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5200000018

第18章 一、道本论

“道”是道家学说的最高和最核心的范畴,但它只有借助万物才能展现其功能特性。无形的道不能离开万物,脱离物的绝对抽象的道是不存在的,是没有任何内容、价值与意义的,因为它无法支配和规定物,因此也难以指导人们的现实行为。道既是与具体万物不同的抽象性的规定,同时又是具体事物的本质和内在根据。它具体在各个层次,表现为天道人道与治道等内容。在《淮南子》一书中,道同样是最高的和最核心的范畴,道的内涵既有作为本体的义理之道,又有作为能够产生有形万物的可能性或种子的本原内涵,再一是作为处世治世之道,它是本体之道的衍伸与运用。《淮南子》的“道”的这种层次性体现了对早期道家的内在继承。

《淮南子》中的本体之“道”具有多重的内涵。首先,它从多种角度展开了对道本体性质的揭示。宇宙中不仅有有形的物质,还有无形的物质与存在,如“气”,以及浩瀚无边的空间,而道是万物存在的本根,是一种根本性的实存。因此道是存在世界的最高实体,实存是自在的和知识性与非知识性的认识和体悟对象,是存在自身的一种呈现。道具有无限的创生能力,具体事物的变化无损于道的整体性,且它们的任何变化都是由道决定的。《淮南子》首先论述了道的基本特征: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宇宙而章三光。甚淖而?,甚纤而微。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是故能天运地滞,转轮而无废,水流而不止,与万物终始。

道包裹天地,充盈四方、达于八极,它集万千功能属性于一身,并能转化自如,无穷无尽,是对立面统一的存在方式。道赋予了万物以各自的特性,并且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据。传说中的二皇就是因掌握了道,才能立于天地之间,与造化者同游,并能够治理天下。天从属于道,天道是道在自然界的体现,因此便具有道的某些基本属性。《淮南子》认为人之精神源于天,从天道必然之理引申出人道应然之理,只有掌握道并顺从道,则万物将自然生成变化,社会才能正常运行,整个世界才呈现出井然有序的状态。书中以比喻的方式说明得道的重要性:

夫道者,无私就也,无私去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顺之者利,逆之者凶。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得失之度,深微窈冥,难以知论,不可以辩说也。何以知其然?今夫地黄主属骨,而甘草主生肉之药也,以其属骨,责其生肉,以其生肉,论其属骨,是犹王孙绰之欲倍偏枯之药,而欲以生殊死之人,亦可谓失论矣!

道是公正无私的,对万物没有任何偏好,万物的差异都是由自性决定的,只有掌握了事物的本质,根据事物的具体性质而有针对性的行事,即顺性而为,才能达到理性的目的。若主观臆断则事与愿违。因为对于得失的微妙关系,人们很难能把握和辩解清楚,因此只能在实践中逐步获得对事物性质的认识。道表现在万物之中,就是事物的不同本质,对这种性质的认识,不是通过空谈获得的,而是在实践中得到的。只有顺道而行,才会有实际的益处。因此,道是万物存在和变化的依据。

其次,《淮南子》通过魂魄二者从有形与无形的角度展开了对道的本体特征的描述:

魄问于魂曰:“道何以为体?”曰:“以无有为体。”魄曰:“无有有形乎?”魂曰:“无有。”“何得而闻也?”魂曰:“吾直有所遇之耳。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魄曰:“吾闻得之矣!乃内视而自反也。”魂曰:“凡得道者,形不可得而见,名不可得而扬。今汝已有形名矣,何道之所能乎!”魄曰:“言者,独何为者?”“吾将反吾宗矣。”魄反顾,魂忽然不见,反而自存,亦以沦于无形矣。

道可以产生为形态各异的万物,但道本身没有具体的形体,因而不具有具体事物的特征。但万物的特性都是道赋予的,因此道是全,它包蕴了一切的可能性,才能成为万物之源。同时,道是无名的,“幽冥”是用来说明道的某些特征,但“幽冥”非道,非其他名称可以包容和取代道。只有得道者才具有道的特征,归于无形,与道同体。《淮南子》由对道的推崇提出了“太上之道”:

夫太上之道,生万物而不有,成化像而弗宰,?行喙息,?飞?动,待而后生,莫之知德,待之后死,莫之能怨。得以利者不能誉,用而败者不能非,收聚畜积而不加富,布施禀授而不益贫,旋县而不可究,纤微而不可勤,累之而不高,堕之而不下,益之而不众,损之而不寡,斫之而不薄,杀之而不残,凿之而不深,填之而不浅。忽兮避?兮,不可为象兮;?兮忽兮,用不屈兮。幽兮冥兮,应无形兮;遂兮洞兮,不虚动兮;与刚柔卷舒兮,与阴阳俯仰兮。

