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5200000017

第17章 Q

秋波

形容美人或恋人的动人眼神,文人墨客常会借用“秋波”这一词语。

“秋波”一语,最早见于宋代苏轼《百步洪》一诗: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这里,“幼舆”字是晋代谢鲲的字号。谢鲲曾挑逗邻家女子,邻女掷梭打落他两颗牙齿。两行诗句互相对应,极写恋爱对像似恋非恋、不恋欲恋的情状与羞态。

窍门

人们常用俗语“窍门”来比喻事情的诀窍或关键。它出自《射说》记述的一段史事:

晋侯有一次在柳溪设宴招待客人,为了炫耀女婿的射箭本领,特地叫他表演“百步穿杨”给大家看。趾高气扬的女婿在乐曲声中跑马张弓,可第一箭就失手落在地上,第二箭却射穿了马的左耳,结果被颠了下来了。当场出了大丑。有位客人佯笑地对晋侯说:“大人为何不先教他懂得射箭的窍门呢?”

晋侯平日待人傲慢,听那客人佯笑所言,面露愠色:

“何谓射箭之‘窍门’?”

那客人应道:“射箭的‘窍门’很多。但是要成为一名射箭手,必须先勤学苦练,练得心目中能将马、弓箭,目标和自己结合成一体。这样,目标虽然小得像一只虱子,但在其看来却有车轮那样大,一旦放矢便能得心应手。”接着,那客人不无讥讽地接着说:“大人的‘贤婿’由于不懂得‘窍门’,马归马、弓箭归弓箭,目标归目标,射手归射手,结果摔下马来。好在菩萨保佑,四肢尚未跌断,脑袋没有开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这亦讥亦谐之言,直说得那晋侯大人面红耳赤,十分狼狈,于是借口要请郎中为宝贝女婿治伤,匆匆下了辞客令。

这则俗语故事告诉我们,窍门者,办事之诀窍是也。

射箭要懂得窍门,做别的事情也要懂得窍门,方能取得成功!

敲竹杠

“敲竹杠”一语,民间广泛流传,在当今也属不正之风的一种。关于这句俗语的来源,说法有二。

一是说相传清代末年,各地查禁烟土甚严。某水运客商将烟土密藏于竹杠和船篙之中,以防稽查。

一天,商船行至浙江绍兴码头,检查官上船盘查,未发现其中的秘密。当时,该关卡的一名师爷(文吏),是一个内行,他吸着长筒旱烟,步上船敲了几下烟灰,敲得竹杠“咯咯”作响。客商当时面如土色,以为师爷看出了破绽,慌忙掏出银子数两,悄悄塞给师爷,以示请求包涵。不要再敲竹杠了?

还有一种说法。在苏北,过去庵堂寺院拥有田地,谓之“庙产”。当家师父主持庙政,有权出卖庙产。当家师父圆寂时,后继者往往制造借口,向受业之家,索讨庙产。因契约具在,未必真能讨回。但总要追加一二成田价,始肯罢休。而其手段,则是约请四方僧众,每人左肩扛一短竹杠,右手执一细木棒,木捧敲击竹杠,发出声音,整齐而有节奏,听起来宛如“作作功”,谐音是做做功德吧,沿街敲击,类似游行,僧徒越聚越众,类似示威。迫使受业之家,不得不捧出银钱了结。

翘辫子

在我国江南的许多地方,特别是江浙一带,人们把“翘辫子”比喻为“死”,这句方言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清朝时,国人都留辫子。这辫子在人活着时是下垂,而死后则要编结起来,置于头部上方,末端竖起,清朝处决犯人,为行刑方便,在处刑之前用胶水把犯人鞭子结成一根棍儿,干后直挺挺地上翘着。因此,“翘鞭子”就成了“死”的同义词。

还有一种说法是“翘辫子”与上海的电车有关。因为电车车顶上的导电杆(又称集电器长杆,有轨电车为一根,无轨电车有两根),被称为电车的“辫子”。有时导电杆脱离电源线,翘了起来,电车就无法运行,等于人死了一样,所以人们把“翘辫子”与“死”等同看待。

这两种说法,不管哪一种准确,从意义上讲,都是把“翘辫子”比喻为“死”。

穷棒子

“穷棒子”是旧社会流行的对穷苦农民的蔑称,殊不知穷棒子这名称却是因人参而得来的。

人参的纺锤形肉质根是珍贵的药材,吉林一带的老乡称其为棒锤,并由此把挖人参的人称为“棒子”。穷棒子之说见于民国初年出版的《虞初支志》:每年到吉林挖参的约有数万人,大都是无业穷人。有些人一辈子挖参,死于他乡。最悲惨的是“死于虎狼者有之,死于岚瘴者有之,死于道路者又有之。其幸而不死于虎狼、岚瘴、道路,则留为饿殍俘。”所以作者叹道:“此穷棒子之所以多也。”

七十二行

我们常用“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来比喻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有专家、能手。这一俗语是怎样来的呢?

