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2600000012

第12章 放眼教改立潮头——杭州市下沙开发区教研室沈小玲专访

沈小玲,女,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从踏上教坛的第一天起,沈小玲牢记住她的老师说的一句话,“我是老师,我的言行直接灌注儿童的头脑,反馈于社会;我的教学天长地久,影响着世人;明天的领袖由我浇铸,成败取决于我的行动”。20年,她用自己的青春与热情实践着,奋斗着,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一曲曲快乐的歌。

痴心讲台终不悔

——“这样的课,我们最喜欢!”学生如是说。

对于课堂,沈小玲总有无限的眷恋。

她说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把自己生命的精彩留在课堂上。

她认为语文课堂应该是诗意般的生活,她追求隽永而催人上进的语文课堂。她的课语言训练到位,情感熏陶自然,教学语言清新,师生交流水乳相融。

一次,她在北京小学上观摩课《去年的树》。她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扮演大树、鸟儿等角色,在森林、山谷、村子等不同场景演绎。学生在探究中习得语言,在体验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她的教学风格得到充分展示。

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沈小玲是新课堂的追求者和实践者。难怪她的学生告诉我们,“沈老师的课好懂,有味道。我们学起来轻松,交流起来愉快。这样的课,我们最喜欢!”

春雨化泥更护花

——“这样的老师,打灯笼也难找!”家长如是说。

在沈小玲的世界里,有着一条独特的情感线,那就是她骨子里流淌着一份对学生的爱心和深情。她说语文课程是一种文化,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要使每一个学生爱学语文,教师必须深爱自己的学生,引导学生在学语文中成长。

一次,她上《小青石》这一篇课文。学生深读课文,感悟小青石不甘平静的生活,追求为大众服务带来的那份幸福。之后,沈老师让学生进行角色认同,说:“如果是你,你要选择小青石还是小黑石的生活?”有十多个学生选择小黑石的生活。这时,她组织学生辩论:哪种生活是最有意义的?学生们畅所欲言,老师微笑着与他们对话。学生在交流中发展了语言,提升了素养。

的确,沈小玲把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的执著带进语文课堂。学生学得轻松,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语文课程教育功能充分实现。这,成了课堂的一道风景。她班的家长说:“以前,我的孩子不喜欢语文,但坐在她班里,对语文课着迷了。这样的教师,打灯笼也难找!”

巧把真经度与人

——“她,快乐着别人的快乐!”教师如是说。

新课改渴望专家的引领,课堂教学也需要行家的引领。

沈小玲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导可谓体贴入微,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进行全方位指导。她给老师上示范课,做讲座,发表优秀案例,为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提供范本。

对老师们的讨教,沈老师总尽自己所能,急人所急。受她指导过的老师都会被她的无私行为所感动。教师们说,“沈老师总是这样,我们每次向她请教,她马上放下自己的工作,帮助我们。她把别人的困难当做她自己的困难”。

一枝独秀不是春。看到那些教师成为优秀教师,她也从中分享到乐趣。她是欣慰的。

放眼课改立潮头

——“她,研究型教师的模范!”专家如是说。

新课改呼唤研究型的教师。“教师成为研究者”,沈小玲是积极的响应者。

20年,沈老师一如既往地投身教学研究,痴心不改。面对课程改革,她仿佛有用不完的劲。即使有困难,也阻止不了研究的决心。一次,她在课改实践中遇到难题,她就找书看,查阅大量资料,咨询多位专家,写出两万多字的研究心得。

她深知会反思就会有进步,她每年笔耕不辍。沈老师的教学专著《悟·课堂内外》、《和谐的语文课堂》出版发行。目前,她的第三本教学专著《生本语文:教学主流价值的确认和追求》即将完稿。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评价她的书是“在小学教坛悉心耕耘,来自教学第一线独特体验的著述”。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确实,正是因为沈小玲深沉地爱着教育,她的青春才更为靓丽,生命也更见精彩。

下面是沈小玲答记者问:

问:学者钱理群在《我的精神自传》一书中对教育的原点进行追问。钱先生认为现在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中小学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大学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的教育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教育的精神价值的失落。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教育原点上来。你认为教育的原点是什么?

