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4500000043

第43章 漫话九九重阳诗

在我国古代视“九”为阳数,因而称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重九,将重阳作为节日的民间习俗,已经很古远了。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一等,究竟始于何朝何代何年,已无法考证。我们现在所能见到有关重阳节由来的资料是南朝吴均编撰的《续齐谐记》中的一则志怪故事;东汉时,“汝南桓景随费长房学,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各作彩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房曰:‘代之矣!’”后人就据此作为重阳节的开端。

费长房在《后汉书》中有传,谓其有驱神役鬼之能,是半人半仙的方士。尽管《续齐谐记》所记率皆神怪诞妄之说,但其中有一些小故事,如织女渡河、端午作粽祭屈原、重阳登高、三月三日曲水流觞等等传说,都是有关古代民俗的材料,值得参考。其故事虽以鬼怪虚妄之情节铺陈成文,但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等人的行为,很可能是以现实民俗为基础的。

果然如此,建安时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这段话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重阳节”始于后汉当无异议;二是九九登高饮宴,是人们赞赏“九九”即“久久”之意,剔除了荒诞不经之谈。这才是重阳节能成为一种民间习俗,而代代相传的根本原因。当然,“令家人各作彩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的影响,也是长期存在的。

《晋书·孟嘉传》载:“九月九日,温游龙山,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这段记载也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九九登高之民俗,第一次见诸于正史;二是“风吹落帽”一语,已成为后世重阳诗中的一典,唐人杜甫就有“羞将短发还吹帽”句。

随着重阳登高这一习俗的形成,产生“重阳诗”的客观条件业已成熟。晋安帝义熙五年(409年)第一首“重阳诗”问世了,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陶渊明的《己酉岁九月九日》:“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本诗是陶渊明辞泽令后归田初所作,时值暮秋,因此诗中也多是抒发感时悲秋之情怀。晋恭帝元熙元年(419)第二首“重阳诗”问世。作者虽与第一首同为一人,但此诗的意境与情趣较第一首要幽深得多。这首题为《九日闲居》的诗,前有小序,道出此诗旨趣,应一谈。“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与言。”诗序记这诗题为有菊无酒而作。《南史·陶潜传》说:“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江州刺史王宏送酒,即便就酌,醉而后归。”这无疑是重阳诗的一段佳话。原诗较长,不赘录。南朝宋武帝时(420-422),由述祖德、谢瞻写的《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同题诗各一首。其内容均为对宋武帝刘裕歌功颂德,阿谀奉承之语,无甚可取之处。但其系早期“重阳诗”,故此一提。之后南朝将归隋之前,江总有一首五绝《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心逐南云逝,身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思乡之作,直切感人。后两句堪称佳句,唐时有诗人将此化用。

从第一首重阳诗问世,到隋末的二百多年间,我们只看到了上述所列五首重阳诗。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种民间习俗,从它的出现到全民族的认同,是需要经过很多年的发展,演变和传播的。

到了唐代、随着中央集权的巩固与加强,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重阳节这天,登高,饮菊花酒,佩带茱萸,已成为普通人的时俗。更是骚人墨客登高会友衔觞赋诗、赏心悦目、以乐其志的一大雅事。因而也就留下不少以重阳节为题材的诗篇。在《全唐诗》中仅杜甫、白居易、李白等三人就有二十八首。其他如韦应物、刘长卿、岑参、高适、杜牧、刘禹锡、王维等人也均在二首以上。在这些诗篇中,传世之佳作甚多,如杜甫的《登高》一诗:“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江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困苦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日长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的漂泊,居无定所;穷困潦倒,老疾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悲壮,感人肺腑。被后人视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在唐人众多重阳诗中,还是首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千百年来最为读者所喜爱,不令凡是介绍唐诗的选本、诗话和鉴赏辞书等,无不收录此诗,而且还被选入当代中学语文课本。据说日本国小学课本中也收有此诗。“每逢佳节倍思亲”句,已成为千古格言式的佳句,妇孺皆知。这首抒情小诗,感情真切,蕴涵丰富,明白如话,人人皆解。

我们在说到唐人重阳诗时,尚有一佳作不能弃之不提。唐高宗上元二元(公元675年),洪州都督阎伯屿于九月九日重阳节时,在滕王阁上宴集宾客幕僚,年仅二十八岁的王勃适逢其会,当众写下了《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后人简称《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诗不用说了,就是《滕王阁序》既是重阳节登高之作,而又是韵文,我们将它与重阳诗一起来谈论,应该是在情在理之中。在唐代,已将重阳登高的风气传到了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地。

宋以后有关重阳节的民俗,继续沿袭和发展,以重阳为题材的诗歌,时时可见。在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竣工的“避暑山庄”庞大建筑群中,有康熙以四字题名的三十六景,其中第九景为“四面云山”。是清帝每岁重阳节登高之处。清朝皇帝每岁重阳都要登高,可见那时重阳节已成为全国各民族共同的节日。

由于诸多因素所致,古典诗词中的重阳之作,大多是抒发作者冷漠孤寂、凄楚悲凉、悲秋苦疾、离愁别绪等郁郁寡欢的情结。我们读这些作品,一方面可以获得艺术上的美感,精神上的享受;另一方面,今日的老年朋友也极易对其消沉情绪产生共鸣。在此“今又重阳”之际,还是让我们来读读毛泽东在前线马背上吟诵出的《采桑子·重阳》吧:“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和12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彭德怀率红五军来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并成立中共湘赣边区特委,湘赣边区工农兵政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为武装夺取政权,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一唯一正确的道路。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于1929年10月浴血奋战的前线,满怀革命豪情,写下了这两句诗,“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和“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即是对如诗如画的绚丽秋光的赞美、惊叹,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江山的无限情怀,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的勇气和信心。

