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8800000025

第25章 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公元685—762年),女皇武则天的嫡孙。睿宗李旦的第三子,号唐玄宗,又称唐明皇。

角逐宫廷夺权登基

李隆基生于公元685年,那时正是武周天下,等待他的并不是名正言顺轻而易举可得的皇位,而是宫廷内部激荡多变的风风雨雨的磨炼。他从小就有大志,在宫中常以“陈瞒”自诩,但武氏家族根本不拿正眼瞧他。七岁那年,他例行到朝堂举行祭祀仪式,金吾将军武懿宗对他的随从大声喝斥,隆基立刻声色俱厉斥之曰:“吾家朝堂,干你何事?敢胁迫我的随从?”武则天知道了这件事后,便对他另眼相看了。第二年,李隆基被封为临淄郡王。公元7O5年,张柬之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中宗李显。这时隆基曾一度兼任潞州别驾。

武则天死后,唐中宗昏慵懦弱,大权操于妻子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之手。张柬之等功臣均遭贬谪,太子李崇俊等被杀,武三思等沉滓余孽迅速泛起。韦皇后又擢用其从兄韦温等掌握政权,纵容安乐公主卖官鬻爵,又大肆建筑寺院道观,奴役人民,朝政日非。公元71O年,中宗被妻女毒死。韦后准备效法她的婆婆武则天做历史上的第二个女皇帝。这时,武则天的第四子李旦还很有势力,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也在悄悄地积蓄力量,身边已聚积大批文臣武将。这是韦后专权的主要障碍,韦后决定将他们二人置于死地。韦后还没有来得及动手,李隆基便和姑母太平公主合谋发动政变,率羽林军万余人抢先攻入皇宫,将韦后及其党羽一网打尽。后由太平公主出面,恢复了睿宗李旦的帝位。李隆基也因此被立为太子。

睿宗也是一个昏慵的的帝王,他心甘情愿地听任太平公主的调停。太平公主恃拥戴睿宗有功,大树私人势力,左右朝政,朝中的七个宰相中,有四个是她的亲信,文武之臣,多半依附于她。她开始认为李隆基年幼,所以不以为意,后来,她看到李隆基十分英武,对自己专权十分不利,她于是把进攻的目标转向李隆基。她造舆论说,现在的太子不是长子,不应被立为太子,立了必有后忧。公元712年,睿宗让位给太子李隆基,隆基即位,即玄宗。但朝中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和重大军国行政仍由睿宗决定。这时,玄宗和太平公主间的关系极为紧张,可谓剑拔弩张,各自磨刀霍霍,暗藏杀机,双方的决斗已是利箭在弦,一触即发。

公元713年7月3日,玄宗抢先下手,率厩牧兵马杀死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数十人,依附太平公主的官员也尽数被削为民。这一年,他改国号为开元。

开元盛世

玄宗的皇位来之不易,亲政后所面临的局势也异常严峻,长期的官廷政变,削弱了中央政权的力量,吏治腐败,官吏冗滥。亲政两年后,他宣布:“官不滥升,才不虚受。”他注意任人唯贤,所用的宰相,大都成了有名的政治家。

姚崇是当时有名的贤相。入相前,他就曾向玄宗提了十项建议,大意是要皇上不要贪小功,而应广开言路,奖擢谏臣,除租税外不得接受馈赠,不能让皇亲国戚专权,勿使宦官专权等。玄宗样样依允,从而奠定了开元施政的方针,为创造“开元盛世”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当时,一些富家往往用出家做和尚的办法来逃避赋税。姚崇一次就查出一千二百多人,勒令还俗。他还禁止百官和僧尼、道士来往,抑制武、韦时发展起来的寺院地主势力。御弟薛王李业的舅父王仙童侵暴百姓,他不讲情面,请玄宗批准,依法加以惩办。

开元初,黄河南北连年发生蝗灾。蝗虫飞来如云遮日,所过之处苗草罄尽。前朝也曾遭遇蝗灾,因为捕杀不力,以致造成赤地千里,横尸遍野的惨景,以致物价飞涨,民心大乱,政局动荡不安。姚崇对此十分关注,力主诏令各郡县及时捕杀,并由官府奖励治蝗。结果,蝗灾被有效地制止了,尽管蝗灾连年,灾区也未发生大的饥荒。

宋璟是继姚崇之后为宰相,他也很注意选拔人才,官吏都能称其职。有一次吏部选人,他的远房叔父宋元超说明自己与宋璟的关系,想得到一个好差使。他获悉后,特地关照吏部,不给宋元超任何职务。

