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波
形容美人或恋人的动人眼神,文人墨客常会借用“秋波”这一词语。
“秋波”一语,最早见于宋代苏轼《百步洪》一诗: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这里,“幼舆”字是晋代谢鲲的字号。谢鲲曾挑逗邻家女子,邻女掷梭打落他两颗牙齿。两行诗句互相对应,极写恋爱对像似恋非恋、不恋欲恋的情状与羞态。
窍门
人们常用俗语“窍门”来比喻事情的诀窍或关键。它出自《射说》记述的一段史事:
晋侯有一次在柳溪设宴招待客人,为了炫耀女婿的射箭本领,特地叫他表演“百步穿杨”给大家看。趾高气扬的女婿在乐曲声中跑马张弓,可第一箭就失手落在地上,第二箭却射穿了马的左耳,结果被颠了下来了。当场出了大丑。有位客人佯笑地对晋侯说:“大人为何不先教他懂得射箭的窍门呢?”
晋侯平日待人傲慢,听那客人佯笑所言,面露愠色:
“何谓射箭之‘窍门’?”
那客人应道:“射箭的‘窍门’很多。但是要成为一名射箭手,必须先勤学苦练,练得心目中能将马、弓箭,目标和自己结合成一体。这样,目标虽然小得像一只虱子,但在其看来却有车轮那样大,一旦放矢便能得心应手。”接着,那客人不无讥讽地接着说:“大人的‘贤婿’由于不懂得‘窍门’,马归马、弓箭归弓箭,目标归目标,射手归射手,结果摔下马来。好在菩萨保佑,四肢尚未跌断,脑袋没有开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这亦讥亦谐之言,直说得那晋侯大人面红耳赤,十分狼狈,于是借口要请郎中为宝贝女婿治伤,匆匆下了辞客令。
这则俗语故事告诉我们,窍门者,办事之诀窍是也。
射箭要懂得窍门,做别的事情也要懂得窍门,方能取得成功!
敲竹杠
“敲竹杠”一语,民间广泛流传,在当今也属不正之风的一种。关于这句俗语的来源,说法有二。
一是说相传清代末年,各地查禁烟土甚严。某水运客商将烟土密藏于竹杠和船篙之中,以防稽查。
一天,商船行至浙江绍兴码头,检查官上船盘查,未发现其中的秘密。当时,该关卡的一名师爷(文吏),是一个内行,他吸着长筒旱烟,步上船敲了几下烟灰,敲得竹杠“咯咯”作响。客商当时面如土色,以为师爷看出了破绽,慌忙掏出银子数两,悄悄塞给师爷,以示请求包涵。不要再敲竹杠了?
还有一种说法。在苏北,过去庵堂寺院拥有田地,谓之“庙产”。当家师父主持庙政,有权出卖庙产。当家师父圆寂时,后继者往往制造借口,向受业之家,索讨庙产。因契约具在,未必真能讨回。但总要追加一二成田价,始肯罢休。而其手段,则是约请四方僧众,每人左肩扛一短竹杠,右手执一细木棒,木捧敲击竹杠,发出声音,整齐而有节奏,听起来宛如“作作功”,谐音是做做功德吧,沿街敲击,类似游行,僧徒越聚越众,类似示威。迫使受业之家,不得不捧出银钱了结。
翘辫子
在我国江南的许多地方,特别是江浙一带,人们把“翘辫子”比喻为“死”,这句方言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清朝时,国人都留辫子。这辫子在人活着时是下垂,而死后则要编结起来,置于头部上方,末端竖起,清朝处决犯人,为行刑方便,在处刑之前用胶水把犯人鞭子结成一根棍儿,干后直挺挺地上翘着。因此,“翘鞭子”就成了“死”的同义词。
还有一种说法是“翘辫子”与上海的电车有关。因为电车车顶上的导电杆(又称集电器长杆,有轨电车为一根,无轨电车有两根),被称为电车的“辫子”。有时导电杆脱离电源线,翘了起来,电车就无法运行,等于人死了一样,所以人们把“翘辫子”与“死”等同看待。
这两种说法,不管哪一种准确,从意义上讲,都是把“翘辫子”比喻为“死”。
穷棒子
“穷棒子”是旧社会流行的对穷苦农民的蔑称,殊不知穷棒子这名称却是因人参而得来的。
人参的纺锤形肉质根是珍贵的药材,吉林一带的老乡称其为棒锤,并由此把挖人参的人称为“棒子”。穷棒子之说见于民国初年出版的《虞初支志》:每年到吉林挖参的约有数万人,大都是无业穷人。有些人一辈子挖参,死于他乡。最悲惨的是“死于虎狼者有之,死于岚瘴者有之,死于道路者又有之。其幸而不死于虎狼、岚瘴、道路,则留为饿殍俘。”所以作者叹道:“此穷棒子之所以多也。”
七十二行
我们常用“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来比喻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有专家、能手。这一俗语是怎样来的呢?
