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8800000023

第23章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公元599年—公元654年),陕西武功人,著名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随父起兵

公元599年1月(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在陕西武功县的一个官僚家庭,生下一个婴儿,其父李渊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济世安民”,故取名“世民”。这就是后来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

李渊和隋炀帝杨广是姨表兄弟,早年他作过几任郡太守,后来被调到中央作殿内少监,管理皇室的衣食住行,后又改任卫尉少卿,负责宫廷保卫。李渊长期周旋在皇帝的周围,李世民自幼聪明能干,颇得父亲的喜爱。李渊宦游各地,李世民常常跟在身边,使他有机会亲眼目睹隋帝国兴盛衰亡的现实。

公元616年(大业十二年)末,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次年瓦岗军占领了洛口,上百万大军围困洛阳。隋炀帝逃往扬州再也不敢回去了。各地农民几乎全都参加了起义队伍。隋朝地方官见大势已去,也纷纷自树旗帜,宣布独立。太原是北方重镇,如今成为起义军包围下的孤岛,甚至白天都关闭着城门。李渊心里明白,隋朝的灭亡为期不远了,起兵反隋势在必行。但是一来他怕突厥自北方抄其后路;二来他的家属除李世民外都不在太原,所以他迟迟不敢立即采取行动。大业十一年李世民应征入伍参加“勤王行列”,亲眼看到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怨恨。李世民积极地招兵买马,收揽豪杰,再三督促父亲早日掀起反隋大旗。李渊这时也向突厥称臣,得到突厥的支持。这时他的家属也陆续来到太原。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李渊把他的军队分为两部,一部由长子李建成统领,另一部由李世民统领,自太原出发,沿汾水而下,渡黄河,直扑长安。沿途农民起义军纷纷加入队伍。李世民的部下马上发展到十三万人。这年11月,长安攻陷,炀帝之孙杨侑被李渊拥立为帝。李渊自己以大丞相掌握国政。次年,炀帝在扬州兵变被杀,李渊废杨侑而自立国号为唐,改元武德。中国进入一个新朝代。

唐政府第一个对手是西部近邻。京城豪族薛举公元617年起兵反隋,攻占周围地区,士兵发展到三十万人,其中有许多隋朝牧场的牧奴。唐建国后,李世民以秦王身份,统兵征讨薛举。经过两次交战,付出巨大代价,才把这一政权消灭。唐政府解除后顾之忧。

但此后不久,东方形势大变,唐帝国面临的局面更加严峻起来。公元618年突厥怂恿占据马邑(山西朔县)的傀儡刘武周统兵南下,席卷今山西地区。李渊见形势严重,主张放弃河东坚守黄河,李世民却极力反对这个意见,主动请战要精兵三万,保证收复太原,李渊同意了。李世民率众在11月份踏着坚冰渡过黄河,进驻柏壁,与刘武周主力宋金刚部相持。次年四月,宋金刚粮尽撤退,李世民全力出击,在介休双方大战,宋金刚大败,与刘武周逃入突厥后被突厥处死。唐帝国收复太原,转危为安。

消灭刘武周后,唐帝国将兵锋指向东方的郑国,公元62O年李世民统帅各路人马进攻东都,河南郡县相继降服,洛阳在包围中。占据河北,自称夏王的窦建德为保全自己,接受占据洛阳的隋将王世充的求援,亲率大军十万援救东都。李世民果断分兵两路:一路继续围攻东都,另一路进驻虎牢,把守要塞,挡住窦建德的路。双方相持两个月左右,窦建德疲沓起来。公元621年5月李世民利用窦建德召见群臣的间隙,发动猛烈的攻击。窦建德战败被俘,被牵至洛阳城下。王世充绝望了,只好开门迎接李世民。

7月,李世民凯旋回京。李渊下令将窦建德和其他农民起义军领袖绑赴刑场杀头示众,其他部属发配边疆,同时下令窦建德的部将限期到达长安报到。这就迫使窦建德的部属不得不重新拿起武器进行战斗。他们推举刘黑闼为首领,纠集一百多人突然占领潭南县城,窦建德散在各地的部属也纷纷响应。半年中,全部占领原来的领土。李渊无奈,再派李世民前去镇压。经过几次战役,刘黑闼战败,逃入突厥。等李世民撤军后,刘黑闼依靠突厥的力量又打回老家来,并且再度占领原来的地方。最后李渊改派李建成去镇压,李建成采纳魏征的建议把俘虏全部放回。这些俘虏回到刘黑闼营中散布消息:“你们的家眷都回去了,你们也回去吧!”刘黑闼的士兵果然纷纷离去,甚至捆绑首领投降唐朝。刘黑闼渐渐不能支持。只好向北逃窜,后终被部将所捕,送往唐营被杀。