张九龄是广东人,当时岭南被看成是蛮荒之地,那边的人很难做大官,但由于他很有才能,玄宗于是让他做宰相。他建议选用人才要慎重,在吏部议论人才时,其态度极为公允。他做宰相时,已在开元后期,但每见玄宗有什么过失,总是竭力劝谏。

玄宗隆基下令重用贤相,他还十分重视刷新吏治,整顿官僚队伍,其主要内容是:

(一)裁汰冗员,精简机构。他针对武后以后官吏冗滥之弊,一举裁汰了员外官、试官、检校官几千人,大大精简了官僚机构,提高了办事效率,也节约了财政开支。

(二)恢复谏官、史官参加宰相议事的制度。唐太宗时期,皇帝与宰相议事,允许谏官与史官参加,“有失则匡正,美恶必记之。”这可以减少朝政的弊端,有它的积极作用;但是武则天参与朝政以后,许敬宗、李义府担任宰相,“政多私弊”,不敢把朝政公开,取消了谏官与史官参加朝政议事的制度。玄宗下令恢复贞观年间的制度。

(三)重视县令的选择。玄宗说:“郡县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县令是百政令的直接执行者……”玄宗有时还亲自出题考查县官,以此了解县令是否通晓治国之道。凡是考试成绩优秀的都被重用,拙劣者则被罢免。

(四)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来检查地方官的政绩,以此作为黜升的根据。规定每年1O月,委派按察使到全国各地巡省风俗,观察得失,把地方官的政绩分为五等,然后上报吏部长官详查,以减少地方官的贪赃枉法。

(五)严明赏罚。玄宗认为,有赏必有罚,赏罚分明。开元年间,他基本上贯彻了这一精神。

玄宗的改革措施,主要是依赖下级官员去贯彻执行,玄宗能注意用人,这是“开元之治”得以出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玄宗在位的前半期,不仅文治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且武功也赫然可纪。在玄宗继位以前,唐朝边防危机十分严重。公元696年,契丹奴隶主李尽忠利用民族矛盾,煽动其部众举兵反唐,攻占了营州。接着,营州都府所管辖的连昌、师、鲜等十二州也相继失守。武则天派王孝杰等组织反击,结果大败,几乎全军覆没。此后,契丹贵族更是嚣张,经常疯狂地掠夺土地,残害北方人民。

公元7O3年,突厥奴隶主贵族乌质勤攻占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镇,从此,安西道被堵死。乌质勤挥军十四万,接着,他又开始向北庭都护府进攻,并且强占了北庭西部的一些地方。这不仅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堵塞了“丝绸之路”,使唐朝的对外贸易遭到严重的威胁。

在北方地区,唐初战胜突厥,统一了大漠南北,设置单于、安北都护府,分别管辖长城内外到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此后,长城以北保持了数十年的相对安定局面,但是到了7世纪末叶,唐朝北方门户云州被突厥攻占,从此长城南已无险可守。公元683年,突厥族又攻占蔚州、定州,由于长城以北大片领土失守,唐朝于公元685年把安北都护府迁至同城,一直到开元初。

到玄宗即位时,西域的碎叶、庭州、北方的云州以北以及辽西十二州,都已被突厥、契丹奴隶主贵族占领,陇右及河北人民经常惨遭劫掠和屠杀,唐朝统一的局面被破坏了。

玄宗执政以后,为彻底解决边区问题,以巩固唐政权,维护国家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玄宗对府兵制进行了改革。高武以后,尚武风气逐渐消失,府兵多不按时更换。故宰相张说遂建议雇佣募兵,玄宗即下令实行,从关内召募军士达12万人,充作卫士,名“长从宿卫”,或称“长征健儿”,从而代替了唐以来的府兵轮番宿卫制度。这是军制由兵募到雇佣的重大改革。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于公元737年推行全国。从此,各地民丁再无须上戍边之苦。雇佣兵既可吸收社会上的失业人口,缓和社会矛盾,又可常驻各地,加强训练,对改善军队素质,提高战斗力是起积极作用的。

玄宗还通过各种措施整顿军旅。他颁布《练兵诏》,令西北军镇增加兵员,并加以精选,加强军事训练,不得供其它役使。还派兵部侍郎裴琰、太常卿姜皎,往军州督促检查诏令的执行情况,处理具体事宜。

7世纪末年,军马不足,玄宗即位时,只剩二十四万匹,玄宗任用太仆卿王毛仲为内外闲厩使,专门主管这项工作。到公元725年,军马增至四十三万余匹,牛羊也相应增加了。为了解决军粮问题,玄宗又下令扩大屯田区。在西北万里的边防线上及黄河以北的部分地区,设置庞大的屯田区。

