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4000000025

第25章 体验推拿的基本内容

(一)体验推拿的概念

前面说过,“体验”是指人亲身的经历、实践、体会、理解、感受等。“推拿”,即按摩,是中医中的一个术语。它本是指医生用双手在病人身体上施加不同的功力、技巧来刺激某些特定的部位,以达到恢复或改善人体的机能、促使病情得到缓解或消除的一种方法。这里所说的“推拿”也是按摩之意。在传统中医的推拿按摩中,至少有二十多种具体的手法,其中一个手法为“点”法。

“体验推拿”,简单地说,就是有意识地将来访者重新置于另外的某种或几种状态中,引导其产生某些体验,并让这些体验对其心理进行按摩。如将其置于另外的某种环境、情景、角度、角色、方式、认知、态度等状态中,使之产生某些体验,并用这些切身体验来使之发生改变。也可以说,是用“体验”去“点击”症结。

体验推拿的操作性定义大致为:体验推拿是根据体验与人生紧密相关并能影响人心理活动及人格等的原理,将来访者置于另外的某种或几种状态中,使之在体验中能发生认知、情感、行为、人格等的变化,从而达到改变或成长目的的一种技术或方法。

体验推拿强调和发挥的是体验的作用,其理论基础是:体验与人生密切相关并能影响人认知、情感、行为、人格等方方面面。它要求有自然的或人为设置的另状态,并要求来访者在这些另状态中进行体验,把体验作为解决问题和促进心灵成长的手段。

(二)体验推拿的种类

体验推拿技术也是一个系统。如果按形式分,可分为:直接体验推拿、间接体验推拿;单独体验推拿、团体体验推拿;单项体验推拿、综合体验推拿等。如果按内容分,无限多样,作者常用的主要有7种,简称为“七推”。

在这7种中,每种都有其长处和不足。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灵活性和多样性,尤其要考虑这些种类的巧妙结合。不管进行什么样的体验推拿,我们都要尽量使来访者的“症结”能“通”,尽量使之能从中体验到好处、成功、自信、希望,或乐趣、轻松、满意,并能激发其动力、热情和勇气。

下面介绍的是按内容分的七推:另环境体验推拿、另情景体验推拿、另角度体验推拿、另角色体验推拿、另方式体验推拿、另认知体验推拿、另态度体验推拿。

1.另环境体验推拿

另环境体验推拿就是将来访者置于另外的某种或几种特定环境中进行体验,使之心络的某些要素发生一定的变化。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不同的环境会给人不同的体验。当一定环境发生变化后,人就可能产生新的体验。在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群人在双休日去“农家乐”玩,一到那里就开始打麻将,觉得特别开心。如果这天仍在社区的娱乐室打,就没有这种开心。同是打麻将,为什么换个地方,心情就不一样呢?这是因为环境发生了变化。

有些心理问题与一定的环境紧密相关。一个人长期压抑郁闷,原来她的工作是长期独自待在封闭的仪表房中。一位大学毕业多年的先生,突然一天用刀砍他的父母,原来他是城市“啃老族”之一,长期待在家里睡觉、看电视,百无聊赖,感到绝望。

这里所说的另环境还包含了一定的活动,不是完全单一的另外一个环境。当然,有时也可以是一个完全单一的环境。所以,另环境体验推拿有时也可以称之为另活动体验推拿。

恰当的另环境或另活动所产生的体验,能有效地“推拿”人的心理,达到某种治疗效果。

环境或活动的种类不可胜数,所以这类体验推拿的具体形式也难以计数。

如一位大学生成天无精打采,心情郁闷,情绪低落,总感觉生活没什么意思,已多次出现自杀的念头。他出身农村,家庭贫困,个子较矮,成绩一般,不爱和同学老师来往,显得很孤僻。平时除待在教室、图书馆和寝室外,他基本上不去其他地方。他听说作者当时在搞义务心理咨询,悄悄打电话来。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约定时间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步行街见面。

作者和他在街上慢慢走着。一个满头大汗的“棒棒”(重庆人对街头下苦力者的称呼)把得到的三元钱放进衣袋,然后哼了一句歌。作者马上叫大学生去和他聊聊,了解他为什么这样高兴。

在一个街头读报栏前,作者叫他去和一位饶有兴致的正在边看报边自言自语的老人谈谈,问问老人为什么对那些文章感兴趣。

在最热闹的地区,作者又叫他观察周围的建筑和环境,然后问他:“和你刚到重庆时相比,这一带有什么变化?”

到书店,作者问他对哪些书感兴趣。来到他喜欢的那类书柜前,作者又问他:“你发现近期有哪些新书?”

到网吧,作者叫他点击“心理咨询与心理战略研究”网站的“个案分析”栏目,结果他在那里惊喜地发现了作者的一组关于心理咨询问题解答的文章。

在一小摊上,作者买了“串串香”请他吃,并问他味道怎么样。

在回去的路上,作者叫他去“打望”,即注意观察和欣赏沿途的姑娘,并要求他:“只要你觉得是漂亮的,就向我暗示一下。”

最后,作者要求他回去后一定要完成给他布置的作业:写出今天上街后所见所闻的感受;想想那些人为什么活得愉快。

第二天,他打电话告诉作者,说他和作者一道去逛街后有很多很多的感受,其中感受最深的是生活中其实有许许多多的乐趣,而自己没有去感受和体会。他发现自己总是生活在教室、图书馆和寝室这样的环境中,必然使自己的生活太单调,必然使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太简单肤浅。他决心以后要常去逛街并想法去参加一些活动,要常把自己置身于另外的环境或活动中。

他有这么多的体验,应主要归功于另环境对他的影响。他原来所处的环境是三位一体,即教室、寝室和图书馆。这样的环境长久重复,就容易形成他的抑郁状态。当另环境对其产生影响后,其心理就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此后,作者又带他去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一段时间后,作者便叫他自己主动地单独地去做一些社会体验,使心理不断得到新体验的“按摩”。

两个月后,他告诉我,他和一个同学去附近的白公馆当过义务导游,和班上同学去参加过青年志愿者活动,去人才市场了解过有关求职就业的情况,现在正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附近搞家教,成天都很忙,过去那种“没意思”的感觉基本上没有了,也不像过去那样感到孤独了。更重要的是,他感到生活是非常的丰富多彩,人生有许许多多的东西都值得去追求,人的价值可以在很多方面得到体现。

该案例的前期体验推拿和后期的部分体验推拿就是另环境体验推拿或另活动体验推拿。这种体验推拿使他的情绪(抑郁、低落)、行为(成天待在教室、寝室和图书馆里)、兴趣(对学习等感到无兴趣)、态度(生活和社交消极、被动)、人际关系(不善交往)、认知(认为生活没意思)、人格(孤僻、自卑)、能力(不能参与社会)、欲望(没有什么希望和追求、有想死的念头)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变。

2.另情景体验推拿

另情景体验推拿就是将来访者置于另外的某种或几种特定情景中进行体验,使之心络的某些要素发生一定的变化。

人在不同的情景中,会有不同的体验。如一位男性似乎从来对什么都无动于衷,在单位里是有名的情感淡漠之人。但把他多次置身于激情澎湃的运动赛场或表演会后,他的表情、举止和对人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而在现场,他有时也会表现得很激动。

情景与环境或场景有些相似,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另情景体验推拿与另环境体验推拿的原理是一样的。