这首词,毛泽东同志一扫千百年来重阳诗中那种消极颓废的思想情调,为重阳这种题材开拓出完全崭新的境界,开创了一代词风。作为老年人,在重阳老年节吟诵《采桑子·重阳》会给人以无尽地情思与遐想……

自从1840年以来的100多年间,各种战争不断,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哪里还顾得上什么重阳节。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社会稳定,形成了太平盛世的大好局面。现在我国将老年节定在九九重阳节这一天,其意义将是非常深远的。它不仅使具有丰厚传统文化底蕴的这一古老的民俗,焕发了青春,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而且,“九九”的谐音为“久久”,这也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祝愿老人们健康长寿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推动了包括青年人在内的全民性登山健身活动。

《抚顺老干部生活》1995年第11期

同类推荐
  • 冷眼看文坛:在学院于媒体之间

    冷眼看文坛:在学院于媒体之间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当代文坛批判的专著,部分章节已经在期刊发表过,涉及到当代热点文化现象探析、当代文学代表作家批评、当代文坛弊端批判、当代文学生产机制探讨、当代期刊观察、作家协会制度研究、网络文学批评等。
  • 天堂从不曾撤守

    天堂从不曾撤守

    本书以书信形式为主,是一本感性、励志的佳作。本书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来自天堂的信”、“代间的省思”、“开创心灵财富”、“天堂的约定”,具体包括陈长文写给身心障碍儿子文文的信,写给毕业生的信,写给四川地震灾区小女孩的信,以及写给母亲的信等。作者将自己对人生、对人事的观察与体悟,自己的人文关怀向收信人娓娓到来,动人心弦。
  • 朋友:贾平凹写人散文选

    朋友:贾平凹写人散文选

    本书分亲人篇和朋友篇两部分,收录了作者《喝酒》、《我不是个好儿子》、《相思》、《荒野地》、《哭三毛》等作品。
  • 禅定荒野

    禅定荒野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题涉及荒野对人们的意义,以及人类回归荒野的可能性。源于诗人的敏感,斯奈德对“自然”“野性”“荒野”等的不同概念进行了语源、语义上的考察,他深入美国的荒野,对当地与自然相和谐的土著文化进行了广泛的田野调查,并结合自己早期的伐木工作及禅宗学习经历探讨了现代社会如何从文化上接纳荒野的问题。
  • 中华歇后语(第二卷)

    中华歇后语(第二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热门推荐
  • 佛说斋经

    佛说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们曾遗失的时光

    我们曾遗失的时光

    直到慢慢成长,才明白了以前的时光是有多么的让人怀念,可是,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回不来了。罗智颖,我宋笙会把你加注在我身上的痛苦双倍奉还。不过倒是感谢罗智颖的到来,她让我也看到了,在我身边一些最亲近的人的丑陋面目。
  • Master and Man

    Master and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士历程

    灵士历程

    红发,蓝眸,他有着与他人同的特点,他人是发眸同色,而他则是发眸异色,这究竟是好,是坏?他的故事究竟如何,他会与哪些人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他能否成为一个强者?
  • 欲望高速

    欲望高速

    这是一部亲历式的高速公路题材小说,深度揭示高速公路建设“前腐后继”交易内幕,尖锐拷问人性良知与道德底线。他,代理公安局长,升迁在即,诱惑和陷阱却纷至沓来——职场和黑恶势力的双重倾轧,潜规则和权钱色的重重包围,黑白勾结欲置他的政治生命于死地……一身正气,如履薄冰,考察能否顺利过关?她,天姿国色,物欲里漂泊,情海中沉浮,“背叛”爱人,也被爱人“背叛”。虽香消玉殒,但情债难了……他,某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长,贪钱不择手段,贪色不择肥瘦,贪赌不择大小,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
  • 温故他以南

    温故他以南

    我们总是在很多年后才会记起那些年后的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回忆有时是折磨人的开始,时间过后又在不停对着你喧嚣。难过吗?难过的,真真实实的难过的。你是否还记得我们曾经相诺却不会想到事情的变化,往往使人痛苦。我心中曾经使之余命的爱,那个刻在心里的名字,我是否该去触碰还是封闭;当一切随之发生,多年后的我们还是会在不期而遇,即便封闭还是要触碰。你不是你,他不是他,我不是我,一切都将在。
  • 音灵乐晨

    音灵乐晨

    顶级乐灵,心爱恋人,最强师父,上苍似乎有些专宠这个少年。匆匆三年,竟不知物是人非。仇人是他的父亲,雪羽不声不响离开回到极寒之地,最疼爱他的师傅撒手人寰。呵呵,夏天皓冷笑,都说命运是一早就定好的,我却要逆天而行,看我,怎样在这个大陆上闯出一番新天地!
  • 佛说玉耶女经

    佛说玉耶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才宝贝俏老婆

    天才宝贝俏老婆

    她,一个智商两百的天才,一个做起实验来废寝忘食的科学狂人,脑袋里全都是匪夷所思的想法,什么天下男人都是靠不住的动物,只想要小孩不想要男人,一个大胆的设计,一场搞笑的乌龙,让她走错房间,阴错阳差的和那个男人有了交集,以为不会再见,哪知五年后再见他霸道的走入她的生活,她倒霉的人生从此开始,莫名其妙的枪战,及其无辜的中毒,男人果然都是惹祸的主,她要回她的实验室,管她是诺的少主,还是孩子他爹。他,当今底下交易的二王之一,诺的少主,从小就坚定信念要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母亲爱的地方,以为这一生就此无爱无恨,却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个儿子,那个天生迟钝的女人却慢慢吸引了他的注意,既然如此只能将她吃干抹净留在身边。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