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5000000011

第11章 探索学生问题的本源

幼儿在辨别和确认父母、玩具以及周围其他事物时往往会自觉运用某种意识,而这种对意识的自觉运用又与其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四种心理功能的运用紧密相关。儿童并不是平均地使用这四种功能,通常他会较多地运用一种功能而较少利用其他功能。而这一被优先使用的功能,就会形成一个孩子区别于其他孩子的基本性格特征。

——荣格

无意识主要来自个人早期生活特别是幼年生活中那些受压抑被遗忘的心理内容。

——弗洛伊德

对于表明个人对待生活的特定方式存在的时间,以及揭示其生活态度形成的最初环境,儿童期的早期记忆极为有用。早期记忆之所以有特殊地位,原因有二:其一,它包含了个人对自己及其境况的最初估计,这是他第一次对自己外貌的总结,第一次对自己几乎完整的概念,以及对自己最初的要求。其二,这是他的主观起点,是他的自传的开端。因此我们往往能从中发现他所觉察到的脆弱或不安全地位与被他视为理想的那个强壮和安全目标的对比。于心理学而言,一个人是否认为这个最早记忆是他所能想起的最早的事,甚至是否是对真人真事的记忆,这都毫不重要。记忆的重要性,在于它们代表的东西,在于它们对生命的解释及与现在和未来的关联。

——阿德勒

荣格等多位大师的研究给我们指明了捕捉心灵的方向和内涵。原来从幼儿开始我们就在自觉运用某种意识,这样的意识来自于对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的偏好,这样的偏好又决定了我们性格发展的基本方向,其实也就是学生个体个性形成的根源。这让我想到了曾经辅导过的一名叫小白的男生。那真的是一次失败的“成功”教育。

“案例”失败的“成功”教育

小白不是我的学生,甚至不在我们学校就读。他的父母在他小学时就离异了,现在亲生父母仍共同承担着孩子的教育责任。小白的性格因此变得内向,却没有不良习惯,还考上了本市的一所重点中学,读上了文科重点班。但小白进入高中后,成绩始终不见提高,一直处于班级中等,从不会大起大落,相当稳定。高一时的班主任认为他成绩没能提高是由于喜欢打篮球的缘故,后来他也很少再打篮球,但成绩仍不见提高。接着,班主任又说可能是他用的时间不够,他就在父母的督促下连周末、寒假都泡在了书堆题海里,半年下来只有历史增长了10来分,总成绩进步仍不大。后来文理分科后,新班主任又说可能是孩子还没有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建议了几种学习方法,实施后也不见提高。最后新班主任给了一个“需要坚持到底,注意细节”的评价就没有后续了。至今,小白的成绩仍稳稳当当的,提不高,也降不下。朋友联系我,让我帮着想想办法。

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听话”的孩子(老师和家长怎么建议,他就怎么做),可成绩总是停滞不前呢?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约小白在周末交流了一个多小时。通过相互了解,建立初步信任后,小白非常乐意地做了一次词语联想:

人:事、物、男人、女人、小孩、老人、房子、家人、朋友、同学、友情、感情、睡觉、吃饭、迷路、上学、心情、未来、一切

网:篮网、猎人、鸟、枪、狗、陷井(阱)、网易、蜘蛛网、网络、蜘蛛侠、骗子、好人、善良、回报、报应、该着、上网、渔网、漏网之鱼

跑:跑得快、扑克、冠军、金牌、荣誉、还乡、干瞪眼、走、走路、漫步、快跑、追赶、超越、赶上、卡位、冲刺、发力、冲线、第一

天空:极限、飞机、蓝天、白云、太阳、宇宙、星球、飞碟、外星人、星球大战、航天、休斯敦、美国、波士顿、洛杉矶、太平洋、湛蓝、一望无际、永恒

可是:如果、假如、因为、所以、但是、并且、马上、立刻、迅速、雷厉风行、缓慢、蜗牛、向上、恒心、努力、何况、也许、不过、OK

这样的词语联想一看就不像是一个高分生的,就是没有读过高中,没有读过文科的人也能写成这样。初步分析,有以下特点:

(1)词汇不丰富。涉及面很狭窄,视野不开阔,多是眼前生活化的东西,很感官化,几乎看不到书面语(仅有三个成语)。

(2)缺乏与学习相关的词汇。如没有抽象词汇(特别是关于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概念性的词汇),没有专业名词(仅有几个地理名词)等,完全体现不出是一名高中文科生应有的词汇量和词汇水平。

(3)严重缺少大词。整个词语联想没有涉及民族精神、国家命运、生命成长、宏伟志愿等表现大问题的词汇。

(4)词语间关系简单。小白的词语联想几乎都是围绕着领词产生的,只有简单的表面联系(近义词、同类词较多),缺乏必要的逻辑关系和逻辑跳跃。

通过这样的分析,再根据他平时很努力的表现,我推断他的学科结构应该是这样的:需要积累的学科英语比较好;语文的基础题能过关,但主观题特别是阅读理解和作文的分数不高;高中的历史和政治由于不再像初中那样只需要记忆而更多地需要理解与分析,变成了他的弱项;他的地理成绩要稍好一些,极大可能是兴趣的原因;数学是他最弱的学科,对做过的题目可能好些,但是对新题就会无从下手。

我逐一询问了小白的学科情况,得到的答复与我的推断惊人的吻合。但现在孩子已经高二,学校课程也很紧张,如果从头补救很难实施。我又询问了关于他所在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如作息时间、教师特点、作业特点、自习情况等,为他拟定了以下干预方案:

(1)根据当天语文课上新学的重点新词(特别是成语、谚语、名言名句),英语课上学到的固定短语、句式等每日造句或者写短语,以提高他对词汇和固定短语的运用能力。

(2)根据每周历史课中的核心问题,从政治的经济学常识、哲学认识论,地理学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等方面加以分析和理解,写一份读书笔记或者分析报告。

(3)在数学上建立“例题信息库”,就是把当天所做的习题完成后,再回头把做的习题页码题号写在例题旁边,并注明例题与习题之间的关系。这样做不仅能加强他对例题的认识,提高做题的熟练程度,还能加强他的分析能力,找到试题之间的变与不变。

(4)订阅《杂文报》或者《杂文月刊》,晚饭后自习前的时间可以拿来读一读,特别注意文中新颖、尖锐、辛辣的论点、论调以及论证过程,重在思辨的提高,引起思维的碰撞。

(5)每日睡觉前冥想几分钟,回顾今天的所得,欣赏自己完成的劳动成果,自我满足一下。

小白爽快地答应了,并在家长适时的关注(我建议家长逐渐减少对孩子的影响,放手不放眼,不能啰嗦,更不能强迫孩子完成)下完成得很好,一个学期后,年级排名取得了显著进步,由原来的900多名,期末考到了592名,提升了300多个名次。孩子和家长都很高兴,今年寒假他主动约我陪他散步聊天,不过这次是他唱主角,高兴地让我分享一学期以来的改变和收获,与上次相比,小白少了几分腼腆,多了几分自信和快乐。看着他的变化,我的心里也跟着洋溢起大大的满足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得意之余,我写成案例请王晓春老师给予指导,本想因此获得王老师的肯定,王老师的回复却令正自鸣得意的我无地自容:

从这个孩子的词语联想可以得出这样的初步印象:他的知识背景不宽,知识结构也不够好。思维能力不强,线性思维和平面思维比较明显,缺乏纵深,发散性不够,有些呆板。这些缺点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可以看出端倪,但是做了词语联想这样的心理测验,就看得更清楚了。您的对策正是针对知识背景和思维能力的,对症下药,所以见到了成效。不过我对这个孩子的非智力情况还是不大清楚,要是能做个早期记忆分析,就更有把握了。我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对一个人,只要没测他的早期记忆,就总是觉得不算了解他,测了早期记忆,心里才比较踏实。早期记忆是一个人心理结构的核心。

王老师的点评很委婉,却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的干预只是停留在了针对智力因素的技术层面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探究。王老师的话令我如梦初醒,小白的早期记忆在之前就被我采集过的:

(1)爸爸说两科考试上了一定的分数就给我买电脑,后来我考上了,可爸爸却没有给我买。

(2)每次去外婆那里,都要坐电梯多上一层楼,再走下楼到外婆家。

(3)第一次去成都晕车,一路上都在吐,一直吐到了成都。

(4)小时候和表弟在床上耍,不小心把他推下了床。

我当时初步推断小白很注重内心的感受,害怕失望、麻烦、痛苦、后悔,与他的聊天中也得到了证实。所以,他变得对周围人的行为敏感,自己又缺乏信心,有意回避能引起不愉快的事情,学习上就会表现出不愿意多想,不愿意深入思考,不愿意多付出,害怕多付出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甚至与愿望相反,所以宁肯停滞不前。但当时我却想,他没有在我们学校读书,而且已上高二,家长又焦急成绩,若要建立整套方案很困难(学生需要一个老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具体指导,可惜我不熟悉他们学校老师的具体情况,父母也只能完成监管,很难落实非智力因素的指导,而且时间也比较紧迫)。考虑了以上因素,最后就决定从思维训练和扩充语言能力为切入口对他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储备进行干预。现在经王老师的点评和建议,我简直无地自容,羞愧于先前那种功利性的想法,羞愧于取得一点点成绩就孤芳自赏、沾沾自喜。

我再次分析了小白的早期记忆,有了新的发现:我之前的分析只停留在了第一感官上,只关注了4条记忆分别表达的意义。如果将它们整合就会发现他各种表现的本质是内心的不安全感,对生活乃至生存有不确定感。这样的不安全感极有可能是他家庭离异后又分别组建了新家庭造成的,但他的反应不是强烈外显,而是变得性格内向,温和乖顺,逐渐出现了表面很听家长和老师的话,但对所做的事情又缺乏确定感的心理问题,也就不能提升自我的认识和意识,学习成绩停滞不前只是诸多现象中比较显现的一个。我对他的干预之所以有效,可能是无意中给了他“确定感”,让他的心灵安宁了一些。那这样的指导就只涉及了认知方面,停留在了技术层面,没能深入到人格的整体结构,也即没有能深入到他的心灵。他所取得的进步就会有局限,甚至只是暂时的缓解,因为他成绩停滞不前的根源在于心理而非学习能力。但我呢?自以为是,夜郎自大,还贴上了成功教育的“美丽”标签,实质却是一次失败的“成功”教育。

