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0000000022

第22章 现实的国画与“平面化”的言说方式

——梁文博绘画略论

一般来讲,传统的中国画都有着比较强烈的出世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来自于中国画家主要是文人这个事实。“孤寂寒逸”也是中国文化品格中,一个值得为之倾心折腰的类别。像元代倪云林被推到无可企及的境地那样。而在我们这里的“现实”概念,也当然地有别于那种心追手摹,用“素描加水墨”达到与真实现状的平行。确切地讲,这是本质迥异的两个层次。描摹的现实不过是针对题材选择和对象真实的程度而言,而本文中的“现实”涵义,却是一种审美层次上的,也就是所谓的“入世的境界”。

同大多数中国画家一样,梁文博也明确地表示了对于现代都市生活在心理上的不适感。嘈杂与眩目有时对于一个画家特有心境的把持会有当然的腐蚀作用,特别是针对中国画家——特别是像梁文博这样的“国画家”,乡村对于他们而言,绝不仅仅是一种矫情的向往,它们之间应当是精神上的源流关系。

梁文博显然有别于那种浮光掠影般选取角度,迅捷地表现下来了事者。他非常质朴地认为必须在“生活的原汤里多泡一会”。梁文博向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找一个出门就能看到山的乡间,自己经营着一个小菜园,舒舒服服地过小康生活……”

这种念头产生的外部原因是厌倦于画坛上的“赶集意识”(滞后的恐慌与期望的超前)所带来的危机感。内部原因则是梁文博绘画精神上的“静谧感”要求。

或许,像梁文博这一代人的经历,证明了对待艺术的虔诚态度。这与他们的生存情境中对于艺术“崇高化”的精神企盼有着直接关系。如此这般,也就能够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祛除浮躁,本能地抗拒着来自于各方面的诱惑。这无疑应当说是一种幸运,虽然他们在成长的年代里遭受过不同的挫折与磨难,但在艺术上却得到当然的净化。

同时,梁文博的齐鲁文化血统,也规定了不可能像江南才子们那样超然地游戏方外。那是一种充满灵气和随意的东西,但无疑也有着取向窄狭与小品嬉戏的致命伤。如果用南北宗来比附的话,梁文博显然应当属于“北宗”的范畴,但却不是董其昌所规限的那种峭薄,而类似于北宋绘画的平淡与安宁。

他倾心于那种细致的排列和对比,他的山石有别于程式化的类型,他注重从宋代无名画家那里讨生活,这同时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脱离大师引力的怪圈,用元代绘画中的线性结构,加入宋画的浑厚,在生绢上显示出小写意般的醇厚韵致。

然而,梁文博的表现内容又完全是世俗的,甚至是风俗的:《沂蒙小调》的汉子推着媳妇回娘家,前面一只花狗在引路;《薄暮》中归家的鹅群与裸童……这里没有具体的民间文化指向,它因而有别于一般地域性的民俗风情。同时由于梁文博没有简单地从文化符号的铺陈入手,因而使他的超越性变得明晰起来。

不过,在梁文博的“现实乡村”题材完成的后来的岁月中,他的视野进行了一次大的转换,这就是所谓的“现实城市/家庭”的转向。在这次“行动”,梁文博潜在的理论意识也在发生着当然的变化。

以往我们所理解的所谓深入生活,曾经被梁文博解释为“在生活的原汤里多泡一会”、“寻找乡村的小康感生活”。然而,毕竟现实是残酷的、也是逼真的。人类不仅仅无法逃脱现实的制约,同时,新文化正是在对于周围生存感受中,在对于现实的点滴浸泡中获得创造动力与新颖形式的。于是,对于生活的深入(这里的“生活”往往特指乡村文化风候的)内涵的转变,也标志着梁文博艺术风格的必然改变。

城市生活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所谓的“当下性”与“平面感”。因此,再使用那种隽永的笔法所营造的“有意味”的形式来表现都市感受,显然会遭到当然的狙击。这是因为乡村的“恒长感”的时空与自然草木砾石,就是在悠远的风候中浸淫而成,这些“物证”本身就是“笔墨”的原生体与载体。

但是,都市里的一切,却使得所有的表现者不得不放弃他的笔墨(包括那潇洒的勾勒与肆意的皴擦),这是因为都市的现代感(文化氛围)与形式感(建筑与家具)拒绝笔墨的浪漫与线条的缥遥。

于是,在梁文博的视域转向“妻女”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正是在“家居”状态中的所谓“生活”。女儿在圈椅中屈卷身躯翻看画册的《酸草莓》;妻子与女儿在一起所营造“平凡的浪漫”的《红地毯之一、二、三》;《走近夏天》里的三口之家在回眸的刹那间所构成的形式比照关系等等。

这是一种带有作者情感寄托和灵性渗化的现实世界,是把中国画的文化符号还原于人间现实的一种实践,当然。并不是说在梁文博之前鲜有人去做这个工作,事实恰恰相反,众多的失败者为梁文博提供了一种明确对照的铺垫。

