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3400000037

第37章 少数民族谚语集锦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蒙古族

一匹马的好坏,赛场里比一比;一个人的好坏,众人中听一听。

马在软地上易失前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头。

井里的蛤蟆不知道大海。

壮族

一楸不能挖成井,一笔不能画成龙。

下河不能怕漩涡多,打铁不能怕火烫脚。

木不凿不通,人不学不懂。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佤族

一窝白肚子老鼠,掏不挎阿佤山梁;一驮子黑泥沙,搞不浑澜沧江。

长刀对着野猪,美酒献给亲人。

只是一个人聪明,办法不会多;只是一个人拼命干,也不能把活计做完。

有钱不可乱花,有功不可自夸。

朝鲜族

一根毛线织不成毡,一棵松树成不了松林。

一天一人省一两,十年要用仓来装。

用扇子扑不灭火。

满族

一人节约三尺布,两人节约一条裤。

上梁不正下梁歪。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自有千难万难。

藏族

一碗酥油,是用千滴牛乳制成的;一碗糌粑,是用万滴汗水换来的。

一条恶狗的狂叫,弄得全村都喧哗;一个坏人的行为,带来了全村不宁。

不触“乔点”(寺院白塔),染不上白粉;不摸锅底,沾不上黑灰。

苗族

一条虫弄脏一锅汤。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不能把毒蛇当花戴。

水涨船高,柴火多旺。

侗族

跟着好人学好教,跟着坏人满街窜。

喝水不忘挖井人。

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难得断。

干旱识好泉,艰难识好汉。

山峰不会倒塌,江水不会倒流。

人是铁,饭是钢。

傣族

一群牛进菜园子,总有一个带头的。

山斑鸠装家鸽总有点不像,狐狸学着猫叫总有点名堂。

水深不响,水响不深。

水族

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块砖头砌不成墙。

宁叫顿顿稀,不叫一顿饿。

哈萨克族

一勺勺积累起来的东西,不要用桶倒了出去。

不出毡房的人,当不了好牧民。

不是为了打狼,而是因为怕狼吃羊。

回族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走平路要仅防绊脚的石头,过丰年要想灾荒的年头。

饭后百步走,胜开中药铺。

白族

人心要实,火心要空。

不怕巨浪再高,只怕划浆不齐。

饭焦没人吃,人骄没人爱。

景颇族

刀不磨快不好砍柴,孩子不教育不能成材。

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喜欢出头露面高于谷穗的植物,是人人讨厌的稗子。

维吾尔族

无能的猎手总是怪猎枪不好。

手鼓响声虽大,鼓心却是空的。

大蛇不死,后患无穷。

中国文学悠悠数千载,既是一部严肃的历史,也是一部写满了趣话佳话的历史。只有当你去细细品味时,其中的点滴趣事才会令人会心一笑。其中有文学现象萌生的乐趣,也有文学形态自得的乐趣,还有许多文人生活创作中的点滴乐趣。诗词楹联中的文人趣事:

妙计讨鱼吃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两人论诗作联,也常常互相取笑,从中得到极大乐趣。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荤。一天,他炖了鱼,正要吃,抬头一看,苏东坡进了寺门。心想:早不来,晚不来,一吃鱼他倒来了,先不给他吃。急中生智,顺手把敲的磬翻过来扣在鱼盘上推到一边。苏东坡一进庙门就闻到香喷喷的鱼味,心想: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可以享口福了。挑帘进门一看,佛印吃着米饭,桌上只有一碟咸菜。佛印也很大方:“学士驾到,与贫僧一起吃粗饭吧!”

