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6400000014

第14章 [三]贪婪要不得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养心的方法,没有比尽量减少欲望更好了。那些平素欲望少的人,尽管也有失去本心(即天生的善性)的,但为数却是很少的;那些平素欲望多的人,尽管也有能保存本心的,但为数也是很少的。

亚圣孟子提倡寡欲,而不是灭欲,就是要把人之欲调控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既不失其便、利、乐,又不为其所累、所害。人生的一切欲望,归纳起来有两种:精神欲望和物质欲望,为了满足这两种欲望,相应地就产生了两大追求: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庸人、小人把物质欲望当作人生的全部,所以没有多少精神追求。君子贤人精神的欲望特别强烈,但是却不能没有物质的欲望,所以他们得随这两种欲望,他们比庸人、小人多随一份根本的人生痛苦,只是他们最终能以精神欲望居于主导地位,达到一种具有伟大包涵力的崭新的心理和谐。这种有伟大包涵力的崭新和谐,就是“安贫乐道”。

贪欲是一种毒药

贫欲会把人带向罪恶的深渊,让人失去理智。它可以使人相互摧残,相互欺诈,甚至使最好的朋友反目成仇。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切记,“贪”字头上一把刀,一旦入“贪”,就会被其毒害。

一天傍晚,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中散步。这时,有位僧人从林中惊慌失措地跑了出来,两人见状,便拉住那个僧人问道:“小和尚,你为什么如此惊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僧人忐忑不安地说:“我正在移植一棵小树,却忽然发现了一坛子黄金。”

两个人感到好笑,说:“这人真蠢,挖出了黄金还被吓得魂不附体,真是太好笑了。”然后,他们问道:“你是在哪里发现的,告诉我们吧,我们不害怕。”

僧人说:“还是不要去了,这东西会吃人的。”

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怕,你就告诉我们黄金在哪里吧。”

僧人告诉了他们具体的地点,两个人跑进树林,果然在那个地方找到了黄金。好大的一坛子黄金!

其中一个人说:“我们要是现在把黄金运回去,不太安全,还是等天黑再往回运吧。这样吧,现在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先回去拿点饭菜来,我们在这里吃完饭,等半夜时再把黄金运回去。”

于是,另一个人就回去取饭菜去了。

留下的人心想:要是这些黄金都归我,那该多好呀!等他回来,我就一棒子把他打死,那么,这些黄金不就都归我了吗?

回去的那个人也在想:我回去先吃饱饭,然后在他的饭里下些毒药。他一死,黄金不就都归我了吗?

回去的人提着饭菜刚到树林里,就被另一个人从背后用木棒狠狠地打了一下,当场毙命了。然后,那个人拿起饭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没过多久,他的肚子里就像火烧一样的疼,这才知道自己中毒了。临死前,他想起了僧人的话:僧人的话真是应验了,我当初怎么就没有明白呢?

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欲望

在人的一生中,要学会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够生活幸福。而如果贪得无厌,陪伴自己的将只有痛苦,并且,贪欲与痛苦是成正比的。

从前,有个山民靠打柴为生,他长年累月地辛苦劳作,仍改变不了困顿局面。他自己也不记得曾在佛前烧了多少柱高香,祈求佛祖降临好运,帮他出苦海。

佛祖果然慈悲,有一天,山民无意中在山坳里挖出了一个百十来斤的金罗汉。转眼间他便过上了他从前做梦都无法梦到的生活,又是买房又是置地。而他的宾朋亲友一时间竟多出十几倍,从四面八方赶来向他祝贺。

可是这个山民只高兴了一阵,继而却犯起愁来,食不知味,睡不安稳。

“偌大的家产,就是贼偷,一时也不能偷个精光,看你愁得像个丧气鬼!”他老婆劝了几次都没有效果,不由得高声埋怨起来。

“你一个妇道人家怎能理解我的愁事呢,怕人偷只是原因之一啊!”山民叹了口气,说了半句便很懊恼地用双手抱住了头,又变成了一只闷葫芦。

“十八尊罗汉我只挖到一个,其他十七个不知在什么地方?要是那十七个罗汉一齐归我所有,那该有多好啊。”——这才是他犯愁的最大原因。

淡化利欲之心

自古仕途多变劫,所以古人以为身在官场的纷华中,要有时刻淡化利欲之心的心理。利欲之心人固有之,甚至“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这当然是正常的,问题要能进行自控不要把一切看得太重,到了接近极限的时候,要能把握得准,跳得出这个圈子,不为利欲之争而舍弃了一切。

