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7200000005

第5章 农业(上)

举世瞩目的周秦汉唐社会文明大厦,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该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区域的迅速开发,水利事业的长足发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耕作技术水平提高。那时在谷物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猎业等生产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周代的农业

西周时期的农业西周的农业比商代更为进步。周人很早就从事农耕,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人的始祖后稷,“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至后稷三世孙公刘时,周人定居于豳(今陕西旬邑),农业更为发达。公刘九传至古公?父之时,为了躲避戎狄的侵扰,又率领族人迁至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周原土地肥沃,适宜耕种,周人便定居于此。由此可知周人的农业生产早有其基础。

周王统治区之内的土地和居民,都属于周王。周王将土地与农业劳动者封给诸侯,叫做“授民授疆土”,诸侯再将封区内的土地和农业劳动者分赐给自己的卿大夫,以至于士。当时的土地禁止买卖,其原则是“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这种土地制度即历史上有名的井田制度。

《诗经》中反映西周农业生产的情况较多。《小雅·甫田》载:“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意即王家的谷子堆得像草房,像车篷;王家的谷子堆得像小岛,像高峰;要准备一千座谷仓,要准备一万只箩筐,才能装这些粮食。农业生产发达,贵族们的仓库粮食堆积如山。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

西周农作物的种类较商代有所增加。粮食类有稻、麦、黍、稷、粟、粱、菽(豆)等。其他的农副产品有桑、麻、瓜、果等。

西周的农具主要是木器、石器和蚌器等,但金属工具有所增加。《诗经》中已出现了“钱”(铲)、“?”(锄)、“?”(镰)等字体,这些字都从“金”,说明其已是金属农具了。这些金属农具还是青铜所制。在西周遗址和墓葬中曾出土过青铜镰、青铜?和青铜?、青铜镐。由于当时还未大量使用金属工具,农业耕作还不精细。但农业劳动者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生产知识,很注意选育良种、施肥、除草、除病虫害及灌溉田地或排水等。

春秋战国农业的发展春秋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铁器与牛耕的使用,以及在垦荒与兴修水利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我国铸造并使用铁器,大约开始于西周末年或春秋初年。冶铁业出现之后,发展较快,春秋中期之后,铁器使用已较普遍。《国语·齐语》载:“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夷斤?,试诸壤土。”记载表明,春秋中期以前已有铁器,而且多用铁以铸农具。关于春秋时已使用牛耕的资料,文献中有多处记载。古人往往有本名和字,字是根据本名的字义所取,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牛与耕的字义既然相连,也是牛用于耕的证明,当时所用的犁应为木犁。铁器与牛耕的出现,有利于深耕除草,为垦荒和兴修水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水利的兴修,当时人们认为关系到农业丰歉、国家命运的大事。最著名的水库有楚国的“芍陂”(今安徽寿县南),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的。吴国开凿的邗沟也是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其南起邗城,北至末口(今江苏淮安县北),全长150公里,沟通长江和淮水,是我国最早的一条人工运河。邗沟凿通后,对于沿岸农田的灌溉与排水,对于江、淮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不断进行。但该时期发生的变法运动,内容普遍涉及农业方面,对当时农业的发展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战国初年魏国的李悝变法,其制定的“尽地力之教”即属重农为主的政策,其内容是奖励农民积极生产,以提高粮食的亩产量。秦国的商鞅变法,对秦国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变法措施中的重农抑商政策,不仅成为商鞅以后秦国的基本国策,而且成为秦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废井田,开阡陌”,对提高秦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重要作用,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的剧烈变革,社会生产力获得一定解放,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其他生产事业的发展。该时期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农田水利的兴修,农业技术的改进,使当时的农业生产有较大的发展。