据考,我国自唐代开始就有关于“三十六行”的说法和记载。宋代学者周辉所撰《清波杂志》一书中,就列举了“三十六行”的具体内容。它们是,肉肆行,鲜鱼行,海味行,米行,酱料行,花果行,宫粉行,酒行,茶行,汤店行,药肆行,柴行,棺木行,丝绸行,成衣行,顾绣行,针线行,皮革行,扎作行,故旧行,仵作行,网罟行,鼓乐行,杂耍行,彩舆行,珠宝行,玉石行,文房行,纸行,用具行,竹木行,铁器行,陶土行,花纱行,驿传行,巫行以后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也曾出现类似的记载,虽然略有出入,但都大同小异。
到后来,又有“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的说法,这又是怎么来的呢?近代学者徐珂在《清稗类钞·农商类》中说:“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而终计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则为七十二行,十之,则为三百六十行。皆就成数而言。”
据此可见,俗语所云“七十二行”,并非行业的具体数字,不过是各行各业的概称而已。
骑虎难下
人们常用“骑虑难下”这么一句俗语来比喻做事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又不能中止。它出自河北的一个民间传说故事。
当年,汉朝皇帝刘秀被王莽(据历史资料记载应是王郎)追赶得无路可走,逃进了河北易县城北的后山。
一天,王莽又派大批人马前来围扑刘秀。已爬在山顶上的刘秀欲逃无路,眼看就要被抓去砍头碎尸,他心慌意乱地想,坐等被乱兵杀死,还不如跳崖,或许能死里逃生,于是他把牙二咬,心一横,眼一闭,纵身向万丈深渊跳去。
山涧真深啊,刘秀飘飘悠悠往下落,半天还没到底。昏迷间,他忽然觉得落在一个毛茸茸、软绵绵的东西上面。刘秀还没回过神来,就觉身下那团东西猛地一动,接着是惊天动地一声怒吼,它蹿起来,驮着刘秀没命地奔逃开了。这一惊吓,刘秀才清醒过来,发现是一只睡得正舒服的猛虎被自己砸醒了。
刘秀骑在狂奔的老虎身上,心里又急又怕:跳下来吧,怕被老虎吃掉,不下来,总被老虎驮着跑,到哪儿算一站呢?这时是老虎怕他,他怕老虎,可谁也没有办法甩掉对方。
那虎驮着刘秀来到一条小河边喝水,它从水影里看到自己背上驮着的是个人,便想弯回头来咬刘秀,无奈那虎天生脖子短咬不着。正在这时,被隔河相望的追兵看见了,王莽为此又惊又喜,于是弯弓射了一箭,不料这一箭未射中刘秀,却射在老虎屁股上。老虎疼得狂叫一声,驮着刘秀一溜烟向山林深处跑去。没跑多远,便被毒箭夺去了性命。刘秀见状,赶紧钻进密林之中逃跑了。
无论是正史野史,还是演义小说,骑虎者确系罕见,除神仙之外,刘秀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虎跑起来速度快,态势猛,夹有凛凛风声,先声夺人,为什么为骑者所忌,原因伯就在“难下”二字。初学骑自行车的人都有体会,下比上难,上得去,下不来,才危险呢!何况是骑虎?
有人或许要问,那财神爷为何不弄匹好马骑,偏要骑虎?笔者以为,天上的神仙穿什么,戴什么,骑什么,吃什么,都是地上的人想出来的。老百姓所以要财神骑虎,并非为他抖威风,而是因为骑虎难下!用虎之难下,使财神爷昼夜兼程,多走些地方,多了解一些民间疾苦,多为勤劳善良的中国百姓送“财”!
