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5600000003

第3章 父亲的奋斗精神

1835年,31岁的约翰·克莱门斯辞去了当地邮政局长的职位,带着一家人踏上了横穿全国的崎岖不平的旅途,赶往梦想中的西部。

约翰·克莱门斯驾着一辆两匹马拉的大车,车上坐着他的妻子吉恩、8岁的帕梅拉、5岁的玛格丽特和3岁的本杰明。车上装着所有的家当。10岁的儿子奥利安和女黑奴珍妮,各骑一匹马走在前而。他们穿过田纳西和肯塔基,到达了路易斯维尔。马匹、车辆及家人在那里又改乘船,沿着俄亥俄河顺流而下,后又逆密西西比河而上,直抵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在此上岸,赶车往北而行。

几个星期后,约翰·克莱门斯一家终于到达了前几年远走西部的洁恩的娘家所在的弗罗里达村。

在当时,佛罗里达是美国的西部边疆。美国独立战争赢得胜利时,13个州领土还很小,只是局限在阿勒格尼山以东到大西洋沿岸狭长的一线。独立战争以后,美国人民开始了漫长的西部开发。

约翰·克莱门斯先是与妻子洁恩的妹夫,约翰·夸尔斯合伙开个小店,做点儿小生意。店面很小,五六个架子上挂着几捆零头印花布,柜台的后面有几桶鳍鱼、咖啡和新奥尔良的糖,墙角边还放着扫把、铲子、斧子、锹、耙子之类的一些物品。墙上挂着一些便宜、简单的帽子,有男式的也有女式的。在屋子的另一头,还有一个柜台,放着几袋子弹,一桶奥尔良糖蜜和本地产的散装的威士忌酒。商品种类也算比较丰富吧。

孩子们只要花上一角钱买东西,就可以吃到放在桶里的一点糖。女人们买几码印花布,除了免费招待一杯有糖和乳酪的茶以外,还可以得到一团线。如果是男人们来买东西,则是请喝一大杯的威士忌。

但是,约翰·克莱门斯的理想并不是仅仅当一个乡下小店的店主,他要做各种有利于发财的“事业”。他想发明一个永不停转的机器,但是最终没有成功。

1837年,约翰·克莱门斯参加了筹建盐河航运公司的16人小组,可是由于一些原因,筹建工作也失败了。随后,他又热衷于建筑一条地方小铁路的规划,但也以失败而告终。

1839年11月,克莱门斯一家搬到了密西西比河西岸的马里恩县的汉尼巴尔。

此时,已经4岁的萨缪尔,第一次见到了这条他所倾心的,给他无穷力量与智慧的密西西比河。只见大河两岸风景如画,河面宽阔,河水清澈如镜。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的第一大河。它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非洲的尼罗河和中国的长江,统称为世界四大长河。美丽富饶的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西部偏北的落基山北段的群山峻岭之中,逶迤千里,曲折蜿蜒,由北向南纵贯美国大平原,注入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是北美大陆上流程最远,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水系。

这条大河养育了密西西比河整个流域的人们。美国人民长期以来称源远流长的密西西比河为“老人河”。它的名称起源于居住在美国北部威斯康星州的阿尔公金人,阿尔公金人是印第安人的一支,他们把这条河流的上部叫做“密西西比”。“密西”意为“大”,“西比”意为河,“密西西比”即是“大河”或“河流之父”的意思。

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光十分迷人。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东岸,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各种颜色、各种芳香的树木杂处在一起,茁壮生长,高耸入云。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在树下交错,在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顶梢。它们从槭树延伸到鹅掌楸,从鹅掌楸延伸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越过小溪,在水面上搭起花桥,真是美丽极了。

在铁路出现以前,密西西比河和它的两大支流俄亥俄河、密苏里河一起,长期占据着交通运输的核心地位。可以说,它是当时美国的经济生命线。河上各种运载旅客和货物的船只,以及船上的领航员、水手,在两岸孩子们的心目中是最神秘、最最了不起的人。