所幸的是,如果小白成绩的进步能给他以自信和“确定感”,那也是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接下来我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我利用每周周末休假的时候,与小白碰一次面,进行一次深入的心灵交流,主要目的是让他把心中的疑惑尽可能地说出来,我再帮着他分析这些事情内在的逻辑关系,设法让他明白任何事情都其合理性,在他接受合理的基础上再让他明白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与事物之间的关联。另一方面,建议家长与孩子增加交流,但要尽可能让孩子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交流的时候多给孩子以坚定的信念,不能解答孩子疑惑的时候可以跟我联系,共同想办法。小白的一系列表面问题得到了真正的缓解并向令人欣慰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之前对小白的教育以及取得的成绩,都只是表面,没能深入到人格的整体结构中,对小白的认识和教育其实才刚刚开始。

案例导航

通过这次案例,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无论面对的是自己的学生还是他人的学生,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不可功利冒进,更不可取得一点点成绩就头脑发热,自以为是,结果连学生问题的根源都没有搞清楚,连学生为什么取得了进步也没有搞清楚,还乱贴标签。这样的教育过程是不能提高专业素养的,因为这样的教育不够科学,不够严谨。其次,这次特殊的失败的“成功”教育对我的触动很大,特别是对学生早期记忆的解读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1)学生的基本性格特征是在幼儿时就已经初见端倪了的,那要了解一个学生现在的种种表现就需要探究幼儿时的发展,这也成为“早期记忆”在探究学生成长中的特殊意义。原来,通过对学生早期记忆的解读,实际是在探索学生心灵深处的本源,这样的本源被阿德勒称为人发展的“全息图”,被王晓春老师认为是学生个性形成的“胚胎”或者“核心”,所以,要了解一个学生问题的根源,早期记忆必不可少。

(2)在解读学生早期记忆的时候,我们解读的重点就是要看出他的幼儿经历中是偏向于思维,还是情感,或是感觉,甚或是直觉。了解了他的这种偏向,也就能明白他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他有着怎样的无意识,也就能明白他遇到事情的“自动化”是怎样形成的甚至是怎样运转的。现在才明白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原来是在反复练习着他的偏好,让他的偏好越来越明显地指导他的行为方式,以至形成了个人处理问题的“自动化”流程,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或者个性。不仅仅是学生,就连我们老师也是一样的。面对学生的问题,有的老师喜欢说教,有的老师喜欢一阵棒喝,有的老师喜欢体罚,有的老师怀着好奇的心态喜欢探究,有的老师喜欢用舆论压制等等,原来我们的性情也是形成于心灵的深处,早在那遥远的幼儿时代就已初见端倪。

(3)既然幼儿经历那么重要,那越是上游的老师越应该谨慎。因为在“胚胎”发展的初期,心灵既是脆弱的也是旺盛的,如同发芽的种子一样。强大的生命力能让他破土而出,屡经风雨,长成参天大树;稚嫩的小芽儿又难以抵抗人们的践踏,不是夭折就是发育不良,终不能成为大树,而是变成了灌木甚至小草重归泥土。为什么有的孩子们年龄越小问题越多,对世界越发好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创造力却在减弱呢?为什么小学课堂里年级越低的课堂举手者比比皆是,走到高中的课堂回答问题者寥寥无几,到了大学课堂索性很多教授连问题也不提了,自个儿陶醉起来。真的是孩子们的问题越来越少了吗?我看不是,极有可能坏在了上游的老师和父母身上,下游的老师有心无力,那就继续着上游老师和家长的重复劳动,只是抓得更紧,逼得更强。可能我们一开始就走错了,我们总是想以我们的意志打造我们想象中的孩子的未来,忘却了心灵的本源,忘却了每个人的心灵都有着自己的“上帝”和“自然”。

(4)要做一名心灵的捕手,就要找到心灵的“自然”,那份“自然”应该被敬仰,被敬畏。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们才可能亲近那份“自然”,才懂得真正意义的“顺其自然”。顺其自然的意思原来不是让我们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而是需要我们先感应那份自然,再在自然的怀抱下做符合自然发展的事情。我对那流行于当下教育界的诸多词汇,如:“树造”“同化”“改造”“纠正”“培养”“转变”等等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理解,这些被很多老师甚至专家挂在嘴边的词汇如果偏离了那份心灵的“自然”就都是毫无意义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一时间,我又更深刻地理解了一些词汇,如“以人为本”“和谐”“引导”“心路历程”“生命成长”等等。

教育者,要在心中多几分敬畏,那里有“自然”的力量,遭遇问题生时,不妨借助一下心理学的技术与手段!非常幸运的是,就在探究小白的荒谬感的同时,在一教育论坛上恰巧遇到了王立文老师正在研究的一名叫小威的孩子,他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据王老师的描述,小威是一名初中男生,在班上老是制造麻烦。课堂上乱吼乱叫,课后与同学疯耍,和同学交往中只要不顺心就大打出手,打伤了好几名同学。王立文老师尝试着使用了很多办法,付出很多努力,但收效甚微。我主动联系了王立文老师,聊了聊小威的基本情况,索要了小威的早期记忆,他的早期记忆是这样的:

(1)曾做过一个噩梦,梦见鬼把我挂在墙上,我便惊醒了。

(2)我第一次上学,爸爸妈妈把我送到学校,对我撒谎说去上厕所,结果他们却回家了。

(3)我上识字班的时候,有一次在一个面包车上,上面有很多我的同学,有个同学说我喜欢哪个女生,我就把那个人打了一顿。

(4)有一回,我去舅舅家玩,他们在打牌。我就在楼梯间玩,来了一个比我大的孩子,不知为什么,一看见我就发神经把我打了一顿。

(5)在读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在看动画片《西游记》,分西瓜吃。当时人很多,我被挤到最后一排。

不难看出,小威的早期记忆很戏剧化,鬼把自己挂在墙上;父母说上厕所结果却是回家;无辜被人打;看动画片吃西瓜的时候却被挤到了最后一排,事情发展的结果都出乎意料,即使我们成年人读来也会觉得缺乏合理性和逻辑性。这几则记忆都说明小威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有一种“荒谬感”。不仅如此,小威的早期记忆中有很强的活动性,特别是第3则记忆,他在搞不清楚状况的时候想都不想就动手打人。由此,我们可以初步断定小威问题的根源在于他时常感到对命运难以驾驭,他不知道事情发展的结果应该是怎样的。但他是外向型的,活动型的,在对外的活动中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逻辑关系:管他三七二十一,别人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别人。这样,小威在班集体生活中不断出状况就很好解释了,原来是他在尝试着克服“荒谬感”而采取的行动。

小白和小威的早期记忆都呈现出对生活和命运的荒谬感,但为什么两个人采取的方式却完全不同呢?不妨先看看心理学大师荣格的研究:“有两种性格特征决定着自觉意识的方向,这两种性格特征就是内向和外向。内向性格使意识定向于内部主观世界,外向性格使意识定向于外部客观世界。正是意识的四种心理功能和两种性格特征决定着人具有不同的心理类型。”

孩子形成个性的原因主要是由对四种心理功能的偏好决定的,这种偏好是自觉的,但自觉却有自己的方向,这与两种性格有关系,一个是内向,一个是外向。荣格的研究首先颠覆了我对内向与外向的认识。我以前太相信自己的研究了,觉得活泼的就是外向的,文静的就是内向的,现在看来我太“现象”,太“表面”了。其根源是我作出判断的视角完全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俨然成了一个“刚愎自用”的“武断”郎。荣格的视角是以人为本的,内向的人定向于内部主观世界,外向的人定向于外部客观世界。也就是说内向的人遇到问题首先会思考自己,甚至会觉得外部世界也应该迎合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也是内向的人不能主动的心理原因。外向的人对客观世界的关注决定了在问题面前他们更愿意从外部环境入手,这也是外向的人动手能力更强,更愿意将内在的想法告诉周边的人,甚至发泄出心中的快乐、烦躁等等。原来,他们在乎的东西不一样,内向的人在乎内在的东西,所以不愿意轻易流露情感;外向的人在乎周边的人和环境,所以愿意把内在的东西表现出来,以换取周边环境的反应。那是否能这样理解,外向的学生就可以通过外部环境的构建去影响,内向的学生就需要寻觅他的内心驱动力去加以影响。但不同的心理功能又决定着影响的时候应采取的主要方向。

由此可见,小白和小威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心理类型,心理功能也有所不同。小威属于外倾直觉型的孩子,他用直觉感反作用他人,试着将自己的荒谬感转嫁出去,尝试着通过同样的荒谬感刺激他人,再从他人的反馈中验证荒谬感的“合理性”。因此,小威的外显性表现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并在不断的尝试中加强了这样的意识,逐渐培养了一套合乎自身逻辑的“习惯化”流程。小白则是内倾感观型的,他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愿意与外界发生碰撞,因为他不知道做了以后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心态消极,本质上缺少动力,最后小白选择了什么都不做,“心甘情愿”地被人拉着、推着走,强迫着走。由此可见,要矫正小威的问题就与小白不同,但解决的方向却是同一个方向,消减“荒谬感”的影响。针对小威的情况,我建议王立文老师以同学间的交往为突破口开展干预,重在让小威体验到处理问题的心理过程与正常渠道,可以分以下几个阶段:

(1)教会小威深呼吸,让他在遇到问题时先深呼吸,最好能让班上的同学都参与到帮助小威的行列中来(同学的作用比家长要大),阻止他遇到问题时采取进一步的攻击性行为,提醒他深呼吸。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给小威的自动化行为设置一个“刹车”,即使不能立即停止,至少可以缓解事态升级。

