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7700000002

第2章 杂说四·马说

作者小传

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韩愈祖籍河北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因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韩愈3岁时,父母均去世,因此由兄嫂抚育长大。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达仕之志,20岁赴长安考进士,第三试未及第。25岁至35岁,先中进士,第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曾赴汴州节度使董晋及徐州节度使张建封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岁至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求减免赋税,被贬为阳山县令。唐宪宗时为国子博士,后升迁至太子右庶子,但一直未能施展才学。50岁至57岁,先跟随裴度征讨吴元济,后升迁至刑部侍郎。819年,因力谏“迎佛骨”之事,被贬为潮州刺史。不久再次回朝,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为唐宋八大家中政治上较有作为者。

韩愈的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和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认为墨家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并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

在文学创作理论上。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他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等诸家作品。他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他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他还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均实现了自己的理论,亦有卓越的成就。其中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势磅礴,自由奔放;语言鲜明简练,新颖生动,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

“韩文”大致可分为论说、杂文、传记、抒情四类。他的论说文多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逻辑性强、观点鲜明,体现了他锋芒毕露的文风,《师说》、《原毁》、《争臣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他的杂文笔锋犀利、形式活泼,《杂说四·马说》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特点;他的传记文继承《史记》传统,叙事中刻画人物,妥帖巧妙地穿插着议论、抒情,《张中丞传后叙》是此类公认的名篇;他的抒情文中的《祭十二郎文》具有浓厚而真挚的感情色彩,更是祭文中的经典之作。

韩愈是一位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口语的提炼,创造出许多新的词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俱收并蓄”、“杂乱无章”、“同工异曲”、“蝇营狗苟”等。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朝诗人杜牧把韩愈文与杜甫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宋代文豪苏轼则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名篇鉴赏”

《马说》约写作于公元795年至800年之间。当时的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以求得提拔,却一直未被采纳。虽然没能得到重用,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来的几年内,他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也并未得到特别的赏识,所以常常郁郁寡欢,并有“伯乐不常有”之叹。他进京城应试以图做官,在京城上下奔走相告,呆了十年之久,最终还是无限怨愤地离开了长安。韩愈的坎坷遭遇正是写这篇《马说》的思想基础,这篇文章的另一用意是委婉地表白心迹,并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经典句章”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乎!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这以后才能有千里马。千里马是常有的,可是善于相马的伯乐却并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好马,却只能在不识货的马夫手里受尽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块老死在马厩里,而不能因为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受到称颂。

马中能够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把一石小米吃完,喂马者并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和普通的马一样喂养。这匹马啊,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是由于总是不能吃饱,所以力气不足,无法表现出才能,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还办不到,怎么可以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根据它的特性,喂养它不能让它的食量得到满足,吆喝它又不能通晓理解它的心意,却手执马鞭站在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好马。”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还是真的不识好马呢?

同类推荐
  • 思念随风

    思念随风

    《思念随风》为聂世奇自选诗集,收录了他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创作的诗歌共计一百余首,作者为天津大港油田职工。他最熟悉的、日常生活接触的就是石油人的生活,石油人的生涯以及其间的磨难,使他饱获生活之赐;红蓼滩头的一草一木,使他葆有足够的淳朴,他的诗,是真诚的,是真实的。其描写的诗歌意象和内容也来自于最朴实的基层生活和朴素的情感,这也就足以使他的诗在诗国占有一席之地。
  • 金紫宰相

    金紫宰相

    《金紫宰相》主要表现了晚唐文宗、武宗时期,灵州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金紫宰相裴度、李德裕、宋中锡,以及义士张议潮等人,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的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所展示出的个人风采。
  • 生死瞬间

    生死瞬间

    早晨起来,石开就觉得老天一点不讲情面,如此“重大决战”,还不作美些?真是的,干吗大学考试每年都非得放在这又热又燥的几天?不行不行,管这些做啥,别影响了考前的情绪。
  • 心花集

    心花集

    姜琍敏是当代文坛颇有影响的实力作家,著述甚丰,小说散文皆有突出成就。其文学底蕴深厚,思想沉郁不羁,文字则见性见情、生动活泼而可读性强。尤其其读禅笔记,看似说禅,实际上完全有别于一般就禅论禅的文章,而是别出心裁,纵情发挥,畅谈人生哲理及生活感悟,每每有其独到而发人深省的见解,故现实意味浓而特色尤为鲜明。
  •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我们有太多的多余部分。正是这种种多余滋养了诗歌的应有乃至诗歌的万有之空。如何使得多余的成为必要的,如何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这只是初级阶段的诗人的禀赋和工作。成熟的诗人,已经不急于引起关注了。与其说愤怒出诗人,不如说安静出诗人。安静,如一颗尘埃,终于落到了实处,并且与宇宙等量齐观。安静,安静,用安静批判一切安静。唯有如此,你才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你是尘埃中的哪一颗尘埃。
热门推荐
  • 始灵族

    始灵族

    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六百年前,始灵族分裂成炼鉽,古藤,沐曈,赤焰,玄石五族,大战经过了六百年,终于,要有结果了。四族之王笭翛终将在爱情,和天下之间抉择……
  • 魅王宠妻:嫡女倾城