密西西比河成为马克·吐温后来的著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顽童流浪记》中,圣彼得堡的城市的灵感。此时,密苏里州是联邦的奴隶州,年幼的萨缪尔在此开始了解奴隶制,并发展成为他此后著作中历险小说的主题。

交通运输的发达,带来了密西西比河两岸的繁荣。汉尼巴尔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一个城镇。在萨缪尔一家到来时,汉尼巴尔已是密苏里州的第二大城市,上下水班轮都在此停靠。

此时,汉尼巴尔镇有一千多居民,镇上开设了两家大型的屠宰场、三四家酒店、三个锯木厂、四家杂货店和两家旅馆,以及铁匠铺、皮革厂等,显得很繁荣。

在肯塔基和田纳西没有发挥出才干的约翰·克莱门斯,在汉尼巴尔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被选为了法院的法官。

约翰·克莱门斯是一个严肃、正直而又拘谨的人。在宗教上,约翰·克莱门斯倡导自由,但在为人和执法上,却是一个刚直不阿的法官。全镇的人都了解他的高贵品质,因此大家都非常地信任他。在初到汉尼巴尔时,约翰·克莱门斯干得很出色。

可是,办事一向谨慎稳健约翰·克莱门斯,很快就交上了厄运。他把佛罗里达的财产卖给了投机商艾拉·斯托特,然后从这个投机商手里买下了汉尼伯尔的几处房子,并且为艾拉作了保人。后来,艾拉钻了破产法的空子,宣布自己破产了。这样一来,他的债务就全都落到了保人约翰·克莱门斯的身上。为了还清债务,约翰·克莱门斯甚至卖掉了家里的一些家具和餐具。

因此,在汉尼伯尔,无论当法官,还是担任其它的职务,约翰·克莱门斯都没能从根本解决家中的经济问题。

为了缓和家庭经济危机,萨缪尔的母亲洁恩·克莱门斯,不得不开办一所寄宿学校,大女儿帕梅拉给人上音乐课,大儿子奥利安则被派到圣路易斯做印刷学徒工,以挣钱来补贴家用。

他们也曾想过要卖掉田纳西的那些土地,但是约翰·克莱门斯舍不得卖掉,他希望那一大片土地能给全家带来收益。

1847年,约翰·克莱门斯法官因自己的声望,被提名为马里恩县巡回法庭的书记官,并在竞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选举应在1847年的8月举行,这对克莱门斯一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事。当地报纸也报道说,克莱门斯先生受到很多人的支持,因而当选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然而,就在这年3月的一天,约翰·克莱门斯骑马去12公里外的巴美拉镇,去听取有关他和汉尼巴尔最令人厌恶的黑奴贩子威廉·毕布的法院例会。威廉·毕布在五年前买走了他家的女黑奴珍妮,但身价500元却一直没有支付。

在被强制拍卖部分财物后,毕布心生歹念,他要报复约翰·克莱门斯。毕布从杂货铺老板的手中买下了克莱门斯的一张欠款单后,向法院递交了诉讼书,要求拍卖克莱门斯的财产。现在,约翰·克莱门斯正就此事去听取裁决。

3月的天气,显得阴冷无常,天气说变就变。在回家的途中,约翰·克莱门斯遇到了风雪,到家后就患了感冒,随即发展为胸膜炎、肺炎。1847年3月24日,约翰·克莱门斯就在依依不舍中,离开了可怜的妻子儿女。而这一年,萨缪尔,也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作家马克·吐温,仅有12岁。

约翰·克莱门斯在去世时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守住这片地,等待时机,不要给人家骗走了。”在近50年的生命里,约翰·克莱门斯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但是他的心头总是不断地升起希望,促使他执著地追逐自己的理想。

