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6300000007

第7章 雾失楼台

黄秋耘

早在十年动乱的前两年,我由于受到“中间人物”事件的株连,已经无法从事正常的工作而处于“靠边站”的状态了。我记得很清楚:我最后的一篇文章是在一九六四年六月间发表的。从此以后,我就再没有回去编辑部上班,在家里过着“员外郎”的生活。“员外郎”的生活,可能是恬静闲适、自得其乐的,也可能是百无聊赖、坐困愁城的。在当时的情况下,我所能过的生活只能是后一种。

我闲中也读点书,再没有情绪去读长篇小说了,只好以吟诵旧诗词和校点古籍自遣,偶尔在王国维的《人间词》中读到他的一首《浣溪沙》:

掩卷平生有百端,饱更忧患转冥顽。偶听啼怨春残。

坐觉无何消白日,更缘随例弄丹铅。闲愁无份况清欢。

尽管时代不同,忧患的内容也不相同,但这首充满着感伤情调的词,倒是十分贴切地描绘出了我当时的情怀和生活的。

我的住处是一个很幽静的四合院,平日上午八点钟以后,大人上班去了,孩子上学去了,独个儿坐在书斋中,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到。但是这个四合院的隔壁却有一座破旧的两层小楼房,恰巧俯瞰着我的书斋。楼上不时传出小提琴的琴音,总是那么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牵动着我的忧思愁绪。我虽然对音乐并不内行,但一些熟悉而深情的乐曲,比如说,《骊歌》(Auld Lang Syne)、《肯塔基老家》、《老黑人》、《伏尔加船夫曲》、《松花江上》、《渔光曲》等等,都能把我引进一种感情微醺的境界,有时甚至潸然泪下。我自问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前半生,我大部分时间都过着戎马生涯,什么悲惨的事情我没有经历过呢?什么残酷的场面我没有看到过呢?也许人到中年,就更容易伤于哀乐吧!那把小提琴拉出来的哀伤的乐曲,特别是莫扎特的那支《安魂曲》,总是像梦魇一样地折磨着我的心灵,使得我悲从中来,泪湿青衫。

我听得出来,小提琴的琴音是出自两个人之手的。有一个是很熟练的甚至相当高明的小提琴手,另一个是初出茅庐的但天分很高的小提琴手。我对音乐的欣赏虽然远达不到周瑜的水平,“闻弦歌而知雅意”,但隐约地也感觉到,那位老练的小提琴手心情有些忧郁,他的琴音中往往夹杂着无限怅惘与哀愁。另一位小提琴手的感情是随着乐曲的情调而转移的,他大概是个“为艺术而艺术”派吧,他把《西班牙斗牛士》演奏得那么倜傥欢快,把《摇篮曲》演奏得那么亲切深情,把《圣母颂》演奏得那么肃穆庄严,又把《小夜曲》演奏得那么缠绵悱恻。

奇怪的是,我虽然几乎日日夜夜都跟这两位小提琴手“神交”,但是从来没有机会见他们的面,他们是男性还是女性,是老年人还是青年人,我都一无所知。我也不打算去结识他们。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中,我冒昧地去登门拜访两位素昧平生的邻居,恐怕是不大合适的吧。患传染病的病人应当回避别人,何况我患的是“政治性传染病”呢!

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了解到这两位拉小提琴的芳邻的一些情况。一位女民警到我家里来核对户口。按职务来说,我当时还算是个起码的“高干”,政历上又并无任何可疑之处。至于文艺界的风风雨雨,谁受批判,谁犯错误,只要不转化为敌我矛盾,公安人员向来是不过问的。在那位女民警的心目中,我俨然还是个“首长”,让“首长”了解一下邻居的一般情况,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在闲谈中,女民警告诉我,住在隔壁小楼上的那家人只有父女俩。父亲名叫江韵,已经四十六岁了,原来是一间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教师,一九五七年“犯了错误”,下放劳动了两年,一九六〇年摘掉了帽子,又回到音乐学院工作,当然再不适合“为人师表”了,让他当了个教务员。他的爱人在他下放劳动期间就带着一颗破碎的心离开了人世,留下一个女儿,叫江薇,只有十七岁,还在高中三年级上学,她的性格本来是很活泼开朗的,但父亲的不幸遭遇和母亲的悲惨死亡,难免给她的青春抹上一层淡淡的哀愁的色彩。