由于情景种类太多太多,所以另情景体验推拿的具体形式也太多太多。

如某女和她表哥产生了爱情。由于家庭的阻挠和法律的限制,双方都痛苦不堪。他们也知道近亲结婚不好,甚至知道可能有严重的后果,但他们还是坚持要结合,甚至决定不顾一切。

某女经别人介绍来咨询。作者决定在重庆大学某处和她见面,并要求她叫表哥一起来。

那天,他们如期而至。作者对他们倾心相爱的感情表示理解,对他们遭到双方家庭的反对和受到法律的限制表示同情,甚至对他们决心不顾一切的决定表示支持。

在咨询过程中,校园路上出现了一个行动艰难的残疾人。作者先叫他们仔细地观察,然后假设自己是那人会有什么感受,最后想象自己如果是这样的残疾人一生的命运将会怎样。

某女看着残疾人忽高忽低、左歪右倒艰难前行的样子,非常同情地说:“怪可怜的!太不幸了!如果我是这样的残疾人,肯定活不下去。”她表哥说:“他确实太惨了!人生对他来说,是一种折磨,是一场噩梦。如果我成为他这个样子,可能也很难活下去。”

作者说:“他可能有40多岁了,但还靠父母生活,以后父母去世,真不知该怎么办。”某女说:“他父母也够惨的了!”她表哥说:“他父母去世后,他就可能只有去街上乞讨了。”作者说:“他父母都是身体健全的健康人,父亲还是有名的教授。他还有兄妹,其中哥哥是瘫子,妹妹是哑巴。”

“真的?他们几姊妹怎么这样倒霉!”某女非常吃惊。作者说:“这一切,都要怪他们父母的双亲,因为是他们父母的双亲迫使他们父母近亲结婚的……”

他们听后,都沉默了。一会儿,某女泪如泉涌。为了不让别人看出她内心的震撼,某女说:“朱老师,我们下次再谈好吗?”

过了一个多月,某女打电话给作者,说她把那天的所见所感和表哥又进行了交流,双方都痛苦地思考了好多天,现他们已改变了原来准备不顾一切地结婚的决定,只保持兄妹关系。作者问这是为什么。她说他们如果结婚,完全有可能害人害己,这是不理智的,也是对后代和自己不负责任。

之所以把咨询地点选定在重庆大学,是因为作者知道重庆大学有这样一个家庭,且知道那位残疾人可能会经过什么地方。作者想,在那里,来访者就可能会有一次亲身的另情景体验,甚至可能去那家看看。作者想通过这种体验推拿,切实改变他们的认知,使他们再考虑怎样对待自己的问题。

从这个案例看,某女及其表哥原来在认识上是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的,应该说,在认知上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事实上,我们很多人在某些问题上都明白其道理,不存在认知上的问题,但他们就像这对表兄妹一样,就是不能正确地对待和解决其面临的问题。在这里,认知疗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就像我们很多心理咨询师在一些来访者面前受到的挑战一样:“我希望你不要给我讲那些道理,那些道理我都懂,我也会讲。”但运用体验推拿,情况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

从这个案例看,我们有些心理困扰问题不是认知问题,而是体验缺乏或不够的问题。严格地说,这对表兄妹对近亲结婚的前后认知是没有什么差别的,都知道可能有危害,但同样的认知为什么对同样的两个人前后会有两种结果?这是因为,前者的认知系未经体验的间接认知,而后者的认知却是经自己体验后而获得的直接认知。由此可见,未经体验的间接认知对人的影响是表面的、有限的,有时甚至是没多大作用的,而经体验后的直接认知对人的影响则是深刻的、无限的、巨大的。因此,我们要有效地解决来访者的某些问题,就应尽量考虑其某些体验缺乏或不够的问题。或者说,与其让他去认识什么,不如让他在某些情景中去体验什么或感受什么。

该情景体验推拿,不仅有效地改变了他们的认知,而且有效地改变了他们的欲望(二人想结合在一起)、行为(不顾家人和社会的反对)、注意(只关注二人结合)、兴趣(二人的婚姻关系)、态度(怎样对待近亲结婚和家人及社会)。

3.另角度体验推拿

另角度体验推拿就是将来访者置于另外的某个或某几个角度中进行体验,使之心络的某些要素发生一定的变化。

人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体验。换一个角度,就会有新的体验。如对某学生的行为问题,如果站在家长的角度,或老师的角度,或班上同学的角度,或教育学家的角度,或心理学家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又如一位女性总是对丈夫不满意,最后竟想离婚。当我们让她站在丈夫母亲的角度或丈夫朋友的角度或自己朋友的角度或其他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时,发现丈夫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丈夫。

一位经理在各种巨大的压力下得了“抑郁症”,服了很久的抗抑郁药也无济于事。因成天疲惫无力,大脑似乎凝固,成了“废物”,便觉得活着已无意义,决定自杀。当妻子发现他在写遗书后,哭求他为了她和女儿,千万千万不要那样。在妻子的一再哭求下,他来到了作者的心理咨询所。

他曾是学哲学的,有硕士学位。他缓缓地断断续续地对作者说:“我过去对那些文学家、艺术家的自杀很不理解……认为那是文学和艺术的悲哀……我曾为自己是学哲学的而感到骄傲,因为哲学家自杀的极少……1995年,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因患肺病在巴黎的住处跳楼自杀……我对此大惑不解,认为那是哲学界的耻辱……现在自己得了抑郁症,才明白了他们为什么会自杀……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死亡……过去无法理解这句话,现在却有很深的体会……死,其实没什么,因为你即便不自杀,到头来还是会病死或老死。”他认为,他选择死亡,不仅是自己的一种解脱,也是妻子、女儿和老人们的一种解脱,因为自己活着已完全成了整个家庭的负担。他说他原来也研究过心理学和心理咨询。这次来作者这里,并不是想进行治疗,而只是为了了却妻子和女儿的一个心愿。

面对这样一位来访者,可能讲任何道理都没用,且他也不会听。很显然,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在这里都可能会面临严峻的挑战。

作者首先采用欲望调节技术中的足欲法,对他的决定自杀表示理解,并对他的所有看法表示赞同。此后,我对他的哲学专业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我们先探讨了一个问题:哲学家为什么自杀的少?他认为主要是哲学家能看透生死,善待生死。我问他:卡缪哲学著作《西齐弗神话》中的西齐弗,明知把石头推到山顶后,石头会自动滚下山去,可他为什么还是坚持不懈地反复地拼命地要将石头推向山顶?他说,这是也对一种必然结果的哲学态度。我问他对宗教是否感兴趣。他说曾经有过兴趣,还花过不少时间去研究世界的三大宗教,但后因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放弃了。最后,我对他有一个请求:“在你离开这个世界前,能否陪我去拜访一个人?”他说可以。

第二天,他陪我去了重庆华岩寺。在华岩寺附近,有一些行乞的老、弱、病、残者。对着那些十分可怜的人,我问他:“这些人的生存条件如此差,为什么还在顽强地生存?如果从哲学的角度看,会是什么答案?从宗教的角度看,会是什么答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又会是什么答案?”因浑身疲惫无力,他有些吃力地表达了他的观点:从哲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对生的超越:生是很难,但只要还能生,就争取生下去,就像西齐弗一样,把石头推上山顶是很难,且推上去后还会滚下去,但只要还能推,就继续推下去。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角度看,这一切都是上帝或真主的旨意。从佛教的角度看,人生就是苦难,生就是存在于痛苦之中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生本能的表现。我对他具有渊博的知识表示了极大的欣赏。