罄竹难书
人们常用“罄竹难书”这么一句带贬义的俗语比喻罪恶多端,即使是把所有竹简用完,也难于写尽。
“罄”,即指“尽”、“完”的意思,“竹”,则为古人写字用的竹筒。这句俗语最早出自《汉书·公孙贺传》中的一个侠客故事——
汉武帝时期,有个名叫朱世安的侠客,被丞相公孙贺诬害,被捕入狱。原因是朱世安的儿子触犯了权贵公孙贺,所以抓他来赎子罪。朱世安对此报之冷笑,并在狱中上书揭发公孙贺罪恶时说道:“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后人逐渐把它引申为形容罪状的贬义词“罄竹难书”。
历史上类似的文字记载还有不少,如《旧唐书·李暂传》中就有这么一段记载:“南山之竹,书罪未尽。”意思是说,即使把南山的竹子都制成写字用的竹简,也写不完他(指隋坦帝)的罪恶。
强词夺理
“强词夺理”这句俗语的意思是无理强辩。《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中就有这么一段话:“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这句俗语,出自《世说新语·排调》记述的一则故事:
孙子荆想当隐士,向好友王武子辞行说:“我要到深山老林里去枕石漱流。”但一时不慎,口误成“枕流漱石。”
王武子听他说要到深山老林去枕流漱石,感到十分可笑,于是揶揄道:“老兄,此去修仙炼丹,流水倒勉强可枕,石头却是万万不可用来漱口的呀。”
孙子荆素以学者自居,此刻面子难改,便强词夺理曰:“吾所谓之枕流,乃欲洗耳也;吾所谓漱石,乃欲砺齿也。”
王武子见眼前这位仁兄无理强辩,死不认错,复又讥诮云“老兄适才所言,含意倒挺深刻,但头枕清流则塞耳,难听得见善言;口漱顽石虽砺齿,却难心口如一,倾吐真言也。”
王武子这亦庄亦谐的一席话,说得孙子荆面红耳赤,无言以对,狼狈而去。
“岂有此理”的由来,还有一个与穷秀才有关的传说——
宋朝有个整日布衫一件,稀粥三餐的贫穷秀才,向富亲戚借贷钱粮肘,常遭冷嘲热讽,有时甚至被拒之门外,受恶犬撕咬。从此,这孤苦伶仃的穷书生寒窗挑灯,发愤苦读,结果苍天不负苦心人,他乡试、会试、殿试连中三元,琼林宴上又才华出众,被皇帝御笔钦点为头名状元。
是年仲夏,状元郎荣归故里,那班富亲戚为攀裙带关系,捞官谋利,相约要来致贺。
状元郎闻之,嗤鼻一笑,令书僮取来文房四宝,满含激情挥笔写下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忆往昔,一贫如洗,缺柴缺米,谁肯雪中送炭?
下联为:看今朝,独占鳌头,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
写毕,状元郎怨怒未消,复又饱蘸浓墨,悬肘疾书,写了一句横额——岂有此理。然后令家丁贴于自家新宅门前。
是日,富亲戚们相邀结伴而来,走到门前一看,个个面红耳赤,狼狈而去。
这便是俗语“岂有此理”的掌故。
巧妆打扮
“巧妆打扮”这句俗语,脱胎于中国戏剧的化妆艺术。
据宋代曾糙《类说》中节录的唐代《教坊记》,谈了这么一段艺苑轶事——
有个庞三娘,是位善歌舞的艺伶。随着年岁的增大,面部皱纹逐渐多了起来。一天,有人慕名拜访她,见她容貌丑陋,以为不是庞三娘,于是拱手问道:“大婶,请问庞三娘在家吗?”庞三娘略一沉吟,笑道:“庞三娘是我外甥女。今天不在,你明天再来吧。”
第二天一大早,庞三娘在脸上帖以轻纱,杂用云母和粉蜜涂之,遂若丽人靓女。见客时,那人根本就认不出她了,还对她说:“我昨天已经见过你阿姨了。”
由此可见,早在唐代,“巧妆打捞”的美容艺术,就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了。
记得当年梅兰芳先生排演《穆桂英挂帅》时,巳年过半百,且身体已经发福。据说:为了克服造型工的困难,巧妆打扮时和庞三娘一样,也是先以纱布绷紧脸部肌肉,再以贴片掩之。经化妆后,梅先生变成了年轻俏丽的穆桂英了,令人惊叹不已。
