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7300000031

第31章 元帝败家

——司马光评汉元帝信谗杀萧望之(臣光曰35)汉元帝既无文治,又无武功,司马光缘何如此“器重”他,在《通鉴》卷28、29里面,连写了五篇“臣光曰”(第34、35、36、37、38)来加以评论?汉武帝也不过五篇,其中一篇还是专写李广,实质才四篇。

我的理解是,汉元帝一朝,是大汉的分水岭。元帝在位时间虽不长,从公元前48年继位,至公元前33年,前后十五年,却将大汉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宣帝当年对儿子的预言不幸成了事实。司马光大概是想通过他的评论,将这个历史的节骨眼,指示给我们看。此便是“臣光曰”的大好处。

当皇帝当领导而没有一定的手段,实在不是好事。武帝讨厌刘据,幸而刘据没当上皇帝,否则大汉会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看看同样好儒仁弱的元帝,就足以惊心。

要说武帝也宠外戚,也任亲信,但他有手段控制得了局面,一有过举他就杀。宣帝也用外戚,许氏是他元配的外戚,史氏是他外祖父家的外戚,均得到重用。但宣帝的杀伐也干净利落。然宣帝比武帝多了一条,那就是信用阉人,这就坏事了。

不是宣帝坏事,而是元帝坏事了。因为元帝根本不及武帝、宣帝之一毛,他见到宦官作非,弄权杀顾命大臣萧望之,毫无办法,只懂得哭。一哭二闹三上吊,这是妇人的伎俩,作为皇帝而近妇人之举,岂能不坏事。

元帝26岁继位,什么都不懂,书算是读死了,竟将朝政大权交给宦官弘恭和石显,大事小事全由他们说了算,贵幸倾朝。而弘恭、石显二人又与外戚、车骑将军史高,搅在一起,沆瀣一气,互为声援,一致对抗前将军萧望之、光禄大夫周堪等人。由此引发外臣与宦官的第一波争斗。

萧望之、周堪不满宦官专权,提出改革“中书”机构。“中书”最早由秦所置,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中书,首长称中书令、中书仆射,在宫廷里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传宣诏命,地位非常重要,一般由皇帝亲信的太监担任。弘恭于宣帝时为中书仆射,石显为中书令。元帝觉得他俩久典机要,明习文法,索性放手让他们管事。于是宦官大权云集,这一步演变非常之关键,以至尾大不掉。

萧望之、周堪认为,中书是施政之根本,国家枢机之所在,古训又有“君子不近刑人”之义。因此,提出罢中书宦官,遴选有声望有才能的士子居任。然而元帝却不想就机构方面做太大的变动,所以久议不决。

萧望之、周堪看看罢宦官不成,又出一招,想先卸去宦官的帮手——外戚。结果让弘恭、石显找到反扑的借口。

初元二年(前47),元帝继位的第二年,弘恭、石显指使手下人告发萧望之等人密谋罢黜史高,疏退外戚许氏、史氏。元帝却将此事交给弘恭查办。萧望之对弘恭说,外戚在位多奢淫,疏退许、史,是为国家着想,不是什么邪谋。弘恭、石显却上奏元帝:萧望之、周堪、刘更生互为朋党,谮诉大臣,毁离亲戚,目的就是为了专权。于是建议将他们“召致廷尉”。

元帝真是蠢到家了,疏广、疏受是怎么当老师的,教出的学生竟然连“召致廷尉”是什么意思都不懂,也不问问,就准奏了。过了几天,元帝要召见周堪、刘更生,却找不着人,才知道“召致廷尉”就是逮捕下狱。于是要弘恭、石显立马放人,让他们即刻回来办公。

这时史高出场了,他对元帝如是说:陛下刚即位,还没有什么政绩,在公众心目中也未树立起伟大的形象,如果就这样放了他们仨,不是向天下人显扬自己的过失么;不如就此免职,省得百姓议论。结果通通免官。

元帝这时还有点脑子,他先用了缓兵之计,紧接着就赐萧望之为关内侯,不久复征周堪、刘更生为中郎,并有意任萧望之为丞相。宦官们又坐不住了,第二波争斗随即展开。

不服气的刘更生让他的亲戚上书,要求元帝罢退恭、显二人,进用萧望之。弘恭、石显又将刘更生逮捕下狱,免为庶人。萧望之的儿子上书替父亲“召致廷尉”一事呼冤,弘恭、石显反诬萧望之教子上书,有失大臣之体,准备再次逮捕。

萧望之想想,都一大把胡子了,还得第二次面对狱吏,不如给自己留点尊严吧。于是饮鸩自杀。噩耗传来,元帝正准备吃中饭,哭哭啼啼得连饭都吃不下。终元帝一生,每年都派使者去祠祭萧望之。而元帝如何处理害人性命的弘恭、石显呢?只是让他们在阶下磕几个响头了事。