答:教育是什么?教育要干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

非常简单的问题,我们却时常迷糊。

其根本原因是对教育原点的迷糊。

那么,教育的原点究竟是什么?

教育的原点是对人的生命发展的关爱。

杂志《读者》有一篇文章:小学四年级考数学,学生发现数学最好的女生没来,原来女生的爷爷去世了,全班欢呼雀跃。女生考第一,因为她的爷爷是数学教授,爷爷死了,她就不可能得第一了。学生的幸灾乐祸让老师如见到狼群一样毛骨悚然。

然而,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孩子进学校都如白纸般纯洁,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迷失了对生命的怜悯,这恰恰是需要老师反思的。为了分数,学生正常的情感荒芜了,这不是学生的错,是我们大人无意识地把孩子推到了冷漠的悬崖。

一位老师说自己的师德事迹。她关心学生,一心为学生。为学生,没有一次陪伴卧病在床的父亲;为学生,没有留在父亲手术台前;为学生,没提早去见父亲,以致没见上父亲最后一面。她爱学生,确实让人感动,但是这种无视亲情,简直是不孝子女。能期望这位老师对学生的生命发展关爱吗?

教育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新教育倡导者朱永新倡议教师“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人生”。因为教育是为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准备,谁都期盼现在和未来的生活都幸福,同时教育生活的本身就是幸福的。教育为学生的生命奠基,16年的学习要为60年的幸福生活负责。

一位老师上诗歌《假如》,诗中说假如有神笔,不让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叹息,不给小鸟呆在家里饿得哭泣。老师引导,假如你有神笔,想做什么?学生深情地说给掉到水里的蚂蚁一片叶子,给草地一片安宁,让花儿尽情绽放。老师对生命的关爱引发出更多关爱的故事。一叶知秋,一斑窥豹,如此这般,老师也会如此这般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

问:请你说说教学的本质?

答: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教学生学!

教师,教学生学。

教师教,学生学。

这不是文字、标点移换的游戏,而是现实存在的一种真实。一“点”之差,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以教为中心,教师讲授,学生照单接收,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于是乎,就有许多看似合情合理的做法。教师系统地讲授,事无巨细,无一遗漏,期待学生全部消化。老师批改每一篇作文,不漏掉一个句子,一个词语,甚至一个标点,学生只需看一下分数即可。老师不改作业,全部让学生之间互批互改,或是老师全班校对作业,一次校对,学生自己修改,觉得这种做法费时少,效果好。但是,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就得不到反馈了。

教是中心,学围着教转。教代替学,学是被“教”会的。教是基础,教支配控制学。急功近利、越俎代庖、题海战术等等轮番上演,无休无止,也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可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老师如此卖力地教,学生却不买账,学生的学并没有按几何倍数递增,反而让学生疲惫不堪,焦躁不安。

陶行知先生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教学是“教学生学”,教学是“教学生自己学”。

一位大学教授对比大学老师与小学老师对教材处理的不同,大学老师对教材上有的内容不教,认为学生自己可以学会;教材内容呈现不多的,简单教;教材里没有的内容大教特教。小学老师一般做法是教材中多的多教,少的少教,没有的则不教。

大学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方法值得思考,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老师就忽略不计,让学生自己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这就是一种教学生自己学。

20世纪60年代初,毛主席指出,教学应该发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自己看、研究,教师应该少讲几句。“要自学,靠自己学”,精辟的思想引发许多学校进行教学改革。

其实在远古时代,我们的先贤们也都有这种思想。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到学生冥思苦想都想不通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口里想说而不能明确地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我告诉他一个角落的样子而他不能推知其他三个角落的样子,我就不再告诉他了,让他自己弄个清楚再说。孔子首创的启发式教学法最终落脚点是学生学,学生自己先学。

同样,《学记》整个出发点就是“学”,荀子的“闻、见、知、行”,《中庸》的“学、问、思、辩、行”都是对“学”的概括,对“学”的重要性的论述。

问:有许多文章对小学语文课的性质进行定性的评论,你认为小学语文课应该如何定位?