玄武门事变

全国虽实现了统一,但唐皇室却酝酿着一场尖锐的斗争。

李世民兄弟四人。长兄建成即太子,李世民第二,三弟玄霸。少年早死,四弟元吉封齐王。李世民是太原起兵的策划者,进攻长安的先锋,削平群雄、统一全国的主帅,因此深受父亲的喜爱。但在公元621年,父子之间出现了裂痕。这一年李世民率大军出征,一举消灭了王世充和窦建德的两支大的封建割据势力,进入东都后,他采取的许多重大措施未能按李渊的意旨。尤其见他把王世充和窦建德的部属归于麾下,使他的实力威信大大提高,李渊因此而闷闷不乐。

随着天下大定,年近花甲的李渊沉缅于酒色,拒绝进谏,好听一些嫔妃的话,在嫔妃的挑唆下,李渊渐渐疏远了李世民。再加之624年全国已统一,做为军事统帅的李世民已渐渐失去作用。建成继承帝位便确定无疑了。但李世民的威望卓著,在他的周围有一大群虎将,形成一个牢固的集团。他像一棵根深蒂固的大树,挡住了李建成通往帝位的道路。

李建成的亲信魏征劝建成早早除掉这棵大树,李建成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一是利用太子地位,积极扩张实力,培养亲信;二是挖秦王的墙角,对秦王的幕僚,能拉则拉之,不能拉则铲除。务必把秦王府的一班人瓦解,然后再除去秦王。

公元622年刘黑闼第二次起兵,李渊这次派李建成消灭叛匪。建成不费吹灰之力,平定叛乱,并收罗一些爪牙。

公元624年,李建成广招武士屯住东宫附近。这年夏天,他利用李渊赴仁智宫避暑,自己留守长安的机会,企图发动兵变,杀死李世民。由于被人告发,李渊几乎废掉他的太子地位,李建成也收敛了些。

公元626年的一天夜里,建成召世民饮酒,世民回家后突然心头绞痛,吐出大口大口的鲜血。李渊闻讯,亲自到住所探望,这时他才觉察出他们兄弟之间的斗争十分尖锐。于是决定让李世民驻守洛阳。建成知道洛阳是世民的老巢,李世民回洛阳无异于放虎归山。于是活动李渊的宠臣让李渊改变主意。这时突厥入侵,建成让李元吉带兵,统帅秦府官兵。

6月初的一天,秦王李世民的厅堂里挤满一些人,李世民正中坐,面色阴沉。他的妻兄长孙无忌说:“太子率更丞王胫今天来了份密报:齐王元吉要出征突厥。皇上旨意,把秦王府的将领一起拨归齐王部下,太子和齐王约定,在昆明池举行的欢送宴上将你杀死,假报暴病自亡,使人劝说皇上传位太子,将秦府将帅一律斩杀。”尉迟敬德说:“人虽不惜死,但如今正是天赐良机,全体官兵愿誓死保卫殿下,大王祸在眼前,无动于衷,纵大王不计个人生死,难道不为国家社稷着想!大王处事犹豫,算不上智;当断不断,算不上勇。如今大王亲信士兵八百多人都已进入王府待命,形势如此还撒手不干吗?大王如不动手,我敬德只能逃往山野,不能坐等杀头。”于是李世民横下一条心,决心大干一场。

6月3日清晨,太白星穿过正空。太史令傅奕奏称:“太白星出现在天空秦的分野,秦王当得天下。”李渊乘机试探世民,就把这个奏报给李世民,李世民乘机把建成、元吉如何淫乱后宫,如何搞诡计,全部奏上去,李渊大惊。“明天命人审讯,你可早来见我。”张婕妤正好探知此事告之建成。

6月4日,建成和元吉深信李渊在自己这边,一同入宫打探消息。行至离玄武门不远的湖殿,发现守门的士兵不是原来人马,而是全副武装的秦府人马。两人拨马而逃,元吉准备射杀李世民,仓皇三次拉弓却拉不开弓。李世民一箭将建成射死,元吉被部下射落马下。这时李世民也被树枝所阻坠下马来,元吉夺弓想掐死世民,却被尉迟敬德追杀而死。