据考,我国自唐代开始就有关于“三十六行”的说法和记载。宋代学者周辉所撰《清波杂志》一书中,就列举了“三十六行”的具体内容。它们是,肉肆行,鲜鱼行,海味行,米行,酱料行,花果行,宫粉行,酒行,茶行,汤店行,药肆行,柴行,棺木行,丝绸行,成衣行,顾绣行,针线行,皮革行,扎作行,故旧行,仵作行,网罟行,鼓乐行,杂耍行,彩舆行,珠宝行,玉石行,文房行,纸行,用具行,竹木行,铁器行,陶土行,花纱行,驿传行,巫行以后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也曾出现类似的记载,虽然略有出入,但都大同小异。

到后来,又有“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的说法,这又是怎么来的呢?近代学者徐珂在《清稗类钞·农商类》中说:“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而终计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则为七十二行,十之,则为三百六十行。皆就成数而言。”

据此可见,俗语所云“七十二行”,并非行业的具体数字,不过是各行各业的概称而已。

骑虎难下

人们常用“骑虑难下”这么一句俗语来比喻做事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又不能中止。它出自河北的一个民间传说故事。

当年,汉朝皇帝刘秀被王莽(据历史资料记载应是王郎)追赶得无路可走,逃进了河北易县城北的后山。

一天,王莽又派大批人马前来围扑刘秀。已爬在山顶上的刘秀欲逃无路,眼看就要被抓去砍头碎尸,他心慌意乱地想,坐等被乱兵杀死,还不如跳崖,或许能死里逃生,于是他把牙二咬,心一横,眼一闭,纵身向万丈深渊跳去。

山涧真深啊,刘秀飘飘悠悠往下落,半天还没到底。昏迷间,他忽然觉得落在一个毛茸茸、软绵绵的东西上面。刘秀还没回过神来,就觉身下那团东西猛地一动,接着是惊天动地一声怒吼,它蹿起来,驮着刘秀没命地奔逃开了。这一惊吓,刘秀才清醒过来,发现是一只睡得正舒服的猛虎被自己砸醒了。

刘秀骑在狂奔的老虎身上,心里又急又怕:跳下来吧,怕被老虎吃掉,不下来,总被老虎驮着跑,到哪儿算一站呢?这时是老虎怕他,他怕老虎,可谁也没有办法甩掉对方。

那虎驮着刘秀来到一条小河边喝水,它从水影里看到自己背上驮着的是个人,便想弯回头来咬刘秀,无奈那虎天生脖子短咬不着。正在这时,被隔河相望的追兵看见了,王莽为此又惊又喜,于是弯弓射了一箭,不料这一箭未射中刘秀,却射在老虎屁股上。老虎疼得狂叫一声,驮着刘秀一溜烟向山林深处跑去。没跑多远,便被毒箭夺去了性命。刘秀见状,赶紧钻进密林之中逃跑了。

无论是正史野史,还是演义小说,骑虎者确系罕见,除神仙之外,刘秀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虎跑起来速度快,态势猛,夹有凛凛风声,先声夺人,为什么为骑者所忌,原因伯就在“难下”二字。初学骑自行车的人都有体会,下比上难,上得去,下不来,才危险呢!何况是骑虎?

有人或许要问,那财神爷为何不弄匹好马骑,偏要骑虎?笔者以为,天上的神仙穿什么,戴什么,骑什么,吃什么,都是地上的人想出来的。老百姓所以要财神骑虎,并非为他抖威风,而是因为骑虎难下!用虎之难下,使财神爷昼夜兼程,多走些地方,多了解一些民间疾苦,多为勤劳善良的中国百姓送“财”!

罄竹难书

人们常用“罄竹难书”这么一句带贬义的俗语比喻罪恶多端,即使是把所有竹简用完,也难于写尽。

“罄”,即指“尽”、“完”的意思,“竹”,则为古人写字用的竹筒。这句俗语最早出自《汉书·公孙贺传》中的一个侠客故事——

汉武帝时期,有个名叫朱世安的侠客,被丞相公孙贺诬害,被捕入狱。原因是朱世安的儿子触犯了权贵公孙贺,所以抓他来赎子罪。朱世安对此报之冷笑,并在狱中上书揭发公孙贺罪恶时说道:“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后人逐渐把它引申为形容罪状的贬义词“罄竹难书”。

历史上类似的文字记载还有不少,如《旧唐书·李暂传》中就有这么一段记载:“南山之竹,书罪未尽。”意思是说,即使把南山的竹子都制成写字用的竹简,也写不完他(指隋坦帝)的罪恶。

强词夺理

“强词夺理”这句俗语的意思是无理强辩。《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中就有这么一段话:“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这句俗语,出自《世说新语·排调》记述的一则故事:

孙子荆想当隐士,向好友王武子辞行说:“我要到深山老林里去枕石漱流。”但一时不慎,口误成“枕流漱石。”

王武子听他说要到深山老林去枕流漱石,感到十分可笑,于是揶揄道:“老兄,此去修仙炼丹,流水倒勉强可枕,石头却是万万不可用来漱口的呀。”

孙子荆素以学者自居,此刻面子难改,便强词夺理曰:“吾所谓之枕流,乃欲洗耳也;吾所谓漱石,乃欲砺齿也。”

