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4500000077

第77章 人生:单纯的基调与多彩的涂抹——记新抚钢厂工会副主席易世良

易世良,新抚钢厂的工会副主席。

一位管理着一万四千多名工会会员的副主席。

一位在业余时间里喜好读武侠小说的副主席。

一位身兼抚顺市文联、集邮、象棋、武术、舞协等多种文化协会常务理事的副主席。

一位精心保管着他的论文获奖证书,津津乐道他组织的钓鱼、桥牌、集邮、风筝比赛成绩的工会副主席。

……

看来,易世良是一位生活很有调节,比较讲究生活质量具有文化色彩的人,将他收进《工运风流》这部书中,足可以“风流”的篇章增添另一重色彩。

生活的道路常常是莫测的,时光永远不再倒转,假使重新开始生活的话,每个人都会依据自己已有的阅历,大半生积累的经验教训做出许多不曾经有过的选择和决定,会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生活道路,从事一种今天的现实眼光看来不易想像的职业,只是我们受了这么多年的唯物主义教育,早已明了不会再有来世了。于是,人生便常能口味出几丝遗憾,几许悔意,几番感慨,几缕或浓或淡的忧伤。

易世良有遗憾感慨吗?他今年五十有七,从事工会工作近三十年,现在正值事业的鼎盛时期,一脸的皱纹斧凿般刻下他半个世纪的风霜雪月,爽快的言谈又表明他接近暮年时性格的豁达。也许,这位接连几年被省、市评为“先进职工之家”、“模范职工之家”、和“先进工会”的优秀工会领导者已为事业的充实感、荣誉感、和繁杂的工作所淹没,为追求开拓的新目标牢牢吸引。只是我的思绪为他的一些陆陆续续的人生回忆所滞留,似乎能从中理出些什么。有一点很明显,在易世良多年从事的工会工作中较鲜明地烙有他人性性格色彩的印记,在他的工作特点、工作风格的形成中会依稀辨出他人生的际遇。

易世良是1933年生辰,童年时代家境如何,我们没有唠及,只知道他有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政治运动中被认为是有历史问题的父亲,这类家庭政治问题,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中国人大都不陌生。它像一团阴云罩住了易世良对个人前途的幻想和透视,像有形无形的绳索束缚住了他。易世良深深领教了这一切,就像空气中的某种有害物质,你看不见抓不着,可处处感觉到它的存在,感觉到它对你心脾的伤害。直到今天,易世良谈起他的家庭包袱也不禁感慨几分,它使易世良在沉沉浮浮的人生途中几遭改变,得乎失乎,有谁说得清啊!

易世良想作生活的主宰,这从他五十年代参加工作起就不断地渴慕充实自己、有所作为这一点就可以得到印证。初中没毕业,他就离开家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那时的易世良同全国人民一样,为一个兴盛、充满朝气的共和国的诞生由衷喜悦,对个人前途的憧憬融入到整个国家的百废俱兴、热火朝天的建设事业中。在一个繁荣的时代,肯定建功立业的人生追求是时代大主调的基本音符,何况正是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响彻云霄之际,易世良就是怀着学做英雄人物的向往,来到了部队这座革命大熔炉。他读过一些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文学名著,像《青年近卫军》等,最熟的当然是那部影响了无数青年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易世良毫不掩饰这些书籍对他选择从戎道路起了重大作用,很快易世良报名参加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这场战争虽然未有机遇成就他作为英雄人物的向往,但总算是让他按照自己崇拜的革命英雄做了同样的道路选择。