从女民警的简略介绍中,我对这两位芳邻的身世稍为有些了解了。经过反复考虑,加上由于难堪的孤独感所驱使,我下了决心去拜访他们。我想,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我这么一点小小的“政治性传染病”已经算不了什么可怕的危险。何况,我上他们家里,无非是想听听音乐,决不会谈到政治或者其他“干预生活”的话题的。尽管程度不同,我们都是命运的“弃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呢?

第二天碰巧是星期六,这是一个深秋的晚上,北风从老槐树上刮下最后的残叶,沙沙地滚过庭院,路灯把黯淡的光芒投射在我们两家的门前。我终于鼓起勇气,从侧门走上隔壁的阁楼,轻轻地敲了敲这道油漆早已剥落的房门。

“谁啊?”门里响起一个沙哑的男中音,它远不如小提琴琴音那么美妙悦耳,主人带着诧异的神色给我开了门,他是个年纪跟我差不多的中年人。

“江老师,我是住在隔壁的,姓黄,您叫我老黄就得了。好几个月来,我一直欣赏着你们演奏的小提琴,有时令我欢乐,有时又令我伤心和痛苦。今晚我特地登门拜访,一来是表示感谢,二来也想就近听听你们的演奏,我是十分喜欢音乐的,可惜是个外行。”

江韵瞪大着眼睛,从上到下打量了我一会儿:“唔,黄同志原来我们是邻居,怪不得那么面善。欢迎!欢迎!我们在这里练琴,不会打扰您吧?不瞒您说,您真是个稀客,五年来,您是第一个登门来看我们的客人,一个素昧平生的‘知音’。您不会见怪我这样冒昧,管您叫做‘知音’吧?”

江薇一边收拾着饭桌,一边稚气而天真地瞟着我说:“黄叔叔,您不认识我,我倒认识您呢!前几年,我就经常在报纸刊物上读到您的作品,您不是写过一篇《杜子美还家》的小说,还写过一篇《中秋节的晚餐》的散文么?我还为那个叫做小兰的女孩子掉过泪呢!可是近来很少读到您的作品了,您大概是生病了;您的脸色不大好。您喝口热茶提提神吧!”她给我沏了一杯滚烫的浓茶。

“谢谢!我没有什么病。哈哈,你的爸爸管我叫‘知音’,那么,你也可以算是我的‘知音’了!其实,你大可不必为那个女孩子伤心,她死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倒是死得其所,比我们许多人都死得有价值得多。”

“黄叔叔,我们的老师和同学有时候也议论您,他们说,您的作品都是挺忧郁的,不健康的,这样不好,一点也不好,缺乏‘时代精神’。不过我和几个要好的女同学倒挺喜欢读您的作品,读了直叫人掉泪!”

我不想把这样的谈话继续下去,这很容易会牵扯到政治问题上去的。我呷了一口热茶,为了转个话题,就很有礼貌地建议:“江老师,还是让我们的音乐会开始吧,我来您这里,是为音乐,我请求您为您的‘知音’演奏点什么,然后,我也希望我的‘知音’给我演奏点什么!”

江薇的脸刷地红了:“我什么都不会,还是让爸爸给您演奏吧。”

那天晚上,江韵给我演奏了好几支古典音乐的名曲,有肖邦的,有贝多芬的,有莫扎特的,有柴可夫斯基的,有舒伯特的……他的指法真是没说的,从琴弦上拉出来的旋律,真好像行云流水一样,有时是轻轻地拂过,有时是沉重地触动着听众的心弦,虽然只有我孤零零一个听众,他仍然一丝不苟地在演奏。

我想,这样的音乐就是在中山公园的音乐堂里给几千名听众演奏,也会博得经久不息的掌声的。在我的恳求下,江薇最后也演奏了一支萨拉萨蒂的《茨冈人之歌》,也许,她是想冲淡一下这沉重的气氛吧!