司马光在“臣光曰”第35篇,批元帝“易欺而难悟”,被人玩于股掌之上却还“谢谢呵”,连中等之智商都没有。司马光说,元帝本来知道,凭萧望之的刚烈脾气,怕是不肯再接受耻辱,但弘恭、石显保证不会自杀,结果还是自杀了。自此弘恭、石显的诈谋已败露,即使是中智之主,也会加以严厉惩处。元帝则不然,虽涕泣不食以伤悼萧望之,但对弘恭、石显却没有惩罚的意思,遂使他们越发无忌惮。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萧望之自杀当年,弘恭就病死了,肆无忌惮的只有石显一人。当初他还没那么胆大,为测试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度,石显耍了一个计谋。

石显奉命出宫办事,故意说担心回来太晚,宫门关闭,没有特批进不来。元帝给了他这个权利。当天晚上,石显称诏成功打开宫门。不久,有人告发“石显专命,矫诏开宫”。元帝还自以为是地拿奏章给石显看。石显知道元帝中计,却假意流着眼泪说,陛下信任小臣,让我处理政事,可是朝臣们眼皮子浅,都想陷害我,类似的事情远不止一次二次了,希望陛下明辨是非。元帝为显示他的真心,大大地奖赏了石显。于是石显的放肆,便没人能节制得了。

我认为,元帝之所以弄成这个样子,连起码的“召致廷尉”都不懂,他的老师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南宋陈普写有一诗,咏萧望之,“石显深持两世枢,尚书何苦恋中书。九原若遇韩延寿,祇共咨嗟叹两疏”。他是抱怨萧望之不能如“两疏”的全身而退。这“两疏”便是元帝的老师疏广、疏受叔侄二人。

太傅疏广精通《春秋》、少傅疏受精通《论语》、《孝经》。他们轮番教授七岁的元帝,一直教到十二岁。一边教书,一边还教训元帝,做了国君以后要以民为贵,省徭薄赋,缓刑宽政。元帝原本仁弱,有霸气也霸不到哪去,再这么耳提面命,越发无主见起来。

司马光批贡禹有这么一句话:“忠臣之事君也,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这句话也可以用来批“两疏”的教授不得法。孔子是因人设教,在这点上疏广、疏受差得远了。史上盛称疏广、疏受功成身退,不恋权势,回家养老后又不为子孙置产业,皇帝赏他的钱,日日拿来请客喝酒。为人是值得称道,为师就极不称职。

而元帝一朝,还有一个重要之极的节骨眼——外戚,这也是西汉挥之不去的痼疾。元帝时,宦官风光得很,外戚似乎没什么声息,只帮帮腔。但元帝立王政君为后,结果王氏掀起的声浪比宦者还大。

我总是觉得,历史是历史的产物,后之历史必是前之历史之延伸,有所鉴借,亦有所总结地延伸。而延伸的结果有好有坏,有时前进有时也倒退,并不都如西方工具论所说的,都是一路演向文明。元帝的父亲宣帝立王倢伃为皇后,便是鉴借后宫争斗的结果。

宣帝本来不宠王倢伃,本想立宠妃、淮南宪王的母亲张倢伃,但担心霍显谋害太子的故伎重演,遂打消了这个念头。公元前64年,宣帝立没有生育子女的王倢伃为后,史称邛成皇后,命她养育太子刘奭。

王政君与王皇后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同姓而矣。甘露二年(前51),刘奭的宠姬司马良娣病死,太子很伤心。宣帝让王皇后去寻一个合适的人,以替补太子心里多出来的爱情窟窿。于是王政君就来到太子身边。当初王皇后中意王政君,或是看在同姓的份上吧,打个帮手,后宫那么杂。可是这一帮,将大汉给扳倒了。

王政君当年就生下一个儿子,即后来的汉成帝。元帝临终顾命王政君的兄长王商,职位是大司马大将军,王氏自此得势。王莽便是王政君的侄儿。

附:臣光曰35:甚矣孝元之为君,易欺而难悟也。夫恭、显之谮诉望之,其邪说诡计,诚有所不能辨也。至于始疑望之不肯就狱,恭、显以为必无忧,已而果自杀,则恭、显之欺亦明矣。在中智之君,孰不感动奋发,以厎邪臣之罚。孝元则不然,虽涕泣不食以伤望之,而终不能诛恭、显,纔得其免冠谢而已。如此,则奸臣安所惩乎。是使恭、显得肆其邪心,而无复忌禅者也。(《通鉴》卷28)

同类推荐
  • 恢弘横途

    恢弘横途

    他,是王朝之中所向披靡的将军。她,是王朝之中容貌倾城的公主。她爱他,可是他却在利用她,利用她的爱、她的情。最终,公主明白了自己的心,也知道了一直都深爱着她的另一个将军,可是,知道之时,已为时晚矣。当将军们联合皇子们为了夺皇位而争斗之时,公主却只在哀叹,只因自己是皇帝的女儿,因而被他所利用,不能自由。
  • 君旸之繁花落雪