(2)给他一把“尚方宝剑”,如果有同学欺负他,他可以直接请老师帮忙,但前提是不能出手打人,不能辱骂同学。接着,老师就要带着他先调查事情经过,双方当事人对质,证人作证,其他同学参与讨论。这样做的实质就是要引导他理性分析事情的对与错,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最初的时候,可以大家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小威从中做选择)。

(3)小威没有做到以上两点而出现状况后不要急于批评,试着与他一起探讨整个过程,甚至可以用校园心理剧或者心理绘本的方式将事实再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小威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出事件发展不仅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而且任何事情都有合理解决的渠道。

(4)在小威取得进步的时候,发动家长、科任老师以及其他同学及时予以表扬,巩固干预效果。

所以,虽然同样具有“荒谬感”情结,但由于个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功能不同,外在表现就会相差甚远。我们在对其实施干预的时候,立足点都是要给他们以强如磐石的“确定感”。不同的是外倾型的人要从活动入手引导他向内心深处思考,培养他的逻辑性思维,找到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必然性;内倾型的人则要鼓励他尝试着主动接触外界,外界也要营造一种确定的氛围,并在与外界的互动中寻找到命运发展的逻辑关联。值得一提的是,内倾型的人改变起来比外倾型的人难得多,毕竟内倾型的人更多地关注自身,与外界互动非常困难,这个工作还需要慢慢来(我选择了与小白每周一次的心灵对话),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待。

在探索小白与小威的问题中,我更进一步感受到了研究的乐趣。不同的外在表现竟然源于同一情结,同一情结在不同心理类型人的发展过程中生长成了不同的“问题”,多么奇妙!如果我们教育工作只限于孩子的表面活动就采取盲目的鼓励或者压制性的要求,或者,只看到孩子的根源而不联系他的心理类型就开始制定并实施干预方案,其结果很有可能取得相反的效果,反而会加深学生的荒谬感。如此,自我标榜是教育者的我们所采取的教育工作才真是荒谬啊!

“案例”他不是坏,是本色山东省青岛市青河西小学 周文利

小峰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虎头虎脑 ,模样不赖,可是老师们都不喜欢他。为什么呢?

他是个闯祸精。刚开学,他就差点闯了大祸。下课,他和一个同学争着开窗,两个人都想自己这边开得大点儿,都使劲儿推窗,结果他把推拉式的窗户一下子推离了轨道,一扇大窗差点从三楼掉下去。下面虽然是个花坛,但当时正是课间,不时有学生跑到花坛里捡不小心弄到里面的东西,如果窗子真掉下去,那就出大事儿了。

他还是老师眼里的讨厌鬼。

一天,下午第二节课下课的铃声响起,我来到教室准备给学生放学。教室里乱哄哄的,学生在下面叽叽喳喳,英语老师站在讲台上,于一片纷乱之中教育一个学生:“你就是坏,我看你是无药可救了!”老师声色俱厉。小峰气哼哼的,一边撇着嘴角,一边冲老师翻白眼,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我新接的这个班除了一个全校闻名的学生外,第二号人物就属他了。任课老师说他上课不守纪律,不仅自己不学,还调皮捣蛋,扰乱课堂秩序,而且不服老师管,和老师顶嘴。有的老师说他比那个头号学生还坏,因为他聪明,有心眼。哪天他有病不来学校,班级就安静很多。他一来,以他为中心,说话的,闹的,学生的胆子都大了很多。

他真的那么讨人厌吗?我找了些学生进行调查。

“你们喜欢他吗?”

“还行,他挺幽默,说话逗人笑。”

“他脾气好吗?”

“挺好,别人惹他,他一般都不恼。他还挺爱帮助人。”

“他爱面子,有一次,小城拿了个滑板,别人都争着试,他等人都走了,最后才试。”

看起来挺正常,和同学交往方面也没问题。难道他是小团体的中心?我观察了一阵,发现倒也谈不上,他没什么号召力。

我尝试和他聊天,他紧张得不行,没过一会儿,汗都冒出来了。

转眼教师节到了,那一天,他抱着一堆礼物,跑上跑下,把一盒盒巧克力送给任课老师,英语老师、前任班主任,一个他都没落下。看来,他是个念旧的孩子,也不怎么记仇。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学生?他真的是老师们异口同声说的那个品德有问题的坏学生吗?

我找他聊天,搜集到了他的早期记忆:

(1)大约在6岁的时候,冬天,家里生了炉子,妈妈拿下炉盖,我看见是红的,用手去摸,很疼。后来妈妈用酱油给我涂上了。

(2)在幼儿园有一个假山,我和小伙伴一起爬,摔了下来,老师让我爷爷把我接回家。第二天,我说我不想去幼儿园了,奶奶非要我去,我就不听。奶奶用绳子把我绑在树上,绳子绑得不紧,我自己解开了。我和奶奶说我要拿着铲子去幼儿园除草,后来我就去了。

(3)我感冒了,我大爷和奶奶带我去诊所。诊所没人,打电话没人接。后来大夫终于来了,他给我打针,我不让,给了他一巴掌。

(4)脖子上起了个包,爸爸带我去了好几个大医院,都说治不好。后来爷爷帮我找了一个人,打了几针,治好了。

(5)爸爸给我买了一个望远镜,让我弄坏了。

从这几个早期记忆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动作型的孩子,天生鲁莽,所以经常闯祸。他有的时候很任性,脾气很暴躁,但也不一定固执到底、不撞南墙不回头,他会给自己找台阶下。他对成年人的态度很矛盾,有时信任依赖,有时逆反。

他是动作型的孩子吗?我得验证一下。

一天,正好小峰和几个孩子围在我身边,我拿出杯子,问:“谁帮老师打杯水?”小峰第一个伸出手,一把夺过杯子,还没等我下一句说出口,他的人影已经不见了。

又有一次,我看小峰在旁边,就让他帮我送东西,他一下子把东西拿过去,用双手紧紧攥着,一溜烟跑了。

他对老师的矛盾态度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老师一和他说话,他就紧张,一教育他,就露出不屑的表情?

想着想着,我不禁笑了起来。我自己不就是这样一个人吗?在单位里,和同事相处得都不错,就是和领导处不好。明明挺怕领导,一和领导说话就紧张,本来不想得罪领导,可不知怎么心里有股逆反劲,一张嘴就语无伦次,经常说错话,说不该说的话。在这一方面,他可真像我。瞧,这老师和学生,一对儿二百五!

我对自己的诊断不放心,就上网请教王晓春老师,他对这个孩子的判断是:他的鲁莽、无礼,可能是本色,是不懂事,而不是成心故意。好了,大致的结论有了,他不是“坏”孩子,不是品德问题生,他只是本色出演!王老师给了我几条建议。我惊喜地发现,我和王老师不谋而合。

我打算这样办:

手把手地教给他如何和老师说话、交流,缓和他同任课老师的关系,把事后教育变成事前预防、时时提防。在学习上发挥他的长处,想办法激励他。他好面子,教育他得注意方式方法,不仅我,还得争取其他老师宽容地对待他。

一天早晨,我走在上班路上,突然有人从旁边捅了我一下,我以为是哪个同事,转头一看,竟是小峰。他直愣愣地看着我,说:“哎,你怎么在这儿?”我笑了,先回答他的问题:“我上班呀!”然后拍拍他的肩膀,说:“孩子,这么跟老师说话可不太好。对老师要有称呼,来,跟我说一遍:‘老师,你怎么在这儿?’”(山东人不像北京人,称呼长辈用您,在这儿一般称呼对方都用你。)他不好意思,张不开口,我说:“没事,这儿就咱俩,又没别人。”他说了一遍。“好,再来一遍。” 我继续要求他。

一次,我要求他完成一项学习任务,他不满地撇了撇嘴角,我赶快抓住这个机会。

“孩子,别撇嘴角,得学会控制,好,好,就这样……”

接着,我乘胜追击。“孩子,来,眼睛看着我。如果不好意思看我的眼睛,就看我的鼻梁。对,真诚地看着我,和人交流就得这样。”

我不厌其烦地纠正他,一遍不行,两遍……

我们秋游,到崂山去。我有意和班里的头号、二号人物走在一起,一方面是培养师生感情,另一方面也是看着他们别闯祸。一路上,这两个人一会儿前,一会儿后,不停地跑来跑去。小峰听人说这里的水特别好喝,老惦记着灌一瓶带回去。可是水库四周挂了很多牌子:“饮用水源,请勿靠近。”他有一次想跨过去,被我制止了。我说:“这是饮用水源,人家当然得这么规定。如果随便什么人都能弄点水,谁知道干不干净,卫不卫生!把水源污染了怎么办?万一再有坏人,下点毒,多危险!咱们得守规矩。”别的孩子都放弃了,他还不死心,一路不停嘟囔,急得不行,可是行动上却也老老实实,没有再想去犯规。直到最后,在出口处接了一瓶水,他才算心满意足。

他上副科乱说乱动,老师们向我抱怨。我就跟他立下规矩:尽量管住自己,说几句话还行,但如果闹得太凶,让老师没法上课,那对不起,你不能干扰其他学生上课,只能到我办公室来。

他不仅动作多,话也不少,不时冒出个一句半句出人意料的,这方面也得防着点。10月,甲流来袭,学校号召学生戴口罩。我戴了个一次性猪嘴口罩。学生见了,都很好奇,有的说像防毒面具,有的说像个碗扣在脸上。一个学生说了句“像尿不湿”,逗得我们大家哈哈大笑。这时,小峰来了句:“像胸罩。”学生更是笑不可仰。我也笑了,说:“你的联想真够丰富。不过你怎么净往内衣上联系呢?”学生转过头去笑他,他脸红了。

我发现他记忆力好,背东西快,就让他代表男生,和女生打擂台比赛。他挺高兴。他语言表达能力强,写作文语言简练、清楚。一次,他写得不错,我让他上台读一读,他不肯。我和他开玩笑:“不好意思,是吧?以前光挨教育,现在受到表扬反而不习惯。你这叫穷人乍富!以后要习惯当学习上的富人,别老当穷人。”他仍旧不好意思,我和他说这次先替他读,下次一定要自己来。

一个闯祸精,一个老师眼里的“坏孩子”,往往就是个小二百五,一个天性鲁莽的调皮蛋儿。他聪明,心地不坏。过了一段时间,早晨他见到我,一句“老师好”脱口而出,还热情地帮我拿包。他翻白眼、撇嘴角的习惯改了很多,和老师的关系也有所改善,尤其是和英语老师,所以,期中考试他的英语成绩提高得最多。当然,他还是活泼好动,说不准哪天又会出点儿事,可是,一切都风平浪静了,还要我们老师干什么呢?