答:语文课,你姓什么?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说:语文课姓“语”。

这个答案非常正确。

我想:语文课姓“语”的前提,首先要姓“小”。

“童年是成人的精神故乡”,“儿童是成人之父”,这些说法很有见地。小学语文课要时刻关注对象——儿童。任何一个环节的落实必须首先要考虑儿童是否接受,是否领会。教学上,要考虑让儿童带着自己的学习目标走向课堂,要考虑让儿童带着自己的学习内容走向课堂,要考虑让儿童带着自己的学习方式走向课堂。把儿童作为独立的人,给儿童真正的位置,让儿童就是儿童。

小学语文课姓“小”,要正确定位教学难度。小学语文主要是学习语言和文字,不能随意拔高要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让不知“愁”滋味的小学生深挖“愁眠”,倒是真的会让他们失眠到天亮。“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没有一点意义。

小学语文课姓“小”,要正确把握教学艺术。课堂讲究动静结合,讲究疏密有致。教学内容层出不穷,狂轰滥炸,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老师手忙脚乱,让学生难以应付,同样也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这是语文课要坚决摈斥的。

小学语文课姓“小”,要正确对待课堂问题。课堂上没有问题是真正的大问题,允许课堂出错,出乱子。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雪中送炭。

当然,小学语文课也姓“语”……

至此,我们是否也可以说小学语文老师是姓“小”、姓“语”的老师,简称为“小语”老师。

问:你从事教育20年,你的工作得到大家的赞誉。从你的经历来说,哪种教育境界是你最希望追求的?

答:《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孔子赞叹舜沿袭尧的主张,自己无所作为,却使天下得到治理。

“无为而治”的观点得到诸子广泛引申。

其中,《老子》把“无为而治”上升为系统理论。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要遵循道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待事物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但是,“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不妄为,不人为,不违为。

“无为而治”是我国先贤共同追求的理想。

《孙子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次之,攻人为下。”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正所谓是“攻心为上,不战而胜”。

金庸认为武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人们普遍用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形容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

那么,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不教之教!

《吕氏春秋·君守》:“不教之教,无言之诏。”意思是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自然而然地进行熏陶。

这要尽量淡化“教”的痕迹。

很流行的一种说法:教育是什么?就是当你把所学的东西都忘掉的时候,那些剩下来的,留在血液里的东西。“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这就是给学生最终留下来的教育。汪潮教授在学生主体操作上提出:目标尽可能让学生明确,知识尽可能让学生发现,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问题尽可能让学生提出,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选择,学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疑难尽可能让学生解答,检查尽可能让学生反思,得失尽可能让学生评价。淡化“教”的痕迹,尽量淡化“教”的痕迹是老师时常要思考的。因为,最好的教育是学生自己不知道在受教育时受到的教育。

(《温州日报》记者 吴名)

同类推荐
  • 车身涂装考试指南(模块G)

    车身涂装考试指南(模块G)

    本书为《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指南》辅导丛书之车身涂装考试指南,采用与培训教材相互对应的方式,按照学习要点、模拟试题和参考答案的格式进行编写,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要求,突出重点。模拟试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分为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三种题型,模拟试题涵盖了所有的考核点。 本书可作为机动车维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验人员、机修人员、电器维修人员、车身修复人员、车身涂装人员和车辆技术评估人员参加从业资格考试的学习参考书,对正确理解和掌握从业资格考试内容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 红楼梦(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红楼梦(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列那狐的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

    诡计多端的列那狐无论身处何种险境,都能巧妙地化险为夷。他躺在路上装死骗过鱼贩子,从容地饱餐美味的鳗鱼;他让老狼叶森格仑把尾巴伸进冰洞里钓鱼,结果变成了秃尾巴狼;他一次次捉弄狮王派来的使者,以自己的智慧战胜了所有的敌对者……他既聪明伶俐,又狡诈残忍,让人又爱又恨。列那狐的故事引人入胜,精彩隽永。
  • 看这本书,能帮你掌握学习法则

    看这本书,能帮你掌握学习法则

    本书内容涉及如何学好语文、数学、英语,如何获得高分,如何准备考试,如何提高记忆,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提高学习能力,注意哪些学习细节,最重要的快乐学习法则有哪些等方面,注重案例与方法的有效结合,目的是为了让青少年读者在有趣而易懂的案例或故事中领会有效的记忆窍门、实用的学习方法。
  • 冒险追踪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冒险追踪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本书是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之一,由于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有限,我们便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使之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
热门推荐
  • 策风乱