因华岩寺的心月方丈不在,我就和寺内的几个信徒攀谈起来,并把来访者介绍给他们:“这位老师是哲学家,也研究过宗教。”在闲谈过程中,我问他们佛教是怎样看待自杀问题的。那些人都说不知道。我对他说:“不知心月方丈什么时候回来。现在反正没事,你能否站在几大宗教的角度,简单地给我们大家聊聊这些宗教是怎样看待自杀问题的?”他有些为难,但还是勉强答应了。可能是感到累,他讲的话并不多,但意思还是比较清楚:世界三大宗教都反对自杀。基督教认为自杀是违背了上帝的旨意;伊斯兰教认为自杀是对真主意志的背叛;佛教则认为自杀是有罪的。他讲后,我问大家:为什么人都不想死?有的说生命最宝贵,有的说死太可怕,有的说不管怎样,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肯定比死了好。

这时,他妻子打来了电话:“我一直不理解你,现在终于想通了。从今天起,我完全尊重你的任何选择。人活着确实很痛苦,确实没多大意思。人反正都要死。所以我现在也决定:选择一种平静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他什么也没说,连招呼都没给大家打,立即奔出了寺庙。

当天晚上,他打来电话:“朱老师,从明天起,我要开始到你那里进行治疗。无论怎样,我不能选择自杀。我相信我能战胜抑郁症,也相信自己能克服眼前面临的各种压力!我觉得,我太太也需要进行治疗。”

这位经理就这样开始了治疗,并最终消除了抑郁。需要说明的是,那天他妻子打来的电话,是我和他妻子商量后设计的。

这位经理放弃了自杀,但我并没有对他进行劝说,也没有对他进行说教,更没有对他的“不合理信念”或“认知曲解”进行“对峙”。我主要是做了另角度体验推拿:让他站在宗教的角度看待自杀;站在配偶的角度对待自杀;站在靠行乞顽强求生者以及那些信徒的角度去对待生命。

另角度体验推拿,使他改变了欲望(想死)、认知(死是自己、妻子、女儿等的一种解脱)、行为(准备死)、注意(关注死)、兴趣(对死的有兴趣,对生的无兴趣)、态度(对人生的、对抑郁症的)等。

4.另角色体验推拿

另角色体验推拿就是将来访者置于另外的某种或几种特定角色中进行体验,使之心络的某些要素发生一定的变化。

另角色与另角度在某些时候很相似,但从总的来看,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每个人在不同的地方或时间,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对某个人而言,他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长期扮演着某个或某几个习惯性的角色。这种习惯性的角色,就会形成其一贯的认知、行为、态度等。如果让其扮演另外的某个或几个不同的角色,就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如一位教师总是对校领导不满,且经常把这种不满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当她被任命为年级主任后,才发现当领导有很多的难处,并不是她过去想象的那样简单,因为下面有两位老师也像她以前对待校长那样来对待她。从此,她完全改变了对校领导的看法和态度,也消除了那些不切实际的愿望。

另角色体验的具体形式太多,作者常用的有:另身份角色体验推拿、另情绪或情感角色体验推拿。

(1)另身份角色体验推拿

就是将来访者置于另外的某种或几种身份角色中进行体验,使之心络的某些要素发生一定的变化。

一位先生非常喜欢他的女朋友,每天都要给她打几次电话或发很多次短信,几乎每天都有一次约会。

一个周末,女友要和一批同事去重庆南山搞活动,并要在山上住一夜。这位先生有些不愉快,因这个周末不能约会了。他想同去南山,女友说不太好,他也觉得确实不太好。他一再叮嘱女友要带上足够的的衣服,并要带一点感冒药之类。女友去南山后,他不断地打电话发短信,问她此时在哪儿,正在干什么,愉快不愉快等。晚上,又不断地打电话发短信,问她睡的地方好不好,洗漱方不方便,准备什么时候睡等。

第二天,他又不断打电话发短信,同样是问此时在干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回来等。当听女友说他们还要在山上住一夜后,他简直不能忍受了:“绝对不能再在上面待了!”而女友却说今天肯定不能回来。

傍晚时,他半信半疑地向女友家走去。快到时,他发现女友正在自家的阳台上,而女友发现他后,也很快往后退进了里屋。他非常气愤地冲进了屋,拉着女友问这是为什么,坚决要她说清楚,并怀疑女友已变心且有其他不轨行为。女友的父亲劝他冷静一点,他愤怒地吼叫道:“我不可能冷静!我绝对要她说清楚!”女友也气愤了,大声叫道:“我想自由一下!”然后愤怒地挣脱了他的手,跑到了谁也不知道的地方。

此后,他又一再地打电话发短信,但女友就是不理。于是他发疯似的到处乱找,最后失魂落魄地来到了作者的心理咨询所,疲惫而痛苦地说:“我快崩溃了!你能不能给我想想办法找到她?”

作者问:“如果今天找不到她,你将如何?”

他说:“我可能真的要疯。”

作者问:“今天如果找到了她,你又将如何?”

他说:“我肯定很生气,说不定又会打她一顿。”

“这样说,你已打过她?”

“是的,已有多次”。

“你以往打她后,有什么样的结果?”作者再问。

“有时是躲避我,有时是很久不理我。”

“如果你今天又打她,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不知道。”他痛苦地摇了摇头。

作者让他做了一些放松训练,并在深深理解同情他的基础上说:“我有办法找到你的女友,但前提是必须无条件地按我所说的去做。”他答应了。

待他完全平静后,作者叫他回家,并要他无条件地充当几天女朋友,而作者则充当几天他。

当天晚上,作者就给他打了几次电话并发了很多次短信。

第二天,作者又问他在哪儿,在干什么。他说在和一些人谈生意。中午,作者约他吃饭,他说不行,因中午要和那些谈生意的人吃饭。作者说我就是想和你吃饭,你必须答应我!他想了一下,勉强同意了。他因此答应晚上陪那些人吃饭玩乐。可到晚上时,作者说我感到很寂寞,要他几点钟在什么地方约会。他说不行,并说了充足的理由。可作者仍然坚持要约会,并不满地说:“是我们的约会重要还是和他们在一起重要!”他有些不高兴,虽同意了,但希望稍晚一点来。到时,作者不断地打电话发短信,问那些人究竟是些什么人,你们究竟在干些什么,并说我不能再等待了。到时,他来了,但与原定的时间晚了些。作者因此非常生气,并愤怒地“打”了他一下,同时还大声“吵他”一点儿不考虑我的感受。他本想和作者“约会”后再去陪一下那些生意人,因其中有两个人明天就要离开重庆了,但作者坚决不同意,并怀疑地问他:“究竟是陪他们重要还是陪我重要?你怎么就那样在乎他们?你想离开我,是真的想去陪那帮人吗?”作者坚决要他说清楚……

最后,作者说:“你充当你女朋友、我充当你有一天了,你有什么感受?”

他笑了,并摇摇头:“挺难的,确实有些让人受不了!”

作者问:“你从中想到了些什么?”

“我发现我从来都是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感受,从来没考虑她的需要和感受,我这个男人做得太差了!现在想来,她是够有忍耐力的了,也是够冤的了。你让我充当她才一天,我就觉得受不了,而她却这样忍受一年多了。唉!我怎么就这样狭隘、这样自私呢?朱老师,我现在很理解她了,也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感谢您给我上了一堂深刻的人生教育课!”