(摘自《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0年第2期)

案例解析

周老师的这则问题生诊疗案例,写得很不错,从行文中能看出周老师是一位很有爱心,有责任感,也很理性,有着探究性思维的好老师。周老师的工作思路对我们的启发很大。我们在收获问题生诊疗探究方法(早期记忆、横向关系调查、个案访谈等)和诊疗思路(现象入手——提出假设——多方求证——“确诊”——对症“下药”——观察“治疗”)的同时,班主任还能增加智慧,提高专业素养。

王晓春点评:

在这个案例中,周老师的工作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专业性和科学性。

张口批评小峰“坏”“讨厌”“不可救药”,这不需要专业知识,任何一个普通百姓都能说出这类话。教师是专业人员,我们与非专业人员的区别不是更厉害,更爱发脾气,也不是善用手中的权力整治孩子或者笼络孩子,而是会动脑筋,会分析。教师应该比普通人更深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灵,诊断他们的问题,对症下药。这才称得上是专业人员,否则你专业在哪里?

一般教师了解学生,靠的几乎全是观察和打听,得到的往往是最浮面的印象。周老师不是这样,她不但有日常的观察,而且有早期记忆分析这样的科学手段,她还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看法(拿杯子,帮老师送东西)。她先搞清这个孩子到底怎么回事,确诊之后才对症下药。既然小峰是动作型的孩子,那就一方面要给他提供有益动作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帮助他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有害动作。既然他言行鲁莽,那就不但要宽容,而且要一点一点教他学会说话。既然这是他的本色,那就大可不必把他的错误言行上纲上线到品德的高度。他并不是品德型的问题生,说他“坏”,属于判断失误,实际上小峰的主要问题是个性与学校规范的不协调,可以称之为“社会化障碍”。这种情况最需要教师做的既不是盲目的批评,也不是什么“赏识”,而是具体的行为辅导。周老师的行为辅导做得很好,不搞空洞说教,不急不躁,从容不迫,很有智慧。总之,周老师和小峰打交道的全过程都伴随着教师的探究和思考,这样的思维方式是科学的,这样的工作姿态才有专业人员的风采。

这里我们要简单谈谈早期记忆分析。所谓早期记忆,是指人六岁之前(最迟十岁之前)的记忆。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早期记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他人格的密码,早期记忆基本上锁定了人的个性,一般一生都不会有大的变化。比如这个小峰,我们可以预测,他一辈子都会是一个动作型的人,适合做动作性的工作,而且他可能鲁莽一生。我们周围不是常见到这类成年人吗?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一个动作型的孩子,教师若想把他管得“静若处子”,那就是做梦。教育不能把柳树变成桃树,教育也根本没有这样的任务,教育的任务是把柳树变成好柳树,把桃树变成好桃树,这就是所谓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判定一个个学生究竟属于什么“才”,所谓教育的专业性、科学性,首先体现在这里。我们很多教师的教育行为经常受挫,基本原因是他们根本没搞清这个学生是何种人,就在那里一厢情愿地确定自己的期望值,主观地实施千篇一律的教育行为。读了周老师的这个案例,我想他们应该明白了: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教育对象,没有诊断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有人也许会说,类似的学生,有的老师没做什么诊断,可是也使他进步了呀!这怎么解释?这可能是一个个性宽厚的教师,很敬业,很爱学生,也比较有经验。他并未真正搞清这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只是采取了很多习惯性的教育方式。他一定做了很多无用功,但是也可能有些办法起了些作用,于是这个孩子进步了。于是他在写总结的时候就会说一些“爱能创造奇迹”“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这类俗套子语言,其实他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样把这个孩子教育好的。这就好像人们有病不去找医生诊断,自己凭经验随便吃了一些药,结果病也好了。你不能说这不是成功,但你也不能说这里有多少专业性。我们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总结,往往就是这种东西,科技含量太低了,难怪他们的经验难以推广,他们的办法,别人用了常常不灵。想让教育走向科学,必须努力做到,成功了,我得搞清究竟哪一剂药起主要作用,失败了,我得知道我是误诊了,还是药用错了。只有这样的经验别人才有可能用得上。所谓教育走向科学,就是教育从某种程度的“歪打正着”到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教育要走向科学,教师必须学习心理学。早期记忆分析只是一种分析方式,还有其他方式,教师都应该适当掌握。

(“班主任之友论坛”——评稿讨论区——案例点评之本色男孩)

我非常赞同王晓春老师的观点,也很赞赏周文利老师的教育技能,特别是借用早期记忆分析问题生的专业能力。恕我吹毛求疵,周老师还能做得更好。问题生教育最好的结果是能让问题生自己产生免疫系统,能自我调整;教师也能产生免疫系统,对问题生能逐个“消化”。针对周老师的这个案例,我想可以把以下几个问题弄得更清楚些,那样的诊疗可能更深入,我们采取的措施可能更有效。

(1)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解决当下问题。这个不是坏孩子的坏孩子,现在已经五年级了,以前的班主任是谁呢?以前的班主任是怎么认识这个问题的,都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如果能作一下对比,对孩子现在为什么取得了喜人的进步会更清楚。这样可以让我们下一步(或者说更深层次的一步)应该怎么做更明确,也能让同班的科任老师在这个问题生教育中有所反思,最好能在班级分析会(不知道周老师的学校是否有这样的会议)上针对小峰的案例和变化做一番讨论。只有班级所有老师对问题生问题达成共识,形成一股合力,整体诊疗能力才能提高,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地避免班主任花了不少诊疗的力气,但个别老师又把工夫废了的事情发生。(文中的科任老师对这个孩子有偏见,特别是英语老师,班上乱糟糟的好像都是这个孩子的问题,甚至有的老师认为这个孩子比周老师认为的头号还头号,这些都是班级任课老师与班主任没有能达成共识,是对孩子进行诊疗的隐患。)

(2)周老师分析到了孩子早期记忆中的关键信息,但解读深度还不够。早期记忆中有太多的家人“妈妈”“爷爷”“大爷”“奶奶”“爸爸”。我估计孩子的成长过程可谓“全家总动员”,人人都在出大力。孩子对家庭成员也很公平,几乎是一则记忆一个配角出场。为什么是配角呢?因为小峰的感觉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大人们都围着自己转呢。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很本色,几乎是“纯天然”。那小峰出现之前描述的一系列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他认为在学校和在家里都一样,想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周围人都要围着自己,稍有不如意我就使点小性子,翻翻白眼,撅撅小嘴,所以,家庭教育过失可能才是小峰产生“本色”的真正原因。当然,周老师说早期记忆是和小峰聊天的时候找到的,我很想知道小峰当时的描述和周老师成文以后的描述是否一模一样,早期记忆最好是孩子自己写,那样的信息价值会更大,解读的东西更多。另外,前面四则小峰的记忆都和受伤、生病有关,我想这不是偶然,与他本色表现有关。

我想试着逐一解读其中四则的其他信息,因不了解孩子的相关情况,如有不当,请见谅。第一则说明小峰可能对事物很好奇,敢于尝试,但有了受伤的经历后会不会有所改变,需要观察小峰现在的表现来确定;第三则说明孩子有点“混”,可能缺乏家庭必要的规则教育,课堂上不守规矩和这个也有关系;第四则说明孩子对爷爷很信任很依赖,这个信息需要进一步确认,如果能确认对孩子在家里的诊疗方案有帮助;第五则很有趣,如果是我,我会继续问问孩子为什么要把望远镜弄坏,弄坏后有什么打算。我估计和小峰喜欢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有关系,还可能他的思考是用行动表达的,也有可能是边行动边思考,最大的可能是和他的“本色”有关,不管三七二十一,想到了就做。周老师没有能继续追问,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但这个遗憾后期却可以补上。

(3)还需要做进一步确诊,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以上都是早期记忆的试探性解读,是否正确,还需要多方求证,特别是对孩子家庭背景文化、孩子成长史的调查和孩子智力类型的诊断。建议周老师给小峰做一次“词语联想”,里面的信息也同样丰富,特别有利于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和智力类型。对小峰的矫正也许就能从行为习惯和学习指导两方面双管齐下,最后落个皆大欢喜。

如果以上假设都成立,那小峰的家庭教育对他出现“本色”问题的“贡献”就最大。周老师要想从根上矫正小峰的“本色”出演,把力气花在小峰身上可能会治标不治本,现在小峰取得的进步极有可能是症状的暂时缓解或者是解决了小峰的校园表现问题。如果是我,我会一并指导小峰的家长,如果他的家长是明白人,就给家长提方案;如果不是,那就提最低要求。否则,小峰的免疫系统极有可能只局限在校园,还可能仅仅局限在周老师引领的范畴内。若要让人产生免疫系统,还需要必要的环境,得了肠炎的人总不能只在医院吃药缓解,回家还是大鱼大肉、抽烟酗酒毫无节制吧。

我不是给周老师泼冷水,也不是故意标新立异,只是我想我们最好能挖掘出现象背后的原因,甚至是原因的原因(即根本原因)。一点读后的思考,旨在能激起大家思维的碰撞,相互提高我们在问题生上的诊疗能力。

将学生的问题分解、消融

不是人支配着情结,而是情结支配着人……分析治疗的目的之一就是分解、消融这些情结,把人从笼罩他的情结的暴虐下解救出来。

——荣格

我们身边经常会上演这样一幕场景:

老师:你知道你的问题在什么地方了吗?

