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5400000025

第25章 像婴儿一样活着——《老子》第五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看到这样的题目,有的人或许会很不屑:“像婴儿一样活着?那就等着被淘汰吧。看看我们的世界,哪里不是弱肉强食?哪里不是物竞天择?在如今这个世界上,没有实力是生存不下去的!”这些人的话并不是一点道理没有,他们说的也的确符合现实。然而,即便如此,我们还是需要向婴儿学习,学习像他们一样活着。那么,婴儿是怎样活着的?

婴儿是怎样活着的?看到这样的问题,估计已经有人发笑了:“婴儿除了整天躺在那里哑哑学语,除了吃了玩,玩累了睡之外还怎么活着?向他们学习什么?”如果有人这样说的话,那他就把“像婴儿一样活着”理解偏了。很明显,我们这里所谓的“像婴儿一样活着”自然不是指学习婴儿躺在小床上什么事都不干,等着爸爸妈妈疼爱。那么,我们应该向婴儿学习些什么?婴儿对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启示?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去看看现实中的一些人和事。在我们身边,大家肯定可以找到这样的人:他似乎在各个领域都能行,似乎通晓各个领域的知识,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出起主意来谁也没有他脑筋转得快,一副聪明绝顶的样子。可是,正要让他按照这些主意去办点实事的时候,他却这里出漏子,那里闹毛病,明明很简单的事情却被他弄砸了。这种人在我们生活之中不少见,他们就是那些夸夸其谈、大愚若智的人。

与之相反,我们的身边还会见到另外一种人:他们似乎不是那么博学多才,也不是在各个领域都是专家,不爱张扬,也很少见他拿主意,显得笨乎乎的样子。然而,一旦把一件工作交到他们手里,他们就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事,而且经常出乎别人意料之外地取得好成绩。这种人我们也有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大智若愚”。

说到这里,大家或许已经有些猜到我要说什么了。我们要向婴儿学习的便是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大智若愚”精神。婴儿身上怎么会有什么精神?他们不是一点知识也没有吗?的确,婴儿身上还没有什么知识,这里所谓的“精神”也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通过知识学习而修养成的精神。婴儿身上的精神就是婴儿的一种本性,一种看似愚昧的本性。

从外在行为上看来,婴儿的确是愚昧至极的。他们只知道吃睡玩,不舒服了就哭,高兴了就笑,没有什么智慧的感觉。可是,在老子看来,正是在婴儿身上,才真正地体现着圣人大智若愚的精神。在《老子》第二十八章中,老子如此说道:“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这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能够让那些质朴的德行长随自身,那么他就会复归为婴儿的境界了。在《老子》第五十五章中,老子又说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这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身上具有很多的质朴德行,那么他就如同一个婴儿一样了。从以上两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在老子那里,婴儿可不是什么愚昧的人,相反他们却是圣人一样的德行高超的人,具有很高的修养。

可是,怎么能够说一个人具有高超的德行修养,他就有智慧?或者说,是什么使得德行高尚之人同时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质朴品格。在老子那里,圣人和婴儿一样,都是极为质朴的,而质朴就正好是一种智慧。质朴的智慧就是在心中不保有一丁点的机巧之心,也就是没有投机取巧、奸猾狡诈之心。就像婴儿一样,他们不高兴了就哭,而不会想着其他的顾虑,这便是一种质朴。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让大家随意宣泄情绪,而是说要像婴儿那样,心中少一些、最好没有机巧之心。

现在我们回到现实中去,再看一看那些大愚若智之人,就会发现他们其实真的笨透了。他们表面上看起来一个个聪明得很,想法挺多,可是却往往没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真正干起事情来又不能吃苦耐劳、持之以恒。这样的人,是迟早会被人揭穿他们“假博士”的面具的。相反,那些大智若愚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因为他们懂得做事不能投机取巧,需要的是塌实的埋头苦干,在这样的心里作用下,他们的工作肯定会比较出色。如果把上面两种人放在一起,一个截然不同之处就突显了出来,那就是:大智若愚之人身上具有婴儿一样的质朴精神;而大愚若智之人却往往是些奸猾之徒。