以后,他告诉作者,他向女友道了歉,并充分考虑了女友自己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还经常考虑自己的所言所行会给女友带来什么样的感受以及女友是否能接受。从那以后,女友更加喜欢他了。

在所有的体验推拿中,另角色体验推拿是最易行且最易见效的。

(2)另情绪或情感角色体验推拿

就是将来访者置于另外的某种或几种情绪或情感角色中进行体验,使之心络的某些要素发生一定的变化。

另情绪或情感角色体验推拿与另身份角色体验推拿相似,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如一位女士和公婆关系很紧张,由此和丈夫也闹得很厉害。作者没去说谁对谁错,而只假设她非常喜欢的儿子长大了,且结了婚。然后假设作者是她的儿媳妇。作者就用她现在对她公婆的方式对待她,并用她现在对她丈夫的方式对待她的儿子。这种另情感角色的体验使她一下幡然醒悟。然后作者扮演了一个贤惠媳妇的角色去对待她和她的儿子,让她体验其中的情绪和情感。这种体验后,她完全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做。

5.另方式体验推拿

另方式体验推拿就是让来访者换一种或几种方式进行体验,使之心络的某些要素发生一定的变化。

人的生存或生活方式不同,其体验就不同。只要换一种方式,就会有新的体验。

另方式体验推拿也很多很多,作者常用的主要有4种:另生活方式体验推拿、另生存方式体验推拿、另行为方式体验推拿,另习惯方式体验推拿。

(1)另生活方式体验推拿

就是换一种或几种生活方式进行体验推拿。如一位患“抑郁症”的年轻医生除工作外,没什么爱好,也不和人交往。因离婚,又没孩子,闲时就独自待在家里看书、看电视。作者在对她进行治疗时,就应用了另生活方式体验推拿。我带她去和我的朋友们一起聊天;带她去舞厅,叫朋友教她跳舞;带她去重庆朝天门市场买中国结等商品,然后到街上去卖;鼓励她学会“斗地主”……总之,完全换一种与往常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结果,她逐步开始了与人交往,并逐步开始热心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配合其他方式的治疗,几个月后,她就摆脱了抑郁。

(2)另生存方式体验推拿

就是换一种或几种生存方式进行体验推拿。如一位从不想当老师的男士在当了八年小学老师后,郁闷得要死。他总觉得这样活一辈子没意思。由于工资低,又买不起房,所以一看到那些有房有车的人,就觉得自己活得很没味儿,极端时还用手砸自己的头。他怨自己父母无权无钱,怨自己无能命苦。在情绪失控时,他竟扬言要炸毁那所学校!周围人都认为他的心理已严重变态。不想当老师,但在就业难的现实面前,他又不愿放弃这份工作。为了让这位小学老师摆脱痛苦,作者就应用了另生存体验推拿。首先满足他的愿望,在假期去一单位从事他想从事的计算机工作,然后鼓励其在一家公司兼职做医疗器械营销。作者给他讲了自己这一生从事多种职业的情况,让他假设再也不回学校了,这一辈子就干这样的计算机工作或这种营销工作又会怎样。近两个月全新的生存方式让他体验到许多许多。根据自己的性格、能力、职业熟悉情况、人际关系情况、发展前景等,他最后还是选择了继续当老师。但那以后,他不那样郁闷抱怨了,无意义感也逐渐消失了,也不那样行为反常情绪失控了,并慢慢爱上了他听说的相对稳定、相对压力小和风险小的教师职业。

(3)另行为方式体验推拿

就是换一种或几种行为方式进行体验推拿。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行为方式,但人们往往不知道。如果让其去体验另一种行为方式,就有可能让其体验到很多,从而使之发生一定的变化。如一位女编辑每天都是准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稿改稿,从不主动和周围的同事谈话。每次搞集体活动,她总是坐在一个角落里,听别人唱,看别人跳。其整个行为似乎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导致的结果是人际关系淡漠,形单影只。由于抑郁,她来到了作者的心理咨询所。作者首先肯定了她的行为模式是众多行为模式中的一种,且认为任何行为模式都有利有弊,因此,一个人应有意识地具备多种行为模式。作者让她先体验了这样一种行为模式:到办公室,首先不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而是拿起抹布抹自己的桌子,然后顺便也抹一抹旁边同事的桌子,并说:“顺便,我把这里也抹一抹。”然后不是只顾看稿改稿,而是看一下当天的报纸,并针对报纸上的新闻发表看法,同时也让同事对那些新闻发表看法,并总是表示赞同。看稿或改稿时,根据当时情况,可偶尔听听周围同事对某个稿件的意见。中午,一定和大家一起去吃饭,并对当天的伙食发表看法。每次搞活动时,虽不去唱和跳,但要和旁边的人一道对那些节目表示浓厚的兴趣,并发表这样那样的看法,决不去考虑这些看法好不好的问题。此后,作者又让她体验了另一种行为模式:每天到办公室,首先对同事的服装或发型或化妆发表看法,主题是认同或欣赏。并顺便谈谈目前有关服装、发型、化妆等方面的内容。有时,可带点好吃的东西,一到办公室就请同事品尝。有时,可一到办公室就“发布新闻”,即谈这样那样的有关消息。工作期间,不管谁说什么,都要积极给予响应。还可根据情况,随时主动找话说,还可适度地开点玩笑。快吃午饭时,要先主动提出去吃饭,并邀大家一起去。她平时的行为模式是完全独立型和完全被动型,新体验的第一种行为模式是相对半融和型、半主动型和半被动型,新体验的第二种模式是完全融和型和完全主动型。最后,她觉得新体验的第二种模式最好,但自己一时还不适应这种模式,于是决定选择新体验的第一种模式,并努力去习惯这种模式,以后再过渡到新体验的第二模式。几周后,她的人际关系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4)另习惯方式体验推拿

就是换一种或几种习惯方式进行体验推拿。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习惯方式。如果让其去体验另一种习惯方式,就有可能让其体验到很多,从而使之发生一定的变化。如一个高中生无论是站、坐、走,都总是低着头,致使后颈部出现了酸痛现象。且两手臂总是下垂紧夹身体两侧,致使两肩僵硬发痛。一说话,就总是看着指甲,同时不断地抠着指甲。一坐下,就总是弯着腰,似乎想把头埋进两腿间。这是一个非常自卑、过度自尊、有很重强迫性斜视症状的学生。在综合治疗中,作者就应用了另习惯方式体验推拿。作者先在咨询室里,让他体验另外的习惯方式:站、坐、走都习惯抬着头,决不低着头;走路时,习惯让两手臂前后摆动,决不紧夹身体两侧;说话时,去注意对方的眼睛或面部或头发或脸的两侧,决不去看和抠指甲,且争取让两手有点什么动作;坐下后,努力不弯腰,不埋头。在咨询室和回家后多次体验这种习惯方式后,作者又让他体验另外的习惯方式:走路,时而低头,时而抬头,时而两手臂前后摆动,时而不摆动,时而把两手插进裤袋,即体验一种随意大方的习惯;见人就微笑、点头,主动打招呼,甚至主动去握手,不去管低头不低头的问题,即体验一种主动随和的习惯;一说话,就把手势做起来,一坐下,就是“二郎腿”,即体验一种自信的习惯。最后,作者让他看周围人有些什么样的习惯模式,包括自己认为不好的习惯模式,且都去尝试体验一下。最后,根据自己的体验,来选择自己的习惯模式。经过这些习惯模式的体验,他明白了这些不同的习惯模式会怎样影响自己,也明白了自己应舍弃和选择什么样的习惯模式。