从此以后,不管是雨雪霏霏的寒夜也好,还是黄埃散漫的刮风天也好,几乎每一个星期六晚上,或者是星期天下午,我们都举行一次这样三个人的音乐会(包括两个演奏者和一个听众)。有时在江家的阁楼上,有时在我家的客厅里,无论是演奏者也好,听众也好,都是全神贯注,如醉如痴。

这种现象很难解释。人们的心灵有时是那么不容易相通,共事十多年也没有说上一句推心置腹的话;但有时又很容易相通,通过音乐作为媒介,我跟江家父女不久就成为真正的“知音”了。我们谈音乐,谈文学,甚至彼此都敞开了心扉,谈到人生的意义和命运的奥秘,谈到少年时代某些悲惨的往事和甜蜜的往事,使人永志难忘的往事和使人不堪回首的往事。当然,我们还是小心谨慎地回避开政治性的问题。

我有两个朋友了,两个“知音”了……这意味着多么甘美的幸福啊,特别是正当我的心境十分荒凉孤寂的时候。我们之间的友谊虽然还未达到倾心相许、剖腹相示、生死患难与共的程度,但几乎可以无话不谈了。我真是得天独厚,倘若真有所谓上帝的话,上帝赐给我的幸福也许已经远远超过了我那坎坷的命运。由于我有了可以倾诉、可以慰藉的朋友,这么一点点精神上的委屈毋宁是值得欣慰而无可抱怨的事情了。

好景不长。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终于打断了我们这个小小的音乐会,同时割断了我们刚刚建立起来的友情的纽带。一九六六年的冬天特别寒冷,三月里,街道上还是积雪没胫,好不容易盼望到丁香花盛开的五月上旬,天气变得暖和和舒适起来,香椿树也吐出嫩芽来了。可是政治气候却越来越冷酷,呈现着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不祥征兆,在这种气氛底下,谁还有心情去欣赏音乐呢?我闷坐在书斋里,从窗口仰望着那座小楼房,房子似乎被一层浓雾笼罩住了,只露出一个灰色的若隐若现的轮廓。它曾经对于我是那么亲切,那么可爱,那么值得留恋,那么深情地抚慰过我那受尽了创伤的心灵。但,如今我已经没有勇气再踏上这座小楼的楼梯了,仿佛有一个隐形的魔王在那儿君临着一切,监视着我和我的邻居的一举一动。

五月底的一个黄昏,夕阳把忽明忽暗的余晖投射在那座小楼房上,窗户虽然紧闭着,那里面还偶然传出几声小提琴的琴音,琴音是那么轻,那么低,仿佛是悄悄的絮语,生怕叫别人听到。但即便是那样,我已经感到无限安慰了,我知道那座小楼里还有人居住,我的朋友还好好地生活着,没有受到迫害。我那个琴弦上的好梦啊,至少还没有完全破灭,完全消逝。

天已入黑,满天星斗,空气里弥漫着一阵阵槐花的芬芳,这是一个多么美好、多么柔和的初夏之夜啊。平时在这样的夏夜里,该有多少对恋人在公园里,在东长安街上,携手同行,偎依并坐,享受着青春的幸福。可是,在这个不平凡的夏天里,青年男女们全都打着“造反有理”的大旗,穿上草绿色的套上红袖章的“红卫兵服”,拎着标语和浆糊桶出入于大街小巷,去“破四旧”,去“抄家”,去“揪走资派和反动学术权威”,去“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哪里还顾得上去谈情说爱呢?虽然在战争时期也会有人谈情说爱的,但,这是一个比战争时期还要严酷得多的年代啊!