经过以上准备,公元717年,唐军把沦陷十七年的营州等十三州全部收复,玄宗派宋庆礼任都督,重建营州防务。长城以北的拔也古、同罗、回纥等地也宣布取消割据称号,与唐政府合作,唐政府重新设置了安北都护府,统一了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

玄宗把解决西域的问题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公元738年开始,玄宗派碛西节度使盖嘉运打败了突厥。唐军猛攻碎叶,突厥可汗出战,在贺逻岭被唐军俘获,从而使沦陷了三十七年的碎叶镇又回归唐朝管辖。第二阶段是击败吐蕃、小勃律,重新打通“丝绸之路”的门户。开元初年,西域小勃律可汗曾到唐朝请降,唐政府在那里置绥远军。后来,小勃律王娶吐蕃王女,依附了吐蕃,与唐为敌。玄宗派安西副都护高仙芝打败吐蕃,俘虏了小勃律王,被遣送长安。这使唐朝国威大振。这一仗胜利后,罗马、伊朗诸胡七十二国都为之震恐,都来朝拜唐朝,唐朝重新打通了中亚的通道,这不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也有利于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唐玄宗在开元年间,注重发展社会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在玄宗隆基即位之前,由于政府的勒索和豪族的兼并,使均田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常常无力维持其自身的生存和简单的再生产,从而出现了天下户口逃亡过半的严重危机。玄宗即位后,不得不和荫庇劳动人员、破坏均田制度的豪强大族进行斗争,从他们的手中争取土地和劳动人口。

开元初,玄宗虽然惩治了一些豪族,但打击的对象还是很小,在全国范围内,还有许多土地和人口被豪强大族霸占。他们还把逃户变成“私属”,不向国家交税,严重地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对这种情况,玄宗便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检田括户的运动。玄宗任命宇文融为全国覆田劝农使,下设十道劝农使和劝农判官。分头到全国各地检查黑地和豪强荫庇的农户。把检括出来的土地全部没收,按均田制分给其他无地的农民。对于那些“帐外”人口,一律登记注册,就地入籍,经过四年的奋斗,中央政府增户八十八万,田亦是如此,公元725年,征得户钱几百万两。

自武周以来,佛教在全国恶性发展,全国各州,都设置大支寺。寺院僧侣,不仅兼并土地,而且逃避税收,造寺不止,枉费财者数百亿。度人不休,免租庸的有几十万,使国家耗资很多。于是玄宗于开元二年下令裁减天下僧尼,当时全国各地还俗的有一万多人。接着,玄宗又下令禁止新造佛寺,禁铸佛像,禁抄佛经。同时又禁止官员和僧尼交往,使佛教势力受到很大的打击。

玄宗即位之初,在生活上以节俭自励。他还裁汰宫女,又毁掉了武周所造的天枢台、韦后所立的石台,以示与弊政决裂。

开元年间玄宗君臣的文治武功,造成了比较清明的政治局面,出现了“开元盛世”的盛况。

安史之乱

开元盛世的太平景象,逐渐使唐玄宗陶醉了,锐意进取的治理精神丧失殆尽。到公元742年,他已做了三十年的皇帝,日渐奢欲,纵情声色,怠于政事,也不能像开元时那样听取忠言直谏了。“尚直”的张九龄、韩休相继被罢,奸佞的李林甫任中书令。他独揽大权,使恶势力在朝廷中开始占了上风。公元752年,李林甫死,杨国忠任宰相,朝政更加黑暗。玄宗由选贤治国到宠信奸佞,国家形势也自此由盛而衰。

李林甫善于迎合玄宗的旨意,玄宗想干什么,他便附和,他终于做了宰相。他做了宰相以后,便杜绝言路,而且妒贤嫉能。在朝中,他的权势一天盛似一天,同时,朝政也一天坏似一天。玄宗不识其奸,反信其能,还想委国于他。

公元736年,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死去,整天郁郁寡欢,宫中红颜数千,无一中意者。有一天,他听说寿王妃杨氏体态丰艳,绝世无双,他即令太监将其接进宫来侍酒。寿王妃生性聪颖,晓音律,长歌舞,尤善迎逢,玄宗如获至宝,愁怀顿开,遂借酒寻欢,无所顾及。

寿王李瑁,是玄宗的儿子,武惠妃的亲生子。五十六岁的皇帝同二十二岁的儿媳的这种私衷,显然悖于伦理,是一大丑闻。玄宗遂让寿王妃自请为女官,入居南宫,赐名太真,南宫改名为太真宫。玄宗夺了儿媳,又给儿子娶了个姓韦的姑娘做妃子,以示慰藉。