易世良很快意识到,在和平建设的环境中,人是需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成就人生的,这与战争年代先进青年的献身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从1952年起,他开始自学,政治读物是相当重要的内容,易世良是从学习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起步的,很快,他进一步读了斯大林的《论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又开始啃大部头的马列专著。易世良回忆,有一位教历史的老师对他影响很大,这位老师曾问过易世良:你和全国人民一样喊“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你理解为什么要喊“共产党万岁”吗?这牵扯深奥理论问题的提问,一下子使易世良卡了壳,陷入沉思。那位老师给易世良推荐了一本书,就是今天的自学青年已淡忘的《共产党宣言》,一部全世界无产者的“圣经”,它以精练有力而优美的语言宣告了一个阶级的觉醒,一个人类新纪元的诞生。易世良一头扎进这部书里,读啊读,生吞活剥,感觉到很多问题他没读懂,挺深奥难解,但他硬是背下来几个章节。直到今天,他仍清楚地记得《共产党宣言》的前言和结语。采访那天,易世良情不自禁为了背诵起其中的一段,我似乎想像出了三十多年前易世良的风采,与我面前的头发有些蓬乱,黑白混杂,套一件中山制服式的呢上衣,声音略显沙哑混浊的易世良渐渐叠成了一个模糊的无法完全重合的影像。

这部书对易世良的人生影响究竟有多大,不好断言,但易世良要求加入党组织的追求几十年不变,尽管这一愿望拖至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1980年才得以实现。而且直到今天,易世良仍然非常推崇这本书,还将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改造我们的学习》作为圭臬(在同我谈他进一步的工作设想时还提及过)。这些源远流长的思想成为易世良在新时期工会工作中,发展职工文化的总体设想中的重要指导,将工会建成共产主义的大学校的工作宗旨与他个人多年形成的政治信念很自然地水乳交融了。易世良至今保存着好几万字的读书笔记,他特意拿给我看,我随意翻一翻,字迹挺工整,记的是学习马克思《共产党宣言》、《(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等内容,虽然这本学习笔记中转述的部分要大大多于他个人的理解,但那个时期人们的政治执着、自觉和热情都与这部笔记一样,成为不可忽视抹杀埋没的一段历史。

这个时期,易世良还读了一些欧洲文学名著,他很喜欢文学,巴尔扎克、莫泊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高尔基的作品他都涉猎过。或许,这些作品常能让他的苦闷情感得以寄托吧,苦闷的情感系于他父亲的历史问题上。易世良好学习,工作努力,但在进步上,他要比那些社会关系清白的人遇到更多障碍,他的政治信仰和热情与他的现实处境常形成有些尴尬的对照。无奈,1958年,他从部队转业到了地方,来到新抚钢厂的前身——抚顺钢铁厂工作,负责工会的宣传工作。就这样,他开始成了工会工作者,这并不是他的初衷,他青年时代的内心秘密是做个教授或作家。

易世良摸索着做工会工作,这种摸索必要受到那个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种种制约。工会工作如何以独立的富有特色的内容配合党政工作和生产效益的提高,而不使它流于琐细枝节,单纯成为一个“福利俱乐部”,或者只是各项政治运动的简单传声筒和批判工具?易世良不可能改变这种格局,但他好学的特性使他尽力在工会宣传工作中发挥知识的作用,政治常识、历史常识、文学常识,尽管他没有自觉意识到这些知识在改变某些假大空的宣传中会起些积极的作用。也许,正是这个时期,他已经萌动了开展职工文化活动的最初设想,虽然与八十年代他开展的职工思想文化建设的大构想、大策略、大目标相去甚远。

易世良的事业需要新时期改革开放东风的催化。这位60年代开始报考辽宁函授学院学习,已修完大学本科课程的易世良等待得已够久了。1983年,他担任了新抚钢厂的工会副主席,主管宣传教育工作。多年的基层实践知识积累使易世良踏上新岗位不久,就渐渐构筑起开展职工文化活动的设想。这个设想来自于基层的实际情况,多年极左思潮的泛滥,我们的思想文化建设成了空洞教条的左倾辞令的堆积,非此即彼的思想模式,千人一腔的大批判语气,塑造了许多刻板干瘪的自我形象。许多职工陷于吃饭、干活、睡觉三个点上,没有业余爱好、个人追求,也不习惯于接受多种多样的生活内容。人的创造力、开拓力,就在这种畸形文化氛围中磨平磨钝。这种文化心态也来自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大气候。在中国走向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民族文化、国民性格的成因一度成为有识之士研讨的课题,几千年的礼教束缚使中国国民性格中注进了许多墨守成规、怯于冒险的因素,以现代化教育的推及中,没有活力的惰性成为刻不容缓的改造对象。

