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6700000001

第1章 序一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而政治经济学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列宁高度评价了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认为“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说”。

那么,政治经济学到底是一门怎样的科学?本章将概要地介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学科性质以及学习研究它的意义。要求学生在掌握上述知识点的基础上,重点了解生产关系的内容和经济规律,特别注意从生产力方面去把握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经济学”名词的由来

英语中的政治(Politics)一词由希腊文,是指雅典人商议公共事务的场所即城堡或后来的城邦国家,其延伸涵义是处理城邦公共事务的活动。

“经济”一词同样源于希腊语economeco的意思是“家务”,nom的意思是“规则”或“管理”。英文Economics的原意就是“家政管理”。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色诺芬在公元前387~公元前371年间所著的《经济论》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主要就是讲奴隶主家庭的生产和生活的管理。而中国古代关于“经济”的主要涵义则是“经国济民”或“经邦济世”。演化至今,“经济”已是一个多义词,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涵义,概而论之:一是指经济活动,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活动;二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也包括国民经济各部门,如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状况;三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经济基础;四是节约、节省。

有人望文生义地认为,政治经济学是既研究政治也研究经济的学科,是政治加经济的学问。另有一种误解认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专用语,似乎非马克思主义只用“经济学”。还有人将政治经济学曲解为替政治、政策进行辩护的经济学。其实,这些理解都是错误的。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形成的。在经济学史上,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的是法国重商主义的代表安徒万·德·蒙克莱田,1615年他发表了《献给国王和皇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之所以用“政治经济学”是因为该书已超出家庭经济的研究范围,而拓展为研究工厂手工业、商业、航海业乃至国家社会经济问题和政策。之后直到19世纪,无论是古典经济学家,还是庸俗经济学家,大都将自己的经济学论著冠之以“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称之为“政治经济学”。

二、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人类社会从最初至今,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变化和决定人类社会面貌的基础和终极原因,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由人及其关系组成的集合体,人作为生产者是有条件的,而作为消费者则是无条件的,人们要消费,就需要日益丰富的物质资料,而物质资料只能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获得;否则,人类就无法生存,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不仅如此,物质资料的生产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发展了,才有日益丰裕的剩余产品,人类的经济关系才会进步,也才会有日益丰富和不断走向高级的政治、宗教、教育文化等关系和活动,社会才会全面进步,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人类的面貌才会根本改观。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因而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就物质内容而言,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资料的过程。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也就是劳动过程,劳动过程有三个简单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人的劳动就是具有一定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体力和脑力的耗费的总和。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人在从事生产活动时,必须消耗体力和脑力,所以生产劳动过程,就是劳动力的支出过程,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过程。没有人的劳动,任何先进的机器设备和丰裕的自然条件,都不能形成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同时,人的劳动又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惟一能动的因素,因此,它是生产活动和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关键。

劳动对象就是人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不管人们有多么高的劳动能力,离开劳动对象,就不可能形成生产力。劳动对象有两类:一类是没有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纯自然物,如开采中的矿藏、原始森林等;另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产品,如纺纱用的棉花、冶炼用的矿石等,这一类称之为原料或材料。劳动对象的种类范围和状况反映了人类生产的广度和深度。

劳动资料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也就是把人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的物件。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也包括劳动过程中所必要的各种物质条件,如厂房、仓库、道路、土地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不论是原始社会的石刀、木棍、还是现代由电子计算机操纵和控制的自动化机器体系,生产工具对于生产力的发展都有着特殊的作用。人的生产与动物活动的区别是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生产力的发展也首先从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开始,生产力发展的状况集中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发展与变化上,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按照自己设想的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去加工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被加工成的产品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除了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之和构成生产资料。生产过程是人的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结合过程。

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劳动过程最一般、最基本、最简单、从而是最具普遍适用性的要素,是任何劳动过程都必须具备的要素,否则根本不可能进行物质资料生产。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和劳动过程的发展,在“三要素”基础上加入了新的要素,并开始在生产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管理、信息、文化、教育等,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地渗透到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之中,引起他们素质的变化,从而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此,邓小平在马克思生产力里面包含科学技术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突出地位和关键作用,强调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说明在现代生产力中,科学技术已是首要的占据主导地位的要素。然而,这并不否定三要素的基本要素性质。

据此,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要注重生产的基本要素,更要振兴科学技术,加速科技进步。只有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才能从根本上促使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断改进和采用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促使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的现代化以及扩展劳动对象的范围,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关键。