玄武门在决斗时,李渊正在后宫划船取乐。当尉迟敬德手持长矛,直奔他身边,李渊才惊问道:“今天是谁叛乱?你来干什么?”敬德说是来保卫圣驾。大臣萧蠫、陈叔达说:“建成、元吉嫉妒世民,阴谋害之,如今已被秦王杀死。秦王功盖天下,万众归心,陛下立他为太子,托付他国家大事,天下便太平无事了。”李渊无奈,当即答应,命大臣宇文士及在太极殿宣布各府军士归秦王指挥,建成的部属各个罢散。

建成、元吉死了,他们的十几个儿子也被处死。李渊深知如不让位,父子间的矛盾会更加深。因此他诏命天下,军国大事一律由秦王处理。这年八月皇位正式传给李世民,从此唐帝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水能载舟亦可覆舟

公元628年8月,李世民登上皇位宝座,次年改元“贞观”,但他面临的政治形势却并不是那么美妙。那时候,农民战争刚刚结束,政府对各地区的统治还不稳固,加之连年灾荒,生产萧条,人口流动,许多农民军的头目还隐匿在民间,仍然是革命风暴的沃土。如何避免人民起来暴动,仍然是当务之急,这就牵涉到对人民的看法问题。

李世民即位后,一部隋朝的兴亡史向他提示出:人民好比是水,国君好比是舟。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这是一条千真万确的道理。

李世民君臣总结隋朝灭亡的原因是:隋朝对人民“动之也”。怎样避免人民起来造反呢?关键是静止。李世民君臣反复强调,“静之则安,动之则死”。

李世民目睹大规模的营造给人民带来的危害,于是他竭力避免过多的营造。为了减轻物资运输的压力,下令不在洛阳修造宫室。贞观四年他下令修乾阳殿。张玄素上奏说:“假如动工修乾阳殿,终究不过是大乱罢了。”于是李世民下令所有工程一律停止。

李世民执政的二十年中,为避免大规模巡视给人民造成更大的负担,他的活动大都在长安、洛阳一带。

李世民对隋炀帝好大喜功的印象是深刻的。所以他即位以后,对外关系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贞观时代,周围有许多强大的敌手,处置不当,就会引起极严重后果。李世民君臣采取的总方针是“务静方内而不求辟土”,行动上就是能谈和就谈和,能和亲就和亲,但决不屈服和投降,而且以坚强的武备为后盾。

李世民君臣反复强调“清静”,务必使天下无事。当然,“清静”的目的和实质是自己长保富贵,但在封建时代,一个统治者能够竭力省事,使人民安心生产,对人民的剥削最大程度的控制在法制范围内,那就难能可贵了。

重视人才善于纳谏

李世民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他选拔人才的总原则是“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计较人才来源于何种政治集团。他的手下有农民起义军官,也有隋朝旧臣。

二、不计较思想亲疏。长孙无忌建国后曾提出辞职,但李世民坚持任用他为宰相;魏征曾跟随建成设计谋害他,但也得到破格任用。

三、不计出身和经历。在唐大臣中有不少小官吏,还有不少少数民族的将领。

四、善于用人之长,不求全责备。他认为:用人如用工具一样,工具各有各的用处。古代的贤君都从当代选才,从不会从别代选才。

五、注意官员品德,防止佞臣得逞。他要求大臣们正派,他自己首先以身作则。

李世民身边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居安思危”、“善始克终”是魏征要求李世民时刻不忘的座右铭。凡是影响居安思危、善始克终的言行,魏征总是尽力谏止。

唐制,男女十八岁成丁,开始服徭役和兵役。李世民即位的当年,李世民听取封德彝的建议征兵从十六岁以上身体健壮的人中征集,但魏征坚决反对,他连举了一连串的例子说李世民说话不守信用。李世民听后不仅不恼反而奖赏金瓮一个送给魏征。

魏征针对李世民怕亡国的心理,时时用隋炀帝的失败教训来提醒李世民,使他从奢纵的道路上猛醒过来。

李世民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虽然他是一个封建皇帝,但他从来不把自己看作是神秘的超人,也不把自己当作一个永不犯错误的圣贤。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一言之不当就会招致万众解体,人民造反。所以他愿意常常自我反省,唯恐上不合天意,下不符民心。把“纳谏”看作关系国衰人亡的大事。由于他虚心纳谏,收到了兼听则明的效果。