怎么才能使自己的欲望趋淡呢?“仕途虽纷华,要常思泉下的光景测称欲之心自淡”。常以世事世物自喻自说则可贯通得失,比如:看到天际的彩云绚丽万状,可是一旦阳光淡去,满天的绯红嫣紫,瞬时成了几抹淡云,古人就会得出结论道“常疑好事皆虚事”;看到深山中参天的古木不遭斧斤,葱郁蓬勃,究其原因是它们不为世人所知所赏,自是悠闲岁月,福泽年长,“方’信人是福人”。中国的古代,自汉魏以降,高官名宦,无不以通禅味解禅心为风雅,可以在失势时自然自我平衡,自我解脱。中国有一句俗话叫“知足常乐”。佛教的理想是“少欲知足”。孟子有一句话叫“养心莫善于寡欲”,是说希望心城够正,欲望欲少欲好。他还说:“其为人也寡欲,虽不存焉者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欲少则仁心存,欲多则仁心亡,说明了欲与仁之间的关系。人在世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人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自我实现就是其中之一。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可是,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太强烈,就会造成痛苦和不幸,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人应该尽力克制自己过高的欲望,培养清心寡欲、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菜根谭》中说:“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华,尽华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意即官爵不必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否则就容易陷入危险的境地;自己得意之事也不可过渡,否则就会转为衰颓;言行不要过于高洁,否则就会招来诽谤或攻击。

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美德和智慧。孔子曾说过:“过犹不及。”这样既不过亦无不及、采取均衡状态的智慧,即是儒家的“中庸”。《菜根谭》中有许多关于“中庸之道”的金玉良言,如“人生大闲,则别念穷生;太忙,则真性不现。故土君子不可不报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

同理,在追求快乐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乐极生悲”这句话。

适可而止才能掌握真正的快乐。大凡美味佳肴吃多了就如同吃药一样,只要吃一半就够了;令人愉快的事追求太过就成为败身丧德的媒介,能够控制一半才是恰到好处。

又如:“宾朋云集,剧饮淋漓乐矣,俄而漏尽烛残,香销茗冷,不觉反而呕咽,令人索然无味。天下事率类此,奈何不早回头也。”痛饮狂欢固然快乐,但是等到曲终人散,夜深烛残的时候,面对杯盘狼藉必然会兴尽悲来,感到人生索然无味。天下事大多如此,为什么不及早醒悟呢?

所谓“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酢酶,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意即赏花的最佳时刻是含包待放之时,喝酒则是在半醉时的感觉最佳。凡事只达七八分处才有佳趣产生。正如酒止微醺,花看半开,则瞻前大有希望,顾后也没断绝生机。如此自能悠久长存于天地畛域之中。

因此,注重中庸保持淡泊人生、乐趣知足的心态,才能使常常看到有些人为了谋到一官半职,请客送礼,煞费苦心地找关系、托门路,机关用尽,而结果还往往与愿相违;还有些人因未能得到重用,就牢骚满腹,借酒浇愁,甚至做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事情。凡此种种,真是太不值得了!他们这样做都是因为太看重名利,甚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了上面。其实生命的乐趣很多,何必那么关注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呢?少点欲望,多点情趣,人生会更有意义。何况该是你的跑不掉,不该是你的争也白搭。

不要做金钱的奴隶

过于铺张或过于吝啬,都容易被金钱所驱使。对于金钱,我们应取之有道,而且要把它用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做金钱的主人,而不要做金钱的奴隶。

有位信徒对默仙禅师说:“我的妻子贪婪而且吝啬,对于做好事情行善,连一点儿钱财也不舍得,您能发慈悲到我家里去,向我太太开示,行些善事好吗?”

默仙禅师是个痛快人,听完信徒的话,非常慈悲地就答应下来。

当默仙禅师到达那位信徒的家里时,信徒的妻子出来迎接,可是却连一杯茶水都舍不得端出来给禅师喝。于是,禅师握着一个拳头说:“夫人,你看我的手,天天都是这样,你觉得怎么样呢?”