社会生产力状况包括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生产力性质是指生产力质的规定,它是由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性质所决定的;生产力水平是指生产力的量的规定,它主要是由各种性质的生产工具在社会生产中的数量和比例,生产力的分布、能源动力的利用程度等规定的。生产力状况就是其质和量的统一。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除了要和自然界发生关系以外,还必须以一定的方式结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我们把这种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称为社会生产关系,也叫经济关系。这种关系本质上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因而是人们所有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人们的这种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它的内容主要是:

(一)社会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生产关系

它包括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三个方面: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②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包括互相交换其活动或产品的关系;③产品分配形式。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这是社会生产关系中最深刻的层次和最基本的关系,从而规定着社会基本经济制度。

(二)社会生产运行中的生产关系,这就是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社会生产总过程内部的四个环节或主要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运动关系。其中,生产居于首要地位、起着主导的决定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分配、交换和消费并不是消极被动地由生产所决定,它们又积极影响和反作用于生产,促进或制约着生产的发展。

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①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②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③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与结构;④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具体方式。

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①分配适合生产,就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的发展;②交换适应生产,就能够有力地推动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使生产难以进行;③消费适应生产,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以实现;消费需求增长,还为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反之,则会限制生产的增长和发展。

(三)社会生产关系的表现形式,即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和劳动联系的一般形式,这是社会生产关系的表面形式

社会生产关系就是由基本制度关系、经济运行关系和关系的一般形式所构成的有机体系,后两个层次体现着经济运行和经济管理体制。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仅仅强调其中的任何一层,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研究都是片面的,或者说是肤浅的。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它并不专门研究生产力,而是以社会生产关系作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总的理论经济科学,并不只是专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中的某一局部、某一环节或某一层次,而是全面研究社会生产关系总体的科学,因而是一切经济科学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一切经济科学的“皇冠”。

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对立统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过程。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而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由于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因而其中的关系首先表现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历史上每一种生产关系的出现,都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缺乏生产力基础的生产关系是不能出现或不能维持长久的,一种生产关系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尚未发挥出来之前,是绝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生产关系是为了表现和实现生产力,是为生产力发展服务的,生产关系的性质、优劣与否归根到底是看它能否最大限度地适应生产力发展。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我国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提出的:“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这一重要原理的具体体现。同时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也是由生产力决定的。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局部出现不适应,通过改革和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使生产关系出现部分质变。其次,生产力也决定着旧的生产关系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当一种生产关系从整体上或根本性质上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这种生产关系就变成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以至于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在这种情况下,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进步阶级或社会集团就要通过社会革命的方式,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实现社会的进步。最后,生产关系变化的程度和方向也决定于生产力。人们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的程度和方向最终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状况的制约,生产关系必须而且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现有状况而发展变化。如果不能反映生产力发展性质,将最终为生产力所抛弃,如果超越了现有生产力状况,人为地过早地变革生产关系,也将限制甚至破坏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先进与落后、优越与腐朽最终是由它与生产力的关系证明的,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最终是社会生产力的选择。

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最根本的方面,但是,生产关系并不是消极被动地由生产力所决定,它对生产力起着巨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性质和状况时,就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性质和状况时,就会对社会生产力起限制、阻碍、甚至破坏作用。因而,归根到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关系不仅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更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是社会生产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证明,生产力不会永久地、长期地停留在某一点上,而是处于经常的发展变化之中,具有不断发展的性质。生产关系只有充分地调动社会生产要素的活力,保持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结构上的优化配置,并不断为生产力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提供良好的环境,容纳更大的生产力,才能反映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性质,才是先进的、优越的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为前提,就是指导人们去建立、维护和巩固优越的生产关系。脱离了这一基本前提,政治经济学就必然偏离科学的轨道,步入歧途。

同类推荐
  •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与其他衍生产品一样,利率衍生产品的基本功能也包括套期保值、套利、投机、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但作者以为,这五种功能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前三种功能基于特定需求而产生,具有内在性,并直接体现了利率衍生产品的作用机理,而后两种功能则基于前三种功能而存在,具有外延性,更多体现的是利率衍生产品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切合本书研究主题的正是前三种功能,因此本章仅对这三种功能及其作用机理加以分析。
  • 沃野拾穗

    沃野拾穗

    本书收录了《他就像一棵胡杨树》、《童心一片重如山》、《农村呼唤机械化》、《我能告诉你》、《播雨记》、《大连城市建设与管理对我们的启示》等文章。
  • 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