敲榨勒索
据考据家们论证,当今的一些不正之风,有的“古已有之”,俗语“敲榨勒索”就是一例。
《史记·孝文本纪》云:“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
话说公元六二九年,唐僧师徒四人打道西行,经过无数艰难险阻,战胜众多妖魔鬼怪,行程十万八千里,历时一十四冬春,终于在灵山之巅,雷音古刹,拜见了如来至尊。这种普救众生的至诚,果然感动了佛祖,立即吩咐左右:珍楼饷以仙肴佳品,宝阁传给大藏真经。可算是功德圆满了。谁知道经书即将到手之际,经书经管人阿傩竟伸手要贿赂,不拿买路钱,就过不了关。因而经书虽到手,却全是无字的白纸。
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难道就容忍这种敲榨勒索行为,不发挥金箍捧的威力?不是的。问题在于如来佛对阿傩的敲榨勒索行为采取了保护政策:“经不可轻传,亦不可轻取”。于是,忠厚老实的唐三藏不得不把化斋用的钵盂奉承上去,这才换取了真经。
作为不正之风的“敲榨勒索”,自古也是千夫所指的。君不见,阿傩接了唐僧钵盂,就立即受到力士、庖丁的谴责吗?抹脸的、朴背的、弹指的、扭唇的,不一会儿,就把那贪心的阿傩的脸皮羞皱了。
钱能通神
“钱能通神”又称“钱可通神”。这句俗语的意思是一切以金钱为转移。极言金钱魔力之大,这既是一句俗语,又是古今中外的剥削阶级所崇奉的句一格言。
元各氏《鸳鸯被》第四折,就有这么一句台词:“钱可通神,法难纵你。”
《钱能通神》这句俗语,最早见于魏晋时人成公绥所作《钱神论》,文中描述当时的世间情景是:“路中纷纷,行人悠悠。载驰载驱,唯钱是求。”你看,行人们往返奔波,赶着车手到处钻营,追求的就是那个金钱。
一百年后,出现了第二篇《钱神论》。作者鲁褒辛辣地讽刺了东晋元帝、康帝以来的贪财恶习,形容那些“无翼而飞,无足而走”的金钱,在当时“为世神宝”、“谓为神物”。而钱神的身份之所以高贵,是因为“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这样一来,人们的政治地位或等级完全取决子金钱的多少,“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愤争辩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非钱不拔,怨仇嫌恨非钱不解;令闻笑谈非钱不发。”钱神具有如此颠倒众生的魔力,神通可谓大矣!连天帝见了钱神也得甘拜下风。鲁褒在《钱神论》中就发出了“天有所短,钱有所长”以至“天不为钱”的慨叹!
短短一个世纪,先后出现了两篇《钱神论》,深刻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追求金钱的欲望到了何等强烈的程度。
岂有此理
很早以前,在黑河下游,有座古老的国都,国都内有位骄横的国王,他手下有许多文臣武将和数不清的精兵强马。
有一年,外国进贡,送了一幅非常复杂的宫廷设计图,国王看后,特别高兴,忙宣召文武大臣讲解此图,也准备按照这图的结构模样,建造一座新的宫殿。谁知,在朝的所有大臣竟没有一人能将这图讲得清楚。国王大怒,立传圣旨,告示天下:凡能识解这图的,不分等级高低,门庭贵贱,均封官晋爵。
在深山中,有一个偏僻小山庄。庄上住着一位名叫奇有的穷苦书生。奇有父母早年去世,靠打柴卖柴糊口度日。常言说:打成的家什,养成的性。奇有非常爱读书,虽然日子过得非常贫寒,他还经常省些钱,买几本书拿回家看。
有一天,他到山里打柴,一担柴砍完后,他从怀里掏出一本书,一来想看会儿书,二来想趁此休息一下。谁知就在这时,一场风扑面而来,把奇有手中的书给卷跑了。奇有忙奋起直追,那知他追的越快,风刮的越紧,不知不觉竟追过了三座山,三道弯。在山崖的背风处,书才往下落。奇有急忙跑过去,走近一看,落书处却有一座庙宇。