6.另认知体验推拿

另认知体验推拿就是让来访者换一种或几种认知进行体验,使之心络的某些要素发生一定的变化。不同的认知,会给人带来不同的体验。换一种认知,就能获得新的体验。

另认知体验推拿的形式也很多很多,作者常用的主要有2种:另观念体验推拿(过去作者曾把它称之为“选择观念疗法”)、另认知模式体验推拿。

(1)另观念体验推拿

就是把两种或多种观念列出来,让其分别用这些观念去观察、思考、评价、对待人或事,从而使之心络的某些要素发生一定的变化。如一个女大学生总喜欢支配别人,且总是认为,别人就该听她的,因此,总是把人际关系搞得很紧张。作者对她所持的观念不发表任何看法,而只是让她在与几个人的实际交往中,尝试分别用三种观念,然后看哪种观念最能搞好人际关系,以后就坚持用哪种观念。这三种观念为:我该表达我的主张,别人就该听我的;我不该表达自己的主张,别人不该听我的;我该表达自己的主张,别人听我的和不听我的都正常。几次用这三种观念分别去指导自己的人际交往后,她有了深刻的体验,并最后选择了第三种观念,很快使人际关系得到了改善。

认知疗法或合理情绪疗法把心理问题的原因归结为“认知曲解”或有“不合理信念”,并主张以解决“认知曲解”或“不合理信念”来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很片面,在实践中往往会面临种种尴尬和困难。

一是因为有些真实的理性的合理的想法或观念也能导致心灵痛苦。如一位女士生病住院已有一个多月,她希望早已下岗、成天无事的丈夫能经常去照顾她,但她丈夫却终日待在茶馆里打麻将,几乎不去看她。她由此认为丈夫太不近人情,因而非常痛苦。

二是因为某些否曲的非理性的不合理的想法或观念却能缓解或消除心灵的痛苦。如一个杀人抢劫犯被判15年刑后,他的老母亲非常痛苦。一位心理咨询师对她说:“老人家,这是上帝对您的恩赐!您儿子罪大恶极,本该判死刑,由于您善良虔诚,上帝才免了您儿子的死刑。上帝还想您的儿子重新成为一个好儿子,但考虑您儿子要改变顽固不化的本性至少要15年,所以才让法官判了15年。您要好好感谢上帝啊!”老太太完全接受了心理咨询师这歪曲的根本不合理的观念,从此怀着一颗对上帝无限感激和虔诚的心,开始了平静愉快的生活。

三是因为有些观念是难以改变甚至是无法改变的。因为对某些来访者来说,其某种想法或观念的产生是和他的人格结构或观念系统密切相关的,要想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对一些年纪大的有某种宗教信仰的人来说是如此。

对于认知问题,作者在心理咨询实践中,有两点深刻的感受:

第一点,有时不必去讲观念是否合理正确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有无数的观念,是否合理正确,有些一看就知道,有些需分析讨论后方能明白,而有些则是很难说清楚的。而一旦涉及想法或观念是否合理正确的问题,心理咨询有时就可能陷入困难的境地。我们不要以为来访者都是有自知之明的,也不要以为他们都是明理的,也不要以为他们都是讲理的,更不要以为他们是无知的,什么都能听你的,尤其不要以为自己是心理咨询师,自己的想法或观念就是合理正确的,或者高人一等的。在心理咨询实践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某些观念无法说清的问题。如有位小姐痛苦的原因是,她曾经帮助过一个人,但在她需要帮助时那人却没帮助她。其想法是,我帮助了别人,别人就该帮助我。她的这种想法,我们可以说是合理的正确的,也可以说是不合理不正确的。如果她认为自己的想法完全合理正确,而你坚持认为这想法不合理不正确,那咨询就可能会面临尴尬。

第二点,有时必须回避观念是否合理正确的问题。某些来访者由于自尊或其他原因,他们根本不愿承认他们的想法或观念是不合理或不正确的。如果你要坚持分析或讨论这些认知是否合理、正确的话,他们会不满意甚至结束咨询的。如对一位因性生活不太满意而有了婚外情的女性说,你认为性生活不太满意就该有婚外情的想法肯定是不对的,无论从法律上讲还是从道德上讲都是没道理的,这就很可能使她不满意甚至反感。

作者认为,任何想法或观念都可能导致心灵的痛苦或心灵的愉悦;对于因想法、观念而导致心灵痛苦的来访者,心理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其调整或回避那使之痛苦的想法或观念,在共同探讨中,为来访者提供或找到一系列相关的能让其愉快和心理健康的观念,让其选择,然后再让其用这些观念去进行体验。经体验后,他们往往会放弃原来的观念,自觉选择对自己有好效果的观念。应遵循这样的原则:法无定法,有效即法,即无论观念是否合理或是否有理性,只要使人痛苦,就该想法进行调整,只要使人愉快,心理健康,就该选择或接受。当然,在选择观念时也要考虑法律和道德的有关问题。总之,要解决这类来访者的问题,心理咨询师应在尊重他们的观念及其系统的情况下,去寻找另外的既适合于他们的又能让他们悦纳的想法或观念进行体验。

(2)另认知模式体验推拿

就是把两种或多种认知模式列出来,让其分别用这些认知模式去观察、思考、评价、对待人或事,从而使之心络的某些要素发生一定的变化。

认知模式很多,如看问题的有:片面—全面模式、绝对—相对模式、负性—正性模式、对立—统—模式、单角度—多角度模式、静止—变化模式、严重化—轻微化—客观化模式、扩大化—缩小化—客观化模式等;如评价人或事物的有:好—不好模式、行—不行模式、对—不对模式、可以—不可以模式等。

一位30多岁的女士一遇事情就焦虑无比。当焦虑累积到一定时候,就感觉胸和肚子都被一股股气胀着,并因此不时有嗝有屁。原来她的认知是严重化模式,即把很小的问题也看得很严重。到年终时,很想当先进,连做梦都在争取当先进。当真的被评为先进时,又很苦恼,因为她觉得当先进其实并不是件好事,而且无法保证以后每年都能当上先进。现在当了先进,如果明年或以后不能当先进,那是她不能接受的。从这点上看,她的认知呈负性模式(评上先进是坏事)、静止模式(当先进后一定要保持,不能变化)。

作者让她去反复体验正性的认知模式和变化的认知模式,即无论对什么人和事,都用积极的眼光和变化的观点去看。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的问题就在于什么都往坏处想,且总是不能接受变化。于是,她总是用积极的眼光和变化的观点去看待人与事,结果还是很苦恼。如她原来认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无论怎样都不能成功”,并为此而烦恼。现在用正性认知模式,就变成了“无论怎样都能成功”。结果发现,这是自欺欺人的,让人感到可笑的。当情况发生变化后,她由原来的不接受变成了完全接受,顺其自然。结果发现,这是不行的,因为不能顺其自然,让事情变得更糟糕。不难看出,她的认知又出现了绝对化的模式。

作者让她去反复体验相对化的认知模式,即对待任何人和事,都要看具体的情况或条件:在一定情况或条件下,梦想就是能实现或就是不能实现;在一定情况或条件下,一定要顺其自然或完全不能顺其自然。她虽是大学毕业,但去体验新的相对化认知模式感觉很困难。不过最终还是成功了。

当她深刻地体验了这几种认知模式后,明白了无论看待什么,都要善于看到负性和正性、静止性和变化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在怎样评价其领导方面,她也曾很苦恼:要肯定领导吧,可领导多次批评过自己;要否定领导吧,可别人又把先进的荣誉给了自己,还给自己发了较高的奖金。作者让她体验用多种认知模式进行评价:评价领导对自己,用“好—不好”模式;评价领导的能力和政绩,用“行—不行”模式;评价领导的为人,用“正直—不正直”或“善良—不善良”等模式。结果她发现,既不能简单肯定,也不能简单否定;自己的问题在于只知道用某种认知模式;要相对客观、准确地评价人或事,应善于用多种认知模式。