学生:知道,可我就是控制不了。

老师:那是你的意志力不坚定。你应该努力地控制自己!

学生:那我尽力改吧。

老师:这就对了,只要自己努力去改就一定会改掉的,老师相信你。

学生:谢谢老师!

于是,老师非常高兴,认为自己的教育见效了,仿佛学生说完那句“关键性”的话后学生就会立竿见影地改了,好像谈完话后学生就是新生了。如果后期学生还会再犯相同的问题,有的老师会认为学生的认识到位了,会慢慢好的。有的老师则认为学生的意志力还不够坚强,于是又把以前的话翻出来说一遍,还会加强语气,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爱心大使”的样子。最后,学生问题由公开转为地下,这些老师就会宣称自己功德无量!等到有一天学生问题再次重现,甚至变本加厉时,这些老师又会认为学生“油”得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最后的结论就是学生变成了“两面派”。果真如此吗?不是自我安慰就是恼羞成怒,推卸责任。

看看荣格的研究,一句话就道破“天机”——不是人支配情结,而是情结支配着人。虽然大部分的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还不能以消极情结来定义,但心灵本质是一样的。成年人尚且不能克服自身的缺点,难道就凭老师一两句不痛不痒的话就能彻底改变吗?我们不否认有特殊情况,而且我很怀疑那样的特例有着特别的原因。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需要根据学生的问题仔细分析,找到根结,不是拼命地“鼓励”学生“努力改正,努力克服”,那是违背“自然”的。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分解问题,把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学生能力可及的小问题(经常谈到的搭梯子也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在教学的时候都知道分解问题,让学生逐渐掌握,后期还要反复巩固,那在教育学生品德、习惯等问题时怎么就那么急于求成呢?这又让我联想到了另一个现象,有的老师班主任工作做得好,教学也差不到哪里去,究其原因,就在于这样的老师对待学生品行教育与知识教育一样,懂得挖空心思将问题分解、消融,不是凭空地指导,不是一个劲儿地鼓励或者煽情,而是切实地一步接一步地实实在在地指导。这样的教育才有点专业性的味道。文中开头的那段师生的对话,即使不是做老师的人也会说,毫无专业性而言,那样的教育怎么指望有效果呢!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什么地方入手呢?我们还得在荣格的著作中再次反思自我。

荣格认为:每个人的人格从一出生便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部分的集合,更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累加……人格具有原始统一性,人生来就具有完整的精神……在人的整个一生中,他所应该做的,只是在这种固有人格基础上,去最大限度地发展它的多样性、连贯性和和谐性,小心谨慎着不让它破裂为彼此分散的、各行其是的和相互冲突的系统。

我们有的老师经常做一件什么事情呢?用成人化的标准看待学生的发展,往往忘记了自己的成长其实也经历过那许多的时期:玩耍期——学习期——叛逆期——青春期——躁动期等等,我们成长的历程里不是遭遇知识的无知就是遭遇情感的缺失。但我们不正是在不断地填补中成长起来的吗?荣格告诉我们一个人是一个整体,不是集合,也不是简单的累加。所以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聪明的学生,我们喜欢他的聪明,有时却也厌恶他的聪明。他的聪明能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往往也能出其不意地搞出恶作剧来。其实这就是一体的两面,原来他们一直就是一个整体的,你想要其中的一个面,就必须面对另外一个面,不可能只存在一个面的,这样我们对孩子的认识才算完整。有了完整的认识,我们才知道怎样去教育,才能尽可能避免盲目。

荣格的最后一句话意义非同一般,当我们接受一体两面之后,原来不是去改变,而是发展。发展的意义更强大,发展什么,发展多样性,连贯性和和谐性。将聪明的秉性放大,再扩宽,也就是将聪明的能量尽可能地发散开来,扩展孩子的视野,让他看得更远,这必将有效地避免另一面的破坏性。我又联想到了我们的有些老师在对孩子实施影响的时候其实也是两面的,如果正面的影响是8分,他的负面影响也是8分,那他其实对孩子的贡献却为0,和对孩子没有产生影响的效果竟然是一样的。乍听之下骇人听闻,然而却是不争的事实,说不定会更严重。如一名很有个性的老师,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老师,也许能传递给学生以正面的刚强的影响,也同时会传递一种刚愎自用,甚至是鲁莽的行径。又如一名固执的老师,在教育孩子们坚持的力量的时候,也会传授固执而不能变通的特质。

所以,当我们在看待学生的时候,就应该看到整体,只有面向整体化的教育才能算得上是教育,不要轻言改变某个学生,学生不需要改变,却需要发展,而且发展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多样性、连续性、和谐性。发展的同时就是一体两面性的博弈。

这一部分的学习巩固了我的学生观,发展了我对学生发展观的认识,纠正了一来就想“改变学生”的认识,初步建立了“发展学生”的教育观。

《搭建“展示台”》就是发展学生连续性和和谐性的最好例证。

“案例”搭建“展示台”河南郑州二七区龙岗实验小学 胡风霞

1.学生个人资料介绍

姓名:胡立军 性别:男 年龄:13岁 特长:体育,曾经获得乡5000米长跑冠军

此人特点:

不注重个人形象。走到他身边就是一种难闻的气味,走起路来一只腿是迈步,另一只腿是蹭地。头发有五六厘米长,睡觉时把头发撮的正好在头顶形成了一座山,就像“济公”戴的帽子,我曾劝他理发,人家说:“理发太扎脖子,不理!”

在班上是“班级警察”。大小事他一到,再调皮的学生立即变乖,一开口就“摆平”了,否则他就武力解决。

逆反心理强。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教育他时,他尽量让老师出丑,单独教育时,在老师面前是毕恭毕敬,扭了脸是凶神恶煞。

课堂上他做小动作,老师用眼光教育提醒,他会一直地回敬你更加逼人的目光。

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他宁可不学,自己睡觉或者做小动作也不与他人合作。

天天盯着别人身上的缺点,唯恐没有让他可以当班级警察的机会,他常把别人身上芝麻大的事说得比西瓜还大,等到他自己的时候,他却把大事说得自己很无辜。

有论辩才能。简直可以说是死人可以说活,活人可以说死。我们举行论辩赛的时候,他总能从不同的视角,抓住对方的漏洞,攻其不意。

2.搭台原因

胡立军虽让人头疼,但由于他有较高的论辩才能,在班上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他敢于当着众人面和教师论辩,因而还是有学生“敬佩”他的。另外,胡立军已经是个13岁少年,要想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是很难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他感兴趣的辩论的活动,通过每一个有针对性的辩论主题,让他在参与辩论赛的过程中,充分把他不写作业、欺负弱小同学、上网吧等坏习惯形成的原因一一暴露,这样做一则可以使教师充分地了解这个问题生的内心世界,做有针对性的教育;另外,还展示了问题生身上的长处,充分运用“长善救失” 这一教育原理,以成功养成功,培养他成为性格和谐的人。

3.实施过程

(1)每节语文课的前5分钟举行不同主题的辩论赛,如:《不写作业好不好》《上网好不好》《努力学习对不对》《习惯与成绩谁重要》等等。

(2)让胡立军不时地担任正方和反方,换位思考,这样使他能够更深入地、更全面地看待问题。

(3)师生评价,表扬激励。

4.结果展示

确实,他自然愉悦地参与到每节课五分钟的辩论赛中,淋漓尽致地表现着他的论辩才能,得到了大家如期的好评,同学们对于他多了一份由衷的敬意,他自己也觉得无比的自豪,但这种自豪看得出和以前的那种“称王称霸”时的“自豪”是不一样的,这种自豪来源于一种无法言表的兴奋,来源于一种心灵深层的表露。

(摘自《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0年第7期)

案例解析

可以看出,案例中的老师对胡立军的教育就不同于我们平常见到的那种教育,他没有蛮干,更没有与他摆出一副势不两立的架势“死较劲”。老师不但尊重他的个性,还借他的个性因势利导,和谐发展。综合分析,有三点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

1.不偏不倚,实事求是

案例中的老师对学生情况的描述非常客观、公正,不带过多的感情色彩,既有反面的也有正面的。面对胡立军的“劣迹斑斑”,作者没有愤怒,没有震惊,没有自顾自地抒情,还用略带调侃的语言悉数着胡立军的优点——辩才了得。作者心里一定明白得很,爱心、愤怒、抒情等等都不能增加解决问题的智慧,冷静理性分析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我为作者的这份超然情怀拍手称快。什么是爱护学生?什么是信任学生?公正的评价就是最基本的爱护和信任,这样才能清楚地看到问题学生的一体两面性,对两面性的正确评估(类型与程度)才是妥善处理问题的根基。

2.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稍加留意,我们会发现作者不但对胡立军的显性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还对一些隐性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如对胡立军的群众基础的分析就非常精彩,“在班上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他敢于当着众人面和教师论辩,因而还是有学生‘敬佩’他的”,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换句话说,胡立军很有“人缘”,有比较牢靠的群众基础,甚至可以说是“粉丝”。如果班主任单刀直入,与他发起正面进攻,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失掉民心,甚至会让他的那些“粉丝”们暗中支持,等着看班主任怎么落败。这无疑于把胡立军推向了对立面,还无意间推动群众与他形成统一战线,最终的结果是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还会扩大,舆论力量一边倒,班主任被完全孤立。

由此可见,面对问题生教育,一定要知己知彼,一定要结合天时、地利、人和制定战略战术,匆忙上阵的结果只能是凶多吉少。显然,经过全面分析,综合考虑,深思熟虑,作者决定采取搭建“展示台”的策略应运而生。相比那些一遇到问题就仓促上阵只会挥一挥“三板斧”的莽夫而言,这位仁兄“太有才”啦!