苏东坡只好坐下来吃白饭。他边吃边琢磨,这鱼放在什么地方呢?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倒放的磬,心里明白了,可怎么把磬里的鱼拿出来吃呢?忽然心生一计。苏东坡说:“前几天,你让我给一位善人写对子,我一直没写出来。后来想,索性用一副现成的对联算了。”

佛印问:“哪一副?”苏东坡告诉他,就是常见的春联:

向阳门第春常在

积善人家……

说到这儿,苏东坡装作忘记的样子:“下边是什么来着?”佛印说:“庆有余。”

苏东坡赶忙接过话岔儿:“什么?‘'磬有鱼’,那为什么不拿出来吃呀?”说完,一欠身,把不远处的磬翻了过来,“果然有鱼,吃呀,吃呀,不要粗茶淡饭了。”佛印也笑了:“这个学士,真够机灵的。”

伸头出脚

北宋的王安石,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不但精通诗文,在对对子上也下过一番功夫,算作一位古代楹联家。

一次,他宴请一位客人。酒后闲谈,王安石突然来了对句的兴趣,说:“我这里有个对子,不知可能对上?”

“愿闻出句。”客人说。王安石出了上联:

老欲依僧

客人也不是等闲之辈,很快对出:

急则抱佛

王安石说:“我这出句,前面加个‘'投’字就是一句古诗‘投老欲依僧’。”客人说:“大人既然伸头(投),我在这里只好伸脚了,‘急则抱佛脚’是一句俗语。以俗语对古诗,也还说得过去。”

说完,两人都笑了起来。

虾子与蛙儿

高则诚是元末明初时的戏曲作家。他从小就聪颖不凡,人们都很喜欢他。他六七岁时,就会作联作诗。

有一天,他从学馆回来,遇上一位在当地很有名望的尚书大人出门送客。尚书大人特别喜欢小孩,尤其是喜欢那些有才有智的孩子,他看见高则诚身穿着绿袄,又很有才气,就想逗逗这孩子。尚书大人说:

出水蛙儿穿绿袄,美目盼兮

“美目盼兮”是出自《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眼睛明亮美丽。高则诚听见尚书大人出对,就停下来仔细听。他看见尚书大人身穿一件红袍,送客人时不断地给客人行礼的样子,便随口而出:

落汤虾子着红袍,鞠躬如也

高则诚说完对子,才想到自己将尚书大人比作“虾”了,这可不大礼貌,赶忙上前施礼道歉:“对不起,我说得太不礼貌。”这位尚书大人见这孩子出口就成对,把自己送客的神态,穿的衣服,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出来了,便特别称赞,不但没生气,还鼓励了高则诚一番。

三国人物联

相传,几位戏剧表演家在一起聊天,有一位想起《白蛇传》里的《祭塔》,塔内点着灯,每个窗孔通明透亮,随口出了一上联:

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格(葛)亮

求对下联。几位戏剧家,互相看了看,一时对不出,因为这副对联,在“对例”中,是属于难对的一类,很不好对。要求下联也要运用一个谐音,把三国时一个人的名和字,融合在一个对联里。过了片刻,另一位戏剧表演家,由此想起《哪吒闹海》,三太子被哪吒剥皮抽筋,老龙王敖广到处寻找,从而索得下联:

敖广举火,步步照(赵)云照子龙。

这个下联,联想丰富,把三国时赵云的名字融入联中。大家听了,都沉醉在美的享受之中。

花农讽秀才

从前,有个专爱舞文弄墨的秀才,遇事就做起打油诗来炫耀自己。这天赶集,他看见一个农民挑两篮花来卖,便走上前去摇头晃脑地说了一联:

小篮也是篮,大篮也是篮,小篮放到大篮里,两篮共一篮;

农民一听,这算什么诗,随口讽刺道:

秀才也是才,棺材也是材,秀才放到棺材里,两材(才)共一材。

弄得秀才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偷偷地挤进人群,溜走了。

篾匠巧对石匠

有位老石匠,每当修完一座桥时,都写出一条上联,请过桥人对下联。有一次,他又修完一座桥,并出了一个上联,向过桥人求对。这时,一个秀才走过来对石匠说:“你一个石匠,也敢舞文弄墨?”石匠笑答:“岂敢,岂敢!老汉不过是忙中取乐。”秀才说:“既然如此,你就出上联吧!”石匠脱口而出:

开大山砌小石修拱桥铺平路通南通北,

这上联中,有“大小、拱平、南北”三对反义词,秀才听后,抓耳挠腮,苦思苦索半天也想不出下联。突然,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来一个扛竹子的篾匠对秀才说:“你对不上,我来试试。”说罢,开口念出下联。围观人听了,赞不绝口。老石匠上前对蔑匠说:“老哥,还是你行!”原来蔑匠的下联是:

砍长竹划短蔑挽圆圈箍扁桶装东装西。

石匠和蔑匠各自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编出的对联,朴实、贴切,劳动群众喜闻乐见。

文人的恐高症:

韩愈

唐代韩愈曾携友人同登华山,上山之时并未觉得恐慌,等到了山巅,发现四周险峻异常,望去令人头晕目眩,这才知道问题严重。惊恐万分的韩愈认为自己这一辈子就要被困在华山上了,当即情绪崩溃,发狂般号哭,并且写信与家人诀别,陪客仆从怎么劝阻都无济于事。事情被报到华阴县衙,县令派人花了好大的力气,才把韩愈从山上救下来。这段经历,也成为了韩愈人生当中常被他人藉以取笑的一段糗事。

苏轼

苏轼也有恐高症。宋人曾慥的《高斋漫录》载,苏轼初入仕途,任陕西凤翔府节度判官,与商州令章惇相得甚欢,两人曾同游仙游潭。在一处崖谷,章惇让苏轼走到对岸的山壁上留字。苏轼看到只有一根木头横跨在崖谷两头,脚下就是峻峭矗立的万仞绝壁,深不可测,不由股栗,推辞不敢过。而章惇很从容地从独木桥上走过去,又用绳子套在树上,然后顺着绳索攀爬到山壁处,用笔蘸漆墨在石壁上写:“章惇苏轼来游!”又沿原路返回,神色不变。苏轼很羡慕章惇的胆识,就攀着章惇的肩头说:“你必能杀人!”章惇问原因,苏轼说:“能拼命的人也必能杀人。”两人一同大笑。

毕沅

清代经史学家毕沅,在任陕西巡抚的时候,也曾率幕僚登华山。在令当年韩愈贻羞的苍龙岭,毕沅也遇到了同样的麻烦。他极目四望,只见四周群山低伏,辽远而无边际,不由心悸神慌,当众嚎啕大哭,而且也像韩愈一样给家人写信诀别,自谓此生就要死在山上了。同游之人都劝他,你只要下山时眼睛不看两旁,就可从容而下。但是不管怎么劝说,毕沅就是不敢下山。这可急坏了各级地方官员,最后众人商议,想出了一个办法,让毕沅喝酒至烂醉,待不省人事后,用毯子把他捆扎起来,一路用绳索垂吊下山。毕沅后来还专门筹了一笔款,用于拓宽登苍龙岭的山路。

妙趣横生的诗词:

三、奇妙的文学现象

数字诗:卓文君的——《怨郎诗》

一别之后,

两地相思,

只说是三四月,

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抚弹,

八行书无信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相思、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言千语说不完,

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禀烛问苍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做女我来做男。

回文诗

回文诗是中国古代一种杂体诗名,可以倒过来读的诗篇。如南朝齐文学家王融《春游》第一句:“枝分柳塞北”,倒过来读“北塞柳分枝”也通。有的篇章可以反复回旋地读,得诗更多。相传此体始于刘宋时期(420~479)贺道庆,诗已不传。今所传留的,以东晋时期前秦女诗人苏蕙《璇玑图》最为有名。苏轼《题金山寺》亦属回文体。词中也有回文体,是其体之一。一是以一句为单位倒读的,如苏轼《菩萨蛮·回文春闺怨》;二是以半句为单位倒读的,如苏轼《西江月·咏梅》;三是整体倒读,依然成为一首完整的诗,如郭世模《瑞鹧鸪·席上》等。

如《潇湘断肠》一诗:

——泪潇

——烛——湘

——花——霜

——落——夜

——凉——断

——寂——愁

——泣肠

潇湘霜夜断愁肠,

夜断愁肠泣寂凉。

泣寂凉落花烛泪,

落花烛泪潇湘霜。

再如清代才女吴绛雪——她的几首十言回文诗:

《春》诗:莺啼绿柳弄春晴晓月明。

《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日月长。

《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以《夏》为例: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月日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另外还有一些有趣的回文楹联: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前门出租车租出门前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下山牧马人马牧山下

海南护卫舰卫护南海

香山碧云寺云碧山香

京北输油管油输北京

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

山西运煤车煤运西山

山西飞机场机飞西山

下关交通道通交关下

中山长生树生长山中

青岛绿杨柳杨绿岛青

内蒙连绵山绵连蒙内

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壁回,幽林古寺孤月明,冷井寒泉碧映台。鸥飞满浦渔舟冷,鹤伴闲亭仙客来,游径踏花堙上走,流溪远掉一篷开。

夫妻互忆

枯眼遥望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途路隔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李禺(宋)

马趁香微路远,纱笼月淡烟斜。渡波清澈映研华,倒绿枝寒风挂。

挂风寒枝绿倒,华研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纱,远路微香趁马。

——《西江月》苏轼

宝塔诗

赋茶(一七令)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乱岂堪夸。

说明:这是一首宝塔诗,又叫一字至七字诗,诗句由一个字至七个字组成,所以又叫做一七令。

宝塔诗在茶诗中是极为少见的,在其他诗中亦不多见。宝塔诗是一种杂体诗名,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句到七字句,或选两句为一韵。后又增至十字句或十五字句,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

这首诗概括地叙述了茶叶的品质,人们对茶叶的喜爱以及人们的饮茶习惯和茶叶的功用。诗的开头,用了香叶、嫩芽四字来说明茶叶的香味和细嫩,接着说诗人和僧侣们对茶的喜爱。然后谈到煎茶之事,十分讲究。最后则详细地叙述品茶的各种意境和心灵感受。

剥皮诗

剥皮诗通常以前人较有名气的诗做基础,颠倒、删除、增添或者改动几个字,使原意更好或失去原意,借古讽今,变成另一种意义。

唐代崔护写过一首《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来有个县的前任县令执法如山,人称“铁面”;后任县令恰恰相反,人称“糟团”。于是一读书人在前任离开一年之际,在县署门上题诗一首:

去年今日此门中,铁面糟团两不同。

铁面不知何处去,糟团日日醉春风。

有一位文人曾去桥头斋铺买麻花吃,看上了搓麻花的姑娘。一年后那位文人再来斋铺买麻花,却发现那姑娘已离开了这里。于是那位文人写了一首《再过桥头斋铺》诗:

去年今日此门过,人面麻花相对搓。

人面不知何处去,麻花依旧下油锅。

汪精卫因刺杀摄政王载沣而被捕时曾口占一首五言绝句: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后来汪精卫叛变了,于是有个叫陈剑魂的人在报纸上发表一首《改汪精卫诗》的诗:

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

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这首剥皮诗剥去了汪精卫的画皮,使之丑态毕露。这是一首反意剥皮诗。

唐宣宗年间魏扶考中进士当了主考官,曾在考馆的墙上题诗一首,表明自己要当个正派考官:

梧桐叶落满庭阴,缫闭朱门试院深。

曾是昔日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前心。

可他的实际行为并没有像诗中说的那样,而是谁行贿他就优先录取谁。于是有士子将其诗的每句前面两个字删去,变成了意义相反的一首诗:

叶落满庭阴,朱门试院深。

昔日辛苦地,今日负前心。

宋代诗人莫子山有一次游寺庙,想起一首唐人的绝句: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可他在与寺庙主持僧的交谈中发现其庸俗浅薄,不学无术,与昏醉者无异。临别时主持僧还让他作诗留念。莫子山便将那首诗颠倒了一下次序:

又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

这样,由原诗是抒发作者忙中偷闲、在春尽时游寺庙的闲情雅趣,变成了讽刺庸僧的诗。

顶真诗

清人华广生的《白雪遗韵》一书中也录有一首“顶真诗”。诗写道:

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

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

毛衣未湿黄梅雨,雨滴红梨分外娇。

娇姿长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

高阁佳人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

绦结玲珑双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潮平两岸风帆稳,稳坐舟中且慢摇。

摇入西河天将晚,晚窗寂寞叹无聊。

聊推纱窗观冷落,落云渺渺被水敲。

敲门借问天台路,路过西河有断桥。

桥边种碧桃

这首诗从头到尾句句相连,最后一句与诗歌开头遥相呼应,可谓“顶真诗”中的佳作。

离合诗

离合诗是一种分离、合并字形成字的诗。《沧浪诗话·诗体》:“离合,字相析合成文,孔融‘渔父屈节’之诗是也。”常见的情形是,每四句离合一字。即每次句的第一字与前一句的第一字相犯,分离出一个字,或一个偏旁,或某种笔划,再与后两句分离出的字、偏听、偏旁、笔划,合并成另一个字,故称合离诗。也有六句离合为一个字的。

离合作郡姓名字诗[汉]·孔融

渔父屈节,水潜匿方;与时进止,出寺弛张。

吕公矶钓,阖口渭旁;九域有圣,无土不王。

好是正直,女回于匡;海外有截,隼逝鹰扬。

六翮将奋,羽仪未彰;蛇龙之蛰,俾也可忘。

玟璇隐曜,美玉韬光。

无名无誉,放言深藏;按辔安行,谁谓路长。

前四句的第一句渔字,第二句水字,渔犯水字而去水则存“鱼”字;第三句时(繁体)字第四句有寺字,时犯寺字而去寺,则存“日”字。“鱼”与“日”字合为“鲁”字。“吕公”四句,上联离“口”,下联离“或”字,合为国(繁体)字。以下类推。此诗前四句以“渔父屈节”起兴,接叙姜太公垂钓于渭水之滨,过着隐居生活,后这周王赏识,有如雄鹰展翅,奋发有为。末叙君臣相待,并辔而行。

有趣的书名翻译:

由于语言之间的差异,当中国传统名著翻译成其他语言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文化差异、语言表达方式差异等种种因素,形成了译文千奇百怪的翻译景观。且不论文中那些中国化的场景被译后如何,许多书名翻译成外文,都会让中国人自己摸不着头脑,啼笑皆非。

施耐庵的《水浒传》,早在300多年前就流传到世界各国,先后被译成了12种文字。其中,德文译名《强盗和士兵》,法文译名《中国的勇士》,英文译名《发生在河边的故事》。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女作家布克夫人(中文名字赛珍珠)的译本,书名谓之《四海之内皆兄弟》。意大利人安德拉斯节译《水浒传》中鲁智深的故事,书名《佛节记》。

德国人节译杨雄的故事,取名《圣洁的爱》;节译武大郎与潘金莲的故事,取名《卖大饼的武大郎和不忠实的妇人》;节译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则取名《强盗设置的圈套》。

如果说前面翻译的《水浒传》书名和内容多少还沾点边的话,罗贯中《三国演义》书名的翻译,就很不可思议了。有位美国翻译家翻译的《三国演义》,书名竟然叫《战神》。

更离谱的是对吴承恩《西游记》的翻译。外国翻译家将这本名著的书名翻译得五花八门:《猴》、《猴王》、《猴子历险记》、《猴子取经记》、《猴与猪》、《猴和猪往西的路上》……这说明对于《西游记》,外国人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外国人对《红楼梦》书名的翻译更是“洋腔洋调”,有一法文版译本充满了欧洲式的浪漫情调,叫《庄园里的爱情》。

清代蒲松龄的小说集《聊斋志异》,有英、法、德、日、匈、波、爱沙尼亚、丹麦等20多种文字译本,其中日文译名为《艳情异史》,英文译名为《人妖之恋》。更令人惊异的是意大利文译本,叫《老虎作客》。