杨太真入得宫来,恩宠与日俱增,不到一年,仪态已过之于皇后。玄宗从此无心于政事。天宝四年(745)杨太真被册封为贵妃。贵妃的地位仅次于皇后,可这时并没有皇后,她就是实际上的皇后了。玄宗视贵妃为心肝,赞其为“解语之花”,连她的家族都得到了封赏。

贵妃善治装,专为她服务的织绣之工就达七百人之多。贵妃乘马,权宦高力士亲为之执辔授鞍。贵妃生在南国,喜食鲜荔枝。荔枝易败,离枝四五日则色味俱变。为了速贡新鲜荔枝,玄宗下令特开辟了从岭南通往长安数千里的贡道,沿途设有驿站,备下快马,使荔枝运至长安,色味不变。

君王宠幸,朝臣官吏也无不倍加逢迎,争献奇珍异味,器物珍玩。有时一次送的美食就达几千盘,一盘的价值抵得过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宫中还特设检查食品的官员,评比各种食品的精美程度,真是精益求精。岭南军政长官的贡献得到贵妃的欢心,遂连升三级。广陵的长官起而仿效,也被擢升为朝廷大臣。于是文臣武将瞩目后宫,全国风靡。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氏兄妹飞黄腾达,沐猴而冠。贵妃的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二姐封虢国夫人,三姐封秦国夫人,从兄杨镝被封为位当四品的朝廷高官,杨镝娶了公主,封驸马,杨国忠官至宰相,领四十余职,权倾天下。

玄宗乐不思治,日益昏聩。李林甫死后,杨国忠独揽大权,他和李林甫一样,顺着玄宗的心思行事。玄宗好战,他即发动征伐南诏的战争,丧师二十万。一年大雨成灾,玄宗查问灾情,他叫人弄了一些大的粟穗给玄宗看,说雨虽大,收成却好,玄宗竟也相信。他不准下面报灾,扶风太守房琯报灾求救,他大怒,下令将其交司法机关惩处。杨国忠除做宰相外,还兼顾四十余使,又专判度支、吏部,整天发号施令,胡乱处理政事,结党营私,贿赂公行,选任官吏都在私策暗定。因此,唐朝的政治更加昏暗。

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到天宝年间,奸相专权,贵妃专宠,玄宗日益昏聩,政治愈加腐败,繁荣背后的危机也就加剧了。首先是均田制瓦解了,负担租赋的居户在缩减,而朝廷的费用却在加大,财政危机日甚一日。朝廷就派员横征暴敛,甚至一次预征三十年的租赋,加速了人民的贫困化。唐王朝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动摇了。其次是府兵制破坏后,募兵制也日益腐败。京师所募之兵多是无赖子弟,市井小贩,毫无战斗力。中原承平已久,社会风尚耻于当兵,几乎无兵可用。

尽管如此,玄宗却发动了一系列不义的战争。边将权奸为了升官加爵也不惜推波助澜,挑起事端。这些战争,伤亡了大量的各族人口,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大大加深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政府迫使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在青海袭击吐蕃,打破了唐蕃和好的局面,也破坏了汉藏两族人民的和平生活。天宝初年,名将王嗣宗兼任河西、陇右、朔房、河东四镇节度使,威望极高。玄宗命他进攻吐蕃的石堡城,他不肯,结果被免了官。继任的哥舒翰攻下了石堡城,城里守兵只有几百,唐兵却损失数万之众。汉藏两族人民是战争的受害者。

西南也在流血。南诏王阁罗风带着妻子参见唐官,边将张虔陀乘机侮辱,并勒索财物。阁罗风忍无可忍,愤恨起兵,杀死张虔陀,要求停战。鲜于仲通不听。阁罗风只得带兵迎击,大败唐兵,又与吐蕃联盟,鲜于仲通与杨国忠素有勾结,因此,杨国忠便派官兵抓人,连枷送到军队里去。从天宝十年到十三年,唐兵战死和病死的有二十多万人。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军还有两次大败,一是安禄山领兵六万攻契丹,所部死伤大半。二是高仙芝中亚罗斯城之败。而在此后,国内又发生特大叛乱“安史之乱”。

开元后期,府兵制破坏,募兵制产生。在府兵制下,卫士轮番服役。将不得专兵,实行募兵制后,边镇兵力扩大,京城周围兵力减缩,唐初内重外轻的局面转变为外重内轻,地方边镇势力强大。

在唐初,边将皆用忠厚名臣,不久任,不遥领或兼任别职,功名显著者往往入为宰相,如李靖、李勣、刘仁规等。开元前期,薛讷、郭元振、张嘉贞、张说、萧高等也是边将入相。“胡”将虽忠勇皆具,也不能就大将之任,远征时皆以大臣为使制之。这对于防止军阀割据是必要的。开元后期,由于形势发生了变化,边帅往往连任多年,有的还兼任几镇节度使。他们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但“胡”将权势的强大,主要是李林甫为相后蛊惑玄宗造成的。