3.哪壶开了提哪壶,此时无声胜有声

不同的老师即使对问题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采取的措施也会大相径庭。比较常见的老师是对学生好的一面轻描淡写,抓住学生的辫子说事。一句老掉牙的开场白:“你是个不错的孩子,在哪些哪些方面都做得很好,就是哪些哪些方面还不行,你要这么这么的才行”。随后就是大段大段的说教(不同性格的老师说教的方式和力度不同,但大概意思一定是一样的,无非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再不行就绳之以法)。说白了,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学生不领情就是顽固不化。看看案例中的老师,反其道而行之,面对胡立军的特点,哪壶开了提哪壶,从他最擅长的辩论入手,我猜想作者一定深谙“道长魔消”的一体两面性。当我们放大好的一面的时候,坏的一面自然会受到抑制,而“搭建平台”其实就是给胡立军一个展示的舞台,再将老师的说教让他在这个舞台上由他自己尽情地发挥出来,这才是教育无痕。教育无痕的真正意思不是说我们不教育,而是将教育渗透到学生自己的体验中,要润物细无声。学生自己体验出的东西,自己领悟出的东西,比教师、家长苦口婆心、唾沫横飞的说教不知道要强多少倍。显然,作者的“搭建平台”就构建了这样的一种育人环境,教师此时的作用那才叫“此时无声胜有声”!

不难看出,案例中的老师在面对胡立军的问题时,没有怒不可遏,而是心平气和、理性分析。解决问题时没有剑拔弩张,势不两立,而是对症下药、因势利导。最后教育被涂抹于搭建的平台之中,问题生的问题被分散、消融,人格的多样性、连贯性和和谐性得以发展。这才是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崇高的教育智慧的有机结合,这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

在问题生教育中增长智慧

一个怀有敬意的人,不会想到把青年“造型”是他的职责……教师缺乏尊敬或是官吏缺乏尊敬,容易因为这些表面上的弱点而轻视儿童。他自一位有职责来把儿童“造成”一定的形状:在想象之中把自己比作陶工,儿童是他手中的陶土。因此,他给儿童某些不自然的形态,随着年龄而硬化,产生紧张和精神上的不满,从这些又产生残酷的嫉妒,以及认为一定要强迫别人也经过同样的歪曲的一种信仰。

——罗素

罗素的话振聋发聩,我们太缺乏对学生的敬意了!我们老师总想着要把学生“塑造”成一个“理想”的样子。如果孩子不服从,那就是叛逆;如果孩子表面服从,有的人会说他“油”,其实是我们自己亲手塑造了很多的两面派(教师或父母在场一个样,不在场却又是另外一个样)。那我们老师或者家长又是根据什么来“塑造”孩子的呢?

我们都受到了世俗的影响,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在研究着怎样在某种形势之下,可以操持现在的秩序。看看现在的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家庭教育乃至社会教育都在重复着一个主题:适应性教育。为了适应学校的管理,为了适应社会的秩序,学生就要在学校或者家庭里反复地预演、排练。我不是否认这样的做法,这样的做法是应该的,可我们做得过火了。不管学生是否接受、怎么接受,我们都一味地强制性地坚持着我们心中那个自以为是的“理想”。慢慢地,学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做一个平常的人和学会及时地立身社会的及时,就成了青少年永无止境地追求的理想。受外在教育越多的人,他们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变得越萎缩,他们缺乏冲动,只拥有一定量的机械式的“才能”,代替了生动的思想。看看时下的大学生吧,在经受了12年的反复机械式的教育以后,也拥有了机械式的“才能”并在检验关口上凭借纸上谈兵式的知识在线获得了通关的钥匙。但之后呢?颓废、孤傲、脆弱成了当下很多大学生的代名词。这个时候,我们还能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吗?我们的教育成了阶段性的自我慰藉而已。

只有极少数的教育者怀着大胆的信仰,希望冲破绝大多数人期待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制度。他们在学生的面前能感觉到一种难以形容的谦虚——这种谦虚不是可以用什么理性的根据来辩解的,然而比之许多父母或其他教师轻易的自信更接近于智慧。学生外表上的软弱无力和依赖的呼吁,使他们觉察到一种受信任的责任(而不是不假思索地谴责甚至呵斥)。在想象中,他们能看到学生会变成什么(不是希望他变成什么),他的希望怎么会变得黯淡,他的信任受到了哪些的伤害,他的快速的愿望怎么会被沉思的意志所代替。这一切都迫使着他们盼望着能在孩子自我的斗争中予以帮助,迫使着他们要把学生装备起来,使他坚强起来,为了自己在精神上模糊地寻求属于自己的目标。

这样的教师并不是为了任何教育机构所制定的外界的某些目标,而是在运用一个教育者的权利行使真正的教育。

以上几段文字帮助我厘清了以前我意识到但不曾厘清的教育思路,让我在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教师——家长——社会等关系中的教育思考更深入。对以前的一部分认识有了批判,一部分认识有了肯定,对未来的教育多了几分从容和坦荡,也更坚定了我的教育观,学生成长观,生命价值观。案例《山不动,我动》就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问题生教育、学生成长、生命价值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以及在问题生教育中,班主任的智慧是如何增长的。

“案例”山不动,我动山东省威海市古寨小学 于 青

当我决定整理李乐的故事时,他已经顺利地升入了初中。看着这位阳光灿烂的少年,我心中的幸福在流淌。

1.面对他的疯狂

那年,我刚接任了三年级的一个班。一节语文课上,孩子们都在积极背诵课文。突然,我发现李乐狠狠地向地下踹去。我顿生疑惑,走过去查问究竟。“晓颖打我!”李乐愤愤地说道,金豆子直掉。可是同桌说,是李乐先打了她。李乐一听激烈地争辩着:“她拿我的钢笔。”

“你看,你这男子汉大丈夫,怎能跟女同学一般计较?”本想这时李乐会有些羞愧。没想到李乐更生气了,“我就是要打她!”说着向晓颖猛踹过去,并举起了凳子。我一看,顿时急了。“你怎么能这样!”我边责问着李乐,边把他从座位上拉了下来。更让我吃惊的是李乐把怒气转向了我,他拿着钢笔向我扎来:“我扎死你,我扎死你!”看着眼前这位发狂的男孩,我感到诧异。“你干什么!”我本想厉声震住他,但是李乐呢不但没有收敛,而且愈演愈烈。他一边用钢笔扎向我,一边咬着我的腿。

看着被扎得一塌糊涂的白裤子,再看看流血不止的手指,我气不打一处来,简直遇上了疯子。我走出教室给李乐妈打了电话,让她来学校一趟。当我回到班上时,发现李乐有些手足无措,我决定让他到办公室去,和他谈谈。“走,到我办公室去。”我将语气尽量放得平和些。“老师,我错了……”李乐哀求地望着我。“我知道,但这里不是解决问题的地方。”看着我不容置疑的神态,李乐的举动再次让我惊异。“我不要了还不行吗?”他拿起了作业本,一边咬着,一边撕开。顷刻间,本子就被他撕得粉碎。望着被他撕得粉碎的本子,我的怒气顿时升起。“看看你还能撕什么,都把它撕了!”我厉声说道,把他的数学书递给他。但李乐没有接书,说道:“老师,我真的错了,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吧!”“老师给你机会,上办公室去。”此时,李乐乖乖地来到了办公室。

“说说看,老师今天有没有错?”“没有!”“那是谁的错?”“我的错!”对于我的问题,李乐一一回答。我感受到他已彻底认识到错误。这时,李乐妈急匆匆地赶来了,意想不到的是,面对他妈妈,李乐交谈的语气有了180度的大转弯。当我问及老师有没有错误时,他竟然理直气壮地说:“你有错!”说着踢了我一脚,接着又要拿东西砸我,并大声喊叫着:“你不该拦我!”他妈妈用力拦着他,可是李乐使劲拽着妈妈的头发以示抗议!看到李乐疯狂的脸,看到他妈妈哀求的眼神,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李乐妈对我说:“老师,他现在已经控制不了自己了,你先离开这里吧!”尽管我很气愤,但为了使自己不再陷入尴尬之中,我只能离开了办公室。身后还不断传来他们母子俩厮打的声音。

2.面对她心酸的眼泪

晚饭时,李乐妈敲开了我家的门。“老师,真对不起!”李乐妈说着眼泪哗哗直流。同为母亲,我能够体会她的心情:“其实,今天你没有错。你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是你们家长娇惯他,还是孩子心理有问题?”说到这里,李乐妈哭得更厉害了。但是为人师的我,知道应该和妈妈分析其中的原因。

通过李乐妈的叙说,我才得知,李乐小时候一直跟着姥姥、姥爷生活。姥姥常年有病,老爷的脾气也不太好,对于小外孙的要求,不是不加青红皂白地喝斥,就是一味迁就。

“这孩子是不是有什么心理……”听到我的话语,李乐妈哭得更厉害了。我知道谁都不愿意去面对此事,但为查找原因,我只能坚持说下去。“我建议你尽快带孩子看看医生,查找病因,否则会害了孩子一生。”听了我的话,李乐妈一个劲儿地点头。“他爸爸还在北京……”看着李乐妈痛哭流涕的样子,我不忍再说什么,她的眼泪已经蕴含了很多语言……

“李乐呢?”我忽然想到了李乐。“他在楼下,说啥也不肯上来。”妈妈解释道。“孩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管怎样也要面对现实。”我一边说着,一边送走了李乐妈。望着李乐妈不停地擦拭着泪水,我知道她的不易,丈夫不在家,孩子又发生这样的事,她怎能不伤心?

