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7400000013

第13章 清华学堂创办

清华学堂是现在清华大学的前身,它创办于1911年。在美国,清华学堂或清华学校被称为“赔款学校”,这是因为清华学堂的建立与美国“退款办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1901年9月,清政府与英、俄、德、法、美、日、意、西、荷、比、奥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政府向上述11国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亿8千万两,此即著名的“庚子赔款”。其后,上述11国根据出兵多少、损失大小等分配赔款数额,美国分得白银3200多万两,折合美元约2400多万。美国分得赔款后,经过仔细核算美国出兵中国镇压义和团的军费和美国在华传教士与商人的损失后,尚余出1100多万美元。190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和国务卿海约翰提出将剩余的赔款退还中国,并表示需要求中国必须把这笔退款用于派遣中国学生留学美国之用。经过4年的“退款办学”的交涉,到1908年7月,清政府正式照会美国驻华公使,表示接受美国提出的“退款办学”的条件,并初步提出了遣送留美学生办法。同年10月,清政府草拟了遣派游美学生规程,由袁世凯签署后交美国公使审查修改。经美国公使审查修改后的清朝游美学生规程规定:自美国退款的第一年(1909年)起,清朝政府在最初4年内每年至少要派100人赴美留学,如果到第4年派足了400人,则自第5年起每年至少要派50人赴美留学,直到退款用完为止。在这批学生中,规定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习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在派遣留学生的同时,中美双方还商定在北京由清政府外务部设立一所留美训练学校(TrainingSch001),如有必要可在其他城市设立分校。

1908年12月31日,美国国务卿鲁特正式通知中国驻美公使:美国总统已决定自1909年1月1日起开始对中国实行退款。

1909年1月,清政府外务部根据与美国公使商定的《遣派留学生规程》(草案),立即着手筹办遣派留学生事宜。5月,又会同学部拟订了《遣派留美学生大纲》。在大纲的第一条规定,“设游美学务处,由外务部、学部会派办事人员,专司考选学生,管理肄业馆,遣派学生及驻美监督通信等事,并与美国公使所派人员商榷一切”。

1909年6月,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游美学务处,由外务部和学部共同管辖。该处设总办1人,会办2人。总办是曾做过驻美公使参赞和游美学生监督的外务部左丞左参议周自齐,官职名为“学部参上行走”。会办则由外务部和学部各派1人参加,一个是学部员外郎范源濂,一个是外务部候补主事唐国安。

游美学务处成立之初,租赁了北京东城侯位胡同一所民房为办公处,后迁入史家胡同。

1909年8月,游美学务处在史家胡同招考了第一批留美学生。从630名考生中录取了47人,并于同年10月赴美。1910年7月,游美学务处又招考了第二批留美学生,从400多名考生中录取了70名,并于同年8月赴美。这次还录取了备取生143人,以备人肄业馆训练。1911年6月,游美学务处又考选了第三批直接留美生63人,于同年7月赴美。上述三批直接留美生共180人,都是20岁以下的青少年男生,大多来自国内各教会学校或省立高等学堂。这些学生因为是经过游美学务处进行“品学甄别考试”后送往美国留学的,所以又被称为?甄别生”。此外,1911年还曾挑选了一批十一二岁的幼年生12人于1914年8月赴美就读中学。清政府之所以招考幼年生,是认为自小培养才能收到“蒙以养正”之效。

在直接选派学生留美的同时,游美学务处还筹设了游美肄业馆,以便经过短期训练后,每年甄别一次,“择其学行优美、资性纯笃者,随时送往美国肄业”。1909年8月,经外务部、学部“奏准”,由内务府将皇室赐园——清华园拨给游美学务处,作为游美肄业馆的馆址。1910年3月,清政府学部制定了《考选学生及考送游美学生办法》,规定游美肄业馆的招生除由学务处在北京直接招生一部分外,大部分由各省“提学使”分别在该省招考,经过各省初试后保送来京复试,合格者人游美肄业馆学习。每省保送的名额,根据该省所摊缴的庚子赔款数额的多少而定。其中江苏省摊缴的赔款最多,保送的留美生也最多,有26人;云南、贵州、新疆、甘肃负担的赔款最少,就各保送2人。游美肄业馆的办学方针是“延用美国高等初等各科教习,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以便熟悉课程,到美入学,可无杆格”。游美肄业馆考选和入学的学生分为“第一格”与“第二格”两种,第一格相当于后来的高等科,第二格相当于后来的初等科。考生必须具备“身体强壮,性情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等条件。