    策风乱

    两个世间最强之人——因为一次水玉误闯,从此携手共度天下!她为他粉身碎骨,焚魂弃魄;他为她功力散尽,容颜尽毁。“你若想颠覆、搅乱整个世界,我陪你承受千古罪名,助你一统天下!”
  • 穿越之缘浅

    穿越之缘浅

    别人穿越都是公主千金,坐拥无数美男,为什么她却穿越到龙床上,还要面对被人嫌弃的尴尬场面?原主还是一个失宠的妃子身上?我只想平静生活,王爷,我是你嫂子!陛下,咱们已经离婚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万妖之主

    万妖之主

    只因一场际遇、一份机缘,他走上了一条特立独行的修真之路,成就了修真界一个威名显赫的万妖之主。破苍穹,乱红尘,颠三界,不管是妖是魔,皆为我所用。不管是仙是神,皆唯我独尊。    
  • 那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

    那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

    他是俗世中风流倜傥的总裁,她是对未婚夫一往情深的小助理。当所有女人对他投怀送抱,她为他送上了两块饼,一壶汤。她的聪颖和温和化开了他的冷淡和严苛,让她看见了他的无奈,痛楚和寂寞。从隐隐的心动,到不舍的追寻,他却冲不破她与未婚夫的两情相悦。他不愿放手,于是用上了最深沉的算计。在她被痛苦的背叛后,他的追求,让她不知所措地逃避,毕竟他俩之间隔着悬殊的身份,他纠缠不休的破碎婚姻,以及她心中的痛。他不惜一切地孤注一掷,为的得到她的信任和首肯。他精明算计,却错算了爱与恨的强度。前妻的恨是摧毁一切的烈火,夺走了她父亲的生命,在她的心上割下了最痛苦的伤。他理智的选择让他摆脱一段痛苦的婚姻和得到心疼的儿子,却也最终让她绝决地离去。他能不能寻回她再一次的回眸?能不能握住那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
  • 我的书记老婆

    我的书记老婆

    衰透了的李小富迎来了奇遇,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 青春无悔之暗恋

    青春无悔之暗恋

    在高中时我喜欢上了一个人,他和我是一个班的,可是我和他却好像不是一个世界一样,不经常说话,可是突然有一天,他成了我的前桌。改变了我的命运。
  • 魔伐诸天

    魔伐诸天

    黄帝.蚩尤,还有那些天地都无法泯灭的强者,为什么消失不见了,世上只留他们下传说,一直游荡在历史长河中,一个落难皇子,偶遇刑天魔尊得以真传。洪荒末期,发生了什么事?只留下刑天一人在世上,皇子继承了刑天的道统,一路走来,面对宿命天敌,死战,乱战,还是不管不问。他继承魔族的意志,将来有该何去何从?请关注《魔伐诸天》。~~~~~~~~~~~~~~~~~~~~~~~~~处女作品,需要您的关注,求推荐,求收藏。你敢养,我敢写,看看你的票多,还是我的节章多。qq群233929097
  • 百萌不如一见

    百萌不如一见

    见到心怀不轨卖身葬父的,她心一软就买下了见到心怀不轨比武招亲的,她心一横上擂台了见到心怀不轨的太子殿下,她不小心就着道了她堂堂大将军之女,竟然被玩弄于股掌之中简直是女主不发威,以为她病危呀!你们都听好了:买回来的美男是我的,比武招亲赢的夫君是我的至于太子殿下?那自然是我不要的!
  • 我微笑,因为我遇见了你

    我微笑,因为我遇见了你

    他,一个冷漠却又如妖精般绝美的少年。他,一个温柔却又如王子般高贵的少年。一次看似偶然的相遇让他们遇见了那个总是喜欢微笑的女孩,从相遇到相识,一段尘封多年的记忆被慢慢唤起,她用自己的快乐渐渐改变冷漠的少年,而他和他竟在半年后不辞而别……两年后的再度相遇,她(他)们还能一直微笑吗?
  • 重生于康熙同年

    重生于康熙同年

    张磊穿越回到了清初,当他不由己身地来到了京城时,玄烨不久后当上了皇帝,他抓住机会,摆脱了悲惨的命运,一步步地走上了时代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