第二天李乐没来上课,我知道孩子的心里有压力,给他一点时间梳理吧!第三天,他按时来上学了。

3.山不动,我动

与李乐更多接触后,我发现他看我的眼神总是躲躲闪闪,我知道是那解不开的心结。和李乐妈多次谈到李乐,妈妈显得很是无奈,我知道这位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孩子能够早日投入到集体中。我又何尝不是?尽管我一直都在努力,但是李乐跟我的距离总是很远。

傍晚,我突然想起《山不动,人动》这则故事。既然李乐这座大山不靠近我,我为何不可以主动走近他?于是,我决定今天晚上走进李乐家。

当我来到李乐家,小家伙感到很惊讶,对我比较热情。那天晚上我们谈了很多,我给李乐讲了《山不动,人动》的故事,听到老师把他比作大山,他笑得很开心。那一晚,小家伙的心情开朗多了,阳光已经照进了他的心灵,我期待李乐更优异的表现。

4.再度逃学

接下来的几天,李乐和我的距离渐渐拉近了些,他和小朋友的交谈也多了,但课堂状态仍不尽如人意。作业写得乱糟糟的。一日,我找到了李乐,要求他把作业重写一下,可没想到的是,李乐并没有重写。第二天,李乐又不来上学了,原因是老师总找他麻烦,并且以后再也不想上学了。妈妈做工作也无效,只能把固执的他留在家里。看到李乐如此现状,我决定采取另一种方式和李乐交谈,为他写封信。信中我这样写道:李乐,你是一个幸运的孩子,爸爸、妈妈很爱你,老师也很关心你。可是你的表现很令我们失望。听话懂事的孩子人人喜欢,可是你呢?至于明天上不上学,你自己决定。如果你不来的话,你的座位我不会给你一直保留的,另外你最喜欢的微机课代表的职位,我也不会为你保留的……

写完了信,我决定让他爸转交给他。以往李乐在耍小性子时,爸爸、妈妈总是说服教育,李乐就是认死理,不肯认错。我建议其父母今晚采用“冷处理”的方式教育。

晚上,爸爸、妈妈谁也没有理李乐,李乐爸把我为李乐写的信递给了他。

第二天,李乐自己背着书包就上学去了。

5.特别的“说客”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学年过去了,李乐的变化,让我欣慰,可李乐妈面对漫长的暑假犯了愁。她想让李乐参加游泳班,可他不同意。妈妈最了解儿子倔强的个性,就求助于我了。

暑假的第二天傍晚,李乐和妈妈来到了我家,我决定做个“说客”。“李乐,暑假参加游泳班怎么样?”我试探着问他。“我不想参加。”李乐面无表情地说。“作为一个男子汉,连游泳都不会,那怎么行?”我想用激将法激他,可没想到小家伙不吃这一套,一脸漠然。“反正我不想学。”我一看这招不管用,于是决定拿出第二套方案——动用我儿子的力量。

看到李乐和我儿子玩得不亦乐乎,我赶忙问他:“李乐,明天和哥哥一起去游泳怎么样?”玩得尽兴的李乐不假思索地回答“行”。

一切还算顺利,第二天上午李乐来到我家和儿子去游泳。看到李乐越来越喜欢游泳,我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了。我建议李乐参加游泳班,李乐答应了。

6.写下借条

李乐学了几天游泳,兴趣明显减了不少,小家伙连着几天逃课,两天不见踪影。到了第三天,李乐来到我家。一看到李乐,想到曾为他倾注的心血,我有些懊恼。

“这几天去哪了?”我冷冷地说。

“没去哪!”李乐一脸平静。

“你以为这里是自由市场吗?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我本来就不想来!”小家伙语气还挺硬,说着要往门外走。

我抬头一看,他妈妈站在门口,面对走向门外的李乐,妈妈喊道:“向老师道歉!”

“不,我不!”李乐的声音更大。

“不愿来,没人逼你!”我恨不得让他及早离开这里。我觉得自己真是有些热情过分,这是暑假,我何必给自己带来这些麻烦?没想到,就在李乐妈让他向我道歉时,李乐又上前打了我一下,并口吐脏话。看到如今的李乐,想到上学年他所做的,我找到了原因所在。我让李乐妈放心上班,剩下的事情交给我。看到妈妈离开了我家,李乐的眼神流露出慌乱,我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李乐又把妈妈作为攻击我的靠山。今天我必须制服他……

我一把拽过李乐,把他拖进卫生间,只想在较小的空间里容易掌控他。没想到他的书包一下子掉进了水池里,这出乎我预料,但我显得很平静。我命令李乐马上捡起来。我发现书包里装的是两本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已经浸湿了。此时李乐显得很乖,开始向我妥协了。“老师,你让我妈回来,我道歉。”“不用,今天不是妈妈的错。”我的态度很坚决。“老师,我错了。”李乐改口道。

“该不该这样对待老师?”“不该!”面对我的问话,李乐一一回答。“一个人犯了错误就应该承担责任,说说看,该怎么办?”“老师,我错了!”李乐盯着我说。此时的他已经完全被我震慑了。

“谎言也美丽!”我突然想到了这句话,不管将来图书馆会怎么处理书籍,今天我要很好地利用这个教育契机。“光道歉还不行,损坏书籍,是要罚款的,损坏一本书就要罚款15元,两本书要罚款30元。你说该怎么办?”

“这……”李乐面露难色。看到李乐为难的神情,我想何不趁机逼他立下“军令状”,这样既可以让他承担责任,还能让社会这个大课堂来磨炼他。“行了,我给你个建议,明天开始卖报,每天卖10份报纸,一天挣两块钱,卖上15天。”“行!”李乐爽快地答应。“卖报的本钱自己向爸爸借。”

我拿来了笔和纸,李乐写下了如下借条:

今借爸爸人民币60元钱,用于卖报作本钱,从明天开始每天卖报10份,卖报所挣的钱用于偿还图书馆损坏书籍的罚款。

借款人:李乐

2007.7.25

为了防止李乐反悔,我特意让其将借条一式三份,我、李乐爸和李乐每人一份。事后,我又和他父母取得联系,要求他们配合我。

7.卖报还债

7月26日,李乐就踏上了卖报旅程,卖报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拿到报纸的李乐面露难色,一个人走在街头显得很孤独。我鼓励李乐卖报不要怕碰壁,大胆地上前寻问,并且要善于动脑筋,观察应向哪些人推销。在我的指导下,李乐一会儿就卖出了3份报。“老师,我知道卖报要看准人,要找那些打扮挺文明的人,这样的人比较愿意买报……”李乐高兴地向我讲述着。

有了成功的体验,李乐手中的报纸很快就卖完了,脸上露出了无以言表的快乐。剩下的日子里,李乐的卖报热情还算高涨。虽然有时也会闹点小情绪,打退堂鼓,但是每当跟他提起那张借条,就不再言语了,又踏上卖报旅程。

转眼间,为期15天的卖报生活结束了。出乎我意料的是,李乐又提出再卖5天报。从李乐日渐成熟的脸上,我感受到卖报生活真正磨炼了他。

20天的暑假卖报生活,李乐收获多多。他不但向爸爸偿还了借款,而且还挣了38元钱。图书馆的书,因为李乐爸整理得不错,基本看不出损坏,没有罚款,但这个美丽的谎言我至今守口如瓶。我觉得这已经不重要了,我的教育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回顾李乐的成长历程,我欣喜地发现自己的教育智慧也在日渐提高。我在接受李乐挑战的同时,也在成就着自己……

(摘自《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0年5期)

案例解析

细细品味了于老师的这则案例《山不动,我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太喜欢这个案例了。一是因为这个案例非常真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典型的问题生是怎样在一位有爱心、有责任感、有智慧的优秀班主任的引领下逐步转化的;二是这则案例能引起我们对教育的深度思考,既能透射出教育的智慧和艺术,又能引起对不少现实教育疑难问题的反思。

1.面对问题生,应该怎样爱呢?

面对问题生,我们都会大谈“师爱”,但究竟需要一个怎样的爱呢?请看这个案例,李乐是怎样的一个学生呢?根据于老师的描述,他很混,完全是一个“滚刀肉”,而且还很严重。这样的学生对同学、家长犯混不奇怪,竟然对老师也犯起混来就很不正常了,尤其是在低年级。连于老师也不得不认为是遇到疯子了,遇到这样的状况,绝大多数老师的应对措施就是请家长。家长来校前后是怎样的呢?李乐的表现判若两人,特别是妈妈的到来,李乐马上翻供,还变本加厉。于老师呢?将心比心,没有责怪家长,更没有“怀恨在心”,而是充分了解,耐心引导,甚至动员儿子加入到“改造”李乐的行列中来。所以,于老师不仅爱学生,而且爱得冷静,爱得理智,爱得不卑不亢,一点也不假惺惺。这样的爱才能为后期不慌不忙的转化教育保驾护航,我为于老师的胸襟和爱心所感动。

2.学生出现极端行为,如何处理?

在教育的征途上,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问题学生、问题家长,也就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特殊情况,特别是学生出现极端行为。李乐算是混到极致了,在办公室也能混成那个样子,这还是不容易的,可谓“极端”了。于老师怎么做的呢?暂时撤退。注意,于老师不是躲避,而是暂退,只有暂退才能缓过劲来了解情况,分析敌情,才能为后期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争取必要的时间。试想,如果于老师是“盛怒”,是冒进,是与家长联合起来与学生较劲,那事态不仅得不到缓解,极有可能导致两败俱伤,更为后期的教育埋下隐患,增加难度系数,得不偿失。这更加反映出于老师教育的智慧与明智,因为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愤怒不能增加智慧,愤怒不能解决问题。正确的做法就像于老师一样,暂避起来,暗中观察、了解情况、充分准备,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所以,只有“暂避”,才能避出时间,避出精力。从后期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又一次不得不为于老师拍手叫好。

3.问题出在家庭,如何家校合作?

