同努力。因此,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运行机制,直接影响到个人能力的发挥。实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是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建立双向选择的人事劳动制度,取消企业管理人员的国家干部身份,打破不同所有制职工之间的身份界限,建立企业与职工双向选择的用人制度;其次,改革工资制度,根据劳动就业供求变化和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由企业自主确定本企业工资水平和内部分配方式。最后,通过多种方式发现人才,大胆使用人才,鼓励竞争,促进流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5.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从事生产经营时所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规则。企业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企业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企业精神、企业制度、企业标志和环境等,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和原动力,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三个指导原则:一是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在构筑企业文化时,本着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建立起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国有企业已有的好传统、好作风,必须继承与发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企业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充实和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才能适合国情,独具特色,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是借鉴与创新相结合,重视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绝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文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也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习是为了借鉴,借鉴是为了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最终只能被时代所淘汰。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文化是一种强调企业个性的新的管理理论,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时,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要认真学习总结国内外好的经验和值得借鉴的理论,加强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到企业中去,从企业文化现状的调查研究着手,创造性地进行新的探索,把理论研究与企业文化构建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成功之路。

小结

企业的经营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不可完全控制的各种因素的总称,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企业的外部环境是指企业凭借自身的力量难以改变、对企业的经营又有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称,又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环境因素,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条件以及自然环境和国际关系等六个方面的因素;另一类是直接环境因素,它包括资源、竞争对手以及市场需求等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经济因素。企业的内部环境是指企业凭借自身的能力能够克服和改善的因素,它包括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营能力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深化国企改革,还必须面对现实,改善企业的内外环境,营造一个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良好氛围。在改善外部经济环境方面,要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市场机制,建立法律制度;在转变内部经济环境方面,要建立科学的治理机制、高效的运营机制、快捷的技术转变机制、良好的人际和文化氛围。

思考题

1.什么是企业的经营环境?它包括哪些内容?

2.研究企业经营环境的意义。

3.试述我国国有企业目前的经营环境。

4.试述改善我国国有企业目前经营环境的对策或途径。

§§第二篇 改革篇

同类推荐
  •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共9章,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研究目的和意义等,包括第一章“导论”。第二部分论述以人为本的金融,包括第二章“以人为本的金融”。第三部分论述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包括第三章“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第四部分论述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包括第四章“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和第五章“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是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第五部分论述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三个重要内容,包括第六章“完善金融运行机制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内容。
  • 经济法的理念与运作

    经济法的理念与运作

    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和法学学科。经济法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推动了传统法学学科体系的变革,改变了传统法律部门构成的形态,而且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空前巨大和深远的影响。本书从法治理念的角度,探讨了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信托法律制度、破产法律制度、证券市场、国企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外资引进、旅游立法以及物业管理等经济法的理念,并提出了实践的对策、方式,具有新意和可操作性。
  • 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指数的建构影响与传播:以浙江义乌为例

    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指数的建构影响与传播:以浙江义乌为例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属第三产业。在面临金融危机之际,发展文化产业显示出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发展文化产业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方面有三个作用:有利于保增长和培育新增长点;有利于扩大内需和推动消费升级;有利于结构调整和实现产业升级。
  • 定位故事

    定位故事

    本书汇集了反映钻石图定位法理念和方法的180个精彩并令人回味的故事,依定位的过程分为导论、找位、选位、到位和结语五个部分。
  • 创业板上市操作指南

    创业板上市操作指南

    本书专门为我国中小企业而作,回答了中小企业家普遍关心的国内外创业板上市的一系列实务问题,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操作难题以及解决方案。
热门推荐
  • 求圣

    求圣

    圣者,为天地立命;人者,为己一私欲;自洪荒界碎破,一块大陆自成一界,其名玄天界,其中众圣立九教十流,号人族为众生灵至尊!四千年后,“转轮界”一少年为人走入玄天界,带着一块上古玉佩,带着寻求自己父母之心,踏上一条为圣,亦或为人的强者之路!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千金归来之痴心绝对

    千金归来之痴心绝对

    来到这个世界,一群好朋友都得到了幸福,可不如他愿,一切将重新轮回。
  • 青春像颗柠檬糖

    青春像颗柠檬糖

    青春,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像是一颗又酸又甜的柠檬糖。樊雨曦、柯梦妍、宁可瑶、安向远、楚羽钦、罗梓航,这六个少年的心中都有一颗酸甜的柠檬糖,就像磁铁一般,互相吸引,并紧紧地捆在一起。
  • 亿万甜妻:总裁宠溺成瘾

    亿万甜妻:总裁宠溺成瘾

    地下拍卖会最后的压轴宝物竟然是个女人,他砸下重金买下她。“作为回报,做我老婆。”那夜他在她耳边呢喃,唇角微掀,万物失色。岂料这女人桃花朵朵开!他强势的伸手揽她入怀:“你可是我老婆,敢和别人跑?”她眸间满是傲气:“为什么不可以和别人跑?”随之炙热的吻落在锁骨处:“那你试试?”直到他甩下一张支票,她毫不犹豫的上了他预定的飞机。//几年后她回来,却被他强制禁锢在身边。她满是不屑,眉尖微挑:“没想到顾大总裁还有兴趣玩囚禁的把戏?”他冷笑渲染脸庞:“别说囚禁,你可是我砸重金买下的,连人带命都是我的!”缠绵定情。[老梗写出新花样][傻白甜的进化之路][霸宠]
  • 重生之雄霸隋朝

    重生之雄霸隋朝

    现代牛逼的黑街教父,因为枪杀穿越到了隋朝,与隋朝英雄拜把子,打造21世纪的武器,训练出无敌特种兵,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纷涌起,看他如何在这风起云涌的年代继续牛逼
  • 祖传阴阳眼

    祖传阴阳眼

    十五代前我家族出了一个有名的女风水师,天生阴阳眼;到了这一代又出了一个天生的阴阳眼,那就是我,从此我走上了一条与别的女孩所不同的人生;见鬼;捉鬼,布阵,破阵;用这技能,玩赌石、古玩……
  • 青春——成长日记

    青春——成长日记

    一个人的一生会经历诸多波折,每一个人生也并不相同,但有时烦恼迷茫却是相同,当初的迷茫,青春,汗水,泪水在书中或许会找到你当年的身影。我是一个坏孩子,并且依然在成长,我相信时间和以后会教会我怎样做一个好孩子。
  • 科技创造生活

    科技创造生活

    伟大的发明改变人类生活,惊人的发现震撼整个世界,共同分享发明发现的智慧之光! 计算机、电话、电影、电视、汽车、飞机、轮船……我们在享受这些科技成果的同时,是否想过它们是被什么样的人发明或发现的呢?发明家们又是如何想到并做到的?这些问题让人感到万分好奇。
  • 妃常无理:欺压暴君的霸后

    妃常无理:欺压暴君的霸后

    谁能告诉她为什么拍个照片也能狗血到穿越,在画展的最角落,矗立着一幅宏伟的古国,因为摄影师的职责就是记录下世界,谁会知道她一按快门,出现的不是拍好的照片,而是一个巨大的漩涡,好奇害死猫。以为里面有好东西,谁知这一脚改变了她的一生,她竟然魂穿到一个被废的皇后身上,既然占用了她人的身体,那就由她来好好为她打下一片江山,她重获暴君的独宠,智斗小三,整治妃子,皇太后把自己当亲生女儿,既然有皇太后撑腰,那她害怕什么?她在皇宫横行霸道却无人阻拦,人见人怕,花见花谢,她就是这么霸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