游美肄业馆原定于1910年秋季开学,后来因应聘的美国教员尚未到馆,清华园内的馆舍也未修建完毕,所以改到1911年春季开学。

外务部和学部在招生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意见分歧。外务部主张招收16岁以下的幼年生,从小送美国培养,否则对外国语言“绝无专精之望”;学部则主张招收30岁以上的中年人,否则“中学既乏功底,出洋实为耗费”。有一次在外务部和学部评阅考卷的时候,外务部因外语成绩优异而录取的第一名,在学部则因国学成绩不佳而不予录取;学部因国学成绩优异而录取的第一名,在外务部则因外语成绩不好而不予录取。谁去谁留,两部争执不下。为此,在游美肄业馆筹办期间,游美学务处还提出了由学务处创办正规的留美预备学校的方案,先在国内对可造之人进行有计划的学业训练,以便培养出外语和国学均属合格的毕业生送美留学。

1910年11月,游美学务处向外务部、学部提出了改革游美肄业馆的三项办法:(1)将游美肄业馆的学生名额由原定的300人增至500人;(2)将学制延长到8年,分高等、中等两科,各为4年制;(3)高等科分科教授,参照美国大学办理,毕业生不限于留美一途。同时提出将游美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同年12月,清政府批准了上述改革办法。

1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和游美肄业馆全部迁入清华园,正式将游美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学堂设正副监督3人,监督相当于校长,由游美学务处的总办周自齐兼任,副监督相当于副校长,由游美学务处的会办范源濂、唐国安分别兼任。

1911年3月,清华学堂在北京宣武门内学部考棚举行了入学复试。参加复试的有各省保送的学生184人、1910年备取的留美生143人、在北京招考的学生141人。这次经过复试合格入学的学生共有468人,其中3/5编人中等科,其余编人高等科。这是清华学堂第一批学生。

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正式开学。以后学校就把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校庆日。

由清政府创办和管辖的清华学堂,虽然在教学上“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但是在行政管理和学生生活上还是封建主义的那一套。清华学堂的全称是“帝国清华学堂”,英文名为TsingHualmpe-rialCoUege。总办周自齐到校视察时,从校门到工字厅沿途两旁摆满菊花相迎,俨然王爷驾到。在学生入学考试的时候,周自齐身穿清朝官服,高坐堂上,旁边考试官按省籍唱名“浙江听点”、“江苏听点”等,周自齐一一用大红朱笔点名,完全的科场习气。学生有事要见总办,必须先呈递“禀帖”。学生的服装也完全是旧式的,嘴里讲着流利的“洋文”,脑后却脱着长长的辫子。有些大官僚的子弟入学后,还带着“听差”伺候他。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许多学生因害怕战争而四散回家,清华学堂只好关门,于11月9日宣布停课。1912年4月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成立了北京政府,游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被任命为山东省长,会办范源濂也升任教育次长,相继离校。北京政府外交部遂将游美学务处撤销,将其所有职权划归清华学堂,任命唐国安为监督,周诒春为教务长。1912年5月1日,停顿半年的清华学堂重新开学。同年10月,清华学堂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将“学堂”改称为“学校”,把“监督”改称为“校长”。唐国安为清华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周诒春为副校长。同年,继前三批选送的直接留美生之后,清华学校又遣送高等科毕业生16人赴美留学。这是由清华学校遣送留美的第一届毕业生。以后,清华学校每年高等科毕业生都全部资送留美,大约每隔一年还招收一次女生。