外国翻译家翻译的一些单篇中国作品,书名译得更是出人意料。

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书名原本三字,法文本却翻译得冗长拖沓,名为《热恋中的少女——中国十三世纪的爱情故事》。元代纪君祥的《赵氏孤儿》,1756年由一个名叫马若瑟的法国传教士翻译介绍到欧洲,后来德国大诗人歌德将它改编成悲剧,名叫《哀兰伯诺》——主人公哀兰伯诺就是剧中人物赵盾的儿子赵孤。这样算来,赵孤算得上是第一位加入德国籍的中国人了。

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德文译名《蒙辱的东方女性》,英文译名则叫《名妓》。两种译名看似和内容沾边,实则与作品原意并不相通。

在所有中国作品的译本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明代冯梦龙的小说《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译名,翻译者竟把它译成了《不忠诚的鳏夫》,恰与作品原意相反。

同类推荐
  •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儒和道是中国文化中截然不同的两个系统。一个人从事职业的时候去承担责任。认同规则,在社会上积极努力,就更体现儒家色彩。当一个人回到个人角色中。去放松自我,心灵邀游。热爱自然。看到生命本质的欢欣.其实就更接近道家的状态。——于丹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城市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冒与国的竞争。地区与地区的竞争将集中地体现在城市与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因此我们必将加快我们的城市化进程。——易中天
  •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是作者对1978年到1987年任《光明日报》记者期间新闻业务的自我剖析。本来记者你我,大同小异,并无可记之处。但这里有两点特殊。一是,这九年正是新中国历史由低谷到复兴的一个转折期,所记的人物、事件、思想都有特殊的时代印痕,可资参考;二是,这九年作者以大报记者身份处于最基层的记者站,又是初出茅庐,深挖细采,绞尽脑汁,有一些特殊的收获。几篇作品得奖也在这一时期。这一本书原名《没有新闻的角落》,本意是一个记者在不大出新闻的地方,如何抓到新闻。该书1990年出版后,曾先后再版、重印13次,影响较大。归纳出的一些法则、警句也广为流传,如“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三点一线采访法”等。
  • 弘一法师全集04:文艺·诗歌

    弘一法师全集04:文艺·诗歌

    一个孤独却能孤独至灵魂丰满的禅者,一位让林语堂、张爱玲、朱光潜、丰子恺都感动的宗师。
  • 我愿生命从容

    我愿生命从容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修养的随笔集。她用区别于世俗日常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跟随作者的角度你竟发现心境开阔起来。有时候,我们总想快进时间,看看最终的结果是不是值得,而没有耐心体味生而为人可以享受的生活滋味。在这本书中,作者选择忘记自身,出离地观察世界。鸽子、明信片、玩具,17世纪的女画家都可以是她。笔下的她,让我们唏嘘不同的人生起伏,对照失意得意时的忘形失态,抖落掉束缚自己的患得患失。人有时远离既定的轨道,是为了更好地找到自己。我们日常的行为,多是出于期待,而不是无造作的真诚。对生活缺乏真诚时,我们会变得软弱,成为自己与别人期待的牺牲品。从容地投入生活,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身姿挺拔。
  • 赵瑜散文

    赵瑜散文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赵瑜散文的首次集结。赵瑜向以纪实文学力作震荡文坛。其实,他的散文同样深厚、独特而有趣。面对时下散文的疲软与苍白,赵瑜的叙述有现代气象,有北国古风,因事而作,有感而发,是将泥土夯实之后烧制而成的一块块沉砖。我们能体味到作家心灵的率性和真诚。
热门推荐
  • 诛仙战帝

    诛仙战帝

    一本诛仙决引发一场浩瀚大战,十四年之后,竟然出现在一个少年的梦境之中,且看岳风如何越道道难关,诛天而上为红颜,征战沙场。为兄弟,誓死不渝。为公理,逆仙罚神。仗剑行天下,翻手灭仙神。
  • 暗恋小情歌