战国时期,铁农具更加普遍。考古资料证明,当时七国的主要地区,都有战国时的铁器出土。1950年发掘的战国魏墓,曾出土了七十余件铁制兵器和九十余件铁制生产工具,其中铁农具有犁、铧、锄、铲、镰等。石家庄庆村赵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该遗址全部出土的铁、石、蚌工具的65%。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全部出土农具的90%以上。在河北兴隆县的燕国遗址中,一次出土铁范40副,87件。其中有?范、锄范、镰范、斧范、凿范和车范等。其他地区出土的铁农具数量也很多。这对农业生产中的犁耕、深耕细作、田间管理都有重要意义。

战国时期兴修了多项重大的水利灌溉工程。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都江堰位于岷江中游的灌县。岷江流经高山深谷,水流湍急,到成都平原后流速骤减,所夹带的泥沙、碎石随着沉积下来,淤塞河道。每当夏天雨季来临,水势暴涨,灌县以下常常泛滥成灾。李冰组织人民修建了防洪、灌溉和有利于航运的都江堰。其办法是用长三丈、宽二尺的大竹笼,满装鹅卵石,沉入江底,在岷江中筑起分水堰,分岷江水为内江和外江两大支,以内江主灌溉,外江(主流)主分洪泄水,供交通运输。这样既消除了岷江长期存在的水患,又便于灌溉和航运。都江堰可溉田300万亩,使成都平原成为丰产地区。

郑国渠是战国时期又一著名水利工程,修筑于秦王政时期。该渠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用时十余年,组织数十万民工,“凿泾水,自中山西邸(抵)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郑国渠引泾水中具有肥效的细沙入渠,用来灌溉含有盐碱的耕地,起着冲刷土盐碱含量、改良土壤和增加肥力的作用。干渠长三百余里,灌溉田地面积合今二百余万亩,既便于交通,又使关中成为沃野,为秦统一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由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水利灌溉的发展,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耕作效率有所提高。当时三晋的垦荒工作成就尤大,中原地区的荒地大为减少。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也很重视垦荒,至秦昭王晚年,使用分给田宅、免除徭役之法以招徕三晋之民入秦垦荒,使秦国的荒地迅速得到开垦。

牛耕在战国时进一步推广,还使用了马耕。耕作技术有所提高,出现了深耕。时人对辨土施肥,把握农时,疏密得宜,都积累了丰富经验。当时的犁铧和锄,皆有一定的规格,一般为五六寸宽,便于翻土、留苗。

战国时期的主要粮食作物有粟、黍、稻、麦、粱、菽、麻等。粟即小米,是五谷中重要的一种,生长于华北大平原和黄土高原,战国时是北方人民的主要粮食。黍即黄米,也产生北方,收获量较粟少,也较为珍贵。稻生长于长江流域,是南方人民的主要粮食,北方黄河、渭河等有水利条件的地方也有栽种,但是产量很少。麦有大麦小麦之分,是北方人民的食粮,春秋时期统治者即已重视种麦,“春秋他谷不书,至于麦与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中最重禾与麦也”。从云梦秦简《日书》甲种《秦除》《门》及乙种《鸡日》《秦》等四篇中所载之五谷忌日推知,到战国晚期,麦已成为秦国及中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粱即高粱,是北方地区的粮食,耐干旱,秆可作燃料。菽即豆,战国以前通称为菽,有大菽、小菽之分,菽也是当时北方的主要粮食。麻皮是纺织原料,古时麻子亦可作食。战国时的粮食产量,据李悝的估计,年亩产粟约一石半,上熟可四倍,即六石;小饥可收一石,中饥可收七斗,大饥仅能收三斗。据推算,战国时在普通年景下,今一市亩的田地约可产粟九斗六升多(市制,下同),最好的年成可产粟三石八斗五升。李悝认为,精耕细作者可增产三斗。怠于耕作者,会减产三斗。可见勤耕与怠工者的亩产量相差是较大的。