忽然,从小巷深处传来一阵异样的声响,有跑步声,有喊口号声,有唱语录歌声……越来越近,我有点紧张起来,以为这股“革命洪流”准是冲向我家里来的,但是我猜错了,他们经过我家门口冲上了隔壁的小楼。

接着,小楼的楼梯给踩得咯吱咯吱直响,至少有二十个红卫兵上了楼。接着就是一阵震天价响的口号声:“坚决打倒老右派江韵!”“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口号声像一颗颗重炮弹,集中轰击着这座小楼,这座本来早就摇摇欲坠的破旧楼房好像快要被震塌了。搀杂在口号声中的是砸东西的声音,从各种不同的声响中,我大致分辨得出砸的是什么东西,首先是那个紫红色的大花瓶,接着是那个雕花的竹笔筒……这些毫无疑问都是属于“四旧”,最后大概是有人发现了那个小提琴,要拿来砸,江韵边喘着气边恳求:“这个……这个请你们不要砸,这不是‘四旧’,是乐器,你们大家也都拉过的。它是我的命根子,砸了,我就活不下去了!”江薇伤心地号啕大哭起来了,可是她没有哀求,她知道哀求也是无济于事的,况且她是个有骨气的、倔强的孩子呢!

小提琴不是被砸在地上,而是用大力拍打在江韵的头上,琴盒一下子就四分五裂了。江韵啪的一声仰面朝天,倒在地上,立刻拥上来一些人,推的推,搡的搡,把他架起来拥下楼梯。有一个年轻小伙子还大声吆喝着:“别躺下来装死!把他揪回学院去批斗,不能让他舒舒服服地呆在家里。听说前两天这个老右派还在偷偷地拉他的小提琴呢!阶级敌人都是一个样儿,像大葱似的,皮烂肉焦心不死!”

这场可悲的闹剧不到半个小时就收了场,街坊邻里没有一个人敢出来看热闹,其实也没有什么热闹可看的。在那个年头,这样可悲的闹剧在整个北京城里不间断地演出,每条胡同,每个小时都在演。“少见多怪”嘛,见多了,自然就不足为奇了。

当天晚上十点多钟,已经是更深人静了。我冒着很大的风险(谁知道那些红卫兵会不会卷土重来呢!),悄悄地爬上隔壁那座很熟悉的小楼,房门已经被砸烂了,房子里好像经过一场大地震似的,一切都给翻得乱七八糟。小江薇抱着那个破碎的小提琴俯伏在床上,捂着脸啜泣着。琴弦全断,她就是想拉一曲悲歌来排遣排遣自己的哀愁和痛苦也不可能了。

我轻轻抚摸着她的肩膀:“小薇,这儿住不得了,到我家里去住一宿吧,你跟小梨睡一张床。(小梨是我的女儿,那一年只有十二岁,比小薇还小五岁。)至少今天晚上,我家里还是安全的。再说,你大概还没有吃过晚饭吧,好孩子,快去,我叫蔡阿姨给你煮碗鸡蛋挂面吃。”

江薇双手绞着那条湿透了眼泪的小手绢说:“谢谢您,黄叔叔。可是以后的日子怎样过呢?明天大清早,我还是到温泉公社白家疃我大姨家里去住吧。她家是庄稼人,不会有事的。我明白,在您家里住下去,会连累您的。再说,您家很快也会给抄家的,您的命运不见得会比我爹好多少。”

江薇第二天早上就走了。我噙着眼泪给她收拾行装,送她上车。她的话,果然不幸而言中,一个星期以后,发生在江家的那种可悲的闹剧又在我家里重演了一遍。我自己,也被造反派宣布为“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漏网右派”三合一的罪犯,隔离审查。

我的运气还算好,到了一九六九年以后,文化大革命的重点转移到抓“叛徒”和“特务”,什么“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漏网右派”等等,都已经构不成多大罪名了。因此,在被隔离审查整整三年之后,到了一九六九年的晚秋,我就被“解放”,完全恢复自由了。

恢复自由后的第一天,我就回到自己的老窝去,还好,除了被抄走了一部分书籍、手稿和信件之外,人口平安。连那只小花猫也安然无恙,不过已经长了三岁,变成老猫了。我稍事安顿下来,就爬上隔壁那座小楼上去,想打听一下江家父女的下落。住在小楼上层的是一个公共汽车司机的家,他们是一九六七年年初才搬进来的,根本不认识江家,也没有人告诉过他们,这座小楼从前的主人搬到哪里去了。