玄宗曾考虑过把兵权交给谁最可靠的问题。王嗣宗兼任四镇节度使,被人诬告欲拥兵尊奉太子,玄宗即罢了王嗣宗的官,交司法机关惩处。与王嗣宗有瓜葛的人,有了兵权,玄宗便放心不下,深怕他们结成朋党,危及自己的皇位。正在玄宗为难的时候,李林甫出了一个主意:用“胡人”做边帅。理由是“胡”人勇敢善战,在中原也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孤立无党,不懂汉文,比汉将可靠。可他心里另有打算。他认为,“胡”将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做宰相,他自己的地位就更牢固了。玄宗陆续提拔安禄山、安思顺、哥舒翰、高仙芝等做大将。到了天宝六年,节度使大都是“胡”将了。

安禄山是柳城(今辽宁朝阳)“胡”人,由于英勇善战,逐渐做到高级将领。天宝元年,任平卢节度使,到天宝十年兼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他用欺骗、献媚、贿赂等手段逐渐取得了玄宗的信任。表面上对唐玄宗非常忠诚,实际上却野心勃勃,心怀觊觎,以图一逞。

安禄山在范阳积极扩充势力,有失意的汉族文痞严庆、高尚做谋士;对投降或俘虏的兄弟民族战士进行抚慰,使其愿为之效力。安禄山挑选精锐八千人,作为其军队的主力。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他为了收买人心,培植心腹,提拔奚、契丹、九姓、同罗等族升将军者五百人,中郎将二百余人。第二年,又以“胡”将三十二人代替汉将。这样一来,其军队的将领基本上都是“胡”人了。他还积屯粮草,养战马数万匹。所统领的军队在数量上已超过唐中央所在地的军队。

唐玄宗和杨国忠等沉溺在荒淫的酒色中,歌舞升平,毫无应变的准备。玄宗在腐朽的生活里到了迷不知返的程度。当时也有人提醒玄宗,张九龄曾说,将来乱幽州者必此胡雏。安禄山犯了法,玄宗包庇他。张九龄反对,指出安禄山此人狼子野心,不杀必生后患。玄宗不听,反而提拔他,使他羽毛渐丰。玄宗的儿子李亨也说安禄山必反,玄宗仍不信,刚愎自用到此地步。在对安禄山的问题上,充分暴露了玄宗的昏聩。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兵锋指向唐的都城长安。中原武备久驰,精兵猛将都放在东北、西北各镇,叛军兵锋所至,中原郡县毫无准备,大都望风而逃。安禄山率兵十五万,尘灰蔽天,鼓噪震地,一路上几乎没有人敢抵抗。十二月初二,叛军已在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渡过了黄河。

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玄宗还认为是谣言。得到确讯以后,满朝文武无不惊慌失措。杨国忠却夸口叛军必生内变,不过十天,安禄山定为部下所杀。玄宗惊慌之中,不禁欣然。

当时安西节度使封常清正在长安,玄宗便派他赶往洛阳,募兵抵御。接着又在长安招了一些兵,连同原来的禁军,凑了五万人马,交给高仙芝带领,屯驻陕州,同时派使者到朔方、河西、陇右各镇调兵。然而形势急转直下,封常清虽足智多谋,高仙芝虽能征善战,他们所统领的都是些乌合之众,无法抵御叛军的进攻。不久,唐军即被迫退出洛阳。封常清退至陕州,高仙芝退守潼关,以防叛军突入关中。玄宗下令将二人斩首。

玄宗杀了封常清和高仙芝,在朝将领,只有原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素有威名,于是便派他去守潼关。哥舒翰熟悉军事,有勇有谋,又和安禄山有仇,在当时是适当的人选。西北各镇的军队也相继开到潼关。河南前线出现了相持的局面。

这时候,叛军长驱直入的势头停止了,安禄山的处境开始变坏。常山(今河北正栗)太守颜杲卿和堂弟平原(今山东平原东北)太守颜真卿起兵,联络河北十七郡,切断了叛军前线和范阳的联系。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他所占的地方,在河北只有六个郡,在河南也只潼关以东一片土地。叛将史思明虽然攻陷常山俘虏颜杲卿,把他送到洛阳杀害,但不久,朔方军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军收复了常山,屡败史思明。河南民间自行集结的武装,群起响应。河南南阳太守鲁灵,睢阳太守许远,真源令张巡等,也起兵抗击叛兵,扼住了叛军南下的道路。安禄山进退两难。