约翰·克莱门斯将田纳西州的一大片“地上和地下都蕴藏着无穷宝藏的田产”,留给了自己的孩子们。但是,他的儿女们没有从这块土地上获得任何的收益,因为仅仅在父亲买到这块田地以后的第四年,也就是1834年,金融危机爆发了。

在这场风暴中,约翰·克莱门斯的梦想黯然失色了。当他一夜醒来时,发现再也不是什么晴朗的早晨,而是一个充满厄运的时刻。约翰·克莱门斯原来备受尊敬和羡慕,被看作芬屈雷斯县最富裕的公民,因为除了一大片田地之外,别人都猜他肯定拥有不少于3500美元的财产。

但是,现在算起来,家里的“宝贵”财产只值原来的四分之一了。当这片土地被处理掉时,比起以前的投资,家里没有一分钱的进帐。

关于父亲留下的这块土地,马克·吐温后来经常提起。此外,对于这块土地,还有一个人如老克莱门斯一家一样,热切地盯着这块地,他便是萨缪尔的妈妈所爱的堂兄弟詹姆斯·兰顿。每当詹姆斯提到这片土地时,他就常说,并且说的时候总是那么得兴奋,眼睛中闪着亮光,说道:“这里边可有几百万啊,几百万!”

马克·吐温的讽刺小说《镀金时代》中的塞勒斯上校,就是以他的这个舅父为原型的。

成名后的马克·吐温认为,自己是这块“田纳西州地产”的唯一受惠者。因为它为马克·吐温的著作《镀金时代》提供了很好的写作背景。他从这部书中总共获得了两万美元的收益。

尽管父亲投资这块地产时,马克·吐温还没有出生,但他却开玩笑地说:这正说明父亲不是故意偏心的。也许正是这块“田纳西州的地产”影响了马克·吐温的一生。以此为素材,他开始尝试进行长篇小说的创作,并且取得了成功。这也是约翰·克莱门斯投资这片土地的意想不到的收获。

约翰·克莱门斯去世后,家里人把田地整顿了一下,一心想把田地卖掉以后,再作其它的安排,当然是想过富足的生活。当时全家一致认为,大家都能充分地发挥聪明才智之前,把土地卖掉之前,可以从从容容地休息休息。

于是,一家人租了一间大房子居住。可是没有想到,他们急切盼望着的土地交易令他们很是失望,对方并不想买下全部的土地,而只是想买其中的一部分。而克莱门斯一家是想把土地一次性的卖出去,即使买几万亩也不卖。这样一来,他们就住不起大房子了,只好搬到了比较便宜的房子里。

在父亲逝世后,除了四千多公顷的地以外,都处理掉了,并没有卖到多少钱。1887年之后,这四千多公顷也没有保住,卖掉了。马克·吐温的哥哥奥利安凭着这笔钱,买下了宾夕法尼亚州油区的科里镇上一座房子和一块地皮。

1894年左右,奥利安把这个房子卖了,卖了250元。田纳西那块寄托着父亲和家人无限热望的土地,就这样在儿子奥利安的手上没了。

关于这宗田产,马克·吐温晚年回忆说:

生来就穷是好事;生来就富也是好事——这些都是有益的。可是生来就穷而又有希望变富啊!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想象不到这是多大的祸害。

然而,无论怎样,父亲约翰·克莱门斯面对厄运而奋斗不息的精神哺育了马克·吐温,促使他走上了艰苦但又辉煌的人生之路。

同类推荐
  • 苏曼殊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苏曼殊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林徽因:一念花开锁清思》是“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主要讲述 了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一生。作者以林的感情经历为线索,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情和婚姻,以及坊间传言的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的 感情纠葛,同时也较多的涉及了林徽因在文学和建筑上的成就,并折射出她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子,是一本比较全面的讲述林徽因生平的评传。
  • 网络时代生活智慧短文妙语

    网络时代生活智慧短文妙语

    本书精选当代生活短文妙语,主要内容涉及:伦理与智慧、为人处事方法、正能量话题、男士与女士、搞笑的小段子、赞美与祝福、人间真情、蓝色幽默、真心交友、美德孝道等。
  • 岁月,是我的勋章