奇有走近庙门,推门而入,见庭院正中有棵巨大的梨树,树干笔直,枝叶茂盛。他没顾得上细看这些,只顾寻找自己心爱的书。但院子里每个角落都找遍了,仍没找到,奇有急得顿足捶胸,仰天长叹。谁知,一抬头,却发现大梨树的杈丫上搁着一本书,定睛一看,正是自己的书。他想爬上树去取,树却有几尺粗,十几尺高。无奈,他只好给梨树叩头求救。怎知一叩头,那书真的“哗啦”一下掉在地上,他忙站身正要去拿,忽然又一阵风,把书又刮往殿堂后面。奇有那肯罢休,又一直追到殿堂后,却意外地发现一个山洞。
山洞很深,奇有找来火把,好奇地走进洞去。到了洞底,他看到一张石桌上放着一个石匣子。石匣上写着:“天书”两个大字。旁边有行小字:“黑岭慈梨树”。奇有看罢这字,抱起石匣出了洞口,来到院内,叩头谢过慈梨赐“天书”之恩,便回家去了。
单说奇有自得天书以后,整日刻苦攻读。日子一久,他倒成了这一方唯一的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无事不晓,无理不通的大秀才、大名人了。
常言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奇有这一出名,自然就有一些有钱有势的登门相请,日子也就过的富裕了。
书归正传,话说有一天,国王告示传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庄。奇有忽听门外人喧马嘶,他忙出门观望,原来是皇家官兵正在那里贴告示。他仔细记下告示上的细文精图,忙回家翻看“天书”,忽然得到了识图秘诀,忍不住高兴地说:“天助我成功,此图非我去,世间无一人识得。”于是他收拾行装,直赴京都。
再说奇有又来到了黑岭慈梨庙,他是来这所恩庙辞行的。他走进大殿,正想下跪谢恩,却见到正堂前立一块石碑,上写着:
“黑岭慈梨树,身粗八尺三,干高二丈二,花开循三年。三年结次果,每次三百三。中秋梨熟透,叩树果自落。”
奇有见此碑文,心中又惊又喜,屈指——算,正值中秋时节。他连忙走到庭院,对着大梨树连叩了三个头,说也奇怪,刹时,从树上掉下三个大黄梨。早饿慌了的奇有,也顾不得说别的,就大口大口吞吃起来。一个梨刚吃下,顿觉身体清爽,两个梨吃下去,就觉得精神大振:三个梨刚落肚,就浑身是劲,有了力量。奇有急忙又向慈梨树叩头谢恩,一谢慈梨先前赐书,二谢慈梨赐梨之恩。谁知,叩了三个头,树上又掉下三个黄梨。奇有激动地拾起慈梨,揣入怀内,留作路上当干粮。临行留言碑前,“奇有进京都,若是功成名就,日后到宝地,再谢慈梨恩”。谢过以后,一路急走,非止一日到了京都。
帝王京都,确是繁华,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奇有边走边打听皇宫住处,一会儿到了宫廷前。他看到宫门上张贴的皇榜挂图,刚伸手揭下来,就有人把他抓住,交给国王。国王一看揭榜的是一个白面书生,没好气地问道:“你是何方人氏,姓甚名谁?”奇有进京前就已改名更姓,取名郭宝。
这时,听得国王词自己,就坦然地回答说:“小人山北人氏,姓郭名宝。”
“揭榜的是你吗?”
“是小人。”
“你既是揭榜之人,能给孤把画图详细讲清吗?”
奇有说:“容小生冒昧给主上讲释。”
奇有得了“天书”,对这个画图如何解释。心中有底。在国王面前,他指着画图,从大殿讲到宫廷。从庭院讲到园林。厅堂楼阁,亭馆轩榭讲得一清二楚;长廊画壁,金龙飞凤说得头头是道。群臣佩服。
三日以后,奇有已被封官加爵,并被国王招为驸马,与公主洞房花烛。拜堂成亲。“一时乡间寒儒土,顿成国王宴上宾。”
奇有自封官以后,每日进出宫廷与官衙之间,出入朝野,前呼后拥;回得府来,丫环侍女,不离身边;锦衣玉带,好不威风。
转眼,秋末冬初,国王下令破土开工,修建新宫殿,奇有和一群文武官员监造。
新年过后,国王召见众监造官,查问新宫一事。一个监造官启奏说:“主上放心,除缺少一根八尺粗,二丈多长的前庭正柱外,其余东西全部备齐。”
国王说:“全国寻找,还找不到吗?”