我还不死心,又向住在楼下的那一家人打听,起初他们什么话也不说。后来一位好心肠的老大娘把我拉到一个旮旯里,悄悄地凑近我的耳边说:“老同志,您不是住在隔壁的那个老黄吗?您刚回家来?我差一点都认不出您来了。您打听的那位江老师,早两年就去世了,听说是死在学校里,怎样死的,咱说不上来。他那个小闺女,叫什么小薇薇,怪可怜的,一直没有再回来。有人说,她上山下乡到北大荒插队去了。像她这样的人,这时哪里还能住在北京城里呢?小薇,多好的孩子,又聪明,又听话,又懂事,又孝顺她爹,她招了谁、惹了谁啊?唉!这世道!……”

我独行踽踽地,心情黯淡地沿着那条柏油路面的小胡同来回走着,走了一段路,又痴痴地回过头来望那座小楼房一眼。这是一个忧郁的晚秋的日子,眼前的一切景物都被淹没在傍晚的苍烟和夕照当中。当年我常常跟江家父女俩在这条胡同上散步,我们一边走,一边谈音乐,小江薇跟在后面哼着她所喜爱的曲调,有时是气势雄壮的进行曲,有时是情调低沉的小调。而现在,只留下我一个人沉重的脚步声了。

“雾失楼台。”我所失去的不仅是这座小小的楼房,而是我在患难中结识的两个挚友,一个大朋友和一个小朋友。爱和友谊是永远不能忘记的,永远。虽然已经经过十五年了,这一件刻骨铭心的往事,我还能记得清清楚楚。

我忽然记起聂绀驽同志的两句旧体诗:“今朝日出云开了,旧侣含悲酹一觞。”我想借用这两句诗,献给我的亡友江韵在天之灵。我甚至还在想,总有一天,我会打听到那个可爱的小江薇的下落的,没准她在哪里偶然读到这篇文章,会突然给我写一封信,通过出版社转给我,告诉我她生活得很好,很幸福。现在她已经人到中年,可能是一个很出色的小提琴手了。

同类推荐
  • 午夜阳光

    午夜阳光

    书名缘于这些作品大都写在繁忙工作之后的夜晚,缘于作者心中的灿烂。诗集分为“回放自然”、“情系故园”、“山河礼赞”、“时代感言”四个部分。这是作者出版80余万字文学作品之后的又一创作成果,它聚焦现实生活的美丽瞬间,点燃心灵的光焰。
  • 姥姥的遗产

    姥姥的遗产

    这是一本纪实性作品。书中截取一位平凡而卑微的农妇后半生“养育人”的生活片断,以外孙女“我”的独特视觉和切身感受,叙述姥姥呵护我们成长中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感人故事。姥姥以过人的勇气、辛劳和智慧,及底层女性独有的韧劲和耐力,还有不屈和尊严,把我们养育成人,又一次攀上了生命的山巅。姥姥大海一样爱的品格以及用爱养育后人的精神,就是她留下的无价“遗产”。
  •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诗建设

    诗建设

    近几年来,图书市场上出现了数种不定期诗刊,《诗建设》是其中较好的一种。这不仅因为它的诗,也是因为它的一些文章。本刊的好处,在于收入的诗作比较注重美学与思想、社会价值的均衡,诗人立足复杂的现实给予诗与之相对称的面貌,而不是使之简化或将其降低到社会口水的层次上;而其中的一些诗学文章也常有新的发现,不是停留在某种文学成见上的自言自语,颇具建设性。《诗建设》旨在通过持续关注与追踪致力于现代汉语精神与语言探索的诗与人,通过伴随一代诗人最新的生长,见证与完成现代汉语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杂志的常设栏目有:《开卷》、《诗选》、《跨界》、《细读》、《笔记》、《建设》、《译介》等。
  •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神侠之龙争虎斗