赏不避仇敌罚不庇亲戚

唐太宗主张:“国家纲纪,唯赏与罚。”唐代政府颁布的文书约四种:律、格、式、令,令、格、式虽有定义,但它的内容大致是政府组织各部门职责以及办事章程等。把国家章程和人的行为规范概括为法典化、条文化,并规定惩罚的尺度,那便是“律”。李世民继位后,根据武德时期的法律,删繁就简,将刑罚变重为轻,重新整理成新律。到其子李治统治时代,又加以详尽的解释,就是流传到今天的《唐律疏义》。

制定法律是一回事,执行法律又是另一回事,李世民深知他的亲族会钻法律的空子,于是对自己的亲族严加管制。贞观十七年,姐姐长广公主的儿子赵节参与了谋反集团,公主的后夫杨师道是宰相之职,暗中为赵节活动。李世民除将赵节按律处死,还将杨师道降为吏部尚书。

贞观三年,濮州刺吏宠相寿因贪污被解除职务,宠声称自己是秦府幕僚,李世民便打算恢复其职务,但因魏征劝谏而不授其职。

贞观二年唐太宗任命瀛州刺史卢祖尚任交州都督,卢接受新印拜谢而出,但拒不赴任,太宗派宰相劝说仍拒不答应,唐太宗盛怒之下将卢斩首朝堂,事后,太宗后悔不迭,向群臣公开道歉。

贞观初年,国家经过十年的动乱,破坏惨重,急需一个安定的局面,让人民休养生息,以缓和矛盾,恢复生产。但专制主义的严刑峻法是与这种形势不相容的,李世民懂得要把德治贯彻到法律的推行中,他常说:“人命至重,一死不能再生,用法务必要宽简,要谨慎。”他下命令:凡属死罪,都要经过中书、门下两省四品以上官员及尚书、九卿共同讨论,才能决定,这开创了后代所谓的“九卿议罪”的先例。他又主张,死刑在处决前,要经过五次呈报审议才能执行。有案件,据法应判刑,但情有可原处,也要详细上报,重新审理。李世民又深信人心是善良的,是可以改恶从善的。贞观六年十二月他下令:全国死刑犯一律暂时释放,回归家乡,从事春耕,约定来年秋天到长安报到。第二年九月,全部囚犯二百九十人都如期到达,李世民下令全部赦免。

由于李世民执行“赏不避仇敌,罚不庇亲戚”的原则,那些王公大臣皇亲国戚,都不得不收敛手脚,不敢过分压迫佃民。曾经在贞观六年皇帝的宴会上口骂国舅,拳打五爷的尉迟敬德,后来也关起大门,修饰楼台,弄些歌儿舞女,静享清福,不和外人来往达十六年之久,终于安然度过了他的晚年。

“天可汗"

突厥是北方强大的游牧汗国。隋朝末年,全国陷入分裂状态,突厥利用这个机会,纵横捭阖,使北方的割据势力无不向它称臣。李渊也不例外,唐建国后,突厥可汗求取无厌,他的使节在长安飞扬跋扈。李世民即位后,可汗亲率大军十万,直抵长安外围,京师戒严,李世民被迫在渭水便桥订立盟约,赠送大量财物,颉利可汗才返回塞外。

便桥结盟后,李世民卧薪尝胆,立志消灭北方入侵的威胁。这时的突厥忽遇大雪,出现衰败的景象。贞观四年,颉利可汗被唐军俘虏,突厥宣布灭亡。

这时投降唐朝的突厥人十万。唐王如何处置?最后唐太宗采纳中书令温彦博的意见:

一、把大部分突厥降民安置在今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地带,其余部分散居在今北京到宁夏一线的草原地区,任突厥首领来做都督,他们仍过着游牧生活。

二、大量提拔突厥贵族到唐朝做官。一方面来淡漠他们的亡国之痛,反抗情绪,一方面可以做为人质扣在长安。

三、医治战争创伤。突厥灭亡后,一些战士尸骨未寒,李世民派人到边境以酒肉致祭,一一掩埋,和家人悲歌哭泣,又用国库钱帛赎回被抢去的汉族人口,使他们回归故里。

四、优待颉利可汗。颉利到长安后,李世民把他们安置在太仆寺,厚加款待,但颉利仍郁郁不乐,和家人悲歌哭泣,以后改任几次,但颉利终不愿前往,于贞观八年死于长安,太宗下旨厚葬并按突厥风俗火葬。后又筑大坟墓作为纪念。