“太上”即至上、最上等。《淮南子》用“太上”界定“道”更加突出了道的非物性和至上性。道“至高无上”,以“无有为体”,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且能量无限,对待万物总是恰到好处,具有利万物的功能而不依此自恃,自然拥有最高深的德性。“夫圆者,天也;方者,地也。天圆而无端,故不可得而观;地方而无垠,故莫能窥其门。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沉沉,孰知其藏。凡物有朕,唯道无朕。所以无朕者,以其无常形势也。轮转而无穷,象日月之运行,若春秋有代谢,若日月有昼夜,终而复始,明而复晦,莫能得其纪”,“古得道者,静而法天地,动而顺日月,喜怒而合四时,叫呼而比雷霆,音气不戾八风,诎伸不获五度。下至介鳞,上及毛羽,条修叶贯,万物百族,由本至末,莫不有序。”从静态来看,道如同天地一般,因其形状广大,非一般人所能窥其全貌;从动态角度考察,道运行不止,循环不息,无固定具体可见之行迹,因而常人难于把握它的轨迹。只有得道者才能效法自然,其动静、喜怒都能合乎自然的运行秩序,万物的存在都是有序的,不论是物物之间或是物自身都是如此,而万物之序是由道决定的,因此道即自然,序即自然。“所谓道者,体圆而法方,背阴而抱阳,左柔而右刚,履幽而戴明,变化无常,得一之原,以应无方,是谓神明。夫圆者,天也;方者,地也。天圆而无端,故不可得而观;地方而无垠,故莫能窥其门。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沉沉,孰知其藏!凡物有朕,唯道无朕。所以无朕者,以其无常形势也”,从对道的形体、方位、行动等多方来看,道兼有对立属性的全部内容,且游刃有余、变化无常而不相悖。只有掌握道,才能应对自如。道包含天地,天地无限的功能和特性是道赋予的,同时部分地体现道的某些特征,因此对道更难以窥其全貌。人类的思维很难用语言全面地表述道,只能用“无常”一词来概括。道的这些特征不只是体现在自然界中,在人类社会之中也体现着。“故圣人之道,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太刚则折,太柔则卷,圣人正在刚柔之间,乃得道之本”,道在圣人之身就表现为集对立的品性为一体,注重刚柔相济的适度原则,因此,只有将对立面把握得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时则能应付各种困境,这才是得道之本。

其次,以水喻道――“与万物始终是谓至德”。《老子》多以母喻道,道为万物之母,强调道的创生能力以及对万物生命的本根性。提出“贵食母”、“得其母”、“守其母”,实际是要贵道、得道和守道。老子对水非常尊崇,认为水虽柔弱卑下,却滋养万物,是万物生命的重要源泉。老子重视水,还因为水具有道的某些品格,因此先秦道家善于以水喻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赋予水以道德的属性。老子由水的自然特性引出治理社会如同水一样,善居下才能聚众,“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居下是一种超凡的品质,居下则能为王。老子多从直观表面的水的特征如柔弱、不争、善居下等说明道的品性。水善居下,居于最低洼最污秽之处,却没有改变水的任何性质,并且水善育万物,是物质世界中最具灵动性的物质,是一动静的结合体。《论语?雍也》有“智者乐水”一语,聪明人喜欢富于变动不息的水,并在此变化中寻找到了生命的快乐。“柔”是儒道共同重视的一个内容,是生命存在的象征。“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说文》:“儒,柔也”。这些对塑造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谦谦君子的形象有很深的影响。《淮南子》继承早期道家以水明道的方法,从更多方面地详尽地阐明道的特征。老子提出的“弱者道之用”,且用舌胜齿以明此道。而《淮南子》中有一段对柔弱之“水”进行了集中的描述:

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修极于无穷,远沦于无涯,息耗减益,通于不訾,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无好憎,泽及?蛲而不求报,富赡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费,行而不可得穷极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击之无创,刺之不伤,斩之不断,焚之不然,淖溺流遁,错缪相纷而不可靡散。利贯金石,强济天下,动溶无形之域,而翱翔忽区之上,?回川谷之间,而滔腾大荒之野,有余不足,与天地取与,授万物而无所前后,是故无所私而无所公,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无所左而无所右,蟠委错?,与万物始终,是谓至德。夫水所以能成其至德于天下者,以其淖溺润滑也。故老聃之言曰:“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出于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音者,声之大宗也。其子为光,其孙为水。皆生于无形乎!夫光可见而不可握,水可循而不可毁。故有像之类,莫尊于水。