二、秦的农业

秦国的农业生产秦建国较晚,但农业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到秦穆公时代,秦国的农业生产已经赶上或超过了关东诸国。粮食产量的提高,不仅能满足本国人口食用,而且还可供应他国。晋国遇饥荒向秦国求助,穆公输晋大量粮食以救晋灾,史谓其为“泛舟之役”。畜牧业虽然在秦国逐步退居次要地位,但春秋时期秦国养马业仍然发达,传说中的相马专家伯乐、九方皋都是穆公时人。

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相当的发展,这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契机。由于军事斗争的不断胜利,在秦国统治区内出现了局部的稳定形势,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商鞅变法是秦国农业发展的里程碑,由于“垦草令”、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和招徕三晋之民入秦耕作等政策的实施,为秦国农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修建,使关中和成都平原成为秦国粮食的重要产区,从而保障了秦国的军需供应。

据史书记载和考古资料证明,秦国非常重视耕牛的喂养和管理,云梦秦简《厩苑律》有评比耕牛的条文。经过评比考核,饲养耕牛好的啬夫、牛长有奖,否则对主管的啬夫要进行惩罚。政府的直接干预无疑对牛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吕氏春秋》所载的四篇农学专论,主要应是对秦国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上农》篇所论述的农业政策,基本上是秦国的农业政策,同时也与《吕氏春秋》的政治思想倾向一致,是为将来的封建统一王朝制定的农业政策。

《吕氏春秋》的《任地》《辨土》《审时》三篇都总结从播种到收获的一整套农业生产经验。对于农具使用、土地利用、排水洗土,以及时令、虫害等农业生产密切关联的问题,书中皆有论及。从其所论内容来看,当时人们对农业生产,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科学知识。

由于水利的兴修,牛耕的推广和先进农具的使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耕地面积的扩大,到战国末期,秦国的粮食总产量及亩产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据《吕氏春秋·上农》篇载:“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上田一人经营,不仅可供九人之食,而且还有余粮饲养家畜,这显然是当时秦国粮食生产的实际状况。

由于粮食产量的提高,战国末期的秦国成为最富庶的一个诸侯国。其国家仓库中“积粟如丘山”。云梦秦简的《秦律》中,记载着秦国境内到处都有“万石一积”的粮仓,栎阳的粮仓“二万石一积”,首都咸阳的粮仓竟达到“十万石一积”的规模。秦国生产的粮食不仅保障本国食用,而且也满足了不断进行兼并战争的需要,从而为统一中国准备了物质前提。

《日书》所见秦的饲养、林、渔等业秦国的六畜饲养业较为发达。秦人素有养马的传统,其祖上“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渭之间,马大蕃息”。建国之后,由于传统的影响和富国强兵的需要,秦统治者一直耕牧并重。秦始皇赏识的商人乌氏倮,就是以大量贩卖马牛而致富的。秦国政府重视马、牛的饲养,秦律对官养马、牛有一套严格的制度。统治者的政策必然影响到民间。云梦秦简《日书》关于六畜饲养业的记载正反映了这个史实。

《日书》甲种《病》篇载有六畜的良、忌日,并且载有禁止杀牛、犬的忌日和修羊圈的良日、市良日及买、卖约的良忌日,此外,还载有“金钱良日”和“蚕良日”。

秦人重视保护六畜,云梦秦简《法律答问》载:“小畜生入人室,室人以投(殳)梃伐杀之,所杀直(值)二百五十钱,可(何)论?当赀二甲。”《田律》规定:“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厩苑律》《仓律》《司空》《效律》《秦律杂抄》以及《法律答问》中,对官养马牛的饲养、放牧、管理、使用,以及对管理人员的惩罚都有明确的规定。此外,政府对民间马牛实行严格控制,将马牛数字统计与户口统计视为同等重要。

由于马在人们生活、生产和军事上的重要作用,秦官私皆重视养马。秦政府对军马的饲养、选择要求很严,对民间养马者也给予优待。云梦秦简中记有这样的事实:“甲小未盈六尺,有马一匹自牧之,今马为人败,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赏(偿)稼”。如此宽大处理,虽然因为甲年少和无意,但亦反映了秦律对民间养马者的优待。秦国民间养马业的具体情况史书未载,但《日书》甲种《马?》篇为我们了解当时民间养马业提供了丰富资料。《马睟》中提到的相马标准,显然是一部成熟相马经的基本内容的通俗说法,据推测可能是早已失传的伯乐《相马经》的核心内容。