信徒的夫人说:“如果手天天这个样子,这是有毛病,畸形的啊!”

默仙禅师说:“对,这样子是畸形!”

接着,默仙禅师把手伸展开成了一个手掌,并问:“假如天天这个样子呢?”

信徒夫人说:“这样子也是畸形啊!”

默仙禅师立即说:“夫人!不错,这都是畸形,钱只知道贪取,不知道布施,是畸形。钱只知道花用,不知道储蓄,也是畸形。钱要流通,要能进能出,要量入为出。”

握着拳头暗示过于吝啬,张开手掌则暗示过于慷慨。信徒的太太在默仙禅师这么一个比喻之下,对做人处事和经济观念以及用财之道,豁然领悟了。

一味地贪图享乐终会被享乐所吞噬

世人大都贪图享乐,殊不知,正因为贪图享乐,人才会失去自我。如果一个人一味地贪图享乐的话,他最终会被享乐所吞噬。

有一次,世尊释迦牟尼在法会上给诸比丘僧讲述了一个很久以前的故事。

有两个商人各带领着一支有五百个商人的商队,在波罗奈地区筹集了金钱、资粮,准备好许多帆船,决定远行寻宝。

他们扬帆起航,乘风破浪,驶向大海深处。

商船在大海中行驶了很长时间。这一天,他们突然发现一座宝岛出现在他们的眼前。在那个岛上有众多的珍宝、美女,使他们一个个都看得目瞪口呆。

这时,第一队商人的头领看到此景,随即说道:“我们舍财舍命去寻宝,辛辛苦苦来到这里,这里的美女、财宝无奇不有,人生一世能享受这些也就足矣!我们不如就住在这里吧!”

可是,第二队商队的头领看到此景,冷静地说道:“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这个宝岛虽无奇不有,但一定不会长久的!”

众人听了,正在犹豫不决之际,正好,有一个天女路过此处,心中怜悯这些商人,便在空中对众商人说道:“你们在此地虽然暂时能享受一些快乐,但这一切都将不长久,再过七天,这个小岛将要被大海吞没!”

这个天女说完,即消失而去!

又有一个魔女从此经过,她想让这些商人都被大海吞没,即在空中对众商人说道:“你们不要走,这个宝岛怎会被海水吞没呢?如失去机会,这些钩人魂魄的美女、奇妙的珍宝,再去哪儿找呢?刚才那个天女是骗你们呢,你们可别相信她所说的!”

她说完后,也随即消失而去。

那第一队商人的头领听后,即对他的手下说道:“你们不要信那第一个天女的话,我们大家还是呆在这岛上,享受五欲之乐吧!”

第二个商队的头领则对他的手下说道:“你们切莫因为贪享一时之乐而将性命丢掉,还是快快装些珍宝,不要贪恋此地。那第一个天女的话是真实不虚的啊!”

果然,过了七天,如第一个天女所说,大海的波涛将宝岛吞没了。第二个商队的人,由于早有防备,都呆在船上,所以安然无恙。而那第一支商队的人,由于只顾贪恋玩乐,都被大海吞噬了。

钱财乃身外之物

虽说没有钱财不行,但千万不要把钱财看得太重,更不要刻意去追求。因为,钱财只不过是身外之物而已,生带不来,死也带不去。

有一个刚出家的小和尚问禅师:“钱财为何物?”

禅师没有回答小和尚的问题,而是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国王,名叫难陀。这国王拼命聚敛财宝,希望把财宝带到他的后世去。他心里想:我要把一国的珍宝都收集到我这儿来,不能让外面有一点剩余。

因为国王贪恋财宝,所以他规定:谁想结交他的女儿,就要带着财宝当见面礼。他吩咐在身边侍候她的人说:“要是有人带着财宝来结交我的女儿,把这个人连同他带的财宝一起送到我这儿来!”他用这样的办法聚敛财宝,全国没有一个地方还有金钱宝物,所有的金钱宝物都进了国王的仓库。

那时有一个寡妇,只有一个儿子,她对他极为疼爱。这个儿子看见国王的女儿姿色美丽,容貌非凡,非常喜欢,但是他家里没有钱财,没法结交国王的女儿。

为了这事,他生起病来,身体瘦弱,气息奄奄。他母亲问他:“你害了什么病,怎会病成这个模样?”