水虽是具体的物,但又与众不同,它超出于一般事物的特征,与前面对道的特征与功能的描述有许多相近之处,具有了与道许多相似的功能。水无处不在,滋养着人间万物,万物的产生还依赖于它。其柔弱无固定的形态则使其无所损反而成就了其自身的存在。《淮南子》从更广阔的背景下论述水,水虽无形但功能无限,与万物共始终,由此赋予了水以“至德”的最高品性,几乎可与道等量齐观。从某种角度来说,《淮南子》是借助水以说明道,由水的品性可见道的特征。水无形却是有像可见的,外界的任何作用都无损其自身的性质,因此人只可因循水,若违背这一原则,受损的则是人自身。人们对于道,也应采取因循的原则。由“莫柔弱于水”到“莫尊于水”得出柔则为尊的道家观念,从而将老子的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和深刻化。

最后是“太一”即道。“太一”除指天神外,还具有“道”的内涵。关尹老聃创立的道家学说是“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此“太一”就是指道家最高范畴的道。《吕氏春秋》中就使用了“太一”的这一含义,“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而《淮南子》中则充分地运用“太一”以说明道的内涵。“《原道》者,卢牟六合,混沌万物,象太一之容,测窈冥之深,以翔虚无之轸。托小以苞大,守约以治广,使人知先后之祸福,动静之利害”,“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同出于一,所为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稽古太初,人生于无,形于有,有形而制于物。能反其所生,若未有形,谓之真人。真人者,未始分于太一者也。”太一产生万物,万物虽不同,皆是有形具体的事物,万物间的特性使事物相隔不通,因此万物莫能与物之宗相比。生死是万物存在的不同形态,物物者不是独存的,而是遍在万物之中。且人的生命是由无到有的,是具体有形的,则这种有形之物就会受到物的各种限制,如生死之大限。而真人则能超越生死,返还于生之本,如同没有形体,超越有限,从始至终与太一同体不分,即与道合一。因此,太一即道。“帝者体太一,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秉太一者,牢笼天地,弹压山川,含吐阴阳,伸曳四时,纪纲八极,经纬六合,覆露照导,普汜无私,?飞?动,莫不仰德而生……是故体太一者,明于天地之情,通于道德之伦,聪明耀于日月,精神通于万物,动静调于阴阳,喜怒和于四时,德泽施于方外,名声传于后世”,为帝者掌握了太一,就可控制自然,体会了太一的内涵,就不仅能明了自然万物之情,且能通达社会的伦理道德。其一举一动甚至喜怒哀乐都适度有节,与自然之运动变化相协调。因此“太一”是宇宙中最高的本体,是行事的最高依据和法则,把握了“太一”,既能超越万物的局限而又不违背万物运行的规律,这样才能最完善地控制自然、治理社会。《淮南子》的“太一”之道与神话有内在的联系,道的无所不能的功能与神人的某些特征有相似性。将神性之太一进行了哲学的改造,充实和深化了道的内涵与功能。

《淮南子》对道的本体特征和功能进行多方面的描述,用“太一”、“水”、“至上”等多方说明,更深入地揭示了道的深刻而又独特的内涵。道是至上的却又遍在万物之中,这就需要进一步需要说明道是如何生化万物的。

同类推荐
  • 云上的日子

    云上的日子

    本书分浮生、物语、风情、流光、玄谈五部分,阐述了禅宗智慧。禅在路上,有得而心安,活在当下,云上的日子。
  • 读禅学领导

    读禅学领导

    在王帅专著的《读禅学领导》当中,并没有深奥的理论,也没有晦涩难懂的言语。《读禅学领导》这本书从一个个经典的禅学小故事入手,辅以简单通俗、耐人寻味的话语,并且结合了现代的领导方式和领导理念,从多个角度入手,给予现代领导者一首静心曲,让我们在迷失的道路上,追寻着这首美乐,找到成功的方向,体会人生的真谛。愿每一位现代领导者都能够从一个个经典的禅学故事,一句句开悟心灵的话语当中,体会到禅学中的领导精髓,而且运用到实际的领导工作中去,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平静、愉悦、幸福,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宁静与思想上的升华。
  •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他从来都是一个面对世人冷遇及逆境仍能保持意志力强大、内心坚毅的人,而对于身后的声誉他也是充满信心的:“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20世纪的序幕刚刚拉开,尼采在受尽精神疾病折磨后溘然长逝。然而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不久之后,尼采的思想逐渐被发掘并得到重视。
  • 韩非子(传世名著百部第23卷)

    韩非子(传世名著百部第23卷)

    《韩非子》是我国法家思想的著名代表韩非的著作。它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既包括韩非倡导的维护东方专制制度的法、术、势的理论,又包括一些非常经世致用的主张,如农战结合、法治、选贤用人等等。这些丰富的思想和内容使《韩非子》一书在我国历史上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于18世纪中叶流传到日本,在文化和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热门推荐
  • 明通鉴