王武子见眼前这位仁兄无理强辩,死不认错,复又讥诮云“老兄适才所言,含意倒挺深刻,但头枕清流则塞耳,难听得见善言;口漱顽石虽砺齿,却难心口如一,倾吐真言也。”

王武子这亦庄亦谐的一席话,说得孙子荆面红耳赤,无言以对,狼狈而去。

“岂有此理”的由来,还有一个与穷秀才有关的传说——

宋朝有个整日布衫一件,稀粥三餐的贫穷秀才,向富亲戚借贷钱粮肘,常遭冷嘲热讽,有时甚至被拒之门外,受恶犬撕咬。从此,这孤苦伶仃的穷书生寒窗挑灯,发愤苦读,结果苍天不负苦心人,他乡试、会试、殿试连中三元,琼林宴上又才华出众,被皇帝御笔钦点为头名状元。

是年仲夏,状元郎荣归故里,那班富亲戚为攀裙带关系,捞官谋利,相约要来致贺。

状元郎闻之,嗤鼻一笑,令书僮取来文房四宝,满含激情挥笔写下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忆往昔,一贫如洗,缺柴缺米,谁肯雪中送炭?

下联为:看今朝,独占鳌头,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

写毕,状元郎怨怒未消,复又饱蘸浓墨,悬肘疾书,写了一句横额——岂有此理。然后令家丁贴于自家新宅门前。

是日,富亲戚们相邀结伴而来,走到门前一看,个个面红耳赤,狼狈而去。

这便是俗语“岂有此理”的掌故。

巧妆打扮

“巧妆打扮”这句俗语,脱胎于中国戏剧的化妆艺术。

据宋代曾糙《类说》中节录的唐代《教坊记》,谈了这么一段艺苑轶事——

有个庞三娘,是位善歌舞的艺伶。随着年岁的增大,面部皱纹逐渐多了起来。一天,有人慕名拜访她,见她容貌丑陋,以为不是庞三娘,于是拱手问道:“大婶,请问庞三娘在家吗?”庞三娘略一沉吟,笑道:“庞三娘是我外甥女。今天不在,你明天再来吧。”

第二天一大早,庞三娘在脸上帖以轻纱,杂用云母和粉蜜涂之,遂若丽人靓女。见客时,那人根本就认不出她了,还对她说:“我昨天已经见过你阿姨了。”

由此可见,早在唐代,“巧妆打捞”的美容艺术,就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了。

记得当年梅兰芳先生排演《穆桂英挂帅》时,巳年过半百,且身体已经发福。据说:为了克服造型工的困难,巧妆打扮时和庞三娘一样,也是先以纱布绷紧脸部肌肉,再以贴片掩之。经化妆后,梅先生变成了年轻俏丽的穆桂英了,令人惊叹不已。

敲榨勒索

据考据家们论证,当今的一些不正之风,有的“古已有之”,俗语“敲榨勒索”就是一例。

《史记·孝文本纪》云:“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

话说公元六二九年,唐僧师徒四人打道西行,经过无数艰难险阻,战胜众多妖魔鬼怪,行程十万八千里,历时一十四冬春,终于在灵山之巅,雷音古刹,拜见了如来至尊。这种普救众生的至诚,果然感动了佛祖,立即吩咐左右:珍楼饷以仙肴佳品,宝阁传给大藏真经。可算是功德圆满了。谁知道经书即将到手之际,经书经管人阿傩竟伸手要贿赂,不拿买路钱,就过不了关。因而经书虽到手,却全是无字的白纸。

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难道就容忍这种敲榨勒索行为,不发挥金箍捧的威力?不是的。问题在于如来佛对阿傩的敲榨勒索行为采取了保护政策:“经不可轻传,亦不可轻取”。于是,忠厚老实的唐三藏不得不把化斋用的钵盂奉承上去,这才换取了真经。

作为不正之风的“敲榨勒索”,自古也是千夫所指的。君不见,阿傩接了唐僧钵盂,就立即受到力士、庖丁的谴责吗?抹脸的、朴背的、弹指的、扭唇的,不一会儿,就把那贪心的阿傩的脸皮羞皱了。

钱能通神

“钱能通神”又称“钱可通神”。这句俗语的意思是一切以金钱为转移。极言金钱魔力之大,这既是一句俗语,又是古今中外的剥削阶级所崇奉的句一格言。

元各氏《鸳鸯被》第四折,就有这么一句台词:“钱可通神,法难纵你。”

《钱能通神》这句俗语,最早见于魏晋时人成公绥所作《钱神论》,文中描述当时的世间情景是:“路中纷纷,行人悠悠。载驰载驱,唯钱是求。”你看,行人们往返奔波,赶着车手到处钻营,追求的就是那个金钱。

一百年后,出现了第二篇《钱神论》。作者鲁褒辛辣地讽刺了东晋元帝、康帝以来的贪财恶习,形容那些“无翼而飞,无足而走”的金钱,在当时“为世神宝”、“谓为神物”。而钱神的身份之所以高贵,是因为“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这样一来,人们的政治地位或等级完全取决子金钱的多少,“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愤争辩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非钱不拔,怨仇嫌恨非钱不解;令闻笑谈非钱不发。”钱神具有如此颠倒众生的魔力,神通可谓大矣!连天帝见了钱神也得甘拜下风。鲁褒在《钱神论》中就发出了“天有所短,钱有所长”以至“天不为钱”的慨叹!