如果问题生的问题出在家庭教育,不少的老师要么就是大力宣传“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甚至是唯一性,问题生离开了家长合作就无法转化;要么就是大力宣传“教育万能”,问题生转化是由于老师或班主任教育的智慧和艺术。但凡这样的案例,大有乱贴成功标签之嫌。于老师的这则案例最精彩的地方就在如何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上。最初,于老师诊断出了问题出现家庭,特别是母亲的溺爱才助长了李乐的“邪气”。于老师怎么办呢?她选择了四步走:

第一步,山不动,我动。于老师主动出击,突然家访。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事态发展出人意料的时候,是心理防线最脆弱的时候,这就是“你不动,我动”的正面运用。所以,于老师的家访很成功;

第二步,指导家长。于老师在给李乐写信的同时,给家长支了一招“冷处理”,其实又是一招出其不意,老师“热”家长“冷”,继续突破李乐的心理防线,引起他的警觉,让他自然而然地陷入对问题的思考;

第三步,回避家长。当家长无法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还寄希望于家长,那这样的老师不是在推卸责任就是缺乏智慧,于老师敏锐地发现了李乐在以母亲为靠山的时候,示意母亲离开,有效割断了问题源,再进行教育时,效果出奇的好;

第四步,家校联合。让李乐暑假卖报是个不错的教育契机,是老师教育与家长配合的结合点。于老师切入得非常好,只要求家长做应该做的那块,老师负责整个流程,家长负责经济问题,那一式三份的借条实际成了老师——学生——家长三方共建的协议和象征。

于老师的“四步走”给我们生动、具体阐述了“家校合作”的真正含义应该是这样的:该家长帮忙的时候就让家长介入,而且只能做家长能做的那一部分;不需要家长出面的时候家长就不要插手甚至必须回避,因为家长的出现可能帮倒忙。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需要像于老师一样一是要能审时度势,要对家长提出具体合理的指导。这都需要智慧,都需要动脑筋。遗憾的是,很多老师错误地理解了“家校合作”,认为什么事情都需要老师和家长一起完成。对比于老师的家校合作过程,相去甚远。

4.转化问题生,切入点在哪里?

于老师在转化李乐的整个过程中,精彩之处甚多,仔细分析,教育的切入点拿捏得恰到好处。一是用他在乎的东西威胁他(座位、微机课代表);二是用稍大一点的孩子引导他(特别的说客);三是阻断他的依靠(让妈妈暂避);四是把他逼“疯”,实际是给他心理断奶(围堵在厕所里,必须赔偿图书);五是让他在现实的环境中磨炼(卖报)。之前是想办法把他的退路割断,再制造难题(不能给家里要钱),却留一条路让他走(借钱、卖报),他被迫接受,却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领悟、转变。所以,李乐转化了。我们不难发现,于老师的教育过程着眼于整体,注重教育契机的把握,所以才能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稳中求胜。

5.学生对错误供认不讳,就算成功吗?

案例中有一处细节引起了我的思考,李乐在被逼时就能对错误供认不讳,致使于老师和他的初次交锋中也不免被哄骗了——“我感受到他已彻底认识到错误”。学生认识到错误与改正错误不是一回事儿。可惜很多老师不明白,以为只要学生一认错就代表会改正。现在的很多家庭教育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太习惯于自己的嘴(说服)和耳朵(听好话)来思考、解决问题了。后来于老师碰钉子也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也给我们所有的老师再次敲响了警钟!

6.在问题生转化中成就自己

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从不相信教育能立竿见影,需要肯定与否定的相互转化才能走向成功。于老师的案例正是立于李乐的长远发展和成长开展的教育活动,不慌不忙,有的放矢,令人称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问题生被转化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位富有智慧的班主任在成长。究其原因就在于于老师的心态阳光、平和,一点也没有功利色彩。正像最后于老师自己所写的感悟一样:“回顾李乐的成长历程,我欣喜地发现自己的教育智慧也在日渐提高。我在接受李乐挑战的同时,也在成就着自己…… ”

想到这里,不得不为这个成功案例喝彩,为李乐的转变喝彩,为于老师的智慧喝彩。

心理学和教育是同一现实和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要指导心灵,就需要了解心灵的运作。只有那些了解心灵及其运作的人才能运用他的知识指导心灵走向更高、更普遍的目标。

——阿德勒

老师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技术了解学生的问题类型、问题的程度以及问题的根源,只是一个开始,扮演的是心灵捕手的角色。仅仅做到这一点还是不行的,还需要将借助心理学技术所获得的部分与教育学相融合,才能真正指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心灵走向更高、更普通,正所谓“以心育人、学生自主、健康成长”。以下是我在实践中开展的几则案例,现以随笔的形式展现出来,其间有成功的,有遗憾的,给各位老师做参考。特别感谢全国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在百忙之中为几则案例所写的精彩点评。

同类推荐
  • 玩味

    玩味

    娄义华:现任职中国先锋作家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香江》文学杂志执行总编。从事新闻工作十余载,先后在《当代诗坛》杂志任编辑;《湖南人口报》记者、新闻摄影记者、编辑;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任编导;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东方新报》社任编辑、首席记者、主编等职。
  • 常用熟语由来

    常用熟语由来

    本书收集了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格言、习惯语和歇后语等形式的熟悉词语近300条,以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等为依据,介绍其出处、原意、变化等来龙去脉,还有相应的典故、趣闻、故事、传说等。
  •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汇。但是对于其本质、目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又都知之甚少。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层对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步步深化的;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有重大突破的。
  •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本书旗帜鲜明地提出党报品牌这一中心概念,从党报品牌定义、内涵,当前党报品牌的现状,存在问题,党报品牌建设指导思想和道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在党报品牌建设这一课题的特殊性、深刻性、系统性、实用性四个方面系统展开论述,力求有所突破。本书材料丰富,论述充分,言之成理,颇有创意。总体来看,刻篇论文立论正确,结构严谨,论证周密,表述清晰,文献综述丰实,引用资料规范,显示了作者较强的独立科研水平。
  •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在媒介与司法的多维关系中,两者之间的事实关系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合理性期待,于是就需要制度的介入与规划。但制度作为一种谋划方案并不是万能的,也许参与者的主体实践智慧对于提升现实的合理化更为重要。
热门推荐
  • 楼若诀

    楼若诀

    他和他们曾背负着各自对爱的憎恨,跌跌撞撞的迂回。很多年以后,他们一个个地走远,剩下他一个,依旧停在原地。又过了很多年,他开始喜欢一个人坐在兰泽高高的城墙上,冷冷地看着城下穿梭如织的人们,渺小得像是蝼蚁。这时候,他的耳边总会响起一个婉转的声音。“对于这片兵荒马乱,我们渺小如芥子,却又是都舍不得被命轮遗弃,于是悖逆着所有,走到如今的遍体鳞伤。”那时候,她眼眸中带着淡淡的笑,“溯镯,这一世,你我再无羁绊。”那声音总是还未等他细细辨识,便被城墙上的风迅速吹散,就像他几十年的光阴,早已被深深地仇恨践踏殆尽。“兰泽月,梦断三更楼若诀。楼若诀,寒鸦哀怨,青丝绾雪……”他哼唱着那首她做过的旧词,眼中一片空洞。
  • 古代数学与物理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古代数学与物理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耽耽雨落易水寒

    耽耽雨落易水寒

    他,喜欢她,喜欢她的那份执着,喜欢她的那份勇敢,喜欢她的那份聪明。他,喜欢她,喜欢她那双爱笑的眼睛,喜欢他的那份沉默,喜欢她的变化无常。
  • 星梦尘缘

    星梦尘缘

    从前为了这一刻一直是为了从星梦中醒来的这一刻,我才发现醒来靠的是一种勇气,为了这一刻的到来我等待了多久100年、300年、1000年?很久了吧。不清楚,反正等这一刻已经很久了,从复苏到现在什么都没做。我喜欢她,同样的她也喜欢我。很久了。想你了。你会同意我吗?我等着这一世的流离已经很久了。但是却不知道这一世你能知道我的存在吗?我为了等你等了这一世的四分之一时间了。我的时间不够,我只想能够在这一世你记得我,你知道我,我们可以共同走过这一世的柔情!!!
  • 愿我们的青春无怨无悔

    愿我们的青春无怨无悔

    我们会为了一个青春而奋斗,我们,会为了一个梦想而拼搏,愿这场青春会无怨无悔。
  • EXO之专属少女

    EXO之专属少女

    她,世界排名第一上官集团的大小姐。他们,是世界当红明星EXO。因为家庭关系,住在一起,那么,他们和她会这么样呢?敬请期待。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天地传说之细说僵尸

    天地传说之细说僵尸

    其实每一个故事都仿佛是没有开头的,因为它不是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写的,但是每一个故事又是有开头的,因为它就是从你第一个字、第一句话……开始。人们为什么从是会相信鬼神的存在呢?仅仅是因为某些东西是科学所无法解释的吗?或许是吧!不过也许有另一种说法,那些人们的幻想来自于对另一个世界的记忆,一个并不属于现代世界的记忆。就像人死之后,灵魂演化为最初的能量,带着生命的印记进入下一个轮回。这样听起来也许有点玄,但是其实它遵守着宇宙能量守恒的定律。
  • 天道轮回渡

    天道轮回渡

    “梦见,只是前生。”天有九道,道有七界,界蕴众生,众生五灾七难,乱世出英豪,众患现圣人地有六道,道转千轮,轮回万物,万物三魂七魄,轮回多离愁,阴阳隔两情人有三道,道可道,非常道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道生地道,地道生阴阳,阴阳成三才,三才循环,万物生万物生人道,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人性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道如海,海有风,海有浪,海有涯轮回如阻,阻魂魄,阻人情,阻长生……“长生?哼!可惜你不配……”
  • 鹿晗遇见你真好

    鹿晗遇见你真好

    夏雨茜一个既高冷又逗比的人,鹿晗一个高高在上的大明星。陪着自己的闺蜜苏怡去看鹿晗的演唱会,意外地得到与鹿晗互动的机会,又意外地被鹿晗公司的经理看上,俩人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豪门痞子

    豪门痞子

    青春校园,情窦初开浮世少年度恩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杯薄酒祝青春本小说带着欢快的气息,让大家在阅读的同时,享受青春岁月里的那些啼笑皆非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唐门后人黑暗巅峰的故事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