在老子看来,人还是应该具有一点婴儿一样的“愚”的。这不仅在于人应该具有质朴的精神品格,而且在于如果人缺失了这样的品格,就会变得日益奸猾、日益投机取巧,我们的社会就会变成一个人人精明过头,却只知道用这些精明干尽危害别人坏事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和这样的人,看起来是智力程度很高的,而实际上却是最愚昧的,因为如果人类的智力被用在了同类相欺、互相敌对上面,那就已经是不聪明了。怪不得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教诲那些君主道:“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并不是在宣扬什么“愚民政策”,而是一种高瞻远瞩——看看我们身边那些高智商的犯罪分子和那些精明透顶却石头心肠的吧,他们的智商除了让我们的社会人人自危之外,还有什么好处?与其这样,还不如像老子说的那样好呢:“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见《老子》第三章)

§§《庄子》

在道家里面,如果说老子是一位神秘的先师的话,那么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则是逍遥的先师。通观《庄子》,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经常与嬉游在大自然之中,与鸟兽鱼虫为伴,活得洒脱至极。这不禁引起我们进一步的兴趣:庄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根据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记载,庄子本名周,字子休,是战国时期宋国的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庄子出生于公元前369,去世于公元前286年,活了83岁,这个年龄在古人中算是高寿了。或许,这也是由庄子平日活得潇洒快乐所致!其实,庄子并不是一开始就忘却人间而去嬉游于大自然中的,他也曾做过看管漆树园的小官吏。只不过,与常人不同的是,庄子并没有多少在仕途发展的心思。很快,他就辞官而去了。大家或许会以为,不做官后的庄子应该过得很舒坦,因为少了卷牍之累。然而,这只能说是在精神方面如此。在物质方面,情况就不怎么乐观了。据说,这位思想家住在“穷闾陋巷”里,靠钓鱼和打草鞋维持生活。有的时候,他甚至瘦得“槁项黄馘”,也就是皮包骨头了。

虽然物质生活上极度贫乏,但是这位瘦思想家却想出了、过出了那些肥肠便便的达官贵人们所想不出、过不出的逍遥生活来。庄子是一位蔑视权贵、鄙视利禄,而追求个人自由的思想家。追求个人自由,在庄子那里主要是一种所谓的“出世主义”。可是,这种出世跟和尚出家又不同。庄子的“出世”,是不离开世俗人间的。在外在表现上,庄子仍然跟人世之人生活在一起。可是,在精神上,他早已超脱至他向往的“无何有之乡”去了。用他自己的话形容他的生活,那就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见《庄子·逍遥游》)这真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状态!

如此高超的出世思想,就集中体现在了《庄子》一书之中。我们今天看到的《庄子》,其实和汉代流行的版本是不同的,那时的《庄子》全书共有52篇,其中包括“内篇”7篇、“外篇”28篇、“杂篇”14篇和“解说”3篇,一共有10多万字。到了晋朝时,经学家郭象对这个古本进行了删定并加以注释,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33篇《庄子》。在今本《庄子》里。包含有“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对于这些思想深奥的文字,学者们历来就存在一个争论:它们是否是庄子本人所做?现在,一般的结论是:《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学派的论文汇编。

《庄子》一书,其主要思想就是“出世”和“达观”(即把人生的一切生老病死、祸福贫富和是非善恶等均看成是命定的,因而不必为之喜为之悲)。这些思想,比较全面地反映在了《庄子》一书的《逍遥游》、《至乐》和《大宗师》等篇目之中。下面就让我们进入到庄子那逍遥的世界中去陶醉一番!

同类推荐
  •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最为入世,而且也是对当时的国家政治生活影响最大的一家。他们既是卓越的说客和谋士,又是国家关系的润滑剂。“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纵横之术”,即使以平民寒士之身,仍能跻身于庙堂之中影响众多国家的治国方略。这种能清洗掉诸侯列国国家机器的斑斑锈迹,让其越转越强力的现实是诸子中极为少见的。纵横家又是时代的推进器,他们将“春秋无义战”的无序纳入或“纵”或“横”有序的轨道,同其他诸子学派一起完成了中国大一统的宏图伟业。虽然,纵横家远离我们两千多年,他们活动的舞台后世已不存在。但是他们的思想、策略和游说技巧却总是被后人从不同的方面发掘效仿,并引起国外学者浓厚关注。
  •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本书引用了很多有说服力的故事,旨在通过一个轻松的视角来观察东方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差异。懂得了这种差异,再去审视西方的文化,看待自身的文化,是大有益处的。东方与西方观念的碰撞,将带动世界更合理地向前发展。早在1840年的那一声炮响,不仅使得中国人重新开眼看世界,还让那些曾经张狂的国人落下了“崇洋媚外”的病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有比较,就会有差异。我们不该妄自菲薄,毕竟,有些差异并不等于距离。
  • 孝道