在这里,梁文博当然地转换了他的表现方法与言说方式。显而易见的是,那种毛笔的宛转勾勒被铅笔的细俏笔锋所取代,如此一来,人物的丰厚感就得到当然的提升,同时,这也有利于形式在空间中的进一步开展;另外就是色彩的斑斓错置,在梁文博的层层加重的罩染中,得到当然的强化。

如是,梁文博的形式与语言的转型,也就因此给我们提示了这样的严重问题:艺术固然是生活的反映,但是,并不一定“乡村”才叫做生活,都市里同样有生活。然而,要表现“都市”里的生活,必定要创造都市性的形式与语言。

同类推荐
  •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本书是纪实文学,本书作者在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后赴灾区支教的小学老师。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下在两个多月的支教经历中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的可歌可颂的人和事,充分展示了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灾区人民坚强不屈,重建家园的精神。
  • 太原诗钞

    太原诗钞

    本书是太原市委宣传部组织整理出版的歌咏太原人、事、物等相关诗歌的结集出版。本书上起上古歌谣,下至当代诗人的现代诗,精选300首,纵横二千多年,是一部展示太原历史和人文的优秀作品。诗集为了方便读者阅读,附有作者简介、题解以及简要的注释。
  • 谁在呐喊(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谁在呐喊(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青藏时光

    青藏时光

    《青藏时光》是藏族作家格绒追美最新的短篇小说、随笔集,选取了作者最新创作的七十余篇文章,抒写了作者对藏地藏民的热爱与深情。作者笔下的人物各有不同,僧侣、牧民、说唱者,在作者幽微的笔触下,每个平凡人物的一言一行都能给读者带来巨大的精神震撼。这本书极富民族特色,充分展示了浓郁的藏地风情。
  • 三地书

    三地书

    由于过去有较长时期生活在农村,生活的贫困和想象的自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致使我喜欢写瓷实而又有质感的诗,不喜欢故弄玄虚的东西。这里的瓷实,即有生活,有感悟,有真情实感;质感,即有形象,有诗感,有艺术境界。
热门推荐
  • 重生异世之笑傲九天

    重生异世之笑傲九天

    前世、连自己心爱的女孩都保护不了今生、既然可以重来,我会尽全力,走上这个世界的巅峰,笑傲九天、
  • 末世猎魔师

    末世猎魔师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末世,一人,一枪,一刀。面对数万丧尸我没惧过,面对数万魔物我亦也没惧过,我面对72魔神也亦无惧!因为我是,猎魔师!专为狩猎魔物而生!刘飒站在数十万魔物面前,用刀划下一道线,敢于越过这条线者,杀!----------------------------------------------------------------------------------新书开坑,请多多支持。
  • 玉兰海棠

    玉兰海棠

    一个青葱的爱情故事而已,没什么好看的,因为你也发生过类似的事
  • 孤独承诺:又一年等候

    孤独承诺:又一年等候

    “月儿,等我回来后,我们一起看月如何?”他白衣飘飘,倚在树上,眼中浓浓情意,笑眯眯的望着她那妖媚的容颜。她没作答,只是望着前方,却轻轻一笑。--那时。她捧着手中那轻轻浮起的粉末,热泪一拥而上。“你不喜我杀戮,可是这世人却因我的存在而置你于死地,你同我约定好看月,我也随你与世隔绝,可如今,我是否该重新恢复原貌呢”
  • 当穿越到进击的巨人后

    当穿越到进击的巨人后

    主角刘枫在终结生命前,意外穿越到进击的巨人的世界中。刘枫与艾伦等同人角色会发生什么不一样的故事呢?巨人的真相是何来?刘枫身上又有什么秘密等待发掘……
  • 深宫别院:冷妃

    深宫别院:冷妃

    她是一国公主为和亲嫁与他,他为救心爱之人以她为药引。他双眸寒冷:”要是她醒不过来,我会让你身不如死,你的贱命怎与她比”。她为他身陷险境九死一生却抵不了他心爱之人的一娉一笑,不怕等不到的相遇,只怕相爱过的冷漠...............
  • 里八神讲鬼故事

    里八神讲鬼故事

    里八神讲鬼故事由各种小故事组成胆小者勿看
  • 中国特种兵之蓝蝎子

    中国特种兵之蓝蝎子

    感受部队的严酷战争的残忍。走进这本书带你进入部队。
  • 百姓食品安全指南

    百姓食品安全指南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生活高度社会化的今天,人们要想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出健康,除了有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的相关食品卫生法规、条例的规范和制约外,还必须有相应的食品安全科学知识供食品制作及加工者学习、掌握,这样,才能使食品安全、饮食卫生工作事半功倍。
  • 寞落

    寞落

    寂寞无助的他,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过往的一切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