走出这些认知误区后,她感觉好轻松。她说:如果走不出那些认知误区,自己很可能要疯。

作者在心理咨询实践中看到,好多强迫性思维患者,都是因认知模式问题或观念问题所致,而要改变他们的这些认知模式或观念,运用另认知体验推拿,效果会非常明显。

7.另态度体验推拿

另态度体验推拿就是让来访者换一种或几种态度进行体验,使之心络的某些要素发生一定的变化。

不同的态度,会给人带来不同的体验。换一种态度,就能获得新的体验。

态度的种类太多,所以另态度体验推拿的具体形式就没法一一列出。作者常用的有:冷静态度体验推拿、平和态度体验推拿、理解态度体验推拿、宽容态度体验推拿、总是友好态度体验推拿、总是从零开始态度体验推拿等。

如某先生为妻子动不动就和他吵架而伤透了脑筋。在实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双方多次提出过离婚。但因为孩子,又都没离成。当妻子吵时,他曾用过两种方式应对:一是进行还击,据理力争;二是不予理睬,完全沉默。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把问题搞得更严重。作者让他先后换冷静、平和的态度去进行体验,结果他发现妻子吵得没那么厉害了,起码他自己没那么愤怒了。之后又让他换理解、宽容的态度去进行体验,结果发现与妻子不但吵不起来,而且事后还说自己是有些不对,不应该那样动不动就发火。下面是其具体进行另态度体验推拿的片断:

妻子要吃药,叫他给倒点开水。此时他正在厕所解大便,所以只好应道:“好的,你稍等等!我马上!”如果是以往,他的态度是:“你自己倒吧,我正在上厕所!”当把开水端过去时,妻子生气地说:“叫你倒点儿水怎么就这样难!药在嘴里都快把我苦死了!”他满脸堆笑:“对不起,我动作太慢了!要是早知道你要水,我就不进厕所了,更不会蹲下去了。”如果是以往,他的态度会是:“你自己吃药,就应该自己先准备好水!水没准备好,怎么就把药放进嘴里呢?”紧接着,他对妻子说:“你等一下,我马上去给你拿糖!药在嘴里含那么久,当然很苦!”妻子不但没吵,反而笑了:“我自己去拿。你解没解干净啊?没解干净会难受的哟!”用另态度体验推拿后,某先生深深体会到,夫妻之间的问题是既复杂又简单的,其中换一种态度,问题就可能避免发生或迎刃而解。

体验推拿的应用,有时一下就能见效,显得很神奇,尤其在解决一些具体的局部问题上,常常是立竿见影,但更多的还是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无论是用另环境、另情景、另角度、另角色的体验推拿,还是用另方式、另认知、另态度的体验推拿,都需要多次甚至几十次才能完全解决问题。这一点,心理咨询师必须明白,而且应让来访者明白。否则,就无法感受到体验推拿的奇特疗效和难言之妙。

(三)体验推拿的操作

体验推拿的操作,既可以说很简单,也可以说很复杂,既可以说十分容易,又可以说非常困难,关键要看心理咨询师的能力、水平、经验、知识和阅历如何。一般说来,体验推拿的操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体验推拿的主题

运用体验推拿,必须在全面了解来访者问题、把握症结、明确具体咨询目标的基础上,根据来访者人格特点、文化背景、经历特长、性别年龄等若干具体情况确定体验主题。没有体验推拿的主题,体验推拿就没有方向,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体验推拿主题的确定,一定要紧紧围绕已定的咨询目标,立足于来访者问题的改变,尤其要立足于来访者心理的真正成长。体验推拿主题的恰当或正确与否,至关重要。

一个即将毕业的高中生因种种原因离校在家已几个月。她成天在家睡觉,看电视,和父母大吵大闹,寻死觅活,甚至对父母施暴,几乎把父母逼入绝境。她总是说父母这不对那不对,这不应该那不应该。她认为自己之所以落到这个地步,完全是因父母教育不当所造成的。她说她最倒霉的是遇到了这样的父母,所以她现在最讨厌最恨的就是父母。

在咨询过程中,作者想办法让她去搞义务家教,要求她在义务家教的过程中思考和回答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这个要求,就是作者确定的“让她认识到不能一味责怪父母,而应对父母充满感激”这一体验推拿主题的反映。

义务家教结束时,她深有感触地告诉作者:“教育孩子太难太苦了,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你要求孩子这样做或那样做,完全是好心好意,但孩子总是不能理解,总是和你对着干。我和那孩子才相处一周,他就讨厌死我了。我想了很多办法,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但他就是不听,完全我行我素。最后我离开时,他竟说:‘你走吧,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了!’我才和他相处一周,就在他心中成了这个样子,要是长期相处,我真不敢想象自己会成为什么样子。”

作者问她:“我曾希望你能思考和回答‘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的问题,现在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她说:“搞义务家教后,我反而不知道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了。在这之前,我有很多想法,而且认为自己肯定能把那孩子教得很好,既让孩子高兴喜欢,又让家长惊讶佩服。现在看来,我实在是太幼稚了,太不了解教育孩子的难处了!”

从此,该生再也不责怪父母“教育不当”了,完全改善了和父母的关系,并在作者的继续帮助下,重新回到了学校。最后,她竟考上了大学!

如果作者对该生的要求不是“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而是“怎样才能理解孩子”,即改变体验推拿主题,那该生就不可能发生那样的转变,咨询目标也就不可能达到,相反,还有可能出现不良的后果。

体验推拿的主题无限多样。作者在体验推拿治疗中确定的主题就很多,如:体验生活的乐趣、体验生命的宝贵、体验职业的价值、体验人生的意义、体验自信、体验成功、体验他人的难处、体验宽容的好处、体验父母的艰辛、体验助人的快乐等等。

2.制订体验推拿的方案

在总的体验推拿中,应有一个方案。在每次具体的体验推拿中,也应有一个方案。这些方案不一定都要写出来,不一定都要制得很细,但心理咨询师心中至少要有一个基本的考虑。

方案要考虑这些基本内容:体验主题和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体验的内容是什么?去哪里体验?何时开始,何时结束?体验前应准备些什么?体验中的主要引导、指导是什么?请看作者的一个总体体验治疗力案:

关于黄某体验推拿的简要方案

A 体验主题:看别人是怎样生存的?别人生存的环境怎样?人应怎样选择和实现自己的人生?