形势对唐政府有利,但唐玄宗不仅不能发展有利形势,反而自己拆自己的台。潼关天险,道路狭窄,易守难攻。唐军在关外挖了三道壕沟,各有二丈宽,一丈深。叛将崔乾祐屯兵陕州,徘徊半年,只能望关兴叹,无法进攻。哥舒翰决心守险待机,郭子仪、李光弼也说潼关只宜坚守,主张用朔方兵先打范阳,捉住叛军家属,致其瓦解。从当时河南战局的形势看,这是可能做到的,可是玄宗竟听信了杨国忠的谗言,认为哥舒翰按兵不动,坐失良机。因而连续不断地逼哥舒翰出兵。至德元年(公元756年)6月,哥舒翰被迫出兵,与叛军会战,结果大败。部将火拔仁等捉了哥舒翰,哥舒翰投降了叛军。

唐玄宗只得委任了京城留守官吏,宣示御驾亲征。同贵妃姐妹,皇子皇孙,宫中近侍及朝中几个大臣,由千名禁军护从,悄然向西南而去,欲逃往蜀郡避难。当走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时,将士鼓噪,要消灭祸国殃民的杨家豪门。杨国忠被将士杀死,将士又要求杀贵妃以息天下怒,可怜“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竟被缢杀于逃亡途中。

长安在大约十几天之后陷落了。玄宗正在向西逃命。乡民父老遮道请留,玄宗不听,百姓无法,又转请皇太子留下。但玄宗还是逃到蜀郡去了。皇太子李亨北上到了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即位称帝,是为唐肃宗,重新集聚力量,开始对安禄山进行反攻。

安禄山自天宝十四年叛乱,先后攻陷两京,第三年,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在至德二年称帝。不久长安、洛阳为唐军收复。第三年,安庆绪又被安禄山的副将史思明杀死。史思明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先称燕王,后称皇帝。第三年,他也被儿子史朝义杀死。史朝义在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称帝,两年后,兵败势穷,上吊自杀了。

悲惨晚年

至德二年(公元758年),当唐军收复了两京后,玄宗由成都返回长安。路过马嵬驿时,触景生情,黯然神伤,祭拜了杨贵妃墓。到达长安后,玄宗就住在兴庆宫里。肃宗不时来问候他,他有时也到大明宫去看肃宗。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宦官高力士一直保卫、侍候着玄宗。肃宗又叫梨园子弟天天奏乐,唱歌、跳舞以供他消遣,可这种生活并没有持续到底。玄宗经常在楼上徘徊观望,百姓经过这里,一看到玄宗,往往跪拜,并高呼“万岁”。玄宗常在楼下安排酒食招待客人,并在楼上宴请将军郭子仪和王锐等人,还送给他们好多东西。玄宗并没有东山再起的用意,但却引起了肃宗的猜忌。由此,父子间的矛盾便尖锐起来了。

玄宗活了七十七岁,当了四十四年皇帝,有三十个儿子,三十个女儿。在这么多儿女中,他是有偏爱的。他宠爱武惠妃,早就想废掉太子李瑛,立武惠妃所生子寿王李瑁。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四月,武惠妃的女婿杨洄诬告李瑛、李瑶、李琚等在一起商量异谋,玄宗把这三个儿子赐死了。太子李瑛是玄宗的第二子,在他死后,论资排辈,第一个是长子庆王李琮,但他曾在打猎时被野兽抓破了脸,当皇帝不雅观,而且德才平常。接下来就轮到第三子肃宗李亨了。在朝臣们的争取下,玄宗经过一年多的再三考虑,才勉强立了李亨做太子。以后李林甫为了迎合玄宗和武惠妃,总想把肃宗废掉,立寿王李瑁为太子。无奈,肃宗非常谨慎,没有大错误,并有一些朝臣积极保护,屡次转危为安。太子地位才算保住了。因此,他早对玄宗积怨在心。肃宗被立为太子后,做皇帝愿望日益强烈。后来,在宦官李辅国等的支持下,在灵武私自称帝。此后,他和玄宗面和心不和。玄宗从四川归来后,在兴庆宫的所作所为,早已引起肃宗的猜疑:玄宗是不是想恢复帝位?他想采取相应的对策,又怕有人说他不孝,心里非常着急。正在此时,李辅国向他献了一计。