    暗恋小情歌

    这是一首简单的小情歌唱着人们心肠的曲折我想我很快乐当有你的温热脚边的空气转
  • 错嫁豪门:智斗妖孽男

    错嫁豪门:智斗妖孽男

    她被渣男调包的时候,错过了高冷男神,却撞见了他。从此,他毒舌纨绔死缠烂打。一夜宿醉,不小心睡了他。“我对你以身相许,总要点法律保障!”一纸婚书,他荣升她丈夫。婚前她占尽荣宠,婚后他吃尽豆腐,妖孽又霸道。“不许想那个男人,不许穿衣服睡觉,不许……”她怒,“你再说,我不许你进我的房上我的床!”
  • 校草蜜恋:校花请准备!

    校草蜜恋:校花请准备!

    一次意外相遇,让六人心底最深处的爱情底线萌发了,他们会有怎样的故事?霸道的他遇上了冷酷的女主,将有怎样的相遇故事。逗比的他遇上可爱女二,将怎么结局。冷酷的他撞上淑女的女三,会怎样相互诉说心底秘密。他们的爱情将以什么方式结局。“喜欢上你了”“嗯,so?你喜欢我关我什么事”“做我女朋友”“让我想想,好吧”两人结局是喜是悲?(内容简介比较简单,看详情)
  • 九天主宰者

    九天主宰者

    底层农民工叶诚是个正派的老实人,一心想当个光辉人物,却屡屡被人屈辱,最后,他跳楼明志。却发现自己没死,而是来到了阴曹地府,重新投胎,来到了一个很小很不起眼的小小贵族领地。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佛心虚塔之不死恋人

    佛心虚塔之不死恋人

    一个一千多年前的神秘禁制,引发了传说中的僵尸与不死猎人之间的千年以来的纠缠。传说,盘古开天地,出现了世界上的第一批人类,他们不老不死,有着掌控森罗万象的力量,是世界的主宰,也是人们口中的神。而僵尸则是吸取了神的心血而异变的,他们吸集天地怨气,以怨为力以血为生,不老不死,不生不灭。而不死猎人则是神使,降临人间消灭在人世为非作歹的僵尸。可当这一切不过是一场骗局,不死猎人是命运最好的棋子,为的是消除自己最大的敌人。不老不死的僵尸和不死猎人不过事实世界上最可悲的生物。她不过是二十一世界一个平凡的女孩,奇怪的病原来只是一个封印
  • 叩玉扃:俏妃戏邪皇

    叩玉扃:俏妃戏邪皇

    李丞相家有花三朵,大姐艳如玫瑰,入宫为妃,一个月后就被打入冷宫,旋即下落不明;二姐雅如百合,封为淑妃,宫室突起天火,生死未卜;俏若海棠的三妹雪雁离家出走,隐瞒身份,诱帝出宫,侍寝之夜,皇帝却吊儿郎当道:你走的路通向黄泉。一番苦心诱君心,难道真的只是诱狼同寝……雪雁不信,这个俏妃戏上了邪皇
  • 染月之空

    染月之空

    小说简介:主角在一场梦中看到一本能颠覆黑白之书,没想到醒来后书中的咒语竟在能现实中使用,咒语同时也吸引到了异界,这一切原来是有人为了找到主角设下的一场阴谋,随着主角扑朔迷离的身世,无数双手纷纷伸向了毫不知情的主角,一切的一切在无声无息中渐渐拉开了帷幕,主角又会遇到哪些奇异的事情
  • 凤临天下狂傲世子妃

    凤临天下狂傲世子妃

    一朝穿越,成为人人嘲笑的废物,哈哈,逗我呢?这本来就是个天才好吗!前世遭遇友人背叛,既然上天再给了我一次机会,定要好好活一次!!女扮男装玩遍学院,什么神丹妙药,远古幻兽,万能兵器,统统手到擒来!!不过,这些美男是怎么回事哩???