短短一个世纪,先后出现了两篇《钱神论》,深刻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追求金钱的欲望到了何等强烈的程度。

岂有此理

很早以前,在黑河下游,有座古老的国都,国都内有位骄横的国王,他手下有许多文臣武将和数不清的精兵强马。

有一年,外国进贡,送了一幅非常复杂的宫廷设计图,国王看后,特别高兴,忙宣召文武大臣讲解此图,也准备按照这图的结构模样,建造一座新的宫殿。谁知,在朝的所有大臣竟没有一人能将这图讲得清楚。国王大怒,立传圣旨,告示天下:凡能识解这图的,不分等级高低,门庭贵贱,均封官晋爵。

在深山中,有一个偏僻小山庄。庄上住着一位名叫奇有的穷苦书生。奇有父母早年去世,靠打柴卖柴糊口度日。常言说:打成的家什,养成的性。奇有非常爱读书,虽然日子过得非常贫寒,他还经常省些钱,买几本书拿回家看。

有一天,他到山里打柴,一担柴砍完后,他从怀里掏出一本书,一来想看会儿书,二来想趁此休息一下。谁知就在这时,一场风扑面而来,把奇有手中的书给卷跑了。奇有忙奋起直追,那知他追的越快,风刮的越紧,不知不觉竟追过了三座山,三道弯。在山崖的背风处,书才往下落。奇有急忙跑过去,走近一看,落书处却有一座庙宇。

奇有走近庙门,推门而入,见庭院正中有棵巨大的梨树,树干笔直,枝叶茂盛。他没顾得上细看这些,只顾寻找自己心爱的书。但院子里每个角落都找遍了,仍没找到,奇有急得顿足捶胸,仰天长叹。谁知,一抬头,却发现大梨树的杈丫上搁着一本书,定睛一看,正是自己的书。他想爬上树去取,树却有几尺粗,十几尺高。无奈,他只好给梨树叩头求救。怎知一叩头,那书真的“哗啦”一下掉在地上,他忙站身正要去拿,忽然又一阵风,把书又刮往殿堂后面。奇有那肯罢休,又一直追到殿堂后,却意外地发现一个山洞。

山洞很深,奇有找来火把,好奇地走进洞去。到了洞底,他看到一张石桌上放着一个石匣子。石匣上写着:“天书”两个大字。旁边有行小字:“黑岭慈梨树”。奇有看罢这字,抱起石匣出了洞口,来到院内,叩头谢过慈梨赐“天书”之恩,便回家去了。

单说奇有自得天书以后,整日刻苦攻读。日子一久,他倒成了这一方唯一的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无事不晓,无理不通的大秀才、大名人了。

常言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奇有这一出名,自然就有一些有钱有势的登门相请,日子也就过的富裕了。

书归正传,话说有一天,国王告示传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庄。奇有忽听门外人喧马嘶,他忙出门观望,原来是皇家官兵正在那里贴告示。他仔细记下告示上的细文精图,忙回家翻看“天书”,忽然得到了识图秘诀,忍不住高兴地说:“天助我成功,此图非我去,世间无一人识得。”于是他收拾行装,直赴京都。

再说奇有又来到了黑岭慈梨庙,他是来这所恩庙辞行的。他走进大殿,正想下跪谢恩,却见到正堂前立一块石碑,上写着:

“黑岭慈梨树,身粗八尺三,干高二丈二,花开循三年。三年结次果,每次三百三。中秋梨熟透,叩树果自落。”

奇有见此碑文,心中又惊又喜,屈指——算,正值中秋时节。他连忙走到庭院,对着大梨树连叩了三个头,说也奇怪,刹时,从树上掉下三个大黄梨。早饿慌了的奇有,也顾不得说别的,就大口大口吞吃起来。一个梨刚吃下,顿觉身体清爽,两个梨吃下去,就觉得精神大振:三个梨刚落肚,就浑身是劲,有了力量。奇有急忙又向慈梨树叩头谢恩,一谢慈梨先前赐书,二谢慈梨赐梨之恩。谁知,叩了三个头,树上又掉下三个黄梨。奇有激动地拾起慈梨,揣入怀内,留作路上当干粮。临行留言碑前,“奇有进京都,若是功成名就,日后到宝地,再谢慈梨恩”。谢过以后,一路急走,非止一日到了京都。

帝王京都,确是繁华,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奇有边走边打听皇宫住处,一会儿到了宫廷前。他看到宫门上张贴的皇榜挂图,刚伸手揭下来,就有人把他抓住,交给国王。国王一看揭榜的是一个白面书生,没好气地问道:“你是何方人氏,姓甚名谁?”奇有进京前就已改名更姓,取名郭宝。

这时,听得国王词自己,就坦然地回答说:“小人山北人氏,姓郭名宝。”

“揭榜的是你吗?”