1916年,时任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向北洋政府外交部提议将清华学校“逐步扩充至大学程度”。经过9年的努力,到1925年9月,清华学校正式设立了大学部,开始由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向完全的综合性大学过渡。同时,由吴宓任主任,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主要“导师”,学制模仿中国学院和英国大学制度的清华研究院国学门也与大学部并列开学。至此,清华学校主要由留美预备部、大学部、研究院国学门三部分组成。

1928年8月,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接管清华学校后将清华学校改称为“国立清华大学”,决定按照美国文理科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办学,并逐步填设研究院。同月17日,南京国民政府在取得美国驻华公使同意后,任命罗家伦为清华大学校长。

自此之后,清华大学逐渐发展为中国的名牌大学。

同类推荐
  • 奋斗在明朝

    奋斗在明朝

    征服铸就辉煌,功勋带来荣耀。人民需要奴隶,大楚需要殖民地,天子渴望威加四海,而你们,是否也渴望荣誉和权利?勇士们,大楚需要你们的勇猛,人民需要你们的善战,这个世界即将聆听征服者的声音。出征吧!用你们的勇猛,用鲜血和杀戮来告诉这个世界,大楚威武!在你们得胜归来的时刻,天子将不吝裂土封茅,你们将获得荣耀、土地和奴隶,还有权利,你们将成为贵族。天子剑出,四海臣服!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穿越者的故事,同时,这也是一个征服者的故事。西元17世纪中期,在东方,汉人最后的王朝正在异族的铁蹄下苦苦支撑;在西方,白种人刚刚告别愚昧的中世纪,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这个世界正在上演征服和被征服。面对这千年不遇的大好机遇,李世杰用它的声音来告诉这个世界:我来了,我看到,我征服。大楚无双!
  • 混在汉末当神仙

    混在汉末当神仙

    偶得太清符诏,莫玄一脚踩进东汉末年,且看他如何以一个现代人的思维在末法时代信仰封神,点燃神火。闲来无事,索性收几个弟子,养几只小妖,让貂蝉来端茶送水,拿甄宓的大腿当枕头……————————什么?曹操和袁绍他们带大军来了?“那还等什么?孔明,去试试为师教你的撒豆成兵。典韦,许褚,施展‘门神’法术,谁敢上来,干他丫的……”。对了,孔明,记得顺路让小乔来给为师捶腿……
  • 宅男玩转战国

    宅男玩转战国

    一个叫陈冲的年轻人,默默无闻,整天耕耘与电脑桌前,为的只是那微薄的工资,可是上天就是这么捉弄人,把他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就是他的故事。
  •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我们祖先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的理性思考、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核心的内容已成为流淌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本书从上古传说讲起,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轮番登场。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世之谜,补天教民的不世之功;夏、商、西周江山更迭,庸王丧邦,圣主治世,小人误国,贤臣辅主。
  • 诸王纪

    诸王纪

    欧洲中世纪背景的故事。因为战争,一个贵族的幼子被送给了国王作为人质,从一个懵懂孩童慢慢长大成人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冰山王爷的宠妻

    冰山王爷的宠妻

    阡陌红尘,飘落了谁的等待,曾在千年树下等候,只求你回眸一笑,曾在菩提下焚香,只为等一世轮回的相遇,前世的债,今生来还,前世的缘,今生来续,如佛曰: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的一切皆是冥冥之中的定数...........
  • 源神破天

    源神破天

    上古年间,混沌初开,混沌之子为祸世间,为阻止畜牲涂炭生灵,圣天界凌云四圣尊出手擒拿妖畜,此战殃及人,魔,鬼三界,死伤无数。为顾及世间凡灵,四圣尊被混沌之子所伤,无可奈何,唯有以自身性命做牵引,遁起噬日泯天大阵,将妖畜永生永世封印于人界玄天梵州,四圣尊灵力分别融入四个国家,从此之后,天下太平,,,,,千年以后,一个少年,为了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强大,破命劫,斩苍穹,成就万尊之驱,凌驾圣天之上!
  • 深夜里那片忧郁的海