由于秦人对养马业的重视和饲养技术的科学,秦养马业发展很快,秦马匹质量之高与数量之多是秦国形成军事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马匹还被用于民间骑乘和农业生产。

传统观点认为:采集、捕鱼、弋鸟、猎兽等直接依赖于自然物的生产活动,在文明时代对国计民生来说,都已降到十分次要的地位。这种观点并不符合秦国的实际。《日书》大量记载了民间渔猎活动。

秦人建国初期还保留有某些游牧渔猎的特点。《秦风》中的《驷?》《终南》就是描写秦襄公大规模出猎的情景。秦文公曾率七百人东猎,到“?渭之会”,卜居于该地,可见其东猎的规模是很大的。云梦秦简《公车司马猎律》载:“射虎车二乘为曹。虎未越泛藓,从之,虎环(还),赀一甲。虎失(佚),不得,车赀二甲。虎欲犯,徒出射之,弗得,赀一甲。豹?(遂),不得,赀一盾。”据《汉书·百官公卿表》注:汉代公车司马属于朝廷的一种卫队,由卫尉率领。汉承秦制,秦的公车司马大概亦是国君的卫队之一,而且是经常随国君出猎或者担负经常性出猎任务的宫廷卫队,故秦律中含有其猎律。从该猎律简文可知,当时公车司马出猎,使用较安全的射虎车以对付虎、豹等猛兽。

为了保护渔猎资源,秦国政府颁布法令适当限制民间的渔猎活动。

孟春、季春、孟夏、季夏、仲冬之时,都载有禁放民间渔猎活动的规定。当时的关东诸国也有人注意到此点,可证该地的渔猎业也较为发达。

保护林木是秦国重要的经济措施之一,国家按季节规定了对山林的禁放,以达到对林木保护和使用的目的。《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多次涉及林木保护问题,其内容虽非秦国法令,但也基本上反映了秦国政府的林业政策和措施。如其规定:孟春“命祀山林川泽……禁止伐木”,仲春“无焚山林”,季春“林木方盛,乃命虞人入水行木,无或斩伐”。虞人是掌山川之官,该月命其行察各地山川,禁止人们斩伐林木。季秋之时,“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仲冬允许人们“伐林木,取竹箭”。可见只有到了深秋和冬季,才许可人们对林木进行采用。秦简《田律》规定,春二月不许到林中砍伐木材;不到夏季,不准烧草为肥料,不准采取刚发芽的植物。《商君书·垦令》载:“壹山泽,则恶农慢惰之民无所于食。”说明秦国很早已经把林木川泽之利统一于国家。

秦国民间的水利设施较多,《日书》对此有较详的记载,涉及了当时人们凿井、挖池和房屋建筑中的排水问题。秦国本土多是干旱地区,凿井取水是解决人畜用水的基本措施之一。井的另一用途是取水灌溉田地。西汉时期,关中地区劳动人民创井渠法,这应该是汉代人对秦人凿井丰富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秦民间还采取了挖池积蓄雨水或泉水的有效措施,以解决地下水源不足地区和高原岭区的用水问题。

秦代的农业秦王朝建立之后,秦始皇下令“使黔首自实田”。这个法令的推行,有利于促进当时农业的发展。秦政府曾推行过奖励农垦的政策,用免除徭役等办法,先后迁徙数十万人到边疆或缺乏劳动力的地区,进行垦荒和从事农业生产。当时秦始皇巡游的刻石词句及其诏令中,不乏重农的内容,可以说,秦王朝在主观愿望上和具体法令上,充分体现了重农的倾向。但由于其统治残暴,修阿房宫、骊山陵、筑长城、修驰道,以及北防匈奴、南戍五岭和西南夷,兵役徭役繁重,全国服役的人数不下200万,约占当时人口的十分之一,致使农村劳动力奇缺,土地大量荒芜。而秦王朝对人民的赋役剥削也相当沉重,“收泰半之赋”,即赋税征收量增加到农民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致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因此,秦代的农业不可能有大的发展。