突厥灭亡之后,北方各族君长都到长安来,称李世民是“天可汗”,处理少数民族事务。

李世民对突厥的妥善处理,大大加强了周边各民族的向心力。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李世民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对归附或被征服的民族和地区设置羁縻州府。府州的督都、刺史、县令都由兄弟民族自己的首领担任,并可世袭。定期向朝廷纳贡,但保持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组织结构,不腐故土;

二、大力推行和亲政策。唐朝以前,由于诸王朝虚弱往往被迫嫁女,但李世民却不是这样。他深知“北狄风俗,政治是由后妃操纵。公主出嫁,生了儿子,就是我的外孙。外孙做可汗,可保证我三十年边疆无事”,他曾将妹妹衡阳公主嫁于原突厥可汗处罗之子阿史那杜尔,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曹松赞干布;

三、开驿站、通市场、接纳客使、兼收并蓄。

649年,李世民去世,留居长安的各族使者和官员放声大哭。松赞干布来信说“先皇晏驾天子新立,臣子有不忠者,我帅兵赴难”。

将“中华”与“夷狄”等同看待,爱之如一是大唐帝国富强的原因之一。

晚年的变化

贞观初年,战乱刚刚结束,人心不稳,外面又有强敌压境,李世民深恐重蹈隋炀帝的覆辙,不得不小心谨慎从事各项活动。贞观四年,国家开始大有转机,李世民便开始松起劲来。他下令重修洛阳宫,由于张玄素的劝止而作罢,但终于又修整了九成宫,并修治了洛阳宫。贞观十一年,又在洛阳附近修飞山,贞观十二年又造翠微宫、玉华宫,李世民甚至说“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

李世民的治国原则是首先安定国内,所以对外非不得已不发动战争,但到公元643年后,他沉不住气了。那时候,朝鲜半岛北部和西南部的两个国家高丽和百济不断侵犯东南部的新罗,新罗向唐太宗请求声援,李世民再三派使者向高丽劝说,但高丽拒绝不听。于是李世民决定进军高丽。公元644年经过认真的准备,次年大举入侵,但后来由于天气渐冷,士兵和战马不能久留,只好下令撤退。

贞观初年,李世民因为怕亡国唯恐臣子不提意见。中年以后,臣子提反对的意见,他已不能接受,到了贞观晚年起义军早已成为历史陈迹,隋炀帝灭亡的印象也越来越淡漠了,于是除了政事上比较多的为所欲为以外,对臣子的态度也大不相同了,臣子上书不合己意,就当众训斥,刚强傲慢的性格日益暴露。

贞观初年,对臣大开诚心,布公道,非不得已,不处分大臣。到了晚年,心胸就不那么开阔了,特别在贞观十七年,因为太子的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一件大事故。因此事被牵连的大臣有数家被杀。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出师高丽回来,身上长了一个疮。第二年又去灵武接受北方的降民,疲顿劳累,又受了些风寒。公元647年又得了风病,病情加重。公元649年听说印度僧人会配长生不老药,他信以为真,服药后,拉痢不止。五月,这个大唐帝国的皇帝,各族人民的“天可汗”与世长辞了,终年五十三岁。

唐太宗李世民利用农民战争开拓的局面,开创了一个昌盛的大唐帝国。他的许多政策措施为后代的帝王所继承;他的所作所为,为后代人称道;他的许多见解,甚至到今天还有借鉴意义。他的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和睦关系。他的开阔胸怀,泱泱大国的风度,为他的子孙们作出榜样,使大唐帝国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他是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之一。

同类推荐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大梦飞天:王永志传

    大梦飞天:王永志传

    在中国航天界,王永志院士有着敢为人先、善打硬仗的美誉,他参与领导及指挥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成功。他亲历了我国导弹、火箭及载人航天事业的风风雨雨,把人生轨迹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紧相连。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王永志成为我国把航天员送入太空的领军人。由于功勋卓著,王永志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被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他用一个中国科学家自强不息、拼搏不止、富于创新的精神,为飞天梦圆的中国航天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 肖邦

    肖邦

    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 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 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王莲凤编著的《肖 邦(一生都在创作的钢琴诗人)》主要以其成长历程 和人生发展为线索,《肖邦(一生都在创作的钢琴诗 人)》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 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 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一生应结识的25个人

    一生应结识的25个人

    本书介绍了25位世界名人的生平事迹,包括:切·格瓦拉、文森特·凡·高、阿尔伯特·史怀哲、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伊莎多拉·邓肯等。
  • 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热门推荐
  • 玺卷青春