“是小人。”

“你既是揭榜之人,能给孤把画图详细讲清吗?”

奇有说:“容小生冒昧给主上讲释。”

奇有得了“天书”,对这个画图如何解释。心中有底。在国王面前,他指着画图,从大殿讲到宫廷。从庭院讲到园林。厅堂楼阁,亭馆轩榭讲得一清二楚;长廊画壁,金龙飞凤说得头头是道。群臣佩服。

三日以后,奇有已被封官加爵,并被国王招为驸马,与公主洞房花烛。拜堂成亲。“一时乡间寒儒土,顿成国王宴上宾。”

奇有自封官以后,每日进出宫廷与官衙之间,出入朝野,前呼后拥;回得府来,丫环侍女,不离身边;锦衣玉带,好不威风。

转眼,秋末冬初,国王下令破土开工,修建新宫殿,奇有和一群文武官员监造。

新年过后,国王召见众监造官,查问新宫一事。一个监造官启奏说:“主上放心,除缺少一根八尺粗,二丈多长的前庭正柱外,其余东西全部备齐。”

国王说:“全国寻找,还找不到吗?”

“找了很多地方,总是没有合适的。”奇有在一旁听了启奏,不禁想起一年前进京时在黑岭山庙里遇到的慈梨树,他心中暗想:“那棵梨树不正好是八尺多粗,两丈多高吗?可是那是我的恩树呀……。”

国王看着满朝官员,发下一道新圣旨:“三日以内,谁能找到柱子,奖金银万两,封万户侯。”众官面面相觑,无一人说话。

奇有听罢宣读圣旨,想到万两金银和万户侯,高官厚禄早动了心,他急忙启奏道:“主上放心,小臣郭宝,在进京之前,曾在黑岭山庙,看到一棵大梨树,粗八尺三。高两丈二,木性良好,正好运来做梁柱。”国王一听,哈哈大笑。

退朝以后,奇有鬼使神差,赶派民夫快快动身。他也在将卫护拥下,骑着高头大马,齐赴黑岭山庙。金鸡西坠,到达庙前,进得庙门,一眼就看到挺拔慈梨树在微风中高高耸立。

奇有一看见粗壮的树杆,就指令民夫动手砍伐。先前留言,他忘得一干二净。众多民夫正在砍伐梨树,忽然,庙院内狂风大作,风吹树枝,树借风力,呼呼作响,一时间天地昏暗,对面看不清人脸。一个个被刮得东倒西歪,跌跌撞撞,随风摇拽。直到玉兔东升,风才渐息,月朗风静才发现庙宇全部倒塌。

等到众人醒来,寻找驸马。在庙门前,驸马被砸得头破血流,半截身子压在土下,人已昏迷不醒。众人忙扒土抢救,驸马才脱离了危险。奇有刚一苏醒,就指令民夫,快快动手,把树砍倒。三更伐倒树,五更运下山。天一放亮,奇有安排好民夫往回搬运树木,自己和众护卫就先骑马回城不提。

又是半年过去了,新的宫廷已全部建成。国王下令把全国能工巧匠找来,雕画柱梁,梁柱上金龙腾飞,凤凰开屏,华丽不凡。奇怪的是,只有从黑岭山庙运来的慈梨柱子却一色不上。一直是全身白洁。国王着了急,限令三天结束。三天过去了,还是如此。急得美工画匠都没了办法,只好报与监造官。监造官也没办法,只好报给国王。国王觉得奇怪,亲自到新宫去看,果然不假。国王急得发了愁,昼夜坐立不安,饭吃不下,觉睡不好,整夜忧虑多思。

一日夜晚,国王刚想入睡,忽听宫墙外传来孩儿的唱声:

新宫图识破,全靠那天书。黑岭慈梨树,巧助一臂力。满朝文武臣,滴血柱身窝,欲叫色不退,只须奇有血。

国王听得有点蹊跷,反复琢磨。第二天,召集文臣武将,把童谣讲与众臣听,满朝文武不解其意,只有奇有一人吓得战战兢兢、浑身哆嗦。国王传旨:“辰时百官齐集新宫,滴血祭祀。”国王又亲自安排两名刀斧手,站在柱前。单等谁的滴血一上色,就杀头。

众官员都已到齐,每个人咬破中指,滴到柱子正中。奇有心中有鬼,站在百官最后。从辰时滴到己时,并无一人的血能上色。从巳时又滴到午时,眼看最后只剩下驸马一人。

国王灰了心,柱前站着的两个刀斧手也泄了劲。哪知,等奇有咬破中指,向柱子上刚一滴去,血入柱心,一片红润。国王傻了眼,正感到惊奇,只见刀斧手一刀砍去,奇有身倒头飞,鲜血溅到柱身上,霎时洁白的柱子变成红色。群臣大哗,无感不奇。

后人有诗曰:

山北有奇氏,曾得一天书,

黑岭慈梨树,助奇赴仕途;