B 达到目标:消除心慌等躯体症状和疑病以及死亡恐惧等心理症状;增强适应能力、承受能力;改变绝对化认知、负性化认知;增强自觉性、自律性等意志品质;激发和扩张要学习、要奋斗的欲望。

C 体验内容:卖报纸;发传单;家教应聘;观看一学校开展的美容美发学习培训;听成功人士、法官、警察、高僧、灾民、“棒棒军”等谈自己怎样对待病症、死亡及人生。

D 体验地点:重庆沙坪坝区小龙坎车站旁报摊、重庆石桥铺电脑城、重庆三峡广场家电市场、重庆沙坪坝区树人小学旁的“学生家教市场”、重庆沙坪坝区太阳风美容美发学校、重庆沙坪坝区体育局、重庆沙坪坝区人民法院、重庆渝中区大溪沟派出所、重庆九龙坡区华岩寺、重庆殡仪馆、地震后的四川广元市灾区、北川县灾区、青川县灾区和绵阳灾区等。

E 体验时间:2008年7月22日~2008年8月19日。

F 体验准备:联系有关接待人员;商量有关接待时间、地点和交谈内容;备足外出所需资金和必要用具及药物;学习有关常识等。

G 体验指导:针对其症因、症状及时进行迂回的引导和启迪;不断发现、肯定、总结其体验收获;指导其怎样用新的观念和行为去对待自己的现实。

3.选择体验推拿的另状态

运用体验推拿,一定要认真谨慎地选择适合于来访者的另状态。不同的体验状态对来访者的影响不同,所以体验另状态的选择对体验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下面以另环境和另情景的选择对来访者的影响为例,来说明另状态选择的重要性。

作者曾为一位“抑郁症”来访者设置了一个体验环境或情景:专门在作者的咨询所内举行了一个“朋友闲聊会”,让大家畅谈自己生活的种种乐趣。作者想让她在和这些人的随意交流中调剂心情、感受友情、分享乐趣、释放一些抑郁。这次“闲聊会”应该说是成功的,因为大家都很开心,希望作者能多搞这样的聚会。可那位“抑郁症”客人在“闲聊会”结束后对作者说,她很难过,因为她觉得自己在这次聚会上表现不理想,而且她还说她不太习惯于在这样的一些人群中进行交流。作者发现这其实是为她设置的另环境或另情景不理想。

作者也曾为这位“抑郁症”客人选择了这样一个另环境或另情景:在人流如织的重庆市沙坪圸区小龙坎车站免费擦皮鞋,让其挑战自己病态性的自尊。

她起初很紧张,甚至不愿意去。作者叫她只跟着自己,只在旁边看着作者擦鞋就行。在众多的围观人当中,她确实很紧张,几乎不敢看那些人。在作者擦鞋时,那块写着“体验生活,免费擦鞋”的牌子只好由她拿着,可她就是举不起来。当作者擦得满头大汗而说暂时休息一下时,她出乎作者意料地主动提出由她来擦。她真的蹲下身,拿起了鞋刷,并慌乱地擦起来。看得出,她确实从未擦过鞋,擦过去擦过来最后连鞋跟也没擦到。围观的人很多,有称赞的,也有说笑的。擦鞋结束后,她说:“今天收获很大,也很有意思,因为我终于战胜了自己。我发现我还是很勇敢的。我喜欢这种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看来,这样的另环境或另情景对她是适合的。事实上,这次体验推拿是她在整个抑郁治疗过程中一次根本性的转折。

在另状态的选择上,作者的体会是:同样的人,同样的体验目的,但因体验的另状态不一样,体验的效果会完全不一样。对一个来访者来说,究竟怎样的另状态才适合,这是需要研究的。

4.给予及时指导

运用体验推拿,一定要在来访者亲身的体验中及时给予具体的指导。没有指导,体验效果就很难理想,甚至有可能出现偏差。指导不及时、不具体,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事实上,不同的指导也有不同的体验效果。就体验指导而言,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有引导式和教育式。根据作者的体会,体验指导的关键是要能使之心灵触动,深深领悟。所以,作者觉得,体验有时也是一种“禅悟”。怎样给予及时指导?这也是值得研究的。

如一位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来访者按作者的要求去一家餐馆打工。由于体重过重,加上平时缺乏礼仪教育,她第一天就将别人的床坐垮了!第二天又和一个顾客疯狂地打了起来!对这些,她本人及其家人都不知该怎么办,最终的决定都是不能再在那里干下去了,同时那家餐馆也不要她在那里干了。

作者觉得这正是她体验的好机会:眼前的现实说明,社会不是家,不是像她所想象的那样,别人都很尊重她,甚至还怕她,自己想怎样就怎样;人是需要相互理解、忍让的,只想让别人来理解你、谦让你是不现实的;你在别人那里打工,就得听别人的,就得无条件地按别人的要求办,就得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又快又好地做好每一件事,否则,月薪350元就拿不到手,而且别人可随时把你赶走。作者引导她同时也教她如何克服自己的问题,如何回避别人的问题,如何向别人承认错误,如何请求别人的原谅,如何去了解别人的性格和心态,如何去和老板及所有的员工相处……这一切,对连穿袜子都是由母亲代劳的她来说,是前所未有的。经过及时的引导和指导,她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赢得了同事、顾客和老板的谅解,并继续在那里干了下去。打工结束时,长期孤僻的她和那里的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第一次体验到了什么是友倩。打工妹们依依不舍地为她送行。她送给了她们一些书,鼓励她们应多学一些知识。后来她父母说:“从那以后,她开始懂事了,成熟了,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

5.注意几个问题

(1)要注意是否对症

心理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体验推拿只适合于某些心理问题。如果将体验推拿运用于一协心理问题,很可能会事与愿违。

作者想特别强调的是:任何一种具体的技术或疗法都像是中药中的一味药,只能治疗某种或多种疾病,而不可能包治百病。体验推拿也是如此。因此,在心理咨询实践中,一定要看具体的情况,决不可将体验推拿到处套用或滥用。

(2)要注意来访者的态度

体验推拿也许特别适合某来访者,但如果来访者不愿意接受,那就不能运用该技术,否则效果也将不好。

作者曾带一位来访者(高一学生)去做社会调查。作者想通过这样的调查,让他在那个暑假期间去体验学习的重要性和挣钱的不容易,从而解决他不想学习和拼命追求高消费以及总是对父母不满的问题。为此,作者专门事先选择了体验的地方,物色了一些社会各阶层的人,还专门发给了他一个正规的“记者采访本”(作者曾当过记者)。可他因太懒、太怕苦、太要面子而在中途提出结束调查。此后,他天天待在家里,再也不来咨询了。他对他父母说:“这么热的天,我不想去做什么调查,还是坐在家里好,有空调。”他父母也同意了,也不想孩子出去吃苦。尽管这是来访者及其家长的问题,但作者还是认为,不管怎样,来访者和家长不愿体验,你就不能采用体验推拿。

(3)要注意体验推拿的负面影响

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因体验时的时间背景、环境背景、人际关系背景不同和体验者的经历、文化背景、人格类型、感受趋向不同以及体验的目的、方式等不同,我们在运用体验推拿时,会遇到我们无法想到的情况或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体验结果。比如去某工厂体验,没想到会在那里遇到一场事故。又如让一个因争名夺利失败而痛苦不堪的公务员去殡仪馆看那些曾经名利双收的人的最后归宿,目的是想让他看淡名利,但因种种原因,他却更加痛苦:“你看人家死后那么风光,有那么多人来送他。如果我死了,肯定一点儿风光都没有,也没什么人来送我。要是我这次不失败,我就没这么惨了……”

从这些可以看出,运用体验推拿,必须注意体验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可看出,体验另状态的选择和体验中的及时具体指导是十分重要的。与其他治疗的实施比较,体验推拿的实施对心理咨询师有较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心理咨询师在实施体验推拿前,要进行精心的思考与设计,而且要求心理咨询师要具备一系列的实用知识与技能,要具备生活的多种智慧,要具备较强的指导能力和引导能力。否则,就很难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体验推拿活动,就很难达到体验推拿的目的。体验推拿,对心理咨询师而言,可能每一次都是挑战。

(四)体验推拿与行为疗法的区别

行为治疗的目的是矫正行为,具体操作是脱敏、暴露、模仿、塑造等,而体验推拿的目的是通过体验来点击症结、打通症结和消解症结,即改变欲望、修正人格、改变认知、增强能力、调控情绪、矫正行为、健全意志等,从根本上改善心态。其具体操作在某些方面虽与行为治疗相似或相同,但从总体上看,则完全不同。也可这样具体地说,行为治疗是用行为来矫正行为,而体验推拿是用另状态来使之产生体验,并用体验来改善人的心态(其中也包括改善行为)。体验推拿中的“行为”,充其量也只是“体验”的某种方式。