当然,易世良没有一下子就深刻意识到开展职工文化活动的思想文化建设上的深远意义,但他清醒地知道,开展职工文化活动对于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开启人们的创造力所有的益处。几十年来,他背着沉重的家庭包袱机时没有沉沦,正是文化知识滋补了他的精神,安慰了他寂寞的大半生。

人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一切政治斗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和完善。提高人的素质,即提高人的思维想像力、实践创造力和道德的文明水准,总归是提高人的生存质量。这种提高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除了生产实践的重要途径外,文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开放社会的多种实践,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巨大的创造潜能。

易世良的认识由初步到深化,他的设想由简单到丰富,在实践中滚雪球一般地发展起来了。他领导的工会工作要为焕发人的创造性添一把烈柴,他要摸索出吸引职工兴趣的活动方式,在一种真正宽松和谐的富有文化根基的文化气氛中,培养人的尊严和信心。

易世良,这支不由己颠簸在狭小的港湾中二十多年的船儿,终于在改革东风的劲吹下,驶向了广阔无垠的大海,他要乘风破浪远航了。尽管在其后的这段航程中,他的轰轰烈烈的职工文化活动为他带来声誉,也招来贬词和误解。

易世良写了一篇《论发展职工文化》的论文,就是此篇文章使他获得不止一个奖励证书。职工文化不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它含有政治意识的、思想道德的、智慧技能的、心理素质的多方面的意蕴,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在易世良的职工文化建设内容中,主要包括:岗位成才;建立工会积极分子队伍;成立职工业余爱好者联合会;主办富有文化传统和智慧色彩的各种比赛,如风筝比赛、桥牌比赛、组织文学函授学习班……多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统统可以归结为对人的潜能的开掘,对生产力的提高和完善,易世良在一些看似玩玩乐乐的形式中,切进了培养开发人的创造力、提高人的生存质量这一毫不平庸的大目标。

如果我们抛除久已形成的以表面的政治功效看问题的偏颇,如果我们抛除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单纯以经济指标来臧否成败的片面观点,我们就要承认,职工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既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未来意义的工作,它使职工在丰富的可供选择的活动中,重新认识和发现了自我,发现了在以往日常生活中,被忽略了的某方面的才华、能力,由此产生成就一番事业的愿望,无论对于岗位成才还是岗位外的成才,都有潜移默化的益处,都有助于我们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进步。这种效力不能急功近利地判定,它毫不逊于一次劳动竞赛带给企业的经济效益。易世育就是这样理解了工会工作的重心所在,他的工作天平倾到文化教育活动的一端。易世良的偏重文化活动色彩的工会工作与他一生追求进步,崇尚知识的经历难道会没有关系吗?我在前面已经提及,易世良的工作特点和风格带有他鲜明的个人性格印记,指的就是这一点。政治信念、时代要求、个人嗜好这般吻合,造就了易世良创造性的开展工会工作的基础。易世良始终认定,他的文化色彩浓郁的工会工作并非不务正业,而是造就人、培养人的集体荣誉感,提高企业知名度,创造企业如家氛围的大事业。

每年的企业运动会都是易世良最心忙,也是职工们最兴奋的时刻,易世良领着工会一班人马,将欢乐的竞争气氛造得足足的。运动场上飞飘着五颜六色的大气球。那一时间,许多职工的眼睛里闪着晶亮激动有光泽,每一个气球都满载着易世良和职工们的共同的飞升期望。后来,易世良又领导新潮流,在企业运动会开幕的瞬间,放起夺目的大风筝和自由翱翔的鸽子,那气势,那场面,那情绪,真让每一个新抚钢厂的职工感到骄傲。市里开运动会,必要请新抚钢厂的运动队去表演一番。企业的知名度大增。

其实,由职工文化活动增加新抚钢厂知名度的途径不少。在山东潍坊举办的国际风筝比赛会上,易世良组织新抚钢厂职工与另一工厂联合代表辽宁队,制作出带音响的大风筝,硬是捧回奖杯,金榜得名。讲到这里,易世良的视线似乎穿越屋顶,直上蓝天白云,追逐着一个自由飞翔的大风筝。

易世良在新抚钢厂还搞起过全市桥牌和麻将比赛,这些过去一直被认为是达官贵人、知识阶层的消遣娱乐方式在普通职工中推及开,成为开发智力、文明娱乐的方式。新抚钢厂的厂长走到哪里,都有人向他打听邀请赛的情况,厂长怎能不感到欣悦呢!