李辅国知道肃宗的复杂心理,想立奇功来巩固肃宗对他的宠爱。他对肃宗说:“皇上住在兴庆宫,天天和外人来往,而且陈玄礼、高力士密谋对陛下不利。如今六军将士都是灵武功臣,都坐卧不安。”肃宗假装哭着道:“圣皇仁慈,那会有别的想法呢?”李辅国就说:“即使皇上没有别的想法,怎奈有班小人天天在他周围怂恿。陛下是天下的主人,应当为社稷着想,防患于未然……”李辅国的这番话正中肃宗下怀,便默许了。公元76O年7月,李辅国传旨,请玄宗游览太极宫,但当玄宗从兴庆宫走到睿武门时,预先埋伏好的士兵突然冲了过来,把他簇拥到了太极宫,住进甘露殿。肃宗对玄宗还是放心不下,又把高力士流放到巫州,命令陈玄礼退休,给玄宗只留下几十名卫士,而且尽是老弱病残。

处在这样的逆境中,玄宗更觉寂寞、凄凉、郁郁寡欢,连饭也吃不进,变得憔悴不堪。公元762年四月五日,玄宗死于太极宫神龙殿,享年七十七岁。死后葬在泰陵,谥为“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

同类推荐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这本书以时间为轴线,以史实做基石,以想象为补充,描述了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细腻刻画了他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再现了他由炮兵少尉到法兰西帝王,乃至最后在囚禁地去世的传奇经历,穿插了一代战神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将拿破仑的个人魅力与文治武功展现得淋漓尽致。《拿破仑传》在1925年首版后,很快风靡全世界,并荣登美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二位,此后几十年长销不衰,被称为“影响历史进程的书”。《拿破仑传》是根据德文原文翻译出版,是最新,最经典,最忠实于原著的权威译本。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塑胶巨子的创业实录,台湾首富的成功秘诀。王永庆是台湾最知名的大企业家,是白手起家的典范,也是年轻一代心目中最崇拜的创业英雄。有 “塑胶大王”之称的王永庆是凭个人奋斗走向商业成功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台湾的“经营之神”。本书不仅详尽描述了王永庆的创业发家史,还把他在商业经营乃至日常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管理艺术及独特的人格魅力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对于管理者、创业者及普通的打工者都很有启发及借鉴作用。
  • 清太祖努尔哈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太祖努尔哈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本书介绍了一个足踏北斗天赐神勇的传奇英雄——太祖努尔哈赤。本书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基础之上,通过合理的艺术创作,在广阔深邃的时代背景上生动地描绘了这一伟大英雄及其相关的各种人物,勾勒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战争图画、各具性情的人物图画、绘场绘色的风俗图画及柔情蜜意的感情图画。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斥着野心、杀戮、权谋、奇情。从血染黄沙的征战搏杀,到春意躁动的闺中逸闻;从皇亲贵胄的权力斗争,到市井小民的野趣俗情;从女真部落的繁衍兴盛,到明廷的腐败没落,均有力透纸背的笔墨渲染,如果说朝代是证明历史兴衰的元素,那么一代皇帝的传奇人生则为元素的波澜起伏寄予了无穷的韵味。
  • 母爱耀皇宫

    母爱耀皇宫

    本书介绍了顾全大局的赵威后、女中豪杰萧太后、影响三代皇帝的窦太后、被妖魔化的慈禧太后、善良的慈安太后等27位皇太后。
  • 罗斯福(名人传记丛书)

    罗斯福(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讲述了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的事迹。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世界秩序重建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与华盛顿、林肯齐名。
热门推荐
  • 红线千匝:凤颜倾宇

    红线千匝:凤颜倾宇

    乾钰宇:“世间唯她一人,能将白衣穿得如此妖娆,将红纱穿得如此无瑕,也唯她一人,让我再也放不下。”七暝:“我从未有幸看见过她舞剑的样子,但我能够想象到那是怎样的惊艳。我愿将这份惊艳藏于心间,为她荒度流年,我也愿沉默,倾尽一生做所谓的朋友。”天铖昊:“贵为太子,我从未见过如此狷狂却又如此淡然的女子,更是从来没有得不到的!而她,我把江山、天下、一切都放在她面前,她却不屑一顾,什么武林中人、江湖道义,我想要的,只有她这个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天空之枪

    天空之枪

    鲁兰村的乡下少年伊恩,立志成为伟大的骑士,却莫名其妙地踏上了魔法修行的道路。(修改ing……)来自地狱的魔法师,天赋觉醒的时刻终于到来,燃烧的烈焰中,是强者懦弱的哭号,这至上的圣辉,终将焚烬世间的一切污秽。“总之,咳咳,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上位魔法师门罗“表情生硬了一点,导师。”——天才少女姬儿“嗯?像这样的好书无法用言语形容,它是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就像永恒的禁咒流星火雨,值得魔法师毕生去追寻膜拜。”——门罗“作者说这么搞夸张了一点,导师。”——姬儿“如果你想死,我就成全你,姬儿。火球术烧烤还是风刃肢解?很好,我要把你和那该死的作……”——来自上位魔法师门罗的狂暴状态“导师,你没事吧?啊,流血了。我还有事,就先走一步,再见。”——好学生姬儿
  • 守望先锋之英雄史诗