    魅王宠妻:嫡女倾城

    她,传言废柴草包丑女,无才无德,却不知她的倾国倾城。他,一双紫眸,民间传他凶残嗜血,冷酷无情,一张面具半掩隔绝世人,一袭紫衣道不尽的高贵,妖魅。当她初遇他,见他一双紫眸惊叹“好漂亮的眼睛”。再遇他,他带着面具浑身寒意,却不知他便是他。她说:“直到你愿意为止,我不会摘你面具”。皇帝赐婚,她不愿嫁,却不知要嫁之人便是他。当他初救她,听见那句让他感到温暖的话。多次相救于她,是出于义务还是出自深情。他自卑,他隐瞒身份,却总抵不过对她的感情,当听说她的来历,只是紧紧地抱住她,深怕她会离开。也许缘分一开始便是注定好的,终究要相遇的便是命运。相识,相知,相恋,相惜。彼此愿意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对方,倾尽一生。
  • 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

    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

    论著从公共空间、电影、戏曲、杂志和图象等方面,对上海一百多年来的多种大众文化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并梳理。虽然这种考察和梳理远非全面和深入,但是我们已经从中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内容,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最引起我们的重视的是:看似散漫无边的、时生时灭的、此消彼长的大众文化有着它自身独立的发展逻辑:它们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有现实的存在,更有发展的未来。它们与政治的、经济的乃至文化的发展有着或互相依存,互相排斥的联系,但是,它们依然是某种独立的存在。
  • 超能力学院的伪学渣

    超能力学院的伪学渣

    外公是陆军上尉,小舅和父亲是太空作战部队的两位大将,S级能力者,一家人战功赫赫,再加上自己本身绝不弱于A级的超能力,卫景林本该是川海一中这所超能力学院的天之骄子,可现实却是,他只是一个D级的学渣而已,原因无他,自己的外公、小舅和父亲全都在战斗中殉职,父亲又是个孤儿,家里除了母亲和自己之外再无其他亲人,看着父亲葬礼后母亲那张一下子老了许多、犹带着泪痕的脸,卫景林只能答应母亲绝不参军,绝不暴露自己的超能力等级。“算了,学渣就学渣吧,至少不用被强制参军,没那么多包袱,我还乐得清闲”卫景林抱着这样的想法进入了川海一中,然而事实真的会如卫景林所想的那样平静下去吗?PS:文科生,多多包涵。
  • 作文百科

    作文百科

    度娘没用,找作文百科,啊哈,能和一个网站的简约量比的书。
  • 我的逆转时光

    我的逆转时光

    最近自己重开了几本小说,弄得自己忙得不可开交,本来想将者本已经停更这么久的书放弃掉,可是,昨天我无意之间打开网页,竟然意外的发现还有人陆续看这本小说,这让我感到很欣慰,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写手,我更新比较随意,想写的时候写一点,不想写的时候一个星期都不会动笔,更重要的是我经常心血来潮,今天想起个故事,明天便会想起另外一个故事,自然了,写书真的只是我的爱好,对于签不签约,完全不care,昨天打开《我的逆转时光》的大纲,以及相应的存稿,半年没有续写,对于它的主要内容,我也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了,不过,现在我做了一个决定,我要继续将这本书完成,因为我坚信,这会成为一本好书,一本值得一读的书,我会将它完成,从现在开始,我会三天一更新,也许更的字数很少,更的速度会很慢,但是免费的对于大家也没有什么损失,我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 扶摇“职”上

    扶摇“职”上

    作为一名不断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挑战的职场上进人士,我们被强调最多的是:后天提高智商,多充电,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情商,建立有用而牢固的关系网。而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对于职场精英特别是想步入中上层的人士来说,要具备绝不仅仅是这“两商”,那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 荒谭

    荒谭

    古老的神荒很大,据说漫无边际,一辈子也走不到尽头。高长恭望着江月蓉乘龙远去的背影,一点一点消失在天上,最后完全看不到了。他有些落寞,明明说好了天荒地老,她为何要走?手中攥着她临别的送赠。那是一本书,很古,很旧,很是破烂,原先的线绳早烂了,现在则是三颗铆钉固定着。高长恭原本不想要。江月蓉硬塞给他的。书的名字很怪,叫《三千杀經》,高长恭一看就不喜欢,他只喜欢江月蓉。可是江月蓉跟着骑龙的男人走了。没有办法,他只能去寻......
  • 仙玺

    仙玺

    林枫从小患有头痛病,一次天大的机会令得一位修真者来看病,结果却是没有查出什么。但却是将头痛病的根源,辰焰的意识唤醒了。林枫也知晓自己是天地冥冥之中传承者的事情。传承者,天地的选择,奇才的诞生!不过这些奇才都是锋芒太露,导致夭折,林枫会如何呢?他也会夭折吗?还是会成长起来,成为一方枭雄?*************************************下面的调查可以选选吗?谢谢了!书要是有什么不足的话,请到书评区发言指出好吗?新书,郑重求收藏、求推荐!*************************************
  • 灵界神域之灵界之旅

    灵界神域之灵界之旅

    四人行,必有我师焉,只不过途中还遇到很多奇葩人物,哈哈~师父灵师长有令!去灵界找灵道长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