    君旸之繁花落雪

    一个出身没落家族的少年,为了理想为了家人,离开故土,独自一人上京赶考。一路的风雨坎坷,一路的荆棘困苦,遇到普通人一辈子都不会遇到的事情,改变了少年的心,重写了少年的人生,让少年从喜与悲中渐渐蜕变成熟。一路上结识了无惧无畏的友人、意气风发的皇子、仙风道骨的道人。在腐朽的朝堂内外不屈的抗争,为了黎民百姓与朝廷弄臣斗,与邪恶的江湖教派斗,与野心勃勃的外族斗。繁花落尽,静静伫立在山腰看漫山落雪,渐渐忘却了尘世浮华,多了几丝空明。望着共闯生死的伙伴离去,轻轻叹息,转身握紧身畔伊人的双手,曾经的誓言至今萦绕在耳边,纵然江山多姿也不及伊人相伴静享超然于世的自在生活。
  • 老梁论成败

    老梁论成败

    老梁论成败,以人生成败、事业成败为主线,以作者梁宏达的历史类电视节目内容为基础,借由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颠覆了旧观念意义上的成功与失败。老梁借历史上广为人知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如北宋为何灭亡,岳飞的人生悲剧,汉奸的嘴脸及下场,一代枭雄曹操在军事、政治及文学上的成功,刘备高超的“演技”,曾国藩的多面人生,等等,将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大环境中,客观、准确地分析、阐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及真相,发掘出有益于当下的极具建设性的意义,既能帮助读者拓展历史视野,又能给读者最具操作性的人生建议。
  • 乱世之英才

    乱世之英才

    梁杰,一个整日无所事事的三流大学生,一个偶然的机会穿越到了动乱纷争的五代十国,在众多兄弟、红颜的帮助下,成就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不世功勋,一生戎马弥留之际,却只叹望八千里路云和月,除去云雾空留痕......
  • 玉念,无痕

    玉念,无痕

    这是一部围绕着太白剑派的故事,讲述了后青龙会时代的一件大事,围绕着天下八荒之间的恩怨展开。
热门推荐
  • 恶魔蜜宠:呆萌甜心,求抱抱!

    恶魔蜜宠:呆萌甜心,求抱抱!

    【爆笑甜文,凑够狗粮,甜文不断更,每天早晨六点更新】他是圣音高中的校草大人,而她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邻家少女。可是,为什么在开学的暑假期间打工的时候她把咖啡撒到了校草大人的身上并且扒了他的裤子?我的天啊,她是永生都不会忘记校草大人看她的那个眼神,太可怕了……然而,再次遇见,倒霉女苏悠悠被迫签下了小跟班协议,当跟班的过程苦不堪言,校草大人不许他接近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男生,可是某女却大胆对自己的男神进行了女追男。可是某天当自己中意的男神却狠狠的拒绝了自己,苏悠悠才回过头来真正的体会到恶魔校草对自己的好……恶魔校草将她挽入怀中,坏笑道:“呆萌甜心,求抱抱!”
  • 博弈与合作:冷战后墨美双边与媒体关系

    博弈与合作:冷战后墨美双边与媒体关系

    从殖民地时期的依附,独立时期的民主抗争,直至目前的区域性合作,墨美双边外交政策不断发生着变化。冷战后,随着墨、美两国几届总统的更替,双边关系也因合作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得到改善。
  • 凡命修仙

    凡命修仙

    浩瀚的修仙界,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人生,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 天图古秘

    天图古秘

    世间神器,皆为古圣之躯,万古之前,埋藏何等隐秘?
  • TFboys之爱慕深渊恋

    TFboys之爱慕深渊恋

    当当红小鲜肉TFBOYS组合遇上集团千金,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一起来书中探讨吧!
  • 醉卧美人笑

    醉卧美人笑

    二十一世纪被视为圣女的苏卫儿,因一块七色琉璃石穿越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化身成齐国第一大公主。然而等待她的不是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而是无休止的追杀和宫廷恶斗争带来的灾难。秉性善良的她凭借着自己的一身武功和过人的头脑,在加上现代所拥有的智慧,化险为夷,成功地使自己的国家在内奸外乱中不断地成长壮大,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亲临朝政的公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鹿晗,我说我爱你

    鹿晗,我说我爱你

    【男主】鹿晗(LUHAN),1990年4月20日出生。【女主】安唯依(MONA),1995年3月1日出生。他们会发生什么呢??好令人期待哦~︿( ̄︶ ̄)︿
  • 星际要塞

    星际要塞

    人类,地球上特别的种族。在上帝的保佑下,生息繁衍。时至今日,当未来的危险逐渐靠近,伟大的人类,是否可以逃过劫难,再创辉煌?
  • 上清洞天三五金刚玄箓仪经

    上清洞天三五金刚玄箓仪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