奇有官封侯,慈梨却遭诛,

恩惠当仇报,岂有此理乎。

勤俭持家

从前伏牛山下有个农民叫吴成。夫妻俩养了两个儿子,种着四亩地。有一年老天爷来了个起秋旱,庄稼颗粒不收。

第二年春天,村里许多比吴成土地多的户都断了粮,而他家却照样喝着小米粥,一点也不受饿,并且还拿出一些陈谷子去周济那些没有办法的乡邻,使全村人都顺利地度过丁春荒。村里人问他有什么诀窍,他笑了笑说:“勤和俭”。村里人为了感谢他的帮助,把这两个字制成匾挂在他屋里。

原来,吴成不分春夏秋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背起粪筐拾粪,把那几亩地种得肥的流油。他夏天不怕热,别人锄一遍草,他锄三遍;冬天不怕冷,别人都围着火炉扯闲话,他不是上山打柴,就是挖石头垒地边。收庄稼时,他总是把地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老婆做饭从不让抛洒一粒米,并且忙时吃稠,闲时吃稀,每年都要种点谷子,当年吃不完,就用大缸埋起来。

过了十几年,吴成老了,临死时候对两个儿子说:“你们要想不受饿,就照匾上这两个字办。”吴成死后不久,他老婆也去世了。

又过了几年,弟兄俩都娶了亲。谁知妯娌俩合不来,三天两头穷拌嘴。弟兄俩没办法,只好请来南庄二舅分了家。财产分完后,弟兄俩为那块匾争执起来。他二舅没办法。为了公平合理,借来一把锯,从中一分两半,弟兄俩一人分半块。

老大分得一个“勤”字,他就恭恭敬敬地把它挂在堂屋里。每天起早贪黑,又开了二亩荒地,打了不少粮食。可是他老婆不会过日子,今天拿粮食换花生,明天用粮食换豆腐,再不然就换那火烧夹卤肉。孩子们吃的馍咬两口就扔掉,弄得他家的孩子一出屋门,后面的鸡、狗就跟了一大群,等着吃馍疙瘩哩。年年新粮下来,陈粮吃光,连个粮食籽儿也不剩。

这一年又遇上了起冬旱,庄稼苗都枯死到地里了。老大一家凑和着过了年关,粮食越吃越少,等开春大忙时节,干脆断了顿儿。几个孩子都哭着肚子饿,他自己也饿的腰里拧绳。这时他抬头看见那个“勤”字,心想:老头子原来是欺骗人的,我勤得不能再勤了,如今还是落个一家大小饿肚皮。

他越想越生气,就一把扯下字匾,“啪”一下摔了个粉碎。谁知木板一碎,从里边飞出一张纸来。老大捡起来一看,上面写着:“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碗,光盛盛不满!”

老大想:老二分了个“俭”字,粮食肯定吃不完,我去借点米来。

老二哩,也把“俭”字当神敬,光知道省吃俭用,两口子把“勤”字忘在脑后,地里草长得比庄稼还多。尽管两口子抠的怪紧,这天也断了粮。正当老大来东院时,老二刚刚摔了“俭”字匾!里边也有一张纸,上边写着:“只俭不勤,坐食山空饿死人,一定要受穷!”

原来,吴成生怕子孙们只顾这头忘了那头,就悄悄写了两个纸条嵌进匾里,谁知弟兄俩把它一分两半,各人弄了个一头沉。

这时,弟兄俩把两张纸条对在一起,这才醒悟过来。村里人听说吴家弟兄没粮吃了,都来周济他们。

从此以后,每年春节贴对联时,村上的人都把“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门楣上,以此告诫子孙。

清官难断家务事

有个县官卯时升堂刚坐定,便有个儒生前来击鼓告状,哭诉妻子虐待老母,迫母投河。

那县令虽是个七品芝麻官,可嫉恶如仇,他听罢文弱书生的诉讼,心想:妇道人家如此凶恶,这还了得!当即传令捉拿悍妇。

倚在屏风后面的县令夫人未等丈夫出签,便派人将丈夫请入内室,说道:“妾听其哭声似干嚎,观其面色虽俊逸却流露邪气,内中定有文章。”那县太爷听夫人这么一说,决定化装易服,亲自进行私访,以探真假。

原来投河老妇有两个媳妇。大儿在外经商,妻子口惠心刁;小儿在家攻读,妻子言讷性善。县令亮出本相后,大媳妇诉说道:“昨日弟媳将鱼屑丢给慈母,老人受不了如此虐待,含怨自尽了。”

小媳妇辩道:“我为孝敬婆婆,买回鲜鱼两条洗得干干净净,烧好后挑一条大的取中段,剔骨刺,送给婆婆尝鲜,由于嫂子挑拨离间,说是残羹,婆婆这才一气之下而出走。”

是夜,县官将两个媳妇之言对夫人述说了一番。夫人道:“老婆婆生死不明,不可草草定案。”正当二人商讨之际,那家长子搀着老母来了。原来,老婆婆那日刚走蓟河边,适逢大儿的商船靠岸,问过原委后劝慰母亲说:

“弟媳剔去骨刺,正是大孝,岂可偏见!”一席话说得老母亲愧疚交加。

后经查实,大媳平日引诱小叔,暗通奸情,故使此伎俩,坑害贤良女子。县令审判此案之后,感叹连连,对夫说:“内人,我虽处事公正,禀公执法,可清官难断家务事啊。倘不是你时时提醒,此一家庭纠纷定会判错矣!”