“找了很多地方,总是没有合适的。”奇有在一旁听了启奏,不禁想起一年前进京时在黑岭山庙里遇到的慈梨树,他心中暗想:“那棵梨树不正好是八尺多粗,两丈多高吗?可是那是我的恩树呀……。”
国王看着满朝官员,发下一道新圣旨:“三日以内,谁能找到柱子,奖金银万两,封万户侯。”众官面面相觑,无一人说话。
奇有听罢宣读圣旨,想到万两金银和万户侯,高官厚禄早动了心,他急忙启奏道:“主上放心,小臣郭宝,在进京之前,曾在黑岭山庙,看到一棵大梨树,粗八尺三。高两丈二,木性良好,正好运来做梁柱。”国王一听,哈哈大笑。
退朝以后,奇有鬼使神差,赶派民夫快快动身。他也在将卫护拥下,骑着高头大马,齐赴黑岭山庙。金鸡西坠,到达庙前,进得庙门,一眼就看到挺拔慈梨树在微风中高高耸立。
奇有一看见粗壮的树杆,就指令民夫动手砍伐。先前留言,他忘得一干二净。众多民夫正在砍伐梨树,忽然,庙院内狂风大作,风吹树枝,树借风力,呼呼作响,一时间天地昏暗,对面看不清人脸。一个个被刮得东倒西歪,跌跌撞撞,随风摇拽。直到玉兔东升,风才渐息,月朗风静才发现庙宇全部倒塌。
等到众人醒来,寻找驸马。在庙门前,驸马被砸得头破血流,半截身子压在土下,人已昏迷不醒。众人忙扒土抢救,驸马才脱离了危险。奇有刚一苏醒,就指令民夫,快快动手,把树砍倒。三更伐倒树,五更运下山。天一放亮,奇有安排好民夫往回搬运树木,自己和众护卫就先骑马回城不提。
又是半年过去了,新的宫廷已全部建成。国王下令把全国能工巧匠找来,雕画柱梁,梁柱上金龙腾飞,凤凰开屏,华丽不凡。奇怪的是,只有从黑岭山庙运来的慈梨柱子却一色不上。一直是全身白洁。国王着了急,限令三天结束。三天过去了,还是如此。急得美工画匠都没了办法,只好报与监造官。监造官也没办法,只好报给国王。国王觉得奇怪,亲自到新宫去看,果然不假。国王急得发了愁,昼夜坐立不安,饭吃不下,觉睡不好,整夜忧虑多思。
一日夜晚,国王刚想入睡,忽听宫墙外传来孩儿的唱声:
新宫图识破,全靠那天书。黑岭慈梨树,巧助一臂力。满朝文武臣,滴血柱身窝,欲叫色不退,只须奇有血。
国王听得有点蹊跷,反复琢磨。第二天,召集文臣武将,把童谣讲与众臣听,满朝文武不解其意,只有奇有一人吓得战战兢兢、浑身哆嗦。国王传旨:“辰时百官齐集新宫,滴血祭祀。”国王又亲自安排两名刀斧手,站在柱前。单等谁的滴血一上色,就杀头。
众官员都已到齐,每个人咬破中指,滴到柱子正中。奇有心中有鬼,站在百官最后。从辰时滴到己时,并无一人的血能上色。从巳时又滴到午时,眼看最后只剩下驸马一人。
国王灰了心,柱前站着的两个刀斧手也泄了劲。哪知,等奇有咬破中指,向柱子上刚一滴去,血入柱心,一片红润。国王傻了眼,正感到惊奇,只见刀斧手一刀砍去,奇有身倒头飞,鲜血溅到柱身上,霎时洁白的柱子变成红色。群臣大哗,无感不奇。
后人有诗曰:
山北有奇氏,曾得一天书,
黑岭慈梨树,助奇赴仕途;
奇有官封侯,慈梨却遭诛,
恩惠当仇报,岂有此理乎。
勤俭持家
从前伏牛山下有个农民叫吴成。夫妻俩养了两个儿子,种着四亩地。有一年老天爷来了个起秋旱,庄稼颗粒不收。
第二年春天,村里许多比吴成土地多的户都断了粮,而他家却照样喝着小米粥,一点也不受饿,并且还拿出一些陈谷子去周济那些没有办法的乡邻,使全村人都顺利地度过丁春荒。村里人问他有什么诀窍,他笑了笑说:“勤和俭”。村里人为了感谢他的帮助,把这两个字制成匾挂在他屋里。
原来,吴成不分春夏秋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背起粪筐拾粪,把那几亩地种得肥的流油。他夏天不怕热,别人锄一遍草,他锄三遍;冬天不怕冷,别人都围着火炉扯闲话,他不是上山打柴,就是挖石头垒地边。收庄稼时,他总是把地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老婆做饭从不让抛洒一粒米,并且忙时吃稠,闲时吃稀,每年都要种点谷子,当年吃不完,就用大缸埋起来。