多年开展职工文化活动的结果如何,我们来看看这组数字吧:

全厂成立自学小组216个,有3000多人参加了自学活动,占职工总数的29%,自学专业有文学、法律、机械、电气、冶炼、轧钢、党建、工运等19个科目,有476人获自学标兵、技术能手称号,有6名自学工人破格晋升助理工程师。去年抚顺市总工会推荐新抚钢厂为职工教育先进单位。

易世良组织起的职工爱好者联合会,下设钓鱼、集邮、书法、摄影、杂文、文学创作、武术、音乐、花卉等27个爱好者协会,发展会员2千多人,有万名职工被吸引。有156幅工人的美术、摄影、书法作品在全国、冶金部、省市的展览中获奖;有120多个文艺节目在全国、东北三省、辽宁、抚顺地区文艺汇演中获奖;有10余位文学爱好者的40余篇作品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钓鱼、集邮、摄影等协会也分别受到省市的表彰。

……

数字可能是抽象枯燥的,但新抚钢厂职工活动的文化氛围却是置身其中者可以真切感受到的。早就该退出历史舞台却又一直顽强盘踞在人们生活之中的“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传统生活方式在新抚钢日渐被冷落,代之以文明、健康、充满活力的生活追求。精神、智慧的进一步开发,文化意识的增强,使创造物质财富的工人阶级更为强大,成为无坚不摧的社会主义中坚力量。

易世良在工会组织中工作了数十年,只有新时期的工会工作才成就了他一番人生追求。他扎扎扎实实,一步步地实践着建设职工文化的大目标,这种对职工长远利益的维护,成为他演奏的两重曲。他还在思考,准备下一步要成立群众法律监督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具有在工人利益受到侵害之前就能发挥作用,制约各级领导滥用权力的效能。还要完善工人理论队伍的建设。

在谈到这一切时,易世良不停地抽着烟,不是什么名牌的云烟,更不是进口烟,而是一种用又长又宽的卷烟纸自制的特大号烟卷。一串串大大的烟圈互相追逐着飞腾上去,弥散开来,烟雾后面的易世良忽又变得清晰,忽又变得模糊。

“如果当年要我选择职业,我不会选工会工作,如果让我现在离开工会做其他工作,我不会答应。”

这是采访要结束时,易世良淡淡悠悠地说出的一句话。

看来,我最初的朦胧的感觉没有欺骗我。

生活还是公平的,在一方面失去了,在另一方面也能得到补偿,如果你真有追求的话。

易世良放风筝的爱好不会没有性格因素吧?那洋洋洒洒、飞向蓝天白云的自由落体。

(作者系辽宁省《当代工人》杂志社副总编)

同类推荐
  • 一八六七年日记

    一八六七年日记

    这是第一次用俄语出版保存下来的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日记的全文:第一本和第三本日记是U.M.波舍曼斯卡娅翻译的,她准确再现了速记原稿的内容。第二本采用的是保存于俄罗斯国立文学艺术档案馆里的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以下简称安.格.陀)本人的翻译稿。
  •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小心轻放的光阴

    小心轻放的光阴

    这是一本慰藉广大年轻学子的疗愈系散文精选书籍。书中精选唯美、治愈、感人至深的散文和故事,有如花絮般纷繁的青春思绪,有灿若繁星的友情天地,也有朦胧羞涩的初恋情怀。每一篇都能触动年轻学子们的心弦,让他们懂得小心轻放锦缎般华美的青春时光,让青春在时光中飞扬。
  • 天之魂