夫人莞尔一笑,回道:“老爷明断家务事,仍不愧为父母官!”

这便是俗语“清官难断家务事”的由来。

强龙斗不过地头蛇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本来选择在宜兴风光秀丽、四季常青的张公洞玉女潭旁。就在工程将要完毕时,一天,天刚蒙蒙亮,山里一位老夫挑着一担柴,赶早到附近去卖。

到了山脚下,他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发观近处倒着一根围把粗的树杆。于是,就一屁股坐下,并从腰间拔出烟筒,装上一锅烟“嗤嗤”地抽了起来。可当他用烟筒头在树杆上磕烟灰时,屁股下的“树杆”,竟移动了起来:老拄夫吓得跳了起来,这时,天已快亮了,老樵夫揉揉眼,终亍看清这是条大花蛇。大花蛇带着风声,“串宰”地向南侧花蛇山花蛇洞飞快地游去。

原来,这是条花蛇山花蛇洞里的大花蛇,半夜时分出洞到玉女潭汲水。老樵夫刚才坐的“树杆”,即是蛇身,刚才磕烟灰时,烟灰掉在蛇身上,把它烫惊了。

于是,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似地不胫而走,连住在深宫里的太祖皇帝也知道了。朱元璋想:俗话说,强龙斗不过地头蛇。我虽然是“真龙天子”,将来驾崩后,葬在那里,这条花蛇,必与我作对,哪能安身?

最后,朱元璋只好废弃了即将建成的陵墓,重新改建于南京紫金山南麓,即现在的明孝陵。玉女潭旁,至今仍有石人石兽的遗迹呢。

墙上挂竹帘——没门

从前上党有个有名的画匠叫张才,专好画荷花,方圆百里都夸他画得活灵活现,像从枝上折下来的一般。再说张才,听世人奉承,便自命不凡,很是高傲,扬言天下无对手。

却说有一个秀才李真,不仅通晓诗书,而且精于绘画。一日进京赶考,路过上党,闻得张才画的好荷花,意欲结交张才做个相识。不料张才自恃才高,竟不接见,且有谤毁之意,这下激恼了李秀才,要与张才比个高低。话说七月初一日是潞安古会。这天天微明,李真在上党门前占个清静地方,在那白壁上做下了一幅画,专等张才到来。再说张才吃罢早饭来在上党门前,见一秀才已占在那里,也不打话,铺开画页等游人来买。时间不长,街上人如潮涌,买画的人不计其数,一会便货卖一空。

李秀才见张才画已卖完,上前问道:“先生的画着实画得活灵活现,不知尊姓大名,甚觉惭愧”。

张才见其早早来到,不见有甚出卖,便问:“你是何人,敢来问我?难道连我张才大名也不知!”

李真并不在意,答道:“小生李真。”

张才一听这位就是李真,更加鄙视。此时买画的、看热闹的纷纷围上前来观看二人对话。只见李真腰一打躬,说道:“小生初到此地,多有冒犯,家中备有薄酒一杯,好为先生赔礼。请进!”

张才抬头一看,见一竹帘挂于门上,也不还礼,竟欲进去。双手几次掀那竹帘掀不起,正在疑虑,李秀才说:“请先生仔细辨别,切莫动手。”

当时张才与众人细细辨认,原来并无竹帘子,乃是一幅画也,人人拍手称奇,直羞得张才恨不能有个地缝钻进去。

因此,事后人编出一句话,道是:“墙上挂竹帘——没门”。

勤是摇钱树 俭是聚宝盆

“勤俭”一语,出自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民间故事——

古代有位姓李的老汉,人们敬仰他勤俭的美德,特送他一块题有“勤俭”二字的大匾。

李老汉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在吵闹中分了家,连那块大匾也被一分为二。

结果,长子崇“勤”而不“俭”,难以致富;次子崇“俭”而不“勤”越过越穷。这个故事很是耐人寻味。

“勤”是开源,“俭”是节流。古人将这两个人紧紧联在一起,是很有道理的。俗话说得好:“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如果勤而不俭,将辛辛苦苦“摇”来的钱,大手大脚地乱霍挥掉了,结果势必两手空空,一事无成。

同类推荐
  •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学术著作。作者将中国史学放在世界现代化运动的背景中加以考察,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四段进程”与“三大流派”,论述了史学与经学的关系,东西文化交融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以及文化经世致用、抑制主义、民族史学的形成与发展等重大问题。全书论点鲜明、脉络清楚,视野独特,集中了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与历史系多位著名教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不愧为“211工程”国家级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
  •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本书总结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术发展状况,以发展阶段、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效果等五个方面为主要专题,以群体为线、个体为点,勾画出了这一时期我国新闻传播学在各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走向作了初步且大胆的预测。
  • 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本书包括“十五”甘肃省粮食工作回顾、“十一五”甘肃省粮食行业发展规划、粮食政策法规选编三部分。
  •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本书是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2007年度重点课题“浙江省城市农民工权利发展状况研究——从国家、市场和公民权的关系看”的最终成果。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 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浙江省农民工的社会权利、加入工会抑或成立自组织——关于农民工组织化途径的思考、塑造志愿行动的公共空间——一个农民工草根志愿组织的实践逻辑、浙江省农民工的政治权利——以选举权和工会入会权为例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本书系统阐释了如何理解和认识电视节目质量以及如何科学量化地评价电视节目质量,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模式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电视节目服务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当中,对电视媒体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热门推荐
  • 一见倾心:腹黑总裁第一千次求婚