儿子把事情告诉了母亲,说:“我要是不能和国王的女儿交往,必死无疑。”

母亲对儿子说:“可是国内金钱宝物,一无所剩,到哪里去弄到宝物呢?”母亲又想了一会儿,说:“你父亲死的时候,口里含有一枚金钱。你要是把坟墓挖开,可以得到那枚钱,自己用那钱去结交国王的女儿。”

儿子照着母亲的话,就去挖开父亲的坟,从口里取出那枚金钱。他拿到了钱,来到国王女儿那儿。这时国王的女儿便把他连同那枚金钱送去见国王。国王见了,说:“国内所有的金钱宝物,除了我的仓库中,都荡然无存。你在哪里弄到这枚金钱?你今天一定是发现了地下的窖藏了吧!”

国王用了种种刑法,拷打这寡妇的儿子,要问清楚他得到钱的地方。寡妇的儿子回答国王说:“我真的不是从地下的窖藏中得到这枚金钱的。我母亲告诉我,先父死的时候,口中含着一枚钱。我挖开坟墓,由此得到的这枚钱。”

国王派了个亲信去检查真假。这亲信果然看见了此人父亲口中放钱的地方,这才相信了。国王听了亲信的报告,心里暗自想道:我先前聚集一切宝物,想的是把这些财宝带到后世。可是那个父亲,一枚钱尚且带不走,何况我这样多的财宝呢?

故事讲完了,禅师问小和尚:“钱财为何物?”

小和尚答道:“身外之物。”

贪财贪名一场空

中国有一首《空空诗》,原文是: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沉为谁动;

田也空,屋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握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朝走西,暮走东,人生状如采花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

《孟子·离娄》中曾提出:“禹稷、颜回同道”的观点,说:“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孔子所称为“贤”的两种人中,包含了他的两大理想:立功与立德。立功就是推行仁道,造福天下,实现大同世界,立德则是建立一种乐天知足的强大的精神境界,富贵贫贱始终如一。

清心寡欲

寡欲的道理道、佛两家说得已经非常充分了,它的确是糊涂学的根本。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诸如此类的寡欲言论都是糊涂慧心之道。古人认为,寡欲之道就是修身养性为本,饮食简单,说话从不快速,容色从不剧变,走路不拖沓,神情不懈怠,但凡嬉笑的俗语从不说出口,对俗世上的繁华、声色享受、游乐宴席,以至于下棋和珍奇玩物,都淡然没有什么喜好。让现代人完全跟古人同,既迂腐也不实际,但寡欲的根本却仍须记牢:胸中只要摆脱一个“恋”字就会非常清爽洁净,非常自由自在。声色怎么没有?不去迷恋它们而已;财物怎会没有?不去求索它们而已。人们最苦的就是心中有恋,拖泥带水,明知是非得失却不能割断心中的牵挂。“知足者常乐”,这是人们通常说服别人或说服自己,求得心理平衡的道理,也是糊涂修身的原则之一。老子也说:“知足之足,常足矣。”大则忧国忧民,小则忧家忧己,往往都是忧多于喜,要说服别人或说服自己还就得这样想。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生活、工作条件好些,精神安逸些?想归想,未必都一一满足,在各种理想、愿望,甚至连小小的打算都未能成为现实的时候你就要学会承认和接受现实,并且不消极,不失望,自己寻找心理平衡。

人的才智都是天生平等的,之所以分出杰出、平凡、平庸等能力等级,皆因平庸、平凡之人多欲。该读书时贪玩,该工作时图享受,总想把人生中一切快乐背到肩上,乍看的确不错,该玩的玩了,该吃的吃了,该乐的乐了,但临终思过,发现自己因贪图玩乐而失去了主要目标,空叹一辈子了无所成,仰望那些大家风云在天,也只有叹息的份。