过了十几年,吴成老了,临死时候对两个儿子说:“你们要想不受饿,就照匾上这两个字办。”吴成死后不久,他老婆也去世了。
又过了几年,弟兄俩都娶了亲。谁知妯娌俩合不来,三天两头穷拌嘴。弟兄俩没办法,只好请来南庄二舅分了家。财产分完后,弟兄俩为那块匾争执起来。他二舅没办法。为了公平合理,借来一把锯,从中一分两半,弟兄俩一人分半块。
老大分得一个“勤”字,他就恭恭敬敬地把它挂在堂屋里。每天起早贪黑,又开了二亩荒地,打了不少粮食。可是他老婆不会过日子,今天拿粮食换花生,明天用粮食换豆腐,再不然就换那火烧夹卤肉。孩子们吃的馍咬两口就扔掉,弄得他家的孩子一出屋门,后面的鸡、狗就跟了一大群,等着吃馍疙瘩哩。年年新粮下来,陈粮吃光,连个粮食籽儿也不剩。
这一年又遇上了起冬旱,庄稼苗都枯死到地里了。老大一家凑和着过了年关,粮食越吃越少,等开春大忙时节,干脆断了顿儿。几个孩子都哭着肚子饿,他自己也饿的腰里拧绳。这时他抬头看见那个“勤”字,心想:老头子原来是欺骗人的,我勤得不能再勤了,如今还是落个一家大小饿肚皮。
他越想越生气,就一把扯下字匾,“啪”一下摔了个粉碎。谁知木板一碎,从里边飞出一张纸来。老大捡起来一看,上面写着:“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碗,光盛盛不满!”
老大想:老二分了个“俭”字,粮食肯定吃不完,我去借点米来。
老二哩,也把“俭”字当神敬,光知道省吃俭用,两口子把“勤”字忘在脑后,地里草长得比庄稼还多。尽管两口子抠的怪紧,这天也断了粮。正当老大来东院时,老二刚刚摔了“俭”字匾!里边也有一张纸,上边写着:“只俭不勤,坐食山空饿死人,一定要受穷!”
原来,吴成生怕子孙们只顾这头忘了那头,就悄悄写了两个纸条嵌进匾里,谁知弟兄俩把它一分两半,各人弄了个一头沉。
这时,弟兄俩把两张纸条对在一起,这才醒悟过来。村里人听说吴家弟兄没粮吃了,都来周济他们。
从此以后,每年春节贴对联时,村上的人都把“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门楣上,以此告诫子孙。
清官难断家务事
有个县官卯时升堂刚坐定,便有个儒生前来击鼓告状,哭诉妻子虐待老母,迫母投河。
那县令虽是个七品芝麻官,可嫉恶如仇,他听罢文弱书生的诉讼,心想:妇道人家如此凶恶,这还了得!当即传令捉拿悍妇。
倚在屏风后面的县令夫人未等丈夫出签,便派人将丈夫请入内室,说道:“妾听其哭声似干嚎,观其面色虽俊逸却流露邪气,内中定有文章。”那县太爷听夫人这么一说,决定化装易服,亲自进行私访,以探真假。
原来投河老妇有两个媳妇。大儿在外经商,妻子口惠心刁;小儿在家攻读,妻子言讷性善。县令亮出本相后,大媳妇诉说道:“昨日弟媳将鱼屑丢给慈母,老人受不了如此虐待,含怨自尽了。”
小媳妇辩道:“我为孝敬婆婆,买回鲜鱼两条洗得干干净净,烧好后挑一条大的取中段,剔骨刺,送给婆婆尝鲜,由于嫂子挑拨离间,说是残羹,婆婆这才一气之下而出走。”
是夜,县官将两个媳妇之言对夫人述说了一番。夫人道:“老婆婆生死不明,不可草草定案。”正当二人商讨之际,那家长子搀着老母来了。原来,老婆婆那日刚走蓟河边,适逢大儿的商船靠岸,问过原委后劝慰母亲说:
“弟媳剔去骨刺,正是大孝,岂可偏见!”一席话说得老母亲愧疚交加。
后经查实,大媳平日引诱小叔,暗通奸情,故使此伎俩,坑害贤良女子。县令审判此案之后,感叹连连,对夫说:“内人,我虽处事公正,禀公执法,可清官难断家务事啊。倘不是你时时提醒,此一家庭纠纷定会判错矣!”