    守望先锋之英雄史诗

    这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角,这里讲述着守望先锋全部成员的光辉历史,每个人都将他们铭记于心,并将其精神发扬光大。……现已开通QQ群,26919199,欢迎各位聊剧情和开黑喔
  • 末日神使

    末日神使

    自“未明状时期”之后,曾经支配人类梦境,过去,黑暗的往日支配者再次回来。世界因此再次被恐惧笼罩,那种恐怖的存在,普通人看上一眼,就会疯狂。多看一眼,就会变成狰狞的怪物。在这样被恐惧淹没的情况下。有人选择了臣服,想要生存下去;有人选择了疯狂,尝试忘记恐惧;更有人选择了崇拜,希望得到力量。但有这么一个人,选择狂暴的反抗。他企图杀死这些上古邪神!他徜徉在恐惧之海,搜寻着与往日支配者并驾齐驱的知识。他穿梭在末日废土,屠杀着那些召唤上古邪神的自私人类。他是手持混沌,背负罪恶。他是血腥的屠夫,他是末日的神使···司徒出品,貌似精品。克苏鲁背景,给您不一样的末日。
  • 灯的伏罗门

    灯的伏罗门

    萧洛、陈舒和一只优雅的黑猫,面对那些所谓中强大的敌人他们该怎么办?也许敌人根本不存在,也许敌人那里都是,真正阴险的敌人不在于树勇强大的魂力,也许,萧洛和陈舒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迪拉德的秘密,等待你探索。
  • 与校霸同桌续之杠上撒旦前男友

    与校霸同桌续之杠上撒旦前男友

    皓,将会在惜贝的学校举行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场演唱会,以此来结束他的演艺生涯,在学校,惜贝借口自己要出去打工,而谢绝了校长按排的献花。她根本不想再与其有任何的交集。以前她可能还会想要和他一起,可是在他说出那么多伤害她的话,离开之后,她的心也就随之死去了。更何况,他现在还是万人瞩目的大明星,而她只是一个每天为生活四处奔波的穷孤女,注定这一辈子没交集了,她在报纸上得知,他将在演出结束之后,与刚回国的欧阳宛若订婚的消息,也大大伤害了惜贝。可是事事难料,在最后一个试镜点结束之后,皓与拍摄组人员竟然去了惜贝打工的那间餐厅用餐,惜贝为其服务,不小心把果汁洒到了皓的身上。那一刻,皓认出了惜贝。惜贝一见皓,就想逃开他的视线。后来被其追上,但是她假装不认识他,告诉他,他认错人了。皓失望地回到拍摄组,无心情工作。后来他的经纪人帮其调查到了惜贝所在的学校。皓在得之惜贝这几年来的糟遇之后,他更加的恨自己,发誓这一生不论再发生任何的事,他都不会再放开她的手。后来皓对其展开了热烈的追求。迫于无耐,惜贝只好答应与其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就在两个人刚有点进展时,从美国毕业的天羽哥,也回到了这所城市,是故意还是有意地留在了惜贝的身边,两个男人,又再一次开始了四年前的那场拉据赛,只不过,这一次,她的心, 不再会为谁再动了。。。。。。
  • 复仇者联盟之冰冷公主

    复仇者联盟之冰冷公主

    女主和朋友们的母亲被杀害,为了复仇,不怕苦。
  • 上古世纪之复活七霸

    上古世纪之复活七霸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在中土大陆留下七大霸主,割据一方。不知因何原因在同一天身消云散,不过他们都给自己部落留下复活他们的神话。后辈根据他们的武力给出排名。一霸刑天,手持开天劈地斧,所像无敌。二霸祝融,玩火高手。三霸共工,脾气第一。四霸伏羲,教化众人。五霸神农,食物专家。六霸后土,七霸中唯一的女性。七霸黄金龙,龙族,占据中天大陆周边海域。
  • 千古雪姬

    千古雪姬

    在我的记忆里,我知道我叫雪姬,本是生活在雪山上的雪女,但是我是死了,之后......就没有之后了。再次的重生,让我成为了个国之间都要敬畏的巫女大人。孤独寂寞的我为了有个除师兄以外的朋友,而遇见了我永生难忘的他。。。。。。第一次,我为替他跳了舞。第二次,我替他做了诗,第三次,我替他上了青楼。。。。。。无数次的帮他。这是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只要每次看到他那充满邪媚坏坏的笑容,就会糊里糊涂的去帮他。然后到最后,即使我有众多的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