寡欲是集中心力的方便法门,是把天生的智能发挥到极点的手段、途径。成功的人士总说,我跟别人没什么不同,只是付出得更多而已。此处所言“付出得更多”,其实是“付出得更少”的意思啊,他的欲念专一,从不渴望身外更多的所谓快乐舒适,他怎么会所得不多呢?上天是垂青那些欲望少的人的,并使他们成为人中之龙。在这里比较法很管用,即和过去比、和自己比,而不要和高于自己,强于自己的他人比。比方你总觉得你的收获不如付出多,那你就应该和付出比你更多,获得比你还少的人比,这样你心里就服了。当自己的学业经历多年长进不大时,你应该想想从前的你还没有现在这么有知识,进步不大毕竟有了进步。“知足者常乐”多数情况不是指物质条件的获得,物欲的满足,不要无限制的地追求那些不现实的,得不到的东西。正像卢梭所说的那样:“人啊,把你的生活限制于你的能力,你就不会再痛苦了。”一切理想都植根于现实这块肥沃的土壤中。人不可物欲太强烈,有了星星,还想要月亮;有了月亮还想要太阳,乃至于恨不得把整个宇宙都抱在怀里。不知足就必然贪心,人一贪心就容易生出许多恶行,不顾廉耻,甚至违法乱纪,贪污受贿,巧取豪夺,最终不但挖了社会墙角,损害他人,也害了自己。

孟子道:“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寡欲,虽有不存焉寡矣。”佛典《大智渡论》中也说:“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济。五欲无益,如狗咬炬。五欲增争,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均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面对难填的欲壑,我们应尽量享受已有的。这样的生活是真实的,富有质感的,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太阳都是常新的。

欲望的不满足,是一种自我放逐,欲望会带来更多更大的欲望。如果我们为欲望所左右,为欲望的不能满足而受煎熬,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滋味?

同类推荐
  • 幸福的秘密:全球精英女性的21堂幸福修炼课

    幸福的秘密:全球精英女性的21堂幸福修炼课

    这是一本让你破解幸福之谜,脱胎换骨地改变,助你获得爱与幸福的回报的书。全球顶尖心灵作家索菲娅女士告诉你,曾经她也和你一样痛苦、失败、纠结。也许今天,你还在忙忙碌碌中寻觅幸福的踪迹,而她却彻底抛弃旧我,重获爱情、亲情、友情,并创立了成功的事业。 普通女性和精英女性的区别就在于理解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幸福的秘密:全球精英女性的21堂幸福修炼课》诞生的意义就是让你了解幸福的本质,帮助你提高获得幸福的能力。本书内容均来自索菲娅女士修炼前后的真实个人经历和她在帮助那些受抑郁折磨的都市女性修炼中遇到的故事,以及从这些经历中悟到的人生经验。
  • 做强小公司胜于做大大公司

    做强小公司胜于做大大公司

    本书结合当前我国公司发展的实际和现状,提出了“做强胜于做大”的经营理念,有针对性地指出经营公司应考虑如何进行精细化管理,如何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如何才能把公司做强、做久,而不是一味地做大,给读者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 我创业我成功

    我创业我成功

    本书将与您一起讨论这样几个问题: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怎样寻找创业突破口,如何制订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怎样筹集创业必备的资金,以及如何打造一支稳定高效的创业团队,如何进行市场营销?如何做好财务管理等等。
  •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成功之道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成功之道

    每个人都向往成功,渴望成功,然而成功的道路铺满了荆棘,我们时常见到无数前行者乘兴而去,失败而归。并不是他们走错了方向,而是他们没有拿到成功的法宝。其实成功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的诀窍,取得成功不仅依靠我们自身的才智,更需要掌握一些成功的技巧。本书将为青少年开启成功的厦门,引领青少年走上成功大道。
  • 一分钟和陌生人交朋友

    一分钟和陌生人交朋友

    本书讲解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共分为13章内容,包括:心理自备、主动搭讪、继续沟通、结束交谈、印象装饰、投其所好等。
热门推荐
  • 人事如昨: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事如昨:郑振铎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绝世茶馆

    绝世茶馆

    路小凤毕业于XX大学,一所野鸡大学,俗话说毕业如失业,更何况是这种野鸡大学,毕业后路小凤屡投简历,却没有一家公司愿意要,最后托家里关系终于找到一份工作,却没想到一天夜里一颗星星砸落,当她醒来时却发现自己竟然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 次元大主宰