    神侠之龙争虎斗

    一个是世家子弟,一个是草根侠少。两个身家背景迥然不同的人,因为相见如故并共历艰难而成为生死之交,却又因为某些原因而反目成仇。正义、邪恶,孰是孰非;爱情、义气,何重何轻?一份延续了几十年的爱恨情仇,一段说不完的江湖逸事。且看一代龙王如何快意江湖。
  • 入侵三国

    入侵三国

    被无良天尊拐骗到三国进行历练,本以为能左拥貂蝉,右抱甄宓,权倾魏蜀吴,万万没想到由于天尊的失误,原本的三国发生了一点点小变化--三国不是那个三国,我还是那个悲剧的我。
  • 极品至尊弃少

    极品至尊弃少

    一个瘦弱的孤儿,一只会说话的小黑猫,一口啰嗦的破锅,一个热血暧昧的故事
  • 良辰吉日

    良辰吉日

    什么,真的有穿越这回事?好吧,既来之,则安之!什么,这么多帅哥都喜欢我?其实真爱只有一个啦!什么,又被骗了?又被虐了?又被坑了?不怕,我有金刚不坏之······心!只有坚强的人,才能笑到最后,然后抱得帅哥归。小白?我不是;玛丽苏?更不可能!女尊?人家只是一个弱弱的小女子啦!且看我如何在这个架空的世界上演女屌丝的逆袭!
  • 大唐第五王

    大唐第五王

    李二陛下嘴角抽了抽,这小子真是不当自己是外人呀……
  • 迷雾少年——沙罗著

    迷雾少年——沙罗著

    痛苦,我不想要痛苦!那些记忆,我都不要了!——落穗,时间:2009年。这样完美的生活,没有痛苦,没有伤害,但是你觉得它们好吗?它们真实吗?——迷雾少年,时间不详。世界上真的有一个公司能够帮人弄走不开心的记忆吗?落穗丢掉了让她落泪的过去,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开始新的生活。生命里有新的惊喜,新的让她开心的人。直到那个树林里迷雾少年的出现,质问她:这就是你要的生活吗?离开这里,你还可以离开!不要像我一样永久地留驻!迷雾少年到底是谁?落穗以为噩梦已经苏醒,谁知梦才刚刚开始——心痛和感动的迷雾之梦。
  • 暗夜魅惑(旧坑再载)

    暗夜魅惑(旧坑再载)

    看酒红色眼眸的温柔吸血鬼如何为爱倾尽其生!看桀骜不驯的圣教杀手如何与敌人展开暧昧攻势!看温润如玉却成熟霸道的占卜师如何掌控他唯一一个预测不到未来的女人!帅气王子来求亲!——你凭什么娶我!献上我整个国家的土地!——态度不错,不过,这样就想娶到本王吗?!笑话!暗夜中的绝美女子一统黑暗生物,在她的带领下没落了千年的黑暗帝国再度崛起。西大陆各处接连燃起烽烟,西北方魔族进军,荒芜之地兽人雄起,光明圣教雄心勃勃要将世界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之轮碾过人类、精灵、吸血鬼、狼人、德鲁伊、矮人、妖精编织而成的血泪史。然,黑暗与光明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世间的轨迹......原名《安娜》 本文纯属虚构,故事发生地点在一个叫雅加达利的异世界。而非地球,所以文内貌似很学术性的言语切勿当真。希望大家多多收藏,多多留言!
  • 璃梦雪语

    璃梦雪语

    “璃歌,你快回来看,那个人回来了。”顿时一阵愕然,望着天空,终于你还是回来了吗??相遇,是不一样的选择,相爱,是不一样的姿态。未来,还很长。随着时间的流动,学会了对待人生,对待雾中的你。如果说,时间是流星,那么现在的所有都是泡沫。泡沫只是运动的水。而我,只会寻找那分你。
  • 君请与我共白首

    君请与我共白首

    什么!自己就这样被丞相大大给卖了?皇后?开玩笑,我像是喜欢当皇后的人吗!将军,你什么时候才会暴走把我带回家?
  • 杀生丸的成长史

    杀生丸的成长史

    伴着痛苦转世重生,遇见前世恋人的转世,两人实力巨大,性格也南辕北辙,记忆和力量复苏以后,两人是否还能在一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