    天之魂

    本书包括的文章有:大漠魂、大水、温多尔·罕山上的圆石、哭润的沙坨子、古犄角、荒漠三魂、大漠的落日、空谷、沙路、狼子本无野心、一只老蝈蝈。
  • 我的眷念在远方

    我的眷念在远方

    精选了刘国学创作的十四篇散文和五十六首散文诗、抒情诗、格律诗。
热门推荐
  • 燕雀鸿鹄

    燕雀鸿鹄

    一个三部曲,第一部讲秦末发生的故事是一群英雄和草莽之间的故事,围绕主人公团体俊男美女的爱恨情仇展开一场规模宏大的史诗级战争篇章,故事的主线是探索关于人类起源和长生的秘密,第一部要讲述的就是长生的秘密。
  • 爱得多不如爱得对

    爱得多不如爱得对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方向,也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难题。中国家教学会理事、青少年教育专家、 平行教育创始人崔宇用最家常的话告诉你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什么要重视素质教育,然后从家长、学生、教师、媒体这四个角度,与这四类人群中的代表对话,三言两语,解读孩子的教育问题。
  • 我们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不应该是这样的

    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贾谊《鹏鸟赋》
  • 医女十国行

    医女十国行

    五代十国时期,无家可归的普通民女长曦被天下第一神医司徒安所救,并拜他为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踏上十国之行,见证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个故事。她行遍十国的每一个角落,她叹,每一场故事的镜花水月,她叹,每一个人物的悲欢离合。一曲长歌,硝烟徐徐起;一场相守,锦绣难难书……她看见楚国的硝烟弥漫,她看见梁七如那个女子的坚贞与伟大;她看见吴国的雪花飞扬,她看见杨怀绣那个女帝的霸气与无奈……她还会看见什么?一场十国之行即将开始,她以一个少女最为纯澈的目光去见证人世的分分合合。
  • 剑侠情缘之云月悲歌

    剑侠情缘之云月悲歌

    他不过是个躲避战乱的孤儿,历练江湖五年之际,回归师门,只为替师傅祝寿,却没想到,一个偶然的邂逅,遇到了命中无法逃避的她,是缘分的偶遇也好,是命运的必然也罢,一时的冲动,最终迎来的却是传承了千万年的纠葛,到底该何去何从?或许冥冥之中早有定数!本人已改用海棠月(创世中文网)作为最新笔名,欢迎各位小伙伴前来捧场,未完的故事也将在新笔名下继续发表,谢谢大家的支持。
  • 乱世考核

    乱世考核

    “九感神功之以太元圣体为引,颤抖的生灵回归吧”“魔骨神功之以地境圣体为引,颤抖吧!无知的生灵”“圣念力之以光之子为引,万物为我所用!神之降临!”这是一部关于体制的书!
  • 泪流下来真的明白

    泪流下来真的明白

    音乐响起,一秒落泪,那时心里太多委屈。听着早已烂熟于心的歌,看着全新的画面,还是忍不住湿了眼眶。他们的面孔被瞬间的清晰,那么耀眼,沿着轮廓都在发光。为什么离开她这么久,最想念的时候,却是在此刻。
  • 王俊凯淡之年华

    王俊凯淡之年华

    “好,王俊凯,竟然你们。。呵呵,好啊,那我就高姿态的退出,成全你们不要脸的幸福”。。。。。。。。。。。。。各位亲,在下苏小菲第一次写小说请不要见怪,可能也有写不好的地方,请大家指点指点。
  • 我的手机系统

    我的手机系统

    主角萧朝所在家族乃是上古四大修炼世家之首的萧家,自己虽为萧家大少爷却也个是无法修炼的废材,后因机遇获得了超级手机系统蜕变成修炼天才。自此主角开始了开挂的修炼和强大后宫的征途中......
  • 思考的力量(智慧生存丛书)

    思考的力量(智慧生存丛书)

    小时候,思考伴随我们长大,不再轻狂。成人时,思考教会我们成熟,立业登堂。古稀时,思考让我们领悟了生活的真谛.告别了虚无缥缈。思考的力量是无止境的,随着我们的大脑延伸到触不可及的地方。人生如若没有思想,就仅仅是堆空皮囊。思考是我们最伟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