    一见倾心:腹黑总裁第一千次求婚

    她只不过在图书馆抢回自己的书,却不曾想被某只校草揪住不放,他追她逃,无视他对她的讨好,无视他对她的承诺一场猫捉老鼠的故事开始了。当他累了,想放弃她时,她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微笑着说道:不是要和我结婚生孩子吗!不是要每天早上看到我吗!原来他对她的话一直记在心里
  • 殒圣纪元

    殒圣纪元

    圣人不仁,我亦可斩圣。神若不仁,我亦可弑神。
  • 爱上女助理

    爱上女助理

    大四毕业季是充满了酒精和荷尔蒙的疯狂季,也是学生们要被学校踢到社会找出路的选择季。在周围同学都在追求高大上的offer,为前途为感情筹谋时,张艺九却被选秀明星韩冬远所吸引。一念执着,张艺九误打误撞地成为韩冬远身边一名小助理。心有执念的人总是要比随波逐流的人承受更多,张艺九承受着昔日室友的背叛和奚落,眼看着韩冬远把温柔给了女明星陈依宁,看着他被人陷害污蔑,看着他苦苦挣扎。经历过这一切的韩冬远终于看清了真爱就在自己身边,然而张艺九已然看清了娱乐圈的规则,她是否还能承受韩冬远的爱
  • 绝世溺宠:圣手毒医

    绝世溺宠:圣手毒医

    枫云大陆有个传说,宁可自杀也绝不被她杀,她是人人得而避之,见儿闪之的女魔头。一张毒舌嘴能把人气死。片段一:洛铭钰看着从他面前走过的女儿:“你怎么现在才来?”某女疑惑:“咦?老头你怎么来了?”洛铭钰气的吐血,他很老么?片段二:“小姐小姐,外面有人找你。”洛芽匆匆跑来。某女悠闲地躺着贵妃椅上,吃着葡萄,喝着酒,好不惬意的道:“谁啊?来就来呗,大惊小怪干嘛,就算是皇帝老子来了我照样躺着!”洛芽面露难色,吞吞吐吐道:“是…是…”是了个半天。都没有是出个所以然来。某女怒了:“到底是谁啊?”突然一道磁性魅惑的声音响起:“我!”某女一愣,机械的转头,扯出无比难看的笑,然后转头跑路某妖孽挑眉,你以为你跑得掉。
  • 二公主的锐变成女王

    二公主的锐变成女王

    等到结局的时候,简介我会写出来,这样会更好,会更容易理解
  • 逆剑神皇

    逆剑神皇

    有野史记载,在无人触及的时空深处,存在着一道无法追溯起源的裂痕。一名从小生活在蛮荒大山的孤儿,意外地得到了裂缝的一丝烙印,从此踏上与天地抗争的旅途。没有逆天机缘,只有一路的拼杀,唯有杀,才得以证道。少年自无尽蛮荒而出,带着一只不知名的小兽与一柄生锈的长剑,闯向精彩绝伦的大陆。天地奈我何,总有一天,我林凡要凌驾于九天之上,我要这天地,因为我颤栗。
  • 绫南乱之人间劫

    绫南乱之人间劫

    以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以为自己只是为了寻找爹爹才踏上旅途的,以为平静逍遥的山野生活马上就会恢复,南城以为了好多。可是这些都不是真的,因为她根本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也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女孩子。不知道真相的时候她单纯美好如天上的仙子,但是当真相浮现在眼前的时候,她,怎么办?
  • 太上慈悲道场灭罪水忏

    太上慈悲道场灭罪水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快穿攻略:炮灰女配不要走

    快穿攻略:炮灰女配不要走

    苏子妍因车祸死亡,意外绑定了攻略系统.从而去到了各种位面,遇到了各种白莲花,绿茶婊,or心机婊,老天爷能不能长点眼!凭什么青梅竹马遇到了救命之恩就得闪一边;凭什么穿越女就能让皇上王爷喜欢,为她解散后宫让其他妃嫔回家礼佛;凭什么重生女因为自己过得不好,抢人姻缘。苏子妍的任务就是炮灰坏女主,翻身农民把男神〝抱〞回家。冰山校草,学霸男神,霸道总裁,邪魅教主,傲娇王爷,娱乐天王,未世强者,网游大神……众男神叫到:“女配不要走!”
  • 你,是我此生唯一的挚爱

    你,是我此生唯一的挚爱

    明星宠甜文,微虐,本文有全员加速中,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综艺节目,还有许多的偶像,敬请期待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