    次元大主宰

    emmm,新书~《恐怖地狱求生手册》欢迎大家来看,目前已签约更新稳定~这本作为试水书目前停放。主要是太冷门了
  • 大神太腹黑:狩猎呆萌妻

    大神太腹黑:狩猎呆萌妻

    妈呀,一觉醒来,尼玛,老天坑爹呢,她她她她她,竟然狗血的。。。。没错,她她她竟然狗血的穿越了。。。。没这么坑的吧!穿越倒没什么,可竟然穿越成了。。。。。还勾搭上了当朝呼风唤雨的皇帝,那对人从不露微笑的皇上竟然笑了。。。醉了醉了
  • 玉龙吟啸

    玉龙吟啸

    少年通过自己的努力闯荡天下,拥有美人的故事。
  • 巫墓至尊

    巫墓至尊

    都市中的青年吴渊,一次意外的事故大难不死,进入了远古时期的众神墓地中,获得无数巫族大神神通绝技。从此走上了一段叱咤风云,纵横修真界,霸绝天地的至尊之路。
  • 六道玄神

    六道玄神

    破灵为尊,凝魂聚灵,造物合元,化祖为神,傲视天地!
  • 温柔达令追逃妻

    温柔达令追逃妻

    他,温柔,帅气。她,美丽,优雅。一场邂逅,他们一见钟情。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一场车祸她疼爱的妹妹成了植物人,而她又被告知妹妹曾经怀过他的孩子。难道真是人不可貌相吗?为了给妹妹讨回公道,她毅然与他步入婚姻殿堂,只想要寻一个真相。她故作任性,撒泼耍赖,与别人上演一场红杏出墙戏码。而他对她,体贴包容,耐心哄慰,披铠甲力战情敌。商场上的他更是运筹帷幄,小窝里却与她温柔旖旎。她躲,他追,展开了捍卫爱情的温柔角力。当一切水落石出,她又将何去何从?那颗单纯的心还是否能再守住?【场景一】“璨,对不起!”“傻瓜,说什么呢?”“璨,我爱你!”“吱……”一阵紧急刹车的声音,这个不解风情的杨敏,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说这句话,难道是要再出一场车祸?“咚咚咚!”有人开始敲车窗玻璃,嘴里还咒骂到,“你特么怎么开车的?想死啊?”崔佑璨摇下了车玻璃,连说了好几个“对不起”,对方才骂骂咧咧的回到车里发动车子离开了。“对不起,我好像说错话了。”杨敏愧疚的低下头向崔佑璨道着歉。崔佑璨拿手轻轻的挑起了杨敏的下巴,深情的目光盯着她,“不,你没有说错话,你只是选错了说话的环境而已!”【场景二】“结婚!结婚就是我们从此以后要每天生活在一起,不管做什么都在一起。”“啊?那是不是睡觉也在一起呢?”小毛再次发问。“对啊!”崔佑璨继续回答道。“可是,院长妈妈说,男生和女生是不可以睡在一起的。”好吧!崔佑璨被小毛带到坑里了。“啊!这……”PS: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将暖心进行到底。
  • 再遇你时天空依晴

    再遇你时天空依晴

    十三年前的惊鸿一瞥,顾千凝对他一见钟情。然而遇到他,或许是她一辈子的劫。她用尽全力爱他,却换不来他半点的爱。尔虞我诈的商场,他处事游刃有余。无关清欢的陪伴,她自觉心满意足。当爱已成往事,当他回到原地,他们的爱情,是否有回旋的余地?千凝万念俱灰,绝望的斩断对他所有的情。可她又如何知道,离婚不是感情的终结,而是又一轮爱恨纠葛。她说:我不爱你了。他说:我知道,这次换我来爱你。多年后,她再次回到他身边,只是为了带走孩子。男人霸道地将把女孩紧紧锁在怀里,埋在她肩窝,声音带着浓浓的依赖不舍,喃喃道,“丫头,只要你肯回来,爱情和命,我都给你。”
  • 破道灭神传

    破道灭神传

    地球上青少年一代最为出色的习武之人,吴峰,因为判官一个蛋疼的失误,导致他阳寿未尽就英年早逝,但,一段生命的结束也是另一段传奇的开始。。。。九轮大陆上风平浪静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陷阱,就像灾难来临之前的平静,本来准备完全的邪恶势力却因为吴峰的出现而彻底打乱!究竟吴峰能在这异世掀起怎样一场风暴呢?大家拭目以待吧!豪杰新书《破道灭神传》已经发布,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书号:72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