    孝道

    考虑到孝道文化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编者从《孝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续神童诗》等古代蒙学经典读物里撷取了有关孝的精华内容,并辅以古代和现代关于孝的一些典故、文学作品等,对孝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希望能让广大青少年对孝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孝道精华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
  • 中华家训(第二卷)

    中华家训(第二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是20世纪最伟大的灵修大师,他一生致力引导人们点亮自性之光:认识自我,旨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自由境界。在本书中,我们撷取克里希那穆提思想中的精粹,在其的引导下深入探讨与心灵成长息息相关的问题,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心灵送去一星火种,点亮人类的自性之光。
热门推荐
  • 朝阳白露

    朝阳白露

    原创的琐碎故事或许冗长无聊沉闷纯粹是自娱自乐
  • 刁蛮公主,俏王爷

    刁蛮公主,俏王爷

    佛曰: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她说:你相信世界上真的有前世今生吗?我信。他说:遇上你注定是我的劫,还是解不开的死劫。她是凤罗国最受宠的公主,也是最不听话小魔女,在凤罗国内的大臣一听到小公主来了,个个吓到赶紧逃之夭夭。他是南岳国的王爷,相传他不好女色,好男色,嗜血而且非常凶残。传言终归传言不可尽信,喂喂,不是说好男色,不好女色的吗?那现在对她上下其手的男人是谁?究竟是哪个王八蛋传出来的谣言,等她知道是谁不把他大卸八块才能解她心头之恨。她心里暗暗的想到。这时南宫廷邪魅的笑了笑,眼里闪动着不明的欲火说“娘子,夜深了,为夫为你侍寝”
  • 富世绘

    富世绘

    叶檀作序推荐说:“这本图书是中国新富阶层生动的镜像,读这些文字更像看一部关于中国新富阶层的纪录片。不同主角的“出生”、成长,甚至八卦娱乐到剪光头发,从个人悲欢到群体浮沉都跃然纸上。”这是一本个性鲜明的中国富人“浮世绘”,它选取的更多是中国快速造富之后,作为个体富人的剧烈适应或者被适应的过程描述和分析。整本书的写作,除有趣的富裕阶层故事外,调侃里亦有严肃的观察,松散的故事里有严密的财富逻辑。”
  • 与系统斗争的日子

    与系统斗争的日子

    进入神奇宝贝的世界,兰陵却得了一个无药可救的身体,每天都在为了自己的生命而和系统努力着,也许文名可以改成我还想再活五百年?
  • 问鼎记

    问鼎记

    大夏年间,山村少年夏祥进京赶考时,无意中得罪了权倾朝野的三王爷,科举时被有意除名。夏祥虽出身平民,却不畏权贵,愤而以黑榜事件昭示天下考子,最终高中进士,礼部尚书因科场舞弊被免。然皇上被奸人陷害,重病在身,无力主持朝政,三王爷和宰相联手把持朝纲,无数忠良之臣被罢官或是贬谪,民间怨声载道。夏祥考中进士之后,被派到真定担任知县,真定是龙潭虎穴之地,他如何是以一人之力周旋在四位王爷和四大世家之间,面对三王爷联合两大世家自下而上的一场逼宫,而皇上膝下无子只能传位于几位王爷之一的困境,夏祥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问鼎之路。
  • 神魔大陆之求仙

    神魔大陆之求仙

    世间是否真的有仙?仙迹不显于世间已经几千年,世人坚信有仙,追逐的脚步从来未停止,是否有仙谁又能说的清楚呢?仙,仙,仙,敢问何为仙?历经千年,仙迹是否要重现人间?---求仙
  • 海雾大小姐

    海雾大小姐

    主角因为救了一名少女而死亡,被少女带回打算去穿越到平行位面做一名完全体的海雾战舰的心智模型,从此开始碾压般的日常
  • 世上没有笨孩子

    世上没有笨孩子

    《世上没有笨孩子》内容简介:我们不应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每一个孩子。因为命运本就没给他们相同的际遇、相同的环境、相同的基因……这些并不是孩子的错!希望每一位家长,能把孩子生命的底色擦亮一点,能让孩子生活得阳光灿烂一点。
  • 牧野之离职

    牧野之离职

    诸侯传人,将优先排完前面的名额。而失去诸侯令,递补上来的,只能竞争后面空出来的那些名次。
  • TFboys我们永远在你身边

    TFboys我们永远在你身边

    重庆八中里的三大校花和三大校草之间发生的囧事,当他们闹僵时才发现她(他)们是自己青梅竹马的暗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