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自己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孔子伦理道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在外就像会见贵宾一般,役使民众就像承办大祭那样认真。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于别人。在官府里做事无人怨恨,在家族中办事也无人怨恨。”
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明,请相信我一定要奉行这些教导。”
孔子的回答似乎与颜回问仁的答案是两回事,其实是有联系的。这里的仁,着重于敬、恕。“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是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个人修身而言,这是对行为的一种约束;从为政治国而言,它限制了过分残暴的措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一种“克己复礼”的行为。
孔子认为弟子冉雍有帝王之器,在学生当中可以当大领袖的人物。他来回仁,孔子告诉他的仁,就是由内心修养的道,发挥到外面做人做事的用,尤其是在政治领导原则下的“待人”之用。他告诉仲弓说:“出门如见大宾”,这在仁的修养就很难了。出门到外面去,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处仁的道理:对任何一个人要恭敬,有礼貌,不能看不起任何一个人。看到任何一个人,都像看到贵宾,很有礼貌,很诚恳的,尊重任何一个人。尤其作为一个领导人,更应该如此,这是领导人的学问。当一个小小干部,马马虎虎还不要紧,当主管的则对任何一个人,即使对下面也应如此,非常尊重人家,这是很重要的修养。
为什么说这是做人处事的外用?在《大学》、《中庸》里,是教我们“慎其独也”。一个人在房间里,没有一个对象,自己都要庄重。这就是内在的修养合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道理。而现在教冉雍的是外用,所以第一句话“出门如见大宾”着重于待人处世的态度修养。
其次,是讲做事的责任感。“使民如承大祭”。这个“民”就是群众。现代而言,是指对于一般老百姓,对群众、社会的领导,为大家做事的时候,要负起责任,担负这个责任的态度,要“如承大祭”一般。古代对于祭祀是很慎重的事情,自然心里就诚敬。对于大众的事情,以这种心情,这种精神来处理。这就是仁道。
第三点则讲到居心、行事的大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事情,也替人家想想。我们普通一般人,大概都是这样:自己不愿意的,都推给人家,这是普通人的心理,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大错。不过假使我们要行“仁”道,扩充于为政之间,处人处事之际,那就不同了。你自己不愿意的,就要想到别人也不愿意。怎样使得人、事至于平和,就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过:“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个“怨”字包括两点: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别人。这是人生哲学。我们每个人,自己心中都有好多的怨,即使对别人没有怨,也会怨自己的命真不好,碰到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环境。这是对自己的怨。
人与人之间相处,同事之间相处,上司与下属之间相处,彼此之间无怨恨心,没有什么遗憾的事,这个非常难。在原则上要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愿意做的,也应替部下设想,在他也是不愿意做的。譬如一个任务交下去,要告诉他,这是很痛苦的,要抱牺牲精神的,你愿意不愿意?这是在行政之间。当然,领导部队作战时,那情形又不同,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做到了于己于人都无尤怨,就是真正的“仁行”。冉雍听了以后说,我虽然没有高度的智能,但是我会朝这方面努力。
人与人交往,惟一可以终身而行之的字,就是“恕”。恕字从如从心,别人的心跟我的心一样,或者我的心跟别人的心一样,将心比心就是恕。自己不想要的,别人也一定不想要,所以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想要的,别人也一定想要,所以便不要去与人争夺。否则,便会与人过不去,自己也一定会痛苦,甚至会影响自己正常生存的道路。从真正自私的角度出发,我们也不能己所不欲,强加于人;己所欲之,强夺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