    明通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里王城

    十里王城

    “在这个世界中,王的绝对能力领域有一座城池那么大,在其领域中,王的力量是绝对的,是无法抗衡的。”“当然,除了那个人。。。。。。”
  • 快乐走过青春期

    快乐走过青春期

    本书依据青春期少年成长的规律,针对许许多多困惑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问题,深入地剖析产生的原因,循循善诱,通过具体事例提出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帮助广大青少年解除困惑的方法。
  • 商人系统

    商人系统

    对外吹牛版:商者无奸不商,无利不贪,商者把握人心预测时机,奸商玩弄人心创造时机,卡点卡货为利而生,天生无神论不信神佛,只信利字。普通版:从我出生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最伟大的奸商,无人能超越,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系统别吹了,还不是为了自己小命。
  • 婚然天成

    婚然天成

    穆天然遭男友劈腿了,赌气之下嫁人了,反正天下乌鸦一般黑,嫁谁不是嫁?司空绝感觉自己年纪到了,是时候成家了反正天下女人都一样,娶谁不是娶?一句话:闪婚捡到极品老公。
  • 訾家庶女

    訾家庶女

    訾家庶女内容简介她是訾家庶女之女,虽是庶女,父亲与大娘都对她十分疼爱,原本她应该有一个十分幸福的童年。可不如意的是她的生身之母,訾家的二夫人,却对她非打即骂,自小没给她半点母亲的温暖。片段一“贱丫头,你是不是想你妹妹死,你妹妹才这么小,你竟然不看好她,让她去爬树,还摔下来了。你这贱丫头,我打死你!”随着话音,一名穿着华丽的拿着棍子狠狠的击打跪在地上的女孩。女孩看上去约十一二岁的年纪,被打的紧紧抿着双唇,却半点不肯服软。“够了,青烟,别打了,你要打死姝儿吗?她可是你亲生女儿!”另一名贵妇夺下她手中的棍棒。片段二“啪!”一记耳光重重落在訾姝的脸上。訾姝登时被打倒在地,顿时粉嫩的双颊多了五道血痕。她缓缓站起身,唇角微微勾起你一抹冷笑,回头望着打她的女子,不带一丝情感道:“你是我亲娘吗?亲娘会将自己的女儿推入火坑吗?”女子听后还想再打,却被訾姝拦住,:“二夫人,你如果再打,别怪我翻脸不认人!”说完便扬长而去!原本入宫与她无缘,因为东旭国的后妃只有官居四品以上官员嫡出之女,她父亲虽然官拜从二品刑部侍郎,她是庶出之女,却不需要她入宫。一入宫门你深似海,她自是不愿去的,可她的亲生母亲,却硬逼着自己顶替嫡出姐姐的名字去那虎狼的后宫,这是为何?本文虐,女主腹黑,绝非善类,本文慢热,希望各位亲可以喜欢。鹿不会写简介,不好意思,亲们凑合着看吧。
  • 下雪了你还记得我吗

    下雪了你还记得我吗

    一段没有交集的恋爱,将两个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青春绑在了一起,可是这段青春爱情原来是场预谋,一个可笑的玩笑,却让女孩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一场骗局换来女孩一生的幸福!最后女孩只能背井离乡远走他乡,寻求一份心灵的清净。可笑的初恋!可笑的那段无知!谁有为青春买单?
  • 异界现实

    异界现实

    以我在学校中人事物来写,人名改了许多,科幻瞎搞,尴尬关于异能的的风波,主角之一朱雨,因为好奇引起了一切,只是因为好玩,而狗血。
  • 如何开店赚钱

    如何开店赚钱

    本书在理财、法律、茶道、花草、象棋围棋、开店收藏、饮食保健等方面全方位的展示了一个高品位而又幽雅情调的生活图画,全书衔接着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不同点出发,由线到面逐渐深入,引导读者在现代化的气息下,走进一个既温馨、舒适而又新潮的生活氛围。
  • 邪帝坏宠:霸气贪财妃

    邪帝坏宠:霸气贪财妃

    『暹罗猫.club』“站住!快交出你戒指里的钱!不然...呵呵”林筱奸诈地笑了笑“...好好好,都给你。”陌修祈很是自觉的交出了戒指唉,看着面前这一尘不变的打劫方式,路人表示很幸苦啊!对于陌修祈来说这根本就无所谓好吗?天大地大老婆最大!但对此林筱却表示很无奈,因为她本该可以好好的当一名路人甲的,可就是因为自己手贱救了这个受了伤的男子,于是乎她的生活开始由路人甲慢慢走向了女主……“苍天啊大地啊!快派人收了这个妖孽吧!”“NoNoNo,这个妖孽只有你能收的了!”可爱的上帝爷爷摸摸林筱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