    岁月,是我的勋章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散文作品68篇,由亲情、友人、心香、履痕和投枪五部分组成。在书中,作者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生发对生活的感悟,催人深思,令人遐想,全书语言文字细腻、流畅,让读者在阅读中读懂生活的本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民间俗语精粹

    民间俗语精粹

    《民间俗语精粹》这本书精选民间俗语近3000条、条目按首字的音序排列,并解释了每条俗语的含义。
热门推荐
  • 青丘狐梦

    青丘狐梦

    她最大的梦想就是像个平凡人一样过完这一生……虽然这一生无比漫长……只可惜命运多舛……
  • 宠物通心师

    宠物通心师

    一次海岛旅行让女主角发现了自己与动物之间不同寻常的缘分。出于好奇心和善意,她跟随动物们的讨论穿越到另一个天地,发现了各种动物的生活和命运,并不知不觉卷入一场纷争。同时,她现实生活中的未婚夫还对此全然不知,但也开始觉得有些蹊跷……
  • 易天剑道

    易天剑道

    无情剑道恩怨终,本是纨绔意情浓。人生若有轮回在,看我笑傲破长空!他背负着一身的仇恨与遗憾,死亡没有让他长眠。重新回到那仇恨的起点,他能否笑傲于这片天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 爱你,以友之名

    爱你,以友之名

    【电台主播赵子皓vs鞋类设计师于小贝】好心帮友抓渣男,谁料对方抛来一核弹:初恋男友撒种同窗好友,还造出一小人。我的人生频道啊,忽然从彩色喜剧调成了黑白默剧。狠心遭背叛,关键时刻怎么办?——gay蜜来凑数。应付前任,搪塞父母,应酬上司,呵护自己。拿什么感激你,我的gay蜜?在我最穷困最潦倒的时候,你鄙视我:你无耻的样子,颇有我年轻时候的神韵在我最风光最耀眼的时刻,你继续鄙视我:听说你傍大款了,认二郎神当主人了车开来的时刻,你没再嘲笑。我。而是而是抱着我,说:他挺好。
  • 捕获单身鬼王

    捕获单身鬼王

    本作品抛开单纯男女爱恨情仇,讲述一个生活在分崩离析家庭的女孩对爱的渴望而又恐惧爱,因渴望爱而伤痕累累,因恐惧而又一次次拒接真心给予她爱的鬼,鬼王为化解她内心的仇恨甘愿自降身份相伴左右,女孩在和鬼王相处之中历经人皮下的各种丑陋面以及慈善面,之后破除世俗教条框架实现一场人鬼恋,并卷入一场场争名夺利的漩涡之争中,为了让鬼王能够继续傲立群雄而以身犯险和鬼王踏上寻找地府令旅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微夏片羽的爱

    微夏片羽的爱

    每个人的青春,有伤有痛也会有爱,青春里的爱对于我们来说是给以后的长大成人的我们做了铺垫。几个人从校园时代累积起的爱,在长大后得到了延续,然而痛心的经历还未不会成为他们之间的阻碍?
  • 梦幻大陆传

    梦幻大陆传

    他为爱而自杀,但却重生到了另一下个世界。在这展开了了一段异世传奇之旅……他是苍神,一代传奇他已一己之力改写了梦幻大陆大历史,无数年他的传人又将书写新的传奇……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碧海天涯

    碧海天涯

    碧海之上,寄语轻鸣;天涯两端,彼岸同行。岁月载离歌重逢天涯路,那记忆荒冢归何处。成佛亦成魔,非妖亦非鬼。全新的武侠玄幻尽在此刻!
  • 我想,我愿意

    我想,我愿意

    14年从未联系过的男女主人公在因一家书店再次相遇,插足两人之间的一只流浪狗。两个人,一只狗,是否快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结尾处的神秘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