作者运用体验推拿解决的心理问题最多,其中有些是典型的疑难杂症。所以,作者曾经把这种技术称之为“体验疗法”,并因此在第四届泛亚太地区心理学术交流会上作了专题会发言。

在作者的体验推拿治疗中,有时是用某一种体验推拿,但更多的是用综合性的体验推拿,即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同时应用了另环境、另情景、另角度、另角色、另方式、另认知、另态度等体验推拿。如一位总是自我否定、行为退缩、近乎自闭、多次自杀未遂的“抑郁症”患者在很绝望时来找作者。因为她本人就是医科大学毕业的,且是精神科专业的,现又是精神科医生,所以作者问她愿接受何种疗法的治疗。她说可能还是认知疗法好。于是我们一起分析了她有关认知的方方面面,并让她每天写下那些负性认知的内容,同时针对这些负性内容进行质疑、调整,并不断确立新的正性的认知。这样治疗了两个多月后,她虽然拥有了很多正性的认知,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弊导思维的模式,且在人格改善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效果仍然不明显。于是作者改用体验推拿,带她去很多地方体验各种各样的人生。如去律师事务所、舞厅、某些报社开展的救助活动现场、一些取名更名室、某些产品直销“传销”点等,甚至要她和作者一道去热闹的场所擦皮鞋等。有时还以作者助手的名义去参加一些公益性的咨询活动。经过近两个月的体验治疗,她终于告别了抑郁,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

体验推拿的一系列实践使作者深切地认识到:针对某些心理问题,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或方法,甚至是其他技术或方法无法替代的;体验推拿的过程就是来访者观念、情感、行为交互影响和不断变化的过程;很多的分析、解释、引导、启发,有时还比不上一次深刻的体验。当然,如果应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作者还体会到,有些来访者的心理状态本身就是长期体验某些环境、情景、角色、方式、认知、态度等的结果。如有些自卑悲观的来访者,就是因长期生活在无助或失望的现实环境中,而有些自我中心很严重的来访者,就是因长期生活在得宠或拥有权力的现实环境中。因此,体验推拿的应用,很多时候也不是像上述案例那样马上就能见效,而是需要一定过程的。

同类推荐
  • 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本书采用问答的形式,简要介绍了心脏、血管及循环系统的基本知识;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心脏瓣膜病、心肌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知识以及血管性疾病形成的影响因素;重点阐述了血管疾病的病因、症状、临床类型、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知识。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方便阅读和查询。本书适合医疗保健人员、中老年朋友,尤其是患者朋友阅读和参考。
  • 实用奇方名药

    实用奇方名药

    中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偏方、验方、秘方都是这个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的历史悠久,内容浩瀚,包含了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为炎黄子孙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偏方、验方、秘方流传于民间,它对疾病的防治作用不可忽视,有时甚至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
  • 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

    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

    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和医学道德现象的学科,它是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伦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的一门学问。
  • 中风临床检查与最佳保健方案

    中风临床检查与最佳保健方案

    本书从中风病因、临床表现、用药、运动与康复、生活起居、心理、护理、婚育、性生活等方面提供了保健基本知识。
  • 现代临床内科护理进展集萃

    现代临床内科护理进展集萃

    本书共分八个部分,详尽介绍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肾脏系统、心脏、神经系统、外科、妇产科以及儿科等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方法以及如何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指导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废材六小姐之冰山小姐

    废材六小姐之冰山小姐

    废材?丑女?紫家的废材吗?大陆皆知的废材吗?等姐灵魂封印解开,姐让你们这群天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天才。请问,丹药真的很稀有吗?可是我好像吧它给当作无用的弹珠玩了,哎,对不起!有魔兽很好吗?我有说不清的魔兽,连你手中的我也可以玩。他是妖尊,冷冰漠然,却把唯一的柔情给了她。他是神君,本是高高在上,为了她,甘愿做一个国师和学院的精英班的人。他是暗界之尊,在危险中一次次救了她。他是魔尊,杀人如麻、嗜血如命,把自己的情交到了她的身上。
  • 跨越两个世界的爱恋

    跨越两个世界的爱恋

    她,爱上了一个只当她为红颜的人他,把他当作红颜的人误以为了爱人多年之后”你怎么才来啊,我等得头发都白了……“”我等了好久好久,终于等到你了……“”我都老了,你却还是那么年轻漂亮……“”我等的太久了,有些累了,先睡一会……就一会……“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与地,而是阴阳相隔,而是你我相恋,却跨越着时空和两个世界;世界上最近的距离不是你在我身边,而是哪怕跨越着时空和两个世界,你我的爱情永不变……
  • 邪魅拽少爱上我:丫头,哪里逃!

    邪魅拽少爱上我:丫头,哪里逃!

    她,一个超级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了,可是因为考上了一所很少人能考上的学院——奇诺学院,她的一身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在这所学院里面,她认识了一个表情坏坏的——顾梓凡,还认识了温柔的——安暮宇,因为她们之间走的很近,遭到了全校女生的嫉妒。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恋上演了,女主的身份是什么?为什么在后面男主顾梓凡的妈妈会同意她们在一起?这期间到底有些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打开这本书,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 星乐皇家贵族学院

    星乐皇家贵族学院

    三张绝美的脸下藏着惊天的秘密,着样的她们会在学院引起怎样的风波
  • 网游之苍穹之光

    网游之苍穹之光

    地球,多年的长期发展,科技已经到达了顶峰,人类发现了未知的大陆,开始了解那些宇宙的古老文明。一款神秘的虚拟网游,却串连到另一个炫彩多姿的大千世界,玩家若死亡一次,那就真的死了,在这个人人只有一命的未知世界里面,我要一定活下去!
  • 穿越了傲笑天下

    穿越了傲笑天下

    她,是一位现代美少女杀手。赶上潮流穿越了,因前身是傻子任人欺负,这下该报仇了!
  • 女人的气质与修养

    女人的气质与修养

    本书描述了气质的四个方面,即有吸引力、好修养、好心态、良好形象。并指出了女人要有独立的人格,要走自己的路,这样才能保持女性的气质与修养。
  • 远心衡曲线

    远心衡曲线

    有人说,相遇太早或相见恨晚就只能像电视剧般,不是错过就是遗憾...只是她不明白,如果注定无法厮守,那为什么要注定相遇?若若微博:http://www.*****.com/?celesterr。《远心》繁体版于2011年在港台上市,想收藏的朋友,可以到若若官方淘宝去购买哦。celesterr.taobao.com
  • 万古逆天召唤师

    万古逆天召唤师

    异世五帝之子,被杀,穿越到一个有魔法的地方,经过多年的磨砺以后,拥有各种身份,兽宠,神兽都求着契约,并说:“谁敢动我身边之人,我要他付出千百倍代价!”说完,身边的召唤兽跟着他的口号.....
  • 世界夺还

    世界夺还

    我告诉过世界,我终会归来,夺回我的一切。本书又名《吾家弟弟初长成》、《是天才,也是白痴》、《带着神明回老家复仇》、《你问女主角在哪》、《那就勉为其难给你们设定个姐姐吧》、《神明和姐姐的修罗场》。PS:节奏较慢,不是德国骨科,请放心食用。十二月一日,故事轻松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