同类推荐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江山多娇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江山多娇

    收录了当代名家的散文佳作,从钓鱼台的春昼写到江南的冬景,再到济南的秋天;从黄昏的观前街写到英国的康桥,再到北戴河海滨的幻想;从阳关雪写到柳侯祠、道士塔..我们跟随作者的笔尖游历各方美景,感受别样风情,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人生有限公司

    人生有限公司

    《人生有限公司》是美籍华人亲子教育家、成功学大师董秀珍女士总结提炼大半生丰富职业经历和深刻人生领悟的倾心力作。本书思想观点鲜明实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又独到系统。作者在书中明确透彻地阐述了对人生成功起着不可忽视且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之核心要素,它们是人生价值观、使命感、梦想、目标、态度、情感、习惯、生动、平衡生活、改变等。这些要素相对独立又相互交织、彼此渗透,它们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人生有限公司”日常顺利与稳健运营,从而使“人生股票”高效快速增值产生极其重大的使用。
  •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本书搜集了大量的中华诗词中的经典名句,并配有解析,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树欲静而风不止”、“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等。荟萃了流传久远、脍炙人口、有欣赏和实用价值的名言佳句两千多条,编选的典籍从孔子整理的《诗经》到民国时期的著作,历两千多年。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诗文词曲千古绝唱;开卷有益,领略宠中华民族文化千年辉煌。注释准确疏通词义,言简意赅,权威考证。鉴赏精辟,深入浅出,优美精当,陶冶情操。
  •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留学是迈上成功巅峰的通途,亦可能是堕入欲望深渊的陷阱。经过一段时间改革开放的熏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已经不只是书斋里的精英,他们更是一个个充满欲望的人、一个个为名利而奋斗的个体,在大洋彼岸深陷于情与爱的踯躅、名与利的挣扎。当象牙塔里也漫入世事的波涛,他们,和你我没有什么两样,背负着为人的十字架,生命永远是不可承受的重量。“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百多年之后,托尔斯泰的名言在一代一代中国留学生的生活中被演绎。生活都能由你选择吗?幸福只要追求就能得到吗?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留学生们以自己的经历向您诠释这一切。
  • 私奔者

    私奔者

    本书是海男文学第二卷。边陲,高原,云南丽江的所在,海男作品的一个大的地域与人文背景。由于高原,它洋溢着神秘,且注定要演绎香格里拉的传说。于是,回归现实,这里的男女就生活得异常生动。他们的行为拙朴、灵动、有些古老的色彩斑谰,又用一种全开放的姿态走向现代。这里最动人的应是海男讲述的一个个曲折动人情欲横生的男女故事。
热门推荐
  • 仙侠奇缘之小九九

    仙侠奇缘之小九九

    她的世界很单纯,对她的人是好人,对她不好的人是坏人。那是一个连她也分不出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他好的时候很好,坏的时候很坏。直到他将她残缺的灵魂还给她,她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可是……她有不明白了,她曾经做过的那些到底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她做狐狸的时候不可以像其它狐狸一样,简单幸福?为什么现在做了人,还是不可以像其他人一样简单幸福?“我会一直一直保护你,直到世界的尽头。”如她的话语一般,他对她说。看着手腕上藏着她一部分灵魂的琉璃珠,他总是恍惚了又恍惚。当她的灵魂变得完整,喜悦间才发现,那些以为的曾经,那些以为的保护,不过是对他的报复。
  • 王俊凯爱过你我从为后悔