    本书分为四篇十六章,全面讲授客户关系管理的产生、发展、概念、内涵、实现技术、企业管理方法和实施方法。
  •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本书是厉以宁先生的学术代表作,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经济非均衡理论”,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南。本书围绕中国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从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关系分析了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制度创新和经济波动等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观和微观运行机制的特点,并探讨了以企业改革为中心,通过改革调整走出困境,实现顺利发展的途径。本书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列入“中国文库?新中国60周年特辑”,并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 村经济发展

    村经济发展

    20世纪80年代,村级经济在全国出现了萎缩。怎样看待这一萎缩?自从那时起,村级经济在全国各地尽管发展不平衡,但总的说来已经重新起步,有的地区还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什么村级经济会得到重新起步并获得较快发展呢?在新的形势下,它的发展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对村级经济发展自身,而且对家庭经营乃至整个农村改革,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王俊凯的校园恋

    王俊凯的校园恋

    不透露,不透露,要想知道就过来看吧O(∩_∩)O
  • 薄荷未酸,柠檬未凉

    薄荷未酸,柠檬未凉

    “我说过,别让我把爱转变成恨,可是你做到了;我说过,别让我更恨你,你也做到了;我说,你敢不敢更绝情一点,你还是做到了。……”……她指着破碎的玻璃杯,说:“说对不起。”“对不起。”“那它复原了吗?”“没……”“所以,你懂了吗?”
  • 超能坏学生

    超能坏学生

    丧尸,巨兽。除人类以外何种生物能有如此强大的破坏力。以致将整个星球变为废墟。锋卫者立,丧尸跪地。
  • 校草别走:学霸的世界你不懂

    校草别走:学霸的世界你不懂

    她是人见人避的灭绝师太学霸千金,他是人见人爱的国民校草,当嚣张腹黑又毒舌的她遇上呆萌可爱又傻甜的他两者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PS:小烟第一次写文还请大家见谅么么哒!(づ ̄3 ̄)づ╭?~
  • 火舞大清

    火舞大清

    傲然的站在了天宫之中,看尽了人世间的锦绣与繁华,万里山河,从盛世到败落,从愤怒到悲哀,三百年已过,争来争去最后又得到了什么呢,一切的一切不过是空虚幻一场罢了,重活一世,看他们如何纵横大清,扭转乾坤……但是,当他们遭遇了梅花烙、还珠格格、新月格格的时候,又会如何了呢,面对一群脑残,他们又如何能够容忍呢……本书涉及了琼瑶奶奶的故事,如果有雷同,实属正常现象。继上官无敌《都市聊斋》之后的业余之作
  • 恶魔校草:丫头,你别跑!

    恶魔校草:丫头,你别跑!

    他,是琉璃月贵族学院的恶魔校草,所有人都怕他,唯独她,不怕。南宫浩宇把凌梦辰按到墙上,凌梦辰红着脸说:“让我出去!”南宫浩宇却戏虐地说:“你亲我一口,我就放你出去。”凌梦辰咬牙切齿地说:“你想得美!”南宫浩宇却满脸的调戏:“那就让我美美吧!”说罢,亲住了她的红唇......
  • 鬼帝神妃:腹黑三小姐

    鬼帝神妃:腹黑三小姐

    作为一个吃货加逗逼加杀手,本小姐表示,什么都应付的过来,管你是什么鬼,敢拦本姑娘的路,我叫你有来无回,可是,为什么这个无赖怎么赶都赶不走啊!某无赖表示:“把我赶走了,谁陪你吃?陪你睡?”某女哭丧着脸,扶腰。真的不需要啊!
  • 卡萨布兰卡之恋

    卡萨布兰卡之恋

    熟悉的容颜,早已形同陌路,这是我对颜陌这两字的理解。我带着悔恨入梦,将往事尘封,我遇见了他,本以为我会好好爱他,可到最后,我不得不恨他,同时也恨我自己......坐在卡萨布兰卡花丛中,蝶影穿过,我能不能在爱上你一次。
  • 毁灭成道

    毁灭成道

    无尽星空路看一个蛮荒星球的少年靠着手中的剑杀出一条璀璨大道!
  • 天工系统

    天工系统

    立志成为世界最顶尖机械车工的杨辉,意外得到了从未来穿梭时空而来的天工系统。什么?设备没有国外先进?我有天工系统!什么?没有刀具?我有天工系统!“叮!”天工系统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助您成为全世界最顶级的工人!本书新建读者群:五三零三一九四五七。欢迎大家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