    深夜里那片忧郁的海

    “我们每个人都像孤魂野鬼一样在世界上盲目地游荡着,找不到回家的方向,找不到可以屈身的地方……我们都有一个小小的愿望,但愿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可以遇到一个自己瞧着顺眼的人,她能包容你身上那一点点不可避免的缺陷,会因为看到你而露出迷人的微笑……你也会因此而心生感激,并由感激衍生出巨大的感动,以至于消灭你与生俱来的懒惰,去争取做一个勇于上进的人,并义无反顾地保护她。”
  • 狼梅

    狼梅

    阿梅遭遇饿狼后竟得到了莫名奇妙的异能,在陌生的城市中开始了新的生活,情感的起伏、事业的波折和生活的喜怒哀乐,相互交织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 救个美女当老婆

    救个美女当老婆

    少年星辰从山上来到了繁华都市。无亲无故、无权无势,很多人都欺负过他,想抢他的漂亮老婆,可是不久之后,“千万别惹星辰”,这句话成了无数人的生存格言。
  • 天地卷之六界至尊

    天地卷之六界至尊

    “六界之内,谁人能敌!”“他…他这是要造反啊!”“如今封印已解,这可如何是好啊!”神殿内人心惶惶,“……该来的还是要来啊!”神帝长叹一声,面对他,他只有愧疚,更不会想着如何迎敌。他,失忆后,谁也不敢信,却莫名的相信了她。“她根本就会法术,你不能相信她!”“她是来杀你的!”“你……你是……”双重身份的她,却宁愿为他,做那个最单纯的她,在他的保护下她什么也不用怕,却偏偏有人阻止!她,认识他后,才知道一个失忆的人是那么得纯洁,没有任何邪念……————————人群中的相遇,夕阳下的分别,深巷中的重逢……这一切都是巧合吗?还是刻意的制造,为的又是什么……Me我初来咋到,随便乱写写,不喜欢不要怪我。
  • 绝世魂圣

    绝世魂圣

    玄圣孙羽被手足兄弟所害而重生,谁知事情背后却另有隐情……这一世,孙羽定要斩杀不顾兄弟情谊的小人。这一世,孙羽定要笑傲苍穹,称霸寰宇。这一世,孙羽定要洒脱自然,无拘无束。这一世,孙羽定要左拥右抱,享受齐人之福。
  • 恍如故人

    恍如故人

    从她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司一然的光环笼罩。她闪躲,他追逐;她爱了,他却走了。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她攥着通知书,奔赴别地。泪已落尽,从此别离。任何事情到了最后都是好的,如果还不够好是还没到最后。她的心,将由另一群人来温暖,而她,会有另一个人来守候。错了,便是错了,也无可奈何。愿我们都遇到更好的人,过最美好的生活。
  • 冰雪纪元

    冰雪纪元

    传说上古三大圣种之一的梧桐有蓬勃的生命力,可是现在,却枯萎了。争夺圣种的战争史称圣种之战,这场大战横跨三大域五大洲一大漠。相传,谁能得到圣种,便能获得无上的造化,打开通天之路,前往无上上界。无上上界,那是个世人仰慕的地方。《万山经·注解》中记载。公元1652年,清朝顺治8年。一道流星划过天际,飞过群山之巅,那一天,天崩地裂就如世界末日。有人说,是有人触碰了上仙的底线,降下了山神的怒火。所过之处,民众皆牛羊祭祀,虔诚斋戒。【QQ群:231636431】
  • 奥术神父

    奥术神父

    是在旧世的体系中溺亡,还是创造新的时代,他用奥术打下基座,用科学打造皇冠。他是神,也是神父,他创造奥术,在被人诋毁中散播奥术光辉。当新魔法时代来临,他将加冕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