    王俊凯爱过你我从为后悔

    他是我永远触不到的光,他是我永远做不完的梦,我遇到过很多真真假假,虽然我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光环让我困扰,可我依然觉得自己是茫茫人海中最幸运的那一枚,姓名自己爱上那个男孩那个阳光灿烂的大男孩我觉得并不是在最美的时光遇见你,而遇见了你才是最美的时光。很幸运我们都姓王,也许从这个姓开始就注定了我们的缘分注定这辈子我会爱上他并且为他不顾一切那个坚强爱笑的虎牙少年我爱你!可是爱你难道是个错吗?那就将错就错吧!我爱你一直都爱你永远不会变!
  • 冷清总裁的暖妻

    冷清总裁的暖妻

    他是专情于窦漪房的刘恒,他也是一代“明君”汉文帝!她是深爱刘恒的窦漪房,大汉朝的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转世轮回几千年,他成为了专情总裁洛逸琛,外表冷感而内心温柔钟情于岚温熙。她成为了温婉可人书香门第乖乖女,睿智如她,深爱着洛逸琛。
  • 下一站拐弯路口你还会等我吗

    下一站拐弯路口你还会等我吗

    他和她,相识在微博、微信、微视通过网络认识,互相吸引走在一起。可是父母反对女儿找了一个比自己小四岁的男朋友,无奈的孟凝馨想让闺蜜陈卿蓝帮着自己出主意。可没想到,陈卿蓝也喜欢上了他,面对闺蜜的多爱,孟凝馨该怎么办?好友纷纷前来帮助,可,到底是帮助孟凝馨还是陈卿蓝。这份爱情,到底是属于谁的?
  • 美艳王爷的献血妃

    美艳王爷的献血妃

    一朵异世红莲,妖红似血,温暖如春……-----
  • 盛世独宠:娇妻太妖娆

    盛世独宠:娇妻太妖娆

    某天,木宝刚好看到少儿不宜的画面,肉嘟嘟的小手不好意思蒙着眼睛,小短腿哒哒地跑到桃梓儿身边,“妈咪,你今晚跟跟宝宝碎好不好?”正在练瑜伽的桃梓儿疑惑地看向女儿,柔声问道:“为什么要跟宝宝睡?”木宝指着电视,奶声奶气道:“爸比晚上会把妈咪嘴巴吃掉,还会把妈咪压坏的!”“啊……!”桃梓儿一时太过激动,不小心把腰给闪了。木宝看着帅气的爸比步伐矫健跑过来抱着妈咪,亲亲妈咪的小嘴,站在一旁振振有词道:“喏!还把妈咪的腰弄坏了!”ps:书穿文,微虐,一对一。特别提示,楠竹不是处。
  • 紫魁星宿命

    紫魁星宿命

    紫魁星.北斗七星守护神之一.每逢天下大难.妖魔纵世.紫魁星便要去完成自己的宿命.但他却偏偏又是一个热爱和平与自由的神.这与他的宿命背道而驰...转世后,开始完成他的宿命.......
  • 火影之玄天系统

    火影之玄天系统

    以火影为主,带着逆天的系统一步步走向诸天苍穹的顶端,俯视芸芸众生!不虐主,前期需发展,中期后期逆天!!!!!!求鲜花,收藏,打赏,评价票!!!!!!(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未来支配者.del

    未来支配者.del

    2035,属于无政府状态的日本,受到了名为CHG的强大组织武力进行统治。想使日本变强,他们将弱者全部杀死!因新政府的腐败,吞吐黑猫组织建立,开始反政府。受到凛葬病毒侵蚀的泉宫凌,生命锦有两年,被卷入这场风波...
  • 嚣张狂妃:帝君,别乱撩

    嚣张狂妃:帝君,别乱撩

    二十三世纪暗夜杀手界最强王者洛倾城,竟然意外穿入了神明大陆东皇国,成为丞相的废物嫡女,踩渣男,虐渣女,练神丹,逮神兽,收小弟,欺她者百倍还之,只是……身体里面住着一个什么鬼??啊喂喂,别乱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