    玺卷青春

    她究竟会选谁?看看这小说就知道了。要多多支持哈。
  • 第一人种

    第一人种

    莫名其妙的一拳,突如其来的一场灾祸,为迷茫的谢思远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光怪陆离的超能力,发达的科技,一个超脱于现实的奇特世界。一无所知的谢思远身处其中,抵住命运的推手,从胆小到勇敢,从善良到坚毅,一步步艰难地“前行”......PS:每天中午十二点左右更新两章,喜欢的朋友就收藏吧!(前十章看得迷糊的朋友,坚持到后面会慢慢精彩起来。另外有QQ交流群283398395,大家可以进来一起吹吹水。)
  • 恶魔一起抢天使

    恶魔一起抢天使

    一次偶遇让他们互相邂逅,霸道的他总爱抱着她娇小的身子,那般孩子气的宣誓“宝贝儿,你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只能是属于我冷—泽—翔的!”语落,便附上了她的唇,吸允着她的甘甜。当一个时而腹黑时而温柔的他出现后,想骗一个小孩子般诱惑她“我们结婚吧!哥哥会好好爱你的!乖丫头!”还是一个意外,让他又出现在她的命运里,他总是会默默的守护她,让她有些心疼,他会做到她想要的每一件事,可是,他却对自己没有信心“雨樱,我知道我终究比不过他们两个,我也不奢望能得到你的爱,可是,我希望你能允许,我爱你。”天使最终会花落谁家?恶魔与天使的爱情又会出现怎样的转折呢?
  • 灵埃

    灵埃

    鬼夜,你诞生在残忍的鬼夜。失去记忆,你转读于星锁学院。是不是有些人是命中注定的?不是?那为什么你逃不掉?
  • 淘金岁月

    淘金岁月

    本书讲述了一个有真实背景的淘金故事。山东招远盛产黄金,素有“金城天府”之称,正因如此,一夜致富的神话天天流传,招来五湖四海满怀梦想的淘金者。大桩的黄金交易,复杂的流动游民,使这里同时成为全国神秘大案的发生点。位于金矿区内的羊角村,贫富分化,走私黄金的暴发户挥霍无度,买卖绝色女子;大多数人却过着温饱难继的赤贫日子。主人公李春林毅然辞去公职,回村竞选当上党支部书记,率领全村开采金矿以图致富;而以前任书记为代表的地方官却纸醉金迷腐败作乐,纠合白道黑道企图垄断金矿。
  • 缘来你还在这里

    缘来你还在这里

    她,时而温柔,时而冷酷,时而却无情,最多的是杀人如麻;但是遇到他时,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她,腹黑,调皮;她和她是死党也是搭档,同时喜欢上同一个男人,她该何去何从?他,高傲,冷血,残酷;但是遇到她时,她已经不认识自己了,他会继续等待还是措手放弃?但造化弄人,偏偏有许多事来不及反映的时候已经发生了。她们的爱情会有结果吗?而她最后会有归属吗?
  • 涩果

    涩果

    一个故事,一个开始,一段情,一段果,在逆境中成长,超脱世俗,解除心灵的禁锢,在心灵超脱的过程中得到永生。蓦然回首,坎坎坷坷,原来,他才是她唯一的羁绊,这次,她要牢牢握紧幸福,稳稳的爱。再见,青春,你好,现在及未来
  • 学院争霸

    学院争霸

    李小明是要成为数学王的男人,一切阻止我的渣渣都要死
  • 征途天下之战火乱舞(齐篇)

    征途天下之战火乱舞(齐篇)

    乱世群雄起,弱肉强食已非稀奇事,大齐国自创国已有千年载,现今皇上却体弱多病,真正的勇士在他们的母亲受伤的时候决不离去~~~~~
  • 两小无猜:七七的竹马

    两小无猜:七七的竹马

    红袖多抽抽,若看不到更新的,请大家去旧版。http://www.hongxiu.com/a/194968/他们是从小的青梅竹马,当爱意初萌发芽,他却突然消失踪影。当她和别人就要走进教堂时他回来了,为了夺回离别多年的爱人……当她因诅咒忘记了“最爱的人”,他选择等待……几百年前的诅咒和几百年前的姐姐出现时。幸福遇到了危机。“上辈子我牵过他的手,这辈子我也只牵他的手”记忆苏醒后她吐出了心声。性格扭曲的姐姐强行带走了她的爱人,如今她也选择了等待……这世上没有叫做命运的,只有叫做注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