夫人莞尔一笑,回道:“老爷明断家务事,仍不愧为父母官!”
这便是俗语“清官难断家务事”的由来。
强龙斗不过地头蛇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本来选择在宜兴风光秀丽、四季常青的张公洞玉女潭旁。就在工程将要完毕时,一天,天刚蒙蒙亮,山里一位老夫挑着一担柴,赶早到附近去卖。
到了山脚下,他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发观近处倒着一根围把粗的树杆。于是,就一屁股坐下,并从腰间拔出烟筒,装上一锅烟“嗤嗤”地抽了起来。可当他用烟筒头在树杆上磕烟灰时,屁股下的“树杆”,竟移动了起来:老拄夫吓得跳了起来,这时,天已快亮了,老樵夫揉揉眼,终亍看清这是条大花蛇。大花蛇带着风声,“串宰”地向南侧花蛇山花蛇洞飞快地游去。
原来,这是条花蛇山花蛇洞里的大花蛇,半夜时分出洞到玉女潭汲水。老樵夫刚才坐的“树杆”,即是蛇身,刚才磕烟灰时,烟灰掉在蛇身上,把它烫惊了。
于是,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似地不胫而走,连住在深宫里的太祖皇帝也知道了。朱元璋想:俗话说,强龙斗不过地头蛇。我虽然是“真龙天子”,将来驾崩后,葬在那里,这条花蛇,必与我作对,哪能安身?
最后,朱元璋只好废弃了即将建成的陵墓,重新改建于南京紫金山南麓,即现在的明孝陵。玉女潭旁,至今仍有石人石兽的遗迹呢。
墙上挂竹帘——没门
从前上党有个有名的画匠叫张才,专好画荷花,方圆百里都夸他画得活灵活现,像从枝上折下来的一般。再说张才,听世人奉承,便自命不凡,很是高傲,扬言天下无对手。
却说有一个秀才李真,不仅通晓诗书,而且精于绘画。一日进京赶考,路过上党,闻得张才画的好荷花,意欲结交张才做个相识。不料张才自恃才高,竟不接见,且有谤毁之意,这下激恼了李秀才,要与张才比个高低。话说七月初一日是潞安古会。这天天微明,李真在上党门前占个清静地方,在那白壁上做下了一幅画,专等张才到来。再说张才吃罢早饭来在上党门前,见一秀才已占在那里,也不打话,铺开画页等游人来买。时间不长,街上人如潮涌,买画的人不计其数,一会便货卖一空。
李秀才见张才画已卖完,上前问道:“先生的画着实画得活灵活现,不知尊姓大名,甚觉惭愧”。
张才见其早早来到,不见有甚出卖,便问:“你是何人,敢来问我?难道连我张才大名也不知!”
李真并不在意,答道:“小生李真。”
张才一听这位就是李真,更加鄙视。此时买画的、看热闹的纷纷围上前来观看二人对话。只见李真腰一打躬,说道:“小生初到此地,多有冒犯,家中备有薄酒一杯,好为先生赔礼。请进!”
张才抬头一看,见一竹帘挂于门上,也不还礼,竟欲进去。双手几次掀那竹帘掀不起,正在疑虑,李秀才说:“请先生仔细辨别,切莫动手。”
当时张才与众人细细辨认,原来并无竹帘子,乃是一幅画也,人人拍手称奇,直羞得张才恨不能有个地缝钻进去。
因此,事后人编出一句话,道是:“墙上挂竹帘——没门”。
勤是摇钱树 俭是聚宝盆
“勤俭”一语,出自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民间故事——
古代有位姓李的老汉,人们敬仰他勤俭的美德,特送他一块题有“勤俭”二字的大匾。
李老汉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在吵闹中分了家,连那块大匾也被一分为二。
结果,长子崇“勤”而不“俭”,难以致富;次子崇“俭”而不“勤”越过越穷。这个故事很是耐人寻味。
“勤”是开源,“俭”是节流。古人将这两个人紧紧联在一起,是很有道理的。俗话说得好:“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如果勤而不俭,将辛辛苦苦“摇”来的钱,大手大脚地